CN219397551U - 穿刺定位引导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穿刺定位引导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97551U
CN219397551U CN202222435248.3U CN202222435248U CN219397551U CN 219397551 U CN219397551 U CN 219397551U CN 202222435248 U CN202222435248 U CN 202222435248U CN 219397551 U CN219397551 U CN 2193975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ncture positioning
annular body
rotating member
probe
chu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3524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晓鹏
张爱丽
张康伟
王广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eiji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eiji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eiji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eiji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975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975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穿刺定位引导装置,包括支撑单元;旋转单元,其包括相互交叉设置的第一旋转件和第二旋转件,该第一旋转件和该第二旋转件分别与该支撑单元活动连接,该第一旋转件和该第二旋转件分别设有沿各自的轴线延伸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引导机构,其包括:第一管体,其穿设于该第一滑槽与该第二滑槽交叉的区域;至少两个弹性件,该至少两个弹性件周向分布于该第一管体的第一端,且自该第一端轴向延伸形成非连续的环形体;管状锁紧结构,该锁紧结构包括压紧部,该压紧部具有第一内腔,该第一内腔的构型与该环形体的构型相匹配。本申请的穿刺定位引导装置可以使穿刺定位引导装置固定于穿刺点位置的皮肤表面,防止探针轴向活动。

Description

穿刺定位引导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穿刺定位引导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以及生物热物理学科的不断进步,现代肿瘤微创消融治疗技术发展迅速并得到更加广泛的临床应用。微创消融治疗主要通过超声、CT、MRI等医学影像引导,将消融探针经皮穿刺进入靶病灶,通过探针针头处的能量释放实现原位肿瘤彻底灭活。相比于外科手术治疗,微创消融治疗具有创伤小、成本低、患者住院时间短等优势。
临床中影响消融治疗成功率的关键是探针定位穿刺的准确性,尤其是对于微小病灶或靠近重要组织结构的部位,因受技术水平和患者呼吸等因素制约,通常难以实现精准的穿刺。临床执行探针穿刺的一般步骤为:1、医生首先根据扫描的医学影像进行进针路径规划,包括进针点、进针角度以及进针深度等;2、然后根据经验对实际进针角度进行预估,从进针点位置进行进针;3、通过多次扫描定位,不断的调整进针角度和深度,直到达到靶病灶位置。此外,对于接近体表的靶病灶,穿刺定位时难以对探针进行固定,穿刺角度受探针自重影响会发生偏转。
为了降低穿刺难度以及减少影像扫描次数,目前临床上通常采用定位引导支架辅助医生进行定位穿刺操作。瑞典AprioMed公司研发生产的Seestar,由于其轻便小巧易使用,是目前市面上应用最广泛的辅助定位穿刺支架。其使用方法如下所示:1、将定位引导支架贴附在患者皮肤上,使支架的中心点与规划的进针点重合;2、将定位引导支架的导针管旋转至规划所需的进针角度;3、将探针在导针管的引导下穿刺进入皮肤;4、通过影像扫描定位,进针到靶病灶位置;5、定位后,顺时针转动旋盖,将导轨锁定在所需的角度。定位引导支架的使用将有效降低医生的穿刺难度,并显著减少影像扫描次数,减少了患者的辐射暴露。同时,定位引导支架也起到了扶持探针的作用,使探针不易倾倒。
然而,在穿刺过程中,由于消融针自身的重力作用以及患者内部器官蠕动影响,可能导致消融针在穿刺深度方向发生滑移,导致穿刺不精准,更有甚者,消融针若向里滑移进入重要组织内,将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上述定位引导支架在穿刺过程中仅能对穿刺角度进行锁定,无法有效固定探针穿刺深度。
因此,可靠限制探针的深度,避免探针发生滑移,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以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穿刺定位引导装置,其用于与探针搭配使用,该穿刺定位引导装置包括:支撑单元,其具有附接件,用于附接于体表;旋转单元,其包括相互交叉设置的第一旋转件和第二旋转件,该第一旋转件和该第二旋转件分别与该支撑单元活动连接,该第一旋转件和该第二旋转件分别设有沿各自的轴线延伸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引导机构,其包括:第一管体,其穿设于该第一滑槽与该第二滑槽交叉的区域,且可于该第一滑槽和该第二滑槽中移动;至少两个弹性件,该至少两个弹性件周向分布于该第一管体的第一端,且自该第一端轴向延伸形成非连续的环形体;管状锁紧结构,其与该引导机构可组装或拆卸,该锁紧结构包括压紧部,该压紧部具有第一内腔,该第一内腔的构型与该环形体的构型相匹配。
可选地,在释放状态下,该环形体的尺寸大于该第一内腔的尺寸;在锁紧状态下,该压紧部压缩该环形体使该环形体至少一部分的外径减小,进而迫使该环形体沿周向夹紧该探针。
可选地,该环形体和该第一管体的内径大于该探针的外径,以供该探针于该环形体和该第一管体中沿轴向移动。
可选地,该支撑单元还包括与该附接件连接的底座,该第一旋转件设有分别与该底座活动连接的二第一连接件,该第二旋转件设有分别与该底座活动连接的二第二连接件,该二第一连接件的连线与该二第二连接件的连线相互垂直。
可选地,该第一管体分别设有上限位件和下限位件,该第二旋转件的下部设有限位卡槽,该上限位件设于该第一滑槽,该下限位件设于该限位卡槽中。
可选地,该锁紧结构还包括旋转锁紧件,该旋转锁紧件具有第二内腔,用于供该引导机构穿过。
可选地,该旋转锁紧件和该锁紧结构分别与该第一管体螺纹连接。
可选地,该旋转锁紧件位于该锁紧结构的远端,该旋转锁紧件的近端设有第三凹槽,该锁紧结构的远端设有第一凸起,该第一凸起与该第三凹槽相适配,且在锁紧状态下,该第一凸起与该第三凹槽之间形成第一空隙。
可选地,该旋转锁紧件的远端设有第四凹槽,该第四凹槽的尺寸大于该上限位件的尺寸。
可选地,相邻两个该弹性件之间设有沿周向分布且沿轴向延伸的第二空隙。
可选地,各该弹性件包括弹性本体和收缩部,该弹性本体与该第一管体的第一端连接,该收缩部的外表面自该弹性本体向轴心线的方向延伸,以使各收缩部形成非连续的环形锥体;该压紧部的该第一内腔包括圆柱形段和锥形段,以分别与该弹性本体和该收缩部的构型相匹配。
可选地,各该弹性件形成非连续的第二管体,该第二管体的任意横截面的直径均相同;该压紧部的该第一内腔的至少一部分的直径小于该第二管体在释放状态下的外径。
可选地,该旋转锁紧件还包括第一旋紧部,该第一旋紧部自该旋转锁紧件的外侧径向向外延伸,且该第一旋紧部设有间隔分布的第一凸棱。
可选地,该锁紧结构的外侧设有第二旋紧部,该第二旋紧部设有间隔分布的第二凸棱。
可选地,该至少两个弹性件沿轴向的延伸长度小于该第一内腔沿轴向的延伸长度。
可选地,该第一管体的内部设有刚性管,且该刚性管自该第一管体的内部延伸出该第一管体的远端。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实施例的穿刺定位引导装置在第一旋转件和第二旋转件旋转到位后,通过锁紧结构锁紧引导机构,并且使压紧部压缩该环形体使该环形体至少一部分的外径减小,进而迫使该环形体沿周向夹紧该探针,从而使穿刺定位引导装置固定于穿刺点位置的皮肤表面,防止了探针轴向活动。旋转锁紧件可以进一步便于在第一旋转件和第二旋转件旋转到位后锁定第一旋转件和第二旋转件的旋转角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是本申请一种穿刺定位引导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B是本申请一种穿刺定位引导装置进行穿刺操作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种穿刺定位引导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3A和图3B分别是本申请的引导机构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和正视图;
图4A和图4B分别是本申请的引导机构与旋转单元相结合的不同视角的示意图;
图5A和图5B分别是本申请的锁紧结构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和剖视图;
图6A和图6B分别是本申请的旋转锁紧件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和剖视图;
图7A和图7B分别是本申请的穿刺定位引导装置分别处于预装备状态和锁紧状态的示意图。
元件标号
301:支撑单元;3011:附接件;302:第一旋转件;303:第二旋转件;3021:第一滑槽;3031:第二滑槽;3032:限位卡槽;3033:第二内腔;3034:第一空隙;3012:底座;3022:第一连接件;3035:第二连接件;1031:上限位件;1032:下限位件;304:旋转锁紧件;305:第三凹槽;306:第一凸起;307:第四凹槽;308:第一凸棱;309:第二凸棱;300:穿刺定位引导装置;200:探针;101:引导机构;1011:第一管体;1011-1:刚性管;1013:弹性件;1014:第一端;1015:环形体;102:锁紧结构;1022:压紧部;1023:第一内腔;1016:第二空隙;1017:弹性本体;1018:收缩部;1024:圆柱形段;1025:锥形段;1019:第一旋紧部;1026:第二旋紧部;1031:外螺纹;1032、1033:内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所述的“近端”和“上部”是指当使用穿刺定位引导装置进行穿刺或消融操作时,靠近操作者的一端。所述的“远端”和“下部”是指当使用穿刺定位引导装置进行穿刺或消融操作时,远离操作者的一端。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附图进一步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具体实现。
参见图1A至图7B,在本申请一具体实现中,提供一种穿刺定位引导装置300,其用于与探针200搭配使用,该穿刺定位引导装置300包括支撑单元301、旋转单元、引导机构101和锁紧结构102,其中,支撑单元301具有附接件3011,用于附接于体表。附接件3011面向体表的一面具有粘性,可以粘到患者的体表上。在一实施例中,支撑单元301还包括与该附接件3011连接的底座3012,底座3012可以为圆环形,底座3012的中空部分作为穿刺区域,用于供探针200从患者体表穿刺进入患者体内。底座3012的外周可以分布一个或多个附接件30113011。
旋转单元包括相互交叉设置的第一旋转件302和第二旋转件303,该第一旋转件302和该第二旋转件303分别与该支撑单元301活动连接,该第一旋转件302和该第二旋转件303分别设有沿各自的轴线延伸的第一滑槽3021和第二滑槽3031。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该第一旋转件302设有分别与该底座3012活动连接的二第一连接件3022,该第二旋转件303设有分别与该底座3012活动连接的二第二连接件3035,该二第一连接件3022的连线与该二第二连接件3035的连线相互垂直。第一旋转件302和第二旋转件303可以为弧形的结构,二第一连接件3022和二第二连接件3035可分别设于第一旋转件302和第二旋转件303的两端。在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3022和第二连接件3035为柱状枢转轴,底座3012上对应第一连接件3022和第二连接件3035的位置可以设有卡槽,以供第一连接件3022和第二连接件3035进入卡槽中,并可在卡槽中转动,以实现第一旋转件302和第二旋转件303的转动。第一旋转件302和第二旋转件303可旋转的最大角度不宜过小,为满足临床需求,最大角度可为120°。
引导机构101包括第一管体1011和至少两个弹性件1013,第一管体1011穿设于该第一滑槽3021与该第二滑槽3031交叉的区域,且可于该第一滑槽3021和该第二滑槽3031中移动;该至少两个弹性件1013周向分布于该第一管体1011的第一端1014,且自该第一端1014轴向延伸形成非连续的环形体1015。弹性件1013的一端可与第一管体1011的第一端1014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在一可选实施例中,该环形体1015和该第一管体1011的内径大于该探针200的外径,以使该探针200可穿设于该环形体1015和该第一管体1011中,且该探针200可相对该环形体1015和该第一管体1011轴向移动。
管状锁紧结构102与该引导机构101可组装或拆卸,在一实施例中,管状锁紧结构102与第一管体1011可组装或拆卸,该锁紧结构102包括锁紧结构102,该锁紧结构102具有第一内腔1023,该第一内腔1023的构型与该环形体1015的构型相匹配。锁紧结构102用于套设于该弹性件1013的外部,相邻两个弹性件1013之间可设有沿周向分布且沿轴向延伸的第二空隙1016。
在释放状态下,该环形体1015的尺寸大于该第一内腔1023的尺寸;在锁紧状态下,该锁紧结构102压缩该环形体1015使该环形体1015至少一部分的外径减小,进而迫使该环形体1015沿周向夹紧该探针200。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该第一管体1011分别设有上限位件1031和下限位件1032,第二旋转件303的下部设有限位卡槽3032,该下限位件1032设于该限位卡槽3032中,使引导机构101无法发生旋转运动,上限位件1031设于该第一滑槽3021中,上限位件1031与下限位件1032共同限制第一管体1011沿轴向移动。上限位件1031和下限位件1032的结构不限于上述方式,还可以是其他任意合适的结构。在另一实施例中,可分别在第一旋转件302的下部和第二旋转件303的上部设置卡槽,以限制第一管体1011沿轴向移动。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锁紧结构102还包括旋转锁紧件304,该旋转锁紧件304具有第二内腔3033,用于供该引导机构101穿过。旋转锁紧件304可以套设于第一管体1011上,旋转锁紧件304可位于该锁紧结构102的远端,例如旋转锁紧件304位于上限位件1031与锁紧结构102之间。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旋转锁紧件304和锁紧结构102分别与该第一管体1011螺纹连接,例如旋转锁紧件304和锁紧结构102分别设有内螺纹(1032、1033),第一管体1011上设有外螺纹1031。旋转锁紧件304与第一管体1011锁紧后可将引导机构101锁定于第一旋转件302和第二旋转件303上,使引导机构101无法在第一滑槽3021和该第二滑槽3031中移动。锁紧结构102与第一管体1011锁紧的过程中,压紧部1022压缩该环形体1015使该环形体1015至少一部分的外径减小,进而迫使该环形体1015沿周向夹紧该探针200,从而使穿刺定位引导装置300固定于穿刺点位置的皮肤表面,防止了探针200轴向活动,避免探针向患者体内滑移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旋转锁紧件304可位于该锁紧结构102的远端,也可位于该锁紧结构102的近端。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该旋转锁紧件304的近端设有第三凹槽305,该锁紧结构102的远端设有第一凸起306,该第一凸起306与该第三凹槽305相适配,且在锁紧状态下,该第一凸起306与该第三凹槽305之间形成第一空隙3034。第一空隙3034的设置目的是方便旋转锁紧件304和锁紧结构102可以各自单独调节,互不干涉。也可以在锁紧状态下,该凸起与该凹槽之间紧密贴合。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旋转锁紧件304的远端设有第四凹槽307,该第四凹槽307的尺寸大于该上限位件1031的尺寸。第四凹槽307可以具有锥形或其他形状的表面,第四凹槽307的最小直径可以大于上限位件1031的近端的横向的最大长度,以避免当旋转锁紧件304锁紧时,上限位件1031的近端与旋转锁紧件304的远端相互干涉造成锁紧不牢,同时也便于旋转锁紧件304与第一旋转件302更为贴合。
探针200可以包括探针手柄(图中未示出),用于供操作者握持。探针200可以为消融针。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内腔1023的至少一部分的直径小于在锁紧状态下第一内腔1023所对应的弹性本体1017或收缩部1018的外径,因此环形体1015的至少一部分会受到压紧部1022的压缩而使环形体1015的外径减小,进而迫使该环形体1015的至少一部分沿周向夹紧该探针200。在锁紧状态下,该压紧部1022压缩该环形体1015时,收缩部1018的外径减小,或者收缩部1018与至少部分弹性本体1017的外径减小。弹性件1013的材质可以为非刚性材料,例如工程塑料。
所述的“环形体1015的尺寸大于第一内腔1023的尺寸”是指释放状态下的弹性件1013的至少一部分(例如收缩部1018或收缩部1018+至少部分弹性本体1017的外径大于锁紧状态下与环形体1015接触的第一内腔1023部分的直径。
在另一实施例中,各该弹性件1013形成非连续的第二管体,该第二管体的任意横截面的外径均相同,即第二管体的管壁厚度均匀;该压紧部1022的该第一内腔1023的至少一部分的直径小于该第二管体在释放状态下的外径,例如压紧部1022的第一内腔1023的近端部分的直径小于该第二管体在释放状态下的外径。弹性件1013的构型与压紧部1022的第一内腔1023的构型不限于上述列举的示例,还可以是其他任何适合的构型。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当锁紧结构102套设于引导机构101的外部并相对于引导机构101移动以使两者相互靠近时,该引导机构101与该锁紧结构102可轴向相对锁紧,在此过程中,弹性件1013在进入压紧部1022的第一内腔1023的过程中受到压紧部1022施加的压力而被径向压缩,弹性件1013随之会逐渐夹紧探针200。
如图6A所示,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旋转锁紧件304还包括第一旋紧部1019,该第一旋紧部1019自旋转锁紧件304的外侧径向向外延伸,且该第一旋紧部1019设有间隔分布的第一凸棱308,便于增大操作者手部与第一旋紧部1019之间的握持摩擦力。
如图5A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锁紧结构102的外侧可以设有第二旋紧部1026,用于旋转以带动锁紧结构102锁紧弹性件1013或释放弹性件1013,该第二旋紧部1026设有间隔分布的第二凸棱309,便于增大操作者手部与第二旋紧部1026之间的摩擦力。
第一管体1011的内部可设有刚性管1011-1,且该刚性管1011-1自该第一管体1011的内部延伸出该第一管体1011的远端。刚性管1011-1可用于辅助引导探针200,防止探针200发生弯曲或不希望的移动。穿刺定位引导装置300的其他部件均可为塑料材质,例如PP、PE、PVC、PC、ABS、POM等。
如图7B所示,至少两个弹性件1013沿轴向的延伸长度可以小于该第一内腔1023沿轴向的延伸长度,在锁紧状态下,弹性件1013的自由端与第一内腔1023的近端之间形成锥形的空隙,便于弹性件1013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并利于轴向压缩弹性件1013。
如图7A所示,在初始状态下,穿刺定位引导装置300为预装配状态,锁紧结构102和旋转锁紧件304均未锁紧;通过扫描影像,对探针200的进针路径进行规划,确定皮肤上的进针点;
本申请提供一种穿刺定位引导装置300的操作方法:将预装配的穿刺定位引导装置300粘贴于患者皮肤上,调整第一旋转件302和第二旋转件303的角度,使引导机构101所指示方向与进针方向重合,通过旋转锁紧件304与第一管体1011锁紧而固定第一旋转件302和第二旋转件303的旋转角度;将探针200插入第一管体1011和环形体1015的内部,沿着引导方向进行探针200穿刺;通过扫描影像确认探针200的位置,穿刺到位后通过锁紧结构102固定探针200的进针深度。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穿刺定位引导装置300可以在处于预装配时,旋转锁紧件304未压迫第一旋转件302和第二旋转件303,第一旋转件302和第二旋转件303可通过转动自由调整进针角度,且锁紧结构102未压迫弹性件1013。而当旋转锁紧件304通过旋进螺纹向里旋进时,旋转锁紧件304与下限位件1032共同作用压迫第一旋转件302和第二旋转件303,起到限制第一旋转件302和第二旋转件303的旋转角度的目的。
通过锁紧结构102锁紧引导机构101,并且使压紧部1022压缩该环形体1015使该环形体1015至少一部分的外径减小,进而迫使该环形体1015沿周向夹紧该探针200,从而使穿刺定位引导装置300固定于穿刺点位置的皮肤表面,防止了探针200轴向活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穿刺定位引导装置(300),其用于与探针(200)搭配使用,其特征在于,该穿刺定位引导装置(300)包括:
支撑单元(301),其具有附接件(3011),用于附接于体表;
旋转单元,其包括相互交叉设置的第一旋转件(302)和第二旋转件(303),该第一旋转件(302)和该第二旋转件(303)分别与该支撑单元(301)活动连接,该第一旋转件(302)和该第二旋转件(303)分别设有沿各自的轴线延伸的第一滑槽(3021)和第二滑槽(3031);
引导机构(101),其包括:
第一管体(1011),其穿设于该第一滑槽(3021)与该第二滑槽(3031)交叉的区域,且可于该第一滑槽(3021)和该第二滑槽(3031)中移动;
至少两个弹性件(1013),该至少两个弹性件(1013)周向分布于该第一管体(1011)的第一端(1014),且自该第一端(1014)轴向延伸形成非连续的环形体(1015);
管状锁紧结构(102),其与该引导机构(101)可组装或拆卸,该锁紧结构(102)包括压紧部(1022),该压紧部(1022)具有第一内腔(1023),该第一内腔(1023)的构型与该环形体(1015)的构型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定位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释放状态下,该环形体(1015)的尺寸大于该第一内腔(1023)的尺寸;在锁紧状态下,该压紧部(1022)压缩该环形体(1015)使该环形体(1015)至少一部分的外径减小,进而迫使该环形体(1015)沿周向夹紧该探针(2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定位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环形体(1015)和该第一管体(1011)的内径大于该探针(200)的外径,以供该探针(200)于该环形体(1015)和该第一管体(1011)中沿轴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定位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撑单元(301)还包括与该附接件连接的底座(3012),该第一旋转件(302)设有分别与该底座(3012)活动连接的二第一连接件(3022),该第二旋转件(303)设有分别与该底座(3012)活动连接的二第二连接件(3035),该二第一连接件(3022)的连线与该二第二连接件(3035)的连线相互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定位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管体(1011)分别设有上限位件(1031)和下限位件(1032),该第二旋转件(303)的下部设有限位卡槽(3032),该上限位件(1031)设于该第一滑槽(3021),该下限位件(1032)设于该限位卡槽(3032)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穿刺定位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锁紧结构(102)还包括旋转锁紧件(304),该旋转锁紧件(304)具有第二内腔(3033),用于供该引导机构(101)穿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定位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弹性件(1013)包括弹性本体(1017)和收缩部(1018),该弹性本体(1017)与该第一管体(1011)的第一端(1014)连接,该收缩部(1018)的外表面自该弹性本体(1017)向轴心线的方向延伸,以使各收缩部(1018)形成非连续的环形锥体;该压紧部(1022)的该第一内腔(1023)包括圆柱形段(1024)和锥形段(1025),以分别与该弹性本体(1017)和该收缩部(1018)的构型相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定位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弹性件(1013)形成非连续的第二管体,该第二管体的任意横截面的直径均相同;该压紧部(1022)的该第一内腔(1023)的至少一部分的直径小于该第二管体在释放状态下的外径。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穿刺定位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旋转锁紧件(304)还包括第一旋紧部(1019),该第一旋紧部(1019)自该旋转锁紧件(304)的外侧径向向外延伸,且该第一旋紧部(1019)设有间隔分布的第一凸棱(308)。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定位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锁紧结构(102)的外侧设有第二旋紧部(1026),该第二旋紧部(1026)设有间隔分布的第二凸棱(309)。
CN202222435248.3U 2022-09-06 2022-09-14 穿刺定位引导装置 Active CN21939755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69745 2022-09-06
CN2022223697458 2022-09-0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97551U true CN219397551U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44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35248.3U Active CN219397551U (zh) 2022-09-06 2022-09-14 穿刺定位引导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975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07115B2 (en) Endoscopic ultrasound fine needle aspiration device
US5938635A (en) Biopsy needle with flared tip
US4790329A (en) Adjustable biopsy localization device
US6695772B1 (en) Small diameter cannula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5188583B (zh) 具有一体式引导件末端的骨锚和外科器械
JP4382667B2 (ja) 医療装置用ガイド
CN106659486B (zh) 内窥镜用穿刺针及活检系统
US20030040753A1 (en) Cranial guide device and methods
EP3629956B1 (en) Surgical guidance systems and devices
US20210093358A1 (en) Step Needle for Intraosseous Access Device
EP0477303A1 (en) Lesion localization device
US20220096116A1 (en) Medical instrument for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procedure
JP4450873B2 (ja) 内視鏡用穿刺針操作補助器具
JP6906073B2 (ja) 医療デバイス用のハンドル
CN108420464B (zh) 活检取样装置
JP3877982B2 (ja) 組織採取機能を有する生体用セメント注入器具
US20170079630A1 (en) Steerable Sheath Tube and Method for Occluding Atrial Septal Defect
WO2016047202A1 (ja) 内視鏡用穿刺針
CN219397551U (zh) 穿刺定位引导装置
CN219289668U (zh) 探针固定装置
US20190231388A1 (en) Angled surgical trocars
US20230310030A1 (en) Puncture device, puncture system, operation method of puncture device, and usage method of guidewire
US20230346422A1 (en) Locking assembly for medical device
CN211962175U (zh) 一种内窥镜用切割装置
JP2970882B2 (ja) 超音波診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