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95015U - 一种蓝牙耳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蓝牙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95015U
CN219395015U CN202320585573.XU CN202320585573U CN219395015U CN 219395015 U CN219395015 U CN 219395015U CN 202320585573 U CN202320585573 U CN 202320585573U CN 219395015 U CN219395015 U CN 2193950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phone
flexible sleeve
bluetooth headset
earphone shell
bluetoo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8557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公玺
吴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8557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950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950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950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蓝牙耳机,包括蓝牙耳机主体和柔性套,所述蓝牙耳机主体包括用于收纳电子元件的耳机壳,所述耳机壳上开设有出音孔;柔性套上形成有用于夹持耳廓的夹耳空间,并具有可变形的装配口,以使柔性套可拆卸的套设于所述耳机壳上,其对应耳机壳出音口的位置开设有扬声器开口。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蓝牙耳机,通过增加配件改变佩戴方式,可以兼顾入耳式耳机,开放式耳机的使用场景,使用户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蓝牙耳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电子设备技术领域,进一步地涉及蓝牙耳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业的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已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蓝牙耳机作为上述电子产品的重要配件,应用越来越普遍。相关技术中,蓝牙耳机使用场景比较单一,不可以同时适配多种使用场景,如商务用耳机无法在运动场景使用,入耳式耳机无法在与人交谈时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蓝牙耳机,通过增加配件改变佩戴方式,可以兼顾入耳式耳机,开放式耳机的使用场景,使用户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蓝牙耳机,包括:
蓝牙耳机主体,所述蓝牙耳机主体包括用于收纳电子元件的耳机壳,所述耳机壳上开设有出音孔;
柔性套,形成有用于夹持耳廓的夹耳空间,并具有可变形的装配口,以使柔性套可拆卸地套设于所述耳机壳上,所述柔性套对应耳机壳出音口的位置开设有扬声器开口。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夹耳空间呈“C”形结构,所述柔性套位于夹耳空间的相对两侧可弹性开合,以弹性夹持于人耳的耳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套包括活动段和固定段,所述固定段上开设有耳机壳形状适配的所述装配口,所述活动段可进行回卷运动,使得柔性套具有收卷状态,收卷状态下,所述活动段呈“C”形结构或类“C”形结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套内设有弹片或记忆金属片,并使所述活动段可进行回卷运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套内设有记忆金属片,所述记忆金属片位于所述活动段。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套还具有伸直状态,伸直状态下,所述记忆金属片呈拱形,并使所述活动段呈平直状结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耳机壳内收容有第一磁吸件,用于收纳所述蓝牙耳机的充电仓上设置有第二磁吸件,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之间通过磁力吸附方式将所述蓝牙耳机与所述充电仓连接在一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套为硅胶套或橡胶套。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耳机壳呈柱状结构,其底部贯穿地开设有所述出音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耳机壳内设置有通话麦克风,所述通话麦克风位于耳机壳的空腔顶部,所述耳机壳在对应的位置上设有通话麦克风开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蓝牙耳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取下柔性套后,蓝牙耳机主体可独立塞入耳朵内,适用于对安静环境要求较高的场景。此场景下,耳机壳上的出音孔正对耳道,便于用户清晰地听到扬声器播放的声音。套上柔性套后,蓝牙耳机整体适用于开放式耳机使用场景。此场景下,整机通过佩戴在耳轮上来实现不入耳,在使用过程中不会损伤耳膜,更加安全护耳。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蓝耳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蓝牙耳机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柔性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柔性套1;固定段11;活动段12;装配口13;夹耳空间14;记忆金属片15;蓝牙耳机主体2;耳机壳21;PCB电路板22;电池组件23;扬声器24;第一磁吸件2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在本文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说明书附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蓝牙耳机,包括蓝牙耳机主体2和柔性套1,柔性套1套设于蓝牙耳机主体2上。
蓝牙耳机主体2可直接佩戴于外耳道内,其形状本申请并不做特殊限定,可以理解,蓝牙耳机主体可以是柱状结构或异形结构等。蓝牙耳机主体2包括耳机壳21、以及收容于耳机壳21内的PCB电路板(PrintedCircuitBoard,印制电路板)22、电池组件23和扬声器24,扬声器24与PCB电路板22和电池组件23电性连接,用于播放声音,电池组件23还与PCB电路板22电性连接,用于给PCB电路板22和扬声器24进行供电,PCB电路板22上集成有可以实现蓝牙耳机基本功能的模块电路,如音频处理器、蓝牙芯片、电池管理芯片等等。可以理解的是,以上示意模块电路并不构成对该耳机PCB电路板22的具体限定,可以是比以上功能模块更多的部件。耳机壳21的底部设有出音孔(未图示),所述蓝牙耳机可以通过所述出音孔向外传播声音。耳机壳21的内腔顶部设有通话麦克风开孔,佩戴时通话麦克风开孔能够最大限度地靠近用户的嘴巴,使用户能够获得最佳的通话体验,提升了通话质量,让通话更清晰。
参阅说明书附图3和图4,柔性套1具有可变形的装配口13,装配口13用于供柔性套1可拆卸地套设于蓝牙耳机主体2的耳机壳21上。柔性套1对应耳机壳21出音口的位置开设有扬声器开口(未图示),用于供声音向耳道内传播。装配时,耳机壳21通过装配口13布置于柔性套1内,并且装配口13可发生形变的设计,使得装配口13在柔性套1套设耳机壳21的过程中发生扩张,以便于耳机壳21顺利地进入柔性套1内,且在柔性套1套设耳机壳21后发生复位收缩,以便于柔性套1包覆且贴合于耳机壳21的外周侧,从而实现耳机壳21和柔性套1之间的稳定装配,防止耳机壳21脱出柔性套1外;相应地,装配口13还在耳机壳21拆卸的过程中在外力下发生扩张,以便于耳机壳21脱离柔性套1,且在耳机壳21拆卸后发生复位收缩;如此设置,使得耳机结构的柔性套1可进行拆卸更换,则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需求更换不同花色、材质等。
柔性套1上形成有夹耳空间14,夹耳空间14形成“C”形结构,夹耳空间14可弹性开合,以弹性夹持于人耳的耳廓;可以理解地,当柔性套1弹性夹持人耳的耳廓时,被夹持的耳廓部分位于夹耳空间14内。其中,夹耳空间14形成“C”形结构,指的是夹耳空间14大致为“C”形结构,具体为夹耳空间14呈“C”,或者夹耳空间14呈仿“C”形。
取下柔性套1后,蓝牙耳机主体2可独立塞入耳朵内,适用于对安静环境要求较高的场景。此场景下,耳机壳21上的出音孔正对耳道,便于用户清晰地听到扬声器24播放的声音。
套上柔性套1后,蓝牙耳机整体适用于开放式耳机使用场景。此场景下,使用时,由于夹耳空间14可弹性开合,因此可以夹持于人耳的耳廓上。如此,柔性套1通过夹持于耳廓上进行使用,而不需要伸入人耳的耳道内,一方面减缓了耳机结构容易脱落的问题,以减缓了耳机结构丢失的问题,另一方面能够减缓佩戴时间过长导致耳朵疼痛的问题;并且,当柔性套1夹持于耳廓时,蓝牙耳机主体2通过柔性套1接触于人耳,有助于提高耳机结构的佩戴舒适度,减缓耳朵疼痛的问题。
此外,柔性套1可拆卸地套设于耳机壳21,则使用时可根据实际需求更换不同材质、不同花色的柔性套1,从而有助于提高耳机结构的使用体验。
依据分布位置划分,柔性套1包括活动段12和固定段11,固定段11上开设有耳机壳21形状适配的所述装配口13,活动段12可进行回卷运动,使得柔性套1具有收卷状态,收卷状态下,活动段12呈“C”形结构或类“C”形结构,并与所述固定段11配合形成夹耳空间14,可在使用过程中夹住用户的耳廓。
收卷状态下,柔性套1的活动段12呈“C”形结构或类“C”形结构,适用于开放式耳机使用场景。此场景下,佩戴时,将固定段11送入耳朵内,使活动段12位于耳轮外侧,轻微用力,使活动段12发生弯曲,其相对的两侧内壁分别夹住耳轮内外侧,防止耳机往外脱,这样整机通过佩戴在耳轮上来实现不入耳,并实现了单手佩戴,非常方便。用户在佩戴好所述护耳耳机之后,出音孔能够接近并斜对耳道,并与耳甲腔、耳屏形成类半封闭式腔体,可提升音质效果,便于用户清晰地听到声音。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活动段12还具有伸直状态,伸直状态下,活动段12和固定段11均呈伸直状,从而使得耳机整体形态更加简单,便于将耳机收纳于充电仓内。
需要说明的是,柔性套1由成型后能够弹性变形的塑胶材料制成,如硅胶、橡胶等,其受外力作用可以发生变形,当外力撤除后可以恢复到原来形状,以夹持耳廓;并且,基于柔性套1结构的设置,具有较强的夹持力度,从而能够使得耳机结构更加牢靠地夹持于耳廓,以防止耳机结构脱落。
本实施例中的活动段12是可弯曲的,可以理解,在活动段12内可以设置弹片、记忆金属、铰链等,用户可以根据弯曲要求在活动段12内设置相应的结构。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柔性套1内设有记忆金属片15,记忆金属片15位于柔性套1的活动段12,通过记忆金属片15的弹性形变使得耳机更好地夹持在耳廓上,同时记忆金属片15可增加柔性套1的弹性形变性,使得耳机的夹持力度增加。可以理解,记忆金属片15包括但不限于碳素弹簧钢、低锰弹簧钢、硅锰弹簧钢、洛钒钢、不锈钢、弹性铜合金、镍钛合金材料、金-镉合金材料、铟-铊合金材料等任一种或多种材料制作,用户可根据形变特性需要选用材料制作记忆金属片15。此外,本实施例中的记忆金属片15与柔性套1之间可以通过注塑的方式连接成一体。
在有的实施例中,在活动段12处于伸直状态时,记忆金属片15呈拱形结构,其形成的拱形结构能够产生抗弯曲力,用以阻碍记忆金属片15的回卷,使得记忆金属片15得以支撑柔性套1的活动段12不发生弯曲。在需要将耳机夹持在耳廓上时,可将套上柔性套1的耳机靠近耳廓周围,然后轻轻触碰柔性套1的活动段12,活动段12内的记忆金属片15的拱形结构被破坏,触发记忆金属片15回卷,记忆金属片15带动活动段12卷曲,夹耳空间14相对的两侧内壁分别夹住耳轮的内外侧,防止耳机往外脱,这样整机通过佩戴在耳轮上来实现不入耳,并实现了单手佩戴,非常方便。
蓝牙耳机是可被收纳于充电仓内的,蓝牙耳机被收纳于充电仓时,蓝牙耳机与充电仓之间可以通过磁力吸附方式连接,在吸合作用不降低的情况下能够重复吸合与脱开,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耳机壳21内收容有第一磁吸件25,充电仓上设置有第二磁吸件,第一磁吸件25与耳机壳21之间,第二磁吸件与充电仓之间可以通过点胶固定、双面胶固定、卡合固定、螺钉固定等,第一磁吸件25与第二磁吸件之间能够产生磁性吸引力,从而将蓝牙耳机与充电仓固定在一起。
第一磁吸件25和第二磁吸件可均为磁铁,且第一磁吸件25和第二磁吸件的极性相反,因此可相互吸引,例如第一磁吸件25的极性为N极,第二磁吸件的极性为S极;或第一磁吸件25的极性为S极,第二磁吸件的极性为N极,从而利用磁铁的异极相吸原理将蓝牙耳机与充电仓固定在一起。可以理解,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蓝牙耳机与充电仓仅有一者内设有具有磁性的磁铁,另一者则可由可被磁铁吸引的材料,例如铁、钴、镍中的一种或多种形成。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蓝牙耳机主体,所述蓝牙耳机主体包括用于收纳电子元件的耳机壳,所述耳机壳上开设有出音孔;
柔性套,形成有用于夹持耳廓的夹耳空间,并具有可变形的装配口,以使柔性套可拆卸地套设于所述耳机壳上,所述柔性套对应耳机壳出音口的位置开设有扬声器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耳空间呈“C”形结构,所述柔性套位于夹耳空间的相对两侧可弹性开合,以弹性夹持于人耳的耳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套包括活动段和固定段,所述固定段上开设有耳机壳形状适配的所述装配口,所述活动段可进行回卷运动,使得柔性套具有收卷状态,收卷状态下,所述活动段呈“C”形结构或类“C”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套内设有弹片或记忆金属片,并使所述活动段可进行回卷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套内设有记忆金属片,所述记忆金属片位于所述活动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套还具有伸直状态,伸直状态下,所述记忆金属片呈拱形,并使所述活动段呈平直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耳机壳内收容有第一磁吸件,用于收纳所述蓝牙耳机的充电仓上设置有第二磁吸件,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之间通过磁力吸附方式将所述蓝牙耳机与所述充电仓连接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套为硅胶套或橡胶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耳机壳呈柱状结构,其底部贯穿地开设有所述出音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耳机壳内设置有通话麦克风,所述通话麦克风位于耳机壳的空腔顶部,所述耳机壳在对应的位置上设有通话麦克风开孔。
CN202320585573.XU 2023-03-22 2023-03-22 一种蓝牙耳机 Active CN2193950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85573.XU CN219395015U (zh) 2023-03-22 2023-03-22 一种蓝牙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85573.XU CN219395015U (zh) 2023-03-22 2023-03-22 一种蓝牙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95015U true CN219395015U (zh) 2023-07-21

Family

ID=87192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85573.XU Active CN219395015U (zh) 2023-03-22 2023-03-22 一种蓝牙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950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038482A1 (zh) 一种眼镜
WO2020098054A1 (zh) 一种颈带式耳机
CN212876067U (zh) 骨传导耳机
US11432063B2 (en) Modular in-ear device
US11456606B2 (en) Battery charging case
KR100953835B1 (ko) 휴대전화기용 이어폰형 블루투스 무선 송수신기
US11252493B2 (en) Hearing device and earphone
CN219395015U (zh) 一种蓝牙耳机
JP2023096092A (ja) 音響出力装置
CN217935908U (zh) 一种新型的蓝牙耳机充电仓
CN219395016U (zh) 一种多用途蓝牙耳机
CN209968842U (zh) 设置于用户佩戴装置的振动输出装置
CN211406247U (zh) 一种半入耳式耳机
CN212544013U (zh) 一种无线耳机及移动终端
CN211930858U (zh) 一种真无线立体声耳机
TW202239216A (zh) 具可拆卸式外接式配件的耳機
JP2013115799A (ja) 耳掛け型補聴器
CN219248032U (zh) 一种半开放的蓝牙耳机
CN220511216U (zh) 一种夹耳式tws耳机
CN217116360U (zh) 一种夹耳式无线耳机
CN217159986U (zh) 一种入耳式无线耳机
CN218941309U (zh) 一种夹耳式无线耳机
CN212752573U (zh) 耳机、耳机密封套
KR200255406Y1 (ko) 이어폰의 이어피스 장착구조
KR200242618Y1 (ko) 목걸이형 휴대폰 핸즈프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