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91799U - 一种二氧化碳检测用热红外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二氧化碳检测用热红外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91799U
CN219391799U CN202223140612.XU CN202223140612U CN219391799U CN 219391799 U CN219391799 U CN 219391799U CN 202223140612 U CN202223140612 U CN 202223140612U CN 219391799 U CN219391799 U CN 2193917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dioxide
air
pipe
detection
thermal infra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4061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窦云轩
李娜
徐家玉
钱晨
蒋云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wei Longtu Electronic Technology Wux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wei Longtu Electronic Technology Wux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wei Longtu Electronic Technology Wuxi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wei Longtu Electronic Technology Wux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4061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917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917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917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检测用热红外检测设备,涉及二氧化碳检测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二氧化碳检测设备对室内不同区域的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检测较为困难,并且针对室内较高区域的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极为不便,其使用的便捷性有待提高的问题,本二氧化碳检测用热红外检测设备包括设备外壳体和检测组件,整个二氧化碳的检测设备结构设置合理,设置的多个检测端口可对不同区域的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检测比对,同时利用弹簧管的连接可灵活控制收集端向不同区域的延伸,适配室内高处的空气收集,并在检测结构上使用两个二氧化碳检测仪进行检测,能进一步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检测精度,避免出现较大的误差。

Description

一种二氧化碳检测用热红外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二氧化碳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二氧化碳检测用热红外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二氧化碳检测设备通常是用来检测工业、农业和居住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的设备,然后根据室内的二氧化碳含量进行操作处理。
针对二氧化碳检测用的设备大多采用红外检测方式,其原理为CO2主要吸收波长为4260nm的红外线,将气体送入测试室,一侧用红外线照射,另一侧用一传感器测出所接受红外线的衰减程度,其衰减程度与CO2浓度成正比。
但现有检测设备在对室内不同区域的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检测时通常是将整个设备进行牵引移动,一些壳体较大的设备移动起来较为困难,并且针对室内较高区域的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检测较为不便,其使用的便捷性有待提高,因此,设计一种氧化碳检测用热红外检测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二氧化碳检测用热红外检测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二氧化碳检测设备对室内不同区域的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检测较为困难,并且针对室内较高区域的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极为不便,其使用的便捷性有待提高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一种二氧化碳检测用热红外检测设备包括设备外壳体和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均设置于设备外壳体内,所述设备外壳体的顶部通过切换组件连接有多个收集端口,每个所述收集端口包括弹簧管和集气罩,所述切换组件包括气腔,所述气腔安装于设备外壳体的顶部,所述气腔的顶部开设有多个分别与弹簧管连通的透孔,所述气腔的底部固定有底盘,所述底盘的底部通过凹形安装板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连轴,且连轴贯穿底盘并向气腔内延伸,所述连轴的上端固定有阻盘,且阻盘与多个透孔贴合,所述阻盘上开设有与透孔相匹配的穿孔,所述底盘的底部通过排气管与检测组件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每个所述收集端口还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连接于弹簧管和气腔之间,所述集气罩上固定有粘接圈,所述集气罩的表面开设有进气槽,所述集气罩内还安装有过滤网。
进一步,所述检测组件由两个二氧化碳检测仪组成,两个所述二氧化碳检测仪均通过分流管连通于排气管的下端,且分流管设置于二氧化碳检测仪的进气口上,两个所述二氧化碳检测仪的出气口连接有汇合管,所述设备外壳体内安装有抽气泵,所述抽气泵的吸气口通过连管与汇合管连通,所述抽气泵的出气口连接有外排管,且外排管贯穿设备外壳体并向外延伸。
进一步,两个所述分流管的上端口均为半圆管,且两个半圆管组成的圆管与排气管的管径相匹配,两个所述分流管呈“人字形”设置。
进一步,所述阻盘的顶部固定有多个与透孔相匹配的阻隔圈,且每个阻隔圈均采用软质材质,所述阻盘的顶部与气腔的上内壁紧密贴合。
进一步,所述收集端口与透孔均设置有八个,所述电机的每次转动角度为45°,所述设备外壳体的顶部固定有与多个透孔相匹配的储放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二氧化碳检测用热红外检测设备,具有以下优点:
本方案中,整个二氧化碳的检测设备结构设置合理,设置的多个检测端口可对不同区域的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检测比对,同时利用弹簧管的连接可灵活控制收集端向不同区域的延伸,适配室内高处的空气收集,并在检测结构上使用两个二氧化碳检测仪进行检测,能进一步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检测精度,避免出现较大的误差。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的第二视角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局部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设备外壳体;2、储放盘;3、气腔;4、连接管;5、弹簧管;6、集气罩;7、粘接圈;8、透孔;9、底盘;10、电机;11、连轴;12、阻盘;13、穿孔;14、凹形安装板;15、排气管;16、分流管;17、二氧化碳检测仪;18、汇合管;19、抽气泵;20、外排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图4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二氧化碳检测用热红外检测设备包括设备外壳体1和检测组件,检测组件均设置于设备外壳体1内,设备外壳体1的顶部通过切换组件连接有多个收集端口,切换组件可切换不同的收集端口收集进来的待检测气体,收集端口可进行延伸适配不同区域的空气收集;
每个收集端口包括弹簧管5和集气罩6,利用弹簧管5进行延伸,通过集气罩6对气体进行收集;
切换组件包括气腔3,气腔3安装于设备外壳体1的顶部,气腔3的顶部开设有多个分别与弹簧管5连通的透孔8,气腔3的底部固定有底盘9,底盘9的底部通过凹形安装板14安装有电机10,电机10的输出端固定有连轴11,且连轴11贯穿底盘9并向气腔3内延伸,连轴11的上端固定有阻盘12,且阻盘12与多个透孔8贴合,阻盘12上开设有与透孔8相匹配的穿孔13,底盘9的底部通过排气管15与检测组件连接,其中,切换组件在使用时,可以利用气腔3底部固定的底盘9底部安装的电机10带动其延伸端固定的连轴11及阻盘12转动,阻盘12上开设的穿孔13可以与多个透孔8中的一个透孔8进行吻合,使收集端口中的一个端口与气腔3内连通,并利用底部连接的检测组件产生的负压对收集端口处于的收集区域的空气进行收集,并利用排气管15向检测组件进行传输检测二氧化碳的浓度,而电机10通过凹形安装板14安装在底盘9的底部也能提高整个电机10的稳定性,而连轴11与底盘9之间还可安装密封轴承,提高整个气腔3内的密封效果,其中收集端口与透孔8均设置有八个,电机10的每次转动角度为45°,设备外壳体1的顶部固定有与多个透孔8相匹配的储放盘2。
每个收集端口还包括连接管4,连接管4连接于弹簧管5和气腔3之间,集气罩6上固定有粘接圈7,集气罩6的表面开设有进气槽,集气罩6内还安装有过滤网,收集端口中将弹簧管5通过连接管4与气腔3顶部连通,弹簧管5可带动集气罩6向待检测区域进行延伸,而集气罩6通过粘接圈7可粘附在墙体上,形成固定的收集点,并在集气罩6内安装滤网可有效避免空气中的杂质进入检测组件内,对检测的器件造成损坏。
检测组件由两个二氧化碳检测仪17组成,两个二氧化碳检测仪17均通过分流管16连通于排气管15的下端,且分流管16设置于二氧化碳检测仪17的进气口上,两个二氧化碳检测仪17的出气口连接有汇合管18,设备外壳体1内安装有抽气泵19,抽气泵19的吸气口通过连管与汇合管18连通,抽气泵19的出气口连接有外排管20,且外排管20贯穿设备外壳体1并向外延伸,检测组件中,可利用设备外壳体1内底部安装的抽气泵19对两个二氧化碳检测仪17产生负压,二氧化碳检测仪17的入气口均通过分流管16与排气管15连通,对切换组件切换的收集端口收集的空气通过两个分流管16分流并分别向两个二氧化碳检测仪17内传输,两个二氧化碳检测仪17对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进行检测,其中二氧化碳检测仪17是通过红外线光源的吸收原理来检测现场环境的二氧化碳气体,是把被测气体吸入一个测量室,而测量室的一端安装有光源另一端装有滤光镜和探测器,滤光镜的作用是只容许某一特定波长的光线通过,探测器则测量通过测量室的光通量,探测器所接收到的光通量取决于环境中被测气体的浓度,二氧化碳检测仪17为现有常见的二氧化碳浓度检测的工具,再次不对其内部结构做过多赘述;
两个分流管16的上端口均为半圆管,且两个半圆管组成的圆管与排气管15的管径相匹配,两个分流管16呈“人字形”设置,此处的两个分流管16采用半圆管可与排气管15进行匹配,使排气管15传输下来的待测气体进行分流,进而采用两个二氧化碳检测仪17对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测量,完成测量后进行避免,提高精度的同时可避免过大的误差;
阻盘12的顶部固定有多个与透孔8相匹配的阻隔圈,且每个阻隔圈均采用软质材质,可利用软质材质的阻隔圈对多个透孔8进行阻隔,使多个透孔8中的一个透孔8与气腔3进行连通,阻盘12的顶部与气腔3的上内壁紧密贴合可避免气腔3中吸入的气体与其他无需检测的底盘9连通,影响检测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为:在实际使用时,首先通过收集端口中对待检测区域进行收集,弹簧管5可带动集气罩6向待检测区域进行延伸,而集气罩6通过粘接圈7可粘附在墙体上,形成固定的收集点,并在集气罩6内安装滤网可有效避免空气中的杂质进入检测组件内,对检测的器件造成损坏,切换组件在使用时,可以利用气腔3底部固定的底盘9底部安装的电机10带动其延伸端固定的连轴11及阻盘12转动,阻盘12上开设的穿孔13可以与多个透孔8中的一个透孔8进行吻合,使收集端口中的一个端口与气腔3内连通,并利用底部连接的检测组件产生的负压对收集端口处于的收集区域的空气进行收集,并利用排气管15向检测组件进行传输检测二氧化碳的浓度,而电机10通过凹形安装板14安装在底盘9的底部也能提高整个电机10的稳定性,检测组件中,可利用设备外壳体1内底部安装的抽气泵19对两个二氧化碳检测仪17产生负压,二氧化碳检测仪17的入气口均通过分流管16与排气管15连通,对切换组件切换的收集端口收集的空气通过两个分流管16分流并分别向两个二氧化碳检测仪17内传输,两个二氧化碳检测仪17对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进行检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实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二氧化碳检测用热红外检测设备,包括设备外壳体(1)和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均设置于设备外壳体(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外壳体(1)的顶部通过切换组件连接有多个收集端口,每个所述收集端口包括弹簧管(5)和集气罩(6),所述切换组件包括气腔(3),所述气腔(3)安装于设备外壳体(1)的顶部,所述气腔(3)的顶部开设有多个分别与弹簧管(5)连通的透孔(8),所述气腔(3)的底部固定有底盘(9),所述底盘(9)的底部通过凹形安装板(14)安装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的输出端固定有连轴(11),且连轴(11)贯穿底盘(9)并向气腔(3)内延伸,所述连轴(11)的上端固定有阻盘(12),且阻盘(12)与多个透孔(8)贴合,所述阻盘(12)上开设有与透孔(8)相匹配的穿孔(13),所述底盘(9)的底部通过排气管(15)与检测组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检测用热红外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收集端口还包括连接管(4),所述连接管(4)连接于弹簧管(5)和气腔(3)之间,所述集气罩(6)上固定有粘接圈(7),所述集气罩(6)的表面开设有进气槽,所述集气罩(6)内还安装有过滤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氧化碳检测用热红外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由两个二氧化碳检测仪(17)组成,两个所述二氧化碳检测仪(17)均通过分流管(16)连通于排气管(15)的下端,且分流管(16)设置于二氧化碳检测仪(17)的进气口上,两个所述二氧化碳检测仪(17)的出气口连接有汇合管(18),所述设备外壳体(1)内安装有抽气泵(19),所述抽气泵(19)的吸气口通过连管与汇合管(18)连通,所述抽气泵(19)的出气口连接有外排管(20),且外排管(20)贯穿设备外壳体(1)并向外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氧化碳检测用热红外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分流管(16)的上端口均为半圆管,且两个半圆管组成的圆管与排气管(15)的管径相匹配,两个所述分流管(16)呈“人字形”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氧化碳检测用热红外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盘(12)的顶部固定有多个与透孔(8)相匹配的阻隔圈,且每个阻隔圈均采用软质材质,所述阻盘(12)的顶部与气腔(3)的上内壁紧密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氧化碳检测用热红外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端口与透孔(8)均设置有八个,所述电机(10)的每次转动角度为45°,所述设备外壳体(1)的顶部固定有与多个透孔(8)相匹配的储放盘(2)。
CN202223140612.XU 2022-11-25 2022-11-25 一种二氧化碳检测用热红外检测设备 Active CN2193917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40612.XU CN219391799U (zh) 2022-11-25 2022-11-25 一种二氧化碳检测用热红外检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40612.XU CN219391799U (zh) 2022-11-25 2022-11-25 一种二氧化碳检测用热红外检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91799U true CN219391799U (zh) 2023-07-21

Family

ID=87192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40612.XU Active CN219391799U (zh) 2022-11-25 2022-11-25 一种二氧化碳检测用热红外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917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87294A (zh) 动压平衡型等速烟尘采样管
CN106370575A (zh) 一种高精度检测仪
CN101762407A (zh) 辐射环境大流量自动气溶胶采样器
CN106959193A (zh) 一种高效过滤器泄漏测试检测台
CN219391799U (zh) 一种二氧化碳检测用热红外检测设备
CN114274718B (zh) 一种气体浓度检测装置以及检测方法
CN203551337U (zh) 动压平衡型等速烟尘采样管
CN101769832B (zh) 辐射环境碘自动采样器
CN217739140U (zh) 一种可集气的室内空气检测装置
CN114414449B (zh) 一种新型智能职业健康实时检测装置
CN107588994B (zh) 一种路面扬尘捕集器、扬尘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12568706U (zh) 一种大气污染气体检测装置
CN211179745U (zh) 一种具有样气净化处理和预警的voc在线监测系统
CN215004539U (zh) 一种voc在线监测系统的采样装置
CN214277810U (zh) 建筑施工场所pm2.5释放测量装置
CN105758997B (zh) 一种改进的有害气体检测设备
CN212964840U (zh) 一种集voc和甲醛检测为一体的空气参数快速检测仪
CN102018472B (zh) 清洁装置及其侦测方法
CN108072115A (zh) 一种具有空气过滤功能的污染检测设备
CN206669902U (zh) 一种能够净化空气的室外环境检测设备
CN218099091U (zh) 一种设置于窨井中的传感检测仪
CN214749610U (zh) 废气检测装置
CN216012881U (zh) 一种双通路分流式空气颗粒物切割器
CN220084791U (zh) 一种环境安全专用检测装置
CN213779826U (zh) 一种便携式室外测尘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