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91554U - 一种快速液盖膜单独温控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快速液盖膜单独温控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91554U
CN219391554U CN202320598036.9U CN202320598036U CN219391554U CN 219391554 U CN219391554 U CN 219391554U CN 202320598036 U CN202320598036 U CN 202320598036U CN 219391554 U CN219391554 U CN 2193915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e
heating
control method
cavity
rea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9803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金灿
方政
庄吉祥
宋启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Tongling Bio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Talent Bio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Talent Bio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Talent Bio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915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915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快速液盖膜单独温控法装置,包括载片盒和支架;载片盒包括本体、加热件和压板,加热件设置于本体与压板间,压板将加热件抵压在本体上;载片装载在染色腔内并与加热件之间形成一个微小的缝隙;向染色腔内滴加试剂时,试剂在载片上生成一个液盖膜,且液盖膜覆盖在标本上;导电片设置于插槽的内侧,导电片与外部电源电连接;载片盒装载于插槽时,加热件与导电片电连接,加热件能够对染色腔内的液盖膜试剂加热。通过本体与压板间设有加热件,使得每个染色腔内的标本和试剂能够进行独立加热,以达到标本检测所需温度,避免多个载片标本一起加热,导致某些标本的处理未达到预定温度,降低标本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快速液盖膜单独温控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生物样品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液盖膜单独温控法装置。
背景技术
对载片标本上的蛋白、病原体或基因的检测(如免疫组织化学以及原为杂交基因检测等)是临床疾病诊断检测常用的方法。
相关技术中,常见的载片标本处理,是将载片一片片平铺或微倾斜摆放,并放置于一个开放的容器内进行统一加热。但这样的处理方式,温度的波动幅度较大,容器内不同位置的温度会有偏差,精确控制温度难度较大,导致某些标本的处理未达到预定温度,进而降低标本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影响医学判断。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液盖膜单独温控法装置,以克服由于相关技术中标本加热温度偏差大,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快速液盖膜单独温控法装置,该装置包括载片盒和支架;所述载片盒包括本体、加热件和压板,所述加热件设置于所述本体与所述压板间,所述压板将所述加热件抵压在所述本体上;所述本体上开设有染色腔,所述染色腔用于装载载片;所述支架上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能够装载所述载片盒;所述支架包括导电片,所述导电片设置于所述插槽的内侧,所述导电片与外部电源电连接;其中,所述载片盒装载于所述插槽时,所述加热件与所述导电片电连接,所述加热件能够对所述染色腔内的试剂加热。
通过本体与压板间设有加热件,使得每个染色腔内的标本和试剂能够进行独立加热,以达到标本检测所需温度。避免多个载片标本一起加热,导致某些标本的处理未达到预定温度,从而降低标本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围成所述染色腔的内壁上设置有凸起部,所述载片插入所述染色腔时,所述载片与所述内壁之间形成有缝隙;试剂注入所述染色腔时,所述缝隙中能够形成一层液盖膜,所述液盖膜覆盖所述载片上的标本。
载片插入染色腔时,载片上装载有标本的一面朝向凸起部。通过在染色腔内壁上设置凸起部,使载片与染色腔内壁之间形成有缝隙,由于毛细虹吸作用,注入染色腔内的试剂能够充满缝隙,使得标本组织受到液盖膜覆盖。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上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与所述染色腔连通,所述加热件通过所述通槽对所述染色腔内的试剂加热。
通过开设的通槽,加热件与染色腔内的试剂能够直接接触,可以快速对染色腔内进行制热,制热效率高、能耗低,使得染色腔内的试剂能够快速达到预定温度。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件与所述本体间设置有防水圈。
通过在加热件与本体间设置防水圈,能够增强加热件与本体间防水性,避免染色腔内的试剂漏出,导致漏电。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压板卡接于所述卡槽内。
通过卡槽与压板的配合,能够将加热件更好的抵压于本体上。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上设有至少两个所述插槽。
通过设置至少两个插槽,使支架能够装载多个载片盒,实现载片标本的批量处理。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上还设置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加热件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能够控制所述加热件的加热功率。
通过设置的控制模块,能够控制加热件的加热功率,进而精确控制染色腔内的温度。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件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反馈控制所述加热件的加热功率。
通过设置于加热件上的温度传感器,使控制模块能够根据温度反馈控制加热件的加热功率,实现染色腔内温度的闭环控制。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上具有至少两个载片盒时,所述控制模块能够独立控制每个所述染色腔的温度。
通过控制模块独立控制每个染色腔的温度,能够实现在同一个支架上对每个载片盒的单独温控,对检测时所需温度不同的载片标本,能够在同一个支架上处理。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快速液盖膜单独温控法装置还包括壳体机构和设置于壳体机构内的控制器,所述壳体机构上表面设置有连接端口;当所述支架支撑于所述壳体机构的上表面时,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连接端口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通过在壳体机构上设置连接端口,当支架支撑于壳体机构的上表面时,控制模块通过连接端口与控制器连接,这样便于控制器与支架上的控制模块进行电连接,操作简单便捷。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快速液盖膜单独温控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快速液盖膜单独温控法装置去除支架和载片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快速液盖膜单独温控法装置的支架和载片盒在第一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快速液盖膜单独温控法装置的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快速液盖膜单独温控法装置的支架和载片盒在第二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快速液盖膜单独温控法装置的载片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快速液盖膜单独温控法装置的载片盒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图1中快速液盖膜单独温控法装置的载片盒在另一角度下的剖面示意图。
图9是图1中快速液盖膜单独温控法装置的载片盒在又一角度下的剖面示意图。
图10是图1中快速液盖膜单独温控法装置放置于自动滴加试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快速液盖膜单独温控法装置;110、载片盒;111、本体;112、染色腔;113、第一壁;114、第二壁;115、凸起部;116、缝隙;117、通槽;118、卡槽;119、防水槽;120、防水圈;121、导流槽;122、导向槽;123、加热件;124、温度传感器;125、压板;130、支架;131、插槽;132、导电片;133、手把;134、控制模块;135、连接接口;140、壳体机构;141、显示屏;142、开关键;143、第一上边缘;144、第二上边缘;145、连接端口;146、容器;
200、载片;
300、控制台;310、机械手臂;320、加样针;330、试剂盒。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
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快速液盖膜单独温控法装置,该快速液盖膜单独温控法装置100可以包括壳体机构140、支架130和载片盒110,载片盒110装载在支架130上,支架130可以支撑于壳体机构140上。
壳体机构140上可设置有显示屏141、开关键142和控制器。
其中,显示屏141是设置于壳体机构140的前面板,开关键142设置于显示屏141旁,控制器设置于壳体机构140的内部。显示屏141可以是可触摸显示屏141,显示屏141与控制器电连接,显示屏141能够显示快速液盖膜单独温控法装置100的工作状态信息,也可以通过显示屏141向控制器输入用户指令,控制器根据用户指令控制快速液盖膜单独温控法装置100的各部件协调运行。开关键142用于启动或关闭快速液盖膜单独温控法装置100的运行。
壳体机构140上还设置有连接端口145,当支架130支撑于壳体机构140的上表面时,支架130上的控制模块134可通过连接端口145与控制器电连接。连接端口145能够为支架130上的负载供电,也能够使支架130上的控制模块134与壳体机构140内的控制器进行信号传输。
壳体机构140上还设置有容器146,容器146的开口朝上,当支架130支撑于壳体机构140的上表面时,支架130上的载片盒110能够伸入容器146内,方便实验操作。
参考图3至图7,快速液盖膜单独温控法装置100包括载片盒110和支架130。载片盒110包括本体111、加热件123和压板125,加热件123设置于本体111与压板125间,压板125将加热件123抵压在本体111上。本体111上开设有染色腔112,染色腔112用于装载载片200。支架130上开设有插槽131,插槽131能够装载载片盒110。支架130包括导电片132,导电片132设置于插槽131的内侧,导电片132与外部电源电连接。其中,载片盒110装载于插槽131时,加热件123与导电片132电连接,加热件123能够对染色腔112内的试剂加热。
通过本体111与压板125间设有加热件123,使得每个染色腔112内的标本和试剂能够进行独立加热,以达到标本检测所需温度,避免多个载片标本一起加热,导致某些标本的处理未达到预定温度,降低标本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图6至图9,载片盒110可以包括本体111、加热件123、防水圈120和压板125。
载片盒110上部的横截面积大于下部的横截面积,在插入插槽131中时,载片盒110下部能够穿过插槽131,而上部无法穿过且支撑于支架130的上表面。
本体111可由耐高温塑胶类材料制成,例如:PPS、LCP和高温尼龙等。在本体111上开设的染色腔112具有第一壁113和第二壁114,在第一壁113上设置有凸起部115,可以设置于第一壁113上部的两侧,凸起部115可以是呈三角形柱体、半球体等。载片200插入染色腔112时,载片200上装载有标本的一面朝向凸起部115,凸起部115能够限制载片200与第一壁113的贴合,使载片200与第一壁113之间形成有缝隙116,该缝隙116可以为毛细缝隙116,该缝隙116大小范围可以在0.01mm至5mm间。由于毛细虹吸作用,注入染色腔112内的试剂能够充满毛细缝隙116,使得标本组织受到液盖膜覆盖。同时,凸起部115也能够避免标本与第一壁113的接触,以免标本粘附于第一壁113上,增加清洗染色腔112的难度。
本体111的上部开设有导向槽122,导向槽122与染色腔112连通,围成导向槽122的各个面可以呈弧形,便于载片200插入染色腔112中,以及试剂导向注入染色腔112内。在第二壁114上开设有导流槽121,导流槽121从导向槽122起延伸至染色腔112底部。载片200上贴有标签的一面可朝向第一壁113,滴加可以从第二壁114这一侧注入染色腔112,试剂顺着导流槽121流向染色腔112底部,在根据毛细虹吸作用,试剂从下往上填满整个毛细缝隙116,这样能够减少毛细缝隙116中试剂产生气泡,使液盖膜覆盖满组织标本的表面。
在第一壁113上开设有通槽117,通槽117可以呈长方形,但本公开并不局限于此。通槽117与染色腔112连通,因此,加热件123可以直接与染色腔112内的试剂接触,这样可快速对染色腔112内进行制热,制热效率高、能耗低。
加热件123可以是PTC加热板、PTC发热膜、半导体等,加热件123可呈长方形板。加热件123的正面可设有凸出部,该凸出部朝向染色腔112,且凸出部的形状与通槽117相适配,凸出部能够设置于通槽117中。在加热件123的背面可设有温度传感器124,温度传感器124可以是PT100传感器、NTC传感器等,温度传感器124用于测量染色腔112内的温度。
在本体111与加热件123之间设有防水圈120,防水圈120比通槽117的开口大,防水圈120可由硅胶材料制成,能够承受200℃至300℃的温度。在本体111上与防水圈120接触的位置,可开设有防水槽119,防水槽119与防水圈120可呈长方形,通过防水槽119与防水圈120的配合,进一步加强加热件123与本体111间防水性,避免染色腔112内的试剂漏出,以免出现漏电情况。
压板125可以呈长方形,可由耐高温塑胶类材料制成,例如:PPS、LCP和高温尼龙等。在本体111的背面上设有卡槽118,本体111的背面为开设通槽117的一面,可以在背面的两侧设置卡槽118,在压板125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卡接部,卡接部能够与卡槽118卡接。通过卡槽118与压板125的配合,能够将加热件123更好的抵压于本体111上,使加热件123与本体111紧密贴合。在压板125的底部设置有卡勾,对应的,本体111上开设有凹槽与卡勾配合,避免压板125从本体111底部滑出。
在压板125的顶部设置有4个电极片,加热件123和温度传感器124的导线分别连接于4个电极片。当载片盒110插入插槽131时,4个电极片能够与插槽131中的4个导电片132一一对应接触。说要说明的是,电极片和导电片132数量并不局限于此。
参考图3至图5,支架130上开设有多个插槽131,多个插槽131沿支架130的长度方向阵列排布。插槽131连通支架13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插槽131的形状可以呈凸型,在插槽131与载片盒110外壁的配合下,使载片盒110能够穿过插槽131并支撑于支架130的上表面。设置多个插槽131使支架130能够装载多个载片盒110,实现载片标本的批量处理。需要说明的是,支架130上开设有11个插槽131,但本公开并不局限于此。
其中,在插槽131的内侧设置有导电片132,导电片132可以是具有弹性的金属片,在载片盒110插入插槽131中时,载片盒110上的加热件123能够与导电片132电连接。
支架130的一端设置有手把133,手把133能方便支架130的移动。手把133底部设置有控制模块134,控制模块134可通过导线与4个导电片132进行电连接。其中,导线整齐的设置于支架130底面,避免导线杂乱,这样的支架130操作更便利、更美观。
在一实施方式中,控制模块134能控制加热件123的加热功率,进而精确控制染色腔112内的温度。例如,控制模块134可以包括单片机和功率控制电路,功率控制电路可由功率MOSFET管组成(NMOSFET或PMOSFET),单片机通过PWM信号控制MOSFET管的输出,以控制加热件123的加热功率。
在一实施方式中,控制模块134与温度传感器124电连接,控制模块134能够通过温度传感器124的温度反馈控制加热件123的加热功率。
例如,控制模块134可以包括单片机、功率控制电路和AD转换电路,单片机的输出端与功率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功率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加热件123电连接,温度传感器124的输出端与AD转换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AD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电连接。单片机通过PWM信号控制MOSFET管的输出,以控制加热片的加热功率,并由温度传感器124检测染色腔112内的温度反馈给单片机,从而达到闭环控制。
在支架130上可以设置有11个插槽131,同时容纳11个载片盒110,每个载片盒110上都有独立的加热件123和温度传感器124,单片机连接有11个功率控制电路和11个AD转换电路。其中,一个功率控制电路、一个AD转换电路、一个加热件123和一个温度传感器124为一组并进行电连接,单片机通过每一组的功率控制电路和AD转换电路,分别来控制和检测每个载片盒110中染色腔112内的温度。
参考图1、图2和图5,支架130上还设有连接接口135,连接接口135可设置于支架130上远离把手的一端。
壳体机构140的上表面具有第一上边缘143和第二上边缘144,第一上边缘143和第二上边缘144互为相对边。在第一上边缘143上可设有6个连接端口145,当支架130放置于壳体机构140的上表面时,支架130上的连接接口135与壳体机构140上的连接端口145能够自动连接。其中,支架130上具有手把133的一端支撑于第二上边缘144,支架130上具有连接接口135的一端支撑于第一上边缘143,支架130上的载片盒110能够伸入容器146内。
通过连接接口135与连接端口145的配合,能够为支架130上的负载供电,同时,也使支架130上的控制模块134与壳体机构140内的控制器进行信号传输。
可通过显示屏141输入用户指令,用户指令可以是温度设定指令、加热时长指令、支架上某个载片盒加热指令等。控制器接收到用户指令后,再将用户指令转换成控制信号,传输至单片机,单片机进而控制对应载片盒110进行加热操作,这样能够实现对支架130上的每个载片盒110进行单独温控。
例如,支架130上有8个载片盒110,可以分为A区载片盒110、B区载片盒、C区载片盒······G区载片盒和H区载片盒。在显示屏141中输入A区载片盒和B区载片盒进行长达半小时的60℃温控,对C区载片盒进行长达半小时的80℃温控。控制器将指令转换成控制信号输出至单片机,单片机在对应的I/O口输出第一PWM信号和第二PWM信号。功率控制电路接收第一PWM信号并控制A区载片盒和B区载片盒上加热件123的加热功率,以达到染色腔112内60℃;功率控制电路接收第二PWM信号并控制A区载片盒和B区载片盒上加热件123的加热功率,以达到染色腔112内80℃。
同时,A区载片盒、B区载片盒和C区载片盒上的温度传感器124分别检测各自染色腔112内温度,当染色腔112内温度达不到预定温度时,则加大加热件123的加热功率;当染色腔112内温度达到预定温度时,则稳定此时的加热件123的加热功率;当染色腔112内温度超过预定温度时,则减小加热件123的加热功率,直至染色腔112内温度回降至预定温度。
参考图10,快速液盖膜单独温控法装置100可以与自动滴加试剂装置配合使用。自动滴加试剂装置可以包括控制台300、机械手臂310、加样针320和试剂盒330,快速液盖膜单独温控法装置100能够放置于控制台300的工作平台上,通过控制台300内的控制器控制机械手臂310,移动加样针320从试剂盒330吸取试剂,在移动至对应的载片盒110上方,将试剂滴加入试剂盒330中。快速液盖膜单独温控法装置100与自动滴加试剂装置的配合,能够实现对载片标本自动染色处理。需要说明的是,自动滴加试剂装置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在赘述。
应理解,以上描述的多个示例可沿多个方向并且以多个构造被利用,而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仅作为本发明的原理的有效应用的示例而被示出和描述,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的任何具体的细节。
当然,一旦仔细考虑代表性实施例的以上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就将容易理解,可对这些具体的实施例做出多种改型、添加、替代、删除以及其他变化,并且这些变化在本发明的原理的范围内。因此,前面的详细描述应被清楚地理解为是仅以说明和示例的方式来给出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快速液盖膜单独温控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载片盒,所述载片盒包括本体、加热件和压板,所述加热件设置于所述本体与所述压板间,所述压板将所述加热件抵压在所述本体上;所述本体上开设有染色腔,所述染色腔用于装载载片;
支架,所述支架上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能够装载所述载片盒;所述支架包括导电片,所述导电片设置于所述插槽的内侧,所述导电片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其中,所述载片盒装载于所述插槽时,所述加热件与所述导电片电连接,所述加热件能够对所述染色腔内的试剂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液盖膜单独温控法装置,其特征在于,围成所述染色腔的内壁上设置有凸起部,所述载片插入所述染色腔时,所述载片与所述内壁之间形成有缝隙;试剂注入所述染色腔时,所述缝隙中能够形成一层液盖膜,所述液盖膜覆盖所述载片上的标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液盖膜单独温控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与所述染色腔连通,所述加热件通过所述通槽对所述染色腔内的试剂加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速液盖膜单独温控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与所述本体间设置有防水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液盖膜单独温控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压板卡接于所述卡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液盖膜单独温控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有至少两个所述插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液盖膜单独温控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还设置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加热件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能够控制所述加热件的加热功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快速液盖膜单独温控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反馈控制所述加热件的加热功率。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快速液盖膜单独温控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具有至少两个载片盒时,所述控制模块能够独立控制每个所述染色腔的温度。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快速液盖膜单独温控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液盖膜单独温控法装置还包括壳体机构和设置于壳体机构内的控制器,所述壳体机构上表面设置有连接端口;当所述支架支撑于所述壳体机构的上表面时,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连接端口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CN202320598036.9U 2023-03-14 2023-03-24 一种快速液盖膜单独温控法装置 Active CN21939155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83709 2023-03-14
CN2023204837096 2023-03-1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91554U true CN219391554U (zh) 2023-07-21

Family

ID=87195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98036.9U Active CN219391554U (zh) 2023-03-14 2023-03-24 一种快速液盖膜单独温控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915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3018638C (en) Fully-automated biological slide specimen processing device and method
CN105588958B (zh) 一种快速多功能电子元器件温度特性测量仪器及测试腔体
CN108663255B (zh) 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机
CN106353516A (zh) 一种全自动处理生物载片样品的装置和方法
CN108410688A (zh) 一种热对流式聚合酶链式反应的装置
CN219391554U (zh) 一种快速液盖膜单独温控法装置
CN210481399U (zh) 一种基因扩增仪模块辅助加热装置
TW579366B (en) Microcomponent
CN109957506B (zh) 通过试剂容器以热对流进行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的装置
US20220097055A1 (en) Nucleic acid detection kit and nucleic acid detection device
CN209802972U (zh) 一种吸收光谱温度控制装置
CN220854381U (zh) 一种快速液盖膜单独温控法导向结构
CN208140721U (zh) 一种γ干扰素释放自动检测系统的全血孵育模块
CN106153436A (zh) 一种载片标本检测的热处理装置
TW201928045A (zh) 一種熱對流式聚合酶鏈式反應裝置
CN110257244B (zh) 一种孵育器
CN112834766B (zh) 免疫印迹仪及控制方法
CN209878777U (zh) 一种温度可调节的胶体金恒温孵育装置
CN108424845B (zh) 一种易检的SNP/InDel分型检测系统及使用方法
CN208995501U (zh) 微孔板孵育加热装置
CN114317220A (zh) 核酸检测盒及核酸检测设备
CN113533738A (zh) 结核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06523355U (zh) 一种载片标本检测的热处理装置
KR20130137387A (ko) 휴대용 진단 장치
CN213714893U (zh) 一种玻片预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61000 Floor 3 and 4 of Building B10, Xiamen Biomedical Industrial Park, 2068 Wengjiao West Road, Haicang District,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iamen Tongling Bio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361000 Floor 3 and 4 of Building B10, Xiamen Biomedical Industrial Park, 2068 Wengjiao West Road, Haicang District,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XIAMEN TALENT BIO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