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90820U - 光缆管道探测装置及管道线路勘查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光缆管道探测装置及管道线路勘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90820U
CN219390820U CN202222933177.XU CN202222933177U CN219390820U CN 219390820 U CN219390820 U CN 219390820U CN 202222933177 U CN202222933177 U CN 202222933177U CN 219390820 U CN219390820 U CN 2193908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cable
pipeline
detection
control unit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3317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龙飞
薛其林
肖江涛
韩萌
强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3317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908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908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908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探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光缆管道探测装置及管道线路勘查设备,该光缆管道探测装置用于对光缆所在的光缆管道进行探测;光缆管道探测装置包括:具有两端开口结构的壳体、用于带动光缆管道探测装置沿光缆及光缆管道的长度方向运动的第一传动组件、用于探测光缆管道的管道内数据的探测组件以及用于控制第一传动组件运动及探测组件探测的控制单元;其中,探测组件以及控制单元设置在壳体外部;第一传动组件设置于壳体内部;光缆通过两端开口结构贯穿壳体。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实现了对光缆管道的探测结果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光缆管道探测装置及管道线路勘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探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缆管道探测装置及管道线路勘查设备。
背景技术
管道距离测量是通信传输勘察设计的主要工作内容,如针对待铺设光缆链路的管道,需要对管道距离以及管道内部的情况进行前期探测。现有技术中,通信传输勘察设计主要以徒步为主,效率低下。针对管道内光缆距离测量主要是测量管道外部的距离,无法获取管道内光缆实际长度的准确数据,也无法对管道内的情况进行探测,由此就导致现有的管道探测工具无法满足光缆线路勘察的需求,因此管道类传输线路勘察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和创新生产工具。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缆管道探测装置及管道线路勘查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光缆管道探测装置,所述光缆管道探测装置包括:
所述光缆管道探测装置用于对光缆所在的光缆管道进行探测;所述光缆管道探测装置包括:具有两端开口结构的壳体、用于带动所述光缆管道探测装置沿所述光缆及所述光缆管道的长度方向运动的第一传动组件、用于探测所述光缆管道的管道内数据的探测组件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运动及所述探测组件探测的控制单元;
其中,所述探测组件以及所述控制单元设置在所述壳体外部;所述第一传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光缆通过所述两端开口结构贯穿所述壳体。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多组牵引轮;所述多组牵引轮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壁的不同方向上;所述多组牵引轮用于牵引所述所述壳体沿所述光缆运动。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多组牵引轮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分别通过可伸缩结构活动连接,所述可伸缩结构用于调整所述多组牵引轮与所述光缆的距离。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光缆管道探测装置还包括第二传动组件;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所述第二传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壁上与所述光缆管道接触,用于在所述控制单元控制下带动所述光缆管道探测装置沿所述光缆管道的管道内壁运动。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探测组件包括气体传感器;
所述气体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管道内的气体数据。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探测组件还包括GPS定位器;
所述GPS定位器用于检测所述壳体的地理位置。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以及所述探测组件分别连接;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传动组件的运动数据以及所述地理位置;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运动数据以及所述地理位置计算所述光缆的长度。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发送所述管道内数据给外部控制设备,并接收外部控制设备发送的控制信号,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传送组件及探测组件。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光缆管道探测装置还包括通信单元;所述通信单元用于连接所述外部控制设备与所述控制单元。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管道线路勘查设备,包括:前述任一项实施例的光缆管道探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所述光缆管道探测装置用于对光缆所在的光缆管道进行探测;所述光缆管道探测装置包括:具有两端开口结构的壳体、用于带动所述光缆管道探测装置沿所述光缆及所述光缆管道的长度方向运动的第一传动组件、用于探测所述光缆管道的管道内数据的探测组件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运动及所述探测组件探测的控制单元;其中,所述探测组件以及所述控制单元设置在所述壳体外部;所述第一传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光缆通过所述两端开口结构贯穿所述壳体,能够对光缆管道内部的情况以及光缆的实际长度进行准确地测量,从而为管道施工以及维护提供有效依据。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缆管道探测装置的剖面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缆管道探测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上述附图中:光缆管道1、光缆2、壳体3、探测组件4、控制单元5、电源单元6、第一传动组件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进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说明之前,对现有技术以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进一步说明:
管道距离测量是通信传输勘察设计的主要工作内容,目前勘察设计工具主要采用望远镜测距仪、轮式测距仪等,测量数据精度存在不足。测量过程以徒步为主,生产效率较低,需要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工具数智化水平。
在传统的生产模式下,测量主要是外部的距离测量,对管道内是否具有有害气体、是否灌水、管道管孔是否贯通等均无法提供准确数据,也不具备测量管道内部实际长度的功能。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现管道不通,则需要停工等待,对工期造成影响,特别是安全隐患问题,不能精准的提供数据,安全隐患得不到提前预判和处置,因此需要精细化勘察设计,提供精准的图纸,现有工具不具备探测能力导致以上需求无法满足。综上,现有的传统的管道类传输线路勘察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创新生产工具。
请参阅图1以及图2,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光缆管道探测装置实施例的剖面图,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光缆管道探测装置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所述光缆管道探测装置用于对光缆2所在的光缆管道1进行探测;所述光缆管道探测装置包括:具有两端开口结构的壳体3、用于带动所述光缆管道探测装置沿所述光缆2及所述光缆管道1的长度方向运动的第一传动组件7、用于探测所述光缆管道1的管道内数据的探测组件4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7运动及所述探测组件4探测的控制单元5;
其中,所述探测组件4以及所述控制单元5设置在所述壳体3外部;所述第一传动组件7设置于所述壳体3内部;所述光缆2通过所述两端开口结构贯穿所述壳体3。
光缆2铺设在光缆管道1中,为了对光缆2进行有效管理和维护,需要对光缆管道1内的环境情况以及光缆2的外部情况进行勘察,而现有的管道勘察技术并不适用于光缆管道1内的情况,无法满足上述需求,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两端开口结构的壳体3包裹光缆2设置,并进一步通过第一传动组件7带动光缆管道探测装置沿所述光缆2及所述光缆管道1的长度方向运动,从而便于设置在壳体3外部的探测组件4对光缆管道1的管道内环境进行探测,并且,由于第一传动组件7设置与壳体3内部,更便于壳体3包裹光缆2移动,从而对于光缆2长度的测量可以根据壳体3的移动数据确定,更加准确和高效。
具体地,壳体3用于承载第一传动组件7、探测组件4以及所述控制单元5104,方便固定第一传动组件7与光缆2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提供保护作用,壳体3防护能力包括但不限于IP68级以上。可选地,壳体3中空,壳体3的两端开口结构可以按需开合,从而包裹光缆2等线缆。
探测组件4可以包括预设的多种传感器,如包括但不限于气体、GPS和夜视摄像机等,从而感应光缆管道1内部的气体、影像数据,并且采集光缆管道探测装置所运动于的光缆2的位置信息,为光缆2长度的计算提供数据支持。
控制单元5用于接收探测组件4传回的探测数据以及第一传动组件7的运动数据,以及将数探测据以及运动数据发送至外部控制终端。具体地,控制单元5可以具有包括但不限于蓝牙、wifi、5G等通信功能,并且控制单元5还可以同步获取外部控制发送的控制信号,根据该控制信号控制光缆管道探测装置内的各组件工作。其中,外部控制终端可安装在手持终端内,用于对光缆管道探测装置进行控制,外部控制终端可以根据预设的算法根据第一传动组件7的传动数据统计光缆2的长度,以及与GIS(地理信息系统)结合提供光缆2以及光缆管道1的地理信息,具备控制、管理、网络等功能。
可选地,探测单元还可以是具有计算能力的处理器,用于对光缆管道探测装置本地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根据处理结果对探测组件4以及第一传动组件7进行控制。
可选地,如图1所示,光缆管道探测装置还可以包括一电源单元6,电源单元6设置在壳体3内,电源单元6用于为控制中心、探测组件4以及第一传动组件7提供能源动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组件7包括多组牵引轮;所述多组牵引轮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3的内壁的不同方向上;所述多组牵引轮用于牵引所述所述壳体3沿所述光缆2运动。
其中,分布内壁不同的方向上的多组牵引轮共同包裹住光缆2,从而使得壳体3能够紧贴光缆2的外表面运动,由此使得探测单元对于光缆2的长度的测量更加准确。
进一步地,考虑到不同场景中的待测量光缆2的线径不同,因此,需要对牵引轮与光缆2之间的距离进行适应性调整,使得牵引轮能够紧贴光缆2表面运动,具体地,为了可以调节牵引轮与壳体3内壁之间的距离,所述多组牵引轮与所述壳体3内壁之间分别通过可伸缩结构活动连接,所述可伸缩结构用于调整所述多组牵引轮与所述光缆2的距离。
具体地,可伸缩结构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壳体3内壁和牵引轮上,可伸缩结构可以是如铰接结构、弹性组件等能够改变壳体3内壁与牵引轮之间的垂直距离的现有结构。
进一步地,为了更准确地对管道内的情况进行探测,需要光缆管道探测装置与光缆管道1的距离尽量靠近,如光缆管道探测装置可以紧贴在光缆管道1内壁上运动。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缆管道探测装置还包括第二传动组件;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与所述控制单元5连接;所述第二传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3的外壁上与所述光缆管道1接触,用于在所述控制单元5控制下带动所述光缆管道探测装置沿所述光缆管道1的管道内壁运动。
具体地,第二传动组件可以包括多个转动轮,转动轮通过转动带动所述光缆管道探测装置沿所述光缆管道1的管道内壁运动。
进一步地,考虑到在管道内光缆2实地人工装维前,需要对管道内的可操作情况进行探测,如是否存在有毒气体、积水、异物或管道破损等,其中,有毒气体的检测可以通过预设的对应类型的气体传感器来实现,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探测组件4包括气体传感器;所述气体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管道内的气体数据。
具体地,气体数据包括光缆管道1内的气体的成分、含量以及占比等数据,如光缆管道1内的氧气、一氧化碳、氨气等的比例信息。
可选地,为了便于对光缆管道1以及光缆2的探测数据进行管理和应用到对应的光缆2铺设以及运维场景中,所述探测组件4还包括GPS定位器;所述GPS定位器用于检测所述壳体3的地理位置。
通过检测壳体3的地理位置,从而将探测组件4的探测数据与对应的光缆管道1以及光缆2进行关联,从而便于后期对探测数据进行应用。
进一步地,在计算光缆2的实际长度时,还可以结合该光缆2的位置信息进行校正,从而提高光缆2长度计算的准确率。
可选地,探测组件4还可以包括摄像机,如夜视摄像机,用于获取光缆管道1内的影像,从而便于检测光缆管道1内是否存在管孔破损或者异物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中,通过控制单元5对第一传动组件7进行运动控制以及运动数据的收集,以及探测组件4的探测数据进行处理,而为了计算光缆2的长度可以根据第一传动组件7所运动的距离确定。进一步地,为了提高光缆2长度测量的准确率,还可以结合光缆2的实际GPS信息对其长度数据进行校正。具体地,所述控制单元5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7以及所述探测组件4分别连接;
所述控制单元5用于获取所述第一传动组件7的运动数据以及所述地理位置;
所述控制单元5还用于根据所述运动数据以及所述地理位置计算所述光缆2的长度。
其中,运动数据具体可以是牵引轮的牵引次数,根据牵引次数以及牵引轮的半径确定牵引轮的运动距离,而由于牵引轮是紧贴在光缆2表面移动的,因此可以将该运动距离确定为光缆2的长度。
进一步地,可以地理位置结合地图数据进行位置之间距离的计算,得到光缆2的参考长度,根据该参数长度和前述运动距离进行平均化,得到光缆2的长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中,为了对光缆2探测装置的运动、数据采集以及传输进行更精准、更便利的控制,可以通过外部控制设备对于光缆2探测装置进行远程控制,其中,外部控制设备可以是如手机、电脑等智能设备。
具体地,所述控制单元5发送所述管道内数据给外部控制设备,并接收外部控制设备发送的控制信号,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传送组件及探测组件4。
外部控制设备可以根据接收到的管道内数据进行判断,如当检测到管道内存在异物或漏水时,可以控制单元5发送停止运动或者拍摄照片取证的控制信号。
其中,为了实现控制单元5与外部控制设备的数据传输,所述光缆管道探测装置还包括通信单元;所述通信单元用于连接所述外部控制设备与所述控制单元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所述光缆管道探测装置用于对光缆2所在的光缆管道1进行探测;所述光缆管道探测装置包括:具有两端开口结构的壳体3、用于带动所述光缆管道探测装置沿所述光缆2及所述光缆管道1的长度方向运动的第一传动组件7、用于探测所述光缆管道1的管道内数据的探测组件4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7运动及所述探测组件4探测的控制单元5;其中,所述探测组件4以及所述控制单元5设置在所述壳体3外部;所述第一传动组件7设置于所述壳体3内部;所述光缆2通过所述两端开口结构贯穿所述壳体3,能够对光缆管道1内部的情况以及光缆2的实际长度进行准确地测量,从而为管道施工以及维护提供有效依据。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管道线路勘查设备,所述管道线路勘查设备包括:如前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光缆管道探测装置。
具体地,管道线路勘查设备可以用于对光缆管道1进行勘查,运维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道线路勘查设备通过其中包括的所述光缆管道探测装置对光缆2所在的光缆管道1进行探测;所述光缆管道探测装置包括:具有两端开口结构的壳体3、用于带动所述光缆管道探测装置沿所述光缆2及所述光缆管道1的长度方向运动的第一传动组件7、用于探测所述光缆管道1的管道内数据的探测组件4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7运动及所述探测组件4探测的控制单元5;其中,所述探测组件4以及所述控制单元5设置在所述壳体3外部;所述第一传动组件7设置于所述壳体3内部;所述光缆2通过所述两端开口结构贯穿所述壳体3,能够对光缆管道1内部的情况以及光缆2的实际长度进行准确地测量,从而为管道施工以及维护提供有效依据。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实施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
此外,技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施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技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施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光缆管道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缆管道探测装置用于对光缆所在的光缆管道进行探测;所述光缆管道探测装置包括:具有两端开口结构的壳体、用于带动所述光缆管道探测装置沿所述光缆及所述光缆管道的长度方向运动的第一传动组件、用于探测所述光缆管道的管道内数据的探测组件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运动及所述探测组件探测的控制单元;
其中,所述探测组件以及所述控制单元设置在所述壳体外部;所述第一传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光缆通过所述两端开口结构贯穿所述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多组牵引轮;所述多组牵引轮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壁的不同方向上;所述多组牵引轮用于牵引所述壳体沿所述光缆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组牵引轮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分别通过可伸缩结构活动连接,所述可伸缩结构用于调整所述多组牵引轮与所述光缆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缆管道探测装置还包括第二传动组件;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所述第二传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壁上与所述光缆管道接触,用于在所述控制单元控制下带动所述光缆管道探测装置沿所述光缆管道的管道内壁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组件包括气体传感器;
所述气体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管道内的气体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组件还包括GPS定位器;
所述GPS定位器用于检测所述壳体的地理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以及所述探测组件分别连接;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传动组件的运动数据以及所述地理位置;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运动数据以及所述地理位置计算所述光缆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发送所述管道内数据给外部控制设备,并接收外部控制设备发送的控制信号,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传送组件及探测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缆管道探测装置还包括通信单元;所述通信单元用于连接所述外部控制设备与所述控制单元。
10.一种管道线路勘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线路勘查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缆管道探测装置。
CN202222933177.XU 2022-11-03 2022-11-03 光缆管道探测装置及管道线路勘查设备 Active CN2193908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33177.XU CN219390820U (zh) 2022-11-03 2022-11-03 光缆管道探测装置及管道线路勘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33177.XU CN219390820U (zh) 2022-11-03 2022-11-03 光缆管道探测装置及管道线路勘查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90820U true CN219390820U (zh) 2023-07-21

Family

ID=87169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33177.XU Active CN219390820U (zh) 2022-11-03 2022-11-03 光缆管道探测装置及管道线路勘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908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233046U (zh) 一种轨道式地下综合管廊巡检机器人及系统
KR101534486B1 (ko) 하수관거 3d 원격탐사장비 시스템
CN108279428B (zh) 地图数据评测装置及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及采集车和采集基站
CN101339003B (zh) 大结构水平二维位移自动测量装置及方法
KR20180081789A (ko) 파이프라인 로봇, 파이프라인 영상 신호 수집 전송장치 및 파이프라인 검출 시스템과 방법
CN106091946A (zh) 用于桥梁变形或位移参数的自校准式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12581645A (zh) 一种电缆隧道协同巡检方法及系统
CN104154424A (zh) 一种特气安全传输远程监控系统及方法
JP6395403B2 (ja) 無線式ガス検知システム
CN108007378B (zh) 一种变形监测综合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3984288B (zh) 一种电缆隧道衬砌渗漏水检测装置及方法
WO2012091489A2 (ko) 누수탐지장치
CN104613922B (zh) 一种物体轮廓的测量系统及方法
KR101453336B1 (ko) 비접촉 변위측정시스템
CN219390820U (zh) 光缆管道探测装置及管道线路勘查设备
KR101125584B1 (ko) 무선측정장치를 이용하여 지형의 측지값을 정밀 측량하는 측지시스템
CN105049803A (zh) 便携式管道检测控制器
CN109002054A (zh) 一种无人机排水管道测绘巡线系统及其巡线方法
CN204885997U (zh) 具有立体摄像功能的便携式多功能智能巡线仪
KR101445257B1 (ko) 관로 내 부단수 진단 모듈 위치 탐사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진단 모듈 위치 탐사 시스템
CN114279404A (zh) 一种基于相机串联网络的隧道沉降无线监测方法
CN214372615U (zh) 电缆隧道分布式智能感知系统
CN114440053A (zh) 一种用于排水管道变形监测的机器人
CN213042388U (zh) 一种自走式火灾自动报警装置
CN206127886U (zh) 桥梁病害智能视频检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