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84288B - 一种电缆隧道衬砌渗漏水检测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缆隧道衬砌渗漏水检测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84288B
CN113984288B CN202111230679.XA CN202111230679A CN113984288B CN 113984288 B CN113984288 B CN 113984288B CN 202111230679 A CN202111230679 A CN 202111230679A CN 113984288 B CN113984288 B CN 1139842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nnel
temperature
multispectral
water
nozz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3067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84288A (zh
Inventor
王小龙
薛亚东
高飞
于唯
杨卓然
姚天翼
刘霆
杨明
朱晶晶
刘劼
郭永发
田恒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ji University
Nanji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Jiangsu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ngji University
Nanji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Jiangsu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ji University, Nanji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Jiangsu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ngj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123067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8428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842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842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842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842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3/00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 G01M3/0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 G01M3/04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fluid at the leakage poin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84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G01N21/88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or contamin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5/00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thermal means
    • G01N25/72Investigating presence of flaw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隧道衬砌渗漏水检测装置及方法,涉及隧道检测领域,该装置包括机身,机身上设置有:空气处理传送系统,其包括升温压气箱与升温压气箱连通的喷嘴,所述升温压气箱能够将吸入的空气进行加热得到热空气并补偿压力,使得热空气沿着喷嘴喷出并以层流状态沿着隧道内壁向上流动;多光谱仪检测系统,其包括多光谱测温照相机和红外激光成像仪,所述多光谱测温照相机能够测量空间的温度变化,红外激光成像仪能够测量隧道上方空间的水汽浓度;动力系统以及行驶系统。该装置能够实现在隧道内行走,并对遮挡在电缆后面的衬砌进行渗透水检查,及时检测出渗透水病害。

Description

一种电缆隧道衬砌渗漏水检测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检测领域,具体讲是一种电缆隧道衬砌渗漏水检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大力推进,城市用电负荷显著提高。电力电缆作为市政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规模与日俱增,许多大中城市的既有电缆隧道数量巨大,其承载着城市输电系统的主脉络,其安全运营对城市运行和安全极其重要。
电缆隧道常见病害包括衬砌裂缝、衬砌渗漏水、衬砌腐蚀、混凝土劣化。其中,电力电缆及其他设施对水非常敏感,因此渗漏水的防治非常关键。电缆隧道与公路、铁路及地铁等交通隧道相比,其区间结构断面与井体结构平面尺寸一般较小,一般埋深较浅,更容易遭到破坏。外加施工空间受限,带电作业安全要求高,隧道结构病害检测的难度会更大。
电缆隧道内部附属设施很多,内部的空间相对较小,在高压电缆铺设以及附属设施安装后,其内部的空间一般仅可满足检修人员的通行,参考图1。传统的人工检测方法效率低,主观性强,费时费力,同时由于电缆线遮挡部位的渗漏水很难被直接观测,因此需要一种自动检测装置才能满足大规模电力电缆隧道网络的渗漏水检测要求。
近些年出现了一些对渗漏水进行检测的装置和方法:
申请号为201810373105.X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基于红外成像原理的隧道水害检测机器人,属于隧道检测领域。该机器人包括红外热成像仪和车载系统;红外热成像仪设置在车载系统上;红外热成像仪在车载系统行进过程中沿隧道360°旋转,红外热成像仪在扫描头的扫描过程中自发自收脉冲信号,获得螺旋形的点云数据;在获得点云数据后,通过红外热成像仪显示出红外辐射的温度变化;根据渗漏水病害所产生的红外辐射场的曲线规律,设置中通滤波器,将红外辐射数据异常值过大的数据滤掉,保留符合实际变化规律的红外辐射数据,以此获得有效数据,利用线性回归算法对数据进行修正;利用热成像原理看到衬砌水害的存在及发展变化情况,通过人工识别方式发现存在的问题,形成断面报告。该方法无法对有遮挡的地方进行渗漏水检测。
申请号为202010483449.3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基于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融合的隧道渗漏水区域检测与识别方法,步骤如下:首先利用工业相机采集待测区域隧道内部的红外和可见光数据;再对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初始红外和可见光图像数据,同时对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进行配准;然后对配准后得到的红外和可见光数据,利用深度学习技术进行融合;再对得到的融合图像进行渗漏水的目标检测和对氧树脂异常的剔除,实现对隧道内部的渗漏水检测和识别;最后利用惯性导航系统,在无法使用外部定位系统的隧道内部实现渗漏水区域定位标记的功能。本发明方法有效解决隧道内光照条件差和环氧树脂异常对渗漏水检测的干扰问题,具有高精度、高适应性优势,为隧道内部病害回溯复检提供了基础。但该方法仍然无法解决遮挡情况下的渗漏水检测。
申请号为202010940387.4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隧道衬砌病害查看方法及穿戴式设备,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将标注区域图像和虚拟标签实时投影至以真实衬砌为背景的环境中,实现隧道衬砌病害在现实场景中相对于使用者的相对方位映射。本发明适用于各种运营期隧道衬砌表面及背后病害信息的实时动态查看,能有效减少人工重复机械工作,提高隧道运营期的衬砌检测和修复工作效率。但该方法成本高且费时费力。
申请号为202120117834.6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地铁盾构隧道渗漏水病害快速高精度检测设备,包括主机箱、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和横板,所述主机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底部外侧套设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横板的顶部,所述第一支撑柱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外侧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固定安装在主机箱的底部,所述弹簧的底端固定安装在横板的顶部,当轨道轮发生震动后,震动通过横板传递给弹簧,第一支撑柱沿着第二支撑柱收缩,弹簧也发生收缩,减少直接震动幅度,从而减少传递给工业相机组的震动,从而减少震动给工业相机组带来的影响,进而减少对隧道病害检测的影响。
申请号为201310229686.7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基于电导率的隧道渗漏水检测方法及装置,通过在隧道内壁上布设电极阵列,依次在两相邻电极上加电压,使隧道衬砌墙壁和电极形成供电回路,利用回路中电流情况判断被测电极间是否存在渗漏,综合所有电极的检测结果,可以估计隧道墙壁渗漏区域的形状。本发明能够在渗漏水现象出现时及时定位和报警,以便隧道管理人员在第一时间发现和治理隧道渗漏水病害。此外,还可以长期跟踪已有渗漏水病害的发展,帮助观察隧道的结构性能演变趋势。该方法成本高,且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申请号为202010264560.3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基于多光谱成像技术的隧道渗漏水检测系统,红外镜头模块将探测目标的红外热辐射经红外调焦模块成像到探测器的光敏面上,可见光镜头模块将探测目标经可见光调焦系统成像到可见光探测器的光敏面上,后台处理模块结合可见光成像和热红外多光谱图输出探测结果。红外数据采集系统采集红外图像信息,可见光在明亮环境下对智能分析系统报警疑似渗漏水目标点进行精确定性、定量分析,利用可见光的成像结合热红外多光谱图确保肉眼能够精确的识别、探测;高精热红外探测仪进行隧道检测施工,提高检测效率同时提高准确率,减少时间成本。该方法对有遮挡的地方渗漏水检测效果较差。
申请号为202010570943.3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隧道渗漏水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接入视频流,进行单帧图像预处理;(2)使用训练好的LVQ模型对处理后的图像进行识别;(3)判断是否存在渗漏水情况;(4)一旦发现渗漏水,保存当前帧视频图像并使用Canny算法对渗漏水进行边缘计算,判断渗漏水程度并输出;(5)运营人员视严重程度安排人员检测。采用上述方案后,大大提高了渗漏水检测的效率以及预防,有利于隧道运营方对隧道的养护工作。该方法复杂,且无法解决有遮挡条件下的渗漏水检测问题。
总而言之,现有的测试装置或方法大都基于没有遮挡或很少遮挡条件下的渗漏水检测,有的成本高,且操作复杂繁琐。由于电力电缆隧道内布设大量电缆线,对视线造成很大的遮挡,许多装置和方法在电缆隧道中无法取得较好的效果,即现有的测试装置和方法大都很难解决有遮挡物阻碍情况下的渗漏水病害检测问题,且有的装置较复杂,成本高,人工操作流程繁琐。因此需要设计一套适合于电力电缆隧道的独特装置,重点针对被遮挡部分后面的渗漏水进行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电缆隧道衬砌渗漏水检测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电缆隧道衬砌渗漏水检测装置,包括机身,所述机身上设置有:
空气处理传送系统,其包括升温压气箱与升温压气箱连通的喷嘴,所述升温压气箱能够将吸入的空气进行加热得到热空气并补偿压力,使得热空气沿着喷嘴喷出并以层流状态沿着隧道内壁向上流动;
多光谱仪检测系统,其包括多光谱测温照相机和红外激光成像仪,所述多光谱测温照相机能够测量空间的温度变化,红外激光成像仪能够测量隧道上方空间的水汽浓度;
动力系统,其包括可拆卸的电池组,用于为装置提供电力;
行驶系统,其包括行走装置以及用于驱动所述行走装置运动的驱动电机。
优选地,还包括控制系统,其能够控制并显示所述空气处理传送系统、多光谱仪检测系统、动力系统以及行驶系统的运行状态。
优选地,所述运行状态包括行走装置的行进速度、热空气温度、喷出速度、多光谱检测系统的成像显示以及动力系统的电力显示。
优选地,还包括保护系统,其用于对动力系统进行散热。
优选地,所述行驶系统包括里程计,其用于测量行走装置的行程。
优选地,所述机身包括壳体,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行进轮,壳体的前端设置有可上下摆动的导管,导管的前端设置有喷嘴,壳体内设置电池组,电池组上方设置有排风扇,壳体的顶部设置有调节支座,调节支座上安装多光谱测温照相机和红外激光成像仪。
优选地,所述喷嘴包括嘴体,嘴体沿导管方向的侧端设置有出气口,出气口处安装有可调节下颚片。
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旋转门。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缆隧道衬砌渗漏水检测方法,采用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检测装置进入隧道,在行进过程中,喷嘴朝向两侧喷出热空气并以层流状态沿着隧道内壁向上流动,多光谱测温照相机实时监测隧道中上部空间的温度分布情况,标识出温度降低1-5℃的区域,红外激光成像仪测量出空间中预设测量点的水汽浓度;若检测出某一隧道截面的温度变化值和水汽浓度超过正常值。水汽浓度越高,温度下降越大,表明该处的渗漏水的量较大。
优选地,所述热空气的喷出速率为0.5-2 m/s。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一种电缆隧道衬砌渗漏水检测装置,能够实现在隧道内行走,并对遮挡在电缆后面的衬砌进行渗透水检查,及时检测出渗透水病害,同时该检测装置采用多光谱测温照相机进行温度分布探测和红外激光成像技术对水汽进行检测,可实现交叉验证,相较于红外热成像方法更加准确。
(2)本发明的一种电缆隧道衬砌渗漏水检测装置,可实现人工推行与自动行走两种模式,便于不同场合的应用,另外,该检测装置操作过程简单、方便快捷,检测过程中不会对周围电缆造成破坏,喷射的热空气不会产生环境污染,能保持隧道原有的干净整洁。
(3)本发明的一种电缆隧道衬砌渗漏水检测装置,通过设置里程计,可方便地定位渗漏水病害所在断面在整个电缆隧道中的位置,有利于后期针对特定位置的渗漏水病害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4)本发明的一种电缆隧道衬砌渗漏水检测方法,从隧道底部沿隧道内壁向上以特定的速率和方向喷射热空气,当热空气遇到渗漏水时,由于水的比热容大于空气,热空气温度会降低并带出部分水汽分子,可用多光谱成像仪(多光谱测温照相机和红外激光成像仪)捕捉到在隧道中上部区域的温度梯度分布和水汽浓度分布,进而判断该截面存在渗漏水的情况,最终达到对有遮挡的电缆隧道渗漏水病害检测的目的,该检测方法操作简单,检测效率高,检测结果可视化,渗漏水位置判断准确,能适用于各种尺寸的圆形截面电缆隧道。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电缆隧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空气处理传送系统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喷嘴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可拆卸电池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检测方法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水汽分子吸收线;
图中,1.多光谱测温照相机,2.红外激光成像仪,3.调节支座,4.壳体,5.导管折叠转轴,6.导管,7.喷嘴,8.控制台面板,9.控制台主机轴,10.手推杆,11.散热板,12.旋转门,13. 排风扇,14.电池组,15.驱动电机与变速器,16.进气管,17.升温压气箱,18.行进轮,19.里程计,20.喷嘴转轴,21.可调节下颚片,22.出气口,23-固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发明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
术语解释:
电缆隧道:电缆隧道是指用于容纳大量敷设在电缆支架上的电缆的走廊或隧道式构筑物。电缆隧道除了让隧道能更好地保护电缆,还能够使人们对电缆的检查和维修都很方便。
比热容:比热容,是指没有相变化和化学变化时,1kg均相物质温度升高1K所需的热量。
渗漏水:隧道中常见的一种病害特征。
参照图1至图9,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一种电缆隧道衬砌渗漏水检测装置,包括机身,所述机身上设置有:
空气处理传送系统,其包括升温压气箱17与升温压气箱17连通的喷嘴7,所述升温压气箱17能够将吸入的空气进行加热得到热空气并补偿压力,使得热空气沿着喷嘴7喷出并以层流状态沿着隧道内壁向上流动;具体地,升温压气箱17内设置有抽风机和加热元件,以将外界空气抽入箱体内并通过加热元件对空气进行加热,加热后空气体积变大形成压力,然后达到规定压力或预设速度将热空气喷出。
多光谱仪检测系统,其包括多光谱测温照相机1和红外激光成像仪2,所述多光谱测温照相机1能够测量空间的温度变化,红外激光成像仪2能够测量隧道上方空间的水汽浓度;
动力系统,其包括可拆卸的电池组14,作用是用于为整个装置提供电力。具体地,电池组14可以是可拆卸的锂电池组,便于维修与移动充电。
行驶系统,其包括行走装置以及用于驱动所述行走装置运动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变速器15。驱动电机将电能转化为检测装置运动的机械能,尾部附加一个里程计19,可将里程信息反馈给控制台,一方面保证该装置按照预设速度稳定前行,另一方面可自动记录检测装置行进的距离,方便最终确定渗漏水位置在沿隧道轴向上的具体位置。装置行走依靠车底的四个行进轮18,行进轮18计摩擦系数适中。不能太小,否则容易打滑;也不能太大,否则行进过程阻力太大,消耗动力过多。
(1)多光谱测温照相机可实现非接触式测温,其原理如下:
多光谱测温照相机可以把全波段的光信号分解成多个窄波段的光束,通过成像手段拍摄出测量对象在某一时刻多个光谱的辐射亮度,由普朗克辐射定律求得波长与温度的关系,再按照发射率理论推导出测量对象的真实温度。普朗克辐射定律描述了不同温度下黑体光谱辐射亮度的分布规律,对于绝对温度为T的黑体,其光谱的辐射亮度为:
其中C1与C2分别为第一、第二辐射常数,λ为波长,T为绝对温度(K)。发射率可描述材料表面热辐射能力,是测量对象表面辐射亮度与黑体辐射亮度的比值。通过对多光谱成像中的各点发射率的对比与反演,可得到隧道上方空间的温度梯度分布。该种测温方法具有无测量上限、响应速度快、不影响被测目标温度场分布等优点,在不接触隧道的情况下,可探测出经热空气经隧道内壁运动后,隧道上方空气温度的分布,对于温度梯度变化明显的部位,极有可能存在渗漏水,从而判断出该部位有渗漏水病害。
(2)红外激光吸收光谱检测水汽原理:
红外激光吸收光谱检测遵循朗伯比尔定律,对频率为v、强度为I0的单色激光,通过长度为L的吸收介质后,红外激光成像仪接收到的透射光强为I,可由下式计算得:
其中S为吸收线强,为归一化的吸收线型函数, 为气体吸收线的中心频率,P为压力,L为吸收介质的长度,c为目标吸收气体的浓度,该式建立了红外激光吸收谱与水汽浓度之间的关系,
水汽分子的吸收线如图9,其吸收线在1270nm附近,而近红外长波波长范围在1100-2526nm,可实现空气中一定浓度的水汽探测。
本实施例的装置能够实现在隧道内行走,并对遮挡在电缆后面的衬砌进行渗透水检查,及时检测出渗透水病害。即该装置在电缆隧道行进过程中能向两侧喷射出特定速度的热空气(保证热空气以层流状态沿着隧道内壁向上流动),热空气遇到渗漏水后,会将部分水分子带入到上部空气中,当遇到渗漏水时,由于渗漏水的比热容大于空气,热空气与渗漏水表面的水分子进行热量交换生成一定量的水汽分子,一方面,热空气的温度会有明显的降低,另一方面,水汽分子会顺着热空气运动方向被带入到电缆隧道中上部所在处的空气中。本装置的检测系统运用了多光谱成像原理,选择两种光谱成像设备-多光谱测温照相机和红外激光成像仪器。多光谱测温照相机通过观测到隧道中上部空间的温度分布情况,可标识出温度明显降低的区域,红外激光成像仪可测量出空间中各点的水汽浓度。若检测出某一隧道截面的温度明显变化和水汽浓度超过正常值,则此截面很可能就有渗漏水存在,并可以根据温度变化量和水汽浓度值判断渗漏水的量。随着检测装置的不断前进,就可实现对不同断面处的渗漏水情况进行检测。整个检测过程中,人只需要输入隧道参数,初始调节多光谱仪、喷嘴位置,装置工作时可进行远程控制实现隧道内渗漏水位置分布的自动检测。整个检测过程人工操作简单,检测效率高,检测结果可视化,渗漏水位置判断准确,该装置适用于各种尺寸的圆形截面电缆隧道。
本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其能够控制并显示所述空气处理传送系统、多光谱仪检测系统、动力系统、行驶系统的运行状态,具体地,控制系统主要由控制台操作面板8和主机构成。该系统作用有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控制台操作面板8可供检测人员在检测之前进行相关参数的设置,包括隧道结构尺寸、检测装置行进速度、热空气目标温度、操作模式选择等;其二,接收各系统的反馈信息,按照预设定参数协调各系统的工作,保证检测工作正常运行,包括检测装置实际行进速度、热空气温度与喷出速度、多光谱仪的拍摄频率、热空气喷射量、隧道实际温度与湿度等;其三,对多光谱仪检测系统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包括原始信息存储、数据补偿与修正、三维成像、渗漏水位置标定、数据交互等。
控制台主机相当于检测装置的神经中枢,对控制台进行硬件和软件的支撑。工作时,检测人员既可远程操控装置,也可按照预设的参数对在控制台进行设置。
所述运行状态包括行走装置的行进速度、热空气温度、喷出速度以及多光谱检测系统的成像显示。
本装置还包括保护系统,其用于对动力系统进行散热,由于检测装置在检测过程中随着外壳内各部分模块工作运转,会产生很大热量,如果不及时将这些热量散发出去,对内部模块的正常工作会造成很大影响,保护系统能让机身内部和外部空气进行热量交换,使得检测装置外壳内部温度维持在一定范围,保证各工作模块正常运行。
所述行驶系统包括里程计19用于测量行走装置的行程,里程计19能保证在不受力的情况下对行进过程的里程进行计数,方便最终确定渗漏水位置在沿隧道轴向上的具体位置。
在一些应用中,所述机身包括壳体4,壳体4的底部设置有行进轮18,壳体4的前端设置有可上下摆动的导管6,具体地通过导管折叠转轴5进行安装,为便于检测装置进行的收纳与保护,在不工作时,前端的导管6可进行收缩,再经旋导管折叠转轴调整导管至竖直位置,紧贴检测装置壳体4壁部。更具体地,壳体4采用合金外壳,更利于整个装置的保护。
导管6的前端设置有喷嘴7,壳体4内设置电池组14,电池组14上方设置有排风扇13,壳体4的顶部设置有调节支座3,调节支座3上安装多光谱测温照相机1和红外激光成像仪2,壳体4的后端设置有散热板11和进气管16,所述进气管16与升温压气箱连通以让空气进入对其进行加热增压。
所述喷嘴7包括嘴体,嘴体上设置有喷嘴转轴20,喷嘴转轴20固定在固定部23的端部,嘴体的沿导管6方向的侧端设置有出气口22,出气口22处即在喷嘴转轴20上安装有可调节下颚片21,可调式下颚片21可以绕喷嘴转轴20进行旋转,实现喷射角度调节,针对不同的隧道半径和隧道形式调节喷嘴出口的角度,可调节下颚片21采用弧形,使其弧度尽量与隧道内壁保持一致,这样能保证热空气以特定速率喷射出来后保持层流状态沿着隧道壁上升。喷嘴7内部设置有温度压力传感器,其可反馈喷出气体参数给控制台,保证其按照预设温度与喷出速参数执行。
所述壳体4上还设置有旋转门12,方便对壳体里面的部件进行检修操作。
更具体地,壳体4的后端上部设置有手推杆10,实现人工行走方式。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一种电缆隧道衬砌渗漏水检测方法,采用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检测装置进入隧道,在行进过程中,喷嘴7朝向两侧喷出0.5-2 m/s的热空气并以层流状态沿着隧道内壁向上流动,多光谱测温照相机1实时监测隧道中上部空间的温度分布情况,标识出温度明显降低的区域,红外激光成像仪2测量出空间中预设测量点的水汽浓度;若检测出某一隧道截面的温度明显变化和水汽浓度超过正常值,则判断此截面有渗漏水存在,更具体地,还能根据温度变化量和水汽浓度值判断渗漏水的量,即水汽浓度越高,温度下降越大,表明该处的渗漏水的量较大。
更具体地,一种电缆隧道衬砌渗漏水检测方法,
步骤一:进入电缆隧道之前,从控制台面板8检查装置工作电量是否充足,检查装置各模块是否能正常运行,确保各模块能正常工作;
步骤二:将渗漏水检测装置放置于电缆隧道检测起点的轴线位置,放下导管6,调整喷嘴7出气口角度,保证其与隧道内壁相切;
步骤三:选择工作模式,输入隧道尺寸参数,调整多光谱测温照相机和红外激光成像仪的仰拍角度;
步骤四:自测量隧道当前环境温度与湿度,确定加热的目标温度和热空气喷出速率;
步骤五:预设定装置前进速率和拍照频率,保证成像对象和热空气上升空间统一;
步骤六:将控制台面板8中的时间与位置参数归零,将装置设置为自动行进,进行远程控制转移;
步骤七:在出发点确定整个装置是否能正常协调工作,若达不到预期工作效果,从远程操控台进行微调;
步骤八:装置预热后按照预设参数自动前进工作,远程操作台可看到整体工作状态;
步骤九:多光谱仪检测系统将工作过程拍摄的图片置于控制台主机中进行处理,形成三维可视化图像,并对可能存在渗漏水的区域进行位置标定,将所有数据结果保存至控制台主机;
步骤十:在装置工作时出现一些参数预警,可远程控制进行调控;
步骤十一:当检测装置到达终点时,查看数据并导出。
在不出现冲突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上述附加技术特征自由组合以及叠加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缆隧道衬砌渗漏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所述机身上设置有:
空气处理传送系统,其包括升温压气箱(17)与升温压气箱(17)连通的喷嘴(7),所述升温压气箱(17)能够将吸入的空气进行加热得到热空气并补偿压力,使得热空气沿着喷嘴(7)喷出并以层流状态沿着隧道内壁向上流动;
多光谱仪检测系统,其包括多光谱测温照相机(1)和红外激光成像仪(2),所述多光谱测温照相机(1)能够测量隧道上方空间的温度变化,红外激光成像仪(2)能够测量隧道上方空间的水汽浓度;
动力系统,其包括可拆卸的电池组(14),用于为装置提供电力;
行驶系统,其包括行走装置以及用于驱动所述行走装置运动的驱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隧道衬砌渗漏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系统,其能够控制并显示所述空气处理传送系统、多光谱仪检测系统、动力系统以及行驶系统的运行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缆隧道衬砌渗漏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状态包括行走装置的行进速度、热空气温度、热空气喷出速度、多光谱检测系统的成像显示以及动力系统的电力显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隧道衬砌渗漏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系统,其用于对动力系统进行散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隧道衬砌渗漏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驶系统包括里程计(19),其用于测量行走装置的行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隧道衬砌渗漏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包括壳体(4),壳体(4)的底部设置有行进轮(18),壳体(4)的前端铰接有可前后伸缩的导管(6),导管(6)的前端设置有喷嘴(7),壳体(4)内设置电池组(14),电池组(14)上方设置有排风扇(13),壳体(4)的顶部设置有调节支座(3),调节支座(3)上安装多光谱测温照相机(1)和红外激光成像仪(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缆隧道衬砌渗漏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7)包括嘴体,嘴体沿导管方向的侧端设置有出气口,出气口处安装有可调节下颚片(2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缆隧道衬砌渗漏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上还设置有旋转门(12)。
9.一种电缆隧道衬砌渗漏水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检测装置进入隧道,在行进过程中,喷嘴(7)朝向两侧喷出热空气并以层流状态沿着隧道内壁向上流动,多光谱测温照相机(1)实时监测隧道上方空间的温度分布情况,标识出温度降低1-5℃的区域,红外激光成像仪(2)测量出隧道上方空间预设测量点的水汽浓度;若检测出某一隧道截面的温度变化值和水汽浓度均超过正常值,则判断此截面有渗漏水存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缆隧道衬砌渗漏水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空气的喷出速率为0.5-2 m/s。
CN202111230679.XA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电缆隧道衬砌渗漏水检测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139842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30679.XA CN113984288B (zh)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电缆隧道衬砌渗漏水检测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30679.XA CN113984288B (zh)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电缆隧道衬砌渗漏水检测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84288A CN113984288A (zh) 2022-01-28
CN113984288B true CN113984288B (zh) 2024-05-03

Family

ID=797401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30679.XA Active CN113984288B (zh)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电缆隧道衬砌渗漏水检测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842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14669B (zh) * 2022-04-21 2023-03-21 山东大学 一种自动响应式隧道渗漏水检测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5406934A (zh) * 2022-08-26 2022-11-29 山东大学 红外热像仪参数可调的隧道渗漏水检测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6164913B (zh) * 2023-04-24 2023-08-04 日照市计量科学研究院 一种电缆接头的气密性测试装置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215520A (ja) * 1982-06-10 1983-12-15 Toshiba Corp ライニング槽の漏洩検出装置
JPH05322777A (ja) * 1992-05-20 1993-12-07 Nkk Corp トンネル内に敷設された導管の検査装置
CN201666840U (zh) * 2010-04-07 2010-12-08 苏州宝骅机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密封件密封性能检测装置
CN103410530A (zh) * 2013-07-24 2013-11-27 中南大学 隧道衬背电热熔蜡造孔排水及供热防冻方法
CN104749187A (zh) * 2015-03-25 2015-07-01 武汉武大卓越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红外温度场和灰度图像的隧道衬砌病害检测装置
CN105134183A (zh) * 2015-10-13 2015-12-09 四川隧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渗漏水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8303426A (zh) * 2018-02-06 2018-07-20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电缆隧道缺陷无损快速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10486086A (zh) * 2019-07-16 2019-11-22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一种带补偿作用的隧道衬砌渗漏水引排机构及使用方法
CN111289185A (zh) * 2020-04-07 2020-06-16 航天极创物联网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光谱成像技术的隧道渗漏水检测系统
CN111457962A (zh) * 2020-05-09 2020-07-28 同济大学 一种隧道内部病害的快速检测方法和检测装置
CN111896629A (zh) * 2020-07-10 2020-11-06 同济大学 一种隧道结构表层病害的快速检测方法
CN112284545A (zh) * 2020-10-15 2021-01-29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电缆隧道内背景温度调节系统及方法
WO2021068746A1 (zh) * 2019-10-08 2021-04-15 上海市东方海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隧道巡检图像采集装置、隧道巡检系统及隧道巡检方法
KR102268051B1 (ko) * 2021-03-22 2021-06-23 주식회사 주신산업 침매터널 누출 유량 측정시스템
CN113029080A (zh) * 2021-03-22 2021-06-25 上海同岩土木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裂缝深度的非接触移动式快速测量方法与装置
CN113155176A (zh) * 2020-01-07 2021-07-23 山东大学 一种隧道衬砌结构病害综合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3390569A (zh) * 2021-04-30 2021-09-14 西安交通大学 基于光热激励的宽波长红外成像气体泄漏检测系统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66089B2 (en) * 2002-07-02 2005-03-15 Carrier Corporation Leak detection with thermal imaging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215520A (ja) * 1982-06-10 1983-12-15 Toshiba Corp ライニング槽の漏洩検出装置
JPH05322777A (ja) * 1992-05-20 1993-12-07 Nkk Corp トンネル内に敷設された導管の検査装置
CN201666840U (zh) * 2010-04-07 2010-12-08 苏州宝骅机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密封件密封性能检测装置
CN103410530A (zh) * 2013-07-24 2013-11-27 中南大学 隧道衬背电热熔蜡造孔排水及供热防冻方法
CN104749187A (zh) * 2015-03-25 2015-07-01 武汉武大卓越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红外温度场和灰度图像的隧道衬砌病害检测装置
CN105134183A (zh) * 2015-10-13 2015-12-09 四川隧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渗漏水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8303426A (zh) * 2018-02-06 2018-07-20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电缆隧道缺陷无损快速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10486086A (zh) * 2019-07-16 2019-11-22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一种带补偿作用的隧道衬砌渗漏水引排机构及使用方法
WO2021068746A1 (zh) * 2019-10-08 2021-04-15 上海市东方海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隧道巡检图像采集装置、隧道巡检系统及隧道巡检方法
CN113155176A (zh) * 2020-01-07 2021-07-23 山东大学 一种隧道衬砌结构病害综合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1289185A (zh) * 2020-04-07 2020-06-16 航天极创物联网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光谱成像技术的隧道渗漏水检测系统
CN111457962A (zh) * 2020-05-09 2020-07-28 同济大学 一种隧道内部病害的快速检测方法和检测装置
CN111896629A (zh) * 2020-07-10 2020-11-06 同济大学 一种隧道结构表层病害的快速检测方法
CN112284545A (zh) * 2020-10-15 2021-01-29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电缆隧道内背景温度调节系统及方法
KR102268051B1 (ko) * 2021-03-22 2021-06-23 주식회사 주신산업 침매터널 누출 유량 측정시스템
CN113029080A (zh) * 2021-03-22 2021-06-25 上海同岩土木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裂缝深度的非接触移动式快速测量方法与装置
CN113390569A (zh) * 2021-04-30 2021-09-14 西安交通大学 基于光热激励的宽波长红外成像气体泄漏检测系统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北茹隧道病害处治方案研究;袁飞;;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70415(S1);全文 *
华蓥山隧道硫化氢气体检测及综合整治研究;唐协;陈贵红;周仁强;;现代隧道技术;20110815(04);全文 *
寒区隧道浅埋段温度场解析解;吴春勇;陈柚州;张国柱;;公路;20171125(11);全文 *
运营隧道衬砌病害诊治的现状与发展;刘德军;仲飞;黄宏伟等;中国公路学报;20201116;第34卷(第11期);全文 *
隧道衬砌渗漏水红外辐射特征影响因素试验研究;豆海涛;黄宏伟;薛亚东;;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1215(12);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84288A (zh) 2022-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984288B (zh) 一种电缆隧道衬砌渗漏水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4020768B (zh) 一种红外测温轨道巡检机器人
CN208044404U (zh) 一种天然气巡检机器人
CN109657808A (zh) 一种热电厂锅炉群巡检方法
CN108303426B (zh) 一种电缆隧道缺陷无损快速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06774419A (zh) 用于火力发电厂锅炉的无人机巡检系统及巡检方法
CN110977964A (zh) 一种电厂设备运行微漏探测用智能巡检机器人及检测方法
CN103411530B (zh) 大型自由锻件尺寸在线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01641586A (zh) 远程光学气体检测装置
CA2863461C (en) Inspection and repair module
CN109760837A (zh) 一种电缆沟与隧道巡检无人机系统
CN207504979U (zh) 一种用于球型摄像机的雨水的自动清除装置
CN110666814A (zh) 配电网巡检机器人
CN212635748U (zh) 配电网巡检机器人
CN111289185A (zh) 一种基于多光谱成像技术的隧道渗漏水检测系统
CN112483330B (zh) 一种匹配在役风力机状态的无人巡检轨迹程控方法
CN207351557U (zh) 基于激光测距及视角补偿的电力巡检机器人红外测温装置
CN106871804B (zh) 空气预热器漏风间隙视觉测量与可视化装置及方法
CN206456572U (zh) 一种航空检测机器人
CN202275164U (zh) 热成像车底藏人检查装置
CN208819078U (zh) 一种电力巡检机器人
CN205981622U (zh) 公路隧道照明评估装置
Komar et al. Automatic UAV-Based Inspection of Overhead Lines and Substations: beyond visible spectrum
CN105205969A (zh) 三维空间火源探测智能定位装置
CN218723911U (zh) 空气预热器的漏风间隙测量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