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88099U - 压缩机内进气路支撑体 - Google Patents

压缩机内进气路支撑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88099U
CN219388099U CN202321578623.8U CN202321578623U CN219388099U CN 219388099 U CN219388099 U CN 219388099U CN 202321578623 U CN202321578623 U CN 202321578623U CN 219388099 U CN219388099 U CN 2193880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gative pressure
positive
cavity
flow guide
guide dis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7862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笑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Sea Turtl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Sea Turtl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Sea Turtl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Sea Turtl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7862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880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880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880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ressors, Vaccum Pumps And Other Relevant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缩机技术领域,公开了压缩机内进气路支撑体,包括导流外支撑体、正负压一体导流盘和腔体密封盖,正负压一体导流盘装配于导流外支撑体的外端,且腔体密封盖固定安装于正负压一体导流盘的外表面,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导流外支撑体侧壁安装气缸,并导流外支撑体与气缸之间安装活塞结构,之后通过活塞结构和阀门的作用,实现空气的流通,其中,由于正负压一体导流盘上设置了负压汇集腔体和正压汇集腔体,并在导流气道等气路的作用下,会令空气从负压汇集腔体处抽入,在气缸和正压汇集腔体处压缩并导出,实现了将压缩空气和抽取空气的功能集成到一起,实现一体两用、降低功耗、降低体积的效果。

Description

压缩机内进气路支撑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缩机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压缩机内进气路支撑体。
背景技术
在VPSA真空负压解吸制氧设备中,压缩机是必要使用的关键部件。工作介质通常采用正压力空气和负压力空气两种,其中正压力空气一般由压缩机提供,负压力空气一般由真空泵提供。但在VPSA制氧方式中既需要正压力空气又需要负压力空气的解吸,因此工作时必须同时配备空压机和真空泵两种空气动力源,会令制氧系统的体积较大,且制氧过程的功耗较高。因此需要一种应用于制氧设备中的,将压缩空气和抽取空气集成到一体的压缩机内进气路支撑体。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压缩机内进气路支撑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压缩机内进气路支撑体,包括导流外支撑体、正负压一体导流盘和腔体密封盖,所述正负压一体导流盘装配于导流外支撑体的外端,且腔体密封盖固定安装于正负压一体导流盘的外表面。
所述导流外支撑体包括底板、立板和拐角立柱,且立板和拐角立柱一体成型于底板的表面,所述立板和拐角立柱的外端均开设有两个导流气道,所述立板和拐角立柱的外端内壁开设有与导流气道连通的导流盘连通孔。
所述正负压一体导流盘的外壁开设有负压汇集腔体和正压汇集腔体,所述正负压一体导流盘的内壁外周开设有与立板相对应的立板连接槽和与拐角立柱相对应的拐角立柱连接槽,所述立板连接槽和拐角立柱连接槽的侧壁均开设有与负压汇集腔体连通的负压汇集腔体导气孔和与正压汇集腔体连通的正压汇集腔体导气孔,且负压汇集腔体导气孔和正压汇集腔体导气孔与导流盘连通孔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立板和拐角立柱的外侧壁开设有与导流气道连通的气缸连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外支撑体、正负压一体导流盘和腔体密封盖的截面均为正六边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负压汇集腔体与正压汇集腔体均为环形形状,且正压汇集腔体位于负压汇集腔体的外圈,所述正压汇集腔体的深度小于负压汇集腔体的深度。
进一步地,所述正负压一体导流盘的外壁开设有第一导流盘密封圈放置槽、第二导流盘密封圈放置槽和第三导流盘密封圈放置槽,所述第一导流盘密封圈放置槽位于负压汇集腔体的内侧,所述第二导流盘密封圈放置槽位于负压汇集腔体与正压汇集腔体之间,所述第三导流盘密封圈放置槽位于正压汇集腔体的外侧,所述第一导流盘密封圈放置槽、第二导流盘密封圈放置槽和第三导流盘密封圈放置槽的内部分别装配有第一导流盘密封圈、第二导流盘密封圈和第三导流盘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腔体密封盖的外壁开设有接头通孔,两个所述接头通孔分别与负压汇集腔体、正压汇集腔体连通。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导流外支撑体侧壁安装气缸,并导流外支撑体与气缸之间安装活塞结构,之后通过活塞结构和阀门的作用,实现空气的流通,其中,由于正负压一体导流盘上设置了负压汇集腔体和正压汇集腔体,并在导流气道等气路的作用下,会令空气从负压汇集腔体处抽入,在气缸和正压汇集腔体处压缩并导出,实现了将压缩空气和抽取空气的功能集成到一起,实现一体两用、降低功耗、降低体积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流外支撑体的立体图之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流外支撑体的立体图之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导流外支撑体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5中A-A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正负压一体导流盘的立体图之一。
图8为本实用新型正负压一体导流盘的立体图之二。
图9为本实用新型正负压一体导流盘的气道示意图 。
附图标记包括:1、导流外支撑体,11、底板,12、立板,13、拐角立柱,14、导流气道,15、气缸连通孔,16、导流盘连通孔;
2、正负压一体导流盘,21、负压汇集腔体,22、正压汇集腔体,23、立板连接槽,24、拐角立柱连接槽,25、负压汇集腔体导气孔,26、正压汇集腔体导气孔,27、第一导流盘密封圈放置槽,28、第二导流盘密封圈放置槽,29、第三导流盘密封圈放置槽;
3、腔体密封盖,31、接头通孔;
4、第一导流盘密封圈,5、第二导流盘密封圈,6、第三导流盘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至图9,压缩机内进气路支撑体,包括导流外支撑体1、正负压一体导流盘2和腔体密封盖3,正负压一体导流盘2装配于导流外支撑体1的外端,且腔体密封盖3固定安装于正负压一体导流盘2的外表面。
如图3至图6所示,导流外支撑体1包括底板11、立板12和拐角立柱13,且立板12和拐角立柱13一体成型于底板11的表面,立板12和拐角立柱13的外端均开设有两个导流气道14,立板12和拐角立柱13的外侧壁开设有与导流气道14连通的气缸连通孔15,立板12和拐角立柱13的外端内壁开设有与导流气道14连通的导流盘连通孔16。
如图7至图9所示,正负压一体导流盘2的外壁开设有负压汇集腔体21和正压汇集腔体22,正负压一体导流盘2的内壁外周开设有与立板12相对应的立板连接槽23和与拐角立柱13相对应的拐角立柱连接槽24,立板连接槽23和拐角立柱连接槽24的侧壁均开设有与负压汇集腔体21连通的负压汇集腔体导气孔25和与正压汇集腔体22连通的正压汇集腔体导气孔26,且负压汇集腔体导气孔25和正压汇集腔体导气孔26与导流盘连通孔16相对应。
导流气道14通过导流盘连通孔16分别与正负压一体导流盘2上的负压汇集腔体导气孔25、正压汇集腔体导气孔26连通,进而与负压汇集腔体21、正压汇集腔体22连通。
在导流外支撑体1上立板12和拐角立柱13的侧壁安装气缸,并在气缸处安装阀片以控制空气流通方向,且导流外支撑体1内部安装偏心轴和活塞连杆,活塞连杆的外端位于气缸内进行活塞运动;
因此此设备安装后,在负压汇集腔体21处抽取空气,并经过负压汇集腔体导气孔25、相对应的导流气道14和阀片后流入到气缸内,之后在气缸内受活塞连杆的活塞运动作用压缩空气,之后压缩空气经过阀片、导流气道14和正压汇集腔体导气孔26流动到正压汇集腔体22内。
在实际使用中,可以在压缩机内同时设置两个此压缩机内进气路支撑体,并分别与一个储氧罐连接,一个用于负压抽取气体,将取出氧气后的储氧罐内的氮气抽出,另一个用于正压压缩空气,将压缩空气经过分子筛后进入到储氧罐内;当一个储氧罐内氮气全部抽取后,另一个储氧罐内充入经过分子筛后的压缩空气,并取出氧气后,可以通过电磁阀等方式,使之前进行负压工作的部分进行正压工作充入压缩气体,使之前进行正压工作的部分进行负压工作抽出氮气,进而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具体而言,如图1和图2所示,导流外支撑体1、正负压一体导流盘2和腔体密封盖3的截面均为正六边形结构。
因此能够在导流外支撑体1的立板12和拐角立柱13的侧壁安装多个气缸,如此实施例所示,导流外支撑体1的侧部共可以安装5个气缸,可以提高负压工作和正压工作的效率;导流外支撑体1的立板12处不安装气缸,用于令此装置在平面上放置固定。
具体而言,如图7所示,负压汇集腔体21与正压汇集腔体22均为环形形状,且正压汇集腔体22位于负压汇集腔体21的外圈,正压汇集腔体22的深度小于负压汇集腔体21的深度。
令负压汇集腔体21不会影响正压汇集腔体导气孔26的通过。
具体而言,如图2和图7所示,正负压一体导流盘2的外壁开设有第一导流盘密封圈放置槽27、第二导流盘密封圈放置槽28和第三导流盘密封圈放置槽29,第一导流盘密封圈放置槽27位于负压汇集腔体21的内侧,第二导流盘密封圈放置槽28位于负压汇集腔体21与正压汇集腔体22之间,第三导流盘密封圈放置槽29位于正压汇集腔体22的外侧,第一导流盘密封圈放置槽27、第二导流盘密封圈放置槽28和第三导流盘密封圈放置槽29的内部分别装配有第一导流盘密封圈4、第二导流盘密封圈5和第三导流盘密封圈6。
有效实现正压汇集腔体22与负压汇集腔体21之间,及与外界空间之间的密封。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腔体密封盖3的外壁开设有接头通孔31,两个接头通孔31分别与负压汇集腔体21、正压汇集腔体22连通。
接头通孔31安装接头,用以连接到储氧罐等其他设备。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可以作出许多变化,只要这些变化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压缩机内进气路支撑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流外支撑体(1)、正负压一体导流盘(2)和腔体密封盖(3),所述正负压一体导流盘(2)装配于导流外支撑体(1)的外端,且腔体密封盖(3)固定安装于正负压一体导流盘(2)的外表面;
所述导流外支撑体(1)包括底板(11)、立板(12)和拐角立柱(13),且立板(12)和拐角立柱(13)一体成型于底板(11)的表面,所述立板(12)和拐角立柱(13)的外端均开设有两个导流气道(14),所述立板(12)和拐角立柱(13)的外端内壁开设有与导流气道(14)连通的导流盘连通孔(16);
所述正负压一体导流盘(2)的外壁开设有负压汇集腔体(21)和正压汇集腔体(22),所述正负压一体导流盘(2)的内壁外周开设有与立板(12)相对应的立板连接槽(23)和与拐角立柱(13)相对应的拐角立柱连接槽(24),所述立板连接槽(23)和拐角立柱连接槽(24)的侧壁均开设有与负压汇集腔体(21)连通的负压汇集腔体导气孔(25)和与正压汇集腔体(22)连通的正压汇集腔体导气孔(26),且负压汇集腔体导气孔(25)和正压汇集腔体导气孔(26)与导流盘连通孔(16)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压缩机内进气路支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12)和拐角立柱(13)的外侧壁开设有与导流气道(14)连通的气缸连通孔(15)。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压缩机内进气路支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外支撑体(1)、正负压一体导流盘(2)和腔体密封盖(3)的截面均为正六边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压缩机内进气路支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汇集腔体(21)与正压汇集腔体(22)均为环形形状,且正压汇集腔体(22)位于负压汇集腔体(21)的外圈,所述正压汇集腔体(22)的深度小于负压汇集腔体(21)的深度。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压缩机内进气路支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负压一体导流盘(2)的外壁开设有第一导流盘密封圈放置槽(27)、第二导流盘密封圈放置槽(28)和第三导流盘密封圈放置槽(29),所述第一导流盘密封圈放置槽(27)位于负压汇集腔体(21)的内侧,所述第二导流盘密封圈放置槽(28)位于负压汇集腔体(21)与正压汇集腔体(22)之间,所述第三导流盘密封圈放置槽(29)位于正压汇集腔体(22)的外侧,所述第一导流盘密封圈放置槽(27)、第二导流盘密封圈放置槽(28)和第三导流盘密封圈放置槽(29)的内部分别装配有第一导流盘密封圈(4)、第二导流盘密封圈(5)和第三导流盘密封圈(6)。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压缩机内进气路支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密封盖(3)的外壁开设有接头通孔(31),两个所述接头通孔(31)分别与负压汇集腔体(21)、正压汇集腔体(22)连通。
CN202321578623.8U 2023-06-20 2023-06-20 压缩机内进气路支撑体 Active CN2193880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78623.8U CN219388099U (zh) 2023-06-20 2023-06-20 压缩机内进气路支撑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78623.8U CN219388099U (zh) 2023-06-20 2023-06-20 压缩机内进气路支撑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88099U true CN219388099U (zh) 2023-07-21

Family

ID=87198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78623.8U Active CN219388099U (zh) 2023-06-20 2023-06-20 压缩机内进气路支撑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880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38568A (zh) * 2023-08-31 2023-10-03 沈阳海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制氧机用带有过滤系统的内进气循环无油真空压缩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38568A (zh) * 2023-08-31 2023-10-03 沈阳海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制氧机用带有过滤系统的内进气循环无油真空压缩机
CN116838568B (zh) * 2023-08-31 2023-11-14 沈阳海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制氧机用带有过滤系统的内进气循环无油真空压缩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388099U (zh) 压缩机内进气路支撑体
CN207921397U (zh) 制氧阀
CN110486203B (zh) 手泵燃油预滤器主壳体总成
CN107461319B (zh) 一种隔膜式无油真空泵
CN116447123A (zh) 变频分区控制压缩真空一体泵
CN210393710U (zh) 一种便携式制氧机
CN214741973U (zh) 一种具有内部散热机构的空气压缩机
CN201384763Y (zh) 雾化器
CN211314515U (zh) 一种单曲柄车用电子膜片真空泵
CN205117690U (zh) 一种微型泵
CN103967789B (zh) 双级增焓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794596Y (zh) 油水分离器
CN201218180Y (zh) 压缩机缸体结构
CN202690357U (zh) 高气密性的微型泵
CN201794742U (zh) 多功能气体冷却器
CN218812071U (zh) 一种真空镀膜机的抽气机构
CN218077139U (zh) 一种多功能便携制氧机
CN214838479U (zh) 一种真空阀
CN205315234U (zh) 制冷压缩机的吸气消音器
CN220284241U (zh) 一种新型吸氢机结构
CN210977796U (zh) 低噪音消音器
CN113446204B (zh) 泵减振结构
CN219774304U (zh) 一种无油压缩机的真空换气结构
CN209942982U (zh) 一种手泵燃油预滤器主壳体总成
CN214660796U (zh) 一种隔膜泵的机械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