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85693U - 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衣物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衣物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85693U
CN219385693U CN202320586075.7U CN202320586075U CN219385693U CN 219385693 U CN219385693 U CN 219385693U CN 202320586075 U CN202320586075 U CN 202320586075U CN 219385693 U CN219385693 U CN 2193856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harness
hemming
harness
housing assembly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8607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月进
谢邦明
陈金鹏
业明坤
汪先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8607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856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856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856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衣物处理设备,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形成有适于与线束配合的线束过孔;翻边部,所述翻边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至少部分外周,所述翻边部的至少部分边缘形成卷边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组件通过将翻边部的至少部分边缘形成卷边部,使得卷边部可对与线束过孔配合的线束起磨损防护作用,从而提高了线束及壳体组件的工作安全,而卷边部由翻边部的至少部分构造的方式,也提升了壳体组件的装配效率。

Description

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衣物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衣物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衣物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代生活中,洗衣机已成为家庭的必备生活电器,作为一种用电产品,目前洗衣机的箱体后板都布置有多根线束和电缆,而在安装线束和在洗衣机使用过程中的震动会导致线束和箱体后板锋利的料边相互摩擦,易使线束破损而造成安全事故。现采用的解决方法一般为,将线束通过扎带固定,并在靠近线束的钣金料边处粘贴胶带,以包裹住钣金件的料边和毛刺,从而避免线束与锋利料边直接接触。
相关技术中,在衣物处理设备的箱体后板处,采用胶带包裹钣金料边和扎带固定线束,来避免线束和钣金料边接触的方式,增加了衣物处理设备的部件装配时间,降低了生产效率,且衣物处理设备箱体内长时间处于高温、高湿的状态,导致胶带易出现老化、脱胶等风险,增加了产生安全事故的潜在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壳体组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组件通过将翻边部的至少部分边缘形成卷边部,使得卷边部可对与线束过孔配合的线束起磨损防护作用,从而提高了线束及壳体组件的工作安全,而卷边部由翻边部的至少部分构造的方式,也提升了壳体组件的装配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壳体组件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形成有适于与线束配合的线束过孔;翻边部,所述翻边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至少部分外周,所述翻边部的至少部分边缘形成卷边部。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壳体和翻边部,将翻边部的至少部分边缘形成卷边部,卷边部可消除翻边部至少部分边缘锐利的锋口,从而当线束与线束过孔配合时,线束与翻边部间的直接接触仅涉及线束与卷边部间的光滑接触,进而起到了卷边部对线束的保护作用。较相关技术中采用胶带包裹料边和扎带固定线束,而导致生产效率和安全性低,本实用新型中的壳体组件通过在壳体上形成卷边部以提升线束的安全性,而卷边部由翻边部的至少部分构造的方式,使得卷边部稳定可靠,且提升了壳体组件的装配效率,从而实现了提高衣物处理设备的生产效率,且增大了衣物处理设备的安全性,延长了衣物处理设备的使用寿命,节省了经济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翻边部设置于所述线束过孔在壳体高度方向或宽度方向上的一侧,所述卷边部的端部在高度方向或宽度方向上背离所述线束过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卷边部卷绕设置以在所述卷边部朝向所述线束过孔一侧的表面形成弧形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卷边部的卷绕轴线在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适于安装功能部件的安装区,所述安装区设置于所述线束过孔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线束过孔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所述卷边部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安装区与所述线束过孔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所述卷边部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卷边部在卷绕方向上的一端与所述翻边部连接,所述卷边部在卷绕方向上的另一端与所述一端之间的夹角为α,且满足:180°≤α。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卷边部的厚度为b且满足0.6mm≤b≤1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壳体组件还包括:线束连接支架,所述线束连接支架设置于所述安装区,所述线束连接支架朝向所述线束过孔的边缘设置有连接支脚,所述连接支脚与所述安装区间隔设置,所述连接支脚上形成有适于连接线束的线束安装孔。
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衣物处理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衣物处理设备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衣物处理设备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因此,该衣物处理设备中设置有卷边部以消除翻边部至少部分边缘锐利的锋口,实现了卷边部对功能部件的线束的磨损保护作用,从而提升了线束及功能部件的工作可靠性,进而提高了衣物处理设备的工作安全性和使用寿命,节省了衣物处理设备的维护成本,用户使用体验更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壳体组件包括壳体、翻边部和线束连接支架。其中,壳体上形成有适于与线束配合的线束过孔;翻边部设置于壳体的至少部分外周,翻边部的至少部分边缘形成卷边部,卷边部卷绕设置以在卷边部朝向线束过孔一侧的表面形成弧形面;线束连接支架设置于安装区,线束连接支架朝向线束过孔的边缘设置有连接支脚,且连接支脚与安装区间隔设置,连接支脚上形成有线束安装孔,线束安装孔适用于连接线束。通过设置壳体、翻边部和线束连接支架,使得线束通过线束连接支架实现了与功能部件和线束过孔的配合,而卷边部可对位于功能部件与线束过孔间的线束起磨损防护作用,卷边部由翻边部的至少部分构造,使得卷边部稳定可靠,且提升了壳体组件的装配效率,从而实现了提高衣物处理设备的生产效率和工作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壳体组件等轴测视图;
图2是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壳体组件正视图;
图4是图3中B-B剖视图;
图5是图4中C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
壳体组件1;
壳体11,线束过孔112,翻边部113,卷边部114,功能部件12,线束连接支架13,连接支脚13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现代生活中,洗衣机已成为家庭的必备生活电器,作为一种用电产品,目前洗衣机的箱体后板都布置有多根线束和电缆,而在安装线束和在洗衣机使用过程中的震动会导致线束和箱体后板锋利的料边相互摩擦,易使线束破损而造成安全事故。现采用的解决方法一般为,将线束通过扎带固定,并在靠近线束的钣金料边处粘贴胶带,以包裹住钣金件的料边和毛刺,从而避免线束与锋利料边直接接触。
相关技术中,在衣物处理设备的箱体后板处,采用胶带包裹钣金料边和扎带固定线束,来避免线束和钣金料边接触的方式,增加了衣物处理设备的部件装配时间,降低了生产效率,且衣物处理设备箱体内长时间处于高温、高湿的状态,导致胶带易出现老化、脱胶等风险,增加了产生安全事故的潜在风险。
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组件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组件1包括壳体11和翻边部113。其中,壳体11可为衣物处理设备中的部分其他部件提供安装位,并对衣物处理设备中的部分其他部件起固定、支撑及保护作用。壳体11上形成有线束过孔112,线束过孔112适用于与线束相配合,以实现衣物处理设备的正常工作;翻边部113可用于将壳体11与衣物处理设备中的其他部件进行连接,以实现壳体组件1的安装固定。翻边部113设置于壳体11的至少部分外周,翻边部113的至少部分边缘形成卷边部114,卷边部114可消除翻边部113至少部分边缘锐利的锋口,使得线束与翻边部113的边缘间的接触更加光滑,从而卷边部114可对线束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壳体11和翻边部113,将翻边部113的至少部分边缘形成卷边部114,卷边部114可消除翻边部113至少部分边缘锐利的锋口,从而当线束与线束过孔112配合时,线束与翻边部113间的直接接触仅涉及线束与卷边部114间的光滑接触,进而起到了卷边部114对线束的保护作用。较相关技术中采用胶带包裹料边和扎带固定线束,而导致生产效率和安全性低,本实用新型中的壳体组件1通过在壳体11上形成卷边部114以提升线束的安全性,而卷边部114由翻边部113的至少部分构造的方式,使得卷边部114稳定可靠,且提升了壳体组件1的装配效率,从而实现了提高衣物处理设备的生产效率,且增大了衣物处理设备的安全性,延长了衣物处理设备的使用寿命,节省了经济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翻边部113可以设置于线束过孔112在壳体11高度方向上的一侧,卷边部114的端部在高度方向上背离线束过孔112;本实施例中翻边部113也可以设置于线束过孔112在壳体11宽度方向上的一侧,卷边部114的端部在宽度方向上背离线束过孔112。其中,卷边部114的端部指的是卷边部114在卷绕方向上的自由端。通过设置卷边部114的端部在高度方向或宽度方向上背离线束过孔112,保证了卷边部114自由端上的锋口及毛刺,不会与和线束过孔112配合的线束发生干涉,从而降低了线束磨破的风险,提高了线束的工作安全性,保障了衣物处理设备的正常工作。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壳体11上形成有第一翻边部和第二翻边部,第一翻边部和第二翻边部的至少部分边缘分别形成第一卷边部和第二卷边部。第一翻边部设置于线束过孔112在壳体11高度方向上的一侧,第一卷边部的端部在高度方向上背离线束过孔112,第二翻边部设置于线束过孔112在壳体11宽度方向上的一侧,第二卷边部的端部在宽度方向上背离线束过孔112。从而第一卷边部和第二卷边部可分别对布置于不同方向上与线束过孔112配合的线束进行保护,以增大对线束的保护范围,充分保障线束工作安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卷边部114卷绕设置以在卷边部114朝向线束过孔112一侧的表面形成弧形面。可以理解的是,弧形面的表面更加光滑,更利于保护线束。通过将卷边部114卷绕设置以在卷边部114朝向线束过孔112一侧的表面形成弧形面,一方面,使得卷边部114的弧形面朝向与线束过孔112配合的线束,从而保证了卷边部114能有效对线束过孔112附近的线束进行保护;另一方面,通过将卷边部114卷绕设置以在卷边部114朝向线束过孔112一侧的表面形成弧形面,使得卷边部114与翻边部113间结构紧凑,提高了壳体11的空间利用率,更利于壳体组件1中其它部件在壳体11上的安装布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卷边部114的卷绕轴线在如图2所示的第一方向延伸,第一方向可以是壳体11的高度方向或宽度方向。壳体11上设置有安装区,安装区适用于安装功能部件12,功能部件12可在衣物处理设备中起提供工作动力源、滤除电源干扰等作用,功能部件12与线束连接以实现衣物处理设备的正常工作。安装区设置于线束过孔112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由于功能部件12设置于安装区,因此,功能部件12也设置于线束过孔112在第一方向的一侧。可以理解的是,功能部件12的线束的一端与功能部件12连接,线束的另一端穿过线束过孔112与其他部件连接,以实现功能部件12的正常工作。因此,通过设置卷边部114的卷绕轴线在第一方向延伸,且将安装区设置于线束过孔112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使得线束位于功能部件12与线束过孔112间的至少部分也沿第一方向延伸,从而卷边部114的卷绕轴线与线束的至少部分延伸方向一致,进而保证了当线束与翻边部113接触时,线束仅与卷边部114上围绕卷绕轴线卷绕的弧形表面接触,实现了卷边部114对线束的保护作用。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功能部件12构造为滤波器或电机,即有卷边部114可对滤波器的线束或电机的线束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从而提高了滤波器和电机的工作可靠性,保障了衣物处理设备的工作安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卷边部114轴向上的两端与翻边部113均间隔有一定距离,以对卷边部114形成避让空间,从而更利于卷边部114的制造成型,有助于提高壳体11的生产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线束过孔112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小于卷边部114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由于线束过孔112用于与功能部件12的线束相配合,线束过孔112可供线束的至少部分穿过,因此,线束过孔112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范围内,均可能布置有线束。通过设置线束过孔112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小于卷边部114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使得卷边部114在第一方向上完全覆盖了线束过孔112内的线束布置范围,从而实现了卷边部114对线束过孔112附近线束的磨损防护作用,进而延长了线束及功能部件12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线束过孔112构造为方形孔,以实现线束过孔112的制造简便,且方形孔在与线束配合时,对线束的稳定支撑效果更好,提高了线束的安装稳固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安装区与线束过孔112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卷边部114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具体地,安装区与线束过孔112之间的最小距离指的是安装区与线束过孔112在第一方向上的最小距离,当功能部件12安装于安装区后,线束与功能部件12在第一方向上靠近线束过孔112的一端连接,线束位于功能部件12与线束过孔112间的部分即为需要卷边部114防护的部分。通过设置安装区与线束过孔112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卷边部114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使得卷边部114在第一方向上完全覆盖了功能部件12与线束过孔112间的线束布置范围,从而实现了卷边部114对功能部件12与线束过孔112间的线束的磨损防护作用,进而延长了线束及功能部件12的使用寿命,节省了经济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卷边部114在卷绕方向上的一端与翻边部连接,卷边部114在卷绕方向上的另一端与一端之间的夹角为α,且满足:180°≤α。通过将卷边部114在卷绕方向上的另一端与一端之间的夹角设置在上述范围内,使得卷边部114具有足够的卷绕长度,从而保证了卷边部114的至少部分弧形表面能够朝向线束,进而保证了卷边部114自由端上的锋口及毛刺不会与功能部件12的线束发生干涉,降低了线束磨破的风险,实现了卷边部114对线束的安全防护功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卷边部114的厚度为b且满足0.6mm≤b≤1mm。通过将卷边部114的厚度设置在上述范围内,一方面,使得卷边部114具有合适的塑性变形能力,卷边部114能够围绕卷绕轴线进行良好的卷绕,以达到预设的卷绕角度和卷绕长度,保证卷边部114对线束的磨损防护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将卷边部114的厚度设置在上述范围内,使得卷边部114具有合适的厚度,从而卷边部114能具有良好的刚度及强度,更利于延长卷边部114的工作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壳体组件1还包括线束连接支架13。线束连接支架13用于实现将功能部件12与线束进行连接,线束连接支架13设置于安装区,线束连接支架13朝向线束过孔112的边缘设置有连接支脚131,且连接支脚131与安装区间隔设置,连接支脚131上形成有线束安装孔,线束安装孔适用于连接线束。通过设置线束连接支架13,使得线束可与线束连接支架13上的线束安装孔连接,即有线束的一端与线束安装孔连接,线束的另一端穿过线束过孔112与其他部件连接,以实现将功能部件12与其他部件导通,从而使功能部件12能够正常工作。且由于线束连接支架13设置于安装区,因此,在将线束安装于线束连接支架13与线束过孔112之间后,卷边部114可对线束起到良好的磨损防护作用,以保证线束的工作安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连接支脚131与安装区间的距离沿第一方向在靠近线束过孔112的方向上逐渐增大,从而在线束与线束过孔112配合时,线束与安装区间可间隔适当的距离,当衣物处理设备工作时,壳体11震动对线束的影响更小,线束的稳定性更好,从而提高了线束的工作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连接支脚131构造为在线束连接支架13朝向线束过孔112的边缘上间隔设置的多个,多个连接支脚131上分别形成有适于连接线束的线束安装孔,以提升线束连接支架13对于线束的适配性,实现功能部件12能与复杂线束进行连接。
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衣物处理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衣物处理设备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1,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衣物处理设备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1,因此,该衣物处理设备中设置有卷边部114以消除翻边部113至少部分边缘锐利的锋口,实现了卷边部114对功能部件12的线束的磨损保护作用,从而提升了线束及功能部件12的工作可靠性,进而提高了衣物处理设备的工作安全性和使用寿命,节省了衣物处理设备的维护成本,用户使用体验更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壳体组件1包括壳体11、翻边部113和线束连接支架13。其中,壳体11上形成有适于与线束配合的线束过孔112;翻边部113设置于壳体11的至少部分外周,翻边部113的至少部分边缘形成卷边部114,卷边部114卷绕设置以在卷边部114朝向线束过孔112一侧的表面形成弧形面;线束连接支架13设置于安装区,线束连接支架13朝向线束过孔112的边缘设置有连接支脚131,且连接支脚131与安装区间隔设置,连接支脚131上形成有线束安装孔,线束安装孔适用于连接线束。通过设置壳体11、翻边部113和线束连接支架13,使得线束通过线束连接支架13实现了与功能部件12和线束过孔112的配合,而卷边部114可对位于功能部件12与线束过孔112间的线束起磨损防护作用,卷边部114由翻边部113的至少部分构造,使得卷边部114稳定可靠,且提升了壳体组件1的装配效率,从而实现了提高衣物处理设备的生产效率和工作安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衣物处理设备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1),所述壳体(11)上形成有适于与线束配合的线束过孔(112);
翻边部(113),所述翻边部(113)设置于所述壳体(11)的至少部分外周,所述翻边部(113)的至少部分边缘形成卷边部(1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部(113)设置于所述线束过孔(112)在壳体(11)高度方向或宽度方向上的一侧,所述卷边部(114)的端部在高度方向或宽度方向上背离所述线束过孔(1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边部(114)卷绕设置以在所述卷边部(114)朝向所述线束过孔(112)一侧的表面形成弧形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边部(114)的卷绕轴线在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壳体(11)上设置有适于安装功能部件(12)的安装区,所述安装区设置于所述线束过孔(112)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过孔(112)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所述卷边部(114)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区与所述线束过孔(112)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所述卷边部(114)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边部(114)在卷绕方向上的一端与所述翻边部(113)连接,所述卷边部(114)在卷绕方向上的另一端与所述一端之间的夹角为α,且满足:180°≤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边部(114)的厚度为b且满足0.6mm≤b≤1mm。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线束连接支架(13),所述线束连接支架(13)设置于所述安装区,所述线束连接支架(13)朝向所述线束过孔(112)的边缘设置有连接支脚(131),所述连接支脚(131)与所述安装区间隔设置,所述连接支脚(131)上形成有适于连接线束的线束安装孔。
10.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
CN202320586075.7U 2023-03-23 2023-03-23 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衣物处理设备 Active CN2193856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86075.7U CN219385693U (zh) 2023-03-23 2023-03-23 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衣物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86075.7U CN219385693U (zh) 2023-03-23 2023-03-23 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衣物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85693U true CN219385693U (zh) 2023-07-21

Family

ID=87191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86075.7U Active CN219385693U (zh) 2023-03-23 2023-03-23 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衣物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856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76642U (zh) Pg板组件的安装结构及塑封电机
CN219385693U (zh) 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衣物处理设备
CN108360221B (zh) 一种电脑板盒的安装结构及洗衣机
CN107769484B (zh) 集成式电机及干衣机
CN210404951U (zh) 绝缘防护装置固定组件及设置其的电机
CN211032732U (zh) 一种车辆及车架
CN108413501B (zh) 空调室内机
CN211060345U (zh) 一种防鼠板及空调器
CN213705364U (zh) 车用线束支架、车身结构件及车辆
CN214607372U (zh) 一种汽车用固定门槛的护线盒结构
CN220952577U (zh) 铰链组件、门组件和衣物处理装置
CN213272941U (zh) 一种室外机电器盒盖、电器盒及空调器
CN209776350U (zh) 一种线束固定支架
CN215498514U (zh) 盖体组件、电机和空调装置
CN214332885U (zh) 一种压片式支架及空调室外机
CN216384270U (zh) 电源线尾卡组件和燃气灶具
CN219199339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1930399U (zh) 一种一体式电机后端盖支架
CN217445189U (zh) 一种智能控制开关磁阻电机的电控箱
CN219728093U (zh) 线束保护壳与车辆
CN211952990U (zh) 空调室内机
CN220582897U (zh) 主控盒及冰箱
CN219752760U (zh) 一种应用于晾衣机上的滑轮座及晾衣机
CN208401459U (zh) 一种智能接线盒
CN211790598U (zh) 过线装置以及包括此装置的电控盒和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