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74876U - 内固定系统及椎弓根螺钉 - Google Patents

内固定系统及椎弓根螺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74876U
CN219374876U CN202223467382.8U CN202223467382U CN219374876U CN 219374876 U CN219374876 U CN 219374876U CN 202223467382 U CN202223467382 U CN 202223467382U CN 219374876 U CN219374876 U CN 2193748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w
seat
pedicle
screw seat
stu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6738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紫荆
陈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Minimally Invasive Spinal Traum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Minimally Invasive Spinal Traum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Minimally Invasive Spinal Traum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Minimally Invasive Spinal Traum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6738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748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748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748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固定系统及椎弓根螺钉,椎弓根螺钉包括螺钉座以及螺钉本体,其中,螺钉座设有沿轴向贯通的内腔,所述螺钉座设有沿径向贯通两侧并用于放置连接棒的置棒槽,所述置棒槽与所述内腔相连通,所述内腔的与所述螺头配合的部分形成圆柱槽;圆柱槽的轴向与螺钉座的轴向一致。螺钉本体包括相连接的螺柱以及螺头,螺柱穿过内腔并从螺钉座伸出,螺头在朝靠近所述螺柱的方向上限位在内腔中,螺头包括与圆柱槽相匹配的圆柱段。上述椎弓根螺钉既能避免在置棒、撑开或加压操作后校正失效,又能在置棒方向与螺钉座方向不适配时调整螺钉座方向,保证连接棒与螺钉座的连接效果。

Description

内固定系统及椎弓根螺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内固定系统及椎弓根螺钉。
背景技术
随着骨科医疗技术的发展,骨科医疗内植入物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脊柱退行性疾病、脊柱肿瘤、创伤以及脊柱感染等手术治疗中,应用脊柱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得到了广泛应用。脊柱内固定系统主要包括连接棒以及椎弓根螺钉,椎弓根螺钉的钉体植入脊柱内并与脊柱固定,椎弓根螺钉的钉座连接连接棒,再锁紧连接棒和对应的椎弓根螺钉,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目前在脊柱手术中,常用的椎弓根螺钉通常包括万向椎弓根螺钉以及定向椎弓根螺钉,其中万向椎弓根螺钉在使用时,钉体能相对钉座进行摆动,从而能灵活调整植入角度,但也因此容易在撑开或加压操作中导致矫正效果会部分丢失。定向椎弓根螺钉的钉体和钉座为一体成型结构,固定稳定性较好,但加工比较困难,并且当连接棒的置棒方向与钉座U型槽的两侧开口方向不一致时,需要将已旋紧的定向椎弓根螺钉整体往回转动,使得U型槽的两侧开口方向与连接棒的置棒方向一致才能将连接棒放入U型槽中,但定向椎弓根螺钉整体往回转动,会导致钉体的螺纹会露出来一段,从而造成钉体的旋合长度减少,削弱了固定稳定性。还会导致钉座高度不一致,造成连接棒压入钉座内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如何解决传统椎弓根螺钉在保证校正效果与可灵活调整无法两全问题,提供一种内固定系统及椎弓根螺钉。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椎弓根螺钉,包括:
螺钉座,所述螺钉座设有沿轴向贯通的内腔,所述螺钉座设有沿径向贯通两侧并用于放置连接棒的置棒槽,所述置棒槽与所述内腔相连通;以及,
螺钉本体,包括相连接的螺柱以及螺头,所述螺柱穿过所述内腔并从所述螺钉座伸出,所述螺头在朝靠近所述螺柱的方向上被限位在所述内腔中,所述内腔与所述螺头配合的部分形成圆柱槽,所述螺头包括与所述圆柱槽相匹配的圆柱段。
下面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头还包括圆弧段,所述圆弧段位于所述螺柱与圆柱段之间,并且所述圆弧段的直径由所述圆柱段到所述螺柱方向逐渐减小,所述内腔还形成有与所述圆弧段相匹配的圆弧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椎弓根螺钉还包括压块,所述压块设置在所述内腔内并位于所述连接棒远离所述螺钉本体的一侧,所述压块用于与所述连接棒抵接以将所述连接棒限位于所述置棒槽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腔还包括螺纹槽,所述螺纹槽设有内螺纹,所述压块设有外螺纹,所述压块设置在所述螺纹槽中并通过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钉座的外周侧设有压铆孔,所述压铆孔的中心线到所述螺钉座的底端的轴向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螺头的顶端到所述螺钉座的底端的轴向距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钉座的外周侧还设有折断槽,所述折断槽沿所述螺钉座的周向延伸,所述螺钉座能沿所述折断槽折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钉本体设有用于注入骨水泥的注入通道,所述注入通道沿轴向贯穿所述螺钉本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钉本体的外周侧设有注入槽,所述注入槽与所述注入通道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柱远离所述螺头的一端设有自攻刃,所述自攻刃用于辅助所述螺柱植入皮质骨。
一种内固定系统,所述内固定系统包括连接棒以及至少两个上述的椎弓根螺钉,所述连接棒连接各个所述椎弓根螺钉。
上述椎弓根螺钉通过在螺钉座的内腔中设置圆柱槽,并且在螺钉本体的螺头上设置与圆柱槽相匹配的圆柱段,通过螺头的圆柱段与螺钉座的圆柱槽配合,使得螺钉座能绕螺钉本体轴向转动,从而当连接棒的置棒方向与螺钉座的置棒槽的方向不一致时,可转动螺钉座以调整置棒槽的方向,保证连接棒能顺利放入置棒槽中,相比于传统的定向椎弓根螺钉,本申请椎弓根螺钉在调整置棒槽方向时只需轴向转动螺钉座,无需回转螺钉本体,从而避免了螺钉本体的螺纹露出,保证了螺钉本体的旋合长度,进而保证了螺钉本体的植入的稳固性。同时,相比于传统的万向椎弓根螺钉,本申请的椎弓根螺钉的螺头的圆柱段与螺钉座的圆柱槽配合,能避免螺钉本体相对螺钉座摆动,从而避免了在置棒、撑开或加压操作时螺钉本体相对螺钉座摆动而导致的内固定系统校正失效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的椎弓根螺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椎弓根螺钉的结构爆炸图;
图3为一实施例的椎弓根螺钉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所示的A局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一实施例的螺钉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所示的螺钉座的剖视图;
图7为一实施例的螺钉本体的结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螺钉座;11、置棒槽;12、圆柱槽;13、圆弧槽;14、螺纹槽;15、折断槽;16、压铆孔;20、螺钉本体;21、螺头;211、圆柱段;212、圆弧段;22、螺柱;221、注入通道;222、注入槽;223、自攻刃;30、压块;40、连接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具体地,参阅图1到图4,一实施例的椎弓根螺钉包括螺钉座10以及螺钉本体20,其中,螺钉座10设有沿轴向贯通的内腔,螺钉座10还设有沿径向贯通两侧的置棒槽11,置棒槽11用于放置连接棒40,较佳地,置棒槽11为U型槽。圆柱槽12的轴向与螺钉座10的轴向一致。螺钉本体20包括相连接的螺柱22以及螺头21,螺柱22穿过内腔并从螺钉座10伸出,螺头21在朝靠近螺柱22的方向上被限位在内腔中,内腔与螺头21配合的部分形成有圆柱槽12,螺头21包括与圆柱槽12相匹配的圆柱段211,圆柱段211的外周面为圆柱面,圆柱段211的轴向与螺钉本体20的轴向一致,圆柱段211与圆柱槽12相配合使螺钉本体20与螺钉座10能绕轴向相对转动。
具体地,上述椎弓根螺钉在使用时,先将螺钉本体20的螺柱22从螺钉座10的顶端开口穿过螺钉座10的内腔,并从螺钉座10的底端开口穿出螺钉座10。螺钉本体20的螺头21留置在内腔中,进一步地,螺头21的直径大于螺钉座10的底端开口的口径,从而保证螺头21能限位在内腔中,进而对螺钉本体20进行轴向限位。螺柱22的直径略小于螺钉座10的底端开口的口径,从而既保证螺柱22能从螺钉座10的底端开口穿出,又避免螺柱22相对螺钉座摆动。然后将螺柱22旋入脊柱中,再转动螺钉座10,使螺钉座10绕螺钉本体20的轴向转动,使得置棒槽11的朝向与连接棒40的延伸方向一致,保证连接棒40能顺利放入置棒槽11中。
上述椎弓根螺钉通过在螺钉座10的内腔中设置圆柱槽12,并且在螺钉本体20的螺头21上设置与圆柱槽12相匹配的圆柱段211,通过螺头21的圆柱段211与螺钉座10的圆柱槽12配合,使得螺钉座10能相对螺钉本体20轴向转动,从而当连接棒40的置棒方向与螺钉座10的置棒槽11的方向不一致时,可转动螺钉座10以调整置棒槽11的方向,保证连接棒40能顺利放入置棒槽11中,相比于传统的定向椎弓根螺钉,本申请椎弓根螺钉在调整置棒槽11方向时只需轴向转动螺钉座10,无需回转螺钉本体20,从而避免了螺钉本体20的螺纹露出,保证了螺钉本体20的旋合长度,进而保证了螺钉本体20的植入的稳固性。同时,相比于传统的万向椎弓根螺钉,本申请的椎弓根螺钉的螺头21的圆柱段211与螺钉座10的圆柱槽12配合,能避免螺钉本体20相对螺钉座10摆动,从而避免了在置棒、撑开或加压操作时螺钉本体20相对螺钉座10摆动而导致的内固定系统校正失效问题。
继续参见图2到图4,螺头21还包括圆弧段212,圆弧段212位于螺柱22与圆柱段211之间,圆弧段212的表面为圆弧面。并且圆弧段212的直径由圆柱段211到螺柱22方向逐渐减小,较佳地,圆弧段212的最大直径与圆柱段211的直径一致,圆弧段212的最小直径与螺柱22的直径一致,从而保证圆弧段的直径大于螺钉座10的底端开口的口径,从而保证螺头21能限位在内腔中。进一步地,内腔还形成有与圆弧段212相匹配的圆弧槽13,圆弧槽13位于圆柱槽12与螺钉座10的底端开口之间。圆弧槽13与螺头21的圆弧段212配合,从而减少了螺头21与螺钉座10的摩擦,保证螺钉座10与螺钉本体20能轴向相对转动。
进一步地,螺头21与螺柱22的连接处的直径与螺柱22的螺纹大径一致,从而保证螺钉本体20的整体强度。进一步地,螺头21与螺柱22的连接处的直径与螺钉座10的底端开口的口径相匹配,从而进一步避免螺柱22相对螺钉座10摆动。
参见图2,椎弓根螺钉还包括压块30,压块30设置在内腔内并位于连接棒40远离螺钉本体20的一侧。连接棒40抵接以将连接棒40限位于置棒槽11中。具体地,压块30设置在连接棒40远离螺钉本体20的一侧并与连接棒40抵接,从而实现将连接棒40限位于置棒槽11中,避免连接棒40从螺钉座10的顶端开口掉出。
进一步地,内腔还包括螺纹槽14,具体地,螺纹槽14位于圆柱槽12远离圆弧槽13的一侧,螺纹槽14设有内螺纹,压块30设有外螺纹,压块30设置在螺纹槽14中并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连接,从而保证压块30与螺钉座10连接稳固。可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压块30与螺钉座10通过其他方式固定,例如压块30与螺钉座10也通过粘胶连接或卡接或铆接等。
进一步地,参见图4,螺钉座10的外周侧设有压铆孔16,进一步地,压铆孔16为盲孔,即压铆孔16与内腔之间具有一层薄壁。通过使用工具穿入压铆孔16,能将薄壁挤压变形,使得薄壁凸入内腔内形成凸起结构,以使得压铆变形后的薄壁形成凸起结构与螺头21卡接,从而防止螺钉本体20从螺钉座10的顶端开口脱出。较佳地,压铆孔16的中心线到螺钉座10的底端的轴向距离L1大于或等于螺头21的顶端到螺钉座10的底端的轴向距离L2,从而保证压铆孔16与内腔之间的薄壁被压铆变形后形成的凸起结构只限制螺钉本体20的轴向移动不限制螺钉本体20绕轴向转动,保证螺钉座10能相对螺钉本体20绕轴向转动以调整置棒槽11的方向。
继续参见图5以及图6,螺钉座10的外周侧还设有折断槽15,折断槽15沿螺钉座10的周向延伸,螺钉座10能沿折断槽15折断。具体地,在微创脊柱手术中,只需在人体内开设微通道即可进行椎弓根螺钉的植入工作,为了在微创脊柱手术中,对椎弓根螺钉进行调整、撑开或加压操作,需要将螺钉座10设计得较长,使螺钉座10的顶端能伸出微通道外,以便进行各种操作。当椎弓根螺钉植入完成后,又需要将螺钉座10的伸出微通道外的多余部分这段。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椎弓根钉通过在螺钉座10的外周侧还设有折断槽15能减薄螺钉座10的壁厚,使得螺钉座10更易于折断。较佳地,折断槽15为V型槽,V型槽加工方便,并且螺钉座10沿V型槽折断后能保证断口平整。进一步地,螺钉座10的外周侧设有两个折断槽15,两个折断槽15相对螺钉座10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
参见图7,螺钉本体20设有用于注入骨水泥的注入通道221,注入通道221沿轴向贯穿螺钉本体20。对于以下老年患者或脊柱存在骨质疏松的患者,医生可以通过注入通道221能从患者体外借助锥弓根螺钉将骨水泥注入患者的脊柱内,增强了脊柱强度,有效解决患者脊柱骨质疏松问题。进一步地,螺钉本体20的外周侧还设有注入槽222,注入槽222与注入通道221连通,从而使得骨水泥不仅能从螺钉本体20的底端流出,还能从螺钉本体20的外周侧的注入槽222流出,使得骨水泥能更均匀地注入到患者脊柱内。较佳地,螺钉本体20的外周侧设有至少两个注入槽222,各注入槽222沿螺钉本体20的周向均匀分布,从而进一步提高骨水泥注入的均匀性。
进一步地,螺柱22远离螺头21的一端设有自攻刃223,自攻刃223能使得螺柱22远离螺头21的一端变得锋利,使螺柱22远离螺头21的一端能轻易地穿过脊柱表层的皮质骨,从而辅助螺柱22植入脊柱内。
进一步地,本申请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内固定系统。一实施例的内固定系统包括连接棒40以及至少两个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椎弓根螺钉,其中连接棒40连接至少两个椎弓根螺钉。使用时将椎弓根螺钉的螺钉本体20植入脊柱内,再将连接棒40放入各个椎弓根螺钉的置棒槽11中,使得连接棒40连接椎弓根螺钉的螺钉座10,再通过压块30锁紧连接杆和对应的椎弓根螺钉,即可达到对脊柱进行复位矫正的治疗目的。
上述内固定系统的椎弓根螺钉通过在螺钉座10的内腔中设置圆柱槽12,并且在螺钉本体20的螺头21上设置与圆柱槽12相匹配的圆柱段211,通过螺头21的圆柱段211与螺钉座10的圆柱槽12配合,使得螺钉座10能相对螺钉本体20轴向转动,从而当连接棒40的置棒方向与螺钉座10的置棒槽11的方向不一致时,可转动螺钉座10以调整置棒槽11的方向,保证连接棒40能顺利放入置棒槽11中,相比于传统的定向椎弓根螺钉,本申请椎弓根螺钉在调整置棒槽11方向时只需轴向转动螺钉座10,无需回转螺钉本体20,从而避免了螺钉本体20的螺纹露出,保证了螺钉本体20的旋合长度,进而保证了螺钉本体20的植入的稳固性。同时,螺头21的圆柱段211与螺钉座10的圆柱槽12配合,能避免螺钉本体20相对螺钉座10摆动,从而避免了在置棒、撑开或加压操作时螺钉本体20相对螺钉座10摆动而导致的内固定系统校正失效问题。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椎弓根螺钉,其特征在于,包括:
螺钉座,所述螺钉座设有沿轴向贯通的内腔,所述螺钉座设有沿径向贯通两侧并用于放置连接棒的置棒槽,所述置棒槽与所述内腔相连通;以及,
螺钉本体,包括相连接的螺柱以及螺头,所述螺柱穿过所述内腔并从所述螺钉座伸出,所述螺头在朝靠近所述螺柱的方向上被限位在所述内腔中,所述内腔与所述螺头配合的部分形成圆柱槽,所述螺头包括与所述圆柱槽相匹配的圆柱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弓根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头还包括圆弧段,所述圆弧段位于所述螺柱与圆柱段之间,并且所述圆弧段的直径由所述圆柱段到所述螺柱方向逐渐减小,所述内腔还形成有与所述圆弧段相匹配的圆弧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弓根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椎弓根螺钉还包括压块,所述压块设置在所述内腔内并位于所述连接棒远离所述螺钉本体的一侧,所述压块用于与所述连接棒抵接以将所述连接棒限位于所述置棒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椎弓根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还形成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设有内螺纹,所述压块设有外螺纹,所述压块设置在所述螺纹槽中并通过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弓根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座的外周侧设有压铆孔,所述压铆孔的中心线到所述螺钉座的底端的轴向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螺头的顶端到所述螺钉座的底端的轴向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弓根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座的外周侧还设有折断槽,所述折断槽沿所述螺钉座的周向延伸,所述螺钉座能沿所述折断槽折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弓根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本体设有用于注入骨水泥的注入通道,所述注入通道沿轴向贯穿所述螺钉本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椎弓根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本体的外周侧设有注入槽,所述注入槽与所述注入通道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弓根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柱远离所述螺头的一端设有自攻刃,所述自攻刃用于辅助所述螺柱植入皮质骨。
10.一种内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固定系统包括连接棒以及至少两个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椎弓根螺钉,所述连接棒连接各个所述椎弓根螺钉。
CN202223467382.8U 2022-12-21 2022-12-21 内固定系统及椎弓根螺钉 Active CN2193748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67382.8U CN219374876U (zh) 2022-12-21 2022-12-21 内固定系统及椎弓根螺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67382.8U CN219374876U (zh) 2022-12-21 2022-12-21 内固定系统及椎弓根螺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74876U true CN219374876U (zh) 2023-07-21

Family

ID=87196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67382.8U Active CN219374876U (zh) 2022-12-21 2022-12-21 内固定系统及椎弓根螺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748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920722B1 (en) Bone anchoring nail
KR101524518B1 (ko) 뼈 플레이트 및 뼈 플레이트 조립체
US8556949B2 (en) Hybrid bone fixation element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US8951295B2 (en) Posterior spinal fastener
US20080234756A1 (en) Pedicle Screw
CN101252888A (zh) 双极骨螺钉组件
US20020173790A1 (en) Device of an anterior cervical plate with a peg and screw
KR20190067202A (ko) 대퇴골 골절을 치료하기 위한 각도 가변형의 세팔로메듈러리 네일링 시스템, 본 발명의 범위 내에 있는 외반-생성 절골술 장치를 포함한, 그 시스템을 배치하기 위해 사용되는 기구
US20220175429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rib fractures and osteotomies using implantation
CN211381692U (zh) 一种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内固定系统
CN219374876U (zh) 内固定系统及椎弓根螺钉
US9763718B2 (en) Bone screw
CN214837642U (zh) 一种撑压可调经皮骨水泥钉
CN110916785B (zh) 一种胸腰椎前路系统
CN113576637A (zh) 一种股骨髓内钉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和用途
CN110731814A (zh) 一种新型颈椎前路固定板
CN111685863A (zh) 一种骨水泥通道椎弓根锚钉
CN111839701A (zh) 一种新型椎弓根螺钉及其植入方法
CN111419368A (zh) 一种钉颈可由刚性渐变为柔性的椎弓根钉
CN211583439U (zh) 一种新型颈椎前路固定板
CN212165872U (zh) 一种用于骨水泥椎体成形及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组件
US1170730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rib fractures and osteotomies using implantation
CN219782704U (zh) 用于治疗踝关节融合的动态混合髓内固定装置
CN213787723U (zh) 一种椎弓根钉经皮植入装置
CN219578998U (zh) 微创椎弓根螺钉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