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74503U - 集尘装置及吸尘器 - Google Patents

集尘装置及吸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74503U
CN219374503U CN202223513448.2U CN202223513448U CN219374503U CN 219374503 U CN219374503 U CN 219374503U CN 202223513448 U CN202223513448 U CN 202223513448U CN 219374503 U CN219374503 U CN 2193745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state
separator body
scraping
collec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1344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东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Ruikelan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Ruikelan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Ruikelan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Ruikelan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1344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745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745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745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 Y02A50/2351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 [PM], e.g. carbon smoke microparticles, smog, aerosol particles, dust

Landscapes

  • Cycl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尘装置及吸尘器,包括:尘杯,包括具有倒灰口的尘杯本体和开闭倒灰口的尘杯盖;旋风分离器,包括与尘杯本体固定连接的基座和与基座活动连接的分离器本体,分离器本体具有工作状态和刮灰状态;伸缩机构,与分离器本体相接,且具有伸展状态和收缩状态,伸缩机构响应于尘杯盖的打开而自收缩状态切换至伸展状态,且响应于尘杯盖的关闭而带动分离器本体由工作状态切换至刮灰状态;当分离器本体处于刮灰状态时,基座适于使分离器本体由刮灰状态复位至工作状态,以及使伸缩机构自伸展状态切换至收缩状态。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关闭尘杯盖时对分离器本体进行刮灰操作,简化了尘杯的清洁步骤,提高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集尘装置及吸尘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尘装置及吸尘器。
背景技术
吸尘器一般包括吸尘器主机、气流发生器、旋风分离器和尘杯等,气流发生器将外界的尘气抽进吸尘器主机内,经旋风分离器过滤气固分离后,使尘屑收集于尘杯中,相对洁净的空气则自吸尘器主机排出。在吸尘器工作结束后,为了防止尘杯内的灰尘过多而影响吸尘器的清洁效果,需要及时将尘杯内的灰尘清除。且由于旋风分离器上设有阻止灰尘随空气排出吸尘器主机的滤网,工作结束后,部分灰尘会附着于滤网上,因此在对尘杯进行清洁的同时,还需将旋风分离器拆离尘杯,以对滤网进行清洁,导致清洁过程繁琐低效,已无法满足当下市场的需求。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予以改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尘装置及吸尘器,以在对尘杯中灰尘清洁操作的同时,实现对旋风分离器的刮灰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集尘装置,包括:
尘杯,包括具有倒灰口的尘杯本体和活动连接在所述尘杯本体上用于开闭所述倒灰口的尘杯盖;
旋风分离器,包括与所述尘杯本体固定连接的基座和与所述基座活动连接的分离器本体,所述分离器本体具有工作状态和刮灰状态,所述基座适于在所述分离器本体切换状态时对所述分离器本体进行刮灰;以及
伸缩机构,与所述分离器本体相接,且具有伸展状态和收缩状态,所述伸缩机构响应于所述尘杯盖的打开而自所述收缩状态切换至所述伸展状态,且响应于所述尘杯盖的关闭而带动所述分离器本体由所述工作状态切换至所述刮灰状态;
其中,当所述分离器本体处于刮灰状态时,所述基座适于使所述分离器本体由所述刮灰状态复位至所述工作状态,以及使所述伸缩机构自所述伸展状态切换至所述收缩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包括:
导筒,与所述分离器本体活动连接,并可引导所述分离器本体移动至所述工作状态或者所述刮灰状态;
刮灰件,与所述导筒固定连接,所述刮灰件围设在所述分离器本体的刮灰部分外周,并用于对所述刮灰部分进行刮灰;
座体,与所述导筒固定连接;以及
第一弹性件,安装在所述座体上,且提供驱使所述分离器本体自所述刮灰状态复位至所述工作状态的作用力。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与所述尘杯本体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分离器本体包括:
壳体,与所述导筒同轴设置,所述壳体的外周围设有滤网,所述刮灰件由柔性材料制成,且围设在所述滤网的外周;
第二安装件,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并可沿着所述导筒的轴向移动地穿设在所述导筒内;
承接架,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一弹性件抵持在所述座体和所述承接架之间;
其中,所述伸缩机构可沿着所述导筒的轴向伸缩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机构包括:
导套,与所述分离器本体固定连接;
推杆,活动穿设在所述导套中;
第二弹性件,抵持在所述导套和所述推杆之间,并提供驱使所述推杆伸出所述倒灰口的作用力;以及
锁扣,活动连接在所述导套上,并适于在所述推杆处于所述伸展状态时锁定所述推杆,以及在所述分离器本体处于所述刮灰状态时解除锁定;
其中,所述尘杯盖适于在自所述打开状态切换至所述关闭状态时推动所述推杆沿着收缩方向移动,并驱使所述分离器本体切换至所述刮灰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尘杯盖朝向所述推杆的一面至少部分为向内凹陷的圆弧面,所述推杆与所述圆弧面相接触的端部为半球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锁扣与所述导套铰接配合,并可转至锁定状态或解锁状态,所述锁扣上设有驱使所述锁扣保持在所述锁定状态的第三弹性件,所述推杆上设有与所述锁扣相适配的锁槽。
进一步地,所述锁扣与所述座体相对设置,且当所述分离器本体移向所述刮灰状态时,所述座体可推动所述锁扣逐渐脱离所述锁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回弹作用力大于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回弹作用力。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吸尘器,包括前述所述的集尘装置;
吸尘器主机,与集尘装置可拆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对集尘装置进行清洁时,通过打开尘杯盖,能够对尘杯本体内收集的灰尘进行倾倒,且当关闭尘杯盖后,伸缩机构响应于上述开关动作而驱使分离器本体相对基座移动,使得基座对分离器本体进行刮灰操作,避免用户对分离器本体进行额外刮灰操作,操作简单高效,有效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此外,由于刮灰操作极易导致灰尘飞扬,本实用新型中基座是在尘杯盖转向关闭状态时刮灰操作,刮擦的灰尘不易飞散出尘杯本体和被人体吸入,提高了安全性和集尘装置周围的清洁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集尘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旋风分离器和伸缩机构的分解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旋风分离器和伸缩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基座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分离器本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伸缩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伸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集尘装置关闭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集尘装置打开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集尘装置刮灰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吸尘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尘杯;110、尘杯本体;111、尘腔;112、倒灰口;113、安装口;114、进气口;120、尘杯盖;121、圆弧面;200、旋风分离器;210、基座;211、导筒;2111、密封圈;2112、导轨;212、刮灰件;213、座体;214、第一安装件;215、安装筒;2151、第二引导斜面;216、第一弹性件;220、分离器本体;221、壳体;222、第二安装件;2221、避让孔;2222、导槽;223、承接架;224、滤网;300、伸缩机构;310、安装头;311、安装孔;320、导套;321、铰接孔;330、推杆;331、锁槽;340、第二弹性件;350、锁扣;351、锁扣本体;3511、锁扣部;3512、第一引导斜面;352、第一连接部;3521、铰接柱;353、第二连接部;360、第三弹性件;400、吸尘器主机;410、吸尘通道;420、吸尘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请参阅图1所示,对应于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的集尘装置,包括尘杯100和位于尘杯100内的旋风分离器200,尘杯100可接收外界的尘气,旋风分离器200可对尘气进行气固分离,以使相对清洁的空气自尘杯100排出。
进一步地,尘杯100包括尘杯本体110和活动连接在尘杯本体110上的尘杯盖120。尘杯本体110大体呈圆柱形,其内部形成有尘腔111,尘腔111在尘杯本体110的轴线方向为贯通结构,以分别在其两端形成倒灰口112和安装口113。倒灰口112用于倾倒灰尘,尘杯盖120设置在倒灰口112处,以开闭倒灰口112。旋风分离器200可自安装口113装入尘腔111中。尘杯本体110的周侧开设有进气口114,进气口114与尘腔111相连通。外界的尘气可自进气口114进入尘杯本体110中,并在旋风分离器200的作用下进行气固分离,以使尘屑收集于尘杯本体110中,相对洁净的空气自旋风分离器200的出口排出。
进一步地,尘杯盖120为与倒灰口112相适配的圆形盖板。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操作,尘杯盖120与尘杯本体110相铰接,尘杯盖120可转向尘杯本体110的端部,以封盖倒灰口112,或者尘杯盖120可转离尘杯本体110的端部,以打开倒灰口112。尘杯盖120和尘杯本体110之间可设置卡扣结构,以在尘杯盖120封盖在倒灰口112上后与尘杯本体110可靠连接,避免因松脱而造成倒灰口112泄漏。
进一步地,结合图2和图3所示,旋风分离器200包括基座210和分离器本体220,基座210与尘杯本体110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分离器本体220与基座210活动连接。分离器本体220具有工作状态和刮灰状态,工作状态为旋风分离器200进行正常旋风分离的状态,基座210适于在分离器本体220切换状态时对分离器本体220进行刮灰。
集尘装置还包括与分离器本体220相接的伸缩机构300,伸缩机构300具有伸出倒灰口112的伸展状态和缩至倒灰口112内的收缩状态,伸缩机构300响应于尘杯盖120的打开而自收缩状态切换至伸展状态,且响应于尘杯盖120的关闭而带动分离器本体220由工作状态切换至刮灰状态。此外,当分离器本体220处于刮灰状态时,基座210适于使分离器本体220由刮灰状态复位至工作状态,以及使伸缩机构300自伸展状态切换至收缩状态。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当需要对集尘装置进行清洁时,打开尘杯盖120,从而能够对尘杯本体110内收集的灰尘进行倾倒,且当关闭尘杯盖120后,伸缩机构300响应于上述开关动作而驱使分离器本体220相对基座210移动,使得基座210对分离器本体220进行刮灰操作,避免用户对分离器本体220进行额外刮灰操作,操作简单高效,有效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此外,由于刮灰操作极易导致灰尘飞扬,本实用新型中基座210是在尘杯盖120转向关闭状态时刮灰操作,刮擦的灰尘不易飞散出尘杯本体110和被人体吸入,提高了安全性和集尘装置周围的清洁度。
进一步地,参照图1、图2和图4所示,基座210包括与尘杯本体110同轴设置的导筒211,导筒211在轴线方向上为贯通结构。导筒211靠近安装口113设置,导筒211和尘腔111的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圈2111。
分离器本体220可自导筒211朝向倒灰口112的一端穿设于导筒211中,并可沿着导筒211的轴向活动,以在工作状态和刮灰状态间切换。基座210还包括设置在导筒211上的刮灰件212,刮灰件212为沿着分离器本体220的周侧连续分布的环状结构,且与分离器本体220的刮灰部分的外周相对应。
当分离器本体220由工作状态切换至刮灰状态时,分离器本体220逐渐伸入导筒211中,此时刮灰件212能够逐渐对刮灰部分的外周进行刮灰操作。在本实施例中,刮灰件212可以采用具有一定弹性的橡胶片、硅胶片或者毛刷等柔性材料,且刮灰件212的内径小于刮灰部分的外径,以在回弹作用力下与刮灰部分紧密贴合,提高刮灰部分的清洁效果,且不易损伤刮灰部分。诚然,刮灰件212也可采用强度佳的硬质片,刮灰件212的内径不小于刮灰部分的外径,硬质结构的刮灰件212使用寿命更长,且刮灰过程中不易形变。
优选地,为了提高分离器本体220在导筒211轴线方向的稳定性,导筒211的内壁凸设有导轨2112,导轨2112优选与导筒211一体成型,以方便组装。导轨2112沿着导筒211的轴线方向自导筒211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分离器本体220外周向内凹设有与导轨2112相适配的导槽2222,以引导分离器本体220移动的同时,避免分离器本体220绕着基座210的轴线转动。在本实施例中,导轨2112数量有多个,且沿着导筒211的周侧均匀分布,相应的,导槽2222数量也为多个,且与导轨2112一一对应。
此外,基座210还包括与导筒211固定连接的座体213,座体213包括第一安装件214和固定在第一安装件214上的安装筒215,第一安装件214封盖在导筒211远离倒灰口112的一端,安装筒215同轴穿设在导筒211中,且至少部分位于分离器本体220内。第一安装件214上开设有与安装筒215连通的排气口(图未示),分离器本体220内的空气可经安装筒215和排气口排出。
安装筒215上套设有第一弹性件216,第一弹性件216限位在分离器本体220和第一安装件214之间。第一弹性件216具体为弹簧,当分离器本体220受到推力而切换至刮灰状态时,第一弹性件216将被压缩,且当撤去推力后,第一弹性件216能够推动分离器本体220复位至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参照图1、图2和图5所示,分离器本体220包括壳体221、第二安装件222和承接架223。壳体221与基座210同轴设置,且在轴向为贯通结构,壳体221的外周围设有过滤灰尘的滤网224,空气可经滤网224进入壳体221内。第二安装件222固定封盖在壳体221远离倒灰口112的一端,且第二安装件222的外周相对壳体221凸出。第二安装件222上开设有避让孔2221,安装筒215经避让孔2221伸入壳体221内,以与壳体221内部相连通。第二安装件222的外轮廓与导筒211的内轮廓相适配,以在轴线方向上与导筒211滑动连接,导槽2222自第二安装件222的外缘向内凹陷而成。
在本实施例中,分离器本体220的刮灰部分具体为滤网224,滤网224与刮灰件212贴合接触,当第二安装件222沿着导筒211轴向移动时,刮灰件212能够对滤网224表面进行刮灰清洁。
承接架223固定在壳体221内部,并与第一弹性件216远离第一安装件214的一端相接触,当分离器本体220受到推力向着刮灰状态移动时,第一弹性件216在第一安装件214和承接架223的抵持下逐渐压缩。
进一步地,参照图1、图2、图6和图7所示,伸缩机构300设置在壳体221靠近倒灰口112的一端。伸缩机构300包括安装头310、导套320、推杆330、第二弹性件340和锁扣350。
安装头310可拆卸地固定在壳体221靠近倒灰口112的端部,安装头310与壳体221之间可以通过旋扣结构相接,或者通过螺纹连接件实现相对固定,在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旋扣结构,无需额外工具即可实现安装头310的拆装。
安装头310中部设有安装孔311,导套320固定穿设于安装孔311中,并收容于壳体221中。导套320与壳体221同轴设置。推杆330可沿着导套320轴向移动地穿设于导套320中,并可经安装孔311和倒灰口112伸至外界。为了提高推杆330在导套320轴线方向移动的稳定性,安装孔311的周侧也可设置如前述第二安装件222和导筒211之间的导向结构。
第二弹性件340具体为弹簧,其抵持在导套320和推杆330之间,并提供驱使推杆330伸出倒灰口112的作用力。锁扣350活动连接在导套320上,并适于在推杆330伸出倒灰口112时锁定推杆330,以及在分离器本体220处于刮灰状态时解除锁定。
具体的,尘杯盖120朝向推杆330的一面至少部分为向内凹陷的圆弧面121,当尘杯盖120自打开状态切换至关闭状态时,圆弧面121可与推杆330相接触,并引导推杆330沿着收缩方向(即轴线方向)移动。优选地,为了提高推杆330收缩的可靠性,推杆330与圆弧面121相接触的端部为半球形结构,且与圆弧面121相适配,从而使圆弧面121和推杆330紧密贴合。
锁扣350具体与导套320铰接配合,且锁扣350的旋转轴线与导套320的轴线方向相垂直,锁扣350可相对导套320转动至锁定状态或者解锁状态。推杆330的周侧向内凹设有锁槽331,当锁扣350处于锁定状态时,锁扣350嵌设于锁槽331内,从而限制推杆330轴向移动,当锁扣350处于解锁状态时,锁扣350脱离锁槽331,推杆330可进行正常伸缩。
锁扣350包括锁扣本体351、第一连接部352和第二连接部353。锁扣本体351靠近倒灰口112的一端设有与推杆330相对应的锁扣部3511,锁扣部3511与锁槽331相适配。第一连接部352为与锁扣本体351相接的箍状结构,第一连接部352围设在导套320的部分外周,第一连接部352朝向导套320的内面设有铰接柱3521,铰接柱3521的轴线方向与导套320的轴线方向相垂直。导套320周侧对应铰接柱3521的位置处向内凹设有铰接孔321,铰接柱3521可转动地穿设在铰接孔321中。优选地,铰接柱3521数量为两个,且相对设置,相应的,铰接孔321数量也为两个,从而确保锁扣350紧密连接在导套320上。第二连接部353连接在第一连接部352上,第二连接部353为柱状结构,第二连接部353的轴线方向与导套320的轴线方向一致,第二连接部353与安装头310相对设置。第二连接部353上套设有第三弹性件360,第三弹性件360具体为弹簧,其两端分别与安装头310和第一连接部352相接触,第三弹性件360能够提供驱使锁扣350转向锁定状态的作用力。优选地,第二连接部353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两铰接柱3521侧,相应的,第三弹性件360数量也为两个。
当尘杯盖120处于关闭状态时,推杆330受到尘杯盖120的抵持而收缩在导套320内,此时第二弹性件340被压缩;当尘杯盖120由关闭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推杆330在第二弹性件340的推动下伸出倒灰口112,与此同时锁槽331逐渐移向锁扣350,并在第三弹性件360的作用下嵌设于锁槽331中,实现推杆330和导套320的相对固定。当尘杯盖120自打开状态切换至关闭状态时,尘杯盖120可推动伸缩机构300沿着轴线方向移动,并带动分离器本体220同步移动,使分离器本体220切换至刮灰状态。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分离器本体220处于刮灰状态后,在第二弹性件340的作用下复位回工作状态,从而确保分离器本体220正常工作。参照图3和图5所示,安装筒215与锁扣本体351远离锁扣部3511的一端相对设置,锁扣本体351远离锁扣部3511的一端设有第一引导斜面3512,安装筒215朝向锁扣350的一端设有第二引导斜面2151,当分离器本体220移向刮灰状态时,第一引导斜面3512和第二引导斜面2151贴合接触,并引导锁扣350逐渐转向解锁状态,且当分离器本体220完全移至刮灰状态时,锁扣350解除对推杆330的锁定,分离器本体220在第一弹性件216的作用下复位至工作状态,与此同时,第一弹性件216的回弹作用力大于第二弹性件340的回弹作用力,收缩机构300在分离器本体220的带动下移向尘杯盖120,并在尘杯盖120的抵持下切换至收缩状态。
参照图8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集尘装置清理过程如下:打开尘杯盖120,推杆330在第二弹性件340的推动下伸出倒灰口112,锁扣350对推杆330进行锁定,实现推杆330和导套320的相对固定,用户可对尘杯本体110内的灰尘进行倾倒;倾倒完成后,将尘杯盖120进行关闭,推杆330受到尘杯盖120的推动而沿着轴向缩回倒灰口112,且由于推杆330和导套320相对固定,推杆330将推动导套320和分离器本体220一起移动,此时分离器本体220逐渐移向刮灰状态,基座210可对分离器本体220进行刮灰操作;当尘杯盖120完全关闭后,分离器本体220处于刮灰状态,此时锁扣350在基座210的导向下由锁定状态切换至解锁状态,从而解除对推杆330的锁定,分离器本体220受到第一弹性件216的回弹作用而切换至工作状态,与此同时,伸缩机构300随着分离器本体220一起移动,推杆330受到尘杯盖120的抵持而收缩回导套320中。
此外,参照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吸尘器,包括前述的集尘装置和吸尘器主机400,集尘装置可拆卸地安装在吸尘器主机400上。吸尘器主机400上设有吸尘通道410,吸尘通道410与尘杯本体110的进气口114相接。吸尘器主机400上设有吸尘电机420,吸尘电机420与基座210上的排气口相对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尘杯(100),包括具有倒灰口(112)的尘杯本体(110)和活动连接在所述尘杯本体(110)上用于开闭所述倒灰口(112)的尘杯盖(120);
旋风分离器(200),包括与所述尘杯本体(110)固定连接的基座(210)和与所述基座(210)活动连接的分离器本体(220),所述分离器本体(220)具有工作状态和刮灰状态,所述基座(210)适于在所述分离器本体(220)切换状态时对所述分离器本体(220)进行刮灰;以及
伸缩机构(300),与所述分离器本体(220)相接,且具有伸展状态和收缩状态,所述伸缩机构(300)响应于所述尘杯盖(120)的打开而自所述收缩状态切换至所述伸展状态,且响应于所述尘杯盖(120)的关闭而带动所述分离器本体(220)由所述工作状态切换至所述刮灰状态;
其中,当所述分离器本体(220)处于刮灰状态时,所述基座(210)适于使所述分离器本体(220)由所述刮灰状态复位至所述工作状态,以及使所述伸缩机构(300)自所述伸展状态切换至所述收缩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10)包括:
导筒(211),与所述分离器本体(220)活动连接,并可引导所述分离器本体(220)移动至所述工作状态或者所述刮灰状态;
刮灰件(212),与所述导筒(211)固定连接,所述刮灰件(212)围设在所述分离器本体(220)的刮灰部分外周;
座体(213),与所述导筒(211)固定连接;以及
第一弹性件(216),安装在所述座体(213)上,且提供驱使所述分离器本体(220)自所述刮灰状态复位至所述工作状态的作用力。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10)与所述尘杯本体(110)可拆卸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本体(220)包括:
壳体(221),与所述导筒(211)同轴设置,所述壳体(221)的外周围设有滤网(224),所述刮灰件(212)由柔性材料制成,且围设在所述滤网(224)的外周;
第二安装件(222),与所述壳体(221)固定连接,并可沿着所述导筒(211)的轴向移动地穿设在所述导筒(211)内;
承接架(223),固定在所述壳体(221)的内部,所述第一弹性件(216)抵持在所述座体(213)和所述承接架(223)之间;
其中,所述伸缩机构(300)可沿着所述导筒(211)的轴向伸缩地设置在所述壳体(221)内。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300)包括:
导套(320),与所述分离器本体(220)固定连接;
推杆(330),活动穿设在所述导套(320)中;
第二弹性件(340),抵持在所述导套(320)和所述推杆(330)之间,并提供驱使所述推杆(330)伸出所述倒灰口(112)的作用力;以及
锁扣(350),活动连接在所述导套(320)上,并适于在所述推杆(330)处于所述伸展状态时锁定所述推杆(330),以及在所述分离器本体(220)处于所述刮灰状态时解除锁定;
其中,所述尘杯盖(120)适于在自打开状态切换至关闭状态时推动所述推杆(330)沿着收缩方向移动,并驱使所述分离器本体(220)切换至所述刮灰状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尘杯盖(120)朝向所述推杆(330)的一面至少部分为向内凹陷的圆弧面(121),所述推杆(330)与所述圆弧面(121)相接触的端部为半球形结构。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350)与所述导套(320)铰接配合,并可转至锁定状态或解锁状态,所述锁扣(350)上设有驱使所述锁扣(350)保持在所述锁定状态的第三弹性件(360),所述推杆(330)上设有与所述锁扣(350)相适配的锁槽(331)。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350)与所述座体(213)相对设置,且当所述分离器本体(220)移向所述刮灰状态时,所述座体(213)可推动所述锁扣(350)逐渐脱离所述锁槽(331)。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216)的回弹作用力大于所述第二弹性件(340)的回弹作用力。
10.一种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集尘装置;
吸尘器主机(400),与集尘装置可拆卸连接。
CN202223513448.2U 2022-12-28 2022-12-28 集尘装置及吸尘器 Active CN2193745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13448.2U CN219374503U (zh) 2022-12-28 2022-12-28 集尘装置及吸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13448.2U CN219374503U (zh) 2022-12-28 2022-12-28 集尘装置及吸尘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74503U true CN219374503U (zh) 2023-07-21

Family

ID=87165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13448.2U Active CN219374503U (zh) 2022-12-28 2022-12-28 集尘装置及吸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745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448117C (en) Filter cleaning device of cyclone vacuum cleaner
US4050113A (en) Vacuum cleaners
CN111387869A (zh) 一种吸尘器
JP3813882B2 (ja) 電気掃除機
CN110537873A (zh) 一种刮灰结构
CN110558897A (zh) 一种及随手吸尘器
CN219374503U (zh) 集尘装置及吸尘器
CN111990923A (zh) 一种吸尘器
CN113520221A (zh) 吸尘器的地刷及吸尘器
CN115944240A (zh) 集尘装置及吸尘器
CN215777768U (zh) 吸尘器
CN215777758U (zh) 吸尘器
CN211862692U (zh) 一种刮灰结构
CN216256886U (zh) 吸尘器
CN215777757U (zh) 吸尘器
RU2264157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соединения шланга с пылесосом и пылесос для влажной/сухой очистки
CN113057522B (zh) 吸尘器
US20220280002A1 (en) Vacuum assemblies and methods
KR100437153B1 (ko) 진공청소기
CN211862693U (zh) 一种随手吸尘器
CN208941997U (zh) 一种吸尘器吸尘头
CN218552209U (zh) 一种清洁装置
CN211355215U (zh) 一种吸尘器
CN220236799U (zh) 清洁组件和清洁设备
CN216167199U (zh) 一种二级过滤组件及吸尘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