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62692U - 一种刮灰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刮灰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62692U
CN211862692U CN201921432232.9U CN201921432232U CN211862692U CN 211862692 U CN211862692 U CN 211862692U CN 201921432232 U CN201921432232 U CN 201921432232U CN 211862692 U CN211862692 U CN 2118626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dust
scraping
ash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3223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振科
张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reame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ichuang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ichuang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ichuang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3223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626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626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626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刮灰结构,包括:集尘筒,其内部中空且在其端部敞开以形成位于其两端的进气端口与配合端口;刮灰筒,其内部中空且其一端与所述集尘筒的配合端口相内接;以及抽风筒,其内部中空且可分离地与所述集尘筒的配合端口相对接,其中,当所述抽风筒与所述集尘筒的配合端口相对接时,所述刮灰筒同轴地嵌套于所述抽风筒之中;所述刮灰筒上与所述集尘筒的相接处固接有刮灰圈。根据本实用新型,其通过在滤网上设置一刮灰结构,使得无需拆解尘气分离结构即可实现对滤网上堆积的脏物进行刮除清理,不仅简单易操作,而且操作者及操作空间不会被污染,增强了吸尘器的易清洁性及清理过程中的洁净度,具有较广的市场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刮灰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尘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刮灰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吸尘器,普遍采用旋风分离式结构进行尘气分离,此尘气分离结构在工作过程中极易在其滤网上堆积、缠绕大量灰尘、棉絮等脏物,当需要清理这些堆积的脏物时,需要将尘杯、滤网等部件均拆卸下来,拆卸繁琐且组装易出错,频繁的拆装也极易导致各个部件的配合出现松动,降低了吸尘器的使用寿命及除尘效果,此外,在拆装过程中操作者双手极易因沾染大量脏物而污染,操作空间也极易因扬尘而造成二次污染。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刮灰结构,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刮灰结构,其通过在滤网上设置一刮灰结构,使得无需拆解尘气分离结构即可实现对滤网上堆积的脏物进行刮除清理,不仅简单易操作,而且操作者及操作空间不会被污染,增强了吸尘器的易清洁性及清理过程中的洁净度,具有较广的市场应用前景。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和其他优点,提供了一种刮灰结构,包括:
集尘筒,其内部中空且在其端部敞开以形成位于其两端的进气端口与配合端口;
刮灰筒,其内部中空且其一端与所述集尘筒的配合端口相内接;以及
抽风筒,其内部中空且可分离地与所述集尘筒的配合端口相对接,
其中,当所述抽风筒与所述集尘筒的配合端口相对接时,所述刮灰筒同轴地嵌套于所述抽风筒之中;所述刮灰筒上与所述集尘筒的相接处固接有刮灰圈。
优选的是,所述刮灰圈在所述刮灰筒的端部结合该刮灰筒并且从该刮灰筒的外周呈渐缩之势朝所述集尘筒的内部延伸,以使得所述刮灰圈的口径在其延伸方向上逐渐缩小。
优选的是,所述刮灰圈上与所述刮灰筒的固接处形成有一圈紧贴所述刮灰圈的内侧根部的内支撑圈。
优选的是,所述集尘筒上与所述刮灰筒的相接处形成有一圈紧贴所述刮灰圈的外侧根部的外支撑圈。
优选的是,所述刮灰筒的外侧壁与所述抽风筒的内侧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刮灰筒与所述抽风筒之间还设有引导结构,该引导结构用于引导所述刮灰筒与所述抽风筒间的相对运动能够顺滑进行。
优选的是,所述引导结构包括:
引导路径,其设于所述刮灰筒的外侧壁或者所述抽风筒的内侧壁上;以及
引导端子,其设于所述抽风筒的内侧壁或者所述刮灰筒的外侧壁上,
其中,当所述刮灰筒嵌套于所述抽风筒之中时,所述引导端子与所述引导路径保持配接。
优选的是,所述引导路径包括:
导向段,其延伸方向与所述刮灰筒的轴线或者所述抽风筒的轴线相平行;解锁段,其一端与所述导向段的一端相连通;以及
导入段,其一端与所述解锁段的另一端相连通,
其中,所述导入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导向段的延伸方向相一致,所述解锁段垂直于所述导入段或所述导向段。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其通过在滤网上设置一刮灰结构,使得无需拆解尘气分离结构即可实现对滤网上堆积的脏物进行刮除清理,不仅简单易操作,而且操作者及操作空间不会被污染,增强了吸尘器的易清洁性及清理过程中的洁净度,具有较广的市场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随手吸尘器的立体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随手吸尘器的爆炸视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刮灰结构的爆炸视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随手吸尘器的纵向剖视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随手吸尘器在立体图上的纵向剖视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刮灰结构的纵向剖视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刮灰结构的纵向剖视图;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刮灰结构中抽风筒的纵向剖视图;
图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刮灰结构中引导路径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和其它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在附图中,为清晰起见,可对形状和尺寸进行放大,并将在所有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在下列描述中,诸如中心、厚度、高度、长度、前部、背部、后部、左边、右边、顶部、底部、上部、下部等用词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特别地,“高度”相当于从顶部到底部的尺寸,“宽度”相当于从左边到右边的尺寸,“深度”相当于从前到后的尺寸,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于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涉及附接、联接等的术语(例如,“连接”和“附接”)是指这些结构通过中间结构彼此直接或间接固定或附接的关系、以及可动或刚性附接或关系,除非以其他方式明确地说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结合图3和图6的示出,可以看出,刮灰结构包括:
集尘筒11,其内部中空且在其端部敞开以形成位于其两端的进气端口111 与配合端口112;以及
刮灰筒14,其内部中空且其一端与所述集尘筒11的配合端口112相内接;以及
抽风筒15,其内部中空且可分离地与所述集尘筒11的配合端口112相对接,
其中,当所述抽风筒15与所述集尘筒11的配合端口112相对接时,所述刮灰筒14同轴地嵌套于所述抽风筒15之中;所述刮灰筒14上与所述集尘筒11的相接处固接有刮灰圈141。
现将参照图6及图7,其中更详细地示出了刮灰圈141。所述刮灰圈141 在所述刮灰筒14的端部结合该刮灰筒14并且从该刮灰筒14的外周呈渐缩之势朝所述集尘筒11的内部延伸,以使得所述刮灰圈141的口径在其延伸方向上逐渐缩小。除灰时,通过推动集尘筒11带动刮灰筒14进而驱使刮灰圈141 作直线运动,使得刮灰圈141楔入滤网上的脏物层,刮灰圈141持续运动,继而将滤网上的脏物持续刮除,多次反复地进行上述除灰动作,直至滤网上的脏物被清除干净为止,该除灰过程无需拆解尘气分离结构即可实现对滤网上堆积的脏物进行刮除清理,不仅简单易操作,而且操作者及操作空间不会被污染,增强了吸尘器的易清洁性及清理过程中的洁净度。
一种用于刮灰圈141的适合的材料为任何适当的弹性耐磨材料,例如氯丁橡胶、丁腈橡胶、硅胶等。
参照图6,其中更详细地示出了刮灰圈141的强化结构。所述刮灰圈141 上与所述刮灰筒14的固接处形成有一圈紧贴所述刮灰圈141的内侧根部的内支撑圈。此外,所述集尘筒11上与所述刮灰筒14的相接处形成有一圈紧贴所述刮灰圈141的外侧根部的外支撑圈116。通过内支撑圈及外支撑圈116 的类三明治结构,将刮灰圈141的根部夹持在内支撑圈与外支撑圈116,可以增加刮灰圈141的稳固性,进而防止刮灰圈141在除灰过程中发生弯折甚至折断,提高了刮灰圈141的耐用性。此外,刮灰圈141在不需要额外附加连接件(例如螺钉、螺栓等连接件)的情况下被固定,其减少了刮灰结构总体的零件数,同时也减少了总重量和装配复杂性。
参照图7可以注意到,所述刮灰筒14的外侧壁与所述抽风筒15的内侧壁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刮灰筒14与所述抽风筒15之间还设有用于引导所述刮灰筒14运动路径的引导结构。
先将参照图2,其中更详细地示出了引导结构。所述引导结构包括:
引导路径154,其设于所述刮灰筒14的外侧壁或者所述抽风筒15的内侧壁上;以及
引导端子142,其设于所述抽风筒15的内侧壁或者所述刮灰筒14的外侧壁上,
其中,当所述刮灰筒14嵌套于所述抽风筒15之中时,所述引导端子142 与所述引导路径154保持配接。
参照图8及图9,其中更详细地示出了引导路径154。所述引导路径154 包括:
导向段1541,其延伸方向与所述刮灰筒14的轴线或者所述抽风筒15的轴线相平行;
解锁段1542,其一端与所述导向段1541的一端相连通;以及
导入段1543,其一端与所述解锁段1542的另一端相连通,
其中,所述导入段1543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导向段1541的延伸方向相一致,所述解锁段1542垂直于所述导入段1543或所述导向段1541。
再次参照图2,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引导端子142设于刮灰筒14的末端外侧壁上,并且在刮灰筒14的周向上等距地设有3个;引导路径154在抽风筒15的内侧壁周向上等距地开设有3条,且所述导入段1543沿其延伸方向通往抽风筒15的外界并且与所述配合端口112相对。
上述已经充分描述了引导结构的基本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它的如下配接过程:当欲将刮灰筒14与集尘筒11相对接时,将引导端子142对准导入段1543的入口处,逐步缩短刮灰筒14与集尘筒11间的距离,直至引导端子142走完导入段1543;接着,顺着解锁段1542的延伸方向将集尘筒 11旋转相应角度,直至引导端子142走完解锁段1542;然后,继续缩短刮灰筒14与集尘筒11间的距离,推动引导端子142走完导向段1541,并最终使得刮灰筒14与集尘筒11间相对接;反之,欲将刮灰筒14与集尘筒11相分离时,则沿着与对接方向相反的方向逐步将引导端子142从引导路劲154中退出,篇幅有限,不再赘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结合图1、图2、图4和图5的示出,可以看出,随手吸尘器包括:
壳体1,其内部中空;以及
设于所述壳体1中的过滤组件3,
其中,所述壳体1包含有上述任一项实施方式所述的刮灰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1包括:
挡灰盖12,其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至所述集尘筒11的进气端口111处,以打开和关闭所述进气端口111;
抽风筒15,其内部中空且可分离地与所述集尘筒11的配合端口112相对接;以及
握持筒16,其与所述抽风筒15的另一端相对接,
其中,挡灰盖12中开设有用于抽气的抽风口123,当所述抽风筒15与所述集尘筒11的配合端口112相对接时,所述刮灰筒14同轴地嵌套于所述抽风筒15之中。
再次参照图2,所述挡灰盖12通过其上的连接部121转动连接于进气端口111上的铰接部114,其中,所述挡灰盖12上开设有与所述连接部121相对设置的卡接槽122。
参照图2、图4及图5,所述过滤组件3包括沿气流的流动方向依次连通式相接的导气管31、粗滤网32及固定筒33,
其中,所述导气管31及粗滤网32设于所述集尘筒11之中且与所述集尘筒11的内侧壁间隔设置,所述导气管31与所述抽风口123密封对接,所述固定筒33从所述配合端口112处伸出并延伸至所述刮灰筒14之中,所述固定筒33的外侧壁与所述刮灰筒14的内侧壁相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筒33中设有精滤网34。经过粗滤网32过滤后的空气会流经精滤网34,并被精滤网34再次过滤,以提高空气的洁净度。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精滤网34为过滤海帕。
参照图2,所述刮灰圈141在其末端收缩形成有环状且未闭合的刮灰口1411,所述刮灰圈141通过所述刮灰口1411滑动套接于所述粗滤网32之上,
其中,所述刮灰圈141在其刮灰口1411处与所述粗滤网32的外侧壁保持弹性接触。
参照图4及图5,当刮灰筒14与集尘筒11相对接时,所述刮灰圈141 位于粗滤网32与固定筒33之间的过渡段,且刮灰口1411并没有遮挡粗滤网 32的过滤口,不会影响粗滤网进行旋风式尘气分离作业;除灰时,通过推动集尘筒11带动刮灰筒14进而驱使刮灰圈141沿着粗滤网32的外表面作直线运动,使得刮灰圈141楔入粗滤网32上的脏物层,刮灰圈141持续运动,继而将粗滤网32上的脏物持续刮除,多次反复地进行上述除灰动作,直至粗滤网32上的脏物被清除干净为止,被清除下的脏物则被收集在集尘筒11之中,清理完毕后,将挡灰盖12打开,可将挂下的灰尘通过进气端口111倒出清理,清理完毕后再将挡灰盖12盖上。该除灰过程无需拆解尘气分离结构即可实现对滤网上堆积的脏物进行刮除清理,不仅简单易操作,而且操作者及操作空间不会被污染,增强了吸尘器的易清洁性及清理过程中的洁净度。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刮灰圈141由弹性材料制成,使得刮灰圈141在刮灰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与粗滤网32的紧密贴合,提高刮除效率。
现在将再次参照图2,其中示出了设于所述集尘筒11的外侧壁上的双向锁止结构,所述双向锁止结构包括:
锁止导向槽113,其开设于所述集尘筒11的外侧壁上,并且沿所述集尘筒11的长度方向延伸;以及
对称式地布置于所述锁止导向槽113中的两组锁舌115,
其中,所述锁舌115能够相对于所述锁止导向槽113旋转以在解锁状态及锁止状态之间切换;所述锁舌115包括锁舌本体1151及锁舌扣接部1154,所述锁舌扣接部1154位于所述锁止导向槽113的外部;当所述锁舌115处于所述锁止状态时,所述锁舌扣接部1154与所述挡灰盖12或所述抽风筒15相扣接,以阻止所述挡灰盖12打开所述进气端口111或者阻止所述集尘筒11 与所述抽风筒15相分离。
进一步地,每组所述锁舌115中均弹性连接有复位部件1153,所述复位部件1153设于所述锁止导向槽113中且作用于所述锁舌115,所述复位部件 1153能够发生弹性变形,所述复位部件1153用于使得所述锁舌115沿锁止方向旋转以从所述解锁状态复位至所述锁止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锁止导向槽113中设有两组与所述锁舌115相对应的锁基座1131,所述锁舌本体1151的中段附近形成有转轴1152,所述锁舌本体 1151通过所述转轴1152与所述锁基座1131转动连接。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复位部件1153采用复位弹簧,其弹性抵触于所述锁止导向槽113的底壁与所述锁舌本体1151之间,其中,所述复位部件1153关于锁舌扣接部1154相对设置。
当刮灰筒14与集尘筒11相对接时,其中一组锁舌115的锁舌扣接部1154 与所述抽风筒15相扣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锁舌扣接部1154与所述抽风筒15相扣接处罩设有允许所述锁舌扣接部1154出入的收纳盖155。
进一步地,所述双向锁止结构包含有解锁组件,所述解锁组件作用于所述锁舌本体1151以使得所述锁舌115沿所述解锁方向旋转以从所述锁止状态切换到所述解锁状态,所述解锁方向与所述锁止方向相反。
现将参照图2及图4,其中更详细地示出了解锁组件。所述解锁组件包括:
防护盖13,其盖设于所述锁止导向槽113之上,以将所述锁舌本体1151 进行覆盖;以及
解锁块131,其可滑动地嵌设于所述防护盖13之中,
其中,所述解锁块131作用于所述锁舌本体1151以使得所述锁舌115沿所述解锁方向旋转以从所述锁止状态切换至所述解锁状态。当往下按压解锁块131时,解锁块131同时作用于两块锁舌115的各自锁舌本体1151上,使得两块锁舌115沿所述解锁方向旋转以同时解锁挡灰盖12与抽风筒15,使得刮灰作业得以在所述解锁状态下进行,当完成刮灰作业后,将挡灰盖12复位及抽风筒15与集尘筒11再次对接时,松开按压的解锁块131,使得两块锁舌115沿所述锁止方向旋转以同时锁止挡灰盖12与抽风筒15,进而可以继续进行除尘作业。
参照图4及图5,所述抽风筒15中沿气流的流动方向依次连通的设有精滤室151与真空发生室152,所述刮灰筒14选择性地进出所述精滤室151,所述真空发生室152中设有真空发生器21。
进一步地,所述握持筒16中设有蓄电池22,所述抽风筒15中设有与所述握持筒16相对的连接室153,所述蓄电池22的电极端插入所述连接室153 后与所述真空发生器21电连接。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实用新型的说明的。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8)

1.一种刮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集尘筒(11),其内部中空且在其端部敞开以形成位于其两端的进气端口(111)与配合端口(112);
刮灰筒(14),其内部中空且其一端与所述集尘筒(11)的配合端口(112)相内接;以及
抽风筒(15),其内部中空且可分离地与所述集尘筒(11)的配合端口(112)相对接,
其中,当所述抽风筒(15)与所述集尘筒(11)的配合端口(112)相对接时,所述刮灰筒(14)同轴地嵌套于所述抽风筒(15)之中;所述刮灰筒(14)上与所述集尘筒(11)的相接处固接有刮灰圈(14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刮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刮灰圈(141)在所述刮灰筒(14)的端部结合该刮灰筒(14)并且从该刮灰筒(14)的外周呈渐缩之势朝所述集尘筒(11)的内部延伸,以使得所述刮灰圈(141)的口径在其延伸方向上逐渐缩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刮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刮灰圈(141)上与所述刮灰筒(14)的固接处形成有一圈紧贴所述刮灰圈(141)的内侧根部的内支撑圈。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刮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筒(11)上与所述刮灰筒(14)的相接处形成有一圈紧贴所述刮灰圈(141)的外侧根部的外支撑圈(116)。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刮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刮灰筒(14)的外侧壁与所述抽风筒(15)的内侧壁滑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刮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刮灰筒(14)与所述抽风筒(15)之间还设有引导结构,该引导结构用于引导所述刮灰筒(14)与所述抽风筒(15)间的相对运动能够顺滑进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刮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结构包括:
引导路径(154),其设于所述刮灰筒(14)的外侧壁或者所述抽风筒(15)的内侧壁上;以及
引导端子(142),其设于所述抽风筒(15)的内侧壁或者所述刮灰筒(14)的外侧壁上,
其中,当所述刮灰筒(14)嵌套于所述抽风筒(15)之中时,所述引导端子(142)与所述引导路径(154)保持配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刮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路径(154)包括:
导向段(1541),其延伸方向与所述刮灰筒(14)的轴线或者所述抽风筒(15)的轴线相平行;
解锁段(1542),其一端与所述导向段(1541)的一端相连通;以及
导入段(1543),其一端与所述解锁段(1542)的另一端相连通,
其中,所述导入段(1543)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导向段(1541)的延伸方向相一致,所述解锁段(1542)垂直于所述导入段(1543)或所述导向段(1541)。
CN201921432232.9U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刮灰结构 Active CN2118626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32232.9U CN211862692U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刮灰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32232.9U CN211862692U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刮灰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62692U true CN211862692U (zh) 2020-11-06

Family

ID=73241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32232.9U Active CN211862692U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刮灰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6269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37873A (zh) * 2019-08-30 2019-12-06 追创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刮灰结构
CN114027729A (zh) * 2021-10-27 2022-02-11 深圳市杉川机器人有限公司 随手吸尘器及其尘气过滤组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37873A (zh) * 2019-08-30 2019-12-06 追创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刮灰结构
CN114027729A (zh) * 2021-10-27 2022-02-11 深圳市杉川机器人有限公司 随手吸尘器及其尘气过滤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37873A (zh) 一种刮灰结构
CN110558897A (zh) 一种及随手吸尘器
CN211862692U (zh) 一种刮灰结构
CN104970735B (zh) 真空清洁装置
EP1733673A2 (en) Vacuum cleaner
US11642681B2 (en) Surface cleaning apparatus, cyclonic air treatment member and surface clean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CN104083121A (zh) 充电杆式吸尘器及应用于充电杆式吸尘器的机身结构
CN111184467A (zh) 一种吸尘器
CN211862693U (zh) 一种随手吸尘器
EP2866632A1 (de) Kombination aus einem kleinsauger und einem stielsaugerrahmen sowie kleinsauger und stielsaugerrahmen
US20220280002A1 (en) Vacuum assemblies and methods
US11135602B2 (en) Surface cleaning apparatus, cyclonic air treatment member and surface clean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US20200229665A1 (en) Surface cleaning apparatus, cyclonic air treatment member and surface clean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CN110464248B (zh) 集尘组件、尘气处理装置、吸尘器及扫地机器人
CN113520214B (zh) 手持真空吸尘器
CN104083129A (zh) 充电杆式吸尘器及应用于充电杆式吸尘器的手柄结构
US11129510B2 (en) Surface cleaning apparatus, cyclonic air treatment member and surface clean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CN215820766U (zh) 一种刮灰操作简单的清洁设备
US11213832B2 (en) Surface cleaning apparatus, cyclonic air treatment member and surface clean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CN111743455B (zh) 空气处理组件和具有其的清洁设备
CN111820804A (zh) 集尘单元和手持式清洁设备
CN116336278A (zh) 管装置和包括这种管装置的用于家用电器的伸缩式延伸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5000 E3, building 16, No. 2288, Wuzhong Avenue, Yuexi,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reame technology (Suzhou)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E3, building 16, No. 2288, Wuzhong Avenue, Yuexi,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UICHUANG TECHNOLOGY (SUZHOU)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