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72891U - 一种微循环成像装置的内部支撑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循环成像装置的内部支撑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72891U
CN219372891U CN202320255621.9U CN202320255621U CN219372891U CN 219372891 U CN219372891 U CN 219372891U CN 202320255621 U CN202320255621 U CN 202320255621U CN 219372891 U CN219372891 U CN 2193728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frame
imaging device
frame structure
circuit board
sid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5562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大强
梁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MEDSOFT SYSTEM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MEDSOFT SYSTEM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MEDSOFT SYSTEM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MEDSOFT SYSTEM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5562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728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728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728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循环成像装置的内部支撑架结构。包括两端开口的圆筒形外壳和滑动安装在外壳内的支撑架,支撑架包括方形底板,方形底板的左右两侧边缘分别向上延伸形成左侧板和右侧板,左侧板的顶面和右侧板的顶面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个螺孔用于安装电路板,左侧板的外侧面和右侧板的外侧面分别设置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滑槽,外壳内表面左右两侧分别依附有一条与滑槽相匹配的限位导向条。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左侧板的外侧面和右侧板的外侧面分别设置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滑槽,在所述外壳内表面左右两侧分别依附有一条与滑槽相匹配的限位导向条,使到支撑架可以带着电路板滑进外壳内部,安装和拆卸都非常便捷。

Description

一种微循环成像装置的内部支撑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循环成像装置的内部支撑架结构。
背景技术
人体内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称之为微循环,其为人体血液循环的最基本单元,是血液与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微循环的血液流量直接反应了人体器官的代谢状况,如果人体微循环出现障碍将会对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产生较大的影响。也就是说人体微循环的障碍往往预示着一些疾病的征兆。如一些免疫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烧伤、肺水肿、休克等发生时微循环的状态发生较大的变化,因此对人体微循环进行监测观察对医疗人员来说将具有非常大的临床意义。
微循环成像装置是一种新型的光电仪器,主要用于对人体微循环检查,由于无创伤、无任何副作用,被广泛用于对多种疾病(如心脑血管、高血压、中风、糖尿病和风湿性关节炎等,特别是危重病人的病情变化预防)发生微循环改变的早期诊断、病情预报、疗效判断和预后估计等,为临床提供诊断治疗依据。
微循环成像装置一般包括壳体、镜头组件、控制电路板、开关按键等结构。然而,现有的微循环成像装置的控制电路板等零部件一般是直接与壳体内部固定连接,安装结构复杂且不易拆卸,电路板的散热效果也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循环成像装置的内部支撑架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微循环成像装置内部安装结构复杂且不易拆卸,电路板的散热效果不好的问题。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循环成像装置的内部支撑架结构,包括两端开口的圆筒形外壳和滑动安装在外壳内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方形底板,所述方形底板的左右两侧边缘分别向上延伸形成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左侧板的顶面和右侧板的顶面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个螺孔用于安装电路板,所述左侧板的外侧面和右侧板的外侧面分别设置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外壳内表面左右两侧分别依附有一条与滑槽相匹配的限位导向条。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限位导向条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限位导向条的厚度与滑槽的高度相匹配。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左侧板的一端和右侧板的一端分别向外延伸形成一个凸耳用于与限位导向条的端面抵接。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外壳内表面的底面依附有一限位块,所述方形底板的一端向下延伸形成有挡板用于与限位块的端面抵接。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凸耳和挡板上还分别设置有螺孔。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电路板平铺安装在左侧板和右侧板的顶面上,所述电路板的四周边缘设置有若干螺孔用于配合螺栓对电路板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支撑架为铝合金材质。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顶面上位于相邻的两个螺孔之间的位置处向下挖空形成凹槽。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方形底板的另一端向下延伸形成有凸块,所述凸块向下延伸的长度小于挡板向下延伸的长度,所述凸块上设置有螺孔,所述左侧板的另一端和右侧板的另一端的端面也分别设置有螺孔。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滑槽的一端开口设置为斜口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左侧板的外侧面和右侧板的外侧面分别设置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滑槽,在所述外壳内表面左右两侧分别依附有一条与滑槽相匹配的限位导向条,使到支撑架可以带着电路板滑进外壳内部,安装和拆卸都非常便捷。
本实用新型通过把所述电路板平铺安装在左侧板和右侧板的顶面上,使到所述电路板与方形底板的表面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有利于电路板的通风散热。另外,所述支撑架采用铝合金材质制作而成,铝合金材质散热效果好且结构坚硬,能够进一步加强电路板的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挖空形成凹槽的好处使到左侧板和右侧板顶面与电路板底面的接触面进一步减少,并且凹槽使到电路板与方形底板之间的空间与外部空间连通,更加有利于电路板的散热。同时通过挖空形成凹槽可以降低支撑架的重量,使到装置的整体重量下降,操作时更加便捷,同时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架与外壳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电路板与支撑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架与电路板以及镜头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架与电路板以及镜头组件固定后安装到外壳内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外壳;2、支撑架;3、方形底板;4、左侧板;5、右侧板;6、电路板;7、滑槽;8、限位导向条;9、凸耳;10、限位块;11、挡板;12、螺孔;13、螺栓;14、凹槽;15、凸块;16、斜口结构;17、镜头组件;18、后端尾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设置于”、“固设于”或“安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进一步地,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传动连接”另一个元件,二者能够实现动力传递即可,其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利用现有技术中实现,在此不再累赘。当元件与另一个元件相互垂直或近似垂直是指二者的理想状态是垂直,但是因制造及装配的影响,可以存在一定的垂直误差。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请参考附图1-附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微循环成像装置的内部支撑架2结构,所述支撑架2结构用于安装内部电路板6,具体地,如图1、图2、图3所示,所述结构包括两端开口的圆筒形外壳1和滑动安装在外壳1内的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包括方形底板3,所述方形底板3的左右两侧边缘分别向上延伸形成左侧板4和右侧板5,所述左侧板4的顶面和右侧板5的顶面上分别设置有三个螺孔12用于安装电路板6,所述左侧板4的外侧面和右侧板5的外侧面分别设置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滑槽7,所述外壳1内表面左右两侧分别依附有一条与滑槽7相匹配的限位导向条8。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左侧板4的外侧面和右侧板5的外侧面分别设置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滑槽7,在所述外壳1内表面左右两侧分别依附有一条与滑槽7相匹配的限位导向条8,使到支撑架2可以带着电路板6滑进外壳1内部,安装和拆卸都非常便捷。
如图3所示,所述限位导向条8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限位导向条8的厚度与滑槽7的高度相匹配。所述限位导向条8用于在安装支撑架2到外壳1内部时配合滑槽7对支撑架2进行导向和限位。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左侧板4的一端和右侧板5的一端分别向外延伸形成一个凸耳9用于与限位导向条8的端面抵接。在本实施例中,当支撑架2沿着导向限位条向外壳1内部推进到一定距离时,凸耳9会与限位导向条8的端面抵接,从而使到支撑架2不能继续向外壳1内部推进,达到限位的目的。
优选地,如图2、图3、图4所示,所述外壳1内表面的底面依附有一限位块10,所述方形底板3的一端向下延伸形成有挡板11用于与限位块10的端面抵接。当支撑架2沿着导向限位条向外壳1内部推进到一定距离时,凸耳9与限位导向条8的端面抵接时挡板11也刚好与限位块10的端面抵接,从而进一步对支撑架2进行限位,让支撑架2不能再继续推进。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凸耳9和挡板11上还分别设置有一个螺孔12。通过设置螺孔12是用于配合螺栓13去固定安装镜头组件17,从而使到支撑架2的功能更加多样性,整个装置的结构也更加紧凑。另外,镜头组件17的具体结构属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并不是保护镜头组件17的结构,因此不对镜头组件17的具体结构进行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现有技术即可。支撑架2与镜头组件17的安装结构如图6所示。
如图5所示,所述电路板6平铺安装在左侧板4和右侧板5的顶面上,所述电路板6的四周边缘设置有若干螺孔12用于配合螺栓13对电路板6进行固定。所述电路板6与方形底板3的表面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有利于电路板6的通风散热。
另外,为了增强散热效果,所述支撑架2采用铝合金材质制作而成。铝合金材质散热效果好且结构坚硬,能够进一步加强电路板6的散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左侧板4和右侧板5顶面上位于相邻的两个螺孔12之间的位置处向下挖空形成凹槽14。通过挖空形成凹槽14的好处有两个,第一个好处是左侧板4和右侧板5顶面与电路板6底面的接触面进一步减少,并且凹槽14使到电路板6与方形底板3之间的空间与外部空间连通,更加有利于电路板6的散热。第二个好处是通过挖空形成凹槽14可以降低支撑架2的重量,使到装置的整体重量下降,操作时更加便捷,同时节约成本。
如图1所示,所述方形底板3的另一端向下延伸形成有凸块15,所述凸块15向下延伸的长度小于挡板11向下延伸的长度,所述凸块15上设置有螺孔12,所述左侧板4的另一端和右侧板5的另一端的端面也分别设置有螺孔12。通过设置螺孔12是用于配合螺栓13去固定安装后端尾盖18。后端尾盖18上设置有过线孔,用于数据线或者电源线的过线。
优选地,所述滑槽7的一端开口设置为斜口结构16。通过设置为斜口结构16,使到限位导向条8与滑槽7更容易对准配合,方便支撑架2与外壳1之间的安装和拆卸。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原理:安装时,首先把电路板6平铺在左侧板4的顶面和右侧板5的顶面上并使电路板6的螺孔12对准左侧板4的顶面和右侧板5的顶面上的螺孔12,然后使用螺栓13对电路板6进行固定;然后在支撑架2的一端安装镜头组件17,并使镜头组件17的螺孔12对准凸耳9和挡板11上的螺孔12,然后用螺栓13对镜头组件17进行固定;然后把支撑架2的另一端伸进外壳1的一端开口中并使到斜口结构16对准限位导向条8,然后继续推进直到凸耳9与限位导向条8的端面抵接,这时在外壳1的另一端安装上后端尾盖18并使后端尾盖18上的螺孔12对准凸块15上螺孔12以及左侧板4的另一端和右侧板5的另一端的端面上的螺孔12,后使用螺栓13对后端尾盖18进行固定。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微循环成像装置的内部支撑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开口的圆筒形外壳和滑动安装在外壳内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方形底板,所述方形底板的左右两侧边缘分别向上延伸形成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左侧板的顶面和右侧板的顶面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个螺孔用于安装电路板,所述左侧板的外侧面和右侧板的外侧面分别设置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外壳内表面左右两侧分别依附有一条与滑槽相匹配的限位导向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循环成像装置的内部支撑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导向条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限位导向条的厚度与滑槽的高度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循环成像装置的内部支撑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的一端和右侧板的一端分别向外延伸形成一个凸耳用于与限位导向条的端面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循环成像装置的内部支撑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表面的底面依附有一限位块,所述方形底板的一端向下延伸形成有挡板用于与限位块的端面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循环成像装置的内部支撑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耳和挡板上还分别设置有螺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循环成像装置的内部支撑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平铺安装在左侧板和右侧板的顶面上,所述电路板的四周边缘设置有若干螺孔用于配合螺栓对电路板进行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循环成像装置的内部支撑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为铝合金材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循环成像装置的内部支撑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顶面上位于相邻的两个螺孔之间的位置处向下挖空形成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循环成像装置的内部支撑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底板的另一端向下延伸形成有凸块,所述凸块向下延伸的长度小于挡板向下延伸的长度,所述凸块上设置有螺孔,所述左侧板的另一端和右侧板的另一端的端面也分别设置有螺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循环成像装置的内部支撑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的一端开口设置为斜口结构。
CN202320255621.9U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微循环成像装置的内部支撑架结构 Active CN2193728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55621.9U CN219372891U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微循环成像装置的内部支撑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55621.9U CN219372891U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微循环成像装置的内部支撑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72891U true CN219372891U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46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55621.9U Active CN219372891U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微循环成像装置的内部支撑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728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372891U (zh) 一种微循环成像装置的内部支撑架结构
CN209308221U (zh) 新型预制厂房建筑墙板结构
CN208848515U (zh) 一种静音、散热的加固显示器
EP3943252A1 (en) Battery pack and legged robot comprising same
CN210835906U (zh) 一种教育一体机ops电脑用防尘散热型机箱
CN210105622U (zh) 一种新型边框玻璃门
CN207921092U (zh) 一种防脱落且方便拆卸的异形螺母
CN202977987U (zh) 安装导轨及新型板式电能计量控制箱
CN207422115U (zh) 带散热器的日行车灯
CN210399590U (zh) 箱外壳五金组件
CN206638337U (zh) 一种称重仪表散热结构
CN212084289U (zh) 一种便于拆装维护的收银机
CN209731818U (zh) 一种带半导体制冷散热箱体的电子电器主板
CN210390518U (zh) 一种打印机组合支架
CN208766587U (zh) 一种便于显卡转接安装的加固计算机
CN217881840U (zh) 一种多通带微波调理设备
CN216499945U (zh) 一种用于破碎石块的破碎机齿板
CN102622061B (zh) 机箱
CN214545243U (zh) 一种光电采集模型转换系统
CN207250027U (zh) 一种显示器边框
CN213783748U (zh) 一种简易型交流功率控制器
CN207880386U (zh) 一种一体机机架
CN109147565A (zh) 一种静音、散热的加固显示器
CN215113515U (zh) 一种全封闭防爆高低温循环一体机
CN219761160U (zh) 用于安防的网络摄像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