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72584U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72584U
CN219372584U CN202223487786.3U CN202223487786U CN219372584U CN 219372584 U CN219372584 U CN 219372584U CN 202223487786 U CN202223487786 U CN 202223487786U CN 219372584 U CN219372584 U CN 2193725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jection
screen
vibrator
electronic device
display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8778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代艾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8778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725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725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725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电子设备,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该电子设备能够提高屏幕发声的响度。其中,该电子设备包括:屏幕、振动器和补强垫片,屏幕包括相背对的显示面和非显示面;振动器设在屏幕的非显示面所朝向的一侧,振动器包括朝向屏幕的第一表面;补强垫片包括相背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第一端面固定连接于屏幕的非显示面,第二端面固定连接于振动器的第一表面,第一端面在非显示面上的正投影为第一投影,第一表面在非显示面上的正投影为第二投影,第一投影的面积小于第二投影的面积。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技术的发展,为了获得更大的屏占比,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取消了设置于屏幕正面的出音孔,而采用屏幕发声技术传递声音。屏幕发声技术是通过电子设备内部的振动器驱动屏幕振动,以屏幕作为振动体,借由屏幕振动产生声波传送到人耳。这样一来,无需在屏幕上设置出音孔,可以达到增加屏占比的目的。
然而,相关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屏幕发声的响度不足,影响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能够提高屏幕发声的响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屏幕、振动器和补强垫片,屏幕包括相背对的显示面和非显示面;振动器设在屏幕的非显示面所朝向的一侧,振动器包括朝向屏幕的第一表面;补强垫片包括相背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第一端面固定连接于屏幕的非显示面,第二端面固定连接于振动器的第一表面,第一端面在非显示面上的正投影为第一投影,第一表面在非显示面上的正投影为第二投影,第一投影的面积小于第二投影的面积。
本申请中的电子设备,通过将第一投影的面积设置为小于第二投影的面积,可以减小补强垫片与屏幕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可以减小屏幕的振动区域,使得振动器向屏幕施加的驱动力更加集中,能够提高振动器对屏幕的驱动强度,从而能够提高屏幕发声的响度,有利于提高用户使用电子设备进行语音通话、收听语音信息等操作时的耳内响度。并且,由于屏幕的振动区域较小,当使用该电子设备进行语音通话、收听语音信息等操作时,便于将屏幕的振动区域对准耳道,使得屏幕振动发出的大部分声音均能传送至耳道,能显著地减小漏音,从而能在保证耳内响度的同时,实现电子设备的隐私通话。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补强垫片的第二端面在非显示面上的正投影与第一端面在非显示面上的正投影重合。这样,可以使得补强垫片的形状更加规则,便于加工,有利于降低补强垫片的加工成本。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补强垫片的第二端面在非显示面上的正投影为第三投影,第三投影的面积大于第一投影的面积。这样,能在减小补强垫片与屏幕接触面积、缩小屏幕振动区域的同时,增大振动器被补强垫片覆盖的区域,从而能通过补强垫片更好地保护振动器,避免振动器受损。此外,还可以增大振动器与补强垫片之间的接触面积,能够提高补强垫片与振动器之间的连接强度。由此,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可以在提高电子设备的屏幕发声响度、减小漏音的同时,提高补强垫片对振动器的保护效果以及补强垫片与振动器之间的连接强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端面在非显示面上的正投影为第三投影,第二投影位于第三投影内。具体而言,振动器在非显示面上的正投影可以与第三投影完全重合,或者振动器在非显示面上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外轮廓位于第三投影的外轮廓内侧。这样一来,振动器可以完全被补强垫片的第二端面覆盖,使得补强垫片能更好地保护振动器,避免振动器受损,并且,有利于增大振动器与补强垫片之间的接触面积,能够提高补强垫片与振动器之间的连接强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自第一端面指向第二端面的方向上,至少部分补强垫片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其中,补强垫片的横截面与屏幕的非显示面平行中心线。这样,可以保证第一端面的面积小于第二端面的面积,使得第一投影的面积小于第二投影的面积,且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补强垫片的第一外周面包括多个第一侧面,且第一外周面由多个第一侧面依次相接围合而成。其中,每个第一侧面均连接在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之间。在自第一端面指向第二端面的方向上,第一侧面朝向远离补强垫片的中心线的方向延伸。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补强垫片为圆台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补强垫片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端面形成在第一连接部上;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部的背离第一端面的一侧,第二连接部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第一连接部的横截面的面积,且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形成台阶槽。台阶槽可以呈环状。或者,台阶槽设置在第一连接部的相对两侧。其中,第一连接部的横截面与屏幕的非显示面平行,第二连接部的横截面与屏幕的非显示面平行。这样,可以保证第一端面的面积小于第二端面的面积,进而可以保证第一投影的面积小于第三投影的面积,且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为一体式结构。这样,可以简化补强垫片的加工工艺,且能提高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的连接强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自第一端面指向第二端面的方向上,第一连接部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这样一来,可以增大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提高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的连接强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补强垫片包括中间连接部和多个边缘连接部,多个边缘连接部在中间连接部的周向上排布。边缘连接部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中间连接部的外周边缘相连,第二端朝向远离中间连接部的方向延伸。相邻的两个边缘连接部的第二端间隔开设置,相邻的两个边缘连接部的第一端可以彼此相连,也可以间隔开设置。这样,有利于减小补强垫片第一端面的面积,且可以简化补强垫片的加工工艺,降低成本。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边缘连接部为四个,中间连接部呈圆形片状,边缘连接部呈扇形片状。相邻的两个边缘连接部的第一端间隔开,且相邻的两个边缘连接部的第二端间隔开设置。补强垫片的周向延伸轨迹大致为花瓣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中间连接部与边缘连接部为一体式结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包括弹性垫片,弹性垫片固定连接于振动器的第一表面与屏幕的非显示面之间,且弹性垫片在非显示面上的正投影与补强垫片在非显示面上的正投影无交叠。这样一来,当屏幕的显示面上受到冲击时,可以通过弹性垫片吸收一部分作用于屏幕上的应力,从而可以减小振动器上受到的应力。并且,由于弹性垫片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能力,当振动器与弹性垫片接触时,弹性垫片可以发生弹性变形,从而可以避免弹性垫片影响振动器的振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振动器在非显示面上的正投影的外轮廓位于弹性垫片在非显示面上的正投影的外轮廓内。这样,可以增大振动器被补强垫片和弹性垫片覆盖的面积,从而能更好地保护振动器,能够进一步提高振动器的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弹性垫片为泡棉垫或橡胶垫。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弹性垫片呈环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补强垫片包括边缘部分,边缘部分在非显示面上的正投影与振动器在非显示面上的正投影无交叠。这样,可以增大振动器上被补强垫片覆盖的区域,从而能更好地保护振动器,避免振动器受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补强垫片在非显示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振动器在非显示面上的正投影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投影的面积与第二投影的面积的比值小于或等于0.75。这样,可以使得振动器向屏幕施加的驱动力更加集中,能够进一步提高振动器对屏幕的驱动强度,从而能够提高屏幕发声的响度,有利于提高用户使用电子设备进行语音通话、收听语音信息等操作时的耳内响度,并且有利于进一步减小漏音。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投影的面积与第二投影的面积的比值大于或等于0.2。这样,可以保证补强垫片的第一端面与屏幕的非显示面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补强垫片与屏幕之间的连接强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投影的面积大于或等于50mm2且小于或等于200mm2。这样,能在保证电子设备的耳内响度、优化漏音的同时,保证补强垫片与非显示面的接触面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补强垫片为金属件、塑料件或玻纤材料件。这样,可以兼顾补强垫片来兼顾结构强度和厚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振动器为压电陶瓷振动器。压电陶瓷振动器包括压电陶瓷片。压电陶瓷片具有厚度小、功耗低、灵敏度高等优点,使用包括压电陶瓷片的压电陶瓷振动器可以在实现屏幕发声的同时,减小电子设备的厚度,有利于实现电子设备的轻薄化设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振动器为微振动单元振动器。微振动单元振动器在语音范围内的频响是比较均衡平坦的,可以使得屏幕发声具有良好的听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包括边框和中板,屏幕固定连接于边框;中板固定连接于边框的内表面,且中板与屏幕间隔开设置,中板上设有避让槽,振动器的至少部分容纳在避让槽内。这样,能在保证振动器的振动空间的同时,减小电子设备的厚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电子设备的爆炸图;
图3为图1所示电子设备在A-A线处的剖视图;
图4为图3所示电子设备中的屏幕与振动发声模组的装配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电子设备中的振动发声模组的立体图;
图6为图5所示振动发声模组中补强垫片的第一端面和振动器的第一表面在非显示面上的正投影的示意图;
图7为图5所示振动发声模组的俯视图;
图8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振动发声模组的立体图;
图9为图8所示振动发声模组的侧视图;
图10为图8所示振动发声模组中补强垫片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在非显示面上的正投影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补强垫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又一些实施例的振动发声模组的立体图;
图13为图12所示振动发声模组的侧视图;
图14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补强垫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局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16为图15所示剖视图中弹性垫片的立体图;
图17为本申请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补强垫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电子设备;101、内部容纳空间;
10、屏幕;11、透光盖板;12、显示屏;10a、显示面;10b、非显示面;
20、壳体;21、背盖;22、边框;221、第一顶边;222、第一底边;223、第一侧边;224、第二侧边;23、中板;231、电池安装槽;232、避让槽;23a、第一面;23b、第二面;
30、电路板;31、主电路板;32、副电路板;
40、电池;
50、摄像头模组;
60、振动发声模组;
61、振动器;611、第一表面;612、第二表面;613、第二外周面;
62、补强垫片;621、第一端面;622、第二端面;623、第一外周面;6231、第一侧面;624、边缘部分;625、第一连接部;626、第二连接部;627、中间连接部;628、边缘连接部;6281、第一端;6282、第二端;60a、台阶槽;
70、弹性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申请中的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也可以是不可拆卸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其中,“固定连接”是指彼此连接且连接后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变。“转动连接”是指彼此连接且连接后能够相对转动。“滑动连接”是指彼此连接且连接后能够相对滑动。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位用语,例如,“内”、“外”、“上”、“下”、“前”、“后”、“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位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申请实施例,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振动器,振动器用于驱动屏幕振动以实现屏幕发声。为了提高电子设备的屏幕发声响度,本申请中的电子设备,通过在振动器与屏幕之间设置补强垫片,并使得补强垫片的靠近屏幕的端面(也即是下文中提及的第一端面)在屏幕的非显示面上的正投影面积小于振动器的靠近屏幕的表面(也即是下文中提及的第一表面)在屏幕的非显示面上的正投影面积,由此,能减小补强垫片与屏幕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能够缩小屏幕的振动区域,使得振动器向屏幕施加的驱动力更加集中,能够提高振动器对屏幕的驱动强度,提高屏幕的振动强度,从而能够提高屏幕发声的响度。
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可以是便携式终端设备或其他合适的终端设备。例如,该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tablet personal computer)、膝上型电脑(laptopcomputer)、个人数码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照相机、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智能手表等。该电子设备可以为平板终端,也可以为折叠屏终端。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电子设备100的爆炸图。图1所示电子设备100是以平板手机为例进行的说明。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包括屏幕10、壳体20、电路板30、电池40、摄像头模组50和振动发声模组60。
可以理解的是,图1和图2以及下文相关附图仅示意性的示出了电子设备100包括的一些部件,这些部件的实际形状、实际大小、实际位置和实际构造不受图1和图2以及下文各附图限定。此外,当电子设备100为一些其他形态的设备时,电子设备100也可以不包括摄像头模组50等。
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呈矩形平板状。为了方便下文各实施例的描述,建立XYZ坐标系。具体的,定义电子设备100的宽度方向为X轴方向,电子设备100的长度方向为Y轴方向,电子设备100的厚度方向为Z轴方向。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设备100的坐标系设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的形状也可以为正方形平板状、圆形平板状、椭圆形平板状等等。
屏幕10用于显示图像、视频等。请参阅图2,屏幕10包括透光盖板11和显示屏12。透光盖板11与显示屏12层叠设置并通过胶粘等方式固定连接。透光盖板11主要用于对显示屏12起到保护以及防尘作用。透光盖板11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玻璃。
显示屏12可以采用柔性显示屏,也可以采用刚性显示屏。例如,显示屏12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屏,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或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AMOLED)显示屏,迷你发光二极管(mini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显示屏,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显示屏,微型有机发光二极管(micro 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显示屏,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diodes,QLED)显示屏,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等。
请参阅图3,图3为图1所示电子设备100在A-A线处的截面图。屏幕10包括相背对的显示面10a和非显示面10b。显示面10a具有显示图像、视频的显示界面,当电子设备100处于使用状态时,屏幕10的显示面10a朝向用户,以向用户呈现图像或视频。具体的,在该实施例中,透光盖板11的背离显示屏12的一侧表面形成为显示面10a,显示屏12的背离透光盖板11的一侧表面形成为非显示面10b。
壳体20用于保护电子设备100的内部电子器件。壳体20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金属、陶瓷、塑胶和玻璃。为了实现电子设备100轻薄化的同时保证壳体20的结构强度,壳体20的材质可选为金属。
请参阅图2并结合图3,壳体20包括背盖21和边框22。边框22固定于背盖21上,且边框22围绕背盖21的边缘一周设置。示例性的,边框22可以通过粘胶固定连接于背盖21上。边框22也可以与背盖21为一体成型结构,即边框22与背盖21为一个整体结构。请参阅图3,透光盖板11、背盖21与边框22围成电子设备100的内部容纳空间101。该内部容纳空间101将显示屏12、电路板30、电池40、摄像头模组50、振动发声模组60等器件容纳在内。
请参阅图2,边框22呈矩形环。具体的,边框22包括在Y轴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顶边221和第一底边222,以及在X轴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223和第二侧边224。边框22有第一顶边221、第一侧边223、第一底边222和第二侧边224依次相接围合而成。
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2-图3,电子设备100还包括中板23。中板23固定于边框22的内表面一周。示例性地,中板23可以通过焊接、粘接等方式固定于边框22上,中板23也可以与边框22为一体成型结构。中板23用作电子设备100的结构“骨架”,电路板30、电池40、摄像头模组50等器件可以通过粘接、螺纹连接、卡接、焊接等方式固定于该中板23上。当电子设备100不包括中板23时,电路板30、电池40、摄像头模组50等器件也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卡接、焊接等方式固定于屏幕10的非显示面10b或背盖21的内表面。其中,背盖21的内表面是指的背盖21朝向屏幕10的一侧表面。
请参阅图2,电路板30包括主电路板31和副电路板32。副电路板32与主电路板31电连接,以实现副电路板32与主电路板31之间的数据、信号传输。主电路板31用于集成控制芯片。控制芯片例如可以为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双倍数据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DDR)以及通用存储器(universal flash storage,UFS)等。一些实施例中,主电路板31与屏幕10电连接,主电路板31用于控制屏幕10显示图像或视频。副电路板32用于集成天线(比如5G天线)射频前端、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serial bus,USB)器件等电子元器件。
请继续参阅图2,电池40位于主电路板31与副电路板32之间。电池40用于向电子设备100内诸如屏幕10、电路板30等器件提供电量。一些实施例中,中板23朝向背盖21的表面设有电池40安装槽231,电池40安装于该电池40安装槽231内。
摄像头模组50用于拍摄照片/视频。摄像头模组50可以用作后置摄像头,也可以用作前置摄像头。摄像头模组50固定于电子设备100的内部容纳空间101中。示例性的,请参阅图2,摄像头模组50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卡接、焊接等方式固定于中板23上。
振动发声模组60固定连接于屏幕10的非显示面10b。请参阅图3,振动发声模组60包括振动器61和补强垫片62。振动器61用于驱动屏幕10振动,以通过屏幕10振动产生声波,实现屏幕10发声。具体的,请参阅图3,振动器61设置于屏幕10的非显示面10b。振动发声模组60可以驱动屏幕10沿垂直于非显示面10b的方向(也即是图3中的Z轴方向)振动。振动器61的类型包括但不限于压电陶瓷振动器、微振动单元振动器等。本申请对振动器61的类型不做限定。
其中,压电陶瓷振动器包括压电陶瓷片,压电陶瓷片是一种电子发音元件,在两片电极中间放入压电陶瓷介质材料组成,当在两片电极上面接通交流音频信号时,两片电极中间的压电陶瓷介质会产生形变,使得压电陶瓷片根据信号的频率发生震动,从而产生声音。压电陶瓷片具有厚度小、功耗低、灵敏度高等优点,使用包括压电陶瓷片的压电陶瓷振动器可以在实现屏幕10发声的同时,减小电子设备100的厚度,有利于实现电子设备100的轻薄化设计。微振动单元振动器,也可以叫做线性振动器,其原理跟线性马达接近,是利用电场跟磁场交互作用而产生力场,进而实现屏幕10的振动。微振动单元振动器在语音范围内的频响是比较均衡平坦的,可以使得屏幕10发声具有良好的听感。
具体的,振动器61与第一顶边221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或等于振动器61与第一底边222之间的最小距离。示例性的,振动器61可以设置在靠近第一顶边221的位置处。这样,便于用户使用电子设备100进行语音通话、收听语音信息等操作。
在此基础上,振动器61与第一侧边223之间的最小距离等于振动器61与第二侧边224之间的最小距离。这样,更加便于用户使用电子设备100进行语音通话、收听语音信息等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能在保证振动器61的振动空间的同时,减小电子设备100的厚度,请参阅图2和图3,中板23上设有避让槽232。振动器61的至少部分可以容纳于该避让槽232内。具体的,请参阅图3,振动器61远离屏幕10的一端容纳于避让槽232内,且振动器61靠近屏幕10的一端位于避让槽232外。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整个振动器61均容纳于避让槽232内。
具体的,请参阅图3,中板23包括朝向屏幕10的第一面23a和背向屏幕10的第二面23b。在该实施例中,避让槽232贯穿中板23的第一面23a和第二面23b。也即是,避让槽232形成为贯穿槽。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避让槽232也可以仅贯穿中板23的第一表面611,而不贯穿中板23的第二面23b。在此情况下,避让槽232形成为非贯穿槽。
请参阅图3,补强垫片62固定连接于振动器61与非显示面10b之间。振动器61借助补强垫片62实现与屏幕10的连接。振动器61振动时可以带动补强垫片62振动,进而带动屏幕10振动。补强垫片62可以起到保护振动器61的作用。示例性的,补强垫片62与非显示面10b之间可以通过胶粘剂粘接连接。补强垫片62与振动器61之间可以通过胶粘剂粘接连接。这样,一方面可以通过补强垫片62将振动器61与屏幕10间隔开,在屏幕10受到冲击时,能够避免作用于屏幕10显示面10a上的冲击力直接传递至振动器61,进而能够减小振动器61受到的应力,避免振动器61受损;另一方面,设置补强垫片62后,还有利于提高振动器61的结构强度,提高振动器61抵抗应力的能力。由此,可以通过补强垫片62实现对振动器61的保护,有利于提高振动器61的可靠性。
在此基础上,为了提高电子设备100的屏幕10发声响度,请参阅图4-图5,图4为图3所示电子设备100中的屏幕10与振动发声模组60的装配示意图,图5为图3所示电子设备100中的振动发声模组60的立体图。
请参阅图4-图5,补强垫片62包括第一端面621、第二端面622和第一外周面623。第一端面621和第二端面622相背对,第一外周面623连接于第一端面621和第二端面622之间。第一端面621固定连接于屏幕10的非显示面10b,第二端面622固定连接于振动器61。第一端面621和第二端面622的形状可以为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梯形、三角形、菱形、不规则图形等。第一端面621、第二端面622的形状和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请继续参阅图4-图5,振动器61包括第一表面611、第二表面612和第二外周面613。第一表面611和第二表面612相背对,第二外周面613连接于第一表面611和第二表面612之间。其中,第一表面611朝向屏幕10,第二表面612背向屏幕10。补强垫片62的第二端面622固定连接与振动器61的第一表面611。第一表面611和第二表面612的形状可以为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梯形、三角形、菱形、不规则图形等。第一表面611、第一表面611的形状和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振动器61的中心线O1与补强垫片62的中心线O2重合。由于振动器61的中心区域的振幅通常最大,通过将振动器61的中心线O1设置为与补强垫片62的中心线O2重合,能够保证补强垫片62的振动强度和受力均匀性,进而能够提高屏幕10发声的响度和音质。其中,本申请中所述的“中心线”是指过该部件的重心且沿Z轴方向延伸的线。
请参阅图6,图6为图5所示振动发声模组60中补强垫片62的第一端面621和振动器61的第一表面611在非显示面10b上的正投影的示意图。第一端面621在非显示面10b上的正投影面积小于第一表面611在非显示面10b上的正投影面积。具体的,请参阅图6,第一端面621在非显示面10b上的正投影为第一投影S1,第一表面611在非显示面10b上的正投影为第二投影S2,第一投影S1的面积小于第二投影S2的面积。
由此,相比于补强垫片62的第一端面621在非显示面10b上的正投影面积(也即是第一投影S1的面积)大于振动器61的第一表面621在非显示面10b上的正投影面积(也即是第二投影S2的面积)的方案来说,可以减小补强垫片62与屏幕10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可以减小屏幕10的振动区域,使得振动器61向屏幕10施加的驱动力更加集中,能够提高振动器61对屏幕10的驱动强度,从而能够提高屏幕10发声的响度,有利于提高用户使用电子设备100进行语音通话、收听语音信息等操作时的耳内响度。并且,由于屏幕10的振动区域较小,当用户使用该电子设备100进行语音通话、收听语音信息等操作时,容易将屏幕10的全部或大部分振动区域对准耳道,使得屏幕10振动发出的大部分声音均能传送至耳道,能显著地减小漏音,从而能在保证耳内响度的同时,实现电子设备100的隐私通话。
经实验验证表明,随着第一投影S1面积的减小,电子设备100的耳内响度得到明显提升,且电子设备100的漏音现象也得到优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简化补强垫片62的加工工艺,补强垫片62的第二端面622在非显示面10b上的正投影与第一端面621在非显示面10b上的正投影重合。请参阅图4和图5,第一端面621与第二端面622平行,且第一端面621和第二端面622的形状和大小均相同。示例性的,补强垫片62可以形成为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椭圆柱体等形状。这样,可以使得补强垫片62的形状更加规则,便于加工,有利于降低补强垫片62的加工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投影S1的面积与第二投影S2的面积的比值小于或等于0.75。这样,可以使得振动器61向屏幕10施加的驱动力更加集中,能够进一步提高振动器61对屏幕10的驱动强度,从而能够提高屏幕10发声的响度,有利于提高用户使用电子设备100进行语音通话、收听语音信息等操作时的耳内响度,并且有利于进一步减小漏音。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投影S1的面积与第二投影S2的面积的比值大于或等于0.2。示例性的,第一投影S1的面积与第二投影S2的面积的比值可以为0.2、0.3、0.4、0.5、0.6、0.7、0.75等。这样,可以保证补强垫片62的第一端面621与屏幕10的非显示面10b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补强垫片62与屏幕10之间的连接强度。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能在保证电子设备100的耳内响度、优化漏音的同时,保证补强垫片62与非显示面10b的接触面积,第一投影S1的面积的可以设置为大于或等于50mm2且小于或等于200mm2。例如,第一端面621可以为边长为8.9mm的正方形,此时第一投影S1的面积可以为79.21mm2。又如,第一端面621可以为长度为20mm,宽度为8.9mm的长方形,此时第一投影S1的面积为178mm2
由于屏幕10的显示面10a受到冲击时,补强垫片62可以用于抵挡作用于屏幕10上的部分冲击力,因此补强垫片62的结构强度决定了补强垫片62的保护效果。在此基础上,为了保证补强垫片62的结构强度,可以将补强垫片62的厚度做大,但是,这样又会加大补强垫片62的占用空间,增大电子设备100的厚度。为了避免此问题,可以选择刚性较大的材料制作该补强垫片62来兼顾结构强度和厚度。一些实施例中,补强垫片62可以为金属件。示例性的,补强垫片62可以为不锈钢件、铝合金件、镁铝合金件等。当然,本申请并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补强垫片62也可以为塑料件、玻纤材料件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补强垫片62的厚度t大于或等于0.2mm且小于或等于1mm。请参阅图4,补强垫片62的厚度t是指补强垫片62的第一端面621与第二端面622之间的间距。示例性的,补强垫片62的厚度t可以为0.2mm、0.3mm、0.4mm、0.5mm、0.6mm、0.7mm、0.8mm、0.9mm、1mm等。这样,可以在保证补强垫片62结构强度的同时,减小补强垫片62在电子设备100厚度方向上的占用空间,有利于实现电子设备100的轻薄化设计。
请参阅图7并结合图5,图7为图5所示振动发声模组60的俯视图。其中,图7中所示振动发声模组60的俯视图是由补强垫片62看向振动器61的示意图。补强垫片62包括边缘部分624,边缘部分624在非显示面10b上的正投影与振动器61在非显示面10b上的正投影无交叠。这样,可以增大振动器61上被补强垫片62覆盖的区域,从而能更好地保护振动器61,避免振动器61受损。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补强垫片62也可以不包括上述的边缘部分624。在此情况下,补强垫片62在非显示面10b上的正投影位于振动器61在非显示面10b上的正投影内。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图9,图8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振动发声模组60的立体图,图9为图8所示振动发声模组60的侧视图。本实施例中的振动发声模组60与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振动发声模组60的不同之处在于,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振动发声模组60中,第一端面621在非显示面10b上的正投影与第二端面622在非显示面10b上的正投影重合,也即是,第一端面621在非显示面S上的正投影面积与第二端面622在非显示面10b上的正投影面积相等。而本实施例中振动发声模组60,第二端面622在非显示面10b上的正投影面积大于第一端面621在非显示面10b上的正投影面积。
具体的,请参阅图10,图10为图8所示振动发声模组60中补强垫片62的第一端面621和第二端面622在非显示面10b上的正投影的示意图。补强垫片62的第二端面622在非显示面10b上的正投影为第三投影S3,第三投影S3的面积大于第一投影S1的面积。示例性的,请参阅图10,第一投影S1位于第三投影S3内。这样,能在减小补强垫片62与屏幕10接触面积、缩小屏幕10振动区域的同时,增大振动器61被补强垫片62覆盖的区域,从而能通过补强垫片62更好地保护振动器61,避免振动器61受损。此外,还可以增大振动器61与补强垫片62之间的接触面积,能够提高补强垫片62与振动器61之间的连接强度。由此,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100可以在提高电子设备100的屏幕10发声响度、减小漏音的同时,提高补强垫片62对振动器61的保护效果以及补强垫片62与振动器61之间的连接强度。
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补强垫片62对振动器61的保护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振动器61在非显示面10b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三投影S3内。具体而言,振动器61在非显示面10b上的正投影可以与第三投影S3完全重合,或者振动器61在非显示面10b上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外轮廓位于第三投影S3的外轮廓内侧。
这样一来,振动器61可以完全被补强垫片62的第二端面622覆盖,使得补强垫片62能更好地保护振动器61,避免振动器61受损,并且,有利于增大振动器61与补强垫片62之间的接触面积,能够提高补强垫片62与振动器61之间的连接强度。
请继续参阅图8-图9,在该实施例中,在自第一端面621指向第二端面622的方向上,补强垫片62的横截面的面积逐渐增大。其中,补强垫片62的横截面是指,补强垫片62的平行于屏幕10的非显示面10b的截面。中心线这样,可以保证第一端面621的面积小于第二端面622的面积,使得第一投影S1的面积小于第二投影S2的面积,且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补强垫片62的第一外周面623包括多个第一侧面6231,且第一外周面623由多个第一侧面6231依次相接围合而成。其中,本申请中所述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每个第一侧面6231均连接在第一端面621和第二端面622之间。在自第一端面621指向第二端面622的方向上,第一侧面6231朝向远离补强垫片62的中心线O2的方向延伸。第一侧面6231可以形成为平面,也可以形成为弧面。多个第一侧面6231的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在自第一端面621指向第二端面622的方向上,每个第一侧面6231朝向远离补强垫片62的中心线O2的方向延伸。可以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自第一端面621指向第二端面622的方向上,也可以是多个第一侧面6231中的一部分第一侧面6231,朝向远离补强垫片62的中心线O2的方向延伸,只要保证在自第一端面621指向第二端面622的方向上,补强垫片62的横截面的面积逐渐增大即可。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1,图11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补强垫片62的结构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补强垫片62为圆台状。这样,同样可以保证在自第一端面621指向第二端面622的方向上,补强垫片62的横截面的面积逐渐增大。
在图8和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中,在自第一端面621至第二端面622的方向上,整个补强垫片62的横截面的面积均逐渐增大。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在自第一端面621至第二端面622的方向上,也可以是部分补强垫片62的横截面的面积逐渐增大,只要保证在自第一端面621至第二端面622的方向上,至少部分补强垫片62的横截面的面积逐渐增大即可。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2-图13,图12为本申请又一些实施例的振动发声模组60的立体图,图13为图12所示振动发声模组60的侧视图。在该实施例中,补强垫片62包括第一连接部625和第二连接部626。第一连接部625位于第二连接部626的背离振动器61的一侧。第一连接部625的背离第二连接部626的端面形成为第一端面621,第二连接部626的背离第一连接部625的端面形成为第二端面622。第一连接部625的横截面的面积小于第二连接部626的横截面的面积,且第一连接部625和第二连接部626之间形成台阶槽60a。其中,第一连接部625的横截面是指第一连接部625的平行于屏幕10的非显示面10b的截面。第二连接部626的横截面是指第二连接部626的平行于屏幕10的非显示面10b的截面。台阶槽60a可以呈环状。或者,台阶槽60a设置在第一连接部625的相对两侧。这样,可以保证第一端面621的面积小于第二端面622的面积,进而可以保证第一投影S1的面积小于第三投影S3的面积,且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具体的,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625和第二连接部626为一体式结构。也即是,补强垫片62为一体成型件。这样,可以简化补强垫片62的加工工艺,且能提高第一连接部625与第二连接部626之间的连接强度。当然,本申请并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625与第二连接部626也可以为分体式结构,在此情况下,第一连接部625与第二连接部626也可以通过粘接、焊接等方式固定连接。
请参阅图14,图14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补强垫片62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补强垫片62与图13所示实施例中的补强垫片62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在自第一端面621指向第二端面622的方向上,第一连接部625的横截面的面积逐渐增大。这样一来,可以增大第一连接部625与第二连接部626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提高第一连接部625和第二连接部626之间的连接强度。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5,图15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的局部结构的剖视图。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100与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100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100除了包括屏幕10、补强垫片62、振动器61之外,还包括弹性垫片70。弹性垫片70包括但不限于泡棉、橡胶垫等。
弹性垫片70在非显示面10b上的正投影与补强垫片62在非显示面10b上的正投影无交叠,且弹性垫片70在非显示面10b上的正投影与振动器61在非显示面10b上的正投影有交叠。具体的,振动器61包括第一部分,第一部分在非显示面10b上的正投影与补强垫片62在非显示面10b上的正投影无交叠。弹性垫片70固定连接于第一部分与非显示面10b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6,图16为图15所示剖视图中弹性垫片70的立体图。弹性垫片70可以为环形,弹性垫片70可以环绕在补强垫片62的外周。示例性的,弹性垫片70的形状与补强垫片62的形状相适配。
这样一来,当屏幕10的显示面10a上受到冲击时,可以通过弹性垫片70吸收一部分作用于屏幕10上的应力,从而可以减小振动器61上受到的应力。并且,由于弹性垫片70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能力,当振动器61与弹性垫片70接触时,弹性垫片70可以发生弹性变形,从而可以避免弹性垫片70影响振动器61的振动。
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振动器61在非显示面10b上的正投影的外轮廓位于弹性垫片70在非显示面10b上的正投影的外轮廓内。这样,可以增大振动器61被补强垫片62和弹性垫片70覆盖的面积,从而能更好地保护振动器61,能够进一步提高振动器61的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弹性垫片70可以与上述任一实施例相结合。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7,图17为本申请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补强垫片62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补强垫片62包括中间连接部627和多个边缘连接部628。多个边缘连接部628在中间连接部627的周向上排布。
中间连接部627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长条形片状(例如矩形片状、椭圆形片状等)、菱形片状、圆形片状、不规则形状等。边缘连接部628包括相对的第一端6281和第二端6282,第一端6281与中间连接部627的外周边缘相连,第二端6282朝向远离中间连接部627的方向延伸。相邻的两个边缘连接部628的第二端6282间隔开设置,相邻的两个边缘连接部628的第一端6281可以彼此相连,也可以间隔开设置。边缘连接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长条形片状、圆形片状、扇形片状、三角形片状、菱形片状、半圆形片状、不规则形状等。这样,有利于减小补强垫片62第一端面621的面积,且可以简化补强垫片62的加工工艺,降低成本。
请参阅图17,在该实施例中,边缘连接部628为四个,中间连接部627呈圆形片状,边缘连接部628呈扇形片状。相邻的两个边缘连接部628的第一端6281间隔开,且相邻的两个边缘连接部628的第二端6282间隔开设置。补强垫片62的周向延伸轨迹大致为花瓣形。当然,本申请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补强垫片62的周向延伸轨迹也可以是工字形、蝴蝶形、十字形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6)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屏幕,所述屏幕包括相背对的显示面和非显示面;
振动器,所述振动器设在所述屏幕的所述非显示面所朝向的一侧,所述振动器包括朝向所述屏幕的第一表面;
补强垫片,所述补强垫片包括相背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固定连接于所述屏幕的非显示面,所述第二端面固定连接于所述振动器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端面在所述非显示面上的正投影为第一投影,所述第一表面在所述非显示面上的正投影为第二投影,所述第一投影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投影的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面在所述非显示面上的正投影为第三投影,所述第三投影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投影的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投影位于所述第三投影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自所述第一端面指向所述第二端面的方向上,至少部分所述补强垫片的横截面的面积逐渐增大,其中,所述补强垫片的横截面与所述屏幕的非显示面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垫片包括:
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端面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
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背离所述第一端面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横截面的面积,且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形成台阶槽,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横截面与所述屏幕的非显示面平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横截面与所述屏幕的非显示面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为一体式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垫片包括中间连接部和多个边缘连接部,多个所述边缘连接部在所述中间连接部的周向上排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弹性垫片,所述弹性垫片固定连接于所述振动器的第一表面与所述屏幕的非显示面之间,且所述弹性垫片在所述非显示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补强垫片在所述非显示面上的正投影无交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器在所述非显示面上的正投影的外轮廓位于所述弹性垫片在所述非显示面上的正投影的外轮廓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垫片为泡棉垫或橡胶垫。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垫片包括边缘部分,所述边缘部分在所述非显示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振动器在所述非显示面上的正投影无交叠。
12.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投影的面积与所述第二投影的面积的比值大于或等于0.2,和/或所述第一投影的面积与所述第二投影的面积的比值小于或等于0.75。
13.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投影的面积大于或等于50mm2且小于或等于200mm2
14.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垫片为金属件、塑料件或玻纤材料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器为压电陶瓷振动器。
16.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边框,所述屏幕固定连接于所述边框;
中板,所述中板固定连接于所述边框的内表面,且所述中板与所述屏幕间隔开设置,所述中板上设有避让槽,所述振动器的至少部分容纳在所述避让槽内。
CN202223487786.3U 2022-12-21 2022-12-21 电子设备 Active CN2193725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87786.3U CN219372584U (zh) 2022-12-21 2022-12-21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87786.3U CN219372584U (zh) 2022-12-21 2022-12-21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72584U true CN219372584U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157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87786.3U Active CN219372584U (zh) 2022-12-21 2022-12-21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725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420554B1 (ko) 표시 패널, 브라켓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US20150153829A1 (en) Portable terminal device
KR101881000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파손 방지 구조를 구비하는 휴대용 단말기
US20150256656A1 (en)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CN110072165B (zh) 显示设备
US9949036B2 (en) Electronic device
US11675438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sound providing method of the display device
JP2012034064A (ja) 携帯電子機器
JP7461724B2 (ja) 表示装置
US9991925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KR20210011306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차량
CN111629516A (zh) 具有声音生成器的电路板及包括该电路板的显示装置
KR20200114911A (ko) 표시 장치
US20230328452A1 (en)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Speaker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19372584U (zh) 电子设备
KR20220119578A (ko) 전자 기기
CN111225305B (zh) 电子设备
US20170013333A1 (en) Mobile terminal
KR20200086483A (ko) 디스플레이 패널 스피커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KR20200145879A (ko) 표시 장치와 그의 음향 제공 방법
KR102668375B1 (ko) 음향 발생 장치를 갖는 회로보드와 그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102668420B1 (ko) 표시 장치
WO2023274148A1 (zh) 压电扬声器以及电子设备
CN210518433U (zh) 电子设备
CN108615969B (zh) 壳体组件、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