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72196U - 一种轮毂电机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轮毂电机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72196U
CN219372196U CN202320633875.XU CN202320633875U CN219372196U CN 219372196 U CN219372196 U CN 219372196U CN 202320633875 U CN202320633875 U CN 202320633875U CN 219372196 U CN219372196 U CN 2193721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ub
hollow ring
hollow
hollow annular
hub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3387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温从田
白帅
陈世将
张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Tongzhi Elect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Tongzhi Elect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Tongzhi Elect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Tongzhi Elect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3387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721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721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721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轮毂电机散热装置,属于轮毂电机技术领域,包括轮毂、位于轮毂内侧的轮毂电机、多个间隔设置在轮毂内侧壁的定位块、连接在定位块上的螺杆、压块、位于轮毂内侧且内腔装有冷却油的空心环管,轮毂电机位于轮毂与空心环管之间,压块抵接在螺杆与空心环管之间,空心环管的外圈设置多个与压块契合的卡口;通过在轮毂内侧安装空心环管,当轮胎旋转时带动空心环管一并旋转,带动空心环管内腔的冷却油做离心运动,使得冷却油相对均匀地散布在空心环管的内腔用于吸收轮毂电机的热量;压块卡接在卡口内将空心环管压持牢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适用于对底盘空间有限的混动型新能源车的轮毂电机进行散热。

Description

一种轮毂电机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毂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轮毂电机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轮毂电机是将车子的“动力系统、传动系统、刹车系统集成到一起而设计出来的电机,因此将电动车辆的机械部分大大简化,特别是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和混动技术的发展,紧凑高效的轮毂电机渐渐受到青睐,对汽车动力性能的追求导致轮毂电机功率越来越高,因此轮毂电机产生的热量也会随之提高。
目前解决轮毂电机散热问题普遍是采用外置冷却系统的方法,如公开号为CN113114004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轮毂电机散热装置,通过水进行散热,相比于通过空气散热,提升了散热效果,螺旋形第一换热管的设计,提升了换热管与轮毂电机的换热面积,又比如公开号为CN21698173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轮毂电机散热装置,包括轮毂电机本体、冷却箱和控制器,所述轮毂电机本体的外侧设置有冷却箱,利用专属冷却箱来进行冷却。
这些冷却系统均是占用较大位置,由于轮毂在汽车底部,本身混动型新能源车底盘需要除了传动发动机系统还要额外加装电驱系统,因此底盘空间根本无法安装过多设备,加装水循环散热系统无法适用于混动型新能源车,其次加装水循环系统需要对汽车生产线进行改进,成本过高,并且不同车型之间车架也不相同,前述技术方案中的散热结构无法在不同车型中实现通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提供一种轮毂电机散热装置,适用于对底盘空间有限的混动型新能源车的轮毂电机进行散热。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轮毂电机散热装置,包括轮毂、位于所述轮毂内侧的轮毂电机、多个间隔设置在所述轮毂内侧壁的定位块、连接在所述定位块上的螺杆、压块、位于所述轮毂内侧且内腔装有冷却油的空心环管,所述轮毂电机位于所述轮毂与空心环管之间,所述压块抵接在所述螺杆与空心环管之间,所述空心环管的外圈设置多个与所述压块契合的卡口。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轮毂内侧安装空心环管,轮毂电机位于轮毂与空心环管之间,当轮胎旋转时将带动轮毂内侧的空心环管一并旋转,从而带动空心环管内腔的冷却油做离心运动,能够使得冷却油相对均匀地散布在空心环管的内腔用于吸收轮毂电机的热量。空心环管位于轮毂的内侧,固定安装时是通过旋转螺杆将压块抵接在螺杆与空心环管之间,压块卡接在卡口内,通过设置卡口,在固定安装空心环管时,压块卡接在卡口内进行限位安装,能够将空心环管压持牢固,确保轮毂高速旋转时不会因甩动空心环管造成空心环管的脱落。本实用新型的轮毂电机散热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适用于对底盘空间有限的混动型新能源车的轮毂电机进行散热。
优选的,所述冷却油的灌入量低于所述空心环管总容积的三分之一。
优选的,多个所述定位块间隔均匀地设置在靠近所述轮毂开口端的内侧壁上。
优选的,多个所述定位块通过螺纹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轮毂的内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定位块有四个。
优选的,所述定位块的一端开设有螺孔,所述螺杆的一端穿过所述螺孔与所述定位块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杆的另一端固定有拧块。
优选的,所述空心环管为中部中空且内侧联通环状管体。
优选的,所述空心环管上设置有水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轮毂电机散热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轮毂内侧安装空心环管,轮毂电机位于轮毂与空心环管之间,当轮胎旋转时将带动轮毂内侧的空心环管一并旋转,从而带动空心环管内腔的冷却油做离心运动,能够使得冷却油相对均匀地散布在空心环管的内腔用于吸收轮毂电机的热量。空心环管位于轮毂的内侧,固定安装时是通过旋转螺杆将压块抵接在螺杆与空心环管之间,压块卡接在卡口内,通过设置卡口,在固定安装空心环管时,压块卡接在卡口内进行限位安装,能够将空心环管压持牢固,确保轮毂高速旋转时不会因甩动空心环管造成空心环管的脱落。本实用新型的轮毂电机散热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适用于对底盘空间有限的混动型新能源车的轮毂电机进行散热。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冷却油灌入量设置为低于空心环管总容积的三分之一,能够实现当空心环管内腔的冷却油做离心运动时,冷却油在旋转状态下与空心环管内的空气充分接触,冷却油与空心环管内的空气进行快速地热交换,提高冷却效果,加快冷却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轮毂电机散热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轮毂电机散热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轮毂电机散热装置的空心环管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轮毂电机散热装置的定位块的示意图;
图中:1轮毂、2轮毂电机、3定位块、301螺孔、4螺杆、401拧块、5压块、6空心环管、601水阀、7卡口、8冷却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轮毂电机散热装置,包括轮毂1、位于轮毂1内侧的轮毂电机2、多个间隔设置在轮毂1内侧壁的定位块3、连接在定位块3上的螺杆4、压块5、位于轮毂1内侧且内腔装有冷却油8的空心环管6,轮毂电机2位于轮毂1与空心环管6之间,压块5抵接在螺杆4与空心环管6之间,空心环管6的外圈间隔地设置多个与压块5契合的卡口7。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轮毂1内侧安装空心环管6,轮毂电机2位于轮毂1与空心环管6之间,当轮胎旋转时将带动轮毂1内侧的空心环管6一并旋转,从而带动空心环管6内腔的冷却油8做离心运动,能够使得冷却油8相对均匀地散布在空心环管6的内腔用于吸收轮毂电机2的热量。空心环管6位于轮毂1的内侧,固定安装时是通过旋转螺杆4将压块5抵接在螺杆4与空心环管6之间,压块5卡接在卡口7内,通过设置卡口7,在固定安装空心环管6时,压块5卡接在卡口7内进行限位安装,能够将空心环管6压持牢固,确保轮毂高速旋转时不会因甩动空心环管6造成空心环管6的脱落。本实施例的轮毂电机散热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适用于对底盘空间有限的混动型新能源车的轮毂电机进行散热。
参考图2和图4,定位块3的一端开设有螺孔301,螺杆4的一端穿过螺孔301与定位块3螺纹连接;螺杆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拧块401。固定安装时,当轮毂电机2安装在轮毂1内侧后,握住空心环管6将其从轮毂1的一端开口处向下放置在轮毂1的内侧,空心环管6套在轮毂电机2的中轴与轮毂电机2接触,并压在轮毂电机2的后端盖上,再使用卡钳卡住并转动拧块401,拧块401旋转带动螺杆4在螺孔301内螺纹运动实现旋进,从而能够将压块5抵接在螺杆4与空心环管6之间,将空心环管6压持牢固,确保轮毂高速旋转时不会因甩动空心环管6造成空心环管6的脱落。
进一步的,多个定位块3间隔均匀地设置在靠近轮毂1开口端的内侧壁上,多个定位块3可以通过螺纹可拆卸地固定在轮毂1的内侧壁上。本实施例中定位块3设置有四个,四个定位块3间隔均匀地设置在靠近轮毂1开口端的内侧壁上,空心环管6的外圈间隔均匀地设置四个与压块5契合的卡口7。
参考图3,空心环管6为中部中空且自身内侧为联通的环状管体,空心环管6上设置有水阀601,固定安装时,在安装空心环管6之前,打开水阀601,将冷却油8灌入空心环管6的内腔,冷却油8的灌入量要低于空心环管6总容积的三分之一。通过将冷却油8灌入量设置为低于空心环管6总容积的三分之一,本实施例中冷却油8的灌入量占空心环管6内腔总容量的四分之一,能够实现当空心环管6内腔的冷却油8做离心运动时,冷却油8在旋转状态下与空心环管6内的空气充分接触,冷却油8与空心环管6内的空气进行快速地热交换,提高冷却效果,加快冷却速度。
进一步地,空心环管6可选用铝制材料,能够实现快速导热,从而提高轮毂电机散热装置的冷却效率和冷却效果。
工作原理:固定安装时,在安装空心环管6之前,打开水阀601,将冷却油8灌入空心环管6的内腔,冷却油8的灌入量要低于空心环管6总容积的三分之一,冷却油8灌入空心环管6内部完成充油,达到要求总量后关闭水阀601,将轮毂电机2安装在轮毂1内侧后,握住空心环管6将其从轮毂1的一端开口处向下放置在轮毂1的内侧,并与轮毂电机2接触,再使用卡钳卡住并转动拧块401,拧块401旋转带动螺杆4在螺孔301内螺纹运动实现旋进,从而能够将压块5抵接在螺杆4与空心环管6之间,压块5卡接在空心环管6的卡口7内,将空心环管6稳固地压持住,确保轮毂高速旋转时不会因甩动空心环管6造成空心环管6的脱落。
当轮胎旋转时将带动轮毂1内侧的空心环管6一并旋转,从而带动空心环管6内腔的冷却油8做离心运动,能够使得冷却油8相对均匀地散布在空心环管6的内腔用于吸收轮毂电机2的热量。通过将冷却油8灌入量设置为低于空心环管6总容积的三分之一,能够实现当空心环管6内腔的冷却油8做离心运动时,冷却油8在旋转状态下与空心环管6内的空气充分接触,冷却油8与空心环管6内的空气进行快速地热交换,提高冷却效果,加快冷却速度。本实施例的轮毂电机散热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适用于对底盘空间有限的混动型新能源车的轮毂电机进行散热。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轮毂电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轮毂(1)、位于所述轮毂(1)内侧的轮毂电机(2)、多个间隔设置在所述轮毂(1)内侧壁的定位块(3)、连接在所述定位块(3)上的螺杆(4)、压块(5)、位于所述轮毂(1)内侧且内腔装有冷却油(8)的空心环管(6),所述轮毂电机(2)位于所述轮毂(1)与空心环管(6)之间,所述压块(5)抵接在所述螺杆(4)与空心环管(6)之间,所述空心环管(6)的外圈设置多个与所述压块(5)契合的卡口(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电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油(8)的灌入量低于所述空心环管(6)总容积的三分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电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定位块(3)间隔均匀地设置在靠近所述轮毂(1)开口端的内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毂电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定位块(3)通过螺纹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轮毂(1)的内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毂电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3)有四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电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3)的一端开设有螺孔(301),所述螺杆(4)的一端穿过所述螺孔(301)与所述定位块(3)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毂电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4)的另一端固定有拧块(401)。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毂电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环管(6)为中部中空且内侧联通环状管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轮毂电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环管(6)上设置有水阀(601)。
CN202320633875.XU 2023-03-27 2023-03-27 一种轮毂电机散热装置 Active CN2193721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33875.XU CN219372196U (zh) 2023-03-27 2023-03-27 一种轮毂电机散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33875.XU CN219372196U (zh) 2023-03-27 2023-03-27 一种轮毂电机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72196U true CN219372196U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455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33875.XU Active CN219372196U (zh) 2023-03-27 2023-03-27 一种轮毂电机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721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450C (zh) 用于自行车盘式闸的可拆卸的流体冷却系统
CN1827414A (zh) 用于通过电机驱动车辆的驱动装置
CN106655633A (zh) 一种新型冷却方式的轮毂电机
CN219372196U (zh) 一种轮毂电机散热装置
CN208548789U (zh) 一种散热轮毂电机
CN108494163B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具有制动能量回收功能的电机
CN112178089B (zh) 一种脉冲散热型汽车制动器
CN210724428U (zh) 一种易散热的减速电机
CN109713831B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电动机
CN114649995B (zh) 一种具有循环降温功能的电机控制器用冷却设备
CN220732448U (zh) 一种电摩轮毂电机水冷结构
CN113098204B (zh) 一种增程发电机总成系统
CN213871327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电动执行器
CN111284275B (zh) 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汽车车桥
CN212473414U (zh) 一种利用汽车刹车发电的节能装置
CN114915055A (zh) 一种高效永磁电机的冷却结构
CN112928864A (zh) 一种环保双向风力汽车发电机
CN202014156U (zh) 液体冷循环散热电机壳体
CN207664772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水冷机壳
CN213704179U (zh) 一种汽车方向盘减震护套模具
CN215120344U (zh) 一种便于转运的电磁制动电机
CN215621172U (zh) 一种制动性能好的新型车轮毂
CN215521753U (zh) 一种工作制动摩擦片
CN201038917Y (zh) 电机车轮
CN114258230A (zh) 一种散热性好的电动车控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