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72086U - 电源控制电路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电源控制电路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72086U
CN219372086U CN202222539434.1U CN202222539434U CN219372086U CN 219372086 U CN219372086 U CN 219372086U CN 202222539434 U CN202222539434 U CN 202222539434U CN 219372086 U CN219372086 U CN 2193720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acitor
resistor
power supply
switching tube
control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3943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建勋
唐重山
赵健秋
龙小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3943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720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720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720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irect Current Feeding And Distribu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电源控制电路及终端,该电源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容,第一电容的一端用于接收电源电压;第一电阻,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一电容的另一端,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接地;第一二极管,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一电阻的一端,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第二电阻,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一电容的一端,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充放电电路,充放电电路用于在第一电容处于充电状态时进行放电,并在进行充电时输出目标电压。基于上述方式,可有效提高电源控制电路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电源控制电路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源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电源控制电路及终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设备中通常会设置有电源控制电路,该电源控制电路可在电源供电时为设备提供目标电压以使得设备正常运作。
现有技术的缺陷在于,电源供电并非一直稳定,若出现电源短暂掉电后再次正常供电的情况,设备会在电源掉电后关闭,并在电源再次供电时需要被重新启动,而此时,因电源掉电时间过短,电源控制电路中的电量通常无法在该电源掉电时间内释放,而使得电源控制电路中的充放电电路保持高电量的状态,进而使得电源控制电路在电源再次供电时失去为设备提供目标电压的能力,影响了设备的正常运作,可见,现有的电源控制电路的可靠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电源控制电路的可靠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第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源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容,第一电容的一端用于接收电源电压;第一电阻,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一电容的另一端,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接地;第一二极管,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一电阻的一端,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第二电阻,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一电容的一端,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充放电电路,充放电电路用于在第一电容处于充电状态时进行放电,并在进行充电时输出目标电压。
其中,充放电电路包括:第二电容;第一开关管,第一开关管的驱动端连接第一电容的另一端,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用于接收电源电压,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容的一端,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地;第二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二电容的另一端,第二二极管的正极接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用于输出目标电压。
其中,充放电电路还包括:第三电阻,第三电阻的一端用于接收电源电压,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
其中,充放电电路包括:第一电路,第一电路包括:第二电容;第二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用于接收电源电压,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容的一端,第二开关管的驱动端连接第二电容的另一端,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用于输出目标电压;第四电阻,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二电容的另一端,第四电阻的另一端接地;第二电路,第二电路用于在第一电容处于充电状态时对第二电容进行放电。
其中,第二电路包括:第三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的驱动端连接第一电容的另一端,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容的一端,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容的另一端。
其中,第二电路还包括:第五电阻,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二电容的一端,第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
其中,第二电路包括:第四开关管,第四开关管的驱动端连接第一电容的另一端,第四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地;第五开关管,第五开关管的驱动端连接第四开关管的第一端,第五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容的一端,第五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其中,第四开关管为驱动端接收到高电平电压时导通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开关管,第五开关管为驱动端接收到低电平电压时导通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开关管。
其中,第二电路还包括:第六电阻,第六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二电容的一端,第六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五开关管的第一端。
其中,第四开关管为NMOS管,第五开关管为PMOS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第二个技术方案是:一种终端,包括上述电源控制电路。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区别于现有技术,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若出现电源电压短暂掉电的情况,在电源电压掉电时能够使得第一电容通过第二电阻、第一二极管实现快速放电,进而在电源电压恢复时能够使得第一电容通过第一电阻进行充电,以使得充放电电路能够在第一电容充电时进行放电并在第一电容充满电时完成该放电过程,进而使得充放电电路能够基于恢复的电源电压进行充电以在充电时输出目标电压,以使相应设备能够基于目标电压正常运作,避免出现电源控制电路在电源电压短暂掉电后恢复供电时无法使设备正常运作的情况发生,提高了电源控制电路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电源控制电路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电源控制电路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电源控制电路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是本申请电源控制电路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是本申请电源控制电路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6是本申请终端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第一电容11,第一电阻12,第一二极管13,第二电阻14,充放电电路15,第二电容(151,1551),第一开关管152,第二二极管153,第三电阻154,第一电路155,第二开关管1552,第四电阻1553,第二电路156,第三开关管1561,第五电阻1562,第四开关管1563,第五开关管1564,第六电阻1565,终端20,电源控制电路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请参见图1,图1是本申请电源控制电路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第一实施例中,电源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容11、第一电阻12、第一二极管13、第二电阻14和充放电电路15。
第一电容11用于接收电源电压(如图1中的Vin),第一电容11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电阻12的一端和第二电阻14的一端,也即第一电容11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12的一端而第一电容11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阻14的一端,第一电阻12的另一端和第二电阻14的另一端均接地,第一二极管13的负极连接第一电阻12的一端而正极接地。
充放电电路15可用于在充电时输出目标电压(如图1中的Vout),并在第一电容11充电时进行放电。
具体地,充放电电路15可与第一电容11的两端连接,以获取第一电容11的电压状态,并根据第一电容11的不同电压状态进行充电或放电。
区别于现有技术,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若出现电源电压短暂掉电的情况,在电源电压掉电时能够使得第一电容通过第二电阻、第一二极管实现快速放电,进而在电源电压恢复时能够使得第一电容通过第一电阻进行充电,以使得充放电电路能够在第一电容充电时进行放电并在第一电容充满电时完成该放电过程,进而使得充放电电路能够基于恢复的电源电压进行充电以在充电时输出目标电压,以使相应设备能够基于目标电压正常运作,避免出现电源控制电路在电源电压短暂掉电后恢复供电时无法使设备正常运作的情况发生,提高了电源控制电路的可靠性。
可选地,第二电阻14的阻值小于第一电阻12的阻值。
具体地,在第二电阻14的阻值小于第一电阻12的阻值时,第一电容11所对应的包括第一电容11、第二电阻14、第一二极管13的电容放电回路的阻值小于第一电容11所对应的包括第一电容11、第一电阻12的电容充电回路的阻值,使得第一电容11从满电量放电至零电量的时长小于第一电容11从零电量充电至满电量的时长,也即使得第一电容11的充电效率小于放电效率,以达到使第一电容11放电快而充电慢的技术目的,进而可使得第一电容11可在电源电压短暂掉电的过程中完成放电过程,并因充电较慢而为充放电电路15提供足够时长进行放电,进而使得电源控制电路能够在电源电压恢复后正常输出目标电压以启动设备或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提高了电源控制电路的可靠性。
请参见图2,图2是本申请电源控制电路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第二实施例中,电源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容11、第一电阻12、第一二极管13、第二电阻14、充放电电路15。
充放电电路15包括第二电容151、第一开关管152和第二二极管153。
第一电容11用于接收电源电压(如图2中的Vin),第一电容11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电阻12的一端和第二电阻14的一端,也即第一电容11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12的一端而第一电容11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阻14的一端,第一电阻12的另一端和第二电阻14的另一端均接地,第一二极管13的负极连接第一电阻12的一端而正极接地。
第一开关管152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容11的一端而第一开关管152的驱动端连接第一电容11的另一端,第一开关管152的第二端接地,第二电容151的一端连接第一电容11的一端而第二电容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二极管153的负极,第二二极管153的正极接地,第二二极管153的负极用于输出目标电压。
具体地,在电源电压(如图2中的Vin)初次正常供电时,可对第一电容11和第二电容151进行充电直至满电量,在此过程中,在第二电容151进行充电时,电源电压-第二电容151-目标电压所对应的电路线路中存在充电电流,进而使得第二电容151的另一端能够输出目标电压(如图2中的Vout)。
在电源电压短暂掉电时,第一电容11可通过第一电容11-第二电阻14-第一二极管13的电容放电回路进行放电。
在电源电压恢复供电时,第一电容11可通过第一电容11-第一电阻12的电容充电回路进行充电。在第一电容11进行充电的过程中,第一电容11的另一端的电压为高电压,第一开关管152的驱动端在接收到该高电压后可导通第一端和第二端,使得第二电容151的一端接地,进而使得第二电容151此时通过第二电容151-第一开关管15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二极管153的电容放电回路进行放电。在第一电容11的电量达到满电量时,第一电容11停止充电,第一电容11所在处的电路状态可等同于断路,此时第一电容11的另一端的电压不再为高电压,第一开关管15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断开,使得第二电容151能够通过电源电压-第二电容151-目标电压的电容充电回路进行充电并同时输出该目标电压。
基于上述方式,能够确保第二电容151在电源电压恢复供电后成功进入充电状态,以正常输出目标电压启动设备或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提高了电源控制电路的可靠性。
可选地,如图2所示,充放电电路15还包括第三电阻154。
第三电阻154的一端用于接收电源电压,第三电阻154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
具体地,第二电容151的一端通过第三电阻154接收电源电压,可延长第二电容151的充电时长,以使得第二电容151的另一端能够维持较长时间的目标电压,以供电源控制电路所对应的设备顺利被启动或顺利运行,进一步提高了电源控制电路的可靠性。
可选地,第一电容11的电容值小于预设电容值阈值。
具体地,第一电容11的电容值在预设电容值阈值以内,可确保第一电容11的最大放电速度足够大,以使得第一电容11能够在更短时间内完成放电,提高了电源控制电路的可靠性。
区别于现有技术,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若出现电源电压短暂掉电的情况,在电源电压掉电时能够使得第一电容通过第二电阻、第一二极管实现快速放电,进而在电源电压恢复时能够使得第一电容通过第一电阻进行充电,以使得充放电电路能够在第一电容充电时进行放电并在第一电容充满电时完成该放电过程,进而使得充放电电路能够基于恢复的电源电压进行充电以在充电时输出目标电压,以使相应设备能够基于目标电压正常运作,避免出现电源控制电路在电源电压短暂掉电后恢复供电时无法使设备正常运作的情况发生,提高了电源控制电路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的电源控制电路具体可用于相应设备的上电开机控制电路,具体地,该相应设备可以是指手台、车台、中转台和其它需要上电开机或电源输入开关控制的设备,此处不作限定。
请参见图3,图3是本申请电源控制电路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在第三实施例中,电源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容11、第一电阻12、第一二极管13、第二电阻14、充放电电路15。
充放电电路15包括第一电路155和第二电路156,第一电路155包括第二电容1551、第二开关管1552和第四电阻1553,第二电路156用于在第一电容11处于充电状态时对第二电容1551进行放电。
第一电容11用于接收电源电压(如图3中的Vin),第一电容11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电阻12的一端和第二电阻14的一端,也即第一电容11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12的一端而第一电容11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阻14的一端,第一电阻12的另一端和第二电阻14的另一端均接地,第一二极管13的负极连接第一电阻12的一端而正极接地。
第二开关管1552的第一端用于接收电源电压且连接第二电容1551的一端,第二开关管1552的驱动端连接第二电容的另一端,第二开关管1552的第二端用于输出目标电压(如图3中的Vout),第四电阻1553的一端连接第二电容1551的另一端,第四电阻1553的另一端接地。
具体地,第二电路156可与第一电容11的两端连接,且与第二电容1551的两端连接,以获取第一电容11的电压状态,并根据第一电容11的不同电压状态为第二电容1551导通或断开相应的电容放电回路。
基于上述方式,能够确保第二电容1551在电源电压恢复供电后成功进入充电状态,以正常输出目标电压启动设备或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提高了电源控制电路的可靠性。
可选地,如图4所示,图4是本申请电源控制电路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第二电路156包括第三开关管1561。
第三开关管1561的驱动端连接第一电容11的另一端,第三开关管1561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容1551的一端,也即第三开关管156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容11的一端,第三开关管1561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容1551的另一端。
具体地,在电源电压(如图4中的Vin)初次正常供电时,可对第一电容11进行充电直至满电量,在此过程中,第三开关管1561的驱动端能够接收到第一电容11的另一端的高电压并使得第一端和第二端导通,以使得第二电容1551-第三开关管156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电容放电回路导通,以使得第二电容1551放电,并在第一电容11达到满电量时使得第三开关管1561的驱动端不再接收到高电压,而使得第一端和第二端断开,进而使得后续能够对第二电容1551开始充电。在第二电容1551进行充电时,电源电压-第二电容1551-第四电阻1553所对应的电路线路中存在充电电流,进而使得第二电容1551的另一端能够输出高电压,使得第二开关管1552的驱动端接收到该高电压而导通第一端和第二端,促使第二开关管1552的第二端输出目标电压(如图4中的Vout)。
在电源电压短暂掉电时,第一电容11可通过第一电容11-第二电阻14-第一二极管13的电容放电回路进行放电。
在电源电压恢复供电时,可对第一电容11进行充电直至满电量,在此过程中,第三开关管1561的驱动端能够接收到第一电容11的另一端的高电压并使得第一端和第二端导通,以使得第二电容1551-第三开关管156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电容放电回路导通,以使得第二电容1551放电,并在第一电容11达到满电量时使得第三开关管1561的驱动端不再接收到高电压,而使得第一端和第二端断开,进而使得后续能够对第二电容1551开始充电。在第二电容1551进行充电时,电源电压-第二电容151-第四电阻1553所对应的电路线路中存在充电电流,进而使得第二电容1551的另一端能够输出高电压,使得第二开关管1552的驱动端接收到该高电压而导通第一端和第二端,促使第二开关管1552的第二端输出目标电压(如图4中的Vout)。
基于上述方式,能够确保第二电容1551在电源电压恢复供电后成功进入充电状态,以正常向设备提供相应的目标电压,确保设备正常运作,提高了电源控制电路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的电源控制电路具体可用于相应设备的电源输入开关控制电路,具体地,该相应设备可以是指手台、车台、中转台和其它需要上电开机或电源输入开关控制的设备,此处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第二电路156还包括第五电阻1562。
第五电阻1562的一端连接第二电容1551的一端而另一端连接第三开关管1561的第一端。
具体地,第五电阻1562可起到保护第三开关管1561的效果,防止电流过大,提高电源控制电路的安全性。
可选地,如图5所示,图5是本申请电源控制电路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三,第二电路156包括第四开关管1563和第五开关管1564。
第四开关管1563的驱动端连接第一电容11的另一端,第四开关管1563的第二端接地。第五开关管1564的驱动端连接第四开关管1563的第一端,第五开关管1564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容1551的一端,第五开关管1564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容1551的另一端。
其中,第四开关管1563为驱动端接收到高电平电压时导通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开关管,第五开关管1564为驱动端接收到低电平电压时导通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开关管。第四开关管1563可以是NMOS管,第五开关管1564可以是PMOS管,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此处不作限定。
具体地,在电源电压(如图5中的Vin)初次正常供电时,可对第一电容11进行充电直至满电量,在此过程中,第四开关管1563的驱动端能够接收到第一电容11的另一端的高电压并使得第一端和第二端导通,以使得第五开关管1564的驱动端通过第四开关管1563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接地,导通第五开关管1564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进而使得第二电容1551-第五开关管1564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电容放电回路导通,以使得第二电容1551放电,并在第一电容11达到满电量时使得第四开关管1563的驱动端不再接收到高电压而使得第一端和第二端断开,进而使得第五开关管1564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断开,以便于后续能够对第二电容1551开始充电。在第二电容1551进行充电时,电源电压-第二电容1551-第四电阻1553所对应的电路线路中存在充电电流,进而使得第二电容1551的另一端能够输出高电压,使得第二开关管1552的驱动端接收到该高电压而导通第一端和第二端,促使第二开关管1552的第二端输出目标电压(如图5中的Vout)。
在电源电压短暂掉电时,第一电容11可通过第一电容11-第二电阻14-第一二极管13的电容放电回路进行放电。
在电源电压恢复供电时,可对第一电容11进行充电直至满电量,在此过程中,第四开关管1563的驱动端能够接收到第一电容11的另一端的高电压并使得第一端和第二端导通,以使得第五开关管1564的驱动端通过第四开关管1563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接地,导通第五开关管1564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进而使得第二电容1551-第五开关管1564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电容放电回路导通,以使得第二电容1551放电,并在第一电容11达到满电量时使得第四开关管1563的驱动端不再接收到高电压而使得第一端和第二端断开,进而使得第五开关管1564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断开,以便于后续能够对第二电容1551开始充电。在第二电容1551进行充电时,电源电压-第二电容1551-第四电阻1553所对应的电路线路中存在充电电流,进而使得第二电容1551的另一端能够输出高电压,使得第二开关管1552的驱动端接收到该高电压而导通第一端和第二端,促使第二开关管1552的第二端输出目标电压(如图5中的Vout)。
基于上述方式,能够确保第二电容1551在电源电压恢复供电后成功进入充电状态,以正常向设备提供相应的目标电压,确保设备正常运作,提高了电源控制电路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第二电路156还包括第六电阻1565。
第六电阻1565的一端连接第二电容的一端而另一端连接第五开关管的第一端。
具体地,第六电阻1565可起到保护第五开关管1564的效果,防止电流过大,提高电源控制电路的安全性。
区别于现有技术,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若出现电源电压短暂掉电的情况,在电源电压掉电时能够使得第一电容通过第二电阻、第一二极管实现快速放电,进而在电源电压恢复时能够使得第一电容通过第一电阻进行充电,以使得充放电电路能够在第一电容充电时进行放电并在第一电容充满电时完成该放电过程,进而使得充放电电路能够基于恢复的电源电压进行充电以在充电时输出目标电压,以使相应设备能够基于目标电压正常运作,避免出现电源控制电路在电源电压短暂掉电后恢复供电时无法使设备正常运作的情况发生,提高了电源控制电路的可靠性。
请参见图6,图6是本申请终端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第四实施例中,终端20包括电源控制电路21,电源控制电路21可以是前文任意一实施例所述的电源控制电路,此处不再赘述。
区别于现有技术,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若出现电源电压短暂掉电的情况,在电源电压掉电时能够使得第一电容通过第二电阻、第一二极管实现快速放电,进而在电源电压恢复时能够使得第一电容通过第一电阻进行充电,以使得充放电电路能够在第一电容充电时进行放电并在第一电容充满电时完成该放电过程,进而使得充放电电路能够基于恢复的电源电压进行充电以在充电时输出目标电压,以使相应设备能够基于目标电压正常运作,避免出现电源控制电路在电源电压短暂掉电后恢复供电时无法使设备正常运作的情况发生,提高了电源控制电路的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源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用于接收电源电压;
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
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充放电电路,所述充放电电路用于在所述第一电容处于充电状态时进行放电,并在进行充电时输出目标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电路包括:
第二电容;
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一开关管的驱动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用于接收所述电源电压,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地;
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接地;
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用于输出所述目标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电路还包括:
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用于接收所述电源电压,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电路包括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所述第一电路包括:
第二电容;
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用于接收所述电源电压,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驱动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用于输出所述目标电压;
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二电路用于在所述第一电容处于充电状态时对所述第二电容进行放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路包括:
第三开关管,所述第三开关管的驱动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路还包括:
第五电阻,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路包括:
第四开关管,所述第四开关管的驱动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地;
第五开关管,所述第五开关管的驱动端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
其中,所述第四开关管为驱动端接收到高电平电压时导通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开关管,所述第五开关管为驱动端接收到低电平电压时导通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开关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路还包括:
第六电阻,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电源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阻的阻值小于所述第一电阻的阻值。
10.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源控制电路。
CN202222539434.1U 2022-09-23 2022-09-23 电源控制电路及终端 Active CN2193720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39434.1U CN219372086U (zh) 2022-09-23 2022-09-23 电源控制电路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39434.1U CN219372086U (zh) 2022-09-23 2022-09-23 电源控制电路及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72086U true CN219372086U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50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39434.1U Active CN219372086U (zh) 2022-09-23 2022-09-23 电源控制电路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720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94567B (zh) 电池包以及电池包接口状态的检测系统和检测方法
JP3887093B2 (ja) 表示装置
EP2555373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mpensating for the power of an electric load of a vehicle using a high-capacity capacitor
CN111211007A (zh) 继电器保持电路和电池管理系统
CN112165156A (zh) 充放电装置、电池系统、充放电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2313873A (zh) 电池节数检测电路及方法和监测系统
US7019487B2 (en) Circuits, apparatuses, electrochemical device charging methods, and lithium-mixed metal electrode cell charging methods
CN111082495A (zh) 一种bms电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3258765B (zh) 一种唤醒电路及包括其的电子装置
CN219372086U (zh) 电源控制电路及终端
CN104426127A (zh) 一种负载启动电路
CN111934394A (zh) 锂电池上电自恢复保护控制电路、保护电路和保护装置
US20220250494A1 (en) Wake-up circuit for charge controller, on-board charger, and new energy vehicle
CN109785874B (zh) 电源重置电路
CN113109738B (zh) 掉电时间检测电路及掉电时间检测系统
CN212969138U (zh) 一种利用电容模拟可充电电池特性的装置
US20180212444A1 (en) Battery module and battery system having the same
CN109164746A (zh) 一种下电时序控制电路及电源电路
CN114006426A (zh) 一种大容性负载预充电路及其工作方法
JP7492368B2 (ja) 無停電電源装置
JP2009219336A (ja) 直流電源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充電方法
CN209014942U (zh) 一种下电时序控制电路及电源电路
CN218243333U (zh) 适用于安全防护的驱动电路
CN217239348U (zh) 继电器驱动电路以及电子设备
EP3154149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ep discharge protection of a batter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