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71321U - 介质滤波器及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介质滤波器及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71321U
CN219371321U CN202320711717.1U CN202320711717U CN219371321U CN 219371321 U CN219371321 U CN 219371321U CN 202320711717 U CN202320711717 U CN 202320711717U CN 219371321 U CN219371321 U CN 2193713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lectric
wall
rod
resonance rod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1171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新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Tatfoo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Tatfoo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Tatfoo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Tatfoo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1171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713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713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713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Motors That Do Not Use Commutat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一种介质滤波器及通信装置,通信装置包括介质滤波器,介质滤波器包括壳体、安装座和介质谐振杆。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壁和第二壁,安装座连接于第一壁,且可发生弹性形变;介质谐振杆设于安装座和第二壁之间,且介质谐振杆沿轴向的相对两端分别抵持于安装座和第二壁。通过介质谐振杆远离盖板的一端可弹性抵持于安装座,使得介质谐振杆沿轴向的相对两端可分别与安装座、第二壁形成可靠的接触和装配,可改善第二壁和介质谐振杆之间形成间隙的问题。并且,先将介质谐振杆的一端抵持安装座,然后装配壳体具有第二壁的部分,即可实现介质谐振杆在介质滤波器上的装配,介质滤波器的装配工序简单,易于实现,耗时短。

Description

介质滤波器及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介质滤波器及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介质滤波器通常包括腔体、设置于腔体内的介质谐振杆以及盖合于腔体的开口的盖板。在装配过程中,由于腔体与盖板之间的装配、介质谐振杆在轴向上的高度均存在一定的公差,使得介质谐振杆沿轴向的相对两端难以可靠地贴合盖板及腔体,致使介质滤波器的互调性能受到影响。
在一些情况下,通过在盖板上装配弹片,可以使得弹片对盖板提供弹性力,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盖板对介质谐振杆的压紧作用,进而实现介质谐振杆沿轴向的相对两端抵紧于盖板和腔体。然而,这样增加了弹片的装配工序,且弹片的装配操作较为繁琐、复杂,使得介质滤波器的装配工序相应繁琐、复杂且耗时。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介质滤波器及通信装置,能够改善相关技术中的滤波器的装配工序复杂、耗时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介质滤波器,包括:
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壁和第二壁;
安装座,连接于所述第一壁,且可发生弹性形变;
介质谐振杆,设于所述安装座和所述第二壁之间,且所述介质谐振杆沿轴向的相对两端分别抵持于所述安装座和所述第二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包括:
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壁;
安装件,设置于所述连接件绕第一轴线的外周侧,并可相对于所述连接件弹性形变;所述介质谐振杆远离所述第二壁的一端弹性抵持于所述安装件,所述第一轴线平行于所述介质谐振杆的轴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还包括基座;所述基座连接于所述第一壁,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基座;所述基座与所述安装件在所述介质谐振杆的轴向上间隔形成供所述安装件弹性形变的形变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件绕所述第一轴线的外周侧凹陷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介质谐振杆的轴向贯通所述安装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凹槽绕所述第一轴线均匀分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件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件的外周侧的安装主体以及设于所述安装主体的凸部,所述介质谐振杆远离所述第二壁的一端抵持于所述凸部,且与所述安装主体在所述介质谐振杆的轴向上间隔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件绕所述第一轴线的外周边缘设置有围挡部,所述围挡部围设于所述介质谐振杆的外周,以限制所述介质谐振杆的径向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与所述第一壁为一体连接结构;
或者,所述介质滤波器还包括金属谐振杆,所述金属谐振杆设置于所述第一壁,所述安装座设置于所述金属谐振杆远离所述第一壁的一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与所述金属谐振杆为一体连接结构。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所述介质滤波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介质滤波器及通信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介质滤波器,通过在壳体的第一壁连接有可弹性形变的安装座,且介质谐振杆沿轴向的相对两端分别抵持于安装座和壳体的第二壁,使得介质谐振杆远离第二壁的一端可弹性抵持于安装座。这样,安装座通过其弹性形变的性能可将介质谐振杆压紧于壳体的第二壁,即,介质谐振杆沿轴向的两端可分别与安装座、第二壁形成可靠的接触和装配,如此可改善第二壁和介质谐振杆之间形成无法可靠地贴合的问题。并且,在装配介质滤波器时,先将介质谐振杆的一端抵持于安装座,然后装配壳体具有第二壁的部分,即可实现介质谐振杆的在介质滤波器上的装配,且使得介质谐振杆的相对两端分别抵持安装座和第二壁。如此,介质滤波器的装配工序十分简单,易于实现,且耗时短。
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也具有装配工序十分简单、易于实现、耗时短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介质滤波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提供的介质滤波器的俯视图;
图3为图1提供的介质滤波器的分解图;
图4为图2中沿A-A的立体剖视图;
图5为图2中沿B-B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C处的放大图;
图7为图1提供的介质滤波器的腔体和安装座的配合示意图;
图8为图7中提供的安装座的立体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0-介质滤波器;10-壳体;101-开口;102-通孔;103-第一壁;104-第二壁;11-腔体;12-盖板;20-安装座;201-形变空间;202-凹槽;21-连接件;22-安装件;221-安装主体;222-凸部;223-围挡部;23-基座;30-介质谐振杆;40-调谐元件;L-第一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两个以上”包含两个。相应地,“多组”的含义是两组以上,包含两组。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申请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相关技术中,介质滤波器通常包括腔体、设置于腔体内的介质谐振杆以及盖合于腔体的开口的盖板。在装配过程中,由于腔体与盖板之间的装配、介质谐振杆在轴向上的高度均存在一定的公差,使得介质谐振杆沿轴向的相对两端难以可靠地贴合盖板和腔体,致使介质滤波器的互调性能受到影响。
在一些情况下,通过在盖板上装配弹片,可以使得弹片对盖板提供弹性力,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盖板对介质谐振杆的压紧作用,进而实现介质谐振杆沿轴向的相对两端抵紧于盖板和腔体。
然而,这样增加了弹片的装配工序,且弹片的装配操作较为繁琐、复杂。具体地,弹片包括多个弹性瓣,各弹性瓣具有相对的两端。装配弹片时,需将多个弹性瓣的其中一端固定于盖板,以使弹性瓣的该端位于盖板对应于介质谐振杆的位置的外周。并且,还需将多个弹性瓣的另一端抵压在盖板对应于介质谐振杆的位置。这样,使得多个弹性瓣能够在自身的弹性性能作用下弹性抵压盖板对应于谐振件的位置,以实现对盖板的压紧作用。
基于此,使得介质滤波器的装配工序相应繁琐、复杂且耗时。
由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介质滤波器及通信装置,通过设置安装座可提高介质谐振杆与盖板的贴合可靠性。并且,无需装配弹片,使得介质滤波器的装配工艺十分简单、易于实现且耗时短。
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介质滤波器100包括壳体10、安装座20、介质谐振杆30。壳体1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壁103和第二壁104。安装座20设置于壳体10内,且连接于第一壁103。安装座20可发生弹性形变。介质谐振杆30设于安装座20和第二壁104之间,且介质谐振杆30沿轴向的相对两端分别抵持于安装座20和第二壁104。
介质谐振杆30可以为杆状结构、块状结构、柱状结构等,但不限于此。介质谐振杆30可以为空心结构,也可以为实心结构,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在一些场合中,介质谐振杆30也可被称为谐振管、谐振柱等。介质谐振杆30具有轴向,其中,介质谐振杆30的轴向如图1至图5中示意的方向Z。介质谐振杆30可以为由陶瓷材料制备而成的陶瓷杆,也可以为由其他介质材料制成的介质谐振杆30。其中,介质谐振杆30的轴向大致平行于第一壁103和第二壁104的分布方向。
安装座20连接于第一壁103,可以是安装座20直接连接于第一壁103,即安装座20固定在第一壁103;也可以是安装座20通过中间部件连接于第一壁103,具体为安装座20和第一壁103之间还具有中间部件,该中间部件可以但不限于是下文中涉及的金属谐振杆,即,安装座20间接地连接于第一壁103。
如图3至图5所示,介质谐振杆30沿轴向上的其中一端弹性抵持于安装座20,介质谐振杆30沿轴向上的另一端抵持于第二壁104。基于此,安装座20可通过其弹性性能将介质谐振杆30朝向第二壁104抵推,以使介质谐振杆30在安装座20的弹性抵推作用下抵持于第二壁104。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座20为金属件,通过金属的弹性性能,可使得介质谐振杆30稳定地抵持于安装座20和第二壁104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包括腔体11和盖板12。腔体11为具有内腔的实体结构,盖板12盖合于腔体11,以与腔体11围合形成谐振腔。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5所示,第一壁103设置于腔体11,第二壁104设置于盖板1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壁103和第二壁104均设置于腔体1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壁103设置于盖板12,第二壁104设置于腔体11。
为便于描述本申请的各技术方案,本申请各实施例中主要以第一壁103设置于腔体11,第二壁104设置于盖板12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3至图5所示,腔体11在介质谐振杆30的轴向上的其中一端具有开口101,该开口101连通于腔体11的内腔,盖板12盖合于腔体11的开口101。
需要说明的是,盖板12用于装配调谐元件40。具体地,如图1至图5所示,盖板12具有通孔102,通孔102沿介质谐振杆30的轴向贯通盖板12,且与介质谐振杆30相对设置。调谐元件40装配于通孔102内,且调谐元件40的至少部分沿介质谐振杆30的轴向伸入腔体11内。通过调节调谐元件40伸入腔体11内的长度,可实现介质滤波器100的调频作用。其中,介质谐振杆30为空心结构时,调谐元件40伸入腔体11内的部分可以位于介质谐振杆30内,也可以位于介质谐振杆30外。介质谐振杆30为实心结构时,调谐元件40伸入腔体11内的部分位于介质谐振杆30外。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谐元件40可以是调谐螺钉,调谐螺钉与通孔102螺纹连接。通过旋转调谐螺钉,可调节调谐螺钉伸入腔体11内的长度。
可以理解地,当介质谐振杆30为空心结构,介质谐振杆30的内腔贯通介质谐振杆30沿轴向朝向盖板12的一端,以使介质谐振杆30的内腔与通孔102相对,进而使得调谐元件40可在穿过通孔102后穿入介质谐振杆30内。其中,介质谐振杆30的内腔可贯通或不贯通介质谐振杆30沿轴向远离盖板12的一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介质滤波器100,通过在壳体10内设置可弹性形变的安装座20,安装座20连接于壳体10的第一壁103,且介质谐振杆30沿轴向上的相对两端分别抵持于安装座20和第二壁104,使得介质谐振杆30远离第二壁104的一端可弹性抵持于安装座20。这样,安装座20通过其弹性形变的性能可将介质谐振杆30压紧于第二壁104,使得介质谐振杆30沿轴向的相对两端可分别与安装座20、第二壁104形成可靠的接触和装配,如此可改善第二壁104和介质谐振杆30之间难以可靠贴合的问题,使得介质谐振杆30沿轴向的相对两端可靠抵紧、贴合于第一壁103和第二壁104。
并且,在装配介质滤波器100时,先将介质谐振杆30沿轴向上的其中一端抵持于安装座20,然后装配壳体10具有第二壁104的部分,即可实现第二壁104对介质谐振杆30沿轴向上的另一端的抵持效果。即,实现了介质谐振杆30的在介质滤波器100上的装配,且使得介质谐振杆30在轴向上的两端分别抵持安装座20和第二壁104。具体地,先将介质谐振杆30沿轴向上的其中一端抵持于安装座20,然后将盖板12盖合于腔体11,即可使得盖板12抵持于介质谐振杆30远离第一壁103的一端,实现介质谐振杆30的装配和可靠贴合效果。
如此,介质滤波器100的装配工序十分简单,易于实现,且耗时短。
此外,相关技术中,通过弹片来实现盖板12对介质谐振杆30的抵压作用的方案中,多个弹性瓣的其中一端固定于盖板12,且弹性瓣的该端位于盖板12对应于介质谐振杆30的位置的外周。这样,由于弹片的设置,使得相邻的两个介质谐振杆30之间的距离需设置得较大,如此难以实现介质滤波器100的小型化设计。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介质滤波器100,通过在壳体10内设置与介质谐振杆30弹性抵持的安装座20,无需过多地伸出于介质谐振杆30的外周侧的对应位置,相对于采用弹片抵持的方案来说,相邻两个介质谐振杆30的距离可更小,如此有助于在介质谐振杆30的数量预定的条件下实现介质滤波器100的小型化设计。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4至图8,安装座20包括连接件21和安装件22。连接件21连接于第一壁103,其中,连接件21可直接或间接地连接于第一壁103。安装件22设置于连接件21绕第一轴线L的外周侧,并可相对于连接件21弹性形变。介质谐振杆30在轴向上远离第二壁104的一端弹性抵持于安装件22。其中,第一轴线L平行于介质谐振杆30的轴向。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轴线L沿介质谐振杆30的轴向穿过连接件21的中间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21可以是柱状结构,此时第一轴线L为连接件21的中心轴线。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连接件21也可以不是柱状结构,例如异形结构。
当介质谐振杆30沿轴向上远离第二壁104的一端抵持于安装件22时,安装件22可在介质谐振杆30的抵持作用下沿介质谐振杆30的轴向远离第二壁104弹性形变,以适应于介质谐振杆30的位置,从而使得介质谐振杆30的相对两端分别与安装件22、第二壁104稳定、紧密地实现抵持。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安装件22设置于连接件21绕第一轴线L的外周侧,有助于使得当介质谐振杆30为空心结构时,介质谐振杆30远离第二壁104的一端可完全抵持于安装件22,而不抵持于连接件21。如此,介质谐振杆30可以在安装件22弹性形变时更加灵活、可靠地抵持于安装件22,以提高介质谐振杆30与安装座20的抵持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4至图8,安装座20还包括基座23。基座23连接于第一壁103,连接件21设置于基座23;其中,基座23直接或间接地连接于第一壁103。基座23与安装件22在介质谐振杆30的轴向上间隔形成有形变空间201,形变空间201用于供安装件22弹性形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使基座23连接于第一壁103,且基座23与安装件22在介质谐振杆30的轴向上间隔设置,间隔形成形变空间201。这样,一方面,形变空间201给安装件22的变形预留了一定的空间,可使得安装件22能够灵活地实现弹性形变,从而实现介质谐振杆30分别与安装座20、第二壁104的抵持。另一方面,基座23的截面积大于连接件21的截面积。相较于连接件21直接连接壳体10的方案,本实施例通过基座23连接第一壁103,以使基座23支撑整个安装座20,可提高安装座20在壳体10内的稳定性,进而可改善介质谐振杆30抵持安装座20的过程中致使安装座20倾倒的问题。如此设置,介质谐振杆30的两端分别与安装座20、第二壁104均具有较佳的抵持稳定性。
其中,基座23的截面积指的是基座23的垂直于介质谐振杆30的轴向的截面积,相应地,连接件21的截面积指的是连接件21的垂直于介质谐振杆30的轴向的截面积。
在此还需要补充的是,当安装座20与第一壁103(腔体11)一体成型,基座23的设置,在加工安装座20的连接件21、安装件22及形变空间201时,更容易加工刀具的走刀,利于加工。如不设置基座23,刀具可能会与第一壁103(腔体11)发生干涉,导致无法加工或增大加工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4至图8,安装件22绕第一轴线L的外周侧凹陷形成有凹槽202,凹槽202沿介质谐振杆30的轴向贯通安装件22。
可以理解地,安装件22远离连接件21的一侧凹陷设置,即,安装件22的外周侧凹陷设置,以形成凹槽202。凹槽202沿介质谐振杆30的轴线贯通安装件22,以与形变空间201连通。
通过在安装件22上设置凹槽202,使得安装件22被凹槽202分成多个可弹性形变的部分。如此,安装件22可更加灵活地实现弹性形变,以适应于介质谐振杆30的位置。相应地,安装件22也可灵活地将介质谐振杆30抵持至第二壁104,即,使得介质谐振杆30的相对两端可分别灵活地抵持于安装件22和第二壁104。并且,通过在安装件22的外周侧设置凹槽202,可以使安装件22在受到介质谐振杆30抵持时能够更易发生形变,提高了形变效果,增大了形变范围,降低了形变难度,使得介质谐振杆30沿轴向的相对两端可分别与安装座20、第二壁104更易形成更为紧密可靠的接触,可进一步提高介质滤波器的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4至图8,凹槽20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凹槽202绕第一轴线L均匀分布。
可以理解地,多个凹槽202沿安装件22的周向均匀分布于安装件22。安装件22的周向垂直于第一轴线L。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使多个凹槽202绕第一轴线L均匀分布,从而使得多个凹槽202将安装件22分为多个绕第一轴线L均匀分布的部分。如此,多个均匀分布的部分可对介质谐振杆30提供更加均匀的弹性力,从而将介质谐振杆30抵持至第二壁104上。如此设置,一方面可实现介质谐振杆30充分地接触第二壁104,且与第二壁104抵持。另一方面,也可实现安装件22与介质谐振杆30充分地接触、抵持。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4至图8,凹槽202延伸至连接件21。
通过将安装件22远离连接件21的一侧边缘凹陷至连接件21,以形成凹槽202,从而使得连接件21分成多个部分,如此使得连接件21具有更佳的弹性形变性能,从而可十分灵活地弹性抵持介质谐振杆30,以适应介质谐振杆30的位置,从而使得介质谐振杆30的两端分别与安装件22、第二壁104充分接触抵持。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4至图8,安装件22包括安装主体221和凸部222。安装主体221设置于连接件21绕第一轴线L的外周侧,凸部222设置于安装主体221。介质谐振杆30远离第二壁104的一端抵持于凸部222,且与安装主体221在介质谐振杆30的轴向上间隔布置。
可以理解地,凸部222设置于安装主体221沿介质谐振杆30的轴向远离第一壁103的一侧。并且,凸部222朝向第二壁104的端面沿朝向第二壁104的方向超出于连接件21朝向第二壁104的端面外。这样,当介质谐振杆30抵持于凸部222时,介质谐振杆30可与安装主体221在轴向上间隔布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使安装件22通过凸部222来抵持介质谐振杆30。如此设置,减小了安装件22与介质谐振杆30的接触面积,使得介质谐振杆30在抵压安装件22时,安装件22与介质谐振杆30的接触效果会更加良好,也即安装件22与凸部222接触的部位会被凸部222压得更为平整,这样可减少安装件22和介质谐振杆30之间由于接触面凹凸不平等原因形成的非接触点,从而可使得介质滤波器100具有较佳的无源互调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4至图8,安装件22绕第一轴线L的外周边缘设置有围挡部223,围挡部223围设于介质谐振杆30的外周,以限制介质谐振杆30的径向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介质谐振杆30抵持于安装件22时,由于安装件22发生弹性形变,使得介质谐振杆30会相对于连接件21的第一轴线L发生轻微的摆动,致使介质谐振杆30具有沿径向运动的趋势。通过将围挡部223围设于介质谐振杆30的外周,以限制介质谐振杆30的径向运动,可限制介质谐振杆30的摆动和径向运动,从而可实现介质谐振杆30在壳体10内的稳定装配,以保证介质谐振杆30分别与安装件22、第二壁104之间均具有充分的接触。
需要补充的是,当安装件22包括安装主体221和凸部222时,围挡部223围设于凸部222的外周。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安装座20与第一壁103为一体连接结构。
具体地,安装座20的基座23一体连接于第一壁103,也即是安装座20与腔体11为一体连接结构。
通过安装座20与第一壁103一体成型设置,在腔体11、盖板12、介质谐振杆30等来料后,可直接将介质谐振杆30沿轴向上的一端抵持于壳体10内的安装座20,然后将盖板12盖合于腔体11的开口101,即可使得介质谐振杆30的相对两端分别抵持于安装座20和盖板12,如此简化了介质谐振杆30的装配操作,如此设置,使得介质滤波器100的装配工艺十分简单、易于实现,且耗时较短,并且能够简化物料种类;同时,相比于安装座20与腔体11分体连接而言,一体成型不会在安装座20与腔体11之间产生连接面,即,安装座20与腔体11之间不存在面接触,进而避免分体连接产生连接面而导致的非线性接触,避免了介质滤波器的无源互调等指标受到影响,使得介质滤波器具有更优的性能指标。
在一些实施例中,介质滤波器还包括金属谐振杆,金属谐振杆设置于第一壁103,安装座20设置于金属谐振杆远离第一壁103的一端。
具体地,安装座20的基座23连接于金属谐振杆远离第一壁103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介质谐振杆30可在金属谐振杆与第二壁104之间形成可靠、稳定的连接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座20与金属谐振杆为一体连接结构。
具体地,安装座20的基座23与金属谐振杆为一体连接结构。
如此设置,在装配介质滤波器100时,安装座20可随金属谐振杆一并固定于腔体11内,然后将盖板12盖合于腔体11,即可实现介质滤波器100的装配,使得介质滤波器100的装配工序十分简单、易于实现且耗时短。
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谐振杆可与第一壁103一体连接或分体连接。
基于上述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介质滤波器100。其中,本实施例中的介质滤波器100与上一实施例中的介质滤波器100相同,具体请参阅上一实施例中介质滤波器100的相关描述,此处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由于采用了以上各实施例中涉及的介质滤波器100,同样能够使得介质谐振杆30沿轴向的相对两端充分地与第一壁103和第二壁104接触抵持,且介质滤波器100的装配工序十分简单,易于实现,耗时短。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介质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壁和第二壁;
安装座,连接于所述第一壁,且可发生弹性形变;
介质谐振杆,设于所述安装座和所述第二壁之间,且所述介质谐振杆沿轴向的相对两端分别抵持于所述安装座和所述第二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
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壁;
安装件,设置于所述连接件绕第一轴线的外周侧,并可相对于所述连接件弹性形变;所述介质谐振杆远离所述第二壁的一端弹性抵持于所述安装件,所述第一轴线平行于所述介质谐振杆的轴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质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还包括基座;所述基座连接于所述第一壁,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基座;所述基座与所述安装件在所述介质谐振杆的轴向上间隔形成供所述安装件弹性形变的形变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质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绕所述第一轴线的外周侧凹陷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介质谐振杆的轴向贯通所述安装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介质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凹槽绕所述第一轴线均匀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介质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件的外周侧的安装主体以及设于所述安装主体的凸部,所述介质谐振杆远离所述第二壁的一端抵持于所述凸部,且与所述安装主体在所述介质谐振杆的轴向上间隔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介质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绕所述第一轴线的外周边缘设置有围挡部,所述围挡部围设于所述介质谐振杆的外周,以限制所述介质谐振杆的径向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介质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与所述第一壁为一体连接结构;
或者,所述介质滤波器还包括金属谐振杆,所述金属谐振杆设置于所述第一壁,所述安装座设置于所述金属谐振杆远离所述第一壁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介质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与所述金属谐振杆为一体连接结构。
10.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介质滤波器。
CN202320711717.1U 2023-03-31 2023-03-31 介质滤波器及通信装置 Active CN2193713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11717.1U CN219371321U (zh) 2023-03-31 2023-03-31 介质滤波器及通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11717.1U CN219371321U (zh) 2023-03-31 2023-03-31 介质滤波器及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71321U true CN219371321U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14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11717.1U Active CN219371321U (zh) 2023-03-31 2023-03-31 介质滤波器及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713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81626B2 (ja) キャビティ構造を有する無線周波数フィルタ
CN110088978B (zh) 谐振器及通信装置
EP3386039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16014404B (zh) 谐振器及滤波器
CN219371321U (zh) 介质滤波器及通信装置
CN105308790B (zh) 一种横磁(tm)模介质滤波器
CN113314818B (zh) 多模介质滤波器
CN112640202A (zh) 谐振器、滤波器以及通信装置
CN114614223B (zh) 基站天线及腔体滤波器
CN116487847A (zh) 腔体滤波器
KR20140004340U (ko) 무선 주파수 필터
EP1269563A1 (en) A coaxial cavity resonator, filter and use of resonator component in a filter
CN210326074U (zh) 一种合路器的端口耦合片安装结构及合路器
CN219874001U (zh) 腔体滤波器和通信设备
CN216488440U (zh) 滤波器
CN219371322U (zh) 滤波器及通信设备
CN216055107U (zh) 腔体组件及滤波器
CN218849747U (zh) 一种同轴腔电调滤波器
CN105280994A (zh) 一种tm模介质滤波器和多工器
CN213752977U (zh) 移相器及天线
CN219959386U (zh) 一种高通滤波器
CN220253443U (zh) 谐振器
CN216488436U (zh) 滤波器
CN220628193U (zh) 滤波器及通信设备
CN221176621U (zh) 滤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