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71093U - 压辊组件 - Google Patents

压辊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71093U
CN219371093U CN202223331119.6U CN202223331119U CN219371093U CN 219371093 U CN219371093 U CN 219371093U CN 202223331119 U CN202223331119 U CN 202223331119U CN 219371093 U CN219371093 U CN 2193710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
roller
press
seat
press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3111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万志永
王建峰
邴继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Jieruis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Jieruis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Jieruis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Jieruis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3111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710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710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710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辊组件,该压辊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第一压辊被驱动靠近或远离第二压辊,以传送一极片料带。第一压辊包括辊轴和转动设置在辊轴的辊筒,辊筒外周面设置有多个凸起部,多个凸起部均匀的分布在辊筒的外圆柱面,与第二压辊相配合在极片料带上形成压痕。本实用新型的压辊组件通过在第一压辊上设置凸起部,第一压辊与第二压辊夹住极片料带时,凸起部将极片料带轻微压实,形成压痕,防止极片料带边缘卷起,提高电芯卷绕效率和卷绕品质。

Description

压辊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电池自动化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辊组件。
背景技术
电芯生产设备是通过卷针将正极片料带、负极片料带和隔膜料带依次卷绕形成卷绕体。在卷针卷绕时,极片料带端部的边缘容易卷起,导致电芯卷绕效果差。因此,现有的电芯生产设备通常在靠近卷针处设置吹气机构,防止极片料带边缘卷起。但是,由于吹气机构需要调节气压,其调节时间长、气压也不稳定,影响电芯的生产效率和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极片边缘卷起的压辊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压辊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所述第一压辊被驱动靠近或远离第二压辊,以传送一极片料带,所述第一压辊包括辊轴和转动设置在辊轴的辊筒,所述辊筒外周面设置有多个凸起部,所述多个凸起部均匀的分布在辊筒的外圆柱面,与第二压辊相配合在极片料带上形成压痕。
在本实用新型压辊组件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起部的、与其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截面为半圆弧形。
在本实用新型压辊组件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起部沿辊轴的轴向方向延伸,形成条形凸起部,所述多个凸起部沿辊筒的外圆周面排列。
在本实用新型压辊组件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起部沿辊筒的外圆周面延伸,形成闭合的圆环形凸起部,所述多个凸起部沿辊轴的轴向方向排列。
在本实用新型压辊组件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辊筒的材质为金属,所述第二压辊为包胶辊。
在本实用新型压辊组件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辊轴固定设置在一第一压辊座,所述第一压辊座连接一驱动件。
在本实用新型压辊组件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压辊转动设置在一第二压辊座,所述第二压辊座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驱动端与第二压辊相连接,驱动第二压辊旋转。
在本实用新型压辊组件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辊座通过一对导轨滑动设置在一安装座,所述第二压辊座固定安装在安装座,所述驱动件安装在安装座,所述一对导轨、驱动件的驱动方向均与辊轴的轴向方向相垂直。
在本实用新型压辊组件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的驱动端通过一连接件与第一压辊座相连接,所述连接件设置有沿辊轴的轴向方向延伸的第二腰型孔,所述第一压辊座设置有与第二腰型孔相配合的多个安装孔,所述第一压辊座通过第二腰型孔、多个安装孔调整其在辊轴的轴向方向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压辊组件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压辊座上安装有除尘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压辊组件通过在第一压辊上设置凸起部,第一压辊与第二压辊夹住极片料带时,凸起部将极片料带轻微压实,形成压痕,防止极片料带边缘卷起,提高电芯卷绕效率和卷绕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压辊组件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图1中第一压辊的结构图;
图3是图2中辊筒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另一角度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第一压辊的结构图
图6是图5中辊筒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压辊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压辊100和第二压辊200,第一压辊100固定安装在一第一压辊座300,第二压辊200转动安装在一第二压辊座400。第一压辊座300通过一对导轨500滑动安装在一安装座600,第二压辊座400固定安装在安装座600,一驱动件700设置在安装座600,其驱动端通过一连接件800与第一压辊座300相连接,并驱动第一压辊座300带动第一压辊100靠近或远离第二压辊200夹持穿过其中的极片料带。
如图2所示,第一压辊100包括辊轴110和辊筒120。辊筒120通过一对第一轴承130转动设置在辊轴110上,辊轴110上还套设有隔圈140,隔圈140设置在辊筒120的一端,用于调整辊筒120在辊轴110上的位置。辊筒120和隔圈140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设置有调整挡圈150,调整挡圈150套设在辊轴110,用于将隔圈140、辊筒120锁紧在辊轴110,防止辊筒120、隔圈140沿辊轴110的轴向方向窜动。
辊筒120的外周面设置有多个凸起部121,凸起部121沿轴向方向延伸,并且多个凸起部121沿辊筒120的外圆周面排列,直至均匀的排满辊筒120的外圆柱面,如图3所示。凸起部121与其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截面为半圆弧形,凸起部121的截面设置为半圆弧形,利用半圆弧形的圆弧面对极片料带进行压合,既可以避免损伤极片料带,又可以在极片料带的边缘形成压痕。
再次参考图1所示,第一压辊100与第二压辊200相配合,传送极片料带,辊筒120上设置的凸起部121将极片料带压出压痕,防止极片料带的边缘卷起。辊筒120的材质设置为金属,第二压辊200为包胶辊,防止第一压辊100、第二压辊200硬接触损坏极片料带。
第二压辊200的两端分别通过一第二轴承转动安装在第二压辊座400,其一端与设置在第二压辊座400的一旋转电机410相连接,在旋转电机410的驱动下旋转,带动极片料带的传送。
为了节省第一压辊座300、第二压辊座400、安装座600沿极片料带传送方向的安装空间,安装座600设计为框架型结构,具有一容纳第一压辊座300、第二压辊座400的空心部610、相对的两个安装部620和连接两个安装部620的第一支撑部630、第二支撑部640。第一压辊座300、第二压辊座400均设置在安装座600的空心部610,第一压辊座300通过一对导轨500滑动安装在两个安装部620,第二压辊座400固定安装在两个安装部620,驱动件700安装在第一支撑部630并位于空心部610的外侧,其驱动端穿过第一支撑部630与第一压辊座300相连接。安装座600设计为框架型结构也方便极片料带穿过、降低压辊组件整体重量。
驱动件700设置在一安装板710上,安装板710设置有多个沿轴向方向延伸、贯穿板面的第一腰型孔711,第一支撑部630设置有多个贯穿板面的第一通孔631,驱动件700通过第一腰型孔711、第一通孔631调整其在轴向方向的位置,可以根据第一压辊座300、第一压辊100的尺寸调整驱动件700的位置。
驱动件700的驱动端通过连接件800与第一压辊座300相连接。连接件800为L形,分为竖直设置的第一连接部810和水平设置的第二连接部820。第一连接部810设置有水平截面为T形的卡槽811,驱动件700的驱动端卡在卡槽811内,方便连接件800与驱动件700的安装于拆卸。如图4所示,第二连接部820设置有沿轴向方向延伸、贯穿板面的多个第二腰型孔821,第一压辊座300设置有与第二腰型孔821相配合的安装孔310。当第一压辊座300的尺寸改变时,通过第二腰型孔821、安装孔310调整第一压辊座300沿轴向方向的位置。连接件800的结构方便快速的更换不同尺寸的第一压辊座300。
如图1、图4所示,由于第一压辊100设置有凸起部121,在第一压辊100、第二压辊200压合极片料带时,极片料带可能会产生粉尘,第二支撑部640安装有除尘管900。除尘管900设置为两个,其吸尘口910分别对应第一压辊100的上方和下方,除尘效果更好。
如图5、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凸起部121沿辊筒120外圆周面延伸,形成一闭合的圆环形凸起部121,多个凸起部121沿轴向方向排列,均匀的排满辊筒120。本实施例的第一压辊100与第二压辊200相配合在极片料带上形成沿极片料带传送方向延伸的压痕,同样能够防止极片料带边缘的卷起。
以上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压辊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所述第一压辊被驱动靠近或远离第二压辊,以传送一极片料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辊包括辊轴和转动设置在辊轴的辊筒,所述辊筒外周面设置有多个凸起部,所述多个凸起部均匀的分布在辊筒的外圆柱面,与第二压辊相配合在极片料带上形成压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的、与其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截面为半圆弧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沿辊轴的轴向方向延伸,形成条形凸起部,所述多个凸起部沿辊筒的外圆周面排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沿辊筒的外圆周面延伸,形成闭合的圆环形凸起部,所述多个凸起部沿辊轴的轴向方向排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筒的材质为金属,所述第二压辊为包胶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轴固定设置在一第一压辊座,所述第一压辊座连接一驱动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辊转动设置在一第二压辊座,所述第二压辊座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驱动端与第二压辊相连接,驱动第二压辊旋转。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辊座通过一对导轨滑动设置在一安装座,所述第二压辊座固定安装在安装座,所述驱动件安装在安装座,所述一对导轨、驱动件的驱动方向均与辊轴的轴向方向相垂直。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的驱动端通过一连接件与第一压辊座相连接,所述连接件设置有沿辊轴的轴向方向延伸的第二腰型孔,所述第一压辊座设置有与第二腰型孔相配合的多个安装孔,所述第一压辊座通过第二腰型孔、多个安装孔调整其在辊轴的轴向方向的位置。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辊座上安装有除尘管。
CN202223331119.6U 2022-12-13 2022-12-13 压辊组件 Active CN2193710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31119.6U CN219371093U (zh) 2022-12-13 2022-12-13 压辊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31119.6U CN219371093U (zh) 2022-12-13 2022-12-13 压辊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71093U true CN219371093U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43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31119.6U Active CN219371093U (zh) 2022-12-13 2022-12-13 压辊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710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87797B (zh) 一种极片过辊结构
CN219371093U (zh) 压辊组件
CN209969236U (zh) 圆柱全极耳电池极耳平整装置
CN217770097U (zh) 一种可移动式应急型无线广播装置
CN214383592U (zh) 用于金属带条收卷过程的压辊装置
CN213536717U (zh) 一种便于更换收卷辊的立式单人操作密封胶带收卷机
CN215510059U (zh) 一种泵体外壳加工装夹装置
CN219341173U (zh) 一种复卷机张紧机构
CN217263928U (zh) 一种长丝卷绕头压辊
CN219078631U (zh) 一种单体电池隔板裁剪后废料收卷机构
CN213707345U (zh) 一种新型建筑施工用水管收卷机构
CN214269556U (zh) 一种锂电池隔膜卷取装置
CN216152520U (zh) 一种可调式单轴pvc膜全自动分切机
CN210129559U (zh) 一种卧式电极重绕机
CN211872188U (zh) 一种涡流纺摇架大小夹盘装置
CN217894646U (zh) 一种卷绕机入卷纠偏机构用夹棍快速拆卸结构
CN214505578U (zh) 一种过辊装置
CN219384131U (zh) 一种自动卡料盘装置
CN218692827U (zh) 一种新型卷圆机
CN217708158U (zh) 一种便于安装拆卸的吹膜机收卷锟
CN218707645U (zh) 一种浸胶帆布生产收卷装置
CN214140809U (zh) 一种便于更换模卷的预涂膜生产用收卷装置
CN211428296U (zh) 一种极片收卷压辊装置
CN218022475U (zh) 一种大尺寸卷膜自动上膜机
CN216563273U (zh) 用于卷绕机的胶带上料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