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67679U - 模拟燃料喷射燃气发生器 - Google Patents

模拟燃料喷射燃气发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67679U
CN219367679U CN202320441573.2U CN202320441573U CN219367679U CN 219367679 U CN219367679 U CN 219367679U CN 202320441573 U CN202320441573 U CN 202320441573U CN 219367679 U CN219367679 U CN 2193676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air
air delivery
fixedly connected
t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4157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子瑞
郭嘉欣
乔何晴
王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Hepu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Hepu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Hepu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Hepu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4157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676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676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676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30Use of alternative fuels, e.g. biofuel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模拟燃料喷射燃气发生器,涉及发生器技术领域,包括空气输送框,空气输送框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一通孔。它能够通过设置顶紧机构,在输气孔对空气输送框内部输送空气时,通过输送空气的压力推动顶紧板向上移动,进而带动滑动柱在顶紧腔的内侧壁向上滑动,且给予弹性件压缩的力,在空气输送框内部气体向输气孔输出时,顶紧板可以阻挡气体输出,实现了本装置直至气体逆流的目的,解决了上述装置在使用时由于燃烧室和空气输送腔相互连通,且空气输送管道直通燃料输送室,一旦燃烧室压力过大火焰会通过空气输送管进入燃料输送室,对装置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的问题,实现了本装置使用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模拟燃料喷射燃气发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生器技术领域,具体是模拟燃料喷射燃气发生器。
背景技术
目前,以乙醇为燃料的燃气发生器主要有:空气输送框(1)单管燃烧室燃气发生器,该类燃气发生器存在容积流量上限限制,随着容积流量的增加,单管火焰筒直径不断增大,当火焰筒直径达到一定程度后,主燃烧孔与掺混孔射流深度难以满足主燃区燃烧组织及掺混区均匀掺混的需要,导致发生器性能的下降;第一通孔(2)环形燃烧室燃气发生器,CN103697471A公开的燃气发生器存在随着容积流量的增加,火焰筒高度基本不变,但火焰筒直径变化较大,燃气发生器整体尺寸随之增大,一方面导致制造成本急剧增加,另一方面需要较大的安装场地、也不方便车载机动等,因此,燃气发生器存在燃气焓值低,点火系统繁琐点火可靠性差、容积流量受限、几何尺寸较大、需配备高压冷却水系统,运行成本高等缺点。
根据专利号CN107420937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以乙醇为燃料的多点喷射燃气发生器,包括扩压器、燃料分流雾化装置、高能等离子点火电嘴、壳体、火焰筒,扩压器由前转接法兰、扩压段、后法兰构成,壳体由壳体前法兰和壳体后连接法兰构成,火焰筒由头部转接段和筒体构成,燃料分流雾化装置和头部转接段固定在后法兰与壳体前法兰之间,筒体端部插入壳体后连接法兰内,高能等离子点火电嘴固定在壳体和筒体上,壳体与筒体之间设有环形通道,距离头部转接段20mm~50mm处设有浮动环安装座,浮动环安装座上设有卡环,卡环上固定有浮动环,高能等离子点火电嘴端部固定在浮动环上,沿筒体轴向依次设有补燃孔和掺混孔。
采用上述方案,燃气发生器以空气为氧化剂,并以乙醇为燃料,燃气焙值高,空气极易获得,乙醇价格低廉,有效解决了燃气焙值低,运行成本高的问题;使用双油路离心喷嘴雾化效果良好,乙醇经离心喷嘴一次雾化后与旋流器出口的高速旋转气流互相作用形成二次雾化,二次雾化后的乙醇雾化液在旋转气流的带动下沿气流流动轨迹运动,在点火电嘴附近形成一个极易被高能等离子点火嘴点燃的乙醇二次雾化燃料与空气混合微团,点火可靠性较高,多次试验结果证明点火成功率接近100%,解决了燃气发生器点火可靠性低的问题;使离心喷嘴和旋流器形成轴向叠层结构,使燃烧结构布置在同一平面,副油燃料通道雾化燃料直接送到燃烧区,主油燃料通道喷出雾化燃料在旋流器作用下实现二次雾化,并形成低压区,使已燃高温气体沿中心轴回流,主流和回流之间形成一个速度较低区域,使火焰稳定,相邻旋流器旋向相反避免气流的相互干扰,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容积流量增加发生器尺寸增加的问题,实现大容积流量下几何尺寸相对较小;火焰筒内壁空气冷却方式代替水冷方式,有效降低了火焰筒的工作温度,解决了燃气发生器因喷雾降温或壳体水冷需要配置冷却水系统的问题,降低系统集成的复杂度;采用多点喷射方式大大提高了空间利用率,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燃气发生器整体几何尺寸相对过大,场地空间需求大,制造成本高的问题;燃料分配装置与火焰筒定位方式为一体镂空法兰式一体成型,提高了整体结构强度,现有技术燃气发生器对启动速度要求越来越高,一般要求从进气阀打开到燃气发生器正常工作时间不超过1秒钟,导致燃气发生会产生严重的气锤现象,现有技术中采用内置式焊接成型燃料总管及火焰筒定位销定位方式已不能满足结构强度要求,将本发明的燃油总管结构为一体式镂空法兰,火焰筒定位采用将火焰筒焊接在一体式镂空法兰上,通过扩压器的后法兰与壳体之间的壳体前法兰将燃料分流雾化装置和头部转接段串夹在一起,解决了燃气发生器运行结构安全可靠性问题,但是上述装置在使用时由于燃烧室和空气输送腔相互连通,且空气输送管道直通燃料输送室,一旦燃烧室压力过大火焰会通过空气输送管进入燃料输送室,对装置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为此我们提出模拟燃料喷射燃气发生器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模拟燃料喷射燃气发生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模拟燃料喷射燃气发生器,包括空气输送框,所述空气输送框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空气输送框的左端开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输气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燃烧框,所述燃烧框的外表面开设有两组相互对称的进气孔,所述燃烧框的左端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部安装有喷射组件,所述空气输送框的内侧壁设置有两个相互对称的顶紧机构,所述空气输送框的外部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空气输送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的左方设置有连接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顶紧机构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外表面与空气输送框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顶紧框,所述顶紧框的左端开设有顶紧腔,所述顶紧腔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弹性件。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柱,所述滑动柱的外表面与顶紧腔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柱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顶紧板。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左侧面开设有两组相互对称的第三通孔,两组所述第三通孔的内侧壁均滑动连接有两个相互对称的螺杆。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螺杆的右端均固定连接有螺头,所述连接环的左侧面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内侧壁与空气输送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右端与连接框的左端连通连接,所述连接筒的左端开设有螺纹腔,所述螺纹腔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外螺纹筒。
进一步的,所述外螺纹筒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左侧面与前置装置的连接管连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模拟燃料喷射燃气发生器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顶紧机构,在输气孔对空气输送框内部输送空气时,通过输送空气的压力推动顶紧板向上移动,进而带动滑动柱在顶紧腔的内侧壁向上滑动,且给予弹性件压缩的力,在空气输送框内部气体向输气孔输出时,顶紧板可以阻挡气体输出,实现了本装置直至气体逆流的目的,解决了上述装置在使用时由于燃烧室和空气输送腔相互连通,且空气输送管道直通燃料输送室,一旦燃烧室压力过大火焰会通过空气输送管进入燃料输送室,对装置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的问题,实现了本装置使用的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机构,可以通过控制连接环放置在指定位置,然后控制螺杆贯穿第三通孔,且使螺杆处于本装置安装孔的上方,并且螺杆的底端与安装孔的上部接触,通过转动螺头,进而带动螺杆转动,从而使螺杆螺纹连接于安装孔的内部,实现了本装置快速固定安装的目的,通过设置连接机构,通过控制连接筒顶紧外螺纹筒,然后转动连接筒,进而带动外螺纹筒螺纹连接于螺纹腔的内部,从而实现了本装置快速连接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正视结构拆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机构的立体结构拆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机构的立体结构拆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顶紧机构的立体结构拆分图。
图中:1、空气输送框;2、第一通孔;3、输气孔;4、燃烧框;5、进气孔;6、第二通孔;7、喷射组件;8、顶紧机构;801、连接板;802、顶紧框;803、顶紧腔;804、弹性件;805、滑动柱;806、顶紧板;9、固定机构;901、连接环;902、第三通孔;903、螺杆;904、螺头;905、连接槽;10、连接框;11、连接机构;1101、连接筒;1102、螺纹腔;1103、外螺纹筒;1104、限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施例提供了模拟燃料喷射燃气发生器,该发生器用于在燃料的喷射燃气过程中使能量转换,通过输送空气的压力推动顶紧板806向上移动,进而带动滑动柱805在顶紧腔803的内侧壁向上滑动,且给予弹性件804压缩的力,在空气输送框1内部气体向输气孔3输出时,顶紧板806可以阻挡气体输出,实现了本装置直至气体逆流的目的,使得该装置的能量转换效果更加理想,能够保证本装置使用的安全性。
参见图1~图5,模拟燃料喷射燃气发生器,包括空气输送框1,空气输送框1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一通孔2,空气输送框1的左端开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输气孔3,第一通孔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燃烧框4,燃烧框4的外表面开设有两组相互对称的进气孔5,燃烧框4的左端开设有第二通孔6,第二通孔6的内部安装有喷射组件7,空气输送框1的内侧壁设置有两个相互对称的顶紧机构8。
顶紧机构8包括连接板801,连接板801的外表面与空气输送框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连接板80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顶紧框802,顶紧框802的左端开设有顶紧腔803,顶紧腔80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弹性件804。
此处弹性件804的材质优选为弹簧。
弹性件804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柱805,滑动柱805的外表面与顶紧腔803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滑动柱805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顶紧板806。
此处滑动柱805的直径与顶紧腔803的孔径一致,此处顶紧板806在自然状态时顶紧空气输送框1的内侧壁,且密封输气孔3。
在输气孔3对空气输送框1内部输送空气时,通过输送空气的压力推动顶紧板806向上移动,进而带动滑动柱805在顶紧腔803的内侧壁向上滑动,且给予弹性件804压缩的力,在空气输送框1内部气体向输气孔3输出时,顶紧板806可以阻挡气体输出,实现了本装置直至气体逆流的目的。
空气输送框1的外部设置有固定机构9。
固定机构9包括连接环901,连接环901的左侧面开设有两组相互对称的第三通孔902,两组第三通孔902的内侧壁均滑动连接有两个相互对称的螺杆903。
此处螺杆903的直径与第三通孔902的孔径一致。
两个螺杆903的右端均固定连接有螺头904,连接环901的左侧面开设有连接槽905,连接槽905的内侧壁与空气输送框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此处连接槽905的孔径与空气输送框1的直径一致。
通过控制连接环901放置在指定位置,然后控制螺杆903贯穿第三通孔902,且使螺杆903处于本装置安装孔的上方,并且螺杆903的底端与安装孔的上部接触,通过转动螺头904,进而带动螺杆903转动,从而使螺杆903螺纹连接于安装孔的内部,实现了本装置快速固定安装的目的。
空气输送框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框10,连接框10的左方设置有连接机构11。
连接机构11包括连接筒1101,连接筒1101的右端与连接框10的左端连通连接,连接筒1101的左端开设有螺纹腔1102,螺纹腔1102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外螺纹筒1103。
此处外螺纹筒1103的直径与螺纹腔1102的孔径一致。
外螺纹筒1103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环1104,限位环1104的左侧面与前置装置的连接管连通连接。
此处限位环1104的孔径与外螺纹筒1103的孔径一致,且与前置装置连接管的孔径一致。
通过控制连接筒1101顶紧外螺纹筒1103,然后转动连接筒1101,进而带动外螺纹筒1103螺纹连接于螺纹腔1102的内部,从而实现了本装置快速连接的目的。
工作原理:在使用本装置时,首先通过控制连接筒1101顶紧外螺纹筒1103,然后转动连接筒1101,进而带动外螺纹筒1103螺纹连接于螺纹腔1102的内部,从而实现了本装置快速连接的目的,通过控制连接环901放置在指定位置,然后控制螺杆903贯穿第三通孔902,且使螺杆903处于本装置安装孔的上方,并且螺杆903的底端与安装孔的上部接触,通过转动螺头904,进而带动螺杆903转动,从而使螺杆903螺纹连接于安装孔的内部,实现了本装置快速固定安装的目的,在输气孔3对空气输送框1内部输送空气时,通过输送空气的压力推动顶紧板806向上移动,进而带动滑动柱805在顶紧腔803的内侧壁向上滑动,且给予弹性件804压缩的力,在空气输送框1内部气体向输气孔3输出时,顶紧板806可以阻挡气体输出,实现了本装置直至气体逆流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模拟燃料喷射燃气发生器,包括空气输送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输送框(1)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一通孔(2),所述空气输送框(1)的左端开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输气孔(3),所述第一通孔(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燃烧框(4),所述燃烧框(4)的外表面开设有两组相互对称的进气孔(5),所述燃烧框(4)的左端开设有第二通孔(6),所述第二通孔(6)的内部安装有喷射组件(7),所述空气输送框(1)的内侧壁设置有两个相互对称的顶紧机构(8),所述空气输送框(1)的外部设置有固定机构(9),所述空气输送框(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框(10),所述连接框(10)的左方设置有连接机构(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燃料喷射燃气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紧机构(8)包括连接板(801),所述连接板(801)的外表面与空气输送框(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80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顶紧框(802),所述顶紧框(802)的左端开设有顶紧腔(803),所述顶紧腔(80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弹性件(8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拟燃料喷射燃气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804)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柱(805),所述滑动柱(805)的外表面与顶紧腔(803)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柱(805)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顶紧板(80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燃料喷射燃气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9)包括连接环(901),所述连接环(901)的左侧面开设有两组相互对称的第三通孔(902),两组所述第三通孔(902)的内侧壁均滑动连接有两个相互对称的螺杆(9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拟燃料喷射燃气发生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螺杆(903)的右端均固定连接有螺头(904),所述连接环(901)的左侧面开设有连接槽(905),所述连接槽(905)的内侧壁与空气输送框(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燃料喷射燃气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11)包括连接筒(1101),所述连接筒(1101)的右端与连接框(10)的左端连通连接,所述连接筒(1101)的左端开设有螺纹腔(1102),所述螺纹腔(1102)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外螺纹筒(110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拟燃料喷射燃气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螺纹筒(1103)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环(1104),所述限位环(1104)的左侧面与前置装置的连接管连通连接。
CN202320441573.2U 2023-03-09 2023-03-09 模拟燃料喷射燃气发生器 Active CN2193676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41573.2U CN219367679U (zh) 2023-03-09 2023-03-09 模拟燃料喷射燃气发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41573.2U CN219367679U (zh) 2023-03-09 2023-03-09 模拟燃料喷射燃气发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67679U true CN219367679U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378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41573.2U Active CN219367679U (zh) 2023-03-09 2023-03-09 模拟燃料喷射燃气发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676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59252Y (zh) 一种喷气式燃气灶
CN116164307B (zh) 一种气体旋流式空气氢气火炬点火器
CN109404166A (zh) 一种宽工况液氢液氧火炬式电点火装置
CN114856860A (zh) 一种双向可调节针栓式喷注器及液体火箭发动机
CN219367679U (zh) 模拟燃料喷射燃气发生器
CN116045307B (zh) 一种双离心式空气酒精火炬点火器
CN201819226U (zh) 一种焚烧炉的引射混燃装置
CN107084388B (zh) 一种混合雾化裂解燃烧器及其混合燃烧方法
CN2906366Y (zh) 锅炉气化节油小油枪
CN2672494Y (zh) 完全上进风双喷嘴燃烧器
CN220205745U (zh) 一种低压垂直引射混合燃烧器
CN208763745U (zh) 航空重油发动机缸头总成及航空发动机
CN106402865A (zh) 一种高超声速高焓地面模拟设备的加热器点火器
CN217635602U (zh) 一种工业气喷燃烧机
CN217402606U (zh) 一种煤粉锅炉点火油枪
CN212252609U (zh) 一种液化气喷火枪的喷火头
CN212537837U (zh) 引射式燃烧器
CN114110591B (zh) 一种焚烧炉用掺烧型油气燃烧器
CN217928750U (zh) 一种新型醇基燃料自气化燃烧器
CN204853553U (zh) 一种用于化学回热循环的多级双燃料喷嘴
CN111609412B (zh) 一种锅炉辅助燃烧结构
CN220506782U (zh) 一种点火芯及采用该点火芯的燃气灶
CN220892230U (zh) 一种抽火装置及其应用的燃烧器
CN2428694Y (zh) 双旋流低压喷燃器
CN217423232U (zh) 一种适用于粉煤燃烧或气化设备的多级点火烧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