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65190U - 一种光伏斜屋面及光电建筑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伏斜屋面及光电建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65190U
CN219365190U CN202320909267.7U CN202320909267U CN219365190U CN 219365190 U CN219365190 U CN 219365190U CN 202320909267 U CN202320909267 U CN 202320909267U CN 219365190 U CN219365190 U CN 2193651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voltaic
drainage
section
water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0926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新颖
罗易
李科庆
曹麒麟
李一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tai Anneng Digital Energy Zheji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Astronergy New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Astronergy New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Astronergy New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0926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651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651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651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10Photovoltaic [PV]

Landscapes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伏斜屋面及光电建筑,包括防水防潮层、顺水条、挂瓦条;若干第一排水槽,垂直于挂瓦条,第一排水槽通过支撑件固定于挂瓦条,支撑件的上端固定于第一排水槽的翼缘;若干光伏组件,第一排水槽上端跨设有连接件,连接件的两个端部固定于挂瓦条,光伏组件通过压块固定连接于连接件;第二排水槽,第二排水槽的两个端部伸入相邻的两个第一排水槽。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光伏斜屋面及光电建筑,通过相互垂直的挂瓦条与顺水条上设置多个第一排水槽与第二排水槽,光伏组件表面遇水能够由第一排水槽与第二排水槽进行排水,能有效避免漏水,通过连接件与压块的配合实现光伏组件的固定,保证结构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光伏斜屋面及光电建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电建筑设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光伏斜屋面。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斜屋面的光电建筑。
背景技术
现有的斜屋面安装光伏系统时,通常采用在挂瓦条上安装挂钩、然后在挂钩上安装导轨,再将光伏组件固定到导轨上的方式进行光伏组件的安装。安装挂钩时需取下屋面瓦,挂钩安装完成后再将之前取下的屋面瓦装回,安装效率较低,操作复杂。且挂钩安装的方式结构重心较高,挂钩偏心受力上述方式安装的光电建筑的屋面与光伏组件的整体性较差,不符合建筑美观。
此外,现有的光电建筑设计的防水结构有明显不足,在光伏组件安装及运行时挂钩会使屋面瓦有一定程度的损坏,从而导致光伏组件运行过程中出现漏水的现象。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光电建筑,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斜屋面,该光伏斜屋面通过在挂瓦条上设置与挂瓦条垂直的第一排水槽,此外在多个光伏组件之间还设有垂直于第一排水槽的第二排水槽,通过第一排水槽与第二排水槽能够实现雨水的排放,避免漏水现象,提高了安全性,光伏组件通过压块固定连接于连接件,提高了结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光伏斜屋面的光电建筑。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伏斜屋面,包括:
防水防潮层、顺水条、挂瓦条;
若干第一排水槽,垂直于挂瓦条,第一排水槽通过支撑件固定于挂瓦条,支撑件的上端固定于第一排水槽的翼缘,支撑件的下端固定于挂瓦条;
若干光伏组件,设于相邻的第一排水槽之间,第一排水槽的上端跨设有连接件,连接件的两个端部均固定于挂瓦条,光伏组件通过压块固定连接于连接件;
相邻的两个第一排水槽上设有多个第二排水槽,第二排水槽垂直于第一排水槽并设置于光伏组件的上、下两侧,且第二排水槽的两个端部分别伸入两个相邻的第一排水槽。
优选地,连接件的上端设有内凹段,内凹段的中部设有用于限位的凸出段,以使内凹段分为两个凹槽,光伏组件的端部伸入内凹段的凹槽。
优选地,连接件与第一排水槽的翼缘相跨设部位的高度高于第一排水槽的高度,内凹段伸入第一排水槽内,内凹段的宽度较第一排水槽底部的宽度宽,内凹段上表面的高度与置于第一排水槽上的第二排水槽的内表面高度相同。
优选地,顺水条的下端部设有多个下层屋面瓦,下层屋面瓦设于挂瓦条上表面,下层屋面瓦与第一排水槽之间设有防水布,第一排水槽设于防水布的上表面,防水布跨设于下层屋面瓦与设于下层屋面瓦相邻的挂瓦条,相邻的下层屋面瓦左右搭接设置并通过固定件固定于挂瓦条。
优选地,第二排水槽的两个端部具有同向延伸的翼缘,光伏组件的端部置于第二排水槽内。
优选地,斜屋面最左侧与最右侧的第一排水槽上的连接件的一侧凹槽内,与斜屋面最下侧的第二排水槽内,均设有衬管。
优选地,压块上扣设有防水盖,第二排水槽内相邻的光伏组件之间设有防水胶条。
优选地,位于第一排水槽内上的衬管的上表面口设有泛水板,泛水板包括台阶结构及翻边,台阶结构靠近光伏组件设置,翻边设于泛水板的末端,翻边与台阶结构之间构成排水部,排水部搭接有侧屋面瓦,排水部与侧屋面瓦的宽度相同。
优选地,位于最上侧的第二排水槽内扣设有上包边的钩扣段,上包边还包括斜面段与平面段,斜面段的两端分别连接于钩扣段与平面段,平面段上铺设有搭接设置的上层屋面瓦,上包边的宽度大于相邻的挂瓦条之间的距离。
优选地,位于最下侧的第二排水槽内扣设有下包边的钩扣段,下包边还包括垂直段与平面段,垂直段与平面段、钩扣段均垂直设置,下包边的平面段上铺设有搭接设置的下层屋面瓦。
优选地,上包边与泛水板的连接处搭接有异形包边,异形包边包括立边结构与末端的翻边结构,立边结构用于遮蔽上包边与泛水板的连接部,立边结构与翻边结构之间构成排水沟,排水沟内搭接有上层屋面瓦,排水沟的宽度与上层屋面瓦的宽度相同。
一种光电建筑,包括光伏斜屋面,所述光伏斜屋面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光伏斜屋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光伏斜屋面,通过在防水防潮层上设置顺水条与垂直于顺水条的挂瓦条,挂瓦条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排水槽,光伏组件设置于相邻的两个第一排水槽之间,使得光伏组件淋雨时表面的雨水能够流入第一排水槽,在第一排水槽上设置有第二排水槽,第二排水槽的两端伸入相邻的两个第一排水槽内,通过第一排水槽与第二排水槽实现雨水的排泄,能够有效的避免漏水现象,提高了整体结构的安全性,若干第一排水槽通过支撑件固定于挂瓦条,多个光伏组件上端跨设有连接件,光伏组件通过连接件与压块配合固定,使得整体结构更加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斜屋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顺水条、挂瓦条、第一排水槽与第二排水槽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一排水池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支撑件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连接件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一排水槽中衬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一排水槽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二排水槽中的衬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底部的光伏组件的边缘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顶部的光伏组件的边缘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异形包边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左泛水板上铺设屋面瓦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上包边与左泛水板的安装位置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下包边与右泛水板的安装位置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下包边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上包边的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16中,附图标记包括:
1为防水防潮层、2为顺水条、3为挂瓦条、4为第一排水槽、5为光伏组件、6为第二排水槽、7为下层屋面瓦、8为防水布、9为支撑件、10为连接件、11为衬管、12为压块、13为防水盖、14为泛水板、15为上包边、16为异形包边、17为侧屋面瓦、18为上层屋面瓦、19为下包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光伏斜屋面,该光伏斜屋面的结构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光伏斜屋面的光电建筑。
请参考附图1至附图1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光伏斜屋面,包括:防水防潮层1、顺水条2、挂瓦条3;若干第一排水槽4,垂直于挂瓦条3,第一排水槽4通过支撑件9固定于挂瓦条3,支撑件9的上端固定于第一排水槽4的翼缘,支撑件9的下端固定于挂瓦条3;若干光伏组件5,设于相邻的第一排水槽4之间,第一排水槽4的上端跨设有连接件10,连接件10的两个端部均固定于挂瓦条3,光伏组件5通过压块12固定连接于连接件10;相邻的两个第一排水槽4上设有多个第二排水槽6,第二排水槽6垂直于第一排水槽4并设置于光伏组件5的上、下两侧,且第二排水槽6的两个端部分别伸入两个相邻的第一排水槽4。
具体来说,在防水防潮层1上固定设置有多个顺水条2,顺水条2为条状件,多个顺水条2平行设置且沿防水防潮层1所在平面向下延伸,顺水条2上固定设置有多个挂瓦条3,挂瓦条3为条状件,且顺水条2与挂瓦条3都具有一定的强度,挂瓦条3与顺水条2垂直设置以构成网格状顶面,在挂瓦条3上垂直设有沿顺水条2的延伸方向设置的第一排水槽4,相邻的两个第一排水槽4之间设置光伏组件5,光伏组件5为块状件,第一排水槽4用于排水并防止漏水,能够提高整个斜屋面的安全性。
设于斜屋面最左侧与最右侧的两个第一排水槽4的上端部跨设有连接件10,连接件10为U型件,且连接件10的两个端部扣设于挂瓦条3,光伏组件5通过压块12固定于连接件10,通过连接件10将压块12施力于挂瓦条3,保证连接的稳固。
此外,第二排水槽6垂直于第一排水槽4设置,且第二排水槽6的两个端部分别伸入第一排水槽4内,第二排水槽6设置于光伏组件5的上、下两侧,以减少沿斜面流到光伏组件5上的雨水并通过第二排水槽6将雨水排泄至第一排水槽4内,以实现雨水的排放,避免漏水,提高结构的安全性。
可选的,光伏组件5可为太阳能板。
可选的,第一排水槽4可为设有翼缘的V型件或U型件。
可选的,第一排水槽4与支撑件9之间可通过焊接固定。
可选的,支撑件9与挂瓦条3之间可通过焊接固定。
可选的,压块12可设置穿孔,连接件10的凸出段上设有螺纹孔,压块1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中,连接件10的上端设有内凹段,内凹段的中部设有用于限位的凸出段,以使内凹段分为两个凹槽,光伏组件5的端部伸入内凹段的凹槽。
具体来说,连接件10跨设于第一排水槽4上端设置有内凹段,内凹段的中间设置有沿着第一排水槽4的延伸方向设置的凸出段,凸出段的设置使得内凹段分为两个凹槽,光伏组件5的端部伸入其中一个凹槽,便于安装固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连接件10与第一排水槽4的翼缘相跨设部位的高度高于第一排水槽4的高度,内凹段伸入第一排水槽4内,内凹段的宽度较第一排水槽4底部的宽度宽,内凹段上表面的高度与置于第一排水槽4上的第二排水槽6的内表面高度相同。
具体来说,连接件10跨设于第一排水槽4的翼缘的部位的高度高于第一排水槽4的高度,内凹段伸入第一排水槽4内,且内凹段的宽度较第一排水槽4的底部的宽度更宽,内凹段上表面的高度与置于第一排水槽4上的第二排水槽6的内表面高度相同,能够使得边框组件安装时,第二排水槽6底部与连接件10的内凹段处于同一平面,安装时能使得组件边框贴合第二排水槽6底部与连接件10的内凹段,使得安装平整。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顺水条2的下端部设有多个下层屋面瓦7,下层屋面瓦7设于挂瓦条3上表面,下层屋面瓦7与第一排水槽4之间设有防水布8,第一排水槽4设于防水布8的上表面,防水布8跨设于下层屋面瓦7与设于下层屋面瓦7相邻的挂瓦条3,相邻的下层屋面瓦7左右搭接设置并通过固定件固定于挂瓦条3。
具体来说,在第一排水槽4的下端设置防水布8,防水布8跨设于下层屋面瓦7的上表面并设于最底部的第二排水槽6的下表面,防水布8跨设于下层屋面瓦7与下层屋面瓦7相邻的挂瓦条3,以使第一排水槽4内的雨水能够从防水布8上流到下层屋面瓦7,以实现雨水的排泄,下层屋面瓦7上设有穿孔,安装时通过固定件穿过防水布8及第一屋面瓦7上的穿孔,以完成安装固定,防止漏水。
可选的,固定件可为自攻钉。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第二排水槽6的两个端部具有同向延伸的翼缘,光伏组件5的端部置于第二排水槽6内。
具体来说,光伏组件5的两个端部均设有向内弯的弯折部,第二排水槽6的端部具有平行于底部且同向延伸的翼缘,以便于第二排水槽6的安装,光伏组件5的端部伸入第二排水槽6并通过翼缘完成光伏组件5的限位,一般来说,第二排水槽6的翼缘的延伸方向沿斜屋面的斜面向上,以防止光伏组件5的滑脱。
可选的,第二排水槽6的翼缘可沿斜屋面向下设置。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斜屋面最左侧与最右侧的第一排水槽4上的连接件10的一侧凹槽内,与斜屋面最下侧的第二排水槽6内,均设有衬管11。
具体来说,设于斜屋面最左侧与最右侧的两个第一排水槽4的上端部跨设有连接件10,连接件10为U型件,并在位于最左侧与最右侧的第一排水槽4以及位于最下端的第二排水槽6内设有衬管11,连接件10上的衬管11通过压块12固定于连接件10并起到支撑压块12的作用,使得压块12能够固定在光伏组件5的最佳受力点,通过连接件10将压块12施力于挂瓦条3,保证连接的稳固,第二排水槽6内的衬管11的上端抵接于光伏组件5,下端抵接于第二排水槽6的内壁,起到支撑光伏组件5的作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压块12上扣设有防水盖13,第二排水槽6内相邻的光伏组件5之间设有防水胶条。
具体来说,在压块12上扣设防水盖13,在第二排水槽6内设置防水胶条,通过设置防水胶条及防水盖13,提高防水效果,使得整个斜屋面的结构更加安全、可靠。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位于第一排水槽4上的衬管11的上表面扣设有泛水板14,泛水板14包括台阶结构及翻边,台阶结构靠近光伏组件5设置,翻边设于泛水板14的末端,翻边与台阶结构之间构成排水部,排水部搭接有侧屋面瓦17,排水部与侧屋面瓦17的宽度相同。
具体来说,大部分水从光伏组件5表面流走,少部分渗入的水从第二排水槽6和第一排水槽4中流走,在第一排水槽4上的衬管11上扣设泛水板14,泛水板14的台阶结构扣设于衬管11的上表面,避免第一排水槽4内的水从背离光伏组件5的一侧溅射到防水防潮层1上,泛水板14的排水部上铺设有多个侧屋面瓦17,排水部与侧屋面瓦17的宽度相同,侧屋面瓦17之间缝隙的水由排水部排出,侧屋面瓦17的两个端部设有用于实现两个侧屋面瓦17相互贴合的卡槽,以便于侧屋面瓦17的搭接设置。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最上侧的第二排水槽6内扣设有上包边15的钩扣段,上包边15还包括斜面段与平面段,斜面段的两端分别连接于钩扣段与平面段,平面段上铺设有搭接设置的上层屋面瓦18,上包边15的宽度大于相邻的挂瓦条3之间的距离。
具体来说,上包边15包括钩扣段、斜面段与平面段,斜面段的两端分别连接于钩扣段与平面段,钩扣段扣设于第二排水槽6内,钩扣段抵接于光伏组件5的上端部设置,通过斜面段使得上层屋面瓦18上的雨水能够流到光伏组件5的表面,避免渗透到防水防潮层1以及影响光伏组件5的电路,上层屋面瓦18铺设于上包边15的平面段,起到压接固定的作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位于最下侧的第二排水槽6内扣设有下包边19的钩扣段,下包边19还包括垂直段与平面段,垂直段与平面段、钩扣段均垂直设置,下包边19的平面段上铺设有搭接设置的下层屋面瓦7。
具体来说,与上包边15对应设置的有下包边19,下包边19扣设于位于最下端的光伏组件5的下侧的第二排水槽6内,下包边19的平面段压接于防水布8,以使光伏组件5表面的雨水能够由下包边19的垂直段流到防水布8,进而从下包边19的平面段上搭接设置的下层屋面瓦7排出斜屋面,避免雨水渗透至防水防潮层1。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上包边15与泛水板14的连接处搭接有异形包边16,异形包边16包括立边结构与末端的翻边结构,立边结构用于遮蔽上包边15与泛水板14的连接部,立边结构与翻边结构之间构成排水沟,排水沟内搭接有上层屋面瓦18,排水沟的宽度与上层屋面瓦18的宽度相同。
具体来说,在上包边15与泛水板14的连接处搭接有异形包边16,异形包边16共设有两个,分别用于覆盖两个上包边15与两个泛水板14的连接部,异形包边16的立边结构包括覆盖在连接部上端的平直段与上包边15的斜面段适配的倾斜段,以使异形包边16扣设于连接处时,异形包边16位于上包边15的一侧同样具有引流效果的斜面,异形包边16位于泛水板14的一侧同样具有与泛水板14的台阶结构适配的垂直段,使得结构的整体性更好,更加美观,立边结构与翻边结构之间构成排水沟,排水沟内搭接有多个上层屋面瓦18,且排水沟的宽度与上层屋面瓦18的宽度相同,以便于排水。
其中,上层屋面瓦18、下层屋面瓦7、侧屋面瓦17指的是相对于光伏组件5不同的安装位置的屋面瓦,对于上层屋面瓦18、下层屋面瓦7、侧屋面瓦17的结构不做限制、可以为相同的常规屋面瓦,也可根据美观设计需要设计为结构不同的屋面瓦。
除了上述光伏斜屋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光伏斜屋面的光电建筑,该光电建筑的其他各部分的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光伏斜屋面及光电建筑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光伏斜屋面,其特征在于,包括:
防水防潮层(1)、顺水条(2)、挂瓦条(3);
若干第一排水槽(4),垂直于所述挂瓦条(3),所述第一排水槽(4)通过支撑件(9)固定于所述挂瓦条(3),所述支撑件(9)的上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排水槽(4)的翼缘,所述支撑件(9)的下端固定于所述挂瓦条(3);
若干光伏组件(5),设于相邻的所述第一排水槽(4)之间,所述第一排水槽(4)的上端跨设有连接件(10),所述连接件(10)的两个端部均固定于所述挂瓦条(3),所述光伏组件(5)通过压块(12)固定连接于连接件(10);
相邻的两个第一排水槽(4)上设有多个第二排水槽(6),所述第二排水槽(6)垂直于所述第一排水槽(4)并设置于所述光伏组件(5)的上、下两侧,且所述第二排水槽(6)的两个端部分别伸入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排水槽(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斜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0)的上端设有内凹段,所述内凹段的中部设有用于限位的凸出段,以使所述内凹段分为两个凹槽,所述光伏组件(5)的端部伸入所述内凹段的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斜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0)与所述第一排水槽(4)的翼缘相跨设部位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排水槽(4)的高度,所述内凹段伸入所述第一排水槽(4)内,所述内凹段的宽度较第一排水槽(4)底部的宽度宽,所述内凹段上表面的高度与置于所述第一排水槽(4)上的所述第二排水槽(6)的内表面高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斜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顺水条(2)的下端部设有多个下层屋面瓦(7),所述下层屋面瓦(7)设于所述挂瓦条(3)上表面,所述下层屋面瓦(7)与所述第一排水槽(4)之间设有防水布(8),所述第一排水槽(4)设于所述防水布(8)的上表面,所述防水布(8)跨设于所述下层屋面瓦(7)与设于所述下层屋面瓦(7)相邻的所述挂瓦条(3),相邻的所述下层屋面瓦(7)左右搭接设置并通过固定件固定于所述挂瓦条(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斜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水槽(6)的两个端部具有同向延伸的翼缘,所述光伏组件(5)的端部置于所述第二排水槽(6)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斜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屋面最左侧与最右侧的所述第一排水槽(4)上的所述连接件(10)的一侧凹槽内,与所述斜屋面最下侧的所述第二排水槽(6)内,均设有衬管(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斜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12)上扣设有防水盖(13),所述第二排水槽(6)内相邻的所述光伏组件(5)之间设有防水胶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伏斜屋面,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排水槽(4)上的所述衬管(11)的上表面扣设有泛水板(14),所述泛水板(14)包括台阶结构及翻边,所述台阶结构靠近所述光伏组件(5)设置,所述翻边设于所述泛水板(14)的末端,所述翻边与所述台阶结构之间构成排水部,所述排水部搭接有侧屋面瓦(17),所述排水部与所述侧屋面瓦(17)的宽度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伏斜屋面,其特征在于,位于最上侧的第二排水槽(6)内扣设有上包边(15)的钩扣段,所述上包边(15)还包括斜面段与平面段,所述斜面段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钩扣段与所述平面段,所述平面段上铺设有搭接设置的上层屋面瓦(18),所述上包边(15)的宽度大于相邻的所述挂瓦条(3)之间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伏斜屋面,其特征在于,位于最下侧的第二排水槽(6)内扣设有下包边(19)的钩扣段,所述下包边(19)还包括垂直段与平面段,所述垂直段与所述平面段、所述钩扣段均垂直设置,所述下包边(19)的所述平面段上铺设有搭接设置的下层屋面瓦(7)。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伏斜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包边(15)与所述泛水板(14)的连接处搭接有异形包边(16),所述异形包边(16)包括立边结构与末端的所述翻边结构,所述立边结构用于遮蔽所述上包边(15)与所述泛水板(14)的连接部,所述立边结构与所述翻边结构之间构成排水沟,所述排水沟内搭接有上层屋面瓦(18),所述排水沟的宽度与所述上层屋面瓦(18)的宽度相同。
12.一种光电建筑,包括光伏斜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斜屋面为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光伏斜屋面。
CN202320909267.7U 2023-04-21 2023-04-21 一种光伏斜屋面及光电建筑 Active CN2193651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09267.7U CN219365190U (zh) 2023-04-21 2023-04-21 一种光伏斜屋面及光电建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09267.7U CN219365190U (zh) 2023-04-21 2023-04-21 一种光伏斜屋面及光电建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65190U true CN219365190U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46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09267.7U Active CN219365190U (zh) 2023-04-21 2023-04-21 一种光伏斜屋面及光电建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651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77495A (zh) 引流式防水系统
CN213477442U (zh) 一种可层叠搭接bipv防水支架
CN219365190U (zh) 一种光伏斜屋面及光电建筑
CN207597733U (zh) 提高保温性能的双层屋面系统
CN201351337Y (zh) 自动排水型全密封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顶
CN111910816A (zh) 一种具有排烟功能的金属屋顶结构及锁边焊接方法
CN218116996U (zh) 一种用于高波高承载力屋面系统的檐口垫板
CN210780636U (zh) 全结构式防水光伏支架
CN216276501U (zh) 屋面搭接防水结构及铝镁锰板屋面系统
CN211473092U (zh) 一种光伏瓦
CN113482253A (zh) 光伏建筑一体屋面用支架
CN208618681U (zh) 一种抗风屋檐
AU2018211333B2 (en) Solar sheeting for roofing or walling
CN207453287U (zh) 双层屋面板
CN207863326U (zh) 一种用于光伏屋面系统的排水支撑结构
CN207538338U (zh) 提高防水性能的双层屋面系统
CN110778031A (zh) Bipv防水系统
CN211341455U (zh) Bipv防水系统
CN211114462U (zh)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卡合系统上的角防水结构
CN215948707U (zh) 一种用于横向金属坡屋面的保温及自然能利用体系
CN113431241B (zh) 隐藏式排水屋面系统
JP2978412B2 (ja) 屋根板材の接続構造
CN216196119U (zh) 光伏建筑一体屋面
CN216056910U (zh)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光伏面板支撑系统
CN215934769U (zh) 光伏屋顶安装用钣金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31

Address after: Room 202, Building 1, No. 1335, Bin'an Road, Puyan Street,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00

Patentee after: Zhengtai Anneng Digital Energy (Zhejiang)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53 No. 1335 Bin'an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ASTRONERGY NEW ENERGY DEVELOPMENT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