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64445U - 一种控制结构及具有该控制结构的吹风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结构及具有该控制结构的吹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64445U
CN219364445U CN202223528896.XU CN202223528896U CN219364445U CN 219364445 U CN219364445 U CN 219364445U CN 202223528896 U CN202223528896 U CN 202223528896U CN 219364445 U CN219364445 U CN 2193644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ltifunctional switch
handle
control structure
switch
multifunctio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2889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国华
韩潭华
柯亨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Lera New Energy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Lera New Energy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Lera New Energy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Lera New Energy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2889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644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644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644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Rotary Switch, Piano Key Switch, And Lever Switch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控制结构及具有该控制结构的吹风机,适于安装在把手上,包括多功能开关,多功能开关安装在把手顶端,且多功能开关朝上倾斜设置,以使得使用人员适于在握住把手的同时,使用拇指操作多功能开关;且多功能开关适于与调节装置连接,转动多功能开关,适于转换挡位,按压多功能开关,适于进入极速档位。转动多功能开关,可逐步切换挡位,按压多功能开关,可一键直接进入极速档位,功能更多样,灵活性更高,使用人员使用时更方便,并且多功能开关设置在把手顶端并且倾斜设置,更符合人体工程学,使得当使用人员握住把手的同时,其拇指可以灵活使用多功能开关的所有功能,方便使用人员单手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结构及具有该控制结构的吹风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吹风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结构及具有该控制结构的吹风机。
背景技术
在园林设备领域,具有许多手持式设备,例如园林用吹风机,其一般都为电动式,且其一般都采用使用人员握住把手提起来,再通过设置在把手上的控制结构调节至需求档位的方式进行工作。
而为了方便使用人员的操作,目前逐渐采用的是单手既能握住把手又能操作控制结构的方式,但是现有技术中,对于这方面的简便性和舒适性还不足,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并且传统的控制结构功能过于单一,使用时不够方便。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使用人员单手操作,并且功能多样的控制结构。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控制结构,适于安装在把手上,包括多功能开关,所述多功能开关安装在所述把手顶端,且所述多功能开关朝上倾斜设置,以使得使用人员适于在握住所述把手的同时,使用拇指操作所述多功能开关;且所述多功能开关适于与调节装置连接,转动所述多功能开关,适于转换挡位,按压所述多功能开关,适于进入极速档位。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多功能开关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把手的轴线相交,具有夹角α,0°<α<90°。
作为另一种优选,所述控制结构还包括扳机,所述扳机设置在所述把手内部,且朝上按压所述扳机时,适于连通电路,实现对主机的供电。
进一步优选,所述扳机设置在所述把手前端,且设置所述扳机与所述多功能开关之间的间距,以使得使用人员适于在握住所述扳机的同时,使用拇指操作所述多功能开关。
进一步优选,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转换头,所述多功能开关内部设有适于套接在所述转换头上的容纳槽,且所述容纳槽与所述转换头呈适配的具有断口的圆柱体结构,以使得所述多功能开关转动时,所述转换头适于同步转动,从而实现转换挡位。
进一步优选,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转换头,所述多功能开关内部设有适于与所述转换头顶端面相抵的按压凸起,无外力作用下,所述转换头适于驱动所述多功能开关向外移动与所述把手相抵,且按压所述多功能开关时,适于同步按压所述转换头,从而进入极速档位。
进一步优选,所述多功能开关外套设有转动盘,所述多功能开关上设有卡接凸起,所述转动盘上设有相对应的第一卡接槽,所述卡接凸起适于插入所述第一卡接槽中,并与所述第一卡接槽配合限制所述转动盘和所述多功能开关的相对转动,且所述转动盘外表面上设有周向均匀设置的凸起块。
进一步优选,所述控制结构还包括限位座,所述限位座设置在所述多功能开关和所述把手之间,所述限位座适于与所述把手卡接,且所述限位座上设有与所述卡接凸起对应的第二卡接槽,所述卡接凸起适于插入所述第二卡接槽中,并与所述第二卡接槽配合限制所述限位座和所述多功能开关的相对转动;且所述限位座上设有限位槽,所述转动盘上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适于插入所述限位槽内,并与所述限位槽配合限制所述转动盘和所述限位座的相对轴向移动。
进一步优选,所述把手尾端设有与所述控制结构相连的供电结构,所述供电结构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横向宽度小于主机尾部的横向宽度,且所述安装座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主机尾部的横截面积。
进一步优选,所述安装座内适于插入至少一个电池包,且所述电池包均适于以立式且窄面为横向设置的结构插入所述安装座内。
进一步优选,所述电池包的轴线与所述把手的轴线垂直。
进一步优选,所述把手与主机之间具有开口。
进一步优选,所述把手相对主机为向上倾斜设置。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吹风机,包括上述的控制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申请采用了在把手上设置多功能开关的技术手段,转动多功能开关,可逐步切换挡位,按压多功能开关,可一键直接进入极速档位,功能更多样,灵活性更高,使用人员使用时更方便,并且多功能开关设置在把手顶端并且倾斜设置,更符合人体工程学,使得当使用人员握住把手的同时,其拇指可以灵活使用多功能开关的所有功能,方便使用人员单手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吹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吹风机的爆炸图;
图3为本申请的吹风机的主视图;
图4为本申请的吹风机的右视图;
图5为本申请的吹风机的局部剖视图;
图6为本申请的控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的控制结构的爆炸图;
图8为本申请的控制结构中多功能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的控制结构中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的控制结构中转动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的控制结构中限位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把手;200、主机;3、多功能开关;31、容纳槽;32、按压凸起;33、卡接凸起;4、扳机;5、调节装置;51、转换头;6、转动盘;61、第一卡接槽;62、凸起块;63、限位凸起;7、限位座;71、第二卡接槽;72、限位槽;8、安装座;9、电池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申请的具体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园林设备领域,具有许多手持式设备,例如园林用吹风机,其一般都为电动式,且其一般都采用使用人员握住把手100提起来,再通过设置在把手100上的控制结构调节至需求档位的方式进行工作。而为了方便使用人员的操作,目前逐渐采用的是单手既能握住把手100又能操作控制结构的方式,但是现有技术中,对于这方面的简便性和舒适性还不足,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并且传统的控制结构功能过于单一,使用时不够方便。
因此,作为改进,如图1-11所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为:
一种控制结构,适于安装在把手100上,包括多功能开关3,多功能开关3安装在把手100顶端,且多功能开关3朝上倾斜设置,以使得使用人员适于在握住把手100的同时,使用拇指操作多功能开关3;且多功能开关3适于与调节装置5连接,转动多功能开关3,适于转换挡位,按压多功能开关3,适于进入极速档位。
为了增加使用人员的舒适度,在本实施例中,多功能开关3设置在顶端并且是朝上倾斜设置的。设置在顶端是因为更符合人体手部构造,因为按照人们的使用习惯,基本都是出气筒朝前拿着吹风机的,因此当用四指将把手100握住时,拇指是在四指的前方,所以设置在顶端更方便使用人员握住的同时还能用拇指进行对于控制结构的操作,进一步,因为人们的手掌大小有限,拇指与四指之间的距离有限,如果多功能开关3是竖直设置的,或者是朝下倾斜设置的,在使用时是十分别扭的,所以朝上倾斜设置可有效解决该问题。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多功能开关3通过转动可以转换挡位,通过按压可以一键进入极速档位,也就是最高功率进行工作,从而使得多功能开关3的功能更为多样,使用人员使用时更为方便,如果直接想最高功率进行工作,按压即可,如果想逐步切换挡位来调节到合适的档位,转动即可。
值得一提的是,多功能开关3是一个单独的零件,但正常地将调节和一键极速功能配置在了一起,从而使得结构更为简单,操作更为简便。
此外,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结构还包括扳机4,扳机4设置在把手100内部,且朝上按压扳机4时,适于连通电路,实现对主机200的供电。如果设置一个常开常闭的总开关,在实际使用时极其不方便,因为例如吹风机这类型的园林工具,基本是要边走动边工作的,因此在一块工作区域走向另一块工作区域时,工具一般处于待机状态,也就是开关要一会开一会闭,而且很频繁,所以如果是常开常闭的总开关,每次开关都要手动去打开关闭是很不方便的,所以设置了按压式的扳机4,按住扳机4实现通电,松开即断电,因此开闭十分方便,并且设置在内部,并且用手指向上按压比用手掌向下挤压更加方便省力以及稳定。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本申请中并没有对扳机4实现关闭的具体方式和具体结构进行详细描述,但是这些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属于现有技术,因此不会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障碍。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扳机4设置在把手100前端,且设置扳机4与多功能开关3之间的间距,以使得使用人员适于在握住扳机4的同时,使用拇指操作多功能开关3。设置在前端是因为更符合人体工程学,使用人员在握住这个部位向上提拉时更为省力,并且上述结构还限定了扳机4与多功能开关3之间的距离,使其适配一般人的手掌大小,从而方便使用人员同时操控扳机4和多功能开关3。
进一步,如图1-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把手100相对主机200为向上倾斜设置,即把手100并不是完全水平,而是微微向上翘起一点角度,上述设置可进一步方便使用人员提起吹风机。
此外,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多功能开关3所在的平面与把手100的轴线相交,具有夹角α,0°<α<90°。因此,多功能开关3不仅朝上倾斜,并且其面向的是外侧,上述结构不仅使得操作时更为方便顺手,并且可有效防止误触。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把手100与主机200之间具有开口,即把手100是开放式结构,为一个近似的一字型结构,所以其前端与主机200之间并不连接,使用人员不仅可以从侧边将手指插入把手100下方,还可以从前方插入,更加方便,并且由于其前方没有障碍,一方面在握住把手100进行操作时,可以按照自己的使用习惯将手指稍微超出把手100一点,另一方面当使用人员的手指较粗时,也不会与把手100挤压,避免使用时的难受。
在该些设备中,一般采用的是电动式,并且控制结构实现控制功能的具体方式一般采用的就是控制电流的大小和断开闭合,因此在这些类型的设备内,基本都设置有与控制结构连接的供电结构,如图2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供电结构包括安装座8,安装座8的横向宽度小于主机200尾部的横向宽度,且安装座8的横截面积小于主机200尾部的横截面积。上述结构即在图4所示的角度小,上方的横截面积小于下方的横截面积,因此吹风机整体结构更为合理,重心更靠下从而与主机200轴相靠近,使用时稳定性更高。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座8内适于插入至少一个电池包9,且电池包9均适于以立式且窄面为横向设置的结构插入安装座8内。上述的立式且窄面为横向设置即为图2中的电池包9的结构,这是因为为了保证安装座8的横向宽度足够小,所以插入在安装座8内的电池包9的横向所需空间也要小,而按照上述结构插入安装座8内,其横向所需面积最小。
进一步,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电池包9的轴线与把手100的轴线垂直。由于把手100是轻微向上倾斜的,因此与其垂直就会使得电池包9是轻微向后倒的,因为使用人员在使用这类设备时,身体主要是在设备的后方的,因此电池座轻微向后倒,从而方便将电池包9插入和取出。
如图5-图1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实现转动转换挡位的具体结构为:调节装置5包括转换头51,多功能开关3内部设有适于套接在转换头51上的容纳槽31,且容纳槽31与转换头51呈适配的具有断口的圆柱体结构,以使得多功能开关3转动时,转换头51适于同步转动,从而实现转换挡位。
值得一提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容纳槽31与转换头51还可采用其他形状,比如三角形和正方形等,只要能实现同步转动即可。
实现一键进入极速档位的具体结构为:多功能开关3内部设有适于与转换头51顶端面相抵的按压凸起32,无外力作用下,转换头51适于驱动多功能开关3向外移动与把手100相抵,且按压多功能开关3时,适于同步按压转换头51,从而进入极速档位。
上述实现两种功能的结构都较为简单且稳定,并且操作也较为简便。
并且,为了方便使用人员转动切换挡位,在本实施例中,多功能开关3外套设有转动盘6,多功能开关3上设有卡接凸起33,转动盘6上设有相对应的第一卡接槽61,卡接凸起33适于插入第一卡接槽61中,并与第一卡接槽61配合限制转动盘6和多功能开关3的相对转动,且转动盘6外表面上设有周向均匀设置的凸起块62。因此转动盘6和多功能开关3是同步转动的,但是转动盘6上设有周向均匀的凸起块62,因此更好发力,转动时也更为简便,此外,转动盘6套设在在多功能开关3外面,也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结构还包括限位座7,限位座7设置在多功能开关3和把手100之间,限位座7适于与把手100卡接,且限位座7上设有与卡接凸起33对应的第二卡接槽71,卡接凸起33适于插入第二卡接槽71中,并与第二卡接槽71配合限制限位座7和多功能开关3的相对转动;且限位座7上设有限位槽72,转动盘6上设有限位凸起63,限位凸起63适于插入限位槽72内,并与限位槽72配合限制转动盘6和限位座7的相对轴向移动。
如图5和图11所示,限位座7的底座向外凸起,与把手100的壳体相抵,从而限制限位座7向外移动,并且限位座7套设在多功能开关3上,因此可限制多功能开关3向外移动脱离把手100,而限位座7隔在多功能开关3和把手100之间,并且与多功能开关3同步转动,从而可有效避免多功能开关3按压时与把手100的碰撞,以及转动时与外界的摩擦,起到保护的作用,增长多功能开关3的使用寿命。此外,限位座7通过限位凸起63和限位槽72的设置还可有效限制转动盘6的现对轴向移动,从而防止转动盘6的脱离,而限位槽72是一个在上端设有开口的L型结构,该结构用于方便转动盘6和限位座7的连接。
本实施例中,控制结构的安装顺序为:
先将限位座7从把手100内部穿出来卡主,然后将转动盘6上的限位凸起63插入限位槽72的L型结构的纵边直到两者相抵,再转动转动盘6,以使得第一卡接槽61和第二卡接槽71对齐,最后从限位座7下方将多功能开关3上的卡接凸起33穿过第一卡接槽61和第二卡接槽71,从而完成三者的连接。
因此,在转动时,三者一起转动,不存在相对转动产生的摩擦,而在实际生产时,可设置限位槽72L型结构的横边长度,以使得第一卡接槽61和第二卡接槽71对齐时,限位凸起63刚好与限位槽72相抵,因此在转动转动盘6时,限位凸起63也会受力,并不单单是卡接凸起33单独受力,从而可有效增长卡接凸起33的使用寿命。
以上描述了本申请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申请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申请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申请的原理,在不脱离本申请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申请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内。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14)

1.一种控制结构,适于安装在把手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功能开关,所述多功能开关安装在所述把手顶端,且所述多功能开关朝上倾斜设置,以使得使用人员适于在握住所述把手的同时,使用拇指操作所述多功能开关;且所述多功能开关适于与调节装置连接,转动所述多功能开关,适于转换挡位,按压所述多功能开关,适于进入极速档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开关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把手的轴线相交,具有夹角α,0°<α<9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结构还包括扳机,所述扳机设置在所述把手内部,且朝上按压所述扳机时,适于连通电路,实现对主机的供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机设置在所述把手前端,且设置所述扳机与所述多功能开关之间的间距,以使得使用人员适于在握住所述扳机的同时,使用拇指操作所述多功能开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转换头,所述多功能开关内部设有适于套接在所述转换头上的容纳槽,且所述容纳槽与所述转换头呈适配的具有断口的圆柱体结构,以使得所述多功能开关转动时,所述转换头适于同步转动,从而实现转换挡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转换头,所述多功能开关内部设有适于与所述转换头顶端面相抵的按压凸起,无外力作用下,所述转换头适于驱动所述多功能开关向外移动与所述把手相抵,且按压所述多功能开关时,适于同步按压所述转换头,从而进入极速档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开关外套设有转动盘,所述多功能开关上设有卡接凸起,所述转动盘上设有相对应的第一卡接槽,所述卡接凸起适于插入所述第一卡接槽中,并与所述第一卡接槽配合限制所述转动盘和所述多功能开关的相对转动,且所述转动盘外表面上设有周向均匀设置的凸起块。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结构还包括限位座,所述限位座设置在所述多功能开关和所述把手之间,所述限位座适于与所述把手卡接,且所述限位座上设有与所述卡接凸起对应的第二卡接槽,所述卡接凸起适于插入所述第二卡接槽中,并与所述第二卡接槽配合限制所述限位座和所述多功能开关的相对转动;且所述限位座上设有限位槽,所述转动盘上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适于插入所述限位槽内,并与所述限位槽配合限制所述转动盘和所述限位座的相对轴向移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尾端设有与所述控制结构相连的供电结构,所述供电结构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横向宽度小于主机尾部的横向宽度,且所述安装座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主机尾部的横截面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内适于插入至少一个电池包,且所述电池包均适于以立式且窄面为横向设置的结构插入所述安装座内。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的轴线与所述把手的轴线垂直。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与主机之间具有开口。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相对主机为向上倾斜设置。
14.一种吹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3任一所述的控制结构。
CN202223528896.XU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控制结构及具有该控制结构的吹风机 Active CN2193644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28896.XU CN219364445U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控制结构及具有该控制结构的吹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28896.XU CN219364445U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控制结构及具有该控制结构的吹风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64445U true CN219364445U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38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28896.XU Active CN219364445U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控制结构及具有该控制结构的吹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644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16548B2 (en) Hand-held electrical shears
CN1156356C (zh) 一种具有可互换的工具头的电动工具
US20140165410A1 (en) Sheet Cutting Shears
EP2703134B1 (en) Electric hair clipper
CN206445291U (zh) 用于切割的动力工具
EP1075914B1 (en) Biscuit jointer
CN219364445U (zh) 一种控制结构及具有该控制结构的吹风机
JP2001079784A5 (zh)
CN104659299B (zh) 无绳电动工具电池
CN215202080U (zh) 一种使用安全的电动剪刀
CN113133712A (zh) 随手吸
CN209903063U (zh) 一种多功能旋转螺丝刀
CN209755114U (zh) 手持式工具机
CN207495552U (zh) 一种柄体收纳有工具件并具有锁定机构的小刀
CN210500362U (zh) 一种电动刀具
CN201073865Y (zh) 美工、文具用的手持电动辅助器
US5451123A (en) Rechargeable portable routing tool
CN216742063U (zh) 一种手持风扇
CN218083203U (zh) 一种电木铣工作台
CN218694150U (zh) 一种电钻
CN212601671U (zh) 角磨机上带握把的尾套结构及通用角磨机身的切割机
CN216976563U (zh) 一种多功能仿车钥匙灯
CN212171794U (zh) 手持式削笔机
CN218837101U (zh) 角磨机
CN218592913U (zh) 一种手持式电动工具组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