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60279U - 一种包装瓶的连续成型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包装瓶的连续成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60279U
CN219360279U CN202320894238.8U CN202320894238U CN219360279U CN 219360279 U CN219360279 U CN 219360279U CN 202320894238 U CN202320894238 U CN 202320894238U CN 219360279 U CN219360279 U CN 2193602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fixedly connected
injection
injection molding
blow mo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9423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磊
刘晶
朱建兰
宋俊分
张存珍
陈新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Youhaojia Packaging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Youhaojia Packag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Youhaojia Packaging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Youhaojia Packag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9423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602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602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602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Blow-Moulding Or Thermoform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包装瓶的连续成型设备,属于塑料成型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支架、注吹塑组件、瓶口组件和成型组件;支架固定连接于底座上部,成型组件连接于底座上部;支架顶部连接有注吹塑组件和瓶口组件;成型组件位于注吹塑组件和瓶口组件下方;注吹塑组件包括竖直固定连接于支架顶部的第一气缸、连接于第一气缸输出端的调节组件和连接于调节组件下端的注塑杆转换组件。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组件控制注塑杆转换组件的转换过程可实现自由转换不同的注塑杆的目的,以适用于需要频繁更换注塑杆的生产场景,解决生产的塑料瓶厚度单一且更换不同尺寸注塑杆耗时过长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包装瓶的连续成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瓶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CR包装瓶的连续成型设备。
背景技术
由于全球塑料制品的使用量逐年增加,塑料废弃物给地球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环和污染。目前塑料制品多使用可回收再利用塑料替代不可回收塑料以有效减少塑料废弃物的产生。
PCR(即PostConsumerRecycling,消费后再生塑料,简称PCR),其本质就是新料使用过后回收再利用PCR材料,目前主要品类有:PET,PP,ABS,PS,PE,PS等。
采用塑料作为原料,可经注塑、吹塑或者挤塑、以及三种工艺相结合的方式加工成中空容器。目前常采用注吹塑工艺并使用注吹塑成型装置生产中空制品,其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加热融化、后经注射工艺生产瓶胚、瓶胚经过吹塑工艺形成成品。
中国CN217803247U专利公开了一种改进型卧式注拉吹成型装置,其采用升降结构以实现竖直方向移动注塑杆和吹拉杆以及瓶口注拉吹型腔模的过程,并采用旋转结构以实现瓶口注拉吹型腔模带动瓶坯由瓶胚模具上方旋转至吹塑成型模具上方的过程,采用上述设计,在横向开合模结构的基础上实现在竖向方向进行注塑工艺和拉吹塑工艺,不易对瓶胚吹塑成型后瓶子整圈的壁厚均匀性造成过大的影响,也使得所生产瓶子的深度不会受到其横向开合模行程的限制,但是该技术所能生产的塑料瓶厚度单一且更换不同尺寸注塑杆耗时过长,不适用于需要频繁更换注塑杆的生产场景。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包装瓶的连续成型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设计了一种包装瓶的连续成型设备。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包装瓶的连续成型设备,包括底座、支架、注吹塑组件、瓶口组件和成型组件;支架固定连接于底座上部,成型组件连接于底座上部;支架顶部连接有注吹塑组件和瓶口组件;成型组件位于注吹塑组件和瓶口组件下方;注吹塑组件包括竖直固定连接于支架顶部的第一气缸、连接于第一气缸输出端的调节组件和连接于调节组件下端的注塑杆转换组件。
更进一步的,注塑杆转换组件包括连接于调节组件下端的弧形盘和垂直固定连接于弧形盘外曲面的多个注塑杆,弧形盘外曲面为球面的一部分,弧形盘的转动中心轴向下方向的轴线与竖直向下方向直线夹角α为锐角,调整夹角α大小使得弧形盘外曲面最低位置可安装的注塑杆呈现竖直状态。
更进一步的,注塑杆转换组件还包括吹塑杆,吹塑杆上端垂直固定连接于弧形盘外曲面,弧形盘绕转动中心旋转至吹塑杆的最低位置时该吹塑杆处于竖直状态;吹塑杆内部有贯通其上下端的长柱形进气通道,进气通道的进气口位于吹塑杆上端且在弧形盘内侧。
更进一步的,调节组件包括安装架、电机、伞齿轮、正齿轮、转动连接座和转动支撑杆;安装架固定连接于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安装架上部固定连接有电机,安装架下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连接座,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伞齿轮,转动连接座转动连接有转动支撑杆,转动支撑杆上端固定连接有正齿轮,转动支撑杆下端固定连接于弧形盘中心位置,伞齿轮与正齿轮啮合连接,转动支撑杆的转动轴与弧形盘转动中心轴重合。
更进一步的,瓶口组件包括第二气缸、活动横板、第三气缸、开模滑块、楔形块、瓶口半模具、弹簧、固定块和滑动杆;第二气缸竖直固定连接于支架顶部,活动横板水平固定连接于第二气缸的输出端;活动横板上部有圆形贯通孔,第三气缸和两个固定块固定连接在活动横板上部;两个瓶口半模具闭合时呈现上部外直径大于下部外直径的中空圆柱形状,圆形贯通孔直径大于瓶口半模具下部外直径且小于瓶口半模具上部外直径,两个瓶口半模具中部滑动连接于活动横板上部,且两个瓶口半模具下半部分插入圆形贯通孔中,且两个瓶口半模具下端低于或齐平于活动横板下端,两个瓶口半模具上部外曲面中心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滑动杆,两个固定块分别位于瓶口半模具的前后位置,两个滑动杆上均安装有弹簧,滑动杆一端滑动连接在固定块中部,两个瓶口半模具顶部的左端关于结合缝对称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楔形块,两个楔形块均有一个斜面,两个楔形块闭合起来斜面呈现V形,第三气缸位于瓶口半模具左端且其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开模滑块,开模滑块有两个斜面,开模滑块插接在两个楔形块间,开模滑块的斜面与楔形块的斜面滑动连接;两个瓶口半模具贴合状态时的中心位于注塑杆或吹塑杆处于竖直状态时的正下方。
更进一步的,成型组件包括注塑成坯组件和吹塑成型组件;注塑成坯组件和吹塑成型组件均安装在底座上部。
更进一步的,注塑成坯组件由两个第四气缸、两个第一支撑板、两套第一滑轨和两个注塑半模具组成;两套第一滑轨安装时滑轨方向相同,两套第一滑轨均固定连接于底座上部且位于支架顶部正下方;两套第一滑轨上端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板,两个第一支撑板上部均固定连接有注塑半模具,支架下部两个相对的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第四气缸,两个注塑半模具背部均固定连接于对应第四气缸的输出端;两个注塑半模具闭合在一起时中心位于两个瓶口半模具贴合状态时的中心正下方。
更进一步的,其中一个注塑半模具具有注塑通道,注塑通道由注塑半模具内腔底部通向注塑半模具背部,注塑口在注塑半模具背部。
更进一步的,吹塑成型组件由两个第五气缸、两个第二支撑板、两套第二滑轨、两个吹塑半模具和两个矮支架组成;两个第二滑轨安装时滑轨方向相同且均安装于底座上部,第二滑轨滑轨方向与第一滑轨滑轨方向相垂直;两套第二滑轨上端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板,两个第二支撑板上部均固定连接有吹塑半模具,两个吹塑半模具背部均固定连接于对应的第五气缸的输出端,两个第五气缸另一端均固定连接于对应矮支架的侧壁,两个吹塑半模具闭合在一起时中心位于两个瓶口半模具贴合状态时的中心正下方。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启动第一气缸后可牵引调节组件上下移动,注塑杆转换组件也将随着调节组件上下移动,实现注塑杆转换组件远离或靠近成型组件,当注塑杆转换组件远离成型组件后在调节组件控制下切换注塑杆,通过上述结构可实现对注塑杆的转换调整,以适用于需要频繁更换注塑杆的生产场景,解决生产的塑料瓶厚度单一且更换不同尺寸注塑杆耗时过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弧形盘外曲面安装多个不同尺寸的注塑杆和吹塑杆;当注塑杆或吹塑杆所安装的位置随弧形盘绕转动中心旋转至对应的最低位置时,该位置的平面法线方向与竖直方向重合(即此时注塑杆或吹塑杆成竖直状态),因此只需控制转动弧形盘使得吹塑杆到达最低位置即可使用无需再调整注塑杆或吹塑杆,方便在不同注塑杆和吹塑杆间自由切换。
本实用新型通过启动第一气缸带动安装架竖直方向位移,安装架上转动连接座将带动转动支撑杆向竖直方向位移,进而转动支撑杆带动弧形盘上注塑杆或吹塑杆向竖直方向位移,以便将注塑杆或吹塑杆推入瓶口组件中;启动电机后将带动伞齿轮转动,伞齿轮又带动正齿轮转动,正齿轮带动转动支撑杆转动,转动支撑杆带动弧形盘转动,进而使得弧形盘可以带动其上的注塑杆和吹塑杆转动;控制电机转动最终实现对弧形盘转动的控制,实现快速切换使用不同尺寸的注塑杆或者吹塑杆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包装瓶的连续成型设备结构立体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包装瓶的连续成型设备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包装瓶的连续成型设备结构立体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包装瓶的连续成型设备结构立体图三;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包装瓶的连续成型设备结构立体图四;
图6为图3的局部A处放大图;
图7为图4的局部B处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包装瓶的连续成型设备的侧视图;
图9为沿着图8的C-C方向的剖视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
1、底座;2、支架;3、注吹塑组件;31、第一气缸;32、调节组件;321、安装架;322、电机;323、伞齿轮;324、正齿轮;325、转动连接座;326、转动支撑杆;33、注塑杆转换组件;331、弧形盘;332、吹塑杆;3321、进气口;333、第一注塑杆;334、第二注塑杆;4、瓶口组件;41、第二气缸;42、活动横板;421、圆形贯通孔;43、第三气缸;44、开模滑块;45、楔形块;46、瓶口半模具;47、弹簧;48、固定块;49、滑动杆;5、成型组件;51、注塑成坯组件;511、第四气缸;512、第一支撑板;513、第一滑轨;514、注塑半模具;5141、注塑口;5142、注塑通道;52、吹塑成型组件;521、第五气缸;522、第二支撑板;523、第二滑轨;524、吹塑半模具;525、矮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
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9,一种包装瓶的连续成型设备,包括底座1、支架2、注吹塑组件3、瓶口组件4和成型组件5;支架2固定连接于底座1上部,成型组件5连接于底座1上部;支架2顶部连接有注吹塑组件3和瓶口组件4;成型组件5位于注吹塑组件3和瓶口组件4下方。
注吹塑组件3包括竖直固定连接于支架2顶部的第一气缸31、连接于第一气缸31输出端的调节组件32和连接于调节组件32下端的注塑杆转换组件33。
启动第一气缸31后可牵引调节组件32上下移动,注塑杆转换组件33也将随着调节组件32上下移动,注塑杆转换组件33具有自由切换注塑杆的作用。
因此,在第一气缸31牵引下可实现注塑杆转换组件33靠近或远离成型组件5并自由切换注塑杆的效果。
注塑杆转换组件33包括连接于调节组件32下端的弧形盘331和垂直固定连接于弧形盘331外曲面的多个注塑杆,弧形盘331外曲面为球面的一部分,弧形盘331的转动中心轴向下方向的轴线与竖直向下方向直线夹角α为锐角,调整夹角α大小使得弧形盘331外曲面最低位置可安装的注塑杆呈现竖直状态。
优选的,注塑杆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注塑杆333和第二注塑杆334,第一注塑杆333和第二注塑杆334的直径不同长度相同。
弧形盘331外曲面可安装多个不同尺寸的注塑杆,注塑杆所安装的位置随弧形盘331绕转动中心旋转至对应的最低位置时,该位置的平面法线方向与竖直方向重合(即此时注塑杆成竖直状态)。
因此,通过转动弧形盘331便可以实现在不同注塑杆之间自由切换的效果。
注塑杆转换组件33还包括吹塑杆332,吹塑杆332上端垂直固定连接于弧形盘331外曲面,弧形盘331绕转动中心旋转至吹塑杆332的最低位置时该吹塑杆332处于竖直状态;吹塑杆332内部有贯通其上下端的长柱形进气通道,进气通道的进气口3321位于吹塑杆332上端且在弧形盘331内侧。
吹塑杆332所安装的位置随弧形盘331绕着转动中心旋转至对应的最低位置时,该位置曲面法线方向与竖直方向重合,使得吹塑杆332呈现竖直状态。
因此,只需转动弧形盘331使得吹塑杆332到达最低位置即可使用无需再调整吹塑杆332,方便在注塑杆与吹塑杆332之间自由切换。
调节组件32包括安装架321、电机322、伞齿轮323、正齿轮324、转动连接座325和转动支撑杆326;安装架321固定连接于第一气缸31的输出端,安装架321上部固定连接有电机322,安装架321下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连接座325,电机322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伞齿轮323,转动连接座325转动连接有转动支撑杆326,转动支撑杆326上端固定连接有正齿轮324,转动支撑杆326下端固定连接于弧形盘331中心位置,伞齿轮323与正齿轮324啮合连接,转动支撑杆326的转动轴与弧形盘331转动中心轴重合。
启动第一气缸31带动安装架321竖直方向位移,安装架321上转动连接座325将带动转动支撑杆326向竖直方向位移,进而转动支撑杆326带动弧形盘331上注塑杆或吹塑杆332向竖直方向位移,以便将注塑杆或吹塑杆332推入瓶口组件4中;启动电机322后将带动伞齿轮323转动,伞齿轮323又带动正齿轮324转动,正齿轮324带动转动支撑杆326转动,转动支撑杆326带动弧形盘331转动,进而使得弧形盘331可以带动其上的注塑杆和吹塑杆332转动。
控制电机322转动最终实现对弧形盘331转动的控制达到快速切换使用不同尺寸的注塑杆或者吹塑杆332的目的。
瓶口组件4包括第二气缸41、活动横板42、第三气缸43、开模滑块44、楔形块45、瓶口半模具46、弹簧47、固定块48和滑动杆49;第二气缸41竖直固定连接于支架2顶部,活动横板42水平固定连接于第二气缸41的输出端;活动横板42上部有圆形贯通孔421,第三气缸43和两个固定块48固定连接在活动横板42上部;两个瓶口半模具46闭合时呈现上部外直径大于下部外直径的中空圆柱形状,圆形贯通孔421直径大于瓶口半模具46下部外直径且小于瓶口半模具46上部外直径,两个瓶口半模具46中部滑动连接于活动横板42上部,且两个瓶口半模具46下半部分插入圆形贯通孔421中,且两个瓶口半模具46下端低于或齐平于活动横板42下端,两个瓶口半模具46上部外曲面中心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滑动杆49,两个固定块48分别位于瓶口半模具46的前后位置,两个滑动杆49上均安装有弹簧47,滑动杆49一端滑动连接在固定块48中部,两个瓶口半模具46顶部的左端关于结合缝对称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楔形块45,两个楔形块45均有一个斜面,两个楔形块45闭合起来斜面呈现V形,第三气缸43位于瓶口半模具46左端且其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开模滑块44,开模滑块44有两个斜面,开模滑块44插接在两个楔形块45间,开模滑块44的斜面与楔形块45的斜面滑动连接;两个瓶口半模具46贴合状态时的中心位于注塑杆或吹塑杆332处于竖直状态时的正下方。
启动第二气缸41后可以牵引活动横板42上下移动,两个瓶口半模具46在对应的滑动杆49上弹簧47的弹力作用下保持贴合状态;在需要分开两个瓶口半模具46时,启动第三气缸43可推动开模滑块44顶开楔形块45,从而使得两个瓶口半模具46分离开来,将夹持在在瓶口半模具46的成型塑料瓶释放。
因此,瓶口半模具46可以方便地固定瓶胚或者成型塑料瓶,在合适时候控制开模滑块44打开瓶口半模具46释放夹持的成型塑料瓶。
成型组件5包括注塑成坯组件51和吹塑成型组件52;注塑成坯组件51和吹塑成型组件52均安装在底座1上部。
注塑成坯组件51由两个第四气缸511、两个第一支撑板512、两套第一滑轨513和两个注塑半模具514组成;两套第一滑轨513安装时滑轨方向相同,两套第一滑轨513均固定连接于底座1上部且位于支架2顶部正下方;两套第一滑轨513上端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板512,两个第一支撑板512上部均固定连接有注塑半模具514,支架2下部两个相对的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第四气缸511,两个注塑半模具514背部均固定连接于对应第四气缸511的输出端;两个注塑半模具514闭合在一起时中心位于两个瓶口半模具46贴合状态时的中心正下方。
启动两个第四气缸511推动对应注塑半模具514闭合在一起则进入注塑工艺模式,启动两个第四气缸511拉动两个注塑半模具514即可打开模具使其脱离瓶胚,两个注塑半模具514闭合在一起时中心位于两个瓶口半模具46贴合状态时的中心正下方,使得竖直状态的注塑杆、贴合状态的瓶口半模具46和闭合状态的两个注塑半模具514三者中心在同一竖直直线上。
因此,切换使用不同注塑杆后,第一气缸31可推动注塑杆穿过瓶口半模具46内腔伸入注塑半模具514内腔一定深度,方便进行注塑流程。
其中一个注塑半模具514具有注塑通道5142,注塑通道5142由注塑半模具514内腔底部通向注塑半模具514背部,注塑口5141在注塑半模具514背部。
从注塑口5141通过注塑通道5142向注塑半模具514内腔注射流体状塑料以形成瓶胚。
吹塑成型组件52由两个第五气缸521、两个第二支撑板522、两套第二滑轨523、两个吹塑半模具524和两个矮支架525组成;两个第二滑轨523安装时滑轨方向相同且均安装于底座1上部,第二滑轨523滑轨方向与第一滑轨513滑轨方向相垂直;两套第二滑轨523上端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板522,两个第二支撑板522上部均固定连接有吹塑半模具524,两个吹塑半模具524背部均固定连接于对应的第五气缸521的输出端,两个第五气缸521另一端均固定连接于对应矮支架525的侧壁,两个吹塑半模具524闭合在一起时中心位于两个瓶口半模具46贴合状态时的中心正下方。
启动两个第五气缸521推动对应吹塑半模具524闭合在一起则进入吹塑工艺模式;两个吹塑半模具524闭合在一起时中心位于两个瓶口半模具46贴合状态时的中心正下方,竖直状态的吹塑杆332、贴合状态的瓶口半模具46和闭合状态的两个吹塑半模具524三者中心在同一竖直直线上。
因此,切换使用吹塑杆332后,第二气缸41可推动吹塑杆332穿过瓶口半模具46内腔到达吹塑半模具524内腔一定深度,方便进行吹塑流程。
该吹塑机具体工作流程如下:两个注塑半模具514在与之相连接的第四气缸511推动下闭合,第二气缸41推动活动横板42竖直向下运动直至瓶口半模具46下端与注塑半模具514顶端贴合为止;电机322转动带动伞齿轮323转动,伞齿轮323带动正齿轮324转动,正齿轮324带动转动支撑杆326转动,转动支撑杆326带动弧形盘331转动,弧形盘331带动所需的注塑杆转动至竖直状态;随后第一气缸31推动注塑杆向下运动至其下端到达注塑半模具514的一定深度处,之后从注塑口5141通过注塑通道5142向闭合后的注塑半模具514内腔注入流体状的塑料以形成瓶胚;随后两个注塑半模具514在与之相连的第四气缸511拉动下打开,紧跟着在第一气缸31拉动下注塑杆离开瓶胚,到此结束注塑成坯工艺;两个吹塑半模具524在与之相连的第五气缸521推动下闭合,此时瓶坯在瓶口半模具46夹持下处于吹塑半模具524内腔中;电机322转动最终使得弧形盘331带动吹塑杆332至竖直状态,随后在第一气缸31推动下吹塑杆332向下位移至吹塑杆332下端到达瓶胚的一定深度处,之后从进气口3321吹入吹塑气体进行吹塑;吹塑完成后第五气缸521拉动吹塑半模具524打开模具,第一气缸31拉动吹塑杆332向上运动至最高位置使其离开成品塑料瓶内部,第二气缸41拉动瓶口半模具46向上运动至成品塑料瓶底端离开吹塑半模具524顶部;最后第三气缸43推动开模滑块44顶开楔形块45使得两个瓶口半模具46打开以释放成品塑料瓶,之后循环上述流程进入下一个注吹塑流程中。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包装瓶的连续成型设备,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支架(2)、注吹塑组件(3)、瓶口组件(4)和成型组件(5);
支架(2)固定连接于底座(1)上部,成型组件(5)连接于底座(1)上部;
支架(2)顶部连接有注吹塑组件(3)和瓶口组件(4);
成型组件(5)位于注吹塑组件(3)和瓶口组件(4)下方;
注吹塑组件(3)包括竖直固定连接于支架(2)顶部的第一气缸(31)、连接于第一气缸(31)输出端的调节组件(32)和连接于调节组件(32)下端的注塑杆转换组件(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装瓶的连续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杆转换组件(33)包括连接于调节组件(32)下端的弧形盘(331)和垂直固定连接于弧形盘(331)外曲面的多个注塑杆,弧形盘(331)外曲面为球面的一部分,弧形盘(331)的转动中心轴向下方向的轴线与竖直向下方向直线夹角α为锐角,调整夹角α大小使得弧形盘(331)外曲面最低位置可安装的注塑杆呈现竖直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包装瓶的连续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杆转换组件(33)还包括吹塑杆(332),吹塑杆(332)上端垂直固定连接于弧形盘(331)外曲面,弧形盘(331)绕转动中心旋转至吹塑杆(332)的最低位置时该吹塑杆(332)处于竖直状态;吹塑杆(332)内部有贯通其上下端的长柱形进气通道,进气通道的进气口(3321)位于吹塑杆(332)上端且在弧形盘(331)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包装瓶的连续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32)包括安装架(321)、电机(322)、伞齿轮(323)、正齿轮(324)、转动连接座(325)和转动支撑杆(326);安装架(321)固定连接于第一气缸(31)的输出端,安装架(321)上部固定连接有电机(322),安装架(321)下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连接座(325),电机(322)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伞齿轮(323),转动连接座(325)转动连接有转动支撑杆(326),转动支撑杆(326)上端固定连接有正齿轮(324),转动支撑杆(326)下端固定连接于弧形盘(331)中心位置,伞齿轮(323)与正齿轮(324)啮合连接,转动支撑杆(326)的转动轴与弧形盘(331)转动中心轴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包装瓶的连续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口组件(4)包括第二气缸(41)、活动横板(42)、第三气缸(43)、开模滑块(44)、楔形块(45)、瓶口半模具(46)、弹簧(47)、固定块(48)和滑动杆(49);第二气缸(41)竖直固定连接于支架(2)顶部,活动横板(42)水平固定连接于第二气缸(41)的输出端;活动横板(42)上部有圆形贯通孔(421),第三气缸(43)和两个固定块(48)固定连接在活动横板(42)上部;两个瓶口半模具(46)闭合时呈现上部外直径大于下部外直径的中空圆柱形状,圆形贯通孔(421)直径大于瓶口半模具(46)下部外直径且小于瓶口半模具(46)上部外直径,两个瓶口半模具(46)中部滑动连接于活动横板(42)上部,且两个瓶口半模具(46)下半部分插入圆形贯通孔(421)中,且两个瓶口半模具(46)下端低于或齐平于活动横板(42)下端,两个瓶口半模具(46)上部外曲面中心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滑动杆(49),两个固定块(48)分别位于瓶口半模具(46)的前后位置,两个滑动杆(49)上均安装有弹簧(47),滑动杆(49)一端滑动连接在固定块(48)中部,两个瓶口半模具(46)顶部的左端关于结合缝对称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楔形块(45),两个楔形块(45)均有一个斜面,两个楔形块(45)闭合起来斜面呈现V形,第三气缸(43)位于瓶口半模具(46)左端且其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开模滑块(44),开模滑块(44)有两个斜面,开模滑块(44)插接在两个楔形块(45)间,开模滑块(44)的斜面与楔形块(45)的斜面滑动连接;两个瓶口半模具(46)贴合状态时的中心位于注塑杆或吹塑杆(332)处于竖直状态时的正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包装瓶的连续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组件(5)包括注塑成坯组件(51)和吹塑成型组件(52);注塑成坯组件(51)和吹塑成型组件(52)均安装在底座(1)上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包装瓶的连续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成坯组件(51)由两个第四气缸(511)、两个第一支撑板(512)、两套第一滑轨(513)和两个注塑半模具(514)组成;两套第一滑轨(513)安装时滑轨方向相同,两套第一滑轨(513)均固定连接于底座(1)上部且位于支架(2)顶部正下方;两套第一滑轨(513)上端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板(512),两个第一支撑板(512)上部均固定连接有注塑半模具(514),支架(2)下部两个相对的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第四气缸(511),两个注塑半模具(514)背部均固定连接于对应第四气缸(511)的输出端;两个注塑半模具(514)闭合在一起时中心位于两个瓶口半模具(46)贴合状态时的中心正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包装瓶的连续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注塑半模具(514)具有注塑通道(5142),注塑通道(5142)由注塑半模具(514)内腔底部通向注塑半模具(514)背部,注塑口(5141)在注塑半模具(514)背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包装瓶的连续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吹塑成型组件(52)由两个第五气缸(521)、两个第二支撑板(522)、两套第二滑轨(523)、两个吹塑半模具(524)和两个矮支架(525)组成;两个第二滑轨(523)安装时滑轨方向相同且均安装于底座(1)上部,第二滑轨(523)滑轨方向与第一滑轨(513)滑轨方向相垂直;两套第二滑轨(523)上端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板(522),两个第二支撑板(522)上部均固定连接有吹塑半模具(524),两个吹塑半模具(524)背部均固定连接于对应的第五气缸(521)的输出端,两个第五气缸(521)另一端均固定连接于对应矮支架(525)的侧壁,两个吹塑半模具(524)闭合在一起时中心位于两个瓶口半模具(46)贴合状态时的中心正下方。
CN202320894238.8U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包装瓶的连续成型设备 Active CN2193602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94238.8U CN219360279U (zh)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包装瓶的连续成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94238.8U CN219360279U (zh)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包装瓶的连续成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60279U true CN219360279U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487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94238.8U Active CN219360279U (zh)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包装瓶的连续成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6027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85382A (zh) * 2023-09-26 2023-11-03 沧县奥新洁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包装瓶一体化吹塑装置及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85382A (zh) * 2023-09-26 2023-11-03 沧县奥新洁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包装瓶一体化吹塑装置及工艺
CN116985382B (zh) * 2023-09-26 2023-12-08 沧县奥新洁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包装瓶一体化吹塑装置及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801260A (en) Rotary blow molding machine
CN102179921B (zh) 一步法注拉吹塑料中空成型机
EP0858878B1 (en) Rotary blow molding machine and method
CN219360279U (zh) 一种包装瓶的连续成型设备
US4861542A (en) Rotary blow molding method
CA1252967A (en) Rotary blow molding machine
CN114477723A (zh) 一种玻璃瓶生产用压制成型机
CN112339249B (zh) 综合性水桶挤吹成型设备
CN212603324U (zh) 一种注、吹一体的卧式注吹机
CA2695927C (en) A mold for one-step injection blow molding plastic hollow container with single station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CN206663776U (zh) 一种双工位吹塑机
CN214294410U (zh) 一种具有剪浇口机构的瓶坯调温预吹成型装置
CN214926799U (zh) 一种多工位注塑机
CN109664483A (zh) 一种密封性良好的吹塑成型装置
CN220742095U (zh) 立式多工位注吹中空成型机
CN220946619U (zh) 一种pet饮料瓶制备装置
CN220348938U (zh) 瓶胚注塑成型装置
CN111873374B (zh) 聚碳酸酯纯净水桶吹塑成型系统
CN219153699U (zh) 一种吹瓶成型模具
CN2244992Y (zh) 三工位全自动注塑吹瓶装置
CN217803247U (zh) 一种改进型卧式注拉吹成型装置
CN217803246U (zh) 一种改进型卧式注吹成型装置
CN216329913U (zh) 一种基于饮用水包装瓶加工用注塑装置
CN219926902U (zh) 一种化妆品包装瓶生产用精密注吹模具
CN216658752U (zh) 一种自动复位的电池模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