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54991U - 气体混合设备和气体制取机 - Google Patents

气体混合设备和气体制取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54991U
CN219354991U CN202222820728.1U CN202222820728U CN219354991U CN 219354991 U CN219354991 U CN 219354991U CN 202222820728 U CN202222820728 U CN 202222820728U CN 219354991 U CN219354991 U CN 2193549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pipeline
air
storage device
oxyg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2072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波
王博宇
奥列格·谢·格拉扎切夫
陈阔
金浩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ussian Chinese Bo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ussian Chinese Bo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ussian Chinese Bo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ussian Chinese Bo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2072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549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549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549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气体混合设备,包括储气装置、出气管道、呼吸管道、氧气管道、氮气管道、空气管道以及多通阀;氧气管道、氮气管道、空气管道均通过多通阀连通出气管道,用于在出气管道混合通过氧气管道、氮气管道、空气管道中输送的气体;出气管道连通储气装置,以在储气装置储存混合的气体;储气装置上设有排气装置,用于将储气装置储存的气体排出;呼吸管道连通储气装置和出气管道,用于输出储气装置和出气管道的混合气体。本实用新型通过多通阀上的多个管道实现氧气、氮气以及空气的混合,混合气体在储气装置有效缓冲,以提高气体输出的平稳性,且排气装置能够快速将气体排出,实现快速给用户输入新的氧浓度气体,便于用户异常时快速更换气体,以提高安全性。

Description

气体混合设备和气体制取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气体混合设备和气体制取机。
背景技术
高低氧训练是一种模拟低氧、高压的呼吸环境来进行呼吸训练的方法。高低氧训练对心血管系统、代谢类疾病和改善人脑认知有着比较明显的治疗效果,具有广泛的应用。目前,高低氧训练设备一般通过制气装置制造氧气和氮气,并将得到的氧气和氮气混合得到最后所需的混合气体。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的气体混合存在以下缺陷:通过制备得到的氧气和氮气经过混合输送至人体,存在流量难以控制的问题。其次,混合输出的气体存在输出不问题,大大影响用户的使用感受。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气体混合设备和气体制取机,通过多通阀上的多个管道实现氧气、氮气以及空气的混合,混合气体在储气装置有效缓冲,以提高气体输出的平稳性,且排气装置能够快速将气体排出,实现快速给用户输入新的氧浓度气体,便于用户异常时快速更换气体,以提高安全性。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所示:
气体混合设备,包括储气装置、出气管道、呼吸管道、用于输送氧气的氧气管道、用于输送氮气的氮气管道、用于输送空气的空气管道、用于控制多个气路通断的多通阀;
所述氧气管道、所述氮气管道、所述空气管道均通过所述多通阀连通所述出气管道,用于在所述出气管道混合通过所述氧气管道、所述氮气管道、所述空气管道中输送的气体;
所述出气管道连通所述储气装置,所述储气装置用于储存在所述出气管道所混合的气体;
所述储气装置上设有排气装置,用于使所述储气装置储存的气体排出;
所述呼吸管道连通所述储气装置和所述出气管道,用于输出所述储气装置和所述出气管道的混合气体。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储气装置为弹性气囊。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呼吸管道内设有第一单向膜片,用于使所述储气装置中的混合气体单向通过所述呼吸管道。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气体补充管道,所述气体补充管道连通所述呼吸管道;
所述气体补充管道内设有第二单向膜片,用于限制气体单向通过所述气体补充管道进入所述呼吸管道。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氧气管道的进气口、所述氮气管道的进气口以及所述空气管道的进气口设有第一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进入所述氧气管道的氧气、进入所述氮气管道的氮气以及进入所述空气管道的空气的各气体的浓度和压力。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主控板和比例调节阀,
所述氧气管道的进气口、所述氮气管道的进气口以及所述空气管道的进气口上均设有所述比例调节阀,
所述主控板电连接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和所述比例调节阀,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检测装置的检测信息,并根据所述检测信息控制所述比例调节阀调整气体浓度和压力。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检测装置和显示装置,所述第二检测装置电性连接所述主控板;
所述第二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呼吸管道,用于检测所述呼吸管道内气体的浓度及流量,并将检测信息发送给主控板;
所述显示装置电性连接所述主控板,用于显示所述呼吸管道内气体的浓度及流量。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包括氧浓度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所述氧浓度传感器和所述流量传感器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单向膜片的两端,所述氧浓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呼吸管道内气体的浓度;所述流量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呼吸管道内气体的流量大小。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气体补充管道远离所述出气管道的一端设有阀体,所述阀体电连接所述主控板,用于当所述第二检测装置检测的气体含量低于预设值时,打开所述阀体补充气体。
气体制取机,包括外壳和如上述气体混合设备,所述储气装置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外部,且所述储气装置与所述外壳可拆卸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气体混合设备,包括储气装置、出气管道、呼吸管道、用于输送氧气的氧气管道、用于输送氮气的氮气管道、用于输送空气的空气管道、用于控制多个气路通断的多通阀;氧气管道、氮气管道、空气管道均通过多通阀连通出气管道,用于在出气管道混合通过氧气管道、氮气管道、空气管道中输送的气体;出气管道连通储气装置,储气装置用于储存在出气管道所混合的气体;储气装置上设有排气装置,通过排气装置排出储气装置储存的气体;呼吸管道连通储气装置和出气管道,用于输出储气装置和出气管道的混合气体。本实用新型通过多通阀上的多个管道实现氧气、氮气以及空气的混合,混合气体在储气装置有效缓冲,以提高气体输出的平稳性,且排气装置能够快速将气体排出,实现快速给用户输入新的氧浓度气体,便于用户异常时快速更换气体,以提高安全性。
进一步的,通过将储气装置与外壳之间的连接设置为可拆卸连接,更便于装卸储气装置,便于维修和更换,具有使用方便的优点。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实施例中气体混合设备的第一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气体混合设备的第二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气体混合设备的模块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气体制取机的整体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中气体制取机的第一局部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中气体制取机的管道和多通阀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中气体制取机的第二局部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氧气管道;2-氮气管道;3-空气管道;4-出气管道;5-呼吸管道;6-储气装置;7-多通阀;8-气体补充管道;18-排气装置;
51-第一单向膜片;
81-第二单向膜片;
9-第一检测装置;10-主控板;11-比例调节阀;12-第二检测装置;13-显示装置;
15-外壳;
16-分子筛塔;17-氮气储存罐;
121-氧浓度传感器;122-流量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3、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气体混合设备,包括储气装置6、出气管道4、呼吸管道5、用于输送氧气的氧气管道1、用于输送氮气的氮气管道2、用于输送空气的空气管道3、用于控制多个气路通断的多通阀7;氧气管道1、氮气管道2、空气管道3均通过多通阀7连通出气管道4,用于在出气管道4混合通过氧气管道1、氮气管道2、空气管道3中输送的气体;出气管道4连通储气装置6,储气装置6用于储存在出气管道4所混合的气体;储气装置6上设有排气装置18,用于使储气装置6的气体排出;呼吸管道5连通储气装置6和出气管道4,用于输出储气装置6和出气管道4的混合气体。本实用新型通过多通阀7上的多个管道实现氧气、氮气以及空气的混合,混合气体在储气装置6有效缓冲,以提高气体输出的平稳性,且排气装置18能够快速将气体排出,实现快速给用户输入新的氧浓度气体,便于用户异常时快速更换气体,以提高安全性。
其中,氧气管道1连接分子筛塔16,分子筛塔16内的氧气可以进入氧气管道1。氮气管道2连接氮气储存罐17,氮气储存罐17里的氮气进入氮气管道2。
排气装置18可以为气泵等。
储气装置6包括弹性气囊或刚性储气罐。优选的,储气装置6采用弹性气囊,弹性气囊相比于刚性储气罐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实现混合气体在气囊内的有效缓冲,以提高气体输出的平稳性。
如图1所示,呼吸管道5内设有第一单向膜片51,用于使储气装置6中的混合气体单向通过呼吸管道5。第一单向膜片51的设置使混合气体仅能单向通过呼吸管道5进入人体,从而使设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如图1所示,气体混合设备还包括气体补充管道8,气体补充管道8连通呼吸管道5。气体补充管道8内设有第二单向膜片81,用于限制气体单向通过气体补充管道8进入呼吸管道5。具体地,第二单向膜片81的设置使空气仅能从气体补充管道8进入,防止呼吸管道5里的气体从气体补充管道8排出,从而保证呼吸管道5里的气体充足,且在呼吸管道5里的气体不足时,第二单向膜片81打开,空气能从气体补充管道8进入以实现补充气体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储气装置6为弹性气囊。当氧气管道1的氧气、氮气管道2的氮气、空气管道3里的空气多种气体混合后,大部分直接输入储气装置,小部分直接通过呼吸管道5供应给用户。
当混合气体需要从储气装置输出时,储气装置具有弹性,所以可以容纳较多的气体,若混合气体的气量在储气装置允许范围,则需要靠用户主动呼吸,混合气体才会从储气装置输送到呼吸管道5。若混合气体的气量超过储气装置允许范围,则有一部分混合气体直接输送到呼吸管道5上。通过储气装置6为弹性气囊的设置,可以根据混合气体气量情况,调整储气装置的容量,具有可调性和灵活性。
如图1、2所示,氧气管道1的进气口、氮气管道2的进气口以及空气管道3的进气口设有第一检测装置9,第一检测装置9用于检测进入氧气管道1的氧气、进入氮气管道2的氮气以及进入空气管道3的空气的各气体的浓度和压力。
如图1-3所示,气体混合设备还包括主控板10和比例调节阀11,
氧气管道1的进气口、氮气管道2的进气口以及空气管道3的进气口上均设有比例调节阀11,主控板10电连接第一检测装置9和比例调节阀11,用于通过第一检测装置9的检测信息,控制比例调节阀11调整气体浓度和压力。
具体地,第一检测装置9检测到氧气的浓度和压力、氮气的浓度和压力以及空气的浓度和压力,并将检测到的信息发送到主控板10,主控板10处理检测信息并根据检测信息控制比例调节阀11的开口开度,以调整氧气、氮气以及空气的气量,从而调整混合后的混合气体的浓度和压力。
如图1-4所示,气体混合设备还包括第二检测装置12和显示装置13,第二检测装置12电性连接主控板10;第二检测装置12设置于呼吸管道5,用于检测呼吸管道5内气体的浓度、压力以及含量,并将检测信息发送给主控板10;显示装置13电性连接主控板10,用于显示呼吸管道5内气体的浓度、压力以及含量。通过第二检测装置12和显示装置13的配合,直观地显示混合气体的浓度、压力以及含量,便于用户使用,提高用户的使用感受。
其中,第二检测装置12包括氧浓度传感器121和流量传感器122,氧浓度传感器121和流量传感器122分别设置于第一单向膜片的51两端,氧浓度传感器121用于检测呼吸管道内气体的浓度;流量传感器122用于检测呼吸管道内气体的流量大小。具体地,氧浓度传感器121为氧化锆氧浓度传感器。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检测装置12包括超声波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
如图1、2、3所示,气体补充管道8设有阀体,阀体电连接主控板10,用于当第二检测装置12检测的气体含量低于预设值时,打开阀体补充气体。通过气体补充管道8设有可开合的阀体实现了气体补充管道8的气体补充至呼吸管道5,防止用户所吸收的气体气量不足,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其中,该预设值于预先设置于气体混合设备中。
如图4所示,气体制取机,包括外壳15和气体混合设备,储气装置6设置于外壳15的外部,且储气装置6与外壳15可拆卸连接。
外壳15设有安装部,安装部与储气装置6相适配,用于安装储气装置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多通阀7上的多个管道实现氧气、氮气以及空气的混合,并且通过储气装置6储存混合气体以持续稳定的提供混合气体,提高气体输出的平稳性,从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的,通过将储气装置6与外壳之间的连接设置为可拆卸连接,更便于装卸储气装置6,便于维修和更换,具有使用方便的优点。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场景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实用新型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场景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场景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场景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场景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场景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上述本实用新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场景的优劣。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场景,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气体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
包括储气装置、出气管道、呼吸管道、用于输送氧气的氧气管道、用于输送氮气的氮气管道、用于输送空气的空气管道、用于控制多个气路通断的多通阀;
所述氧气管道、所述氮气管道、所述空气管道均通过所述多通阀连通所述出气管道,用于在所述出气管道混合通过所述氧气管道、所述氮气管道、所述空气管道中输送的气体;
所述出气管道连通所述储气装置,所述储气装置用于储存在所述出气管道所混合的气体;
所述储气装置上设有排气装置,用于使所述储气装置储存的气体排出;
所述呼吸管道连通所述储气装置和所述出气管道,用于输出所述储气装置和所述出气管道的混合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气装置为弹性气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呼吸管道内设有第一单向膜片,用于使所述储气装置中的混合气体单向通过所述呼吸管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体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体补充管道,所述气体补充管道连通所述呼吸管道;
所述气体补充管道内设有第二单向膜片,用于限制气体单向通过所述气体补充管道进入所述呼吸管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体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管道的进气口、所述氮气管道的进气口以及所述空气管道的进气口设有第一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进入所述氧气管道的氧气、进入所述氮气管道的氮气以及进入所述空气管道的空气的各气体的浓度和压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体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控板和比例调节阀,
所述氧气管道的进气口、所述氮气管道的进气口以及所述空气管道的进气口上均设有所述比例调节阀,
所述主控板电连接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和所述比例调节阀,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检测装置的检测信息,并根据所述检测信息控制所述比例调节阀调整气体浓度和压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体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检测装置和显示装置,所述第二检测装置电性连接所述主控板;
所述第二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呼吸管道,用于检测所述呼吸管道内气体的浓度及流量,并将检测信息发送给主控板;
所述显示装置电性连接所述主控板,用于显示所述呼吸管道内气体的浓度及流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体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包括氧浓度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所述氧浓度传感器和所述流量传感器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单向膜片的两端,所述氧浓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呼吸管道内气体的浓度;所述流量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呼吸管道内气体的流量大小。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体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补充管道远离所述出气管道的一端设有阀体,所述阀体电连接所述主控板,用于当所述第二检测装置检测的气体含量低于预设值时,打开所述阀体补充气体。
10.气体制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气体混合设备,所述储气装置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外部,且所述储气装置与所述外壳可拆卸连接。
CN202222820728.1U 2022-10-25 2022-10-25 气体混合设备和气体制取机 Active CN2193549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20728.1U CN219354991U (zh) 2022-10-25 2022-10-25 气体混合设备和气体制取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20728.1U CN219354991U (zh) 2022-10-25 2022-10-25 气体混合设备和气体制取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54991U true CN219354991U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16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20728.1U Active CN219354991U (zh) 2022-10-25 2022-10-25 气体混合设备和气体制取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549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51385B (zh) 呼吸训练器
CN202625849U (zh) 一种便携式闭环控制分子筛制氧机
US8667963B2 (en) Ventilator circuit for oxygen generating system
CN110368232B (zh) 氧气循环使用的加压舱系统
CA2792164A1 (en) Volume flow controller
RU2010110592A (ru)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подачи и совместного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дыхательного газа
JPH0138506B2 (zh)
CN110575596A (zh) 间歇性高低氧训练系统
WO2023116265A1 (zh) 一种双模制氧机及其供氧方法
CN102120054A (zh) 基于氧气自给的便携式呼吸机
CN219354991U (zh) 气体混合设备和气体制取机
CN102309402A (zh) 自动的新鲜气体控制系统
CN202128796U (zh) 适用于麻醉机或呼吸机的便携式氧源供给装置
CN102120055B (zh) 基于氧气自给的便携式麻醉机
CN202128787U (zh) 基于氧气自给的便携式麻醉机
CN212439636U (zh) 多人用呼吸机
JP5955547B2 (ja) 酸素濃縮器
CN114504708A (zh) 一种制氧呼吸一体机
CN112773987A (zh) 一种智能便携式氧气瓶流量调节系统
CN210357029U (zh) 一种加压舱呼吸气混合装置
CN215275195U (zh) 一种自调节制氧机
CN211658978U (zh) 一种呼吸机
CN218420612U (zh) 含氧浓度气体制取机
CN207856615U (zh) 一种多气源医用变压吸附制氧设备
CN215194805U (zh) 一种气体分配阀组件和供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