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53198U - 一种鞋底及鞋子 - Google Patents
一种鞋底及鞋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353198U CN219353198U CN202320831984.2U CN202320831984U CN219353198U CN 219353198 U CN219353198 U CN 219353198U CN 202320831984 U CN202320831984 U CN 202320831984U CN 219353198 U CN219353198 U CN 21935319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ole
- bearing piece
- hole
- bearing member
- bea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 Y02P70/62—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related technologies for production or treatment of textile or flexible materials or products thereof, including footwear
Landscapes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鞋底,包括鞋底本体和承重件,其中承重件包括第一承重件和第二承重件,第一承重件设置于鞋底本体的前掌部位置,第二承重件设置于鞋底本体的后跟部位置,第一承重件设置有第一减震孔;和/或,第二承重件设置有第二减震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鞋底,通过在鞋底本体的前掌部位置的第一承重件设置第一减震孔,和/或,在鞋底本体的后跟部位置的第二承重件设置第二减震孔,让鞋底镂空,人体重量分布在四方,增加鞋底材料的性能,使鞋底更软,提高减震效果及人体穿着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子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鞋底及鞋子。
背景技术
目前运动鞋市场的鞋底都是平的,而脚是有弧度的,后跟是圆的,脚后跟落地踩在鞋底上,是单点接触;虽然鞋底制作有镂空鞋底,但镂空位置面积不大,结构简单,减震性能低,降低了舒适性。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鞋底,在提高减震性能的同时提高人体穿着的舒适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鞋底,以提高减震性能,提高人体穿着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鞋底的鞋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鞋底,包括鞋底本体和承重件;
所述承重件包括第一承重件和第二承重件,所述第一承重件设置于所述鞋底本体的前掌部位置,所述第二承重件设置于所述鞋底本体的后跟部位置;
所述第一承重件设置有第一减震孔,和/或,所述第二承重件设置有第二减震孔。
可选地,在上述鞋底中,所述鞋底本体包括上底和下底,所述第一承重件设置于所述上底和所述下底之间,所述下底于所述鞋底本体的后跟部形成有支撑安装空间,所述第二承重件设置于所述支撑安装空间内。
可选地,在上述鞋底中,所述下底对应所述第一减震孔的位置设置有对应的第一通孔;和/或,
所述下底对应所述第二减震孔的位置设置有对应的第二通孔。
可选地,在上述鞋底中,所述第一承重件与所述鞋底本体之间形成第三减震孔和第四减震孔,所述第二承重件与所述鞋底本体之间形成第五减震孔。
可选地,在上述鞋底中,所述第三减震孔由前端至后端孔径扩大;
所述第四减震孔由前端至后端孔径缩小。
可选地,在上述鞋底中,所述第一承重件设置于所述鞋底本体的前掌部重心点前后10mm-70mm之间;和/或,
所述第二承重件设置于所述鞋底本体的后跟部重心点前后10mm-45mm之间。
可选地,在上述鞋底中,所述上底为弧形结构,且所述上底的厚度由所述鞋底本体的后跟部位置向所述鞋底本体的前掌部位置逐渐变薄。
可选地,在上述鞋底中,所述下底设置有鞋底片,所述鞋底片由耐磨材料制成。
可选地,在上述鞋底中,所述鞋底片上设置有斜纹。
一种鞋子,包括鞋底,所述鞋底为如上任一项所述的鞋底。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鞋底,包括鞋底本体和承重件,其中承重件包括第一承重件和第二承重件,第一承重件设置于鞋底本体的前掌部位置,第二承重件设置于鞋底本体的后跟部位置,第一承重件设置有第一减震孔;和/或,第二承重件设置有第二减震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鞋底,通过在鞋底本体的前掌部位置的第一承重件设置第一减震孔,和/或,在鞋底本体的后跟部位置的第二承重件设置第二减震孔,让鞋底镂空,人体重量分布在四方,增加鞋底材料的性能,使鞋底更软,提高减震效果及人体穿着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鞋底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鞋底本体的前掌部和鞋底本体的后跟部位置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鞋底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鞋子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1-图4中的各项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10为鞋底本体的前掌部;
20为鞋底本体的后跟部;
101为上底;
102为承重件,1021为第一承重件,1022为第二承重件;
103为第一减震孔;
104为第二减震孔;
105为下底;
106为第三减震孔;
107为第四减震孔;
108为第五减震孔;
109为鞋底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鞋底,以提高减震性能,提高人体穿着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鞋底的鞋子。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鞋底,包括鞋底本体和承重件102。
需要说明的是,人脚分为后跟部、中腰部和前掌部,图2示出了鞋底本体的前掌部10和鞋底本体的后跟部20的大体位置范围。为了方便说明,鞋底本体的前掌部10定义为前端,鞋底本体的后跟部20定义为后端。
鞋底本体为人脚与鞋底直接接触的部分,同时为鞋底与地面直接接触的部分,鞋底本体的具体材质可以为硬质材料,也可以为软质材料,根据实际需要选定具体的材质类型。
承重件102包括第一承重件1021和第二承重件1022,其中第一承重件1021设置于鞋底本体的前掌部位置,第二承重件1022设置于鞋底本体的后跟部位置,保证了前掌部和后跟部的支撑性能。
如图3所示,为了提升缓震功能,第一承重件1021设置有第一减震孔103;和/或,第二承重件1022设置有第二减震孔104。即第一承重件1021和第二承重件1022中至少一者设置有减震孔。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减震孔103和第二减震孔104的具体形状和大小不做限定,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鞋底,包括鞋底本体和承重件102,其中承重件102包括第一承重件1021和第二承重件1022,第一承重件1021设置于鞋底本体的前掌部位置,第二承重件1022设置于鞋底本体的后跟部位置,第一承重件1021设置有第一减震孔103;和/或,第二承重件1022设置有第二减震孔10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鞋底,通过在鞋底本体前掌部位置的第一承重件1021设置第一减震孔103,和/或,在鞋底本体的后跟部位置的第二承重件1022设置第二减震孔104,让鞋底镂空,人体重量分布在四方,使得承重件102的承重加大,增加鞋底材料的性能,让鞋底的材料更充分发挥弹性功能,使鞋底更软,提高减震效果及穿着的舒适性。同时第一减震孔103和第二减震孔104的设置有利于减轻鞋底的自重。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鞋底本体包括上底101和下底105,第一承重件1021设置于上底101和下底105之间,下底105于鞋底本体的后跟部形成有支撑安装空间,第二承重件1022设置于支撑安装空间内。支撑空间的设置使得鞋底本体的后跟部的厚度比前掌部要厚,人脚的后跟部相比前掌部受力要更大,因此鞋底的后跟部比前掌部厚,可以很好的保护人脚,减少膝盖损伤的几率。同时支撑空间的设置可以保证鞋底中腰部较好的支撑性,同时较美观。具体的,上底101的材质优选为硬质材料,可以让人体的整个重量更能承受在鞋底上,使鞋底材料受压力更均匀,回弹更大,缓震更好。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下底105对应第一减震孔103的位置设置有对应的第一通孔;和/或,下底105对应第二减震孔104的位置设置有对应的第二通孔,即从鞋底的地面可以看到第一减震孔103和/或第二减震孔104。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下底105与第一减震孔103和第二减震孔104对应的位置也可以不设置通孔。
如图1所示,为了进一步提升缓震效果,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承重件1021与鞋底本体之间形成第三减震孔106和第四减震孔107,第二承重件1022与鞋底本体之间形成第五减震孔108。具体的,第三减震孔106、第四减震孔107和第五减震孔108沿鞋底的宽度方向(即垂直于鞋底的长度方向)延伸,为贯通孔,贯通于鞋底的内侧壁和外侧壁,具体形状和大小不做限定,具体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如图4所示,从鞋子的侧面可以看到第三减震孔106、第四减震孔107和第五减震孔108。具体的,第三减震孔106位于鞋底本体的前掌部位置,第四减震孔107位于鞋底本体的中腰部位置,第五减震孔108位于鞋底本体的后跟部位置,从而保证了前掌部、中腰部及后跟部的减震效果。第三减震孔106、第四减震孔107和第五减震孔108的设置,在运动中会产生形变和自我恢复,为双脚提供缓冲,减轻了运动者跑步时脚部和膝盖的压力,使运动者获得更灵活舒适的减震体验。
如图1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三减震孔106由前端至后端孔径逐渐扩大,第四减震孔107由前端至后端孔径逐渐缩小,此种设置方式可以保证鞋底本体的前掌部位置及鞋底本体的中腰部位置具有较好的支撑性能,同时又能起到缓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鞋底,为了使得第一承重件1021和第二承重件1022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第一承重件1021设置于鞋底本体的前掌部重心点前后10mm-70mm之间;和/或,第二承重件1022设置于鞋底本体的后跟部重心点前后10mm-45mm之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是,具体的设置位置可以根据运动特点和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鞋底,上底101呈弧形结构,与人脚的结构相适应,且上底101的厚度由鞋底本体的后跟部位置向鞋底本体的前掌部位置逐渐变薄,可以加大缓冲作用,保护运动者的膝盖,减少膝盖损伤的几率,使运动者获得更舒适的穿着感受。
为了使得鞋底具有防滑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鞋底,下底105设置有鞋底片109,鞋底片109由耐磨材料制成,具体的,鞋底片109可以为橡胶材质,可以增强鞋底的抓地性和耐磨性。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鞋底片109上设置有斜纹,斜纹的具体样式不做限定,斜纹的设置可以增大鞋底片109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增强防滑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鞋子,包括如上实施例公开的鞋底,因此兼具上述鞋底的所有技术效果,本文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如本申请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示,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一”、“一个”、“一种”和/或“该”等词并非特指单数,也可包括复数。一般说来,术语“包括”与“包含”仅提示包括已明确标识的步骤和元素,而这些步骤和元素不构成一个排它性的罗列,方法或者设备也可能包含其它的步骤或元素。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鞋底,其特征在于,包括鞋底本体和承重件(102);
所述承重件(102)包括第一承重件(1021)和第二承重件(1022),所述第一承重件(1021)设置于所述鞋底本体的前掌部位置,所述第二承重件(1022)设置于所述鞋底本体的后跟部位置;
所述第一承重件(1021)设置有第一减震孔(103),和/或,所述第二承重件(1022)设置有第二减震孔(10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本体包括上底(101)和下底(105),所述第一承重件(1021)设置于所述上底(101)和所述下底(105)之间,所述下底(105)于所述鞋底本体的后跟部形成有支撑安装空间,所述第二承重件(1022)设置于所述支撑安装空间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105)对应所述第一减震孔(103)的位置设置有对应的第一通孔;和/或,
所述下底(105)对应所述第二减震孔(104)的位置设置有对应的第二通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重件(1021)与所述鞋底本体之间形成第三减震孔(106)和第四减震孔(107),所述第二承重件(1022)与所述鞋底本体之间形成第五减震孔(108)。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减震孔(106)由前端至后端孔径扩大;
所述第四减震孔(107)由前端至后端孔径缩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重件(1021)设置于所述鞋底本体的前掌部重心点前后10mm-70mm之间;和/或,
所述第二承重件(1022)设置于所述鞋底本体的后跟部重心点前后10mm-45mm之间。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底(101)为弧形结构,且所述上底(101)的厚度由所述鞋底本体的后跟部位置向所述鞋底本体的前掌部位置逐渐变薄。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105)设置有鞋底片(109),所述鞋底片(109)由耐磨材料制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片(109)上设置有斜纹。
10.一种鞋子,包括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为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鞋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831984.2U CN219353198U (zh) | 2023-04-14 | 2023-04-14 | 一种鞋底及鞋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831984.2U CN219353198U (zh) | 2023-04-14 | 2023-04-14 | 一种鞋底及鞋子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353198U true CN219353198U (zh) | 2023-07-18 |
Family
ID=87117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831984.2U Active CN219353198U (zh) | 2023-04-14 | 2023-04-14 | 一种鞋底及鞋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353198U (zh) |
-
2023
- 2023-04-14 CN CN202320831984.2U patent/CN21935319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647646B2 (en) | Shoe with arch reinforcement | |
US6138383A (en) | Shoe insert | |
JP4505148B2 (ja) | ばねクッション靴 | |
US6968636B2 (en) | Footwear sole with a stiffness adjustment mechanism | |
JP6751139B2 (ja) | 履物および中足衝撃部用の靴底 | |
US4709489A (en) | Shock absorbing assembly for an athletic shoe | |
JP3175102U (ja) | 静電気帯電防止用靴中敷 | |
JPH04231906A (ja) | 運動靴における踵緩衝安定装置 | |
CN112423616A (zh) | 鞋尤其运动鞋的鞋底 | |
WO2010037258A1 (zh) | 一种带减震鞋垫的鞋底 | |
US20220142297A1 (en) | Shoe midsole with variable dimension helical spring made by additive manufacturing process | |
CN219353198U (zh) | 一种鞋底及鞋子 | |
CN116391940A (zh) | 一种鞋底及鞋子 | |
CN209346178U (zh) | 减震护足的运动鞋垫 | |
KR100431051B1 (ko) | 신발 무게 증가용 안창 조립체 | |
CN109008056B (zh) | 一种渐变式减震鞋底 | |
CN106213662A (zh) | 一种缓冲结构、采用该缓冲结构制备的减震鞋底和运动鞋 | |
CN202722690U (zh) | 鞋底 | |
CN217039071U (zh) | 一种新型鞋底 | |
CN219781717U (zh) | 一种鞋中底及鞋 | |
CN219108836U (zh) | 一种高弹力运动鞋 | |
CN217407945U (zh) | 一种运动鞋高形变鞋底 | |
CN107149208B (zh) | 能够提供渐进式减震及运动控制的鞋底结构和鞋底 | |
CN221729856U (zh) | 鞋类外底和鞋类制品 | |
KR20090007621U (ko) | 충격흡수기능을 가지는 신발용 중창, 이러한 중창을 구비한신발창 및 신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