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50466U - 电池模组及其拘束板、拘束壳体、电池、用电及储能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池模组及其拘束板、拘束壳体、电池、用电及储能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350466U CN219350466U CN202320647661.8U CN202320647661U CN219350466U CN 219350466 U CN219350466 U CN 219350466U CN 202320647661 U CN202320647661 U CN 202320647661U CN 219350466 U CN219350466 U CN 21935046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straint
- battery
- battery module
- restraint plate
-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及其拘束板、拘束壳体、电池、储能及用电装置。拘束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二表面用作电芯容置腔的内壁,第一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插接部,插接部用于与另一个电池模组上的拘束板的插接配合。如此,相邻两个电池模组的拘束板可以直接扣合相连实现两者的装配。因此,可以省去相关技术中设置的凸台、固定梁、装配间隙的空间。避免空间的浪费,从而允许布置体积更大或更多数量的电池模组,进而可以明显地节约用于装配电池模组的装配空间,提升储能装置或电池的能量密度,并节约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池模组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及其拘束板、拘束壳体、电池、用电及储能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电池模组的左右或前后方向两侧会额外地设置压条或凸台,以便在装配电池模组时,使用紧固件将电池模组的拘束壳体锁紧固定在托盘或框架上从而将电池模组安装在托盘或框架上。然而,设置的压条及凸台的占用空间大,不利于提升电池模组的能量密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及其拘束板、拘束壳体、电池、用电及储能装置,利用该拘束板,有利于提升电池模组的能量密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电池模组的拘束板,所述拘束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用作电芯容置腔的内壁;
所述第一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插接部,所述插接部用于与另一个电池模组上的拘束板插接配合。
可选地,所述插接部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凸部和/或凹部。
可选地,所述拘束板构造为,在X方向和Z方向限定出的平面内的投影为中心对称图形。
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所述插接部中具有凸部,所述凸部的远端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投影的宽度尺寸大于所述凸部的近端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投影的宽度尺寸,所述凸部的形状和尺寸设置为能够与另一个电池模组的拘束板上的凹部的形状和尺寸适配,其中,所述近端为所述插接部靠近所述第一表面的一端。
可选地,所述插接部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凸部,所述凸部的内部形成有空腔。
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插接部中存在具有定位平面的插接部,所述定位平面与所述第一表面垂直并延伸至所述插接部的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端部。
可选地,所述拘束板为采用铝挤工艺加工而成的型材件。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拘束壳体,包括多个上述的拘束板,多个所述拘束板依次相连并围合成环形结构,以围合出所述电芯容置腔。
可选地,多个所述拘束板中相邻两个所述拘束板之间通过自带的扣合结构扣合相连。
可选地,多个所述拘束板中包括在Z方向上相对布置的一对第一拘束板及在X方向上相对布置的一对第二拘束板;
每个所述第一拘束板位于所述X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分别与所述一对第二拘束板位于所述Z方向上的端部通过自带的扣合结构扣合相连。
可选地,所述第一拘束板包括主体部和两个延伸部,所述两个延伸部分别位于所述主体部在所述X方向上的两个端部上,并在所述Z方向延伸;
每个所述延伸部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构造成扣合结构的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端相较于靠近所述主体部的另一端更靠近所述电芯容置腔;
每个所述第二拘束板位于所述Z方向上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构造成扣合结构的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用于与所述第一斜面抵接配合。
可选地,所述延伸部和所述第二拘束板中的一者上设置有定位销,另一者上设置有用于该定位销配合的定位孔。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上述的拘束板,或者,包括根上述的拘束壳体。
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储能装置,包括多个上述的电池模组,多个所述电池模组之间的拘束板相互扣合。
根据本公开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包括多个上述的电池模组,多个所述电池模组之间的拘束板相互扣合。
根据本公开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用电装置,包括上述的电池模组或动力电池。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相邻两个电池模组的拘束板可以直接扣合相连,这样,两个电池模组之间不用设置凸台或固定梁等安装结构,也可实现两者的装配。因此,可以省去相关技术中设置的凸台、固定梁、装配间隙的空间。避免空间的浪费,从而允许布置体积更大或更多数量的电池模组,进而可以明显地节约用于装配电池模组的装配空间,提升储能装置或电池的能量密度,并节约成本。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一种实施例提供电池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一种实施例提供多个电池模组呈堆叠状态的立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一种实施例提供多个电池模组呈堆叠状态的正视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一种实施例提供电池模组的正视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一种实施例提供电池模组的拘束壳体的正视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两个第一拘束板呈扣合状态的正视示意图,其中,该两个第一拘束板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电池模组的拘束壳体;
图7是本公开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两个第二拘束板呈扣合状态的正视示意图,其中,该两个第二拘束板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电池模组的拘束壳体。
附图标记说明
1000-电池模组;100-拘束壳体;10-拘束板;101-第一表面;102-第二表面;103-插接部;11-第一拘束板;111-主体部;112-延伸部;1121-第一斜面;113-第一凸部;1131-第一空腔;1132-第一定位平面;114-第一凹部;12-第二拘束板;121-第二斜面;122-第二凸部;1221-第二空腔;1222-第二定位平面;123-第二凹部;200-电芯;300-电芯容置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方位词“上、下”是基于附图的图面方向定义的,可选地,“上、下”可以与车辆的上、下所指代的方向相同,X方向、Y方向、Z方向可以参见附图1至图5。可以理解的是,这里的X方向、Y方向、Z方向为空间三维坐标的三个方向,三个方向中每个方向具体的指向可以基于电池模组1000的布置方向而定。“内、外”是指相关零部件的内、外。此外,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另外,在本公开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出现的术语“设置”、“相连”、“安装”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使固定相连,也可以是可拆卸相连,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拘束板10、包括该拘束板10的拘束壳体100、包括该拘束板10或拘束壳体100的电池模组1000、包括该电池模组1000的储能装置、包括该电池模组1000的电池及包括该电池模组或电池的用电装置。其中,储能装置包括但不限于充电站、充电柜等位置固定的设备。用电装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纯电动车辆、混动车辆等乘用车辆或者工况不是很恶劣的大型工程车辆等。电池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用于动力电池,可以是其他类型的电池。
参见图2和图3,储能装置或电池可以包括多个电池模组1000,多个电池模组1000之间可以相互堆叠,例如,在X方向和Z方向上相互堆叠。可以理解的是,对储能装置或电池而言,电池模组1000的数量可以为根据需要设置,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参见1至图5,本公开提供的拘束壳体100包括多个拘束板10,多个拘束板10依次相连并围合成环形结构,以围合出用于容纳及拘束电池模组1000的电芯容置腔300。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公开提供的拘束板10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101和第二表面102,第二表面102用作电芯容置腔300的内壁,第一表面10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插接部103,插接部103用于与另一个电池模组1000上的拘束板10的插接配合,例如,与另一个电池模组1000上的拘束板10的插接部插接配合。
如此设置,使得相邻两个电池模组1000的拘束板10可以直接扣合相连,这样,两个电池模组1000之间不用设置凸台或固定梁等安装结构,也可实现两者的装配。因此,可以省去相关技术中设置的凸台、固定梁、装配间隙的空间。避免空间的浪费,从而允许布置体积更大或更多数量的电池模组1000,进而可以明显地节约用于装配电池模组1000的装配空间,提升储能装置或电池的能量密度,并节约成本。
为了进一步节约装配空间,如图1、图4至图7所示,插接部103可以包括形成在第一表面101上的凸部和/或凹部,该凸部或凹部可用于与另一个电池模组1000的拘束板10上的凹部或凸部对应配合。例如,参见图2至图5,一个电池模组1000(可称为目标电池模组)的拘束板10上的第一凸部113可以与和目标电池模组相邻的电池模组1000上的第一凹部114配合,目标电池模组的拘束板10上的第二凸部122可以与该电池模组1000上的第二凹部123配合。如此布置,有利于使相邻两个电池模组1000的拘束板10的第一表面101贴合,从而使得容纳电池模组1000的空间能够被充分利用。
本公开对电池模组1000的形状及拘束板10的数量不作限定。可选地,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中,多个拘束板10中可以包括在Z方向上相对布置的一对第一拘束板11及在X方向上相对布置的一对第二拘束板12。即,电池模组1000的拘束壳体100可以形成两端开放的长方体结构。
参见图3至图7,插接部103可以包括位于第一拘束板11上的插接部103和位于第二拘束板12上的插接部103。位于第一拘束板11上的插接部103中可以包括至少第一凸部113或至少第一凹部114,第一凸部113可用于与位于另一个电池模组1000的第一拘束板11上的第一凹部114插接配合,第一凹部114用于与位于另一个电池模组1000的第一拘束板11上的第一凸部113插接配合。位于第二拘束板12上的插接部103可以包括第二凸部122和第二凹部123,其中,第一凸部113和第一凹部114可以设置在第一拘束板11的主体部111上。
综上可知,在设置有第一凸部113、第一凹部114、第二凸部122及第二凹部123的实施例中,在Z方向上和X方向上,相邻的电池模组1000之间均可以相互堆叠,可以起到提升空间利用效率及提升能量密度的效果。
参见图3至图7,拘束板10可以构造为,在X方向和Z方向限定出的平面内的投影为中心对称图形。在拘束板10包括沿Z方向布置的拘束板10(如第一拘束板11)和沿X方向布置的拘束板10(如第二拘束板11)的实施例中,在Z方向上的拘束板10的对称中心在相邻两个电池模组1000在Z方向上的拘束板10的中部连线的中点位置。在X方向上的拘束板10的对称中心在相邻两个电池模组1000在X方向上的拘束板10的中部连线的中点位置。
如此设置,使得在Z方向上相邻两个电池模组1000可以采用相同结构的拘束板10(如第一拘束板11),此时,该相邻两个电池模组1000的拘束板10中的一者相对于另一者翻转了180°,该相邻两个电池模组1000的拘束板10可以通过第一凸部113和第一凹部114对合以扣合在一起。或者,使得在X方向上相邻两个电池模组1000可以采用相同结构的拘束板10(如第二拘束板12),此时,该相邻两个电池模组1000的第二拘束板12中的一者相对于另一者翻转了180°,两个电池模组1000的第二拘束板12通过第二凸部122和第二凹部123对合以扣合在一起。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在Z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电池模组1000的第一拘束板11对合后相对于形成完整的一个板体,两个第一拘束板11相当于采用半封闭的截面,如此设计,可以减轻单个模组以及储能装置的质量,也减少堆叠时使用的拘束板的数量。
同样,在X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电池模组1000的第二拘束板12对合后相对于形成完整的一个板体,两个第二拘束板12相当于采用半封闭的截面,如此设计,可以减轻单个模组以及储能装置的质量,也减少堆叠时使用的拘束板的数量。
在本公开中,如图4至图7所示,第一凸部113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第一凸部113沿X方向间隔布置。通过设置多个第一凸部113与多个第一凹部114配合,有利于提升在Z方向上的相邻模组连接的可靠性。
如图4至图7所示,第二凸部122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第二凸部122沿X方向间隔布置。通过设置多个第二凸部122与多个第二凹部123配合,有利于提升在X方向上的相邻模组连接的可靠性。
在本公开中,可选地,参见图1至图5,第一凸部113可以沿Y方向延伸,其在Y方向上的长度可以等于或小于第一拘束板11在Y方向上的长度。同样,第二凸部122可以沿Y方向延伸,其在Y方向上的长度可以等于或小于第二拘束板12在Y方向上的长度。
在本公开中,相邻两个电池模组1000的第一拘束板11和第二拘束板12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如图2至图6所示,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中,相邻两个第一凸部113之间的间隙构造为第一凹部114,第一凸部113的形状及第一凸部113在第一拘束板11上的位置被构造为,在该第一拘束板11绕沿X方向延伸的轴线翻转180°后,该第一拘束板11上的第一凸部113能够与被翻转后的第一拘束板11上的第一凹部114插接配合,以使第一拘束板11在X方向和Z方向限定的平面内能够成为中心对称图形。
可选地,如图2至图5、图7所示,相邻两个第二凸部122之间的间隙构造为第二凹部123,第二凸部122的形状及第二凸部122在第二拘束板12上的位置被构造为,在该第二拘束板12绕沿Z方向延伸的轴线翻转180°后,该第二拘束板12上的第二凸部122能够与被翻转后的第二拘束板12上的第二凹部123插接配合,以使第二拘束板12在X方向和Z方向限定的平面内能够成为中心对称图形。
在公开中,为了避免相邻两个电池模组1000中扣合的拘束板10之间意外脱离,在本公开的种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6所示,至少一个插接部103中具有凸部(如第一凸部113和第二凸部122),凸部的远端在第一表面101上的投影的宽度尺寸大于凸部的近端在第一表面101上的投影的宽度尺寸,这里宽度尺寸例如可以为图5中的X方向或Z方向。该凸部的形状和尺寸设置为能够与另一个电池模组1000的拘束板10上的凹部(如第一凹部114和第二凹部123)的形状和尺寸适配,其中,近端为凸部靠近第一表面101的一端,远端为凸部远离第一表面101的一端。如此,有利于避免改凸部从另一个电池模组1000的拘束板10上的凹部中脱出,从而可以提升拘束壳体100对电芯200拘束的可靠性。
可选地,如图5至图7所示,插接部103包括形成在第一表面101上的凸部,该凸部的内部形状有空腔,例如,第一凸部113内可以形成有第一空腔1131,第二凸部122内可以形成有第二空腔1221。设置空腔,如第一空腔1131和第二空腔1221,有利于拘束壳体100及电池模组1000的轻量化。另外,还可以在第一空腔1131和/或第二空腔1221内放置例如冷却片等冷却结构,以实现对电芯200的冷却。
可选地,第一空腔1131可以构造沿Y方向贯通第一凸部113,第二空腔1221可以构造沿Y方向贯通第二凸部122。
可选地,如图4和图5所示,至少一个插接部103中存在具有定位平面(如第一定位平面1132和第二定位平面1222)的插接部103,该定位平面与第一表面101垂直并延伸至插接部103的远离第一表面101的端部。如此设置,在堆叠Z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电池模组1000时,通过定位平面的定位作用,可以方便该两个电池模组1000的扣合。
可选地,定位平面可以包括第一定位平面1132和第二定位平面1222,至少一个第一凸部113中的一个或几个第一凸部113设置有该第一定位平面1132,至少一个第二凸部122中的一个或几个第二凸部122设置有第二定位平面1222。如此设置,在堆叠Z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电池模组1000时,即在扣合第一凸部113和第一凹部114时,通过第一定位平面1132的定位作用,可以方便该两个电池模组1000的扣合。在堆叠X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电池模组1000时,即在扣合第二凸部122和第二凹部123时,通过第二定位平面1222的定位作用,可以方便该两个电池模组1000的扣合。
本公开对拘束板10(如第一拘束板11和第二拘束板12)的材质及成型方式不作限定。可选地,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中,拘束板10为采用铝挤工艺加工而成的型材件。采用铝挤工艺成型的标准型材,生产效率高、产品一致性较好、无需额外机加、下料长度可灵活调节。尤其是对如图4和图5所示的具有第一凸部113和第一凹部114的第一拘束板11、具有第二凸部122和第二凹部123的第二拘束板12,采用铝挤工艺成型方式,加工方便,可以提升生产效率及降低加工成本。铝材质的拘束板,在保证可以实现拘束壳体100对电芯200的拘束强度的同时有利于实现电池模组1000的轻量化。
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公开提供的拘束壳体100中,相邻两个拘束板10之间通过自带的扣合结构扣合相连。
在本公开提供的电池模组1000的拘束壳体100中,由于多个拘束板10通过自带的扣合结构相连,无须额外设置压条或凸台,无须另外引入紧固件实现拘束壳体100的多个拘束板10的装配,因此,相较于相关技术中设置压条、凸台、紧固件的方案,本公开提供的拘束壳体100可以节省空间,避免电池模组1000内部空间的浪费,从而允许布置体积更大或更多数量的电芯200,提升了电池模组1000的空间利用率,进而有利于提升电池模组1000的能量密度。
如图4和图5所示,在多个拘束板10中包括在Z方向上相对布置的一对第一拘束板11及在X方向上相对布置的一对第二拘束板12的实施例中,每个第一拘束板11位于X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分别与一对第二拘束板12位于Z方向上的端部通过自带的扣合结构扣合相连。
本公开对多个拘束板10之间自带的扣合结构不作限定,只要能够实现多个拘束板10之间的可靠连接,并尽量减小其所占的空间即可。
可选地,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拘束板11包括主体部111和两个延伸部112,两个延伸部112位于主体部111的X方向的两个端部上,延伸部112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构造为扣合结构的第一斜面1121,第一斜面1121远离主体部111的一端相较于第一斜面1121靠近主体部111的另一端更靠近电芯容置腔300,每个第二拘束板12位于Z方向上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构造成扣合结构的第二斜面121,第二斜面121用于与第一斜面1121抵接配合,即第一斜面1121和第二斜面121贴合抵接。
即,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斜面1121用作第一拘束板11自带的扣合结构,第二斜面121用作第二拘束板12的扣合结构,由于是斜面结构,两者的抵接配合,可以避免第一拘束板11与第二拘束板12的分离,实现两者的可靠连接。另外,第一拘束板11和第二拘束板12的各自的扣合结构的结构较为简单,装配方便,可以降低电池模组1000装配的难度及提升装配效率,同时也有利于降低成本。
为了提升第一斜面1121和第二斜面121接触的可靠性,参见图4和图5,两者可以构造为弧形斜面。
如图4和图5所示,延伸部112可以大致在Z方向延伸,即,第一拘束板11的主体部111和两个延伸部112大致构造呈U型结构。
具体装配时,参见图4和图5,可以先将位于左侧的第二拘束板12与位于下方的第一拘束板11的左端的延伸部112扣合,然后从左至右依次将多个电芯200放置在第一拘束板11上,电芯200放置完成后,将位于右侧的第二拘束板12与第一拘束板11的右端的延伸部112扣合,最后将位于上方的第一拘束板11的左右两端的延伸部112分别与两个第二拘束板12的上端进行合扣,完成单个电池模组1000的装配。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公开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拘束板11上自带的扣合结构例如可以是卡扣,第二拘束板12上自带的扣合结构可以为与该卡扣卡接配合的卡舌。
为了便于第一拘束板11和第二拘束板12的扣合,延伸部112和第二拘束板12中的一者上可以设置有定位销(未图示),另一者上可以设置有与定位销配合的定位孔(未图示)。
可选地,定位销可以设置在第一斜面1121和第二斜面121中的一者上,定位孔可以设置在另一者上。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6)
1.一种电池模组的拘束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拘束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用作电芯容置腔的内壁;
所述第一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插接部,所述插接部用于与另一个电池模组上的拘束板的插接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的拘束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凸部和/或凹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模组的拘束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拘束板构造为,在X方向和Z方向限定出的平面内的投影为中心对称图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模组的拘束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所述插接部中具有凸部,所述凸部的远端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投影的宽度尺寸大于所述凸部的近端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投影的宽度尺寸,所述凸部的形状和尺寸设置为能够与另一个电池模组的拘束板上的凹部的形状和尺寸适配;
其中,所述近端为所述凸部靠近所述第一表面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模组的拘束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凸部,所述凸部的内部形成有空腔。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模组的拘束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插接部中存在具有定位平面的插接部,所述定位平面与所述第一表面垂直并延伸至所述插接部的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的拘束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拘束板为采用铝挤工艺加工而成的型材件。
8.一种拘束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拘束板,多个所述拘束板依次相连并围合成环形结构,以围合出所述电芯容置腔。
9.根据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拘束壳体,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拘束板中相邻两个所述拘束板之间通过自带的扣合结构扣合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拘束壳体,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拘束板中包括在Z方向上相对布置的一对第一拘束板及在X方向上相对布置的一对第二拘束板;
每个所述第一拘束板位于所述X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分别与所述一对第二拘束板位于所述Z方向上的端部通过自带的扣合结构扣合相连。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拘束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拘束板包括主体部和两个延伸部,所述两个延伸部分别位于所述主体部在所述X方向上的两个端部上;
每个所述延伸部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构造成扣合结构的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端相较于靠近所述主体部的另一端更靠近所述电芯容置腔;
每个所述第二拘束板位于所述Z方向上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构造成扣合结构的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用于与所述第一斜面抵接配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拘束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和所述第二拘束板中的一者上设置有定位销,另一者上设置有用于该定位销配合的定位孔。
13.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拘束板,或者,包括根据权利要求8-12中任一项所述的拘束壳体。
14.一种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模组,多个所述电池模组之间的拘束板相互扣合。
15.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模组,多个所述电池模组之间的拘束板相互扣合。
16.一种用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模组或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池。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647661.8U CN219350466U (zh) | 2023-03-22 | 2023-03-22 | 电池模组及其拘束板、拘束壳体、电池、用电及储能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647661.8U CN219350466U (zh) | 2023-03-22 | 2023-03-22 | 电池模组及其拘束板、拘束壳体、电池、用电及储能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350466U true CN219350466U (zh) | 2023-07-14 |
Family
ID=87107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647661.8U Active CN219350466U (zh) | 2023-03-22 | 2023-03-22 | 电池模组及其拘束板、拘束壳体、电池、用电及储能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350466U (zh) |
-
2023
- 2023-03-22 CN CN202320647661.8U patent/CN21935046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993155B2 (en) | System f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batteries to electric vehicles | |
CN107180931B (zh) | 电池包 | |
US7947389B2 (en) | Cartridge frame with connectors for battery pack | |
EP1958276B1 (en) | Assemblable spacer for preparation of battery module | |
KR20180113906A (ko) | 확장형 배터리 모듈 구조를 갖는 배터리 팩 | |
US10992008B2 (en) | Drawer-type battery pack | |
KR20140060633A (ko) | 버스 바 어셈블리를 포함하는 전지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팩 | |
CN210073967U (zh) | 电池包 | |
CN219350466U (zh) | 电池模组及其拘束板、拘束壳体、电池、用电及储能装置 | |
KR20140002112A (ko) | 배터리 모듈 | |
US20100210144A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CN111971817B (zh) | 包括具有双向联接结构的连接器的电池模块 | |
JP7350975B2 (ja) | コネクタモジュール、該コネクタモジュールを含むバッテリーパック、自動車、及び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 |
CN215578808U (zh) | 电池 | |
KR101859684B1 (ko) | 버스 바 어셈블리를 포함하는 전지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팩 | |
CN209880713U (zh) | 电池模组端板、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 |
US11509023B2 (en) | Battery wiring module | |
CN220138397U (zh) | 一种电池包 | |
CN216750199U (zh) | 一种电池包及其壳体 | |
CN113300052A (zh) | 单体连接单元及电池模块 | |
CN219350457U (zh) | 电池箱体及电池包 | |
CN221727369U (zh) | 电池及用电设备 | |
CN218731643U (zh) | 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 |
CN216958395U (zh) | 电池装配结构及具有其的清洁机器人 | |
CN214428724U (zh) | 动力电池模组及其端板组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