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49055U - 一种二极管测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二极管测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49055U
CN219349055U CN202320354658.7U CN202320354658U CN219349055U CN 219349055 U CN219349055 U CN 219349055U CN 202320354658 U CN202320354658 U CN 202320354658U CN 219349055 U CN219349055 U CN 2193490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ode
slider
electrode
concave
tes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5465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华锋
胡志坚
章秀芝
洪芳芳
陈五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gshan Hongding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ngshan Hongding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gshan Hongding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ngshan Hongding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5465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490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490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490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Testing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极管测试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前端面固定连接有凹凸滑道,所述凹凸滑道前端面固定连接有横向滑轨。本申请的组装块可以一次放置多个二极管,让整个组装块和导电杆均称为二极管电极的延伸部分,并让黑表笔外接端直接接入到导电杆上,这样整个二极管的一端电极全部连接上万用表的黑表笔部分,再通过电机驱动螺纹杆进行旋转,从而带动第一滑块、弹簧杆和第二滑块一起横向滑动,让第二滑块在凹凸滑道的表面进行前后起伏的运动效果,这样接触杆就可以依次与多个二极管外侧的电极进行依次的相互接触,可以做到自动检测的同时还不会破坏二极管外侧的电极,电极不会被触碰后出现弯曲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二极管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二极管领域,尤其是一种二极管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二极管作为电路中的常用元件,特别是控制电路中经常出现二极管,二极管主要由两端的电极部分和中间的PN结部分组合而成,对于二极管的测量主要验证其是否具备单向导通的特性。
目前二极管的检测时,需要用万用表分别接到二极管两端的位置,并且还需要调换两个表笔接入的位置,通过施加正压电压和反向电压的方式来验证是否为单向导通,而目前的二极管在测量时很容易弄坏两侧的电极部分,影响二极管的后续使用,所以如果解决二极管在测量时出现的损坏电极的问题,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二极管测试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极管测试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二极管在测量时,由于电极两端较为脆弱,容易在测量时导致二极管电极出现歪斜或者弯曲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针对现有技术解决方案过于单一的技术问题,提供了显著不同于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二极管测试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前端面固定连接有凹凸滑道,所述凹凸滑道前端面固定连接有横向滑轨,所述横向滑轨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杆,所述弹簧杆伸缩端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底座表面分别安装有限位框和万用表,所述限位框内侧放置有组装块,所述组装块表面设置有二极管,所述万用表一端连接有黑表笔外接端,所述组装块底部安装有导电杆,所述第二滑块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接触杆,所述万用表外壁一侧安装有红表笔导线。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滑块整体呈圆柱状结构,所述第二滑块与凹凸滑道外壁相互贴合。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组装块表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部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与二极管PN结相互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槽与引线相互活动连接。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组装块与导电杆均采用金属铜。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红表笔导线一端安装有金属夹,所述金属夹夹持在接触杆的外壁,所述接触杆一端呈“Y”状结构。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凹凸滑道凸出侧与第一安装槽相互对应,所述凹凸滑道凹陷侧位于两个第一安装槽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的组装块可以一次放置多个二极管,让整个组装块和导电杆均称为二极管电极的延伸部分,并让黑表笔外接端直接接入到导电杆上,这样整个二极管的一端电极全部连接上万用表的黑表笔部分,再通过电机驱动螺纹杆进行旋转,从而带动第一滑块、弹簧杆和第二滑块一起横向滑动,让第二滑块在凹凸滑道的表面进行前后起伏的运动效果,这样接触杆就可以依次与多个二极管外侧的电极进行依次的相互接触,可以做到自动检测的同时还不会破坏二极管外侧的电极,电极不会被触碰后出现弯曲的问题,并且检测方式是依次检测,效率高,对二极管电极的保护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二极管测试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二极管测试装置中仰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二极管测试装置中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二极管测试装置中组装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凹凸滑道;3、横向滑轨;4、螺纹杆;5、第一滑块;6、弹簧杆;7、第二滑块;8、限位框;9、万用表;10、组装块;1001、第一安装槽;1002、第二安装槽;11、黑表笔外接端;12、导电杆;13、接触杆;14、红表笔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二极管测试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前端面固定连接有凹凸滑道2,所述凹凸滑道2前端面固定连接有横向滑轨3,所述横向滑轨3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5,所述第一滑块5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杆6,所述弹簧杆6伸缩端连接有第二滑块7,所述底座1表面分别安装有限位框8和万用表9,所述限位框8内侧放置有组装块10,所述组装块10表面设置有二极管,所述万用表9一端连接有黑表笔外接端11,所述组装块10底部安装有导电杆12,所述第二滑块7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接触杆13,所述万用表9外壁一侧安装有红表笔导线14。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二极管测试装置,所述第二滑块7整体呈圆柱状结构,所述第二滑块7与凹凸滑道2外壁相互贴合,凹凸滑道2的结构整体类似波浪式的结构,第二滑块7在凹凸滑道2表面进行滑动时,第二滑块7可以进行前后运动,所以第二滑块7和第一滑块5之间是通过弹簧杆6相互连接的,这样可以对第二滑块7形成拉紧效果,让第二滑块7始终贴着凹凸滑道2的外壁。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4,与实施例1相区别的是:所述组装块10表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1001,所述第一安装槽1001内部开设有第二安装槽1002,所述第一安装槽1001与二极管PN结相互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槽1002与引线相互活动连接,第一安装槽1001主要放置二极管的PN结部分,第二安装槽1002则主要放置二极管的电极部分,并且第二安装槽1002还需要与电极有接触,这样组装块10与导电杆12才可以作为电极的延长部分,具有通电流的效果。
所述组装块10与导电杆12均采用金属铜,组装块10与导电杆12采用铜是作为导电材料,也可以采用其他导电材料,这样二极管一端的电极就可以让组装块10与导电杆12作为其电极的延长部分。
所述凹凸滑道2凸出侧与第一安装槽1001相互对应,所述凹凸滑道2凹陷侧位于两个第一安装槽1001之间,凹凸滑道2的凸出部分与第一安装槽1001相互对应,恰恰是为让接触杆13能够接触到二极管的电机,凹陷部分位于两个二极管之前则是为了远离二极管的外侧。
实施例3
请参阅图1-4,与实施例1相区别的是:所述红表笔导线14一端安装有金属夹,所述金属夹夹持在接触杆13的外壁,所述接触杆13一端呈“Y”状结构,红表笔导线14上的金属夹子可以直接夹持在接触杆13上,让接触杆13成为红表笔导线14的延长部分,并且分别与不同的二极管电极部分相互接触,接触杆13一端为Y型结构也可以更好的接触二极管的电极部分,避免出现接触不良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首先开启万用表9,并将万用表9打开并转动至二极管测量档位,开启螺纹杆4轴端的驱动电机,通过螺纹杆4转动驱动第一滑块5进行横向运动,从而可以同步推动第一滑块5、弹簧杆6、第二滑块7和接触杆13一起进行横向运动,从而让第二滑块7在凹凸滑道2的表面进行滑动,由于凹凸滑道2存在高地起伏的结构,第二滑块7被弹簧杆6拉动,第二滑块7会一直贴合这凹凸滑道2的表面,这样在横向运动时,接触杆13就可以形成一边横向运动一边前后伸缩的运动效果,这样就可以循环接触每个二极管的电极,由于二极管的其中一端电极已经插在组装块10上了,其次接触杆13与红表笔导线14相连,那么接触杆13接触任意一个二极管时,就给此二极管施加了一定的电压, 也就等于万用表9直接测量的二极管,需要注意的是,黑表笔外接端11的衍生部分包括导电杆12和组装块10,黑表笔连接着每个二极管的一端电极,而红表笔则依次负责依次测量每个二极管另一端的电极,并且用万用表9测量二极管属于现有技术公知常识,并且万用表9有专用的二极管测量档位,无需特殊说明;
当其中此拍二极管全部测量完成后,需要将二极管倒置并插入到对应的第一安装槽1001内,如果第一次是红表笔接负极,黑表笔接正极,那么下一次倒置后就需要让红表笔接正极,黑表笔接负极,测量二极管是否为单向导通。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二极管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前端面固定连接有凹凸滑道(2),所述凹凸滑道(2)前端面固定连接有横向滑轨(3),所述横向滑轨(3)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5),所述第一滑块(5)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杆(6),所述弹簧杆(6)伸缩端连接有第二滑块(7),所述底座(1)表面分别安装有限位框(8)和万用表(9),所述限位框(8)内侧放置有组装块(10),所述组装块(10)表面设置有二极管,所述万用表(9)一端连接有黑表笔外接端(11),所述组装块(10)底部安装有导电杆(12),所述第二滑块(7)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接触杆(13),所述万用表(9)外壁一侧安装有红表笔导线(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极管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块(7)整体呈圆柱状结构,所述第二滑块(7)与凹凸滑道(2)外壁相互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极管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块(10)表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1001),所述第一安装槽(1001)内部开设有第二安装槽(1002),所述第一安装槽(1001)与二极管PN结相互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槽(1002)与引线相互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极管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块(10)与导电杆(12)均采用金属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极管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表笔导线(14)一端安装有金属夹,所述金属夹夹持在接触杆(13)的外壁,所述接触杆(13)一端呈“Y”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极管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滑道(2)凸出侧与第一安装槽(1001)相互对应,所述凹凸滑道(2)凹陷侧位于两个第一安装槽(1001)之间。
CN202320354658.7U 2023-03-01 2023-03-01 一种二极管测试装置 Active CN2193490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54658.7U CN219349055U (zh) 2023-03-01 2023-03-01 一种二极管测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54658.7U CN219349055U (zh) 2023-03-01 2023-03-01 一种二极管测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49055U true CN219349055U (zh) 2023-07-14

Family

ID=870991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54658.7U Active CN219349055U (zh) 2023-03-01 2023-03-01 一种二极管测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4905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79706A (zh) * 2023-09-08 2023-10-13 创达(泰兴)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接线盒二极管的检测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79706A (zh) * 2023-09-08 2023-10-13 创达(泰兴)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接线盒二极管的检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349055U (zh) 一种二极管测试装置
CN203300818U (zh) 一种测试用线夹
CN104316878A (zh) 塑壳电池极柱与盖板间绝缘检测装置及其检测工装
CN211012776U (zh) 一种智能化轴承套圈的质量监测装置
CN107607882A (zh) 一种磁力拆卸的小型端子铅蓄电池检测工装
CN207263796U (zh) 连接器测试工装
CN110927616A (zh) 一种led灯管测试生产线上的导电定位测试装置
CN207522423U (zh) 一种小型端子铅蓄电池检测工装
CN105334359A (zh) 一种断路器梅花触头专用试验线夹
CN214750462U (zh) 一种弹片式探针
CN112611919B (zh) 一种新材料生产用导电性检测装置
CN211478378U (zh) 一种电子元器件测试夹具
CN212008860U (zh) 一种手机摄像头马达曲线测试装置
CN210665967U (zh) 锂电池测试夹具
CN209690404U (zh) 一种分合闸操作线圈电阻测量装置
CN108398078B (zh) 一种齿轮校准用节圆检测判定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18567559U (zh) 电池电压内阻测试工装及装置
CN216411353U (zh) 一种键盘电路板生产快速电性测试装置
CN110850317A (zh) 一种acir测试的多工位等线长接触模组
CN210005653U (zh) 一种安装有多工位探针的汽车检测用治具
CN205303914U (zh) 一种电连接器焊台
CN109648243A (zh) 手机摄像头模组焊接固定装置及焊接固定方法
CN205861245U (zh) 一种热电阻检验仪快速接线表笔
CN220399507U (zh) 探针模块、阻值测试设备及阻值测试系统
CN210566985U (zh) 管道检测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