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47379U - 基于温差发电器的烧结余热回收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温差发电器的烧结余热回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47379U
CN219347379U CN202320654629.2U CN202320654629U CN219347379U CN 219347379 U CN219347379 U CN 219347379U CN 202320654629 U CN202320654629 U CN 202320654629U CN 219347379 U CN219347379 U CN 2193473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
waste heat
metal connecting
recovery system
heat recov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5462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海波
张春伟
谢敏
马闯
付梦雨
郭映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Electr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Electr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Electr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rbin Electr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5462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473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473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473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And Refinement Of Met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于温差发电器的烧结余热回收系统,属于烧结矿热利用技术领域。解决烧结矿余热利用率低的问题。包括锅炉、温差发电器和风箱,台车的上部与锅炉的入口建立安装,台车的侧面安装有温差发电器,台车的下部安装有风箱,所述温差发电器包括热端板、半导体和冷端板,若干所述半导体串联,半导体的两端分别设置热端板、冷端板。在保证烧结矿降温的同时,做到了热量应收尽收,锅炉充分回收热风中携带的能量,温差发电器回收温度相对较低的台车显热,能量得到梯级利用,提高余热利用率。

Description

基于温差发电器的烧结余热回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回收系统,属于烧结矿热利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烧结工序的能耗、碳排放量约占钢铁生产总能耗的10%-25%。烧结过程的能量损失主要是:烧结矿和烧结烟气的物理热、化学不完全燃烧损失、水分蒸发、碳酸盐分解以及散热损失等,其中烧结矿和烧结烟气的物理热是主要损失。目前,对于烧结矿的物理热利用主要通过环冷机,即用冷空气通过对流的方式回收部分烧结矿的热量。然而,由于烧结矿的温度可到600-1000℃,与之接触的环冷台车表面温度也非常高,这部分显热并未得到有效利用,且环冷机开放式放置,造成余热资源浪费。
因此,亟需提出基于温差发电器的烧结余热回收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研发解决烧结矿余热利用率低的问题。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实用新型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基于温差发电器的烧结余热回收系统,包括锅炉、温差发电器和风箱,台车的上部与锅炉的入口建立安装,台车的侧面安装有温差发电器,台车的下部安装有风箱,所述温差发电器包括热端板、半导体和冷端板,若干所述半导体串联,半导体的两端分别设置热端板、冷端板。
优选的:基于温差发电器的烧结余热回收系统还包括烟罩,烟罩的一端位于台车上部的敞口上方,台车放置烧结矿。
优选的:温差发电器还包括金属连接板,半导体包括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的数量相等,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金属连接板,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通过金属连接板交错串联,一端的金属连接板与热端板连接,另一端的金属连接板与冷端板连接。
优选的:金属连接板与热端板之间设置有陶瓷板,金属连接板与冷端板之间设置有陶瓷板。
优选的:端部的P型半导体通过一端的金属连接板与用电器的正极连接,端部的N型半导体通过另一端的金属连接板与用电器的负极连接。
优选的:金属连接板为铜连接板或铝连接板。
优选的:热端板通过胶粘或者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台车的侧壁外侧。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台车下方风箱向上吹出大量冷却风,从而使烧结矿降温,冷却风经过热烧结矿后变成热风,热风由台车上方烟罩送至余热锅炉,余热锅炉利用热风中的能量产生蒸汽,产生的蒸汽可用于发电、生产用汽和供暖,台车表面的显热由温差发电器来回收,直接转换为电能,用于生产生活,通过以上两种方式,在保证烧结矿降温的同时,做到了热量应收尽收,锅炉充分回收热风中携带的能量,温差发电器回收温度相对较低的台车显热,能量得到梯级利用,提高余热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中,温差发电器直接在台车表面安装,可随时拆卸,不影响台车运行,无需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
附图说明
图1是基于温差发电器的烧结余热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温差发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温差发电器的立体图;
图4是温差发电器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锅炉,2-温差发电器,3-风箱,4-台车,5-烟罩,6-烧结矿,7-热端板,8-半导体,9-金属连接板,10-冷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基于温差发电器的烧结余热回收系统,包括锅炉1、温差发电器2和风箱3,台车4的上部与锅炉的入口建立安装,台车4的侧面安装有温差发电器2,台车4的下部安装有风箱3,所述温差发电器2包括热端板7、半导体8和冷端板10,若干所述半导体8串联,半导体8的两端分别设置热端板7、冷端板10;烧结机卸下烧结完成的高温烧结矿,平铺在环冷台车上,台车下方风箱向上吹出大量冷却风,从而使烧结矿降温,冷却风经过热烧结矿后变成热风,热风由台车上方烟罩送至余热锅炉,余热锅炉利用热风中的能量产生蒸汽,产生的蒸汽可用于发电、生产用汽和供暖,台车表面的显热由温差发电器来回收,直接转换为电能,用于生产生活,通过以上两种方式,在保证烧结矿降温的同时,做到了热量应收尽收,锅炉充分回收热风中携带的能量,温差发电器回收温度相对较低的台车显热,能量得到梯级利用,提高余热利用率。
基于温差发电器的烧结余热回收系统还包括烟罩5,烟罩5的一端位于台车4上部的敞口上方,台车4放置烧结矿6。
温差发电器2还包括金属连接板9,半导体8包括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的数量相等,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金属连接板9,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线性交错布置,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通过金属连接板9交错串联,一端的金属连接板9与热端板7连接,另一端的金属连接板9与冷端板10连接;一个温差发电器(TEG)单体是由一个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组成,金属连接板主要起到导电的作用,一般选用热导率很大但电阻率很小的金属材料,安装陶瓷板的主要目的是电绝缘,通常采用Si或者氮化铝陶瓷等热导率大的材料,几十至几百个单体安装在一起形成温差发电模块,这些单体之间采用热并联电串联的方式进行连接。
金属连接板9与热端板7之间设置有陶瓷板,金属连接板9与冷端板10之间设置有陶瓷板。
端部的P型半导体通过一端的金属连接板9与用电器的正极连接,端部的N型半导体通过另一端的金属连接板9与用电器的负极连接;台车表面的热量通过温差发电器的热端板传至半导体,驱动半导体对外发电。
金属连接板9为铜连接板或铝连接板。
热端板7通过胶粘或者焊接的方式安装在台车的侧壁外侧;温差发电器为固体装置、模块化结构,体积小,安装方便,可随时拆卸,不影响台车运行,无需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直接在台车表面安装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上实施例中,只要不矛盾的技术方案都能够进行排列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排列组合的数学知识穷尽所有可能,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再对排列组合后的技术方案进行一一说明,但应该理解为排列组合后的技术方案已经被本实用新型所公开。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基于温差发电器的烧结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1)、温差发电器(2)和风箱(3),台车(4)的上部与锅炉的入口建立安装,台车(4)的侧面安装有温差发电器(2),台车(4)的下部安装有风箱(3),所述温差发电器(2)包括热端板(7)、半导体(8)和冷端板(10),若干所述半导体(8)串联,半导体(8)的两端分别设置热端板(7)、冷端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温差发电器的烧结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基于温差发电器的烧结余热回收系统还包括烟罩(5),烟罩(5)的一端位于台车(4)上部的敞口上方,台车(4)放置烧结矿(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温差发电器的烧结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温差发电器(2)还包括金属连接板(9),半导体(8)包括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的数量相等,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金属连接板(9),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通过金属连接板(9)交错串联,一端的金属连接板(9)与热端板(7)连接,另一端的金属连接板(9)与冷端板(1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温差发电器的烧结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金属连接板(9)与热端板(7)之间设置有陶瓷板,金属连接板(9)与冷端板(10)之间设置有陶瓷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温差发电器的烧结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端部的P型半导体通过一端的金属连接板(9)与用电器的正极连接,端部的N型半导体通过另一端的金属连接板(9)与用电器的负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温差发电器的烧结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金属连接板(9)为铜连接板或铝连接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温差发电器的烧结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热端板(7)通过胶粘或者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台车的侧壁外侧。
CN202320654629.2U 2023-03-29 2023-03-29 基于温差发电器的烧结余热回收系统 Active CN2193473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54629.2U CN219347379U (zh) 2023-03-29 2023-03-29 基于温差发电器的烧结余热回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54629.2U CN219347379U (zh) 2023-03-29 2023-03-29 基于温差发电器的烧结余热回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47379U true CN219347379U (zh) 2023-07-14

Family

ID=87077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54629.2U Active CN219347379U (zh) 2023-03-29 2023-03-29 基于温差发电器的烧结余热回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473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90940U (zh) 一种车用半导体温差发电装置
CN102064744A (zh) 一种燃气热水器余热发电装置
CN207975841U (zh) 谷电蓄热装置
CN105604661A (zh) 一种汽车排气管余热发电装置
CN101325385A (zh) 陶瓷窑道余热回收半导体温差发电方法及装置
CN214666101U (zh) 一种设有余热回收的锂电池材料烧成辊道窑
CN101562415B (zh) 发电装置
CN101294288A (zh) 一种氢氧、热、电联产、循环的方法
CN219347379U (zh) 基于温差发电器的烧结余热回收系统
WO2024082689A1 (zh) 热电联产装置、温差发电系统、电压控制方法及供暖设备
CN203935906U (zh) 一种低温电除尘器
CN103426962A (zh) 一种利用太阳能和燃料化学能的新型分布式热电联产系统
CN102270947A (zh) 金属流道竖排式太阳能温差发电集热器
CN101498556A (zh) 用于陶瓷窑道余热回收的发电装置
CN206835012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余热发电装置
CN211782971U (zh) 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装置
CN201629704U (zh) 一种利用热源发电的装置
CN204539002U (zh) 温差发电器
CN205243600U (zh) 用于废热热电发电系统的换热器
CN103900390A (zh) 一种基于强制冷却的石墨化炉余能利用方式
CN201805383U (zh) 实体热管太阳能温差发电集热器
RU2144241C1 (ru) Способ прямого преобразования тепловой энергии в электрическую и термоэмиссионный генератор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CN201789451U (zh) 竖排内联水箱式太阳能温差双发电集热器
CN203086384U (zh) 一种基于夹心平板阵列型的温差发电器
CN207340206U (zh) 谷电蓄热装置的电加热管及其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