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40206U - 谷电蓄热装置的电加热管及其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谷电蓄热装置的电加热管及其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40206U
CN207340206U CN201720941684.4U CN201720941684U CN207340206U CN 207340206 U CN207340206 U CN 207340206U CN 201720941684 U CN201720941684 U CN 201720941684U CN 207340206 U CN207340206 U CN 2073402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heating
heating tube
inlet air
regenerative apparatus
air plen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4168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世海
王子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94168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402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402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402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能源利用领域,具体为一种谷电蓄热装置的电加热管及其安装结构。在电加热固体蓄热装置内部,使用结构形状满足电加热固体蓄热装置加热需求的电加热管,该电加热管采用双头结构形式,其加热部分设有两个以上回程,电加热管每个回程采用圆弧连接,电加热管的非加热部分向两端偏移,使接线端子远离高温加热区域。蓄热装置的外层设置保温层,保温层形成的内腔中设置热风道、进风室和出风室,进风室和出风室分别位于热风道的两端,电加热管设置在热风道内,电加热管的两端分别与进风室和出风室相对应,电加热管的两个接线端子分别位于进风室的两侧,该进风室中设置布风板。本实用新型可以批量生产,降低成本费用。

Description

谷电蓄热装置的电加热管及其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能源利用领域,具体为一种谷电蓄热装置的电加热管及其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的供暖系统的热源为燃烧锅炉,例如:燃煤锅炉、燃油锅炉、燃气锅炉、太阳能热水器以及电热锅炉等。一般燃煤锅炉的运行费用较低,但燃煤锅炉房排放的废气、废料、废水等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燃油锅炉、燃气锅炉的废气对环境污染较少,但运行费用很高;太阳能是最清洁的能源,但目前光电、光热能转换效率较低,只能用在用热量小的热水器上及特殊环境中,大热容量的应用不是很理想;一般电热锅炉虽对环境无排放、无污染,但若昼夜都用电加热供暖等,电费支出也很高。
谷电蓄热系统就是指在电力低谷期间,将利用电能产生的热量储存在蓄热装置中,适时供应给用热设备的系统,起到移峰填谷的作用。谷电蓄热系统适合在无集中供热和燃气源,而电力充足的区域使用;减少了电锅炉装机容量,其附属运转设备和电力设施的装机也相应减少,从而减少初投资费用;亦可根据负荷的变化及时调节供应热量,利用峰谷电价差可明显减少运行费用。
采暖煤改电是国家大力推进的电能替代重点项目,利用政府制定的降低低谷电电费的政策,在夜间(21:00~7:00)将电能储存起来,供白天(7:00~21:00)使用,这样对用户可以大幅度降低电费支出,又可以把我国富余的低谷电利用起来,不增加国家电力投资,还可延迟发电机组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谷电蓄热装置的电加热管及其安装结构,可以批量生产,降低成本费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谷电蓄热装置的电加热管,在电加热固体蓄热装置内部,使用结构形状满足电加热固体蓄热装置加热需求的电加热管,该电加热管采用双头结构形式,其加热部分设有两个以上回程,电加热管每个回程采用圆弧连接,电加热管的非加热部分向两端偏移,使接线端子远离高温加热区域。
所述的谷电蓄热装置的电加热管,非加热部分的偏移使其位于进风室的两侧,伸至保温层中经耐高温绝缘电缆引出。
所述的谷电蓄热装置的电加热管,加热部分设有六个回程。
所述的谷电蓄热装置的电加热管,电加热管的直段长度为700~900mm,电加热管每个回程采用圆弧连接的圆弧半径为50~100mm。
所述的谷电蓄热装置的电加热管,电加热管的非加热部分向两端偏移40~60mm,非加热部分的长度150~250mm。
所述的谷电蓄热装置的电加热管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蓄热装置的外层设置保温层,保温层形成的内腔中设置热风道、进风室和出风室,进风室和出风室分别位于热风道的两端,电加热管设置在热风道内,电加热管的两端分别与进风室和出风室相对应,电加热管的两个接线端子分别位于进风室的两侧,该进风室中设置布风板,两个接线端子分别接耐高温绝缘电缆。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
1、采用本实用新型电加热管可以使新型电蓄热装置的结构更加合理,避免电热元件受到外力损坏,使用更加安全可靠,还可以延长蓄热装置的检修周期,方便维修更换电加热管。
2、本实用新型电加热管应用在小型谷电蓄热供暖装置上,经过试验验证,较过去采用电热丝方式,施工和安装制造简单,运行效果比较理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加热管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加热管安装示意图。
图3(a)-图3(b)为蓄热装置的示意图。图3(a)为主视图;图3(b)为俯视图。
图4为热风道平面布置图。
图中,1蓄热装置;2热风道;3电加热管;4保温层;5出风室;6进风室;7布风板;8非加热部分;9加热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阐述。但这些实施例不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有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基本思路范围内或本质上等同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变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谷电蓄热装置的电加热管,在电加热固体蓄热装置1内部,使用结构形状满足电加热固体蓄热装置加热需求的电加热管,该电加热管3采用双头结构形式,电加热管3的金属管采用304不锈钢材质制作,电加热管3的电热丝为镍铬合金电热丝,在电加热管的端部设置M4螺纹接线端子,采用白色滑石瓷绝缘,配黄铜垫圈及螺母。该电加热管3设置在蓄热装置1的热风道2内,加热部分9有6个回程,直段长度约为800mm,电加热管3每个回程采用圆弧连接,圆弧的半径约为80mm或60mm。为了方便接线,电加热管3的非加热部分8向两端偏移大约53mm,其长度比加热部分9长出大约200mm,一方面便于接线端子远离高温加热区域,另一方面非加热部分8的偏移使其位于进风室6的两侧,伸至保温层4中经耐高温绝缘电缆引出,特别起到密封和绝缘的作用。为保证安全,每根电加热管制作完成后,均进行冷态1000V试电压,其绝缘电阻必须大于500MOhM。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谷电蓄热装置的电加热管安装结构如下:蓄热装置1的外层设置保温层4,保温层4形成的内腔中设置热风道2、进风室6和出风室5,进风室6和出风室5分别位于热风道2的两端,电加热管3设置在热风道2内,电加热管3的两端分别与进风室6和出风室5相对应,电加热管3的两个接线端子分别位于进风室6的两侧,该进风室6中设置布风板7,起到稳定气流的作用,两个接线端子分别接耐高温绝缘电缆。
在利用谷电蓄热的过程中,由耐高温蓄热材料构成的蓄热装置中通常设置电加热元件,电加热元件由电热丝直接加热,还有电加热管加热等多种形式,其加热蓄热材料的过程就是电热元件消耗电能产生高温,蓄热材料获得电热元件发出的热量升温,循环空气通过由蓄热材料制成的蓄热砖构筑的风道,获取热量,称为高温热风,高温热风通过翅片管换热器加热用户供热系统的循环水,供热系统的循环水将用户需要的热量送到用户的用热设备,满足用户对热量的需求。在电蓄热设备制造和运行中,电热元件的制作和安装是一个要求比较高的过程,因为裸露的电热丝容易受到外力作用而损坏,因为电热丝导电,用裸露的电热丝直接加热时,只能加热空气等绝缘的东西,至少也要用陶瓷或一定空气间隙等绝缘措施与导体隔开。为了保护电热丝并避免出现电热丝与金属构件短路等问题,新型的电加热设备通常采用电加热管,电加热管又叫金属管状电加热器元件,是在金属管中放入电热元件,电加热管并在空隙部分紧密填充有良好耐热性、导热性和绝缘性的结晶氧化镁粉,再经其它工艺处理而成。
本实用新型电加热管是专门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电器元件,由于其价格便宜,使用方便,安装方便,无污染,被广泛使用在各种加热场合,电加热管的使用寿命都很长,一般设计使用寿命有10000多小时,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电加热管和电加热器元件,可以有5个取暖季节的寿命。
结果表明,本实用新型电加热管具有结构简单,机械强度高、热效率高、安全可靠、安装简便、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广泛适用于各种硝石槽、水槽、油槽、酸碱槽、易熔金属熔化炉、空气加热炉、干燥炉、干燥箱、热压模等装置。

Claims (6)

1.一种谷电蓄热装置的电加热管,其特征在于,在电加热固体蓄热装置内部,使用结构形状满足电加热固体蓄热装置加热需求的电加热管,该电加热管采用双头结构形式,其加热部分设有两个以上回程,电加热管每个回程采用圆弧连接,电加热管的非加热部分向两端偏移,使接线端子远离高温加热区域。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谷电蓄热装置的电加热管,其特征在于,非加热部分的偏移使其位于进风室的两侧,伸至保温层中经耐高温绝缘电缆引出。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谷电蓄热装置的电加热管,其特征在于,加热部分设有六个回程。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谷电蓄热装置的电加热管,其特征在于,电加热管的直段长度为700~900mm,电加热管每个回程采用圆弧连接的圆弧半径为50~100mm。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谷电蓄热装置的电加热管,其特征在于,电加热管的非加热部分向两端偏移40~60mm,非加热部分的长度150~250mm。
6.一种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谷电蓄热装置的电加热管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蓄热装置的外层设置保温层,保温层形成的内腔中设置热风道、进风室和出风室,进风室和出风室分别位于热风道的两端,电加热管设置在热风道内,电加热管的两端分别与进风室和出风室相对应,电加热管的两个接线端子分别位于进风室的两侧,该进风室中设置布风板,两个接线端子分别接耐高温绝缘电缆。
CN201720941684.4U 2017-07-31 2017-07-31 谷电蓄热装置的电加热管及其安装结构 Active CN2073402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41684.4U CN207340206U (zh) 2017-07-31 2017-07-31 谷电蓄热装置的电加热管及其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41684.4U CN207340206U (zh) 2017-07-31 2017-07-31 谷电蓄热装置的电加热管及其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40206U true CN207340206U (zh) 2018-05-08

Family

ID=62378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41684.4U Active CN207340206U (zh) 2017-07-31 2017-07-31 谷电蓄热装置的电加热管及其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4020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05145A (zh) * 2021-06-17 2021-09-17 沈阳北诺尔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蓄热式电暖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05145A (zh) * 2021-06-17 2021-09-17 沈阳北诺尔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蓄热式电暖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75841U (zh) 谷电蓄热装置
CN101436838A (zh) 一种利用车辆排气管进行温差发电的装置
CN207340206U (zh) 谷电蓄热装置的电加热管及其安装结构
CN106678955A (zh) 固体蓄热式供热设备
CN106767073A (zh) 一种固体蓄能模块及电热固体蓄能装置
CN209197158U (zh) 一种高压电蓄热锅炉用电磁蓄热装置
CN107612424B (zh) 发电系统以及电器
CN110736111A (zh) 基于温差发电的自供电节能型燃气灶
CN205825203U (zh) 一种电热膜直热加蓄热式电采暖散热器
CN113945106B (zh) 一种高电压熔盐加热器
CN210807689U (zh) 一种高效节能煤改电环保加热管
CN201407798Y (zh) 高效节能即热式电热水器
CN201992728U (zh) 碳纤维远红外电暖器
CN201332370Y (zh) 利用车辆排气管进行温差发电的装置
US20210254581A1 (en) Combined heating and power modules and devices
CN201550307U (zh) 一种电磁感应加热器
CN107947640A (zh) 一种利用暖气炉温差进行发电的发电装置
CN201155916Y (zh) 借用粮库鼓风机发电的烘干粮食设备
CN211552044U (zh) 电热丝与空气阻隔式固体蓄热电锅炉
CN113063229A (zh) 一种基于热电转换的厨房节能系统
CN209587654U (zh) 太阳能光热锅炉用于燃气加热系统
CN209689193U (zh) 一种固态蓄热风能锅炉
CN202545142U (zh) 一种抗冰冻风机叶片
CN206875560U (zh) 一种电热储能炉
CN206073237U (zh) 一种电热转换系统及其电加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