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46684U - 设置有旁通装置和冷凝热回收装置的空调 - Google Patents

设置有旁通装置和冷凝热回收装置的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46684U
CN219346684U CN202320363160.7U CN202320363160U CN219346684U CN 219346684 U CN219346684 U CN 219346684U CN 202320363160 U CN202320363160 U CN 202320363160U CN 219346684 U CN219346684 U CN 2193466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heat recovery
condensation heat
recovery device
byp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6316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永强
李玲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Aowei Environmental Contro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Aowei Environmental Contro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Aowei Environmental Contro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Aowei Environmental Contro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6316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466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466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466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56Heat recovery unit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设置有旁通装置和冷凝热回收装置的空调,包括:通风箱和制冷剂循环回路;通风箱内从回风口到送风口依次设置有蒸发器盘管、加湿器、加热器、送风机和辅助电加热器;采用冷凝热回收装置的加热器由空气流调节装置和冷凝器组成,冷凝热回收装置通过调节流经冷凝器的空气流量,实现加热量调节。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旁通装置和冷凝热回收装置的空调,利用空调冷凝热作为空调加热主要热源,并实现0‑100%可回收利用热量的调节,大大降低了辅助电加热能耗,提高空调能源利用率;冷凝热回收装置可以通过快速调节流经冷凝器的风量实现加热量快速连续调节,加热调节精度高,可利用冷凝热程度高;节能显著,控制精度高。

Description

设置有旁通装置和冷凝热回收装置的空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设备,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设置有旁通装置和冷凝热回收装置的空调。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高精度恒温恒湿空调降温除湿过程:空调回风在流经蒸发器盘管过程中,通过增加发器盘管的冷媒流量加大机组制冷能力实现降温;再通过进一步降低空调循环风量或提高空调制冷能力使空气的温度降至湿度达到饱和状态的温度以下,空气中多余的水汽在蒸发器表面凝结成液态水,并通过集水盘、排水道排出系统;经过加湿器调节到绝对目标含湿量,再通过空调空调冷凝热回收加热升温、辅助电加热精密调整到目标温度。在现有技术缺点:全部空气经过蒸发器后全部空气再流经热回收冷凝器或热回收水盘管,风阻大送风机能耗高;除湿状态系统制冷负荷较大,同时升温负荷同样较大,能耗过高;冷凝热回收装置控温调节速度较慢且线性较差,冷凝热可利用效率较低、调节精度较低。
传统高精度空调,由于水盘管、蒸发器、等部件换热量调节响应较慢,制冷、除湿调节过程,需先通过过度制冷/除湿,再通过电热加湿器、辅助电加热快速调整到目标值,实现送风温、湿度高度精确控制。
采用现有的双冷凝器热回收结构及带水氟换热器的水盘管、制冷剂双盘管热回收结构,空调气流全部经过热回收盘管,由于制冷剂盘管、水盘管热容量较大,热量控制惰性较强,响应速度较慢,虽减少部分辅助电加热热量,但冷凝热利用率不高,电加热负荷较大,空调能耗较高。为此,亟需一种带有新型降温除湿装置的恒温恒湿开空调的出现,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顾此失彼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运行成本,高精度温湿度控制的设置有旁通装置和冷凝热回收装置的空调。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设置有旁通装置和冷凝热回收装置的空调,包括:通风箱和制冷剂循环回路;所述制冷剂循环回路包括:压缩机、风冷冷凝器/水氟换热器、干燥过滤器、液镜、节流装置、蒸发器盘管;压缩机设置在送风箱内或冷凝器内;
通风箱设置有回风口和送风口;
通风箱内从回风口到送风口依次设置有蒸发器盘管、加湿器、冷凝热回收装置、辅助电加热器和送风机;
回风口和送风口分别与目标空间相连通;
冷却空气通道内设置有蒸发器盘管;
集水盘位于蒸发器盘管的下部;
通风箱内设置有空气循环旁通装置;
回风口通过空气循环旁通装置与送风口相连通;
空气循环旁通装置包括分流空气通道和冷却空气通道;
分流空气通道和冷却空气通道相互隔离;
分流空气通道设置有旁通分流比例风阀;
冷却空气通道设置有旁通冷却比例风阀;
通风箱内设置有冷凝热回收装置;
冷凝热回收装置位于蒸发器盘管与送风口之间;
冷凝热回收装置包括内部冷凝器和气流调节装置;
内部冷凝器的进、出冷媒管分别与压缩机、风冷冷凝器/水氟换热器连接;
内部冷凝器与气流调节装置相连接。
气流调节装置为比例风阀。
气流调节装置为调速风机。
一种设置有旁通装置和冷凝热回收装置的空调,包括:通风箱和制冷剂循环回路;所述制冷剂循环回路包括:压缩机、冷凝热回收装置、风冷冷凝器/水氟换热器、干燥过滤器、液镜、节流装置、蒸发器盘管;压缩机设置在送风箱内或冷凝器内;
通风箱设置有回风口和送风口;
通风箱内从回风口到送风口依次设置有蒸发器盘管、加湿器、冷凝热回收装置、辅助电加热器和送风机;
回风口和送风口分别与目标空间相连通;
冷却空气通道内设置有蒸发器盘管;
集水盘位于蒸发器盘管的下部;
通风箱内设置有空气循环旁通装置;
回风口通过空气循环旁通装置与送风口相连通;
空气循环旁通装置包括分流空气通道和冷却空气通道;
分流空气通道和冷却空气通道相互隔离;
分流空气通道设置有旁通分流变频风机;
冷却空气通道设置有旁通冷却变频风机;
通风箱内设置有冷凝热回收装置;
冷凝热回收装置位于蒸发器盘管与送风口(之间;
冷凝热回收装置包括内部冷凝器和气流调节装置;
内部冷凝器的进、出冷媒管分别与压缩机、风冷冷凝器/水氟换热器连接;
内部冷凝器与气流调节装置相连接。
气流调节装置为比例风阀。
气流调节装置为调速风机。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旁通装置和冷凝热回收装置的空调,除湿状态制冷系统仅对部分空气低温除湿,空调制冷负荷低;利用空调冷凝热作为空调加热主要热源,并实现0-100%可回收利用热量的调节,大大降低了辅助电加热能耗,提高空调能源利用率;冷凝热回收装置可以通过快速调节流经冷凝器的风量实现加热量快速连续调节,加热调节精度高,本实用新型可实现空调低能耗,高控制精度高。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旁通装置和冷凝热回收装置的空调,采用带有电动比例积分调节风阀或变频风机连续调节通过蒸发器盘管的风量,安装方便单,控制简单,制作费用较低;适用范围广,可广泛应用于各种高精度恒温恒湿精密空调。
附图说明
图1是设置有旁通装置和冷凝热回收装置的空调的第一实施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设置有旁通装置和冷凝热回收装置的空调的第二实施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设置有旁通装置和冷凝热回收装置的空调的第三实施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设置有旁通装置和冷凝热回收装置的空调的第四实施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设置有旁通装置和冷凝热回收装置的空调的风冷型原理示意图。
附图中主要部件符号说明:
图中:
1、压缩机 2、风冷冷凝器/水氟换热器
3、储液罐 4、液镜
5、节流装置 6、蒸发器盘管
7、集水盘 8、加湿器
9、冷凝热回收装置 10、辅助电加热器
12、通风箱
13、送风机 14、冷凝风机
15、送风口 16、回风口
17、新风口 18、新风导流板
19、房间温、湿度传感器
20、送风温、湿度传感器
41、冷凝水排水
42、加湿器供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附图1-5可知,一种设置有旁通装置和冷凝热回收装置的空调,包括:通风箱和制冷剂循环回路;所述制冷剂循环回路包括:压缩机1、冷凝热回收装置9、风冷冷凝器/水氟换热器2、干燥过滤器3、液镜4、节流装置5、蒸发器盘管6;压缩机设置在送风箱内或冷凝器内;
通风箱设置有回风口16和送风口15;
通风箱12内从回风口16到送风口15依次设置有蒸发器盘管6、加湿器8、冷凝热回收装置9、辅助电加热器10和送风机13;
回风口16和送风口15分别与目标空间相连通;
冷却空气通道内设置有蒸发器盘管;
集水盘7位于蒸发器盘管6的下部;
通风箱内设置有空气循环旁通装置11;
回风口16通过空气循环旁通装置11与送风口15相连通;
空气循环旁通装置包括分流空气通道111和冷却空气通道112;
分流空气通道113和冷却空气通道114相互隔离;
分流空气通道设置有旁通分流比例风阀113;
冷却空气通道设置有旁通冷却比例风阀114;
通风箱内设置有冷凝热回收装置9;
冷凝热回收装置9位于蒸发器盘管6与送风口15之间;
冷凝热回收装置9包括内部冷凝器91和气流调节装置;
内部冷凝器91的进、出冷媒管分别与压缩机1、风冷冷凝器/水氟换热器2连接;
内部冷凝器与气流调节装置相连接。
气流调节装置为比例风阀92。
气流调节装置为调速风机93。
一种设置有旁通装置和冷凝热回收装置的空调,包括:通风箱和制冷剂循环回路;所述制冷剂循环回路包括:压缩机1、冷凝热回收装置9、风冷冷凝器/水氟换热器2、干燥过滤器3、液镜4、节流装置5、蒸发器盘管6;压缩机设置在送风箱内或冷凝器内;
通风箱设置有回风口16和送风口15;
通风箱12内从回风口16到送风口15依次设置有蒸发器盘管6、加湿器8、冷凝热回收装置9、辅助电加热器10和送风机13;
回风口16和送风口15分别与目标空间相连通;
冷却空气通道内设置有蒸发器盘管;
集水盘7位于蒸发器盘管6的下部;
通风箱内设置有空气循环旁通装置11;
回风口16通过空气循环旁通装置11与送风口15相连通;
空气循环旁通装置包括分流空气通道111和冷却空气通道112;
分流空气通道111和冷却空气通道相互隔离112;
分流空气通道设置有旁通分流变频风机115;
冷却空气通道设置有旁通冷却变频风机116;
通风箱内设置有冷凝热回收装置9;
冷凝热回收装置9位于蒸发器盘管6与送风口15之间;
冷凝热回收装置9包括内部冷凝器91和气流调节装置;
内部冷凝器91的进、出冷媒管分别与压缩机1、风冷冷凝器/水氟换热器(2)连接;
内部冷凝器与气流调节装置相连接。
气流调节装置为比例风阀92。
气流调节装置为调速风机93。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旁通装置和冷凝热回收装置的空调,适用于高精度风冷恒温恒湿空调。
空气通过冷凝热回收装置,比例风阀调整流经其冷凝器的风量实现加热量(0-100%可回收利用热量)的连续调节,达到系统要求的风机送风温度后,最后再通过辅助电加器调整后空调出风口温度满足空调送风温度后送入目标空间。
冷凝热回收装置9的比例风阀调整流经其冷凝器的风量实现加热量的调节,采用无极调速风机控制的外部冷凝管器维持冷凝压力正常范围;
当室外冷凝系统的压力大于设定运行冷凝压力风机停转压力压+60kpa时,通过逐步减小流经内部冷凝器的风量从而减小内部冷凝热回收装置加热量;通过逐步加大流经内部冷凝器的风量从而增大内部冷凝热回收装置加热量;
当室外冷凝系统的压力降低至小于等于设定运行冷凝压力风机停转压力压+60kpa时,(20-150kpa根据空调控制精度设定,控制精度越高设定值越大),停止加大流经内部冷凝器的风量从而作为冷凝热回收装置最大加热量;
当冷凝压力下降至小于等于设定运行冷凝压力风机停转压力压+20kpa时,逐步减小流经内部冷凝器的风量从而减小冷凝热回收装置加热量,保持室外冷凝系统的压力大于等于运行冷凝压力风机停转压力压+60kpa,保证制冷系统良好运转。
制冷控制步骤如下:
a)空调降温:控制系统通过逐步增大节流装置制冷剂/冷冻水流量;空调送风风机保持恒定输出;
空气循环旁通装置始终保证流经盘管的出风温度低于(通常选用0.1-0.5℃,根据空调的湿度控制精度要求及冷风比配置进行设置)控制目标空间空气要求的绝对含湿量对应的饱和湿度的温度;
经过加湿器8调节,再通过冷凝热回收装置9的比例风阀调整流经内部冷凝器的风量实现加热量的调节,空气加热调整到风机出风温度略小于(通常选用0.01-0.5℃,根据空调的湿度控制精度要求及冷风比配置进行设置)空调系统要求送风温度度,最后再通过辅助电加器10调整后空调出风口温度满足空调送风温度后送入目标空间;
b)空调升温:
控制系统通过调节气流调节装置减小制冷剂/冷冻水流量;空调送风风机保持恒定输出;
空气循环旁通装置始终保证流经盘管的出风温度小于(通常选用0.1-0.5℃,根据空调的湿度控制精度要求及冷风比配置进行设置)控制目标空间空气要求的绝对含湿量对应的饱和湿度的温度;
经过调节加湿器8,再通过冷凝热回收装置9的比例风阀调整流经其冷凝器的风量实现加热量的调节,空气加热调整到风机出风温度略小于(通常选用0.01-0.5℃,根据空调的湿度控制精度要求及冷风比配置进行设置)空调系统要求送风温度度,最后再通过辅助电加器10调整后空调出风口温度满足空调送风温度后送入目标空间。
除湿控制步骤如下:
a)空调降温:
控制系统通过调节气流调节装置加大制冷剂/冷冻水流量;空调送风风机保持恒定输出;
空气循环旁通装置始终保证流经盘管的出风温度低于(通常选用0.5-2℃,根据空调的湿度控制精度要求及冷风比配置进行调整;同时保持盘管温度高于0℃,控制目标空间空气要求的绝对含湿量对应的饱和湿度的温度,经过加湿器8调节,再通过冷凝热回收装置9的比例风阀调整流经其冷凝器的风量实现加热量的调节,空气加热调整到风机出风温度略小于(通常选用0.01-0.5℃,根据空调的湿度控制精度要求及冷风比配置进行设置)空调系统要求送风温度度,最后再通过辅助电加器10调整后空调出风口温度满足空调送风温度后送入目标空间;
b)空调升温:
控制系统通过逐步减小气流调节装置制冷剂/冷冻水流量;空调送风风机保持恒定输出;
空气循环旁通装置始终保证流经盘管的出风温度小于(通常选用0.5-2℃,根据空调的湿度控制精度要求及冷风比配置进行调整)控制目标空间空气要求的绝对含湿量对应的饱和湿度的温度;经过加湿器8调节,再通过冷凝热回收装置9的比例风阀调整流经其冷凝器的风量实现加热量的调节,空气加热调整到风机出风温度略小于(通常选用0.01-0.5℃,根据空调的湿度控制精度要求及冷风比配置进行设置)空调系统要求送风温度度,最后再通过辅助电加器10调整后空调出风口温度满足空调送风温度后送入目标空间。
加湿状态控制步骤如下:
a)盘管出风温度小于控制目标空间空气要求的绝对含湿量对应的饱和湿度的温度时,空调送风风机保持恒定输出;
空气循环旁通装置保证流经盘管的出风温度等于控制目标空间空气要求的绝对含湿量对应的饱和湿度的温度;经过加湿器8调节,再通过冷凝热回收装置9的比例风阀调整流经其冷凝器的风量实现加热量的调节,空气加热调整到风机出风温度略小于(通常选用0.01-0.5℃,根据空调的湿度控制精度要求及冷风比配置进行设置)空调系统要求送风温度度,最后再通过辅助电加器10调整后空调出风口温度满足空调送风温度后送入目标空间;
b)管出风温度大于等于控制目标空间空气要求的绝对含湿量对应的饱和湿度的温度时,通过调节气流调节装置加大制冷剂/冷冻水流量,空调送风风机保持恒定输出;
空气循环旁通装置保证流经盘管的出风温度等于控制目标空间空气要求的绝对含湿量对应的饱和湿度的温度;经过加湿器8调节,再通过冷凝热回收装置9的比例风阀调整流经其冷凝器的风量实现加热量的调节,空气加热调整到风机出风温度略小于(通常选用0.01-0.5℃,根据空调的湿度控制精度要求及冷风比配置进行设置)空调系统要求送风温度度,最后再通过辅助电加器调整后空调出风口温度满足空调送风温度后送入目标空间。
空调控制系统通过对空气制冷、加湿、冷凝热回收装置、辅助电加热、送风等装置管理,空调系统气流的压力、温度、湿度及制冷系统压力等传感器采集,实现对控制目标空间的温湿度控制。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旁通装置和冷凝热回收装置的空调,利用冷凝热作为热源,加热几乎不消耗空调能耗,并通过快速调节流经冷凝热回收装置的风量调整加热量大小,控制精度高。本实用新型可实现空调高精度控制,低能耗运行。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旁通装置和冷凝热回收装置的空调,采用带有电动比例积分调节风阀或变频风机连续调节通过冷凝热回收装置的风量,安装方便单,控制简单,制作费用较低;适用范围广,可广泛应用于各种高精度恒温恒湿精密空调。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设置有旁通装置和冷凝热回收装置的空调,包括:通风箱和制冷剂循环回路;所述制冷剂循环回路包括:压缩机(1)、风冷冷凝器/水氟换热器(2)、干燥过滤器(3)、液镜(4)、节流装置(5)、蒸发器盘管(6);压缩机设置在送风箱内或冷凝器内;
通风箱设置有回风口(16)和送风口(15);
通风箱(12)内从回风口(16)到送风口(15)依次设置有蒸发器盘管(6)、加湿器(8)、辅助电加热器(10)和送风机(13);
回风口(16)和送风口(15)分别与目标空间相连通;
冷却空气通道内设置有蒸发器盘管;
集水盘(7)位于蒸发器盘管(6)的下部;
通风箱内设置有空气循环旁通装置(11);
回风口(16)通过空气循环旁通装置(11)与送风口(15)相连通;
空气循环旁通装置包括分流空气通道(111)和冷却空气通道(112);
分流空气通道(111)和冷却空气通道(112)相互隔离;
分流空气通道设置有旁通分流比例风阀(113);
冷却空气通道设置有旁通冷却比例风阀(114);
其特征在于,通风箱内设置有冷凝热回收装置(9);
冷凝热回收装置(9)位于蒸发器盘管(6)与送风口(15)之间;
冷凝热回收装置(9)包括内部冷凝器(91)和气流调节装置;
内部冷凝器(91)的进、出冷媒管分别与压缩机(1)、风冷冷凝器/水氟换热器(2)连接;
内部冷凝器与气流调节装置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设置有旁通装置和冷凝热回收装置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气流调节装置为比例风阀(9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设置有旁通装置和冷凝热回收装置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气流调节装置为调速风机(93)。
4.一种设置有旁通装置和冷凝热回收装置的空调,包括:通风箱和制冷剂循环回路;所述制冷剂循环回路包括:压缩机(1)、风冷冷凝器/水氟换热器(2)、干燥过滤器(3)、液镜(4)、节流装置(5)、蒸发器盘管(6);压缩机设置在送风箱内或冷凝器内;
通风箱设置有回风口(16)和送风口(15);
通风箱(12)内从回风口(16)到送风口(15)依次设置有蒸发器盘管(6)、加湿器(8)、辅助电加热器(10)和送风机(13);
回风口(16)和送风口(15)分别与目标空间相连通;
冷却空气通道内设置有蒸发器盘管;
集水盘(7)位于蒸发器盘管(6)的下部;
通风箱内设置有空气循环旁通装置(11);
回风口(16)通过空气循环旁通装置(11)与送风口(15)相连通;
空气循环旁通装置包括分流空气通道(111)和冷却空气通道(112);
分流空气通道(111)和冷却空气通道(112)相互隔离;
分流空气通道设置有旁通分流变频风机(115);
冷却空气通道设置有旁通冷却变频风机(116);
其特征在于,通风箱内设置有冷凝热回收装置(9);
冷凝热回收装置(9)位于蒸发器盘管(6)与送风口(15)之间;
冷凝热回收装置(9)包括内部冷凝器(91)和气流调节装置;
内部冷凝器(91)的进、出冷媒管分别与压缩机(1)、风冷冷凝器/水氟换热器(2)连接;
内部冷凝器与气流调节装置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设置有旁通装置和冷凝热回收装置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气流调节装置为比例风阀(9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设置有旁通装置和冷凝热回收装置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气流调节装置为调速风机(93)。
CN202320363160.7U 2023-03-02 2023-03-02 设置有旁通装置和冷凝热回收装置的空调 Active CN2193466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63160.7U CN219346684U (zh) 2023-03-02 2023-03-02 设置有旁通装置和冷凝热回收装置的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63160.7U CN219346684U (zh) 2023-03-02 2023-03-02 设置有旁通装置和冷凝热回收装置的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46684U true CN219346684U (zh) 2023-07-14

Family

ID=871046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63160.7U Active CN219346684U (zh) 2023-03-02 2023-03-02 设置有旁通装置和冷凝热回收装置的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466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45659A (zh) 一种再热除湿一体化制冷系统和控制方法
CA2999550C (en) Air-source heat pump air conditioner
CN101294755A (zh) 恒温恒湿空调机组
WO2022022642A1 (zh) 空调及除湿方法
KR20170070865A (ko) 에너지 절약형 항온항습기의 냉각제습용 재열제어시스템
CN108105919A (zh) 一种干工况制冷的变频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WO2020244207A1 (zh) 空调系统
CN106152285B (zh)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3188184A (zh) 利用旁通装置降温除湿的恒温恒湿空调设备及控制方法
CN103363711B (zh) 一种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器
CN112228983B (zh) 一种热湿比可调辐射供冷与新风一体化系统及运行方法
CN209763409U (zh) 一种可冬夏季调温的新风机
CN112728695A (zh) 一种可精确控制送风温湿度的节能型空调装置
CN112539488A (zh) 一种毛细管辐射双冷源全热新风除湿空调一体机机组
CN219346684U (zh) 设置有旁通装置和冷凝热回收装置的空调
CN208365658U (zh) 低负荷除湿制冷空调
CN213955487U (zh) 一种改变风量与冷媒流量调温的除湿装置
CN211011626U (zh) 一种热泵型无级可调温除湿机组
CN116255694A (zh) 利用冷凝热回收装置加热的空调及控制方法
CN216667811U (zh) 利用旁通装置降温除湿的恒温恒湿空调设备
CN217082770U (zh) 无水地暖空调装置及其安装结构
CN216281786U (zh) 一种带热泵功能的调温除湿机
CN216159151U (zh) 一种温湿度控制通风装置
CN114413351B (zh) 一种除湿再热调节设备及空气调节系统
CN114294790B (zh) 一种水源式除湿调温机的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