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45676U - 防冻阀 - Google Patents

防冻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45676U
CN219345676U CN202320313844.6U CN202320313844U CN219345676U CN 219345676 U CN219345676 U CN 219345676U CN 202320313844 U CN202320313844 U CN 202320313844U CN 219345676 U CN219345676 U CN 2193456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valve
cylinder
liquid
valve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1384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俞舟
马彦婷
楼宣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unan Artificial Environ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unan Artificial Environ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unan Artificial Environ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unan Artificial Environ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1384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456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456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45676U/zh
Priority to PCT/CN2024/075835 priority patent/WO2024164980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Landscapes

  • Safety Valves (AREA)
  • Temperature-Responsive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冻阀。防冻阀包括:阀座组件,具有过液通道、安装腔及排液通道,排液通道的一端伸入过液通道内,排液通道的另一端与防冻阀外连通,安装腔与过液通道连通;调整组件,包括温包和封堵部,封堵部可活动地设置在安装腔内,温包连接在阀座组件上,温包的温包顶杆用于带动封堵部运动以关闭或打开排液通道。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防冻阀的阀口处易冻结、结冰的问题。

Description

防冻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冻阀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冻阀。
背景技术
目前,防冻阀的阀座内设置有温包,通过温包感应水温以控制阀门的开关状态,进而确保阀门能够在水温降低至预设温度时及时打开阀口以排出管路内的水,避免管路中的水被冻结导致管路爆裂。
然而,在防冻阀处于低温环境时,存在阀口处冻结、结冰的现象,影响防冻阀的正常排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冻阀,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防冻阀的阀口处易冻结、结冰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冻阀,包括:阀座组件,具有过液通道、安装腔及排液通道,排液通道的一端伸入过液通道内,排液通道的另一端与防冻阀外连通,安装腔与过液通道连通;调整组件,包括温包和封堵部,封堵部可活动地设置在安装腔内,温包连接在阀座组件上,温包的温包顶杆用于带动封堵部运动以关闭或打开排液通道。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过液通道内用于流动循环水,且排液通道位于过液通道内,以使排液通道离循环水位置更近。这样,在防冻阀处于低温环境时,上述设置使得排液通道与循环水温温差更小,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防冻阀的阀口处易冻结、结冰的问题,允许更低的循环水温而不会导致排液通道冻结,也可以支持更低的环境温度,提升了防冻阀的通用性。同时,在过液通道内的温度小于预设温度值时,温包顶杆带动封堵部运动,以打开排液通道;在过液通道内的温度大于等于预设温度值时,温包顶杆伸长并推动封堵部朝向排液通道运动,以关闭排液通道。
进一步地,过液通道包括:第一通道,排液通道的一端伸入第一通道内;第二通道,温包的感温部伸入第二通道内;连通通道,与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之间均呈夹角设置,第一通道通过连通通道与第二通道连通;其中,连通通道与排液通道错开设置。进入第一通道内的循环水可通过连通通道与第二通道连通,或者,进入第二通道内的循环水可通过连通通道与第一通道连通,以确保循环水能够在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内顺畅地流动。在第二通道内的温度小于预设温度值时,排液通道用于供循环水排出,以防止防冻阀内结冰。这样,上述设置避免连通通道与排液通道内的循环水发生干扰而影响防冻阀的正常使用。
进一步地,调整组件还包括第一弹性结构,封堵部包括:活塞,活塞可活动地设置在安装腔内,以关闭或者打开排液通道,活塞具有与排液通道连通的过液孔;第一弹性结构用于向活塞施加朝向远离排液通道一侧运动的弹性力;阀芯,阀芯可活动地设置在活塞内,以关闭或者打开过液孔;其中,防冻阀还包括;第二弹性结构,第二弹性结构用于向阀芯施加朝向远离过液孔一侧运动的弹性力。通过活塞打开或者关闭排液通道,不仅确保封堵部能够对更大尺寸的排液通道(阀口)进行封堵或者打开,提升了防冻阀的通用性,也提升了封堵部对排液通道的操作可靠性。同时,在第二通道内的温度大于等于预设温度值时,温包顶杆伸长并推动阀芯朝向排液通道运动,以关闭过液孔,此时活塞上腔内的压力大于活塞下腔内的压力,活塞在上述压力差作用下朝向排液通道运动,以关闭排液通道,此时第二弹性结构和第一弹性结构均处于压缩状态;在第二通道内的温度小于预设温度值时,第二弹性结构和第一弹性结构均在自身弹性力作用下恢复形变,以使第一弹性结构向活塞施加的弹性力和位于第一通道内的介质共同推动活塞朝向远离排液通道的一侧运动,以打开排液通道。
进一步地,阀座组件包括:第一阀座,具有第一通道和第一安装口;第二阀座,具有第二通道和第二安装口,第一阀座与第二阀座连接;阀盖,至少部分阀盖设置在第一安装口内,至少另一部分阀盖设置在第二安装口内;阀盖与第一阀座围绕形成安装腔;其中,感温部通过第二安装口伸入第二通道内。阀盖与第一阀座和第二阀座均连接,且与第一阀座围绕形成安装腔,排液通道位于第一通道内,确保排液通道离循环水位置更近,低温环境时排液通道与循环水温温差更小,允许更低的循环水温而不使排液通道冻结,可以支持更低的循环水温及更低的环境温度。同时,上述设置使得阀座组件的内部结构布局更加合理,提升了阀座组件的内部空间利用率,防止活塞、阀芯及温包影响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内液体的正常流动。
进一步地,防冻阀还包括:第一密封结构,设置在阀盖与第一安装口之间;和/或,第二密封结构,设置在阀盖与第二安装口之间。阀盖与第一阀座和第二阀座均连接,第一密封结构和/或第二密封结构的上述设置提升了防冻阀的密封性,避免液体在阀盖与第一阀座和/或第二阀座的连接处泄漏。
进一步地,阀盖具有平衡通道、第一安装孔及第二安装孔,活塞的至少部分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安装孔内;温包的温包本体设置在第二安装孔内,平衡通道与第二安装孔间隔设置。活塞位于安装腔内且可在阀盖的第一安装孔内滑动,一方面使得阀座组件的内部结构布局更加合理,提升了阀座组件的内部空间利用率,防止活塞、阀芯及温包影响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内液体的正常流动;另一方面使得阀座组件的结构更加简单,容易加工、实现,降低了防冻阀的加工成本和加工难度。
进一步地,连通通道包括第一子连通通道和第二子连通通道,第一阀座包括:第一筒体,具有第一安装口,排液通道位于第一筒体内且与第一筒体的内筒壁之间形成限位空间,限位空间用于对第一弹性结构限位止挡;第二筒体,与第二阀座连接,第二筒体的内腔形成第一子连通通道;第一管体,穿设在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上,第一管体的内腔为第一通道。温包的至少部分伸入第一筒体内,第一筒体通过第一管体与第二筒体连通,以确保温包、活塞及阀芯不会影响过液通道内介质的正常流动,提升了防冻阀的输送效率。同时,上述设置确保排液通道位于第一通道内,以使排液通道离循环水位置更近,低温环境时排液通道与循环水温温差更小,允许更低的循环水温而不使排液通道冻结,可以支持更低的循环水温及更低的环境温度。
进一步地,第二阀座包括:第二管体,第二管体的内腔为第二通道;第三筒体,设置在第二管体上且与第二通道连通,第三筒体具有第二安装口;第四筒体,设置在第二管体上且与第二通道连通,第四筒体的内腔形成第二子连通通道且与第二筒体连通;其中,第一筒体与第三筒体相对设置且连接,第二筒体与第四筒体相对设置且连接。感温部伸入第三筒体内,第一通道通过第四筒体与第二通道连通,第三筒体通过第二管体与第四筒体连通,以确保温包不会影响过液通道内介质的正常流动,提升了防冻阀的输送效率。同时,上述设置使得第二阀座的结构更加简单,容易加工、实现,降低了第二阀座的加工成本。
进一步地,防冻阀还包括:第三密封结构,设置在第二筒体和第四筒体的连接处;其中,第二密封结构位于阀盖的外侧壁与第二安装口的内侧壁之间,第三密封结构位于第二筒体的端面和第四筒体的端面之间。第三密封结构的上述设置提升了第二筒体和第四筒体连接处的密封性,避免发生液体泄漏。同时,第二密封结构为径向密封,第三密封结构为平面密封,进而降低了对两孔定位精度的要求。
进一步地,排液通道的过流面积大于过液孔的过流面积;和/或,平衡通道的过流面积小于过液孔的过流面积。上述设置一方面确保液体能够顺畅地通过排液通道排出至防冻阀外,提升了防冻阀的排液效率;另一方面防止液体在活塞内堆积而影响排液通道的打开,进一步提升了防冻阀的运行可靠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防冻阀的实施例的处于开阀状态时的剖视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防冻阀的阀盖的剖视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防冻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中的防冻阀的第二阀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中的第二阀座的剖视图;
图6示出了图1中的防冻阀的第一阀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6中的第一阀座的剖视图;
图8示出了图1中的防冻阀的活塞的剖视图;
图9示出了图1中的防冻阀的阀盖的剖视图;
图10示出了图1中的防冻阀的阀芯的剖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阀座组件;11、过液通道;111、第一通道;112、第二通道;113、连通通道;1131、第一子连通通道;1132、第二子连通通道;12、安装腔;14、平衡通道;15、第一阀座;151、第一安装口;152、第一筒体;153、第二筒体;154、第一管体;16、第二阀座;161、第二管体;162、第三筒体;163、第四筒体;164、第二安装口;17、阀盖;171、第一安装孔;172、第二安装孔;18、排液通道;20、活塞;21、过液孔;30、阀芯;31、第一孔段;32、第二孔段;40、第二弹性结构;50、温包;51、感温部;52、温包顶杆;53、温包本体;200、第一弹性结构;300、第一密封结构;400、第二密封结构;500、封堵部;600、第三密封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左、右”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防冻阀的阀口处易冻结、结冰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防冻阀。
如图1至图10所示,防冻阀包括和调整组件。其中,阀座组件10具有过液通道11、安装腔12及排液通道18,排液通道18的一端伸入过液通道11内,排液通道18的另一端与防冻阀外连通,安装腔12与过液通道11连通。调整组件,包括温包50和封堵部500,封堵部500可活动地设置在安装腔12内,温包50连接在阀座组件10上,温包50的温包顶杆52用于带动封堵部500运动以关闭或打开排液通道18。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过液通道11内用于流动循环水,且排液通道18位于过液通道11内,以使排液通道18离循环水位置更近。这样,在防冻阀处于低温环境时,上述设置使得排液通道18与循环水温温差更小,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防冻阀的阀口处易冻结、结冰的问题,允许更低的循环水温而不会导致排液通道18冻结,也可以支持更低的环境温度,提升了防冻阀的通用性。同时,在过液通道11内的温度小于预设温度值时,温包顶杆52带动封堵部500运动,以打开排液通道18;在过液通道11内的温度大于等于预设温度值时,温包顶杆52伸长并推动封堵部500朝向排液通道18运动,以关闭排液通道18。
如图1和图2所示,过液通道11包括第一通道111、第二通道112及连通通道113。排液通道18的一端伸入第一通道111内。温包50的感温部51伸入第二通道112内。连通通道113与第一通道111和第二通道112之间均呈夹角设置,第一通道111通过连通通道113与第二通道112连通。其中,连通通道113与排液通道18错开设置。具体地,进入第一通道111内的循环水可通过连通通道113与第二通道112连通,或者,进入第二通道112内的循环水可通过连通通道113与第一通道111连通,以确保循环水能够在第一通道111和第二通道112内顺畅地流动。在第二通道112内的温度小于预设温度值时,排液通道18用于供循环水排出,以防止防冻阀内结冰。这样,上述设置避免连通通道113与排液通道18内的循环水发生干扰而影响防冻阀的正常使用。
可选地,连通通道113与第一通道111之间所呈夹角为90°,连通通道113与第二通道112之间所呈夹角为90°。连通通道113与排液通道18相互平行设置且分别位于第一通道111的两侧。
如图1、图2及图8所示,调整组件还包括第一弹性结构200,封堵部500包括活塞20和阀芯30,活塞20可活动地设置在安装腔12内,以关闭或者打开排液通道18,活塞20具有与排液通道18连通的过液孔21。第一弹性结构200用于向活塞20施加朝向远离排液通道18一侧运动的弹性力。阀芯30可活动地设置在活塞20内,以关闭或者打开过液孔21。其中,防冻阀还包括第二弹性结构40,第二弹性结构40用于向阀芯30施加朝向远离过液孔21一侧运动的弹性力。这样,通过活塞20打开或者关闭排液通道18,不仅确保封堵部500能够对更大尺寸的排液通道18(阀口)进行封堵或者打开,提升了防冻阀的通用性,也提升了封堵部500对排液通道18的操作可靠性。同时,在第二通道112内的温度大于等于预设温度值时,温包顶杆52伸长并推动阀芯30朝向排液通道18运动,以关闭过液孔21,此时活塞上腔内的压力大于活塞下腔内的压力,活塞20在上述压力差作用下朝向排液通道18运动,以关闭排液通道18,此时第二弹性结构40和第一弹性结构200均处于压缩状态;在第二通道112内的温度小于预设温度值时,第二弹性结构40和第一弹性结构200均在自身弹性力作用下恢复形变,以使第一弹性结构200向活塞20施加的弹性力和位于第一通道111内的介质共同推动活塞20朝向远离排液通道18的一侧运动,以打开排液通道18。
具体地,不仅可通过第一弹性结构200的弹性恢复力实现活塞20的升降运动,也可通过活塞上腔和活塞下腔之间的压力差实现活塞20的升降运动,以打开或者关闭排液通道18,提升了排液通道18的排液可靠性和防冻阀的运行可靠性。同时,活塞20的上述设置能够对大尺寸的排液通道18进行关闭或者打开,提升了防冻阀的通用性。
在本实施例中,在过液通道11内的温度小于预设温度值时,以通过第一弹性结构200带动封堵部500运动,以打开排液通道18;在过液通道11内的温度大于等于预设温度值时,温包顶杆52伸长并推动封堵部500朝向排液通道18运动,以关闭排液通道18。
可选地,预设温度值大于等于3℃且小于等于5℃。
可选地,排液通道18的横截面为圆形且直径大于等于10mm。这样,上述设置使得防冻阀为大阀口防冻阀,以使位于过液通道11内的液体能够快速地从排液通道18排出,实现了防冻阀的快速排液,提升了防冻阀的排液效率。
如图1至图7所示,阀座组件10包括第一阀座15、第二阀座16及阀盖17。第一阀座15具有第一通道111和第一安装口151。第二阀座16有第二通道112和第二安装口164,第一阀座15与第二阀座16连接。至少部分阀盖17设置在第一安装口151内,至少另一部分阀盖17设置在第二安装口164内;阀盖17与第一阀座15围绕形成安装腔12。其中,感温部51通过第二安装口164伸入第二通道112内。这样,阀盖17与第一阀座15和第二阀座16均连接,且与第一阀座15围绕形成安装腔12,排液通道18位于第一通道111内,确保排液通道18离循环水位置更近,低温环境时排液通道18与循环水温温差更小,允许更低的循环水温而不使排液通道18冻结,可以支持更低的循环水温及更低的环境温度。同时,上述设置使得阀座组件10的内部结构布局更加合理,提升了阀座组件10的内部空间利用率,防止活塞20、阀芯30及温包50影响第一通道111和第二通道112内液体的正常流动。
可选地,防冻阀还包括第一密封结构300和/或第二密封结构400,第一密封结构300设置在阀盖17与第一安装口151之间,第二密封结构400设置在阀盖17与第二安装口164之间。这样,阀盖17与第一阀座15和第二阀座16均连接,第一密封结构300和/或第二密封结构400的上述设置提升了防冻阀的密封性,避免液体在阀盖17与第一阀座15和/或第二阀座16的连接处泄漏。
在本实施例中,防冻阀还包括第一密封结构300和第二密封结构400,第一密封结构300设置在阀盖17与第一阀座15的连接处,第二密封结构400设置在阀盖17与第二阀座16的连接处,以提升阀盖17与第一阀座15、第二阀座16连接处的密封性。
可选地,第一密封结构300为密封圈。
可选地,第二密封结构400为密封圈。
如图9所示,阀盖17具有平衡通道14、第一安装孔171及第二安装孔172,活塞20的至少部分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安装孔171内。温包50的温包本体53设置在第二安装孔172内,平衡通道14与第二安装孔172间隔设置。这样,活塞20位于安装腔12内且可在阀盖17的第一安装孔171内滑动,一方面使得阀座组件10的内部结构布局更加合理,提升了阀座组件10的内部空间利用率,防止活塞20、阀芯30及温包50影响第一通道111和第二通道112内液体的正常流动;另一方面使得阀座组件10的结构更加简单,容易加工、实现,降低了防冻阀的加工成本和加工难度。
在本实施例中,温包本体53与第二安装孔172螺纹连接,以将温包50安装在阀盖17上,一方面便于二者拆装,另一方面避免温包本体53在阀座组件10内发生移动或晃动而影响防冻阀的结构稳定性。阀芯30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孔段31和第二孔段32,第一孔段31的内径大于第二孔段32的内径,第一孔段31与第二孔段32的连接处形成台阶面,台阶面用于对温包本体53限位止挡。温包顶杆52远离温包本体53的端面用于与第二孔段32的底面抵接,以推动阀芯30关闭过液孔21这样,上述设置一方面通过第一孔段31与第二孔段32连接处形成的台阶面对温包本体53进行限位止挡,以限制阀芯30的位置,确保过液孔21的开启程度较为合适;另一方面,温包顶杆52能够通过推动第二孔段32的底面以带动阀芯30运动,以实现阀芯30的封堵功能。
具体地,温包本体53的至少部分伸入第一孔段31内,以沿第一孔段31的延伸方向滑动。这样,通过第二孔段32对温包本体53的滑动方向进行限制,进而对温包顶杆52的运动方向进行限制,进而通过温包顶杆52和阀芯30的之间的配合实现了阀芯30的内定位,以确保阀芯30能够运动至过液孔21内以对过液孔21进行封堵,进而提升了温包本体53的滑动可靠性。
可选地,温包本体53的外径与第一孔段31的内径相匹配,温包顶杆52远离温包本体53的端部为扩径段,扩径段的外径与第二孔段32相匹配。这样,上述设置实现了温包顶杆52、温包本体53共同与阀芯30导向定位的功能,即温包50有两处与阀芯30定位,进而提升了阀芯30的运动稳定性。
可选地,第一安装孔171与第二安装孔172同轴设置。
如图1、图2、图5及图7所示,连通通道113包括第一子连通通道1131和第二子连通通道1132,第一阀座15包括第一筒体152、第二筒体153及第一管体154。其中,第一筒体152具有第一安装口151,排液通道18位于第一筒体152内且与第一筒体152的内筒壁之间形成限位空间,限位空间用于对第一弹性结构200限位止挡。第二筒体153与第二阀座16连接,第二筒体153的内腔形成第一子连通通道1131。第一管体154穿设在第一筒体152和第二筒体153上,第一管体154的内腔为第一通道111。这样,温包50的至少部分伸入第一筒体152内,第一筒体152通过第一管体154与第二筒体153连通,以确保温包50、活塞20及阀芯30不会影响过液通道内介质的正常流动,提升了防冻阀的输送效率。同时,上述设置确保排液通道18位于第一通道111内,以使排液通道18离循环水位置更近,低温环境时排液通道18与循环水温温差更小,允许更低的循环水温而不使排液通道18冻结,可以支持更低的循环水温及更低的环境温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结构200为第二弹簧,第二弹性结构40为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刚度系数大于第一弹簧的刚度系数。这样,在过液通道11内的温度小于预设温度值时,上述设置确保第二弹簧的弹性力小于第一弹簧的弹性力,以使第一弹性结构200和位于过液通道11内的介质共同推动活塞20朝向远离排液通道18的一侧运动,以打开排液通道18。同时,上述设置使得第一弹性结构200和第二弹性结构40的结构更加简单,容易加工、实现,降低了防冻阀的加工成本。
如图5所示,第二阀座16包括第二管体161、第三筒体162及第四筒体163。第二管体161的内腔为第二通道112,第三筒体162设置在第二管体161上且与第二通道112连通,第三筒体162具有第二安装口164。第四筒体163设置在第二管体161上且与第二通道112连通,第四筒体163的内腔形成第二子连通通道1132且与第二筒体153连通。其中,第一筒体152与第三筒体162相对设置且连接,第二筒体153与第四筒体163相对设置且连接。这样,感温部51伸入第三筒体162内,第一通道111通过第四筒体163与第二通道112连通,第三筒体162通过第二管体161与第四筒体163连通,以确保温包50不会影响过液通道11内介质的正常流动,提升了防冻阀的输送效率。同时,上述设置使得第二阀座16的结构更加简单,容易加工、实现,降低了第二阀座16的加工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筒体162和第四筒体163相互平行设置,第三筒体162与第二管体161相互垂直设置。
如图1和图2所示,防冻阀还包括第三密封结构600。其中,第三密封结构600设置在第二筒体153和第四筒体163的连接处。第二密封结构400位于阀盖17的外侧壁与第二安装口164的内侧壁之间,第三密封结构600位于第二筒体153的端面和第四筒体163的端面之间。这样,第三密封结构600的上述设置提升了第二筒体153和第四筒体163连接处的密封性,避免发生液体泄漏。同时,第二密封结构为径向密封,第三密封结构为平面密封,进而降低了对两孔定位精度的要求。
可选地,第三密封结构600为密封圈。
可选地,排液通道18的过流面积大于过液孔21的过流面积;和/或,平衡通道14的过流面积小于过液孔21的过流面积。这样,上述设置一方面确保液体能够顺畅地通过排液通道18排出至防冻阀外,提升了防冻阀的排液效率;另一方面防止液体在活塞20内堆积而影响排液通道18的打开,进一步提升了防冻阀的运行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过液孔21为圆口,排液通道18的直径大于圆口的直径,平衡通道14的流通能力小于过液孔21的流通能力,排液通道18的流通能力大于过液孔21的流动能力,不仅提升了液体在防冻阀内的流动流畅性,也提升了防冻阀的运行可靠性。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过液通道内用于流动循环水,且排液通道位于过液通道内,以使排液通道离循环水位置更近。这样,在防冻阀处于低温环境时,上述设置使得排液通道与循环水温温差更小,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防冻阀的阀口处易冻结、结冰的问题,允许更低的循环水温而不会导致排液通道冻结,也可以支持更低的环境温度,提升了防冻阀的通用性。同时,在过液通道内的温度小于预设温度值时,以通过第一弹性结构带动封堵部运动,以打开排液通道;在过液通道内的温度大于等于预设温度值时,温包顶杆伸长并推动封堵部朝向排液通道运动,以关闭排液通道。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防冻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座组件(10),具有过液通道(11)、安装腔(12)及排液通道(18),所述排液通道(18)的一端伸入所述过液通道(11)内,所述排液通道(18)的另一端与所述防冻阀外连通,所述安装腔(12)与所述过液通道(11)连通;
调整组件,包括温包(50)和封堵部(500),所述封堵部(500)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腔(12)内,所述温包(50)连接在所述阀座组件(10)上,所述温包(50)的温包顶杆(52)用于带动所述封堵部(500)运动以关闭或打开所述排液通道(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冻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液通道(11)包括:
第一通道(111),所述排液通道(18)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通道(111)内;
第二通道(112),所述温包(50)的感温部(51)伸入所述第二通道(112)内;
连通通道(113),与所述第一通道(111)和所述第二通道(112)之间均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一通道(111)通过所述连通通道(113)与所述第二通道(112)连通;
其中,所述连通通道(113)与所述排液通道(18)错开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冻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组件还包括第一弹性结构(200),所述封堵部(500)包括:
活塞(20),所述活塞(20)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腔(12)内,以关闭或者打开所述排液通道(18),所述活塞(20)具有与所述排液通道(18)连通的过液孔(21);所述第一弹性结构(200)用于向所述活塞(20)施加朝向远离所述排液通道(18)一侧运动的弹性力;
阀芯(30),所述阀芯(30)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活塞(20)内,以关闭或者打开所述过液孔(21);
其中,所述防冻阀还包括;
第二弹性结构(40),所述第二弹性结构(40)用于向所述阀芯(30)施加朝向远离所述过液孔(21)一侧运动的弹性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冻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组件(10)包括:
第一阀座(15),具有所述第一通道(111)和第一安装口(151);
第二阀座(16),具有所述第二通道(112)和第二安装口(164),所述第一阀座(15)与所述第二阀座(16)连接;
阀盖(17),至少部分所述阀盖(17)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口(151)内,至少另一部分所述阀盖(17)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口(164)内;所述阀盖(17)与所述第一阀座(15)围绕形成所述安装腔(12);
其中,所述感温部(51)通过所述第二安装口(164)伸入所述第二通道(112)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冻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冻阀还包括:
第一密封结构(300),设置在所述阀盖(17)与所述第一安装口(151)之间;和/或,
第二密封结构(400),设置在所述阀盖(17)与所述第二安装口(164)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冻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17)具有平衡通道(14)、第一安装孔(171)及第二安装孔(172),所述活塞(20)的至少部分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孔(171)内;所述温包(50)的温包本体(53)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孔(172)内,所述平衡通道(14)与所述第二安装孔(172)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冻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通道(113)包括第一子连通通道(1131)和第二子连通通道(1132),所述第一阀座(15)包括:
第一筒体(152),具有所述第一安装口(151),所述排液通道(18)位于所述第一筒体(152)内且与所述第一筒体(152)的内筒壁之间形成限位空间,所述限位空间用于对所述第一弹性结构(200)限位止挡;
第二筒体(153),与所述第二阀座(16)连接,所述第二筒体(153)的内腔形成所述第一子连通通道(1131);
第一管体(154),穿设在所述第一筒体(152)和所述第二筒体(153)上,所述第一管体(154)的内腔为所述第一通道(1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冻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座(16)包括:
第二管体(161),所述第二管体(161)的内腔为所述第二通道(112);
第三筒体(162),设置在所述第二管体(161)上且与所述第二通道(112)连通,所述第三筒体(162)具有所述第二安装口(164);
第四筒体(163),设置在所述第二管体(161)上且与所述第二通道(112)连通,所述第四筒体(163)的内腔形成所述第二子连通通道(1132)且与所述第二筒体(153)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筒体(152)与所述第三筒体(162)相对设置且连接,所述第二筒体(153)与所述第四筒体(163)相对设置且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冻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冻阀还包括:
第三密封结构(600),设置在所述第二筒体(153)和所述第四筒体(163)的连接处;
其中,所述第二密封结构(400)位于所述阀盖(17)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二安装口(164)的内侧壁之间,所述第三密封结构(600)位于所述第二筒体(153)的端面和所述第四筒体(163)的端面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冻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通道(18)的过流面积大于所述过液孔(21)的过流面积;和/或,所述平衡通道(14)的过流面积小于所述过液孔(21)的过流面积。
CN202320313844.6U 2023-02-10 2023-02-10 防冻阀 Active CN2193456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13844.6U CN219345676U (zh) 2023-02-10 2023-02-10 防冻阀
PCT/CN2024/075835 WO2024164980A1 (zh) 2023-02-10 2024-02-04 防冻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13844.6U CN219345676U (zh) 2023-02-10 2023-02-10 防冻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45676U true CN219345676U (zh) 2023-07-14

Family

ID=871118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13844.6U Active CN219345676U (zh) 2023-02-10 2023-02-10 防冻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4567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164980A1 (zh) * 2023-02-10 2024-08-15 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防冻阀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164980A1 (zh) * 2023-02-10 2024-08-15 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防冻阀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954427U (zh) 防冻阀
US9212751B2 (en) Valve system and method
US20190338576A1 (en) Pneumatic door closer
CN219345676U (zh) 防冻阀
JP2019516925A (ja) サーモスタチックバルブ
CN219345677U (zh) 防冻阀
KR20240117659A (ko) 스톱 밸브 및 이를 구비한 냉동 시스템
CN219345675U (zh) 防冻阀
CN116592152B (zh) 一种滑板阀
EP3869075B1 (en) Valve plug, high-pressure pump structure, and valve plug sealing method
CN216158329U (zh) 防冻阀
WO2022247728A1 (zh) 单向阀
WO2024164980A1 (zh) 防冻阀
CN118482231A (zh) 防冻阀
CN118482232A (zh) 防冻阀
CN116263212A (zh) 排水阀组
CN213685321U (zh) 电磁阀
CN114508639A (zh) 管路接头、空调系统和挖掘机
KR101341325B1 (ko) 냉각기기용 서비스밸브
CN205504134U (zh) 电磁先导式三通阀及其空调系统
CN118482233A (zh) 防冻阀
CN219954400U (zh) 排水阀组
CN220102109U (zh) 排水阀
CN221547846U (zh) 阀座、流量控制装置及热管理系统
CN221145364U (zh) 一种快捷式阀门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