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44189U - 一种内燃机联合循环主厂房布置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燃机联合循环主厂房布置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44189U
CN219344189U CN202223182440.2U CN202223182440U CN219344189U CN 219344189 U CN219344189 U CN 219344189U CN 202223182440 U CN202223182440 U CN 202223182440U CN 219344189 U CN219344189 U CN 2193441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nal combustion
area
combustion engine
waste heat
lubricating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8244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义达
李官鹏
胡亦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Institute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Institute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Institute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Institute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8244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441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441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441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燃机联合循环主厂房布置结构,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布置的冷却器区、余热利用区、内燃机区和电气出线区,冷却器区、余热利用区和内燃机区依次邻接布置;冷却器区沿第二方向划分为第一冷却器区域和第二冷却器区域,余热利用区沿第二方向划分为第一余热利用区域和第二余热利用区域,内燃机区沿第二方向划分为第一内燃机区域和第二内燃机区域,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本实用新型通过内燃机联合循环主厂房功能分区划分方法,清晰的划分了主厂房结构,布置紧凑,减少了占地面积,节省了汽水管道长度、润滑油管道长度、电缆长度,降低了工程造价;且降低了管道阻力和线路损耗,方便运维检修操作,进而降低了度电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内燃机联合循环主厂房布置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燃机联合循环厂房布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燃机联合循环主厂房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背景技术,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目前,通常采用多台余热锅炉拖动一台蒸汽轮机的方式来发电,也称为“多拖一”,已有较多现有技术公开了燃煤火力发电机组的主厂房布置结构、燃气轮机-蒸汽轮机联合循环的主厂房布置结构。
发明人发现,内燃机需要采用闭式冷却水来冷却缸套、冷却空气、冷却润滑油,进一步通常采用内燃机空冷器来冷却闭式冷却水,而燃气轮机自身通常不配置空冷器,因此,现有的燃煤火力发电机组的主厂房布置结构和燃气轮机-蒸汽轮机联合循环的主厂房布置结构并不能直接移植到内燃机-蒸汽轮机联合循环的主厂房布置上;
而且,在主厂房布置时,需要综合考虑内燃机和蒸汽轮机各自的主机和辅机的特点,合理划分功能分区,保证管道长度、电缆长度最短,且各个分区的功能特征明显,便于运维和检修,现有的方案均无法实现上述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燃机联合循环主厂房布置结构,通过内燃机联合循环主厂房功能分区划分,清晰的划分了主厂房结构,便于模块化设计,便于同一工程不同发电单元的复用或者不同工程的复用,减少了设计人工时的重复投入,降低了设计人员的人工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燃机联合循环主厂房布置结构,包括:
沿第一方向依次布置的余热利用区、内燃机区和电气出线区,余热利用区和内燃机区依次邻接布置;
余热利用区沿第二方向划分为第一余热利用区域和第二余热利用区域,内燃机区沿第二方向划分为第一内燃机区域和第二内燃机区域,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
作为可选的一种实现方式,还包括:
沿第一方向依次布置的冷却器区、余热利用区、内燃机区和电气出线区,冷却器区、余热利用区和内燃机区依次邻接布置;
冷却器区沿第二方向划分为第一冷却器区域和第二冷却器区域,余热利用区沿第二方向划分为第一余热利用区域和第二余热利用区域,内燃机区沿第二方向划分为第一内燃机区域和第二内燃机区域,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
作为可选的一种实现方式,冷却器区、余热利用区和内燃机列的四周布置第一环形道路,电气出线列的四周布置第二环形道路。
作为可选的一种实现方式,冷却器区、余热利用区和内燃机列的四周布置第一环形道路,电气出线列的四周布置第二环形道路,且第一环形道路与第二环形道路共用一条边。
作为可选的一种实现方式,冷却器区、余热利用区和内燃机列的四周布置第一环形道路,电气出线列的四周布置第二环形道路,且第一冷却器区域和第二冷却器区域之间、第一余热利用区域和第二余热利用区域之间以及第一内燃机区域和第二内燃机区域分别设有相互贯通的检修通道,检修通道连通第一环形道路的两个相对的边。
作为可选的一种实现方式,第一余热利用区域布置烟气余热锅炉和烟囱,第二余热利用区域布置蒸汽轮机房,蒸汽轮机房内布置至少一台汽轮机;
第一内燃机区域布置内燃机房,内燃机房内布置至少一台内燃机,第二内燃机区域布置润滑油罐区和/或润滑油泵房。
作为可选的一种实现方式,第一冷却器区域布置内燃机的空冷器,第二冷却器区域布置蒸汽轮机的空冷器;
第一余热利用区域布置烟气余热锅炉和烟囱,第二余热利用区域布置蒸汽轮机房,蒸汽轮机房内布置至少一台汽轮机;
第一内燃机区域布置内燃机房,内燃机房内布置至少一台内燃机,第二内燃机区域布置润滑油罐区。
进一步的,第一余热利用区域中的多个烟囱集中布置;或者,第一余热利用区域中,每一个烟囱分别布置在每一台余热锅炉的顶部。
进一步的,润滑油罐区和/或润滑油泵房布置在内燃机房的一侧,同时布置在蒸汽轮机房的一侧;其中,润滑油罐区包括新润滑油罐、废润滑油罐、润滑油日用罐,润滑油泵房包括润滑油卸油泵以及润滑油输送泵。
更进一步的,内燃机所需的润滑油罐和/或润滑油泵,及蒸汽轮机所需的润滑油罐和/或润滑油泵,分别设置,并集中布置在润滑油罐区和/或润滑油泵房。
更进一步的,内燃机所需的润滑油罐和/或润滑油泵,及蒸汽轮机所需的润滑油罐和/或润滑油泵,合并设置,并布置在润滑油罐区和/或润滑油泵房。
更进一步的,内燃机房的两侧设有门,内燃机房的门与第一环形道路连接。
更进一步的,内燃机房的门与检修通道连接。
更进一步的,蒸汽轮机房设有门,蒸汽轮机房的门与第一环形道路连接。
更进一步的,蒸汽轮机房的门与检修通道连接。
更进一步的,第二余热利用区域布置锅炉辅助间,锅炉辅助间内布置除氧器、给水泵和/或启动锅炉。
第二余热利用区域和/或第二内燃机区域布置低压控制柜和/或低压开关柜。
更进一步的,第二内燃机区域布置高压厂用变压器。
作为可选的一种实现方式,内燃机的一端与电气出线列连接,内燃机的另一端与烟气余热锅炉连接,余热锅炉与蒸汽轮机连接,蒸汽轮机与电气出线区连接,构成环状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内燃机联合循环主厂房功能分区划分,清晰的划分了主厂房结构,便于模块化设计,便于同一工程不同发电单元的复用,或者不同工程的复用,减少了设计人工时的重复投入,降低了设计人员的人工成本。
2、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聚能环”环状能流结构,内燃机联合循环电站实现了能流闭环,最终在电气出线列实现电力收集,并向外部电网输出电力,且布置紧凑,减少了占地面积,节省了汽水管道长度、电缆长度。
3、本实用新型的润滑油罐区和/或润滑油泵房在排方向和列方向上,分别贴近内燃机房、蒸汽轮机房进行布置,节省了润滑油管道长度。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方案,在建设阶段,可以降低工程造价;在生产运维阶段,降低管道阻力和线路损耗,且方便运维检修操作,从而降低了度电成本。
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方案,功能分区简洁,土地利用率高,降低了土地征用面积和征租地成本。
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方案,道路布置便于车辆进出,进而便于人员进出、设备更换以及消防安全。
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方案,在同一个厂址下,内燃机的空冷器和汽轮机空冷器处于同一个方位,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利用好风流,同时实现对内燃机、汽轮机的冷却效果。
本实用新型附加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燃机联合循环主厂房功能分区划分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燃机联合循环主厂房功能分区划分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余热利用列的一次排区域的多个烟囱集中布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3中的内燃机烟囱细节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3中的余热锅炉细节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余热利用列的一次排区域的每一个烟囱分别布置在每一台余热锅炉的顶部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6中的内燃机烟囱和余热锅炉细节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环状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介质或能量流向的图例;
其中,1-内燃机空冷器;2-汽轮机空冷器;3-内燃机烟囱;4-余热锅炉,5-汽轮机房,6-内燃机房,7-润滑油罐区,8-润滑油泵房,9-升压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燃机联合循环主厂房布置结构,具体的,包括:
将主厂房区域划分为四列主功能区:四列依次包括冷却器列(即冷却器区)、余热利用列(即余热利用区)、内燃机列(即内燃机区)和电气出线列(即电气出线区),以上四列依次连接,在实施例中分别编号为A列、B列、C列和D列,如图1所示。
本实施例中,将“列”作为第一方向,“排”作为第二方向,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
将四列主功能区进一步划分成网格化的子功能区:将冷却器列、余热利用列、内燃机列分为两排,分别称为一次排区域和二次排区域。
将电气出线列整合为一排,将内燃机的发电机出线与蒸汽轮机的发电机出线均接至电气出线列,进而将发出的电力输送至外部电网。
在实施例中分别将网格区域编号为A1区域(冷却器列的一次排区域,即第一冷却器区域)、A2区域(冷却器列的二次排区域,即第二冷却器区域)、B1区域(余热利用列的一次排区域,即第一余热利用区域)、B2区域(余热利用列的二次排区域,即第二余热利用区域)、C1区域(内燃机列的一次排区域,即第一内燃机区域)、C2区域(内燃机列的二次排区域,即第二内燃机区域)和D区域(电气出线列),如图2所示。
在每一个具体的子功能区内进行详细的厂房布置:
冷却器列的一次排区域布置内燃机的空冷器,冷却器列的二次排区域布置蒸汽轮机的空冷器;余热利用列的一次排区域布置烟气余热锅炉和烟囱,余热利用列的二次排区域布置蒸汽轮机房,蒸汽轮机房内布置一台或多台汽轮机;内燃机列的一次排布置内燃机房,内燃机房内布置一台或者多台内燃机,内燃机列的二次排布置润滑油罐区和/或润滑油泵房;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将余热利用列的一次排区域的多个烟囱集中布置,如图6和图7所示,将余热利用列的一次排区域的每一个烟囱分别布置在每一台余热锅炉的顶部,具体的,内燃机空冷器1、汽轮机空冷器2、内燃机烟囱3、余热锅炉4、汽轮机房5、内燃机房6、润滑油罐区7、润滑油泵房8和升压站9的布局如图3和图4所示。
本实施例中,内燃机与余热锅炉采用“一拖一”布置,内燃机的一端连接第一发电机组,内燃机的另一端连接余热锅炉,每台内燃机对应一台余热锅炉及一台第一发电机组。
本实施例中,余热锅炉与汽轮机采用“多拖一”或“多拖多”布置,汽轮机集中布置在蒸汽轮机房,多台余热锅炉对应一台汽轮机(或称为蒸汽轮机)。
本实施例中,内燃机发出的电从内燃机的一端连接至电气出线列,内燃机排出的烟气从内燃机的另一端连接至余热锅炉,余热锅炉产生的蒸汽从余热锅炉连接至蒸汽轮机,蒸汽轮机发出的电再由蒸汽轮机连接至电气出线列,构成环状结构。
具体地,通过折线构成环状结构,如图8所示,其中,图中代表介质或能量流向的图例如图9所示。
由图8和图9可知,从能量流动的方向看,内燃机带动第一发电机发出的电直接输送至电气出线列,内燃机的排烟经过烟气余热锅炉回收热量,产生蒸汽进入蒸汽轮机,带动蒸汽轮机的第二发电机发电,第二发电机发出的电直接输送至电气出线列,从而构成了“聚能环”环状能流结构。
本实施例中,在内燃机房的一侧布置润滑油罐区和润滑油泵房,润滑油罐区包括新润滑油罐、废润滑油罐、润滑油日用罐,润滑油泵房包括润滑油卸油泵、润滑油输送泵,该区域距离内燃机房较近,可节省润滑油管道的长度。
本实施例中,在冷却器列、余热利用列、内燃机列的四周布置第一环形道路,在冷却器列、余热利用列、内燃机列的一次排区域和二次排区域设置一条中间检修运输道路,所述中间检修运输道路连接第一环形道路的两个相对的边。
本实施例中,在电气出线列的四周布置第二环形道路。
本实施例中,内燃机房的两侧设有门,门连接道路,便于内燃机房内的设备检修运输;蒸汽轮机房设有门,门连接道路,便于蒸汽轮机房内的设备检修运输。
本实施例中,在余热利用列的二次排区域还布置锅炉辅助间,锅炉辅助间内布置除氧器、给水泵和/或启动锅炉,该区域距离余热锅炉较近,可以节省汽水管道的长度。
本实施例中,在余热利用列和/或内燃机列的二次排布置低压控制柜和/或低压开关柜。
本实施例中,在内燃机列的二次排布置高压厂用变压器,该区域距离低压开关柜和电气出线侧均较近,可以节省电缆长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内燃机联合循环主厂房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沿第一方向依次布置的余热利用区、内燃机区和电气出线区,余热利用区和内燃机区依次邻接布置;
余热利用区沿第二方向划分为第一余热利用区域和第二余热利用区域,内燃机区沿第二方向划分为第一内燃机区域和第二内燃机区域,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联合循环主厂房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沿第一方向依次布置的冷却器区、余热利用区、内燃机区和电气出线区,冷却器区、余热利用区和内燃机区依次邻接布置;
冷却器区沿第二方向划分为第一冷却器区域和第二冷却器区域,余热利用区沿第二方向划分为第一余热利用区域和第二余热利用区域,内燃机区沿第二方向划分为第一内燃机区域和第二内燃机区域,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燃机联合循环主厂房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冷却器区、余热利用区和内燃机列的四周布置第一环形道路,电气出线列的四周布置第二环形道路;
或者,
冷却器区、余热利用区和内燃机列的四周布置第一环形道路,电气出线列的四周布置第二环形道路,且第一环形道路与第二环形道路共用一条边;
或者,
冷却器区、余热利用区和内燃机列的四周布置第一环形道路,电气出线列的四周布置第二环形道路,且第一冷却器区域和第二冷却器区域之间、第一余热利用区域和第二余热利用区域之间以及第一内燃机区域和第二内燃机区域分别设有相互贯通的检修通道,检修通道连通第一环形道路的两个相对的边。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燃机联合循环主厂房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第一余热利用区域布置烟气余热锅炉和烟囱,第二余热利用区域布置蒸汽轮机房,蒸汽轮机房内布置至少一台汽轮机;
第一内燃机区域布置内燃机房,内燃机房内布置至少一台内燃机,第二内燃机区域布置润滑油罐区和/或润滑油泵房;
或者,
第一冷却器区域布置内燃机的空冷器,第二冷却器区域布置蒸汽轮机的空冷器;
第一余热利用区域布置烟气余热锅炉和烟囱,第二余热利用区域布置蒸汽轮机房,蒸汽轮机房内布置至少一台汽轮机;
第一内燃机区域布置内燃机房,内燃机房内布置至少一台内燃机,第二内燃机区域布置润滑油罐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燃机联合循环主厂房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第一余热利用区域中的多个烟囱集中布置;或者,第一余热利用区域中,每一个烟囱分别布置在每一台余热锅炉的顶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燃机联合循环主厂房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润滑油罐区和/或润滑油泵房布置在内燃机房的一侧,同时布置在蒸汽轮机房的一侧;其中,润滑油罐区包括新润滑油罐、废润滑油罐、润滑油日用罐,润滑油泵房包括润滑油卸油泵以及润滑油输送泵。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燃机联合循环主厂房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内燃机所需的润滑油罐和/或润滑油泵,及蒸汽轮机所需的润滑油罐和/或润滑油泵,分别设置,并集中布置在润滑油罐区和/或润滑油泵房;
或者,
内燃机所需的润滑油罐和/或润滑油泵,及蒸汽轮机所需的润滑油罐和/或润滑油泵,合并设置,并布置在润滑油罐区和/或润滑油泵房。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燃机联合循环主厂房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内燃机房的两侧设有门,内燃机房的门与第一环形道路连接;
或者,
内燃机房的门与检修通道连接;
或者,
蒸汽轮机房设有门,蒸汽轮机房的门与第一环形道路连接;
或者,
蒸汽轮机房的门与检修通道连接。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燃机联合循环主厂房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第二余热利用区域布置锅炉辅助间,锅炉辅助间内布置除氧器、给水泵和/或启动锅炉;
或者,
第二余热利用区域和/或第二内燃机区域布置低压控制柜和/或低压开关柜;
或者,
第二内燃机区域布置高压厂用变压器。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燃机联合循环主厂房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内燃机的一端与电气出线列连接,内燃机的另一端与烟气余热锅炉连接,余热锅炉与蒸汽轮机连接,蒸汽轮机与电气出线区连接,构成环状结构。
CN202223182440.2U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内燃机联合循环主厂房布置结构 Active CN2193441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82440.2U CN219344189U (zh)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内燃机联合循环主厂房布置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82440.2U CN219344189U (zh)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内燃机联合循环主厂房布置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44189U true CN219344189U (zh) 2023-07-14

Family

ID=87098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82440.2U Active CN219344189U (zh)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内燃机联合循环主厂房布置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441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83069B (zh) 一种基于非补燃式压缩空气储能的光储结合电站
CN113417737A (zh) 一种电动压裂燃气发电机储能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19344189U (zh) 一种内燃机联合循环主厂房布置结构
CN210032787U (zh) 一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主厂房布置结构
CN210512790U (zh) 一种模块化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系统
CN103790659A (zh) 一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
CN207485050U (zh) 一种大型火力发电厂主厂房布置结构
CN107883369B (zh) 适应机组宽负荷脱硝的锅炉给水梯级加热系统及调节方法
CN211474246U (zh) 一种静音箱式发电机组
CN107075975A (zh) 热电联产设备
JP2013538032A (ja) 発電プラント装置
Macchi et al. A cogeneration plant based on a steam injection gas turbine with recovery of the water injected: Design criteria and initial operating experience
RU87503U1 (ru) Парогазовая электрическая станция (варианты)
CN207377658U (zh) 一种新型过滤结构的燃气并机发电机组
CN211119284U (zh) 一种火电厂电启动蒸汽锅炉及电过热器系统
CN1424501A (zh) 一种水力火力联合发电机组
CN215830592U (zh) 一种燃气发电机用进风消音间
CN216130996U (zh) 一种燃气发电机用排烟管
CN215830591U (zh) 一种燃气发电机用排烟器
CN215927559U (zh) 一种燃气发电机用烟气汇总间
CN110500183B (zh) 一种冷热电联燃气机组
CN210563608U (zh) 一种热电厂主厂房布置结构
CN215927560U (zh) 一种燃气发电机用排风消音间
CN215890195U (zh) 一种燃气发电机用散热间
CN219509317U (zh) 一种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的厂房高位布置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