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36588U - 带引脚元件与印制板焊接用批量焊接工装 - Google Patents

带引脚元件与印制板焊接用批量焊接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36588U
CN219336588U CN202320114862.1U CN202320114862U CN219336588U CN 219336588 U CN219336588 U CN 219336588U CN 202320114862 U CN202320114862 U CN 202320114862U CN 219336588 U CN219336588 U CN 2193365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ull rod
welding
hole
carri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1486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怡霖
邓思雨
方良
李应杰
段晓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Hongmi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Hongmi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Hongmi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Hongmi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1486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365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365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365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引脚元件与印制板焊接用批量焊接工装,包括底板、载板、压板、压板安装板、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两个第一支撑柱的下端分别安装在底板的中部两端,载板上靠近第一端的两侧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撑柱的上端旋转连接,压板安装板安装在载板的第二端,压板的一端与压板安装板的上端旋转连接,载板的中部设有印制板沉槽,印制板沉槽的槽底设有多个载板通孔,载板的第一端上表面安装有卡位装置,两个或四个第二支撑柱的下端分别安装在底板上且对称分布于两个第一支撑柱所在竖向平面的两侧。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印制板和多个元件实现稳定可靠的定位,利于批量焊接作业,焊接后元件整齐且高度一致,提高了焊接质量。

Description

带引脚元件与印制板焊接用批量焊接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引脚元件与印制板焊接用辅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带引脚元件与印制板焊接用批量焊接工装。
背景技术
印制板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网络设备、通讯设备、工业设备、汽车、军事航空等电子设备,不同设备因外观和性能不同,其内部印制板大小、元件种类也各不相同。与印制板焊接的元件(即电子元件)主要分为表贴类元件(简称表贴元件)和带引脚类元件(简称带引脚元件,比如电容器、电阻器等),其中,表贴元件已经完全可以使用自动贴片机焊接,而带引脚元件大多还需手工焊接。
带引脚元件与印制板的传统手工焊接方式,一般先将元件的引脚由上而下穿过印制板的焊接孔,然后将印制板翻转180°使元件与操作台接触,元件的引脚向上,然后再进行焊接操作,这种传统焊接方式存在如下缺陷:由于缺少对元件进行定位的机构,多个元件难以整齐排列,所以有可能造成元件损坏,而且焊接过程中元件有可能倾斜,导致焊接后的元件不整齐、倾斜、高度不一致等问题,降低了焊接质量;另外,在元件数量较多时,翻转过程中容易造成元件掉落,难以批量焊接作业,也增加了操作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够对多个元件进行可靠定位、焊接质量好的带引脚元件与印制板焊接用批量焊接工装。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带引脚元件与印制板焊接用批量焊接工装,包括横向的底板,还包括横向的载板、横向的压板、竖向的压板安装板、竖向的第一支撑柱和竖向的第二支撑柱,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下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底板的中部两端,所述载板上靠近两端中第一端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上端旋转连接,所述压板安装板安装在所述载板两端中的第二端,所述压板的一端与所述压板安装板的上端旋转连接并位于所述载板的上方,所述载板的中部设有用于放置印制板的印制板沉槽,所述印制板沉槽的槽底设有多个竖向贯通的载板通孔,所述载板的第一端上表面安装有能够卡住所述压板另一端的卡位装置,两个或四个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下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底板上且对称分布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柱所在竖向平面的两侧。
作为优选,为了便于加工和组装,所述卡位装置包括卡座、拉杆、压簧和卡块,所述卡座上设有横向的卡座通孔,横向的所述拉杆两端中的第一端穿过所述卡座通孔后与所述卡块连接,所述压簧套装在所述拉杆外且位于所述卡座与所述卡块之间,所述卡块上远离所述拉杆的一端表面为斜面。
作为优选,为了便于操作且便于连接拉杆与卡块,所述拉杆两端中的第二端设有拉杆帽,所述拉杆上位于所述拉杆帽与所述拉杆的第一端之间的部分依次为外径逐渐减小的拉杆大径段、拉杆中径段和拉杆小径段,所述拉杆小径段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且与所述卡块上的对应螺孔连接,所述卡座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拉杆中径段的外径且小于所述拉杆大径段的外径。
作为优选,为了便于对卡块的移动进行导向以提高其移动稳定性,所述卡座通孔中靠近所述卡块的位置设有卡块限位孔,所述卡块限位孔的最大孔径大于所述卡座通孔的孔径,所述卡块上靠近所述卡座的一端设有卡块导向部,所述卡块导向部置于所述卡块限位孔内且使所述卡块只能在靠近和远离所述卡座的方向移动,所述压簧套装于所述拉杆中径段外且位于所述卡块限位孔内,所述压簧的一端与所述卡块导向部接触、另一端与所述卡块限位孔和所述卡座通孔之间的台阶接触。
作为优选,为了确保卡块被压板由上而下挤压时能自动向远离压板的方向移动,所述卡块上远离所述拉杆的斜面与竖向之间的夹角角度为10°-45°。
作为优选,为了便于满足卡块所需高度要求,两个所述卡座的下面分别安装有卡座垫板,两个所述卡座垫板安装在所述载板上。
作为优选,为了便于实现载板相对于第一支撑柱的可旋转功能,所述载板上靠近两端中第一端的两侧分别安装有载板连接块,所述载板连接块上设有横向的载板盲孔且该载板盲孔的孔壁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上端设有横向的支撑柱通孔,两个连接螺钉分别穿过两个所述支撑柱通孔后与两个所述载板盲孔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保护印制板上的元件,所述压板和所述载板之间设有泡沫板。
作为优选,为了便于实现压板与载板之间的旋转连接,所述压板的一端与所述压板安装板的上端通过合页旋转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可靠支撑载板,所述第二支撑柱为四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板上安装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载板和压板,并使载板能够相对于第一支撑柱旋转,压板能够相对于载板旋转,在载板上设置印制板沉槽和多个载板通孔,使用时将印制板置于印制板沉槽内,将多个元件的引脚由上而下穿过印制板上的对应通孔,元件的引脚穿过载板通孔,然后旋转压板将元件压住定位并通过卡位装置固定,再翻转载板使元件的引脚向上,即可进行焊接操作,载板翻转前后始终能够被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支撑,整个操作过程简单方便,能够对印制板和多个元件实现稳定可靠的定位,即使元件数量较多也不会在翻转过程中掉落,利于批量焊接作业,多个元件能够整齐排列,能够更好地保护元件,且焊接过程中元件不会倾斜,焊接后元件整齐且高度一致,提高了焊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带引脚元件与印制板焊接用批量焊接工装应用时的立体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带引脚元件与印制板焊接用批量焊接工装的卡位装置组装前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带引脚元件与印制板焊接用批量焊接工装应用时的立体图之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带引脚元件与印制板焊接用批量焊接工装应用时的立体图之三。
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带引脚元件与印制板焊接用批量焊接工装包括横向的底板2、横向的载板3、横向的压板15(参考图3,图1中的压板是旋转后状态)、竖向的压板安装板16(其高度较低,根据元件9的高度而定)、竖向的第一支撑柱14和竖向的第二支撑柱1,两个第一支撑柱14的下端分别安装在底板2的中部两端,载板3上靠近两端中第一端的两侧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撑柱14的上端旋转连接,压板安装板16安装在载板3两端中的第二端,压板15的一端与压板安装板16的上端旋转连接并位于载板3的上方,载板3的中部设有用于放置印制板10的印制板沉槽(图中未标记),所述印制板沉槽的槽底设有多个竖向贯通的载板通孔11,载板3的第一端上表面安装有能够卡住压板15另一端的卡位装置,四个(也可以为两个)第二支撑柱1的下端分别安装在底板2上且对称分布于两个第一支撑柱14所在竖向平面的两侧。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以下多种更加优化的具体结构:
为了便于加工和组装,所述卡位装置包括卡座5、拉杆4、压簧21和卡块6,卡座5上设有横向的卡座通孔20,横向的拉杆4两端中的第一端穿过卡座通孔20后与卡块6连接,压簧21套装在拉杆4外且位于卡座5与卡块6之间,卡块6上远离拉杆4的一端表面为斜面。
为了便于操作且便于连接拉杆4与卡块6,拉杆4两端中的第二端设有拉杆帽(图中未标记),拉杆4上位于所述拉杆帽与拉杆4的第一端之间的部分依次为外径逐渐减小的拉杆大径段17、拉杆中径段18和拉杆小径段19,拉杆小径段19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图中不可视)且与卡块6上的对应螺孔(图中未标记)连接,卡座通孔20的孔径略大于拉杆中径段18的外径且小于拉杆大径段17的外径。
为了便于对卡块6的移动进行导向以提高其移动稳定性,卡座通孔20中靠近卡块6的位置设有卡块限位孔(图中不可视),所述卡块限位孔的最大孔径大于卡座通孔20的孔径,卡块6上靠近卡座5的一端设有卡块导向部22,卡块导向部22置于所述卡块限位孔内且使卡块6只能在靠近和远离卡座5的方向移动,压簧21套装于拉杆中径段18外且位于所述卡块限位孔内,压簧21的一端与卡块导向部22接触、另一端与所述卡块限位孔和卡座通孔20之间的台阶(图中不可视)接触。
为了确保卡块6被压板15由上而下挤压时能自动向远离压板15的方向移动,卡块6上远离拉杆4的斜面与竖向之间的夹角角度为10°-45°,优选30°。
为了便于满足卡块6所需高度要求,两个卡座5的下面分别安装有卡座垫板7,两个卡座垫板7安装在载板3上。
为了便于实现载板3相对于第一支撑柱14的可旋转功能,载板3上靠近两端中第一端的两侧分别安装有载板连接块12,载板连接块12上设有横向的载板盲孔且该载板盲孔的孔壁设有内螺纹,第一支撑柱14的上端设有横向的支撑柱通孔,两个连接螺钉13分别穿过两个所述支撑柱通孔后与两个所述载板盲孔连接。
为了保护印制板10上的元件9,压板15和载板3之间设有泡沫板8。
为了便于实现压板15与载板3之间的旋转连接,压板15的一端与压板安装板16的上端通过合页23旋转连接。
如图1-图4所示,使用时,先将压板15旋转使其离开载板3上的印制板沉槽上方的区域,如图1所示,然后将印制板10置于印制板沉槽内,将多个元件9(如电容器或电阻器等)的引脚24由上而下穿过印制板10上的对应通孔,元件9的引脚24同时穿过对应的载板通孔11,然后将泡沫板8置于多个元件9上,再旋转压板15将泡沫板8压住,从而将多个元件9压住定位,压板15的第二端由上而下挤压卡块6的斜面,克服压簧21的弹力,使卡块6向远离压板15的方向移动,直到压板15向下移动到卡块6的下方,卡块6在压簧21的弹力作用下复位,将压板15的第二端卡住固定,如图3所示;然后再翻转载板3使元件9的引脚24向上,载板3翻转前后始终能够被第一支撑柱14和第二支撑柱1支撑,翻转后多个元件9均被泡沫板8和压板15支撑被可靠定位,不会移动和倾斜,引脚24外露于印制板10上,即可开始进行焊接操作,如图4所示。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只要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实现的技术方案,均应视为落入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权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带引脚元件与印制板焊接用批量焊接工装,包括横向的底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横向的载板、横向的压板、竖向的压板安装板、竖向的第一支撑柱和竖向的第二支撑柱,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下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底板的中部两端,所述载板上靠近两端中第一端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上端旋转连接,所述压板安装板安装在所述载板两端中的第二端,所述压板的一端与所述压板安装板的上端旋转连接并位于所述载板的上方,所述载板的中部设有用于放置印制板的印制板沉槽,所述印制板沉槽的槽底设有多个竖向贯通的载板通孔,所述载板的第一端上表面安装有能够卡住所述压板另一端的卡位装置,两个或四个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下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底板上且对称分布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柱所在竖向平面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引脚元件与印制板焊接用批量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装置包括卡座、拉杆、压簧和卡块,所述卡座上设有横向的卡座通孔,横向的所述拉杆两端中的第一端穿过所述卡座通孔后与所述卡块连接,所述压簧套装在所述拉杆外且位于所述卡座与所述卡块之间,所述卡块上远离所述拉杆的一端表面为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引脚元件与印制板焊接用批量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两端中的第二端设有拉杆帽,所述拉杆上位于所述拉杆帽与所述拉杆的第一端之间的部分依次为外径逐渐减小的拉杆大径段、拉杆中径段和拉杆小径段,所述拉杆小径段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且与所述卡块上的对应螺孔连接,所述卡座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拉杆中径段的外径且小于所述拉杆大径段的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引脚元件与印制板焊接用批量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通孔中靠近所述卡块的位置设有卡块限位孔,所述卡块限位孔的最大孔径大于所述卡座通孔的孔径,所述卡块上靠近所述卡座的一端设有卡块导向部,所述卡块导向部置于所述卡块限位孔内且使所述卡块只能在靠近和远离所述卡座的方向移动,所述压簧套装于所述拉杆中径段外且位于所述卡块限位孔内,所述压簧的一端与所述卡块导向部接触、另一端与所述卡块限位孔和所述卡座通孔之间的台阶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引脚元件与印制板焊接用批量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上远离所述拉杆的斜面与竖向之间的夹角角度为10°-4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引脚元件与印制板焊接用批量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卡座的下面分别安装有卡座垫板,两个所述卡座垫板安装在所述载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带引脚元件与印制板焊接用批量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板上靠近两端中第一端的两侧分别安装有载板连接块,所述载板连接块上设有横向的载板盲孔且该载板盲孔的孔壁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上端设有横向的支撑柱通孔,两个连接螺钉分别穿过两个所述支撑柱通孔后与两个所述载板盲孔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带引脚元件与印制板焊接用批量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和所述载板之间设有泡沫板。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带引脚元件与印制板焊接用批量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的一端与所述压板安装板的上端通过合页旋转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带引脚元件与印制板焊接用批量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柱为四个。
CN202320114862.1U 2023-01-19 2023-01-19 带引脚元件与印制板焊接用批量焊接工装 Active CN2193365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14862.1U CN219336588U (zh) 2023-01-19 2023-01-19 带引脚元件与印制板焊接用批量焊接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14862.1U CN219336588U (zh) 2023-01-19 2023-01-19 带引脚元件与印制板焊接用批量焊接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36588U true CN219336588U (zh) 2023-07-14

Family

ID=871133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14862.1U Active CN219336588U (zh) 2023-01-19 2023-01-19 带引脚元件与印制板焊接用批量焊接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365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336588U (zh) 带引脚元件与印制板焊接用批量焊接工装
CN110430685B (zh) 一种双面焊接微电子电路板的装置
CN212471692U (zh) 一种印刷电路板定位夹具
CN210143162U (zh) 一种带有枢转机构的柔性电路板裁切装置
CN209550846U (zh) 一种手焊夹具
CN112752423B (zh) 一种电子焊接加工用pcb板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1219053U (zh) 一种焊接治具
CN210475784U (zh) 电路板焊接治具
CN219484473U (zh) 一种smt表面贴装用焊接装置
CN220043789U (zh) 一种电路板检修用翻转夹具
CN219131065U (zh) 一种引脚焊接装置
CN107160000B (zh) 一种pcb板焊接夹具
CN218015411U (zh) 一种适用范围大的元器件引脚折弯工装
CN217942350U (zh) 一种具有夹紧机构的集成电路板制造用平台
CN215835619U (zh) 一种smt印刷治具
CN220312332U (zh) 一种pcb电路板焊接翻转工装
CN216503155U (zh) 一种双向通信百叶帘电机生产用pcb板焊接夹具
CN217457101U (zh) 一种防pth迭板挂篮
CN221047663U (zh) 一种电路板焊接治具
CN213794700U (zh) 便于焊接元器件的pcb板焊接夹具
CN220838701U (zh) 一种汽车前地板总成焊接用夹具
CN210720642U (zh) 一种pcba板测试治具
CN215509370U (zh) 印刷电路板焊接夹具
CN219395179U (zh) 一种夹持机构
CN217064145U (zh) 连接器安装用定位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