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31316U - 上盖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上盖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31316U
CN219331316U CN202320210772.2U CN202320210772U CN219331316U CN 219331316 U CN219331316 U CN 219331316U CN 202320210772 U CN202320210772 U CN 202320210772U CN 219331316 U CN219331316 U CN 2193313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haust
cover
pressure limiting
valve
stop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1077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庭飞
李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1077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313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313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313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上盖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上盖包括:盖体,包括扣合盖以及内盖,扣合盖和内盖之间形成排气腔,内盖具有连通孔;排气组件,包括止通阀、排气管以及限压阀,止通阀具有连通位置以及止通位置,排气管穿设于扣合盖,排气管延伸至排气腔内,排气管穿出扣合盖,限压阀盖设在排气管的上方,限压阀具有限压位置以及排气位置;驱动部,包括驱动件以及传动件,传动件可转动地设置,传动件驱动止通阀在连通位置和止通位置之间切换,传动件驱动限压阀在限压位置和排气位置之间切换,在止通阀位于连通位置时,限压阀位于限压位置,在止通阀位于止通位置时,限压阀位于排气位置。通过该方案,能解决锅体内的食物会排到上盖外的问题。

Description

上盖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家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上盖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电压力锅通过液体在较高气压下沸点提升的原理,使水可以达到较高温度而不沸腾,以加快炖煮食物的效率。
在相关技术中,电压力锅包括锅体以及盖设在锅体上方的上盖。在烹饪过程中,锅体会形成密闭的烹饪腔。因此,烹饪结束后,锅体内仍然处于高压状态,需要先进行排气才能够将上盖打开。
然而,由于锅体内的压力较高,在排气过程中,锅体内的食物会随着蒸汽一起排到上盖外,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上盖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锅体内的食物会排到上盖外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上盖,上盖包括:盖体,包括具有盖牙的扣合盖以及位于扣合盖下方的内盖,扣合盖和内盖之间的空间形成排气腔,内盖具有贯穿设置的连通孔;排气组件,包括止通阀、排气管以及限压阀,止通阀可竖向移动地设置于扣合盖,止通阀具有打开连通孔的连通位置以及封堵连通孔的止通位置,排气管沿竖向穿设于扣合盖,排气管的下端延伸至排气腔内,排气管的上端穿出扣合盖,限压阀可浮动地盖设在排气管的上方,限压阀具有封堵排气管的限压位置以及打开排气管的排气位置;驱动部,包括驱动件以及与驱动件驱动连接的传动件,传动件沿竖向轴线可转动地设置,传动件能够驱动止通阀在连通位置和止通位置之间切换,传动件能够驱动限压阀在限压位置和排气位置之间切换,在止通阀位于连通位置时,限压阀位于限压位置,在止通阀位于止通位置时,限压阀位于排气位置。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上盖包括盖体、排气组件以及驱动部,在烹饪结束后,利用驱动件驱动传动件,使传动件沿竖向轴线转动,进而利用传动件驱动止通阀由止通位置沿竖向移动至连通位置,以使止通阀打开连通孔并将锅体内的蒸汽通过连通孔排入排气腔内。接着,利用驱动件驱动传动件,使传动件沿竖向轴线转动,进而利用传动件驱动限压阀由限压位置浮动至排气位置,以使限压阀打开排气管,使排气腔内的蒸汽通过排气管排出上盖外。重复上述操作直至排气完成。在排气结束后,利用传动件驱动止通阀由止通位置沿竖向移动至连通位置,以使止通阀打开连通孔以将从锅体内随蒸汽进入排气腔的食物通过连通孔回流至锅体内,使得排气腔内不会有食物残留。因此,在开盖后,上盖内不会有食物流出,进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传动件包括传动轮以及设置在传动轮的上端的排气盖,驱动件与传动轮驱动连接以驱动传动轮绕其竖向轴线转动,传动轮能够驱动止通阀在连通位置和止通位置之间切换,传动轮能够驱动排气盖绕其竖向轴线转动,排气盖能够驱动限压阀在限压位置和排气位置之间切换。采用上述结构的传动件,可以利用传动轮驱动止通阀移动,利用排气盖驱动限压阀移动,使二者的驱动结构之间不会产生干涉,增强了驱动结构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传动轮与排气盖连接,在传动轮驱动限压阀位于排气位置时,排气盖驱动止通阀位于止通位置,在传动轮驱动限压阀位于限压位置时,排气盖驱动止通阀位于连通位置。采用传动轮与排气盖相连接的方式,可以使传动轮和排气盖实现同时运动,进而可以使限压阀和止通阀形成联动关系,以通过一个驱动件即可控制止通阀和限压阀同时运动的效果。
进一步地,传动轮上设置有滑槽,止通阀的上端伸入滑槽内并与滑槽的顶面相贴合,在传动轮的周向上,滑槽的顶面的高度先增大后减小,以使止通阀在连通位置和止通位置之间切换。通过将滑槽的顶面设置为斜面,利用斜面在竖向上的高度变化驱动止通阀竖向移动,具有结构简单,操作可靠的优点。
进一步地,滑槽的顶面包括第一平面、第二平面以及连接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并倾斜设置的两个斜面,第一平面的高度大于第二平面的高度,在止通阀的上端与第一平面相贴合时,止通阀位于止通位置,在止通阀的上端与第二平面相贴合时,止通阀位于连通位置。采用上述结构的滑槽,可以利用斜面与止通阀的贴合驱动止通阀竖向移动,并在止通阀的上端与第一平面或者第二平面贴合时,利用平面的结构,使得止通阀在此处停留时更加稳定,进而可以使止通阀在位于止通位置或者连通位置时,其密封效果或者打开效果更佳。
进一步地,排气盖的上表面设置有凸起,凸起具有与限压阀相贴合的顶起位置以及与限压阀相分离的分离位置,在凸起位于顶起位置时,限压阀位于排气位置,在凸起位于分离位置时,限压阀位于限压位置。采用在排气盖的上表面设置凸起驱动限压阀的驱动方式,具有结构简单,便于设置的优点。
进一步地,上盖还包括控制件以及检测排气盖的转动位置的检测件,控制件分别与检测件和驱动件电连接,以控制驱动件的工作状态。通过检测件检测排气盖的转动位置,便于控制件控制驱动件的工作状态,以便控制传动轮和排气盖的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检测件包括光耦传感器,排气盖的外边沿对称设置有两个与光耦传感器相对的避让开口。采用光耦传感器与避让开口相配合的检测方式,具有结构简单,便于设置的优点。
进一步地,驱动部还包括设置在扣合盖上的传动架,传动架包括架体以及可转动地穿设在架体内的传动轴,传动轴的上端穿出架体并与排气盖止转连接,传动轴的下端穿出架体并与传动轮止转连接。采用上述结构的传动架,便于利用架体将传动轮和排气盖设置在扣合盖上。采用传动轴便于传动轮和排气盖的连接,以使传动轮可以通过传动轴带动排气盖转动。
进一步地,排气组件还包括套设在止通阀的外周的复位弹簧,止通阀的外侧壁设置有环形凸台,复位弹簧的下端与扣合盖相抵接,复位弹簧的上端与环形凸台的下表面相抵接。采用复位弹簧,可以利用复位弹簧的弹性力提供回复力,使得止通阀由止通位置自动复位至连通位置。
进一步地,排气组件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扣合盖上的密封圈,密封圈的内壁与止通阀的外侧壁相贴合,密封圈的外壁与扣合盖相贴合。利用密封圈可以形成密封作用,使排气腔中的蒸汽不会通过止通阀和扣合盖之间的间隙进入扣合盖内,以防止对扣合盖内的元器件造成损伤。
进一步地,驱动件包括驱动马达以及与驱动马达驱动连接的齿轮,传动轮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齿圈,齿轮设置有与第一齿圈相啮合的第二齿圈。采用齿轮啮合的传动形式,具有传动结构简单和可靠的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具有烹饪腔;上盖,可开合地设置在锅体上,上盖的止通阀具有打开连通孔以连通烹饪腔和排气腔的连通位置以及封堵连通孔以隔绝烹饪腔和排气腔的止通位置,上盖为上述提供的上盖。采用上述提供的烹饪器具,在排气结束后,利用传动件驱动止通阀由止通位置沿竖向移动至连通位置,以使止通阀打开连通孔以将从锅体内随蒸汽进入排气腔的食物通过连通孔回流至锅体内,使得排气腔内不会有食物残留。因此,在开盖后,上盖内不会有食物流出,进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盖的爆炸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限压阀位于限压位置的剖视图;
图3示出了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限压阀位于限压位置的俯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限压阀位于排气位置的剖视图;
图6示出了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限压阀位于排气位置的俯视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止通阀、传动件以及传动架的爆炸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动件以及传动架的剖视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驱动部的俯视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动轮的仰视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动轮的剖视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盖体;11、扣合盖;12、内盖;121、连通孔;13、排气腔;
20、排气组件;21、止通阀;211、环形凸台;22、排气管;23、限压阀;24、复位弹簧;25、密封圈;
30、驱动部;31、驱动件;311、驱动马达;312、齿轮;3121、第二齿圈;32、传动件;321、传动轮;3211、第一齿圈;322、排气盖;3221、避让开口;331、滑槽;332、第一平面;333、第二平面;334、斜面;341、凸起;35、传动架;351、架体;352、传动轴;
40、光耦传感器;
50、锅体;51、烹饪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盖,上盖包括盖体10、排气组件20以及驱动部30,盖体10包括具有盖牙的扣合盖11以及位于扣合盖11下方的内盖12,扣合盖11和内盖12之间的空间形成排气腔13,内盖12具有贯穿设置的连通孔121;排气组件20包括止通阀21、排气管22以及限压阀23,止通阀21可竖向移动地设置于扣合盖11,止通阀21具有打开连通孔121的连通位置以及封堵连通孔121的止通位置,排气管22沿竖向穿设于扣合盖11,排气管22的下端延伸至排气腔13内,排气管22的上端穿出扣合盖11,限压阀23可浮动地盖设在排气管22的上方,限压阀23具有封堵排气管22的限压位置以及打开排气管22的排气位置;驱动部30,包括驱动件31以及与驱动件31驱动连接的传动件32,传动件32沿竖向轴线可转动地设置,传动件32能够驱动止通阀21在连通位置和止通位置之间切换,传动件32能够驱动限压阀23在限压位置和排气位置之间切换,在止通阀21位于连通位置时,限压阀23位于限压位置,在止通阀21位于止通位置时,限压阀23位于排气位置。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上盖包括盖体10、排气组件20以及驱动部30,在烹饪结束后,利用驱动件31驱动传动件32,使传动件32沿竖向轴线转动,进而利用传动件32驱动止通阀21由止通位置沿竖向移动至连通位置,以使止通阀21打开连通孔121并将锅体50内的蒸汽通过连通孔121排入排气腔13内。接着,利用驱动件31驱动传动件32,使传动件32沿竖向轴线转动,进而利用传动件32驱动限压阀23由限压位置浮动至排气位置,以使限压阀23打开排气管22,使排气腔13内的蒸汽通过排气管22排出上盖外。重复上述操作直至排气完成。在排气结束后,利用传动件32驱动止通阀21由止通位置沿竖向移动至连通位置,以使止通阀21打开连通孔121以将从锅体50内随蒸汽进入排气腔13的食物通过连通孔121回流至锅体50内,使得排气腔13内不会有食物残留。因此,在开盖后,上盖内不会有食物流出,进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一个驱动件31即控制止通阀21打开以及关闭连通孔121同时控制限压阀23打开以及关闭排气管22,相比于采用两个驱动件分别通过两个传动结构以控制止通阀21和限压阀23移动的方案,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实现烹饪器具的小型化的优点。
并且,通过驱动件31驱动传动件32沿竖向轴线转动,在传动件32转动的过程中驱动止通阀21和限压阀23的方案,相比于采用电磁阀驱动止通阀21或者限压阀23移动的方案,采用简单的机械结构,提高了止通阀21和限压阀23移动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止通阀21由止通位置沿竖向移动至连通位置时,限压阀23位于封堵排气管22的限压位置。在限压阀23由限压位置浮动至排气位置时,止通阀21位于封堵连通孔121的止通位置。采用上述排气方案,一方面能够实现锅体50的快速排气,另一方面,由于烹饪器具在排气时,首先将蒸汽排入排气腔13中,再从排气腔13排出上盖外,通过以排气腔13作为中间过渡,交替进行进气和排气,排气腔13中只会存留少量的食物或者基本没有食物,即使通过限压阀23长时间的进行泄压,锅体50内的食物也不会溢出。
当然,在烹饪器具的烹饪过程中,通过上述的排气方案,利用烹饪腔51的间歇性排气,可以使得锅体50的烹饪腔51内的压力实现间歇性变化,进而可以实现锅体50内的食物达到翻滚的效果,增强了食物的烹饪效果,使其具有更好的口感。同时,由于以排气腔13作为中间过渡,交替进行进气和排气,排气腔13中只会存留少量的食物或者基本没有食物,即使通过限压阀23长时间的进行泄压,锅体50内的食物也不会溢出。
其中,排气管22的中心线与连通孔121在水平面内的投影错位设置,在利用传动件32驱动止通阀21由止通位置切换至连通位置并且驱动限压阀23由排气位置切换至限压位置时,烹饪腔51中的高压蒸汽以及翻滚的食物通过连通孔121排入排气腔13时,高压蒸汽由于压力释放会冲击至排气腔13内,但是不会直接冲击至排气管22,进而不会通过排气管22直接排放至盖体10外,从而减小了浆液溢出的风险。
其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止通阀21和限压阀23既可以通过同一个驱动件31实现驱动,也可以为止通阀21和限压阀23分别设置不同的驱动件。
如图1、图6、图8以及图11所示,传动件32包括传动轮321以及设置在传动轮321的上端的排气盖322,驱动件31与传动轮321驱动连接以驱动传动轮321绕其竖向轴线转动,传动轮321能够驱动止通阀21在连通位置和止通位置之间切换,传动轮321能够驱动排气盖322绕其竖向轴线转动,排气盖322能够驱动限压阀23在限压位置和排气位置之间切换。采用上述结构的传动件32,可以利用传动轮321驱动止通阀21移动,利用排气盖322驱动限压阀23移动,使二者的驱动结构之间不会产生干涉,增强了驱动结构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传动轮321和排气盖322既可以是同时运动,以实现在限压阀23位于排气位置时,止通阀21位于止通位置,在限压阀23位于限压位置时,止通阀21位于连通位置。当然,也可以是传动轮321和排气盖322分别运动,以实现在限压阀23位于排气位置时,止通阀21位于止通位置,在限压阀23位于限压位置时,止通阀21位于连通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传动轮321与排气盖322连接,在传动轮321驱动限压阀23位于排气位置时,排气盖322驱动止通阀21位于止通位置,在传动轮321驱动限压阀23位于限压位置时,排气盖322驱动止通阀21位于连通位置。采用传动轮321与排气盖322相连接的方式,可以使传动轮321和排气盖322实现同时运动,进而可以使限压阀23和止通阀21形成联动关系,以通过一个驱动件31即可控制止通阀21和限压阀23同时运动的效果。
如图2至图7以及图11所示,传动轮321上设置有滑槽331,止通阀21的上端伸入滑槽331内并与滑槽331的顶面相贴合,在传动轮321的周向上,滑槽331的顶面的高度先增大后减小,以使止通阀21在连通位置和止通位置之间切换。通过将滑槽331的顶面设置为斜面,利用斜面在竖向上的高度变化驱动止通阀21竖向移动,具有结构简单,操作可靠的优点。
在本实施例中,止通阀21的上端设置有滚动轴承,以使止通阀21与滑槽331的顶面配合更加顺畅,不会在传动轮321转动的过程中,止通阀21和滑槽331之间产生卡涩。
具体地,滑槽331设置在传动轮321的下表面,这样可以减小传动轮321的体积,有利于烹饪器具的小型化。
其中,滑槽331的顶面的高度先增大后减小,指的是滑槽331的顶面相对水平面的高度先增大后减小,以形成斜面的形式。
如图2至图7以及图11所示,滑槽331的顶面包括第一平面332、第二平面333以及连接第一平面332和第二平面333并倾斜设置的两个斜面334,第一平面332的高度大于第二平面333的高度,在止通阀21的上端与第一平面332相贴合时,止通阀21位于止通位置,在止通阀21的上端与第二平面333相贴合时,止通阀21位于连通位置。采用上述结构的滑槽331,可以利用斜面334与止通阀21的贴合驱动止通阀21竖向移动,并在止通阀21的上端与第一平面332或者第二平面333贴合时,利用平面的结构,使得止通阀21在此处停留时更加稳定,进而可以使止通阀21在位于止通位置或者连通位置时,其密封效果或者打开效果更佳。
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在传动轮321上设置沿其周向布置的凹槽,并使凹槽沿传动轮321的径向延伸,使凹槽的高度先增大后减小,并将止通阀21的上端插设在凹槽中,以使传动轮321转动的过程中带动止通阀21竖向移动。
如图2至图7所示,排气盖322的上表面设置有凸起341,凸起341具有与限压阀23相贴合的顶起位置以及与限压阀23相分离的分离位置,在凸起341位于顶起位置时,限压阀23位于排气位置,在凸起341位于分离位置时,限压阀23位于限压位置,采用在排气盖322的上表面设置凸起341驱动限压阀23的驱动方式,具有结构简单,便于设置的优点。
在本实施例中,凸起341上设置有导向斜面,以使凸起341在分离位置切换至顶起位置时,排气盖322的转动过程更加顺畅,不会使凸起341与限压阀23之间发生卡涩。
需要说明的是,上盖还包括控制件以及检测排气盖322的转动位置的检测件,控制件分别与检测件和驱动件31电连接,以控制驱动件31的工作状态。通过检测件检测排气盖322的转动位置,便于控制件控制驱动件31的工作状态,以便控制传动轮321和排气盖322的工作状态。
其中,检测件既可以是光电传感器的形式,通过光电传感器检测排气盖322的转动位置。也可以是通过检测件与排气盖322之间设置机械限位结构,并通过控制件控制该机械限位结构的工作状态,实现控制驱动件31的工作状态。
如图8和图10所示,检测件包括光耦传感器40,排气盖322的外边沿对称设置有两个与光耦传感器40相对的避让开口3221。采用光耦传感器40与避让开口3221相配合的检测方式,具有结构简单,便于设置的优点。
具体地,当传动轮321带动排气盖322转动至避让开口3221位置时,光耦传感器40的发射端和接收端通过该避让开口3221导通并发出导通信号,此时,控制件即可根据该导通信号控制驱动件31停止工作。利用两个避让开口3221,可以使驱动件31停止工作时,止通阀21分别位于止通位置和连通位置,对应的限压阀23分别位于排气位置和限压位置。当排气盖322转动至第一个避让开口3221位置时,驱动件31停止工作,止通阀21位于止通位置,限压阀23位于排气位置,此时,排气腔13中的蒸汽通过排气管22排出上盖外。当排气腔13排气后,控制件控制驱动件31工作,并使传动轮321带动排气盖322继续转动,当排气盖322转动至第二个避让开口3221位置时,控制件再次控制驱动件31停止工作,此时,止通阀21切换至连通位置,限压阀23切换至限压位置,烹饪腔51中的高压蒸汽通过连通孔121排放至排气腔13中。
在本实施例中,避让开口3221位于凸起341的外周,以使凸起341不会与光耦传感器40发生干涉。
其中,排气盖322的外边沿对称设置有两个与光耦传感器40相对的避让开口3221,指的是,光耦传感器40的发射端和接收端可以通过避让开口3221进行导通。
如图8和图9所示,驱动部30还包括设置在扣合盖11上的传动架35,传动架35包括架体351以及可转动地穿设在架体351内的传动轴352,传动轴352的上端穿出架体351并与排气盖322止转连接,传动轴352的下端穿出架体351并与传动轮321止转连接。采用上述结构的传动架35,便于利用架体351将传动轮321和排气盖322设置在扣合盖11上。采用传动轴352便于传动轮321和排气盖322的连接,以使传动轮321可以通过传动轴352带动排气盖322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架体351通过螺钉固定在扣合盖11上。架体351内设置有滚珠轴承,滚珠轴承的外圈通过卡环与架体351连接,滚珠轴承的内圈与传动轴352连接,以使传动轴352可以沿其自身轴线转动。
其中,传动轴352的上端为D形轴结构,排气盖322具有D形孔,D形轴插设在D形孔中形成止转连接。传动轴352的下端与传动轮321通过腰形轴和腰形孔形成止转连接。
具体地,光耦传感器40设置在架体351上。
如图3和图6所示,排气组件20还包括套设在止通阀21的外周的复位弹簧24,止通阀21的外侧壁设置有环形凸台211,复位弹簧24的下端与扣合盖11相抵接,复位弹簧24的上端与环形凸台211的下表面相抵接。采用复位弹簧24,可以利用复位弹簧24的弹性力提供回复力,使得止通阀21由止通位置自动复位至连通位置。
具体地,在止通阀21由连通位置切换至止通位置时,复位弹簧24处于压缩状态。
如图3和图6所示,排气组件20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扣合盖11上的密封圈25,密封圈25的内壁与止通阀21的外侧壁相贴合,密封圈25的外壁与扣合盖11相贴合。利用密封圈25可以形成密封作用,使排气腔13中的蒸汽不会通过止通阀21和扣合盖11之间的间隙进入扣合盖11内,以防止对扣合盖11内的元器件造成损伤。
在本实施例中,止通阀21的下端还设置有止通密封圈,在止通阀21位于止通位置时,止通密封圈盖设在连通孔121处。
如图8、图10以及图13所示,驱动件31包括驱动马达311以及与驱动马达311驱动连接的齿轮312,传动轮32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齿圈3211,齿轮312设置有与第一齿圈3211相啮合的第二齿圈3121。采用齿轮啮合的传动形式,具有传动结构简单和可靠的优点。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马达311设置在扣合盖11上。
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锅体50和上盖,锅体50具有烹饪腔51;上盖可开合地设置在锅体50上,上盖的止通阀21具有打开连通孔121以连通烹饪腔51和排气腔13的连通位置以及封堵连通孔121以隔绝烹饪腔51和排气腔13的止通位置,上盖为上述提供的上盖。采用上述提供的烹饪器具,在排气结束后,利用传动件32驱动止通阀21由止通位置沿竖向移动至连通位置,以使止通阀21打开连通孔121以将从锅体50内随蒸汽进入排气腔13的食物通过连通孔121回流至锅体50内,使得排气腔13内不会有食物残留。因此,在开盖后,上盖内不会有食物流出,进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在内盖12和锅体50之间设置有锅体密封圈,当上盖盖设在锅体50上时,内盖12和锅体50通过锅体密封圈密封,以形成封闭的烹饪腔51。
其中,该烹饪器具包括电饭煲或电压力锅或具有烘烤、做饭、做菜功能的多功能加热锅。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包括:
盖体(10),包括具有盖牙的扣合盖(11)以及位于所述扣合盖(11)下方的内盖(12),所述扣合盖(11)和所述内盖(12)之间的空间形成排气腔(13),所述内盖(12)具有贯穿设置的连通孔(121);
排气组件(20),包括止通阀(21)、排气管(22)以及限压阀(23),所述止通阀(21)可竖向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扣合盖(11),所述止通阀(21)具有打开所述连通孔(121)的连通位置以及封堵所述连通孔(121)的止通位置,所述排气管(22)沿竖向穿设于所述扣合盖(11),所述排气管(22)的下端延伸至所述排气腔(13)内,所述排气管(22)的上端穿出所述扣合盖(11),所述限压阀(23)可浮动地盖设在所述排气管(22)的上方,所述限压阀(23)具有封堵所述排气管(22)的限压位置以及打开所述排气管(22)的排气位置;
驱动部(30),包括驱动件(31)以及与所述驱动件(31)驱动连接的传动件(32),所述传动件(32)沿竖向轴线可转动地设置,所述传动件(32)能够驱动所述止通阀(21)在所述连通位置和所述止通位置之间切换,所述传动件(32)能够驱动所述限压阀(23)在所述限压位置和所述排气位置之间切换,在所述止通阀(21)位于所述连通位置时,所述限压阀(23)位于所述限压位置,在所述止通阀(21)位于所述止通位置时,所述限压阀(23)位于所述排气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32)包括传动轮(321)以及设置在所述传动轮(321)的上端的排气盖(322),所述驱动件(31)与所述传动轮(321)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传动轮(321)绕其竖向轴线转动,所述传动轮(321)能够驱动所述止通阀(21)在所述连通位置和所述止通位置之间切换,所述传动轮(321)能够驱动所述排气盖(322)绕其竖向轴线转动,所述排气盖(322)能够驱动所述限压阀(23)在所述限压位置和所述排气位置之间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轮(321)与所述排气盖(322)连接,在所述传动轮(321)驱动所述限压阀(23)位于所述排气位置时,所述排气盖(322)驱动所述止通阀(21)位于所述止通位置,在所述传动轮(321)驱动所述限压阀(23)位于所述限压位置时,所述排气盖(322)驱动所述止通阀(21)位于所述连通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轮(321)上设置有滑槽(331),所述止通阀(21)的上端伸入所述滑槽(331)内并与所述滑槽(331)的顶面相贴合,在所述传动轮(321)的周向上,所述滑槽(331)的顶面的高度先增大后减小,以使所述止通阀(21)在所述连通位置和所述止通位置之间切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331)的顶面包括第一平面(332)、第二平面(333)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平面(332)和所述第二平面(333)并倾斜设置的两个斜面(334),所述第一平面(332)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平面(333)的高度,在所述止通阀(21)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平面(332)相贴合时,所述止通阀(21)位于所述止通位置,在所述止通阀(21)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平面(333)相贴合时,所述止通阀(21)位于所述连通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盖(322)的上表面设置有凸起(341),所述凸起(341)具有与所述限压阀(23)相贴合的顶起位置以及与所述限压阀(23)相分离的分离位置,在所述凸起(341)位于所述顶起位置时,所述限压阀(23)位于所述排气位置,在所述凸起(341)位于所述分离位置时,所述限压阀(23)位于所述限压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还包括控制件以及检测所述排气盖(322)的转动位置的检测件,所述控制件分别与所述检测件和所述驱动件(31)电连接,以控制所述驱动件(31)的工作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件包括光耦传感器(40),所述排气盖(322)的外边沿对称设置有两个与所述光耦传感器(40)相对的避让开口(3221)。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3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扣合盖(11)上的传动架(35),所述传动架(35)包括架体(351)以及可转动地穿设在所述架体(351)内的传动轴(352),所述传动轴(352)的上端穿出所述架体(351)并与所述排气盖(322)止转连接,所述传动轴(352)的下端穿出所述架体(351)并与所述传动轮(321)止转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组件(20)还包括套设在所述止通阀(21)的外周的复位弹簧(24),所述止通阀(21)的外侧壁设置有环形凸台(211),所述复位弹簧(24)的下端与所述扣合盖(11)相抵接,所述复位弹簧(24)的上端与所述环形凸台(211)的下表面相抵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组件(20)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扣合盖(11)上的密封圈(25),所述密封圈(25)的内壁与所述止通阀(21)的外侧壁相贴合,所述密封圈(25)的外壁与所述扣合盖(11)相贴合。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31)包括驱动马达(311)以及与所述驱动马达(311)驱动连接的齿轮(312),所述传动轮(32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齿圈(3211),所述齿轮(312)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圈(3211)相啮合的第二齿圈(3121)。
13.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包括:
锅体(50),具有烹饪腔(51);
上盖,可开合地设置在所述锅体(50)上,所述上盖的止通阀(21)具有打开连通孔(121)以连通所述烹饪腔(51)和排气腔(13)的连通位置以及封堵所述连通孔(121)以隔绝所述烹饪腔(51)和所述排气腔(13)的止通位置,所述上盖为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上盖。
CN202320210772.2U 2023-01-31 2023-01-31 上盖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Active CN2193313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10772.2U CN219331316U (zh) 2023-01-31 2023-01-31 上盖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10772.2U CN219331316U (zh) 2023-01-31 2023-01-31 上盖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31316U true CN219331316U (zh) 2023-07-14

Family

ID=87075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10772.2U Active CN219331316U (zh) 2023-01-31 2023-01-31 上盖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313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19420A (zh) 电压力锅
KR101410210B1 (ko) 다기능 전기 조리기
CN109247832B (zh) 烹饪器具
CN109431258B (zh) 烹饪器具
CN219331316U (zh) 上盖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109431254B (zh) 烹饪器具
CN205107315U (zh) 上盖组件及其烹饪器具以及用于烹饪器具的连动滑块
CN116602543A (zh) 上盖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9125984U (zh) 上盖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116602542A (zh) 上盖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05214945U (zh) 上盖组件及其烹饪器具以及用于烹饪器具的连动滑块
CN214128322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3605678U (zh) 杯盖组件及水杯
CN212281049U (zh) 蒸汽阀及烹饪器具
CN219331309U (zh) 烹饪器具
CN219331393U (zh) 烹饪器具
CN211609436U (zh) 一种操作方便的食品加工机
CN219813807U (zh) 上盖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20546155U (zh) 电饭煲的排水结构
CN215777286U (zh) 烹饪器具
CN214128047U (zh) 一种烹饪器具
KR200339343Y1 (ko) 전기 압력솥의 증기배출장치
CN216822794U (zh) 烹饪器具
CN213909735U (zh) 上盖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6552242U (zh) 一种用于垃圾处理器的水塞及垃圾处理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