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13807U - 上盖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上盖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813807U CN219813807U CN202320185771.7U CN202320185771U CN219813807U CN 219813807 U CN219813807 U CN 219813807U CN 202320185771 U CN202320185771 U CN 202320185771U CN 219813807 U CN219813807 U CN 21981380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ver
- buckling
- backflow
- valve
- upper co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411 cook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992 reflux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9000002002 slurry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835 boi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上盖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上盖包括:盖体,包括具有盖牙的扣合盖以及内盖,扣合盖和内盖之间的空间形成排气腔,内盖具有贯穿设置的连通孔和回流孔,扣合盖具有锁合位置以及解锁位置;排气组件,包括排气管和限压阀,排气管沿竖向穿设于扣合盖,排气管的下端延伸至排气腔内,排气管的上端穿出扣合盖,限压阀可浮动地设置在排气管的上方;回流阀,可竖向移动地设置于扣合盖,回流阀具有打开回流孔的回流位置以及封堵回流孔的封堵位置;驱动件,设置在盖体上,驱动件能够驱动盖体由锁合位置切换至解锁位置,并驱动回流阀由封堵位置切换至回流位置。通过本申请的方案,能够解决浆液从上盖流出,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家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上盖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电压力锅通过液体在较高气压下沸点提升的原理,使水可以达到较高温度而不沸腾,以加快炖煮食物的效率。
在相关技术中,电压力锅包括锅体和盖设在锅体上的上盖,电压力锅烹饪过程完成后,为了实现快速开盖,通过按压排气按键手动排气,使得锅体内的气体通过限压阀排出。
然而,相关技术中的电压力锅在实现快速开盖之后,由于上盖内可能存在浆液,在打开上盖时,浆液会从上盖流出,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上盖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浆液从上盖流出,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上盖,上盖包括:盖体,包括具有盖牙的扣合盖以及位于扣合盖下方的内盖,扣合盖和内盖之间的空间形成排气腔,内盖具有间隔并贯穿设置的连通孔和回流孔,扣合盖具有锁合位置以及解锁位置;排气组件,包括排气管和限压阀,排气管沿竖向穿设于扣合盖,排气管的下端延伸至排气腔内,排气管的上端穿出扣合盖,限压阀可浮动地设置在排气管的上方;回流阀,可竖向移动地设置于扣合盖,回流阀具有打开回流孔的回流位置以及封堵回流孔的封堵位置;驱动件,设置在盖体上,驱动件能够驱动盖体由锁合位置切换至解锁位置,并驱动回流阀由封堵位置切换至回流位置。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上盖包括盖体、排气组件、回流阀以及驱动件,在烹饪结束后打开上盖前,通过连通孔将锅体内的高压蒸汽排入扣合盖和内盖之间的排气腔,并使排气腔中的高压蒸汽进入排气管并顶推限压阀排出,通过设置在盖体上的驱动件驱动回流阀由封堵回流孔的封堵位置切换至打开回流孔的回流位置,以使进入排气腔中的浆液回流至锅体内。并且在利用驱动件驱动回流阀切换至回流位置时,驱动件能够驱动扣合盖由锁合位置切换至解锁位置,以将上盖与锅体解锁。因此,在打开上盖时,盖体内不会有浆液残留,也就不会有水从上盖流出,增强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盖体还包括设置在扣合盖的上方的遮挡盖,驱动件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遮挡盖上的旋转手柄,旋转手柄分别与回流阀和扣合盖驱动连接。采用旋转手柄驱动回流阀和扣合盖的驱动方式,具有驱动结构简单,便于设置的优点。
进一步地,上盖还包括传动件,传动件包括与回流阀连接的升降轮,扣合盖上具有贯穿设置的螺纹孔,回流阀的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外螺纹与螺纹孔螺纹配合,旋转手柄与升降轮驱动连接以驱动升降轮转动。采用上述结构,利用螺纹配合可以将升降轮的回转运动转换为回流阀的竖向运动,以使回流阀在封堵位置和回流位置之间切换。
进一步地,传动件还包括与旋转手柄连接的传动轮,传动轮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齿圈,升降轮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齿圈,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相啮合。采用升降轮和传动轮齿轮啮合的传动结构,具有传动结构简单、可靠的优点。
进一步地,传动件还包括旋转套筒,旋转套筒的上端与旋转手柄连接,旋转套筒的下端与扣合盖驱动连接,传动轮套设在旋转套筒的外侧壁上。采用旋转套筒带动传动轮转动的方式,具有结构简单,便于装配的优点。
进一步地,传动轮的齿数与升降轮的齿数的比值大于或者等于12。采用上述比值范围,可以使升降轮具有足够的转动速度,从而使回流阀具有足够的转动速度,以使其具有足够的移动行程打开回流孔。
进一步地,传动轮和/或升降轮的厚度尺寸大于或等于回流阀在封堵位置和回流位置之间的移动行程。采用上述结构,可以使升降轮在竖向移动的过程中,能够时刻与传动轮保持啮合状态,以使回流阀具有足够的行程打开回流孔。
进一步地,上盖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扣合盖上的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的外壁与扣合盖相贴合,第一密封圈的内壁与回流阀的外壁相贴合。利用第一密封圈可以形成密封作用,使排气腔中的蒸汽不会通过回流阀和扣合盖之间的间隙进入扣合盖内,以防止对扣合盖内的元器件造成损伤。
进一步地,回流阀的下端套设有第二密封圈,在回流阀位于封堵位置的情况下,第二密封圈的下表面与回流孔的孔口相贴合。采用第二密封圈,可以增强回流孔的密封性能,使烹饪器具在压力烹饪时,能够快速上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具有锅牙和烹饪腔;上盖,可开合地设置在锅体上,上盖的回流阀具有打开回流孔以连通烹饪腔和排气腔的回流位置以及封堵回流孔以隔绝烹饪腔和排气腔的封堵位置,上盖的扣合盖具有其盖牙与锅牙相咬合的锁合位置以及盖牙与锅牙相分离的解锁位置,上盖为上述提供的上盖。采用该烹饪器具,在利用驱动件驱动回流阀切换至回流位置时,驱动件能够驱动扣合盖由锁合位置切换至解锁位置,以将上盖与锅体解锁。因此,在打开上盖时,盖体内不会有浆液残留,也就不会有水从上盖流出,增强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回流阀位于封堵位置的剖视图;
图2示出了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回流阀位于回流位置的剖视图;
图4示出了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俯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盖体;11、扣合盖;111、螺纹孔;12、内盖;121、回流孔;13、排气腔;
20、排气组件;21、排气管;22、限压阀;
30、回流阀;31、第二密封圈;
40、驱动件; 41、旋转手柄;
50、传动件; 51、升降轮; 52、传动轮;
60、第一密封圈;
70、锅体;71、烹饪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盖,上盖包括盖体10、排气组件20、回流阀30以及驱动件40,盖体10包括具有盖牙的扣合盖11以及位于扣合盖11下方的内盖12,扣合盖11和内盖12之间的空间形成排气腔13,内盖12具有间隔并贯穿设置的连通孔和回流孔121,扣合盖11具有锁合位置以及解锁位置;排气组件20包括排气管21和限压阀22,排气管21沿竖向穿设于扣合盖11,排气管21的下端延伸至排气腔13内,排气管21的上端穿出扣合盖11,限压阀22可浮动地设置在排气管21的上方;回流阀30可竖向移动地设置于扣合盖11,回流阀30具有打开回流孔121的回流位置以及封堵回流孔121的封堵位置;驱动件40设置在盖体10上,驱动件40能够驱动盖体10由锁合位置切换至解锁位置,并驱动回流阀30由封堵位置切换至回流位置。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上盖包括盖体10、排气组件20、回流阀30以及驱动件40,在烹饪结束后打开上盖前,通过连通孔将锅体70内的高压蒸汽排入扣合盖11和内盖12之间的排气腔13,并使排气腔13中的高压蒸汽进入排气管21并顶推限压阀22排出,通过设置在盖体10上的驱动件40驱动回流阀30由封堵回流孔121的封堵位置切换至打开回流孔121的回流位置,以使进入排气腔13中的浆液回流至锅体70内。并且在利用驱动件40驱动回流阀30切换至回流位置时,驱动件40能够驱动扣合盖11由锁合位置切换至解锁位置,以将上盖与锅体70解锁。因此,在打开上盖时,盖体10内不会有浆液残留,也就不会有水从上盖流出,增强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40在驱动回流阀30由封堵位置切换至回流位置的同时,能够驱动扣合盖11由锁合位置切换至解锁位置。因此,在烹饪结束后,需要先将烹饪腔71中的压力蒸汽排出,才能实现上盖的打开。
具体地,由于设置有排气腔13,在烹饪腔71中的压力蒸汽通过连通孔进入排气腔13时,会使浆液留存在内盖12上。若不及时处理内盖12上留存的浆液,在打开上盖时,浆液即会从上盖内流出。通过设置回流孔121,可以使浆液回流至锅体70内。
需要说明的是,驱动件40既可以是设置在盖体10上的驱动旋钮,也可以是设置于盖体10的驱动电机,只要能够实现同时驱动回流阀30移动以及盖体10解锁即可。
其中,为了保持锅体70的烹饪腔71的密封性,在连通孔处设置有止通阀,在烹饪器具处于烹饪状态时,止通阀封堵连通孔,是烹饪腔71形成密闭的腔体以完成压力烹饪,在烹饪结束后,通过打开连通孔,使烹饪腔71中的高压蒸汽通过连通孔进入排气腔13中。
具体地,当盖体10的盖牙与锅体70的锅牙相咬合时,扣合盖11位于锁合位置,当盖体10的盖牙与锅体70的锅牙相分离时,扣合盖11位于解锁位置。
如图1和图2所示,盖体10还包括设置在扣合盖11的上方的遮挡盖,驱动件40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遮挡盖上的旋转手柄41,旋转手柄41分别与回流阀30和扣合盖11驱动连接。采用旋转手柄41驱动回流阀30和扣合盖11的驱动方式,具有驱动结构简单,便于设置的优点。
如图2和图4所示,上盖还包括传动件50,传动件50包括与回流阀30连接的升降轮51,扣合盖11上具有贯穿设置的螺纹孔111,回流阀30的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外螺纹与螺纹孔111螺纹配合,旋转手柄41与升降轮51驱动连接以驱动升降轮51转动。采用上述结构,利用螺纹配合可以将升降轮51的回转运动转换为回流阀30的竖向运动,以使回流阀30在封堵位置和回流位置之间切换。
在本实施例中,升降轮51与回流阀30固定连接,升降轮51转动的同时竖向移动。
如图2和图4所示,传动件50还包括与旋转手柄41连接的传动轮52,传动轮52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齿圈,升降轮51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齿圈,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相啮合。采用升降轮51和传动轮52齿轮啮合的传动结构,具有传动结构简单、可靠的优点。
在本实施例中,在旋转手柄41转动的同时,带动传动轮52转动,传动轮52上的第一齿圈带动与其齿轮啮合的第二齿圈转动,进而升降轮51实现转动,通过升降轮51余螺纹孔111的螺纹配合,可以将升降轮51的回转运动转换为回流阀30的竖向运动,以使回流阀30在封堵位置和回流位置之间切换。
具体地,传动件50还包括旋转套筒,旋转套筒的上端与旋转手柄41连接,旋转套筒的下端与扣合盖11驱动连接,传动轮52套设在旋转套筒的外侧壁上。采用旋转套筒带动传动轮52转动的方式,具有结构简单,便于装配的优点。
在本实施例中,旋转套筒的下端与扣合盖11之间设置有开盖传动结构,使旋转手柄41转动时可以驱动扣合盖11由锁合位置切换至解锁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传动轮52的齿数与升降轮51的齿数的比值大于或者等于12。采用上述比值范围,可以使升降轮51具有足够的转动速度,从而使回流阀30具有足够的转动速度,以使其具有足够的移动行程打开回流孔12。
其中,传动轮52的齿数与升降轮51的齿数的比值可以为12、13、14、15以及大于或者等于12的任意值。
需要说明的是,传动轮52和/或升降轮51的厚度尺寸大于或等于回流阀30在封堵位置和回流位置之间的移动行程。采用上述结构,可以使升降轮51在竖向移动的过程中,能够时刻与传动轮52保持啮合状态,以使回流阀30具有足够的行程打开回流孔121。
在本实施例中,升降轮51的厚度尺寸大于回流阀30在封堵位置和回流位置之间的移动行程,采用上述结构,可以减小传动轮52的厚度尺寸,进而可以减小传动轮52的占用空间。
如图2所示,上盖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扣合盖11上的第一密封圈60,第一密封圈60的外壁与扣合盖11相贴合,第一密封圈60的内壁与回流阀30的外壁相贴合。利用第一密封圈60可以形成密封作用,使排气腔13中的蒸汽不会通过回流阀30和扣合盖11之间的间隙进入扣合盖11内,以防止对扣合盖11内的元器件造成损伤。
如图2所示,回流阀30的下端套设有第二密封圈31,在回流阀30位于封堵位置的情况下,第二密封圈31的下表面与回流孔121的孔口相贴合。采用第二密封圈31,可以增强回流孔121的密封性能,使烹饪器具在压力烹饪时,能够快速上压。
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锅体70和上盖,锅体70具有锅牙和烹饪腔71;上盖可开合地设置在锅体70上,上盖的回流阀30具有打开回流孔121以连通烹饪腔71和排气腔13的回流位置以及封堵回流孔121以隔绝烹饪腔71和排气腔13的封堵位置,上盖的扣合盖11具有其盖牙与锅牙相咬合的锁合位置以及盖牙与锅牙相分离的解锁位置,上盖为上述提供的上盖。采用该烹饪器具,在利用驱动件40驱动回流阀30切换至回流位置时,驱动件40能够驱动扣合盖11由锁合位置切换至解锁位置,以将上盖与锅体70解锁。因此,在打开上盖时,盖体10内不会有浆液残留,也就不会有水从上盖流出,增强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施例中,烹饪器具还包括能够打开盖体10的开盖按键,开盖按键设置在锅体70上。
具体地,在内盖12和锅体70之间设置有锅体密封圈,当上盖盖设在锅体70上时,内盖12和锅体70通过锅体密封圈密封,以形成封闭的烹饪腔71。
其中,该烹饪器具包括电饭煲或电压力锅或具有烘烤、做饭、做菜功能的多功能加热锅。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包括:
盖体(10),包括具有盖牙的扣合盖(11)以及位于所述扣合盖(11)下方的内盖(112),所述扣合盖(11)和所述内盖(112)之间的空间形成排气腔(13),所述内盖(112)具有间隔并贯穿设置的连通孔和回流孔(121),所述扣合盖(11)具有锁合位置以及解锁位置;
排气组件(20),包括排气管(21)和限压阀(22),所述排气管(21)沿竖向穿设于所述扣合盖(11),所述排气管(21)的下端延伸至所述排气腔(13)内,所述排气管(21)的上端穿出所述扣合盖(11),所述限压阀(22)可浮动地设置在所述排气管(21)的上方;
回流阀(30),可竖向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扣合盖(11),所述回流阀(30)具有打开所述回流孔(121)的回流位置以及封堵所述回流孔(121)的封堵位置;
驱动件(40),设置在所述盖体(10)上,所述驱动件(40)能够驱动所述盖体(10)由所述锁合位置切换至所述解锁位置,并驱动所述回流阀(30)由所述封堵位置切换至所述回流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1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扣合盖(11)的上方的遮挡盖,所述驱动件(40)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遮挡盖上的旋转手柄(41),所述旋转手柄(41)分别与所述回流阀(30)和所述扣合盖(11)驱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还包括传动件(50),所述传动件(50)包括与所述回流阀(30)连接的升降轮(51),所述扣合盖(11)上具有贯穿设置的螺纹孔(111),所述回流阀(30)的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螺纹孔(111)螺纹配合,所述旋转手柄(41)与所述升降轮(51)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升降轮(51)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50)还包括与所述旋转手柄(41)连接的传动轮(52),所述传动轮(52)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齿圈,所述升降轮(51)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齿圈,所述第一齿圈和所述第二齿圈相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50)还包括旋转套筒,所述旋转套筒的上端与所述旋转手柄(41)连接,所述旋转套筒的下端与所述扣合盖(11)驱动连接,所述传动轮(52)套设在所述旋转套筒的外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轮(52)的齿数与所述升降轮(51)的齿数的比值大于或者等于12。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轮(52)和/或所述升降轮(51)的厚度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回流阀(30)在所述封堵位置和所述回流位置之间的移动行程。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扣合盖(11)上的第一密封圈(60),所述第一密封圈(60)的外壁与所述扣合盖(11)相贴合,所述第一密封圈(60)的内壁与所述回流阀(30)的外壁相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阀(30)的下端套设有第二密封圈(31),在所述回流阀(30)位于所述封堵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密封圈(31)的下表面与所述回流孔(121)的孔口相贴合。
10.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包括:
锅体(70),具有锅牙和烹饪腔(71);
上盖,可开合地设置在所述锅体(70)上,所述上盖的回流阀(30)具有打开所述回流孔(121)以连通所述烹饪腔(71)和所述排气腔(13)的回流位置以及封堵所述回流孔(121)以隔绝所述烹饪腔(71)和所述排气腔(13)的封堵位置,所述上盖的扣合盖(11)具有其盖牙与所述锅牙相咬合的锁合位置以及所述盖牙与所述锅牙相分离的解锁位置,所述上盖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上盖。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185771.7U CN219813807U (zh) | 2023-01-31 | 2023-01-31 | 上盖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185771.7U CN219813807U (zh) | 2023-01-31 | 2023-01-31 | 上盖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813807U true CN219813807U (zh) | 2023-10-13 |
Family
ID=882766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185771.7U Active CN219813807U (zh) | 2023-01-31 | 2023-01-31 | 上盖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813807U (zh) |
-
2023
- 2023-01-31 CN CN202320185771.7U patent/CN21981380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019420A (zh) | 电压力锅 | |
CN106264094B (zh) | 电压力锅 | |
CN206342334U (zh) | 一种滑动开盖的压力烹饪器具 | |
CN219813807U (zh) | 上盖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105919416B (zh) | 一种压力锅安全锁止装置 | |
CN208192830U (zh) | 一种方便排气的烹饪器具 | |
CN208957697U (zh) | 烹饪器具 | |
CN110652172A (zh) | 烹饪器具及其锅盖 | |
CN110840237A (zh) | 烹饪器具 | |
CN204813342U (zh) | 烹饪器具 | |
CN208192818U (zh) | 一种安全开盖的烹饪器具 | |
CN107296491B (zh) | 一种煲盖组件及其煲具 | |
CN219331315U (zh) | 上盖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08709375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0871006U (zh) | 电饭煲 | |
CN206414153U (zh) | 压力锅锁盖结构 | |
CN204813372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9331316U (zh) | 上盖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09951003U (zh) | 智能炒菜机及其机壳 | |
CN209404403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5383163U (zh) | 一种滑动开盖的电压力锅 | |
CN208973470U (zh) | 一种自动开合盖的烹饪器具 | |
CN219331393U (zh) | 烹饪器具 | |
CN208709475U (zh) | 烹饪器具 | |
CN208176478U (zh) | 一种煲盖组件及其煲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