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22583U - 时间同步系统以及基站 - Google Patents

时间同步系统以及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22583U
CN219322583U CN202320222668.5U CN202320222668U CN219322583U CN 219322583 U CN219322583 U CN 219322583U CN 202320222668 U CN202320222668 U CN 202320222668U CN 219322583 U CN219322583 U CN 2193225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module
us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
protocol
time synchroniz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2266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晓博
杨杉
叶海纳
王题
景晨丰
曲嘉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2266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225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225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225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时间同步系统以及基站,涉及时间同步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基站包括:第一通信模块以及设备探测电路;第一通信模块分别无线连接设备探测电路与用户设备;设备探测电路,用于通过基站中的第一通信模块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同步包确认消息;第一通信模块为基于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协议或者超宽带协议配置的,同步包确认消息用于确认进行时间同步;设备探测电路,还用于通过第一通信模块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时钟信号、第一时间戳以及第一秒脉冲信号,以对用户设备进行时间同步。

Description

时间同步系统以及基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时间同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时间同步系统以及基站。
背景技术
目前,高精度的时间同步对各个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具体的,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进行高精度的时间同步:一、通过附有坐标约束的精密单点定位模型实时求解接收机本地时钟的钟差,再通过标定硬件延迟的方法消除信号发射器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接收机之间的硬件延迟,从而实现单个伪卫星系统与GNSS系统精密时间同步。二、从授时基站开始依次对各采集分站进行授时,直至完成反馈基站的时钟偏差计算并与阈值比较后回传至授时基站;然后从反馈基站开始依次逆向对各采集分站进行授时,再回到授时基站并计算授时基站的时钟偏差并与阈值比较后完成授时。
但是,上述第一种方法仅能通过特定的约束算法模型解决单个伪卫星系统的时间同步问题,不能应用于大容量设备场景。同时,上述第二种方法需要设置特定的阈值,场景迁移性差,不能应用于大容量设备场景。因此,如何在大容量设备场景下实现高精度时间同步是一个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时间同步系统以及基站,以在大容量设备场景下实现高精度时间同步。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时间同步系统,包括基站和用户设备,该基站包括:第一通信模块以及设备探测电路;第一通信模块分别无线连接设备探测电路与用户设备;设备探测电路,用于通过基站中的第一通信模块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同步包确认消息;第一通信模块为基于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5G)协议或者超宽带协议配置的,同步包确认消息用于确认进行时间同步;设备探测电路,还用于通过第一通信模块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时钟信号、第一时间戳以及第一秒脉冲信号,以对用户设备进行时间同步。
可选的,上述基站,还包括实时时钟(real time clock,RTC)电路;RTC电路与设备探测电路连接;设备探测电路,还用于:发送广播信号;广播信号用于判断用户设备是否在线;响应于用户设备通过第一通信模块发送的在线确认消息,通过第一通信模块向用户设备发送同步包消息;同步包消息用于确认用户设备是否需要进行时间同步;响应于用户设备发送的同步包确认消息,从RTC电路中获取第一时钟信号、第一时间戳以及第一秒脉冲信号,并通过第一通信模块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时钟信号、第一时间戳以及第一秒脉冲信号,以对用户设备进行时间同步。
可选的,时间同步系统还包括母钟,基站还包括第二通信模块,第二通信模块分别无线连接母钟以及基站;RTC电路,用于通过基站中的第二通信模块接收母钟向基站发送的第二时钟信号、第二时间戳以及第二秒脉冲信号,以对基站进行时间同步。
可选的,第一通信模块的网络层为基于IEEE802154协议、6LOPAN协议以及IEEE1588协议配置的,第一通信模块的应用层为基于5G协议或者超宽带协议配置的;第二通信模块的网络层为基于IEEE802154协议、6LOPAN协议以及IEEE1588协议配置的,第二通信模块的应用层为基于5G协议或者超宽带协议配置的。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基站,包括:第一通信模块以及设备探测电路;第一通信模块分别无线连接设备探测电路与用户设备;设备探测电路,用于通过基站中的第一通信模块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同步包确认消息;第一通信模块为基于5G协议或者超宽带协议配置的,同步包确认消息用于确认进行时间同步;设备探测电路,还用于通过第一通信模块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时钟信号、第一时间戳以及第一秒脉冲信号,以对用户设备进行时间同步。
可选的,上述基站,还包括RTC电路;RTC电路与设备探测电路连接;设备探测电路,还用于:发送广播信号;广播信号用于判断用户设备是否在线;响应于用户设备通过第一通信模块发送的在线确认消息,通过第一通信模块向用户设备发送同步包消息;同步包消息用于确认用户设备是否需要进行时间同步;响应于用户设备发送的同步包确认消息,从RTC电路中获取第一时钟信号、第一时间戳以及第一秒脉冲信号,并通过第一通信模块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时钟信号、第一时间戳以及第一秒脉冲信号,以对用户设备进行时间同步。
可选的,基站还包括第二通信模块,第二通信模块分别无线连接母钟以及基站;RTC电路,用于通过基站中的第二通信模块接收母钟向基站发送的第二时钟信号、第二时间戳以及第二秒脉冲信号,以对基站进行时间同步。
可选的,第一通信模块的网络层为基于IEEE802154协议、6LOPAN协议以及IEEE1588协议配置的,第一通信模块的应用层为基于5G协议或者超宽带协议配置的;第二通信模块的网络层为基于IEEE802154协议、6LOPAN协议以及IEEE1588协议配置的,第二通信模块的应用层为基于5G协议或者超宽带协议配置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时间同步系统,包括基站和用户设备,基站包括:第一通信模块以及设备探测电路;第一通信模块分别无线连接设备探测电路与用户设备。设备探测电路通过第一通信模块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时钟信号、第一时间戳以及第一秒脉冲信号,以对用户设备进行时间同步。由于基于5G协议或者超宽带协议配置的第一通信模块的传输数据速度快,这样,通过第一通信模块传输的时钟信号的时钟延迟低,从而能够为用户设备实现高精度的时间同步。同时,第一通信模块无线连接用户设备,能够连接的用户设备数量多,从而实现大容量设备场景下进行高精度时间同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时间同步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时间同步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又一种时间同步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又一种时间同步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时间同步装置的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
附图标记:
10-时间同步系统;11-基站;111-第一通信模块;112-第二通信模块;113-设备探测电路;114-RTC电路;121-用户设备;122-用户设备;13-母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时间同步系统,如图1所示,时间同步系统10包括基站11、用户设备(图1示例性的示出了用户设备121、用户设备122,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存在更多或更少的用户设备,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母钟13。基站11包括第一通信模块111、第二通信模块112、设备探测电路113、以及RTC电路114。其中,第一通信模块111分别无线连接用户设备121、用户设备122与设备探测电路113,第二通信模块112分别无线连接母钟13与RTC电路114,设备探测电路113与RTC电路114连接。
基站11用于通过第一通信模块111向用户设备121以及用户设备122发送第一时钟信号、第一时间戳以及第一秒脉冲信号,以对用户设备121以及用户设备122进行时间同步。
母钟13用于通过第二通信模块112向基站11发送第二时钟信号、第二时间戳以及第二秒脉冲信号,以对基站11进行时间同步。
RTC电路114用于将母钟13通过第二通信模块112向基站11发送的第二时钟信号、第二时间戳以及第二秒脉冲信号保存在基站11中。
设备探测电路113响应于用户设备121以及用户设备122通过第一通信模块111发送的同步包确认消息,从RTC电路114中获取第一时钟信号、第一时间戳以及第一秒脉冲信号。设备探测电路113将获取到的第一时钟信号、第一时间戳以及第一秒脉冲信号打包,并通过第一通信模块111发送给用户设备121以及用户设备122,以对用户设备121以及用户设备122进行时间同步。
需要说明的,在第一通信模块111以及第二通信模块112为基于5G协议配置的情况下,第一通信模块111以及第二通信模块112所使用的芯片型号具体可以为CUIoT-5GMZ-6M。在第一通信模块111以及第二通信模块112为基于超宽带协议配置的情况下,第一通信模块111以及第二通信模块112所使用的芯片型号具体可以为DW1000。设备探测电路113具体可以为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
为了便于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间同步方法,该方法包括:
S201、基站通过基站中的第一通信模块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同步包确认消息。
其中,第一通信模块为基于5G协议或者超宽带协议配置的,同步包确认消息用于确认进行时间同步。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基站中的设备探测电路通过第一通信模块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同步包确认消息,并将用户设备接入基站组网。
S202、基站通过第一通信模块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时钟信号、第一时间戳以及第一秒脉冲信号,以对用户设备进行时间同步。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基站对于已接入基站组网的用户设备,从RTC电路中获取第一时钟信号、第一时间戳以及第一秒脉冲信号,并将第一时钟信号、第一时间戳以及第一秒脉冲信号进行打包,通过第一通信模块发送给用户设备,以对用户设备进行时间同步。
可以理解的,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特定的约束算法模型解决单个伪卫星系统的时间同步问题,或者,从授时基站开始依次对各采集分站进行授时,直至完成反馈基站的时钟偏差计算并与阈值比较后回传至授时基站。但是这两种方法均不能应用于大容量设备场景,无法满足工业需求。本实用新型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同步包确认消息之后,通过第一通信模块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时钟信号、第一时间戳以及第一秒脉冲信号,以对用户设备进行时间同步。其中,第一通信模块为基于5G协议或者超宽带协议配置的。由于基于5G协议或者超宽带协议配置的第一通信模块的传输数据速度快,这样,通过第一通信模块传输的时钟信号的时钟延迟低,从而能够为用户设备实现高精度的时间同步。同时,第一通信模块无线连接用户设备,能够连接的用户设备数量多,从而实现大容量设备场景下进行高精度时间同步。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对用户设备进行时间同步,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时间同步方法,还包括:
S301、基站发送广播信号。
其中,广播信号用于判断用户设备是否在线。
S302、基站响应于用户设备通过第一通信模块发送的在线确认消息,通过第一通信模块向用户设备发送同步包消息。
其中,同步包消息用于确认用户设备是否需要进行时间同步。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用户设备在接收到基站发送的广播信号之后,通过第一通信模块向基站中的设备探测电路发送在线确认消息。
进一步的,基站中的设备探测电路响应于用户设备发送的在线确认消息,通过第一通信模块向用户设备发送同步包消息,同步包消息包括包头、包序号、包类型、功能码、确认字符(acknowledge character,ACK)。
需要说明的,包头具体可以为固定字符,包序号具体可以为用户设备与基站的通信次数,包类型具体可以为广播包或者请求包,功能码具体可以包括时间同步、功能查询、基站状态,ACK具体可以包括校验码以及固定包尾。
示例性的,用户设备在接收到基站发送的广播信号之后,通过第一通信模块向基站中的设备探测电路发送“我在”。进一步的,基站中的设备探测电路响应于用户设备发送的“我在”,通过第一通信模块向用户设备发送同步包消息,同步包消息的包头为0X55,包序号为1,包类型为广播包,功能码为时间同步、功能查询、基站状态,ACK为0Xff。
S303、基站响应于用户设备发送的同步包确认消息,从RTC电路中获取第一时钟信号、第一时间戳以及第一秒脉冲信号。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用户设备接收到基站中的设备探测电路通过第一通信模块发送的同步包消息之后,通过同步包消息中的包类型判断接收到的同步包消息是否为基站发送的。在确定接收到的同步包消息为基站发送之后,用户设备通过第一通信模块向基站中的设备探测电路发送同步包确认消息,同步包确认消息包括包头、包序号、包类型、请示码、ACK。
进一步的,基站中的设备探测电路响应于用户设备发送的同步包确认消息,从RTC电路中获取第一时钟信号、第一时间戳以及第一秒脉冲信号。
需要说明的,请示码具体可以包括请求时间同步、请求功能查询、请求基站状态。
示例性的,用户设备接收到基站中的设备探测电路通过第一通信模块发送的同步包消息之后,通过同步包消息中的包类型判断同步包消息是否为基站发送的。在确定接收到的同步包消息为基站发送之后,用户设备通过第一通信模块向基站中的设备探测电路发送同步包确认消息,同步包确认消息的包头为0X55,包序号为2,包类型为请求包,请示码为请求时间同步,ACK为0Xff。
S304、基站通过第一通信模块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时钟信号、第一时间戳以及第一秒脉冲信号,以对用户设备进行时间同步。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基站中的设备探测电路将获取到的第一时钟信号、第一时间戳以及第一秒脉冲信号进行打包,并通过第一通信模块发送给用户设备。
可以理解的,通过广播信号确认用户设备的在线状况,并在确定用户设备在线之后,向用户设备发送同步包消息,确认用户设备是否进行时间同步。进一步的,在确定用户设备需要进行时间同步之后,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时钟信号、第一时间戳以及第一秒脉冲信号,从而实现对用户设备进行时间同步。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对基站进行时间同步,在基站发送广播信号之前,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时间同步方法,还包括:
S401、基站通过基站中的第二通信模块接收母钟向基站发送的第二时钟信号、第二时间戳以及第二秒脉冲信号,以对基站进行时间同步。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人工对母钟进行配置,设置母钟输出秒脉冲信号的通道个数、母钟输出第二时钟信号的来源以及母钟发送第二时钟信号的频率。母钟通过第二通信模块向基站发送第二时钟信号、第二时间戳以及第二秒脉冲信号。
进一步的,基站通过第二通信模块接收母钟向基站发送的第二时钟信号、第二时间戳以及第二秒脉冲信号之后,通过基站中的RTC电路将第二时钟信号保存在基站中,以对基站进行时间同步。
同时,基站中的校准模块接收母钟通过第二通信模块发送的第三时钟信号,并确定第三时钟信号与基站中RTC电路保存的第二时钟信号的差值。在第三时钟信号与基站中RTC电路保存的第二时钟信号的差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基站中的校准模块通过第二通信模块向母钟发送时间同步请求消息。母钟响应于接收到的时间同步请求消息,通过第二通信模块向基站发送第二时钟信号、第二时间戳以及第二秒脉冲信号,以对基站进行时间同步。
需要说明的,秒脉冲信号的通道个数具体可以为3,时钟信号的来源具体可以为北斗二代卫星、北斗三代卫星。时间同步请求消息用于对基站进行时间同步。
可以理解的,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通信模块接收母钟发送的第二时钟信号、第二时间戳以及第二秒脉冲信号。其中,第二通信模块为基于5G协议或者超宽带协议配置的。由于基于5G协议或者超宽带协议配置的第二通信模块的传输数据速度快,这样,通过第二通信模块传输的时钟信号的时钟延迟低,从而能够为基站实现高精度的时间同步,进一步的保障了后续为用户设备进行时间同步的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信模块的网络层为基于IEEE802154协议、6LOPAN协议以及IEEE1588协议配置的,第一通信模块的应用层为基于5G协议或者超宽带协议配置的。第二通信模块的网络层为基于IEEE802154协议、6LOPAN协议以及IEEE1588协议配置的,第二通信模块的应用层为基于5G协议或者超宽带协议配置的。
可以理解的,由于基于超宽带协议配置的第一通信模块的传输速度高于基于5G协议配置的第一通信模块,这样,基于超宽带协议配置的第一通信模块可以应用于对时间同步精度要求高的工业场景。基于5G协议配置的第一通信模块可以应用于对时间同步精度要求次高、部署区域大的工业场景,从而能够应用于不同时间同步精度需求的大容量设备场景。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时间同步装置500,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时间同步装置500包括接收单元501、发送单元502。
接收单元501,用于通过基站中的第一通信模块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同步包确认消息。第一通信模块为基于5G协议或者超宽带协议配置的,同步包确认消息用于确认进行时间同步。
发送单元502,用于通过第一通信模块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时钟信号、第一时间戳以及第一秒脉冲信号,以对用户设备进行时间同步。
可选的,如图5所示,为了对用户设备进行时间同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时间同步装置500还包括处理单元503。
发送单元502,还用于发送广播信号。广播信号用于判断用户设备是否在线。
发送单元502,还用于响应于用户设备通过第一通信模块发送的在线确认消息,通过第一通信模块向用户设备发送同步包消息。同步包消息用于确认用户设备是否需要进行时间同步。
处理单元503,用于响应于用户设备发送的同步包确认消息,从RTC电路中获取第一时钟信号、第一时间戳以及第一秒脉冲信号,并通过第一通信模块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时钟信号、第一时间戳以及第一秒脉冲信号,以对用户设备进行时间同步。
可选的,如图5所示,为了对基站进行时间同步,在基站发送广播信号之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收单元501,还用于:
通过基站中的第二通信模块接收母钟向基站发送的第二时钟信号、第二时间戳以及第二秒脉冲信号,以对基站进行时间同步。
可选的,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通信模块的网络层为基于IEEE802154协议、6LOPAN协议以及IEEE1588协议配置的,第一通信模块的应用层为基于5G协议或者超宽带协议配置的。第二通信模块的网络层为基于IEEE802154协议、6LOPAN协议以及IEEE1588协议配置的,第二通信模块的应用层为基于5G协议或者超宽带协议配置的。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如图6所示,电子设备600包括但不限于:处理器601和存储器602。
其中,上述的存储器602,用于存储上述处理器601的可执行指令。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处理器601被配置为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时间同步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中示出的电子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限定,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比图6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处理器601是电子设备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电子设备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602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602内的数据,执行电子设备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电子设备进行整体监控。处理器601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可选的,处理器601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601中。
存储器602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存储器602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模块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接收单元、发送单元、处理单元)等。此外,存储器60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上述指令可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时间同步方法。
在实际实现时,接收单元501、发送单元502以及处理单元503的功能均可以由图6中的处理器601调用存储器60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实现。其具体的执行过程可参考上实施例中的时间同步方法部分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该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储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一条或多条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该一条或多条指令可以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以完成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指令或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的一条或多条指令被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与上述方法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或多个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不同地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时间同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站和用户设备,所述基站包括:第一通信模块以及设备探测电路;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分别无线连接所述设备探测电路与所述用户设备;
所述设备探测电路,用于通过所述基站中的所述第一通信模块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同步包确认消息;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为基于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协议或者超宽带协议配置的,所述同步包确认消息用于确认进行时间同步;
所述设备探测电路,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一时钟信号、第一时间戳以及第一秒脉冲信号,以对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时间同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间同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包括实时时钟RTC电路;所述RTC电路与所述设备探测电路连接;
所述设备探测电路,还用于:
发送广播信号;所述广播信号用于判断所述用户设备是否在线;
响应于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发送的在线确认消息,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同步包消息;所述同步包消息用于确认所述用户设备是否需要进行时间同步;
响应于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所述同步包确认消息,从所述RTC电路中获取所述第一时钟信号、所述第一时间戳以及所述第一秒脉冲信号,并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时钟信号、所述第一时间戳以及所述第一秒脉冲信号,以对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时间同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时间同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同步系统还包括母钟,所述基站还包括第二通信模块,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分别无线连接所述母钟以及所述基站;
所述RTC电路,用于通过所述基站中的所述第二通信模块接收所述母钟向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二时钟信号、第二时间戳以及第二秒脉冲信号,以对所述基站进行时间同步。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时间同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的网络层为基于IEEE802154协议、6LOPAN协议以及IEEE1588协议配置的,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的应用层为基于所述5G协议或者所述超宽带协议配置的;所述第二通信模块的网络层为基于IEEE802154协议、6LOPAN协议以及IEEE1588协议配置的,所述第二通信模块的应用层为基于所述5G协议或者所述超宽带协议配置的。
5.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通信模块以及设备探测电路;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分别无线连接所述设备探测电路与用户设备;
所述设备探测电路,用于通过所述基站中的所述第一通信模块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同步包确认消息;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为基于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协议或者超宽带协议配置的,所述同步包确认消息用于确认进行时间同步;
所述设备探测电路,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一时钟信号、第一时间戳以及第一秒脉冲信号,以对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时间同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包括实时时钟RTC电路;所述RTC电路与所述设备探测电路连接;
所述设备探测电路,还用于:
发送广播信号;所述广播信号用于判断所述用户设备是否在线;
响应于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发送的在线确认消息,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同步包消息;所述同步包消息用于确认所述用户设备是否需要进行时间同步;
响应于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所述同步包确认消息,从所述RTC电路中获取所述第一时钟信号、所述第一时间戳以及所述第一秒脉冲信号,并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时钟信号、所述第一时间戳以及所述第一秒脉冲信号,以对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时间同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包括第二通信模块,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分别无线连接母钟以及所述基站;
所述RTC电路,用于通过所述基站中的所述第二通信模块接收所述母钟向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二时钟信号、第二时间戳以及第二秒脉冲信号,以对所述基站进行时间同步。
8.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的网络层为基于IEEE802154协议、6LOPAN协议以及IEEE1588协议配置的,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的应用层为基于所述5G协议或者所述超宽带协议配置的;所述第二通信模块的网络层为基于IEEE802154协议、6LOPAN协议以及IEEE1588协议配置的,所述第二通信模块的应用层为基于所述5G协议或者所述超宽带协议配置的。
CN202320222668.5U 2023-01-30 2023-01-30 时间同步系统以及基站 Active CN2193225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22668.5U CN219322583U (zh) 2023-01-30 2023-01-30 时间同步系统以及基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22668.5U CN219322583U (zh) 2023-01-30 2023-01-30 时间同步系统以及基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22583U true CN219322583U (zh) 2023-07-07

Family

ID=870037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22668.5U Active CN219322583U (zh) 2023-01-30 2023-01-30 时间同步系统以及基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225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205115A1 (en) Wireless positioning method and system using the same
US8543132B2 (en) Method of estimating position of mobile node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CN102547969B (zh) 一种面向电力系统的高精度无线时钟同步系统
EP2727392B1 (en) Distributed positioning mechanism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EP1632057B1 (en) Mac protocol for accurately computing the position of wireless devices inside buildings
US8335173B2 (en) Inserting time of departure information in frames to support multi-channel location techniques
CN106842175A (zh) 一种基于uwb的联合无线时钟同步和toa的测距系统
WO2022016971A1 (zh) 无线通信方法与装置、基站和标签设备
CN114365016A (zh) 一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的测量方法及其装置
CN113556668B (zh) 一种定位参考信号接收方法及用户设备
WO2015013239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anging using round-trip time by broadcasting in a network
CN111491266A (zh) 一种uwb tdoa定位系统基站对时方法
CN109996325A (zh)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时钟同步系统及方法
CN219322583U (zh) 时间同步系统以及基站
CN109565779B (zh) 一种基于时间测量的定位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16113030A (zh) 时间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887393A (zh) 定时提前信息的获取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WO2024021128A1 (zh) 同步参考源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5633327A (zh) 车载智能网联及定位终端
CN115551067A (zh) 时间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79853B (zh) 一种位置获取方法及其装置
WO2022160298A1 (zh) 时间同步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1077531A (zh) 一种基于时分多址的uwb通讯方法、介质、终端和装置
CN109946686A (zh) 一种基于wifi测距的室内定位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706100B (zh) 基于北斗rdss的差分数据播发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