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15928U - 移位器及坐便器 - Google Patents
移位器及坐便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315928U CN219315928U CN202320180121.3U CN202320180121U CN219315928U CN 219315928 U CN219315928 U CN 219315928U CN 202320180121 U CN202320180121 U CN 202320180121U CN 219315928 U CN219315928 U CN 21931592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ction
- flow path
- flow channel
- runner
- shif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10865 sewag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3608 fec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2 die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62 sedime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40—Protecting water resources
Landscapes
- Sanitary Device For Flush Toile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位器及坐便器。移位器包括主体,主体设置有入水口、出水口和流道,流道包括第一流道段,第一流道段的一端与入水口连通,第一流道段的另一端与出水口连通,第一流道段沿设定方向延伸,且第一流道段的延伸轨迹为圆弧状。通过将第一流道段的延伸轨迹设置为圆弧状,使得主体与第一流道段对应的部分,能够通过旋转出模的工艺进行加工生产,从而使得主体的流道的内壁在延伸方向上连续顺滑,在实现移位器弯折移位功能的同时,减少了流道内的台阶和凹槽结构,使得排泄物在流道内的运动更加顺滑,并且使得主体的合模线和流道内所存在的死角数量更少,减小污垢堆积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了移位器的排污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移位器及坐便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通过移位器将坐便器的排污槽与下水道进行连通,以使得排泄物能够顺利排出至下水道。由于对移位器的移位要求,移位器的内部流道通常会设置有台阶或凹槽,台阶和凹槽的设置使得移位器的结构更加复杂并增加死角数量,使得排泄物在流道中的运动不够顺畅,且容易堆积污垢,影响整个管道的排污功能,增加了坐便器堵塞的几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移位器,能够提高移位器的排污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移位器的坐便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位器,包括主体,主体设置有入水口、出水口和流道,流道包括第一流道段和第二流道段,第一流道段的另一端与第二流道段的一端连通,第二流道段的另一端连通出水口。其中,第一流道段沿设定方向延伸为圆弧状,且第一流道段与第二流道段的连接处相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位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将第一流道段的延伸轨迹设置为圆弧状,使得主体与第一流道段对应的部分能够通过旋转出模的工艺进行加工生产,使得主体的流道的内壁在延伸方向上连续顺滑,在实现移位器弯折移位功能的同时,减少了流道内的台阶和凹槽结构,且由于第一流道段与第二流道段的连接处的相切设置,使得排泄物在流道内的运动更加顺滑,并且使得主体的合模线和流道内所存在的死角数量更少,减小污垢堆积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了移位器的排污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流道段的至少一部分沿设定方向延伸为圆弧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流道段包括互相连接的延伸段和弯曲段,所述延伸段背离所述弯曲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流道段背离所述入水口的一端连通,所述弯曲段背离所述延伸段的一端与所述出水口连通;其中,所述延伸段与所述第一流道段的连接处相切,所述弯曲段沿设定方向延伸为圆弧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流道段还包括过渡段,所述过渡段设置于延伸段与所述弯曲段之间并连接所述延伸段与所述弯曲段,所述过渡段沿设定方向延伸为圆弧状;其中,所述第一流道段的中心轨迹线、所述过渡段的中心轨迹线分别与所述延伸段的中心轨迹线相切,所述过渡段的中心轨迹线与所述弯曲段的中心轨迹线相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主体包括多个流道部,所述第一流道段、所述延伸段和所述弯曲段一一设置于各所述流道部,各所述流道部依次可拆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主体具有互相连接的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所述第一内壁限定出所述第一流道段,所述第二内壁限定出所述第二流道段,所述第一内壁在重力方向上具有第一底壁,所述第二内壁在重力方向上具有第二底壁,所述第二底壁至少部分高于所述第一底壁在重力方向上的最低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入水口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一流道段的中心轨迹线相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流道内各处沿垂直于延伸方向的横截面积相等,且所述流道内各处沿垂直于延伸方向的横截面形状相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主体包括互相连接的流道部和固定部,所述流道设置于所述流道部,所述固定部用于与承载平面连接;所述移位器还包括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与坐便器的坐便器本体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坐便器,包括坐便器本体和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移位器,所述坐便器本体形成有排污口;所述移位器固定于所述坐便器本体,且所述排污口与所述入水口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坐便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移位器,能够提高移位器的排污效果,以确保坐便器的排污能力,减小坐便器堵塞的几率。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位器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位器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的移位器的细节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移位器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的移位器的细节示意图。
附图标记:
移位器100;
主体200、流道部210、入水口220、第一内壁230、第一底壁231、第二内壁240、第二底壁241、出水口250、固定部260;
流道300、沉降段310、第一流道段320、第一流道段的中心轨迹线321、第二流道段330、第二流道段的中心轨迹线331、延伸段340、延伸段的中心轨迹线341、过渡段350、过渡段的中心轨迹线351、弯曲段360、弯曲段的中心轨迹线361;
定位块400、第一连接部410、第二连接部420;
密封圈5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以上,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针对相关技术中移位器的内部流道所设置的台阶或凹槽会影响移位器的排污功能的问题,本申请通过将流道中靠近入水口的至少部分流道段的延伸轨迹设置为圆弧状的,以减小流道内台阶和凹槽的数量,提高移位器的排污效果。
下面参照说明书附图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移位器及坐便器。
参照图1和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位器100,包括主体200,主体200设置有入水口220、出水口250和流道300,流道300包括第一流道段320和第二流道段330,第一流道段320的另一端与第二流道段330的一端连通,第二流道段330的另一端连通出水口250。其中,第一流道段320沿设定方向延伸为圆弧状,且第一流道段320与第二流道段330的连接处相切。通过将第一流道段320的延伸轨迹设置为圆弧状,使得主体200与第一流道段320对应的部分能够通过旋转出模的工艺进行加工生产,从而使得主体200的流道300的内壁在延伸方向上连续顺滑,在实现移位器100弯折移位功能的同时,减少了流道300内的台阶和凹槽结构,且由于第一流道段320与第二流道段330的连接处的相切设置,使得排泄物在流道300内的运动更加顺滑,并且使得主体200的合模线和流道300内所存在的死角数量更少,减小污垢堆积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了移位器100的排污效果。
另一方面,移位器100在使用时为了避免堵塞,对过球直径(球体在管道内能够顺利滚动的最小直径)具有一定的要求,相关技术的移位器100由于流道300内设置有台阶,因此需要增加流道300的沿垂直于延伸方向的横截面积以确保达到过球直径的要求,但是流道300的横街面积的增加会使得虹吸效果变差。而本申请的移位器100由于减少了台阶的出现,流道300沿垂直于延伸方向的横截面积相比于相关技术能够设置得较小,虹吸效果更好。
具体的,主体200具有第一内壁230,第一内壁230限定出第一流道段320。第一流道段320延伸为圆弧状,能够理解为,第一流道段320内任取一点,其沿第一流道段320的延伸方向的延伸轨迹均为圆弧状,且不同位置的点所得到的圆弧,其圆心相同。参照图3,以第一流道段320在垂直于延伸方向的方向上相对的顶壁和第一底壁231为例,顶壁处的延伸轨迹,为以a点为圆心所画的圆a1的一部分,第一底壁231处的延伸轨迹为以a点为圆心所画的圆a2的一部分,圆a1的半径小于圆a2的半径,以此类推,其他位置的延伸轨迹,也为以a点为圆心所画的圆的一部分,只是各圆的半径不同。
另一方面,第一流道段320呈圆弧状也可以理解为第一流道段320的中心线呈圆弧状,由此流道300制造时,第一流道段320能够通过旋转出模的工艺进行加工生产,从而使得流道300的内壁在延伸方向上连续顺滑。其中,第一流道段320的横截面呈圆形,从而形成圆管结构,以减少藏污。自入水口220至出水口250的方向,流道300中位于第一流道段320之后的流道段,能够是沿直线延伸的,以使得出水口250的开口方向沿垂直于重力的方向设置,以实现坐便器的墙排;也能够是弯折延伸的,以使得出水口250的开口方向沿重力方向设置,以实现坐便器的地排。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参照图2,第二流道段330的至少一部分沿设定方向延伸为圆弧状,以使得主体200具有更多能够通过旋转出模进行加工生产的部位,以使得主体200的流道300的内壁在延伸方向上更加顺滑,进一步减少了流道300内的台阶和凹槽结构,提高移位器100的排污效果。其中,第二流道段330能够直接与第一流道段320连接,并直接与出水口250连接。或者,流道300包括有多个第二流道段330,各第二流道段330依次连接,以实现流道300的多处弯曲。
进一步的,参照图3,第一流道段的中心轨迹线321与第二流道段的中心轨迹线331相切,以使得第一流道段320与第二流道段330之间的连接处实现平滑过渡,使得排泄物从第一流道段320的末端进入第二流道段330时更加顺滑,减小排泄物与第二流道段330处的内壁接触时的阻力,以进一步减小排泄物在流道300内流动的阻力,使得排泄物的流动更加顺畅,提高移位器100的排污效果。能够理解的是,第一流道段320的中心,为沿垂直于第一流道段320的延伸方向所取的横截面的中心点,中心轨迹线为中心点随着第一流道段320的延伸所形成的轨迹线,第二流道段的中心轨迹线331同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入水口220的中心轴线与第一流道段的中心轨迹线321相切,以使得排泄物从入水口220进入第一流道段320瞬间,排泄物的运动方向与第一流道段320的延伸方向共向,使得排泄物能够更加顺滑的沿第一流道段320进行运动,减小排泄物在流道300内的运动阻力。可以理解的是,入水口220的中心轴线为入水口220的中心点沿入水口220的延伸方向所引的直线。
其中,在入水口220处还能够设置有密封圈500,以减小排泄物倒灌泄露的可能性。
作为上述方案的另一方面的改进,参照图4,第二流道段330包括互相连接的延伸段340和弯曲段360,延伸段340背离弯曲段360的一端与第一流道段320背离入水口220的一端连通,弯曲段360背离延伸段340的一端与出水口250连通。其中,延伸段340与第一流道段320的连接处相切,弯曲段360沿设定方向延伸为圆弧状。延伸段340用于延伸流道300的整体长度,使得移位器100在安装时,入水口220和出水口250能够分别与坐便器的排污槽和下水道的开口对应连通,以应对不同的移位需求。且延伸段340与第一流道段320的连接处的相切确保了排泄物的运动顺畅。
具体的,主体200包括流道部210,流道300设置于流道部210,流道部210能够设置有一个,流道300整体均设置于一个流道部210内。流道部210也能够设置有多个,第一流道段320、延伸段340和弯曲段360分别设置于不同的流道部210内,第一流道段320、延伸段340和弯曲段360各自所对应的流道部210沿流道300的延伸方向依次连接。当移位器100所需移位距离较大时,保留延伸段340所对应的流道部210,使得流道300具有足够的延伸长度以满足需求。当移位器100所需的移位距离较小,将延伸段340所对应的流道部210移除,并将第一流道段320所对应的流道部210与第二流道段330所对应的流道部210直接连接,即可减小流道300的延伸长度以满足需求。各流道部210之间能够通过粘接或焊接等方式实现相互固定,以组成主体200,或者,能够通过螺纹连接、卡接或螺栓等预紧件连接的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以方便延伸段340的组装或拆卸。
进一步的,参照图5,流道300还设置有过渡段350,过渡段350设置于延伸段340与弯曲段360之间并连接延伸段340与弯曲段360,过渡段350沿设定方向延伸为圆弧状。其中,第一流道段的中心轨迹线321、过渡段的中心轨迹线351分别与延伸段的中心轨迹线341相切,过渡段的中心轨迹线351与弯曲段的中心轨迹线361相切,以使得两相邻的流道段的连接处均能够实现平滑过渡,以使得排泄物能够更加顺滑地从上一流道段运动至下一流道段,以进一步减小排泄物在流道300内流动的阻力,使得排泄物的流动更加顺畅,提高移位器100的排污效果。能够理解的是,延伸段340、过渡段350和弯曲段360的中心轨迹线的定义与第一流道段的中心轨迹线321同理。
为了进一步减小排泄物在流道300内流动的阻力,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改进。参照图2和图4,流道300内各处沿垂直于延伸方向的横截面积相等,且流道300内各处沿垂直于延伸方向的横截面形状相同,以使得流道300内各处的内壁均是平滑连接与过渡的,减小排泄物在流道300内沿垂直于延伸方向的方向发生窜动,减小排泄物在流道300内流动的阻力。并减小流道300内因横截面变化所出现的断面或者台阶,进一步减小流道300内的死角,减小污垢堆积的可能性。
为了提高移位器100的流道300的虹吸力,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改进。参照图3,主体200具有互相连接的第一内壁230和第二内壁240,第一内壁230限定出第一流道段320,第二内壁240限定出第二流道段330。第一内壁230在重力方向上具有第一底壁231,第二内壁240在重力方向上具有第二底壁241,第二底壁241至少部分高于第一底壁231在重力方向上的最低点,以使得第一底壁231和第二底壁241在重力方向上具有高度差,使得流道300内存在上升段和下升段,使得上升段和下升段的连接低点处能够形成存水弯,进而提高移位管的流道300的虹吸力,提升移位管的排污效果。具体的,参照图3,高度差h能够选择在15至25mm之间,例如,能够选择为15mm、18mm、22mm、25mm或者15至25mm之间的任意数值的,以起到较好的虹吸效果。
为了提高移位器100的安装效率和定位精度,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改进,参照图1,主体200包括互相连接的流道部210和固定部260,流道300设置于流道部210,固定部260用于与承载平面连接。移位器100还包括定位块400,定位块400包括第一连接部410和第二连接部420,第一连接部410与固定部260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420用于与坐便器的坐便器本体固定连接。通过定位块400实现移位器100与坐便器的坐便器本体之间的相对固定,并通过固定部260实现移位器100与承载平面的相对固定,以使得移位器100能够快速实现定位和位置固定,提高移位器100的装配效率,并减小移位器100发生位置偏移的可能性。
具体的,承载平台根据实际情况能够适应性选择为地板或者墙壁。其中,主体200的固定部260能够设置有多个,以提高主体200与承载平台的连接稳定性。移位器100的连接块亦能够设置有多个,以提高主体200与坐便器的坐便器本体的连接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坐便器,包括坐便器本体(图中未示出)和本申请实施例的移位器100,移位器100固定于坐便器本体。其中,坐便器本体形成有排污口,排污口与入水口220连通。通过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移位器100,能够提高移位器100的排污效果,以确保坐便器的排污能力,减小坐便器堵塞的几率。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Claims (10)
1.移位器,用于坐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设置有入水口、出水口和流道,所述流道包括第一流道段和第二流道段,所述第一流道段的一端与所述入水口连通,所述第一流道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流道段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流道段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出水口;
其中,所述第一流道段沿设定方向延伸为圆弧状,且所述第一流道段与所述第二流道段的连接处相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道段的至少一部分沿设定方向延伸为圆弧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道段包括互相连接的延伸段和弯曲段,所述延伸段背离所述弯曲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流道段背离所述入水口的一端连通,所述弯曲段背离所述延伸段的一端与所述出水口连通;其中,所述延伸段与所述第一流道段的连接处相切,所述弯曲段沿设定方向延伸为圆弧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道段还包括过渡段,所述过渡段设置于延伸段与所述弯曲段之间并连接所述延伸段与所述弯曲段,所述过渡段沿设定方向延伸为圆弧状;其中,所述第一流道段的中心轨迹线、所述过渡段的中心轨迹线分别与所述延伸段的中心轨迹线相切,所述过渡段的中心轨迹线与所述弯曲段的中心轨迹线相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多个流道部,所述第一流道段、所述延伸段和所述弯曲段一一设置于各所述流道部,各所述流道部依次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具有互相连接的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所述第一内壁限定出所述第一流道段,所述第二内壁限定出所述第二流道段,所述第一内壁在重力方向上具有第一底壁,所述第二内壁在重力方向上具有第二底壁,所述第二底壁至少部分高于所述第一底壁在重力方向上的最低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水口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一流道段的中心轨迹线相切。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移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内各处沿垂直于延伸方向的横截面积相等,且所述流道内各处沿垂直于延伸方向的横截面形状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互相连接的流道部和固定部,所述流道设置于所述流道部,所述固定部用于与承载平面连接;所述移位器还包括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与坐便器的坐便器本体固定连接。
10.坐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坐便器本体,形成有排污口;
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移位器,所述移位器固定于所述坐便器本体,且所述排污口与所述入水口连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180121.3U CN219315928U (zh) | 2023-02-07 | 2023-02-07 | 移位器及坐便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180121.3U CN219315928U (zh) | 2023-02-07 | 2023-02-07 | 移位器及坐便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315928U true CN219315928U (zh) | 2023-07-07 |
Family
ID=87033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180121.3U Active CN219315928U (zh) | 2023-02-07 | 2023-02-07 | 移位器及坐便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315928U (zh) |
-
2023
- 2023-02-07 CN CN202320180121.3U patent/CN21931592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287264B (zh) | 一种建筑同层排水装置 | |
JP7566715B2 (ja) | 雨水排水配管構造 | |
CN219315928U (zh) | 移位器及坐便器 | |
CN201954161U (zh) | 旋流排水管接头 | |
CN212929114U (zh) | 一种用于建筑排水管道的双h通气管件 | |
CN214423508U (zh) | 一种方便成型的虹吸式马桶 | |
CN201539658U (zh) | 旋流式管接头 | |
CN210395578U (zh) | 一种高层排水管路 | |
CN218176037U (zh) | 一种排污盒、排污系统和马桶 | |
CN112031088B (zh) | 一种建筑排水用特殊旋流总成 | |
JP4124843B2 (ja) | 排水集合管継手および該管継手を製作するための消失模型 | |
CN210089191U (zh) | 一种车辆顶置蒸发器的通用型多通排水管 | |
CN207921546U (zh) | 一种移位器 | |
CN220286796U (zh) | 一种高强度塑料波纹滤水管 | |
CN221541754U (zh) | 充电口盒和车辆 | |
CN201764128U (zh) | 一种加强筋塑料地下排水管 | |
CN215630526U (zh) | 一种水封地漏结构 | |
CN217396436U (zh) | 车辆的流水槽结构和车辆 | |
CN221798611U (zh) | 带有限位螺栓槽接口的水封三通管件 | |
CN214197641U (zh) | 一种旋流三通 | |
CN215943595U (zh) | 一种尼龙塑料加工使用的防逆流结构 | |
CN212772645U (zh) | 一种旋流器 | |
JP2002292760A (ja) | 排水桝の製造方法 | |
CN214695910U (zh) | 一种单立管同层排水装置 | |
CN208074367U (zh) | 空调管路分流用三通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29 Address after: 253000 west of Beijing Fuzhou Expressway, north of north outer ring road and east of Jinghua Road, songguantun sub district office, De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EZHOU LEHUA CERAMIC SANITARY WARE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100 block 1, No.1, Kangyu Third Road, Nanshan Town, Sanshu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Arrow Home Group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