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15694U - 地下连续墙 - Google Patents

地下连续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15694U
CN219315694U CN202320529783.7U CN202320529783U CN219315694U CN 219315694 U CN219315694 U CN 219315694U CN 202320529783 U CN202320529783 U CN 202320529783U CN 219315694 U CN219315694 U CN 2193156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diaphragm wall
lattice
section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2978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煌伟
沈华良
李国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gda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gda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gda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gda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2978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156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156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156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Landscapes

  • Bulkheads Adapted To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地下连续墙,包括多个格构柱和墙体。格构柱沿地下连续墙的高度方向延伸,多个格构柱沿地下连续墙的走向间隔设置,格构柱包括多个支撑件和多个缀板,支撑件与缀板均沿格构柱的高度方向延伸,多个支撑件沿格构柱的周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支撑件之间均连接有缀板,支撑件与缀板围设形成容纳腔,格构柱沿高度方向分为地墙拆除段柱体和地墙非拆除段柱体,地墙非拆除段柱体位于地墙拆除段柱体下方,地墙非拆除段柱体内填充有混凝土。墙体包括地墙拆除段墙体和地墙非拆除段墙体,地墙拆除段墙体连接相邻两个格构柱的地墙拆除段柱体,地墙非拆除段墙体连接相邻两个格构柱的地墙非拆除段柱体。

Description

地下连续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连续墙。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深基坑的施工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例如同一深基坑内可能存在深浅不同的两个基坑,并且开挖的先后时间也不相同,这时候就需要采用地下连续墙做封堵墙,两边分别开挖。再者同一个深基坑,一部分为先行施工,后一部分为未来规划,中间也需要采用地下连续墙进行封堵。地下连续墙工艺已经相当成熟,用地下连续墙做封堵墙安全可靠,但由于封堵墙后续需要凿除,最后使基坑连接封闭,在凿除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深基坑施工中地下连续墙顶部施工冠梁,作为基坑的第一道支撑,做封堵墙用的地墙凿除后,封堵墙顶部冠梁将完全悬空,如果再受外力挤压,极有可能造成冠梁断裂从而造成基坑失稳,为了达到减少跨距和固定支撑的目的,保证支撑的稳定,在地下连续墙凿除后,需要重新打设格构柱对冠梁进行支撑,成本较高,同时也增加了工期。
因此,亟需一种地下连续墙,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连续墙,省去现有技术中拆除地下连续墙后重新打设格构柱的过程,降低成本,缩短工期。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地下连续墙,包括:
多个格构柱,所述格构柱沿所述地下连续墙的高度方向延伸,多个所述格构柱沿所述地下连续墙的走向间隔设置,所述格构柱包括多个支撑件和多个缀板,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缀板均沿所述格构柱的高度方向延伸,多个所述支撑件沿所述格构柱的周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支撑件之间均连接有所述缀板,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缀板围设形成容纳腔,所述格构柱沿高度方向分为地墙拆除段柱体和地墙非拆除段柱体,所述地墙非拆除段柱体位于所述地墙拆除段柱体下方,所述地墙非拆除段柱体的容纳腔内填充有混凝土;
墙体,其包括地墙拆除段墙体和地墙非拆除段墙体,所述地墙拆除段墙体连接相邻两个所述格构柱的地墙拆除段柱体,所述地墙非拆除段墙体连接相邻两个所述格构柱的地墙非拆除段柱体。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件和所述缀板均设置有四个,所述支撑件包括:
第一连接板,其沿所述格构柱的长度方向延伸;
第二连接板,其沿所述格构柱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连接板宽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宽度方向的一端固连,且所述第二连接板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所述缀板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固连于相邻两个所述支撑件的所述第一连接板或分别固连于相邻两个所述支撑件的所述第二连接板。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件还包括沿所述格构柱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宽度方向的一端固连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连接处,所述第三连接板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板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且所述第三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垂直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墙体包括:
钢筋笼,相邻两个所述格构柱之间均设置有所述钢筋笼,所述钢筋笼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格构柱的所述第三连接板固连;
混凝土,所述钢筋笼包覆有所述混凝土。
作为优选,所述钢筋笼包括:
地墙主筋,其沿所述地下连续墙的高度方向延伸;
地墙水平筋,其沿所述墙体的走向延伸。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连接板上设置有多个主筋穿行孔和多个附加筋穿行孔,所述主筋穿行孔和所述附加筋穿行孔均垂直于所述地下连续墙的走向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连接板上还设置有槽钢穿行孔,所述槽钢穿行孔垂直于所述地下连续墙的走向设置。
作为优选,还包括沿所述格构柱高度方向延伸的防浇灌铁皮,所述格构柱的四个所述缀板中包括两个平行于所述地下连续墙走向的第一缀板和两个垂直于所述连续墙走向的第二缀板,所述第一缀板宽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防浇灌铁皮,所述防浇灌铁皮包括连接部、第一遮挡部和第二遮挡部,所述连接部贴附于所述第一缀板上,且与所述第一缀板固连,所述第一遮挡部宽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固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遮挡部宽度方向的一端固连,所述第一遮挡部与所述第一缀板成夹角设置,所述第一缀板上的两个所述防浇灌铁皮的所述第二遮挡部均平行于所述第一缀板,且分别向所述第一缀板的两侧伸出。
作为优选,还包括浆囊,所述地墙拆除段柱体的容纳腔靠近所述地墙非拆除段柱体的部分填充有混凝土,所述地墙拆除段柱体的容纳腔未填充混凝土的部分设置有所述浆囊,所述浆囊沿所述格构柱的高度方向延伸。
作为优选,还包括首开幅立柱,所述首开幅立柱设置于所述地下连续墙一端,所述首开幅立柱与相邻的所述格构柱之间连接有所述墙体,所述首开幅立柱为所述格构柱、H型钢或十字型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地下连续墙,包括多个格构柱,并在相邻两个格构柱之间连接墙体,格构柱与墙体配合起到隔开相邻两个基坑的作用,格构柱的支撑件和缀板围设形成容纳腔,格构柱的地墙非拆除段柱体位于地墙拆除段柱体下方,且地墙非拆除段柱体的容纳腔内填充有混凝土,从而在后续打通相邻两个基坑时,可以拆除地墙拆除段柱体上连接的墙体,保留地墙非拆除段柱体上连接的腔体,内部填充有混凝土的地墙非拆除段柱体与其上连接的墙体配合继续充当地下连续墙的作用,而地墙拆除段柱体则作为后续施工过程中的临时支撑,支撑冠梁等上部结构,后续也可以在地墙拆除段柱体外加设立柱钢筋,并浇筑混凝土从而形成永久施工立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以格构柱作为首开幅立柱的地下连续墙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以H型钢作为首开幅立柱的地下连续墙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地下连续墙的连接幅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A处浆囊未注浆时的剖视图;
图5是图3中A-A处浆囊注浆后的剖视图;
图6是图3中B-B处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地墙拆除段墙体拆除后格构柱作为临时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格构柱槽钢穿行孔穿入槽钢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格构柱槽钢穿行孔穿入槽钢并架设钢支撑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格构柱安装止水钢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格构柱穿中板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格构柱穿中板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格构柱穿冠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格构柱浇筑成的永久柱穿中板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格构柱浇筑成的永久柱穿中板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格构柱浇筑成的永久柱穿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格构柱;11、支撑件;111、第一连接板;112、第二连接板;113、第三连接板;12、缀板;
13、防浇灌铁皮;131、连接部;132、第一遮挡部;133、第二遮挡部;
10、容纳腔;20、地墙拆除段柱体;30、地墙非拆除段柱体;
2、墙体;21、钢筋笼;211、地墙主筋;212、地墙水平筋;40、地墙拆除段墙体;50、地墙非拆除段墙体;
3、浆囊;4、首开幅立柱;
5、保护垫块;
100、槽钢;200、底板;300、中板;400、顶板;500、冠梁;600、钢支撑;700、止水钢板;800、主筋;900、附加筋;1000、立柱主筋;1100、永久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地下连续墙,在本实施例中,以该地下连续墙作为总层数为两层的地下结构与总层数为一层的地下结构之间的封堵墙,地下连续墙包括多个格构柱1和墙体2。格构柱1沿地下连续墙的高度方向延伸,多个格构柱1沿地下连续墙的走向间隔设置,格构柱1包括多个支撑件11和多个缀板12,支撑件11与缀板12均沿格构柱1的高度方向延伸,多个支撑件11沿格构柱1的周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支撑件11之间均连接有缀板12,支撑件11与缀板12围设形成容纳腔10,格构柱1沿高度方向分为地墙拆除段柱体20和地墙非拆除段柱体30,地墙非拆除段柱体30位于地墙拆除段柱体20下方,地墙非拆除段柱体30内填充有混凝土。相邻的两个格构柱1之间连接有墙体2。墙体2沿高度方向分为地墙拆除段墙体40和地墙非拆除段墙体50,地墙拆除段墙体40连接相邻两个格构柱1的地墙拆除段柱体20,地墙非拆除段墙体50连接相邻两个格构柱1的地墙非拆除段柱体30。
本实施例提供的地下连续墙,包括多个格构柱1,并在相邻两个格构柱1之间连接墙体2,格构柱1与墙体2配合起到隔开相邻两个基坑的作用,格构柱1的支撑件11和缀板12围设形成容纳腔10,格构柱1的地墙非拆除段柱体30位于地墙拆除段柱体20下方,且地墙非拆除段柱体30的容纳腔10内填充有混凝土,后续打通相邻两个基坑时,可以拆除地墙拆除段墙体40,保留地墙非拆除段墙体50和格构柱1,内部填充有混凝土的地墙非拆除段柱体30与其上连接的墙体2配合继续充当地下连续墙的作用,而地墙拆除段柱体20则作为后续施工过程中的临时支撑,支撑冠梁等上部结构,后续也可以在地墙拆除段柱体20外加设立柱钢筋,并浇筑混凝土从而形成永久施工立柱。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拆除地下连续墙后重新打设格构柱,降低了成本,缩短了工期。
可选地,支撑件11和缀板12均设置有四个,支撑件11包括第一连接板111和第二连接板112。第一连接板111沿格构柱1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连接板112沿格构柱1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连接板112宽度方向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板111宽度方向的一端固连,且第二连接板112垂直于第一连接板111设置,缀板12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固连于相邻两个支撑件11的第一连接板111或分别固连于相邻两个支撑件11的第二连接板112。四个支撑件11的第一连接板111和第二连接板112与四个缀板12围设形成一个截面为矩形的中空柱体,该中空柱体即是本实施例中格构柱1的主体部分。
进一步地,支撑件11还包括沿格构柱1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三连接板113,第三连接板113宽度方向的一端固连于第一连接板111与第二连接板112的连接处,第三连接板113设置于第二连接板112远离第一连接板111的一侧,且第三连接板113与第二连接板112垂直设置。通过设置第三连接板113便于墙体2与格构柱1的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11为T型钢,第二连接板112为T型钢的腹板,第一连接板111和第三连接板113为T型钢腹板两侧的翼缘。
可选地,墙体2包括钢筋笼21和混凝土。相邻两个格构柱1之间均设置有钢筋笼21,钢筋笼21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格构柱1的第三连接板113固连。钢筋笼21包覆有混凝土。钢筋笼21包括地墙主筋211和地墙水平筋212。地墙主筋211沿地下连续墙的高度方向延伸。地墙水平筋212沿墙体2的走向延伸。本实施例中墙体2为本领域常用的地下连续墙墙体,具体结构和建造方法不再赘述。
可选地,本实施例提供的地下连续墙还包括沿格构柱1高度方向延伸的防浇灌铁皮13,格构柱1的四个缀板12中包括两个平行于地下连续墙走向的第一缀板和两个垂直于连续墙走向的第二缀板,第一缀板宽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防浇灌铁皮13,防浇灌铁皮13包括连接部131、第一遮挡部132和第二遮挡部133,连接部131贴附于第一缀板上,且与第一缀板固连,第一遮挡部132宽度方向的一端与连接部131固连,另一端与第二遮挡部133宽度方向的一端固连,第一遮挡部132与第一缀板成夹角设置,第一缀板上的两个防浇灌铁皮13的第二遮挡部133均平行于第一缀板,且分别向第一缀板的两侧伸出。在墙体2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防浇灌铁皮13起到遮挡作用,避免浇筑墙体2的混凝土溢流至第一缀板的一侧而导致混凝土包覆格构柱1,便于后续能够比较方便的拆除地墙拆除段墙体40。
可选地,如图4-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地下连续墙还包括浆囊3,地墙拆除段柱体20的容纳腔10靠近地墙非拆除段柱体30的部分填充有混凝土,地墙拆除段柱体20的容纳腔10未填充混凝土的部分设置有浆囊3,浆囊3沿格构柱1的高度方向延伸。本实施例中,地墙拆除段柱体20的容纳腔10底部有50cm的区域填充有混凝土,该部分混凝土与地墙非拆除段柱体30内填充的混凝土一体浇筑,也即是说,浆囊3的底部位于地墙拆除段柱体20与地墙非拆除段柱体30交界处上方50cm处。浆囊3用于填充泥浆,浆囊3内泥浆的填充需要在地墙非拆除段柱体30内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再进行,避免浆囊3提前填充泥浆影响地墙非拆除段柱体30内混凝土的浇筑。由于格构柱1的腔体10位于浆囊3下方的区域内浇筑有混凝土,在地墙拆除段柱体20内的浆囊3填充了泥浆后,就不需要在格构柱1内下反力箱或锁口管,节约工序时间,同时也节约成本。浆囊3填充的泥浆可重复使用。格构柱1内浇筑的混凝土与地墙2的混凝土为同标号的混凝土。
可选地,本实施例提供的地下连续墙还包括首开幅立柱4,首开幅立柱4设置于地下连续墙一端,首开幅立柱4与相邻的格构柱1之间连接有墙体2,首开幅立柱4为格构柱1、H型钢或十字型钢,也即是说,首开幅立柱4既可以采用上述的格构柱1,也可以采用H型钢或十字型钢等。本领域人员所公知的,地下连续墙包括首开幅、连接幅和闭合幅。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以格构柱1作为首开幅立柱4的地下连续墙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以H型钢作为首开幅立柱4的地下连续墙的部分结构示意图。首开幅立柱4、与首开幅立柱4相邻的格构柱1以及二者之间的墙体2组成首开幅。如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地下连续墙的连接幅的结构示意图,一段墙体2与一个格构柱1组成一个连接幅。
可选地,第三连接板113上设置有多个主筋穿行孔和多个附加筋穿行孔,主筋穿行孔和附加筋穿行孔均垂直于地下连续墙的走向设置。主筋穿行孔和附加筋穿行孔的设置位置根据底板200、中板300、顶板400和混凝土支撑梁位置具体确定,主筋穿行孔用于底板200、中板300、顶板400和混凝土支撑梁的主筋800的穿设,附加筋穿行孔用于底板200、中板300、顶板400和混凝土支撑梁的的附加筋900的穿设。
如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地墙拆除段墙体40拆除后格构柱1作为临时支撑的结构示意图,在地墙拆除段墙体40拆除后进行底板200、中板300、顶板400和混凝土支撑梁的建造时,底板200、中板300、顶板400和混凝土支撑梁垂直于地下连续墙走向的主筋800和附加筋900可以穿过第三连接板113上的主筋穿行孔和附加筋穿行孔,并焊接于相邻的缀板12上。底板200、中板300、顶板400和混凝土支撑梁平行于地下连续墙走向的主筋800和附加筋900可以焊接于相邻的缀板12上。其中附加筋900与缀板12之间满焊。图11和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格构柱1穿中板300的结构示意图,格构柱1穿底板200和顶板400的结构与格构柱1穿中板300的结构相同,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格构柱1穿冠梁500的结构示意图。后续也可以在地墙拆除段柱体20外加设立柱钢筋,并浇筑混凝土从而形成永久柱1100,立柱钢筋中包括立柱主筋1000。图14和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格构柱1浇筑成的永久柱1100穿中板300的结构示意图,永久柱1100穿底板200和顶板400的结构与永久柱1100穿中板300的结构相同,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格构柱1浇筑成的永久柱1100穿顶板400的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格构柱1内第二次浇筑混凝土以作为永久柱1100时,为了保证格构柱一次浇筑和二次浇筑的混凝土结合紧密,在格构柱1内二次浇筑混凝土前,需要凿除第一次浇筑的混凝土的顶端部分的松散混凝土,格构柱1内第一次浇筑混凝土时,在地墙拆除段柱体20内浇筑50cm的混凝土即是为了使第一次浇筑的混凝土的顶端位于地墙非拆除段墙体50的上方,便于后续地墙拆除段墙体40拆除后,格构柱1内第二次浇筑混凝土前,切开缀板12凿除格构柱1内第一次浇筑的混凝土顶部的松散部分。
可选地,第三连接板113上还设置有槽钢穿行孔,槽钢穿行孔垂直于地下连续墙的走向设置。如图8和图9所示,在后续施工中,在第三连接板113的槽钢穿行孔中穿入槽钢100,即可作为钢支撑600的支座系统,钢支撑600的具体设置方式为本领域的公知常识,这里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时,在槽钢穿行孔内传入槽钢100前需要拆除防浇灌铁皮13。
可选地,如图7和图10所示,在地墙拆除段墙体40拆除后,需在格构柱1过顶板400和底板200的区域上分别焊接止水钢板700,止水钢板700需要沿格构柱1周向焊接一圈。格构柱1过底板200区域上焊接止水钢板700的作用是防止地下水顺着格构柱1流入主体结构内。格构柱1过顶板400区域上焊接止水钢板700的作用是防止地表水顺着格构柱1流入主体结构内。同样的,在焊接止水钢板700前防浇灌铁皮13已拆除。
可选地,格构柱1上设置有保护垫块5,保护垫块5设置于防浇灌铁皮13与支撑件11之间,起到支撑防浇灌铁皮13的作用,保证浇筑地下连续墙的混凝土时格构柱1保持居中。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地下连续墙,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格构柱(1),所述格构柱(1)沿所述地下连续墙的高度方向延伸,多个所述格构柱(1)沿所述地下连续墙的走向间隔设置,所述格构柱(1)包括多个支撑件(11)和多个缀板(12),所述支撑件(11)与所述缀板(12)均沿所述格构柱(1)的高度方向延伸,多个所述支撑件(11)沿所述格构柱(1)的周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支撑件(11)之间均连接有所述缀板(12),所述支撑件(11)与所述缀板(12)围设形成容纳腔(10),所述格构柱(1)沿高度方向分为地墙拆除段柱体(20)和地墙非拆除段柱体(30),所述地墙非拆除段柱体(30)位于所述地墙拆除段柱体(20)下方,所述地墙非拆除段柱体(30)的容纳腔(10)内填充有混凝土;
墙体(2),其包括地墙拆除段墙体(40)和地墙非拆除段墙体(50),所述地墙拆除段墙体(40)连接相邻两个所述格构柱(1)的地墙拆除段柱体(20),所述地墙非拆除段墙体(50)连接相邻两个所述格构柱(1)的地墙非拆除段柱体(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连续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11)和所述缀板(12)均设置有四个,所述支撑件(11)包括:
第一连接板(111),其沿所述格构柱(1)的长度方向延伸;
第二连接板(112),其沿所述格构柱(1)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连接板(112)宽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11)宽度方向的一端固连,且所述第二连接板(112)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板(111)设置,所述缀板(12)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固连于相邻两个所述支撑件(11)的所述第一连接板(111)或分别固连于相邻两个所述支撑件(11)的所述第二连接板(1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连续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11)还包括沿所述格构柱(1)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三连接板(113),所述第三连接板(113)宽度方向的一端固连于所述第一连接板(111)与所述第二连接板(112)的连接处,所述第三连接板(113)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板(112)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板(111)的一侧,且所述第三连接板(113)与所述第二连接板(112)垂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连续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2)包括:
钢筋笼(21),相邻两个所述格构柱(1)之间均设置有所述钢筋笼(21),所述钢筋笼(21)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格构柱(1)的所述第三连接板(113)固连;
混凝土,所述钢筋笼(21)包覆有所述混凝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连续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21)包括:
地墙主筋(211),其沿所述地下连续墙的高度方向延伸;
地墙水平筋(212),其沿所述墙体(2)的走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连续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板(113)上设置有多个主筋穿行孔和多个附加筋穿行孔,所述主筋穿行孔和所述附加筋穿行孔均垂直于所述地下连续墙的走向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连续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板(113)上还设置有槽钢穿行孔,所述槽钢穿行孔垂直于所述地下连续墙的走向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连续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所述格构柱(1)高度方向延伸的防浇灌铁皮(13),所述格构柱(1)的四个所述缀板(12)中包括两个平行于所述地下连续墙走向的第一缀板和两个垂直于所述连续墙走向的第二缀板,所述第一缀板宽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防浇灌铁皮(13),所述防浇灌铁皮(13)包括连接部(131)、第一遮挡部(132)和第二遮挡部(133),所述连接部(131)贴附于所述第一缀板上,且与所述缀板(12)固连,所述第一遮挡部(132)宽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131)固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遮挡部(133)宽度方向的一端固连,所述第一遮挡部(132)与所述第一缀板成夹角设置,所述第一缀板上的两个所述防浇灌铁皮(13)的所述第二遮挡部(133)均平行于所述第一缀板,且分别向所述第一缀板的两侧伸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连续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浆囊(3),所述地墙拆除段柱体(20)的容纳腔(10)靠近所述地墙非拆除段柱体(30)的部分填充有混凝土,所述地墙拆除段柱体(20)的容纳腔(10)未填充混凝土的部分设置有所述浆囊(3),所述浆囊(3)沿所述格构柱(1)的高度方向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连续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首开幅立柱(4),所述首开幅立柱(4)设置于所述地下连续墙一端,所述首开幅立柱(4)与相邻的所述格构柱(1)之间连接有所述墙体(2),所述首开幅立柱(4)为所述格构柱(1)、H型钢或十字型钢。
CN202320529783.7U 2023-03-17 2023-03-17 地下连续墙 Active CN2193156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29783.7U CN219315694U (zh) 2023-03-17 2023-03-17 地下连续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29783.7U CN219315694U (zh) 2023-03-17 2023-03-17 地下连续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15694U true CN219315694U (zh) 2023-07-07

Family

ID=870255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29783.7U Active CN219315694U (zh) 2023-03-17 2023-03-17 地下连续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156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00813B (zh) 一种基坑支护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JP3556559B2 (ja) 地下構造物施工法
KR20130105147A (ko) 강합성 지하차도 시공 공법
CN103469798A (zh)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5586985B (zh) 一种地铁围护结构的修建方法及一种地铁围护结构
WO2023213117A1 (zh) 一种临河既有路基路堤墙段加宽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1144503U (zh) 一种高陡地形桥隧相接段明洞接长结构
CN112681374A (zh) 一种复杂条件下浅埋暗挖通道盖挖逆作法施工方法
KR101296856B1 (ko) 지하 구조물의 벽체 보강 구조체 및 이를 이용한 지하 구조물의 구축방법
CN219315694U (zh) 地下连续墙
KR100510092B1 (ko) 프리캐스트 콘크리트 판넬과 강재 거더가 결합된 일체형골조를 이용한 지중아치형구조물 및 그 시공방법
KR20060117746A (ko) 지하층 골조부의 골조용 피씨거더부재, 이를 이용한 지하층골조부의 조립구조 및 그 시공방법
KR101234270B1 (ko) 강관과 유공관을 이용한 비개착 굴착공법
JP2000144769A (ja) 宅地等造成のための山止め工事工法
CN114319437A (zh) 一种暗挖建造明挖增层竖井处挡墙结构的施工方法
KR101077242B1 (ko) 흙막이 벽체와 철골 기둥을 이용한 지하 구조물 시공 방법
KR101524302B1 (ko) 무가시설의 지중 구조물 시공방법
CN219952030U (zh) 预制墙面板悬臂式可绿化生态挡墙
CN221218828U (zh) 一种基于基坑施工用支撑结构
JP2571426B2 (ja) 山止め壁の構築方法
CN104912200B (zh) 一种地下浅层全自动停车库的建造方法
CN115341906B (zh) 圆形竖井马头门进洞施工方法
CN118029415B (zh) 一种预制边坡垂直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KR101516746B1 (ko) 거더의 시공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무가시설의 지중 구조물 시공방법
CN217840090U (zh) 用于桩板式挡墙的全高反滤层框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