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07216U - 一种适用于脑梗死患者的助力起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脑梗死患者的助力起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07216U
CN219307216U CN202223548958.3U CN202223548958U CN219307216U CN 219307216 U CN219307216 U CN 219307216U CN 202223548958 U CN202223548958 U CN 202223548958U CN 219307216 U CN219307216 U CN 2193072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ient
plate
supporting
cerebral infarction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4895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秀玲
孙立杰
方海丽
胡安琪
郭士琪
薛静雅
程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jilin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cm)
Original Assigne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jilin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cm)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jilin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cm) filed Critical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jilin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cm)
Priority to CN20222354895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072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072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072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脑梗死患者的助力起床装置,包括床架,所述床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承重杆,所述承重杆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滑板、滑轨和支撑短板,改良后的助力起床装置,结合患者起身,身体由正面转向侧面时,身体一侧的活动轨迹特点,而设置的支撑滑板和滑轨的弧形结构,让患者可以在起身时,右手或者右手腕部分置于手部扶板的顶部,只要有少许的向前推的力,即可让手部扶板通过支撑滑板的滑槽滑动,一部分支撑滑板给了患者起身的支点和支撑力,一部分手部扶板向前滑动的力增加患者起身的惯性力,让起身更方便省力,也可以拉住拉环,让患者有选择性的,可以根据自身的身体活动情况,选择便于起身的部件。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脑梗死患者的助力起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脑梗死患者的助力起床装置。
背景技术
脑梗死也叫脑梗塞,是指脑中的血管堵塞了,这根血管所供应的脑组织得不到血和氧的供应而发生了脑细胞的死亡,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症状,如果是内囊部位的梗塞,就会出现半身的瘫痪、麻木以及眼睛看不清东西等。
综合脑梗死患者的症状,那么相对于他们在日常起居中的经常会遇到起床困难这一难题,并且老年人的肌肉容量和肌肉力量本身就有所下降,导致在起床时力量不足,所以在助老器械中,助力起床装置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现有专利(公开号:CN113101089B)公开了一种助力起床装置,包括:机架;驱动机构,包括两部分驱动组件;每部分驱动组件包括手摇件、传动组件、齿轮和设置在机架上的弧形齿条;托肩机构,设置在所述驱动机构上,用于拖住使用者的肩部;其中,当使用者摇动手摇件时,所述手摇件通过传动组件驱动齿轮在弧形齿条上移动,以使托肩机构托起使用者的肩部做弧形运动,实现起床操作。本发明的助力起床装置采用机架、驱动机构和托肩机构装配而成,驱动组件包括手摇件、传动组件、齿轮和设置在机架上的弧形齿条,结构简单,装置自重小,无需外界电源,使用者的起床速度可以根据手动摇动手摇件的频率来调节,使起床速度同自身的身体状况相适应。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1、不论患者情况,整体结构都是同样的走向和助力方式,不能考虑到一些相对身体状况良好的患者,可以在安全的自己起身的条件下,通过结构设计适当增加一些助力帮助患者起身;2、起床助力装置大部分只考虑患者的腿部活动问题,没有考虑到上肢的肌肉无力的情况,以及护理人员在协助患者起身时,需要给身体转向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脑梗死患者的助力起床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统一的助力方式却不能根据患者情况调节以及只考虑患者的腿部活动问题,没有考虑到上肢的起床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脑梗死患者的助力起床装置,包括床架,所述床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承重杆,所述承重杆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滑板、滑轨和支撑短板,且支撑滑板位于滑轨的下方,支撑短板位于支撑滑板的右后方,所述支撑滑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支撑滑板的滑槽滑动连接有手部扶板,所述手部扶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扶手带,所述手部扶板的内壁分别插接连接有转轴和固定轴,且转轴位于固定轴的前方,所述转轴的外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固定轴的外部滑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滑轨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拉环,所述承重杆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支撑滑板呈弧线形条状体结构,且手部扶板通过支撑滑板构成滑动结构。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转动板通过转轴构成转动结构。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挡板通过固定轴构成滑动结构。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限位块设有多个,且沿支撑滑板呈路径阵列分布结构。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拉环通过滑轨构成滑动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根据患者起身,身体由正面转向侧面时,身体一侧的活动轨迹而设置的支撑滑板的弧形结构,让患者可以在起身时,右手或者右手腕部分置于手部扶板的顶部,只要有少许的向前推的力,即可让手部扶板通过支撑滑板的滑槽滑动,一部分支撑滑板给了患者起身的支点和支撑力,一部分手部扶板向前滑动的力增加患者起身的惯性力,让起身更方便。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手部扶板和拉环两个点作为患者起身的力的支点,让患者有选择性的,可以根据自身的身体活动情况,选择便于起身的部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滑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滑板局部放大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手部扶板侧视全剖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床架;2、承重杆;3、支撑滑板;4、滑轨;5、支撑短板;6、限位块;7、手部扶板;8、扶手带;9、转轴;10、固定轴;11、转动板;12、挡板;13、拉环;14、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工作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脑梗死患者的助力起床装置,包括床架1,床架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承重杆2,承重杆2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滑板3、滑轨4和支撑短板5,且支撑滑板3位于滑轨4的下方,支撑短板5位于支撑滑板3的右后方,支撑滑板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块6,支撑滑板3的滑槽滑动连接有手部扶板7,手部扶板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扶手带8,手部扶板7的内壁分别插接连接有转轴9和固定轴10,且转轴9位于固定轴10的前方,转轴9的外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板11,固定轴10的外部滑动连接有挡板12,滑轨4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拉环13,承重杆2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4。
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支撑滑板3呈弧线形条状体结构,且手部扶板7通过支撑滑板3构成滑动结构;因为支撑滑板3的弧形结构是根据患者起身时,身体由正面转向侧面时,身体一侧的活动轨迹而设置的,所以患者可以在起身时,右手或者右手腕部分置于手部扶板7的顶部,只要有少许的向前推的力,即可让手部扶板7通过支撑滑板3的滑槽滑动。
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转动板11通过转轴9构成转动结构;为了手部扶板7向前滑动时,不会因为患者的肌无力或者不小心将手部扶板7又向后拉回,设置了只能顺时针转动的转动板11,如果有向后打滑的力,那么挡板12也会挡住转动板11的逆时针转动,从而避免了手部扶板7打滑的情况,增加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挡板12通过固定轴10构成滑动结构;为了让滑动至支撑滑板3末端的手部扶板7能够复位,所以向上拉动挡板12,使固定轴10因为挡板12的滑动,其一端从挡板12的滑槽顶端移动到挡板12的滑槽末端,从而再将挡板12以固定轴10的轴心为转动中心顺时针转动,并从竖直状态变为水平状态,转动板11没有了挡板12的阻挡,即可以逆时针转动,并从支撑滑板3的滑槽末端回到初始位置。
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限位块6设有多个,且沿支撑滑板3呈路径阵列分布结构;限位块6为三棱柱体结构,其一侧的竖直平面与转动板11某一状态时下端一侧的竖直平面保持平行,所以转动板11打滑时,两个平行的平面会有相向的力,从而限位块6也限制了转动板11向初始方向滑动,且在支撑滑板3的任一位置都能限制。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拉环13通过滑轨4构成滑动结构;拉环13也可以作为患者起身时的力的支点,并且拉环13根据患者的移动而在滑轨4上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和优点:该适用于脑梗死患者的助力起床装置在使用时,工作过程如下: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首先患者在医院病床靠背升起后,也就是床架1的靠背部分升起后,将右手或者右手腕部分置于手部扶板7的顶部,并选择性的握住扶手带8,只要有少许的向前推的力,即可让手部扶板7通过支撑滑板3的滑槽滑动,此时转动板11通过转轴9顺时针转动,支撑滑板3给了患者起身的支点和支撑力,手部扶板7向前滑动的力也增加患者起身的惯性力,如果有向后打滑的力,那么挡板12也会挡住转动板11的逆时针转动,从而避免了手部扶板7向初始方向滑动,患者可将另一只手置于支撑短板5上,作为另一个支点,当手部扶板7从支撑滑板3的滑槽初始位置滑动到末端位置时,身体也根据手部扶板7的运动轨迹由正面转向侧面,也就使患者能够起身并面向床的侧边,为了让滑动至支撑滑板3末端的手部扶板7能够复位,所以向上拉动挡板12,使固定轴10因为挡板12的滑动,其一端从挡板12的滑槽顶端移动到挡板12的滑槽末端,从而再将挡板12以固定轴10的轴心为转动中心顺时针转动,并从竖直状态变为水平状态,转动板11没有了挡板12的阻挡,即可以逆时针转动,并从支撑滑板3的滑槽末端回到初始位置,最后,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是否是握住拉环13,拉环13也可以作为患者起身时的力的支点,并且拉环13根据患者的移动而在滑轨4上滑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工作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适用于脑梗死患者的助力起床装置,包括床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承重杆(2),所述承重杆(2)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滑板(3)、滑轨(4)和支撑短板(5),且支撑滑板(3)位于滑轨(4)的下方,支撑短板(5)位于支撑滑板(3)的右后方,所述支撑滑板(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块(6),所述支撑滑板(3)的滑槽滑动连接有手部扶板(7),所述手部扶板(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扶手带(8),所述手部扶板(7)的内壁分别插接连接有转轴(9)和固定轴(10),且转轴(9)位于固定轴(10)的前方,所述转轴(9)的外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板(11),所述固定轴(10)的外部滑动连接有挡板(12),所述滑轨(4)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拉环(13),所述承重杆(2)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脑梗死患者的助力起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滑板(3)呈弧线形条状体结构,且手部扶板(7)通过支撑滑板(3)构成滑动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脑梗死患者的助力起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11)通过转轴(9)构成转动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脑梗死患者的助力起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2)通过固定轴(10)构成滑动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脑梗死患者的助力起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6)设有多个,且沿支撑滑板(3)呈路径阵列分布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脑梗死患者的助力起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环(13)通过滑轨(4)构成滑动结构。
CN202223548958.3U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适用于脑梗死患者的助力起床装置 Active CN2193072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48958.3U CN219307216U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适用于脑梗死患者的助力起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48958.3U CN219307216U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适用于脑梗死患者的助力起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07216U true CN219307216U (zh) 2023-07-07

Family

ID=870039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48958.3U Active CN219307216U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适用于脑梗死患者的助力起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072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20623B (zh) 一种妇产科产妇用辅助起身病床
CN110236844B (zh) 一种便于取放物品型医疗护理推车
CN219307216U (zh) 一种适用于脑梗死患者的助力起床装置
CN111358638B (zh) 一种偏瘫患者卧坐位互换协助装置
CN211326686U (zh) 一种护理科用辅助康复按摩装置
CN112704611A (zh) 一种辅助心血管患者活动及翻身的支架
CN210433650U (zh) 一种能够收纳的病床摇把
CN210170308U (zh) 一种外科重症患者用转运装置
CN210521243U (zh) 具有重心自动调整功能的康复站立床
CN216257974U (zh) 一种兼具床椅功能的升降式移位车
CN110384895A (zh) 呼吸内科辅助治疗装置
CN212575220U (zh) 多功能老年病人助行器
CN115068232A (zh) 一种妇产科具备辅助站立功能的座椅装置
CN213099172U (zh) 一种老年患者用行走辅助装置
CN110279980B (zh) 一种医药外科护理用腿部康复装置
CN212090138U (zh) 一种picc换药椅子
CN211675042U (zh) 一种上下床辅助机构及辅助床
CN209575170U (zh) 一种临床医学辅助急救装置
CN208989407U (zh) 一种具备担架功能的轮椅
CN112120897A (zh) 下肢医疗康复机构
CN216628941U (zh) 一种便于折叠的轮椅用腿部支撑装置
CN112741737A (zh) 一种可变形轮椅式病床
CN213553082U (zh) 一种老年人护理辅助起身装置
CN213406628U (zh) 一种轮椅床
CN212972291U (zh) 一种多功能门诊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