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06564U - 一种用于防水底盘的卡接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防水底盘的卡接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06564U
CN219306564U CN202223205206.7U CN202223205206U CN219306564U CN 219306564 U CN219306564 U CN 219306564U CN 202223205206 U CN202223205206 U CN 202223205206U CN 219306564 U CN219306564 U CN 2193065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ssis
clamping
clamping part
dry
w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0520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威成
雷铮
梁泽彬
彭展钊
林黎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Linghe Composite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Linghe Composite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Linghe Composite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Linghe Composite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0520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065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065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065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底盘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防水底盘的卡接件,包括均为U型且相互连通的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垂直设置,且第一卡接部的U型开口与第二卡接部的U型开口均朝向同一方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增加干区底盘与湿区底盘之间连接的可靠性与连接后的密封性,避免干区底盘与湿区底盘交界处出现渗漏而导致积水与发霉现象,使防水底盘保持干净卫生。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防水底盘的卡接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底盘连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防水底盘的卡接件。
背景技术
现代卫浴流行干湿分离设计,相应地,作为卫浴的底盘也有干区底盘与湿区底盘的划分,常规的做法是将干区底盘与湿区底盘直接通过打胶进行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容易在干区底盘与湿区底盘交界处出现渗漏,长期以往,会导致渗漏处积水发霉,甚至会影响到下一层邻居的卫浴天花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防水底盘的卡接件,可将干区底盘与湿区底盘进行连接,实现干区底盘与湿区底盘交界处的良好密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用于防水底盘的卡接件,包括均为U型且相互连通的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垂直设置,且第一卡接部的U型开口与第二卡接部的U型开口均朝向同一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防水底盘的卡接件用于将干区底盘与湿区底盘进行连接成为一个防水底盘整体,干区底盘与湿区底盘端部平齐,且两者各具有一条防水边沿,而本实用新型的卡接件用于连接干区底盘与湿区底盘的端部及两者相邻的两条防水边沿。作为其中一个实施例,干区底盘与湿区底盘均为具有相同尺寸的方形结构,卡接件与两者的连接方式具体如下:通过将卡接件整体倒扣,使U型的第一卡接部位于干区底盘与湿区底盘交界处的端部,此处的交界处指的是干区底盘与湿区底盘相邻的两条防水边沿,使第一卡接部的一部分与干区底盘的边沿卡接,另一部分与湿区底盘的边沿卡接,以实现整个防水底盘外侧的连接;同时使U型的第二卡接部位于干区底盘与湿区底盘交界处,使交界处位于第二卡接部内侧;还可以先在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内部先填充密封胶,然后倒扣安装到干区底盘与湿区底盘拼接的位置;再沿着卡接件边缘打上密封胶;由于密封面在底盘内部,不仅可使密封效果良好,还可使外观整洁、美观。卡接件同时兼具使干区底盘与湿区底盘连接与交界处密封的性能,上方的水气由于卡接件的阻挡,从卡接件外侧流落到干区底盘或湿区底盘内部,而避免渗漏至干区底盘与湿区底盘的交界处。
优选地,第二卡接部的高度小于第一卡接部的高度,且第二卡接部与第一卡接部的中部或下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接部包括第一侧、第二侧、第一连接侧,所述第一连接侧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及所述第二侧连接,所述第二卡接部与所述第一侧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侧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侧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第二卡接部包括第三侧、第四侧、第二连接侧,所述第二连接侧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侧及所述第四侧连接,且第三侧、第四侧、第二连接侧均与第一侧连接,第三侧与第四侧的高度相等。
优选地,第三侧及第四侧的端面与第一侧的端面平齐。
优选地,还包括U型的第三卡接部,所述第三卡接部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垂直设置且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平行或共面设置,第三卡接部分别与第一卡接部及第二卡接部连通,且第三卡接部的U型开口与第一卡接部及第二卡接部的U行开口朝向同一方向。
优选地,所述第三卡接部的侧面与所述第二卡接部的侧面共面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三卡接部的结构与所述第一卡接部的结构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或第二卡接部和/或第三卡接部的内侧边沿设有凸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可增加干区底盘与湿区底盘之间连接的可靠性与连接后的密封性,避免干区底盘与湿区底盘交界处出现渗漏而导致积水与发霉现象,使防水底盘保持干净卫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防水底盘的卡接件实施例1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防水底盘的卡接件实施例1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防水底盘的卡接件实施例2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防水底盘的卡接件实施例2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防水底盘的卡接件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防水底盘的卡接件的安装场景示意图;
图7为图6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图6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示标记说明如下:
1、第一卡接部;11、第一侧;12、第二侧;13、第一连接侧;2、第二卡接部;21、第三侧;22、第四侧;23、第二连接侧;3、第三卡接部;31、第五侧;32、第六侧;33、第三连接侧;4、凸棱;101、干区底盘;102、湿区底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图6至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防水底盘的卡接件的第一实施例,包括均为U型且相互连通的第一卡接部1与第二卡接部2,第一卡接部1与第二卡接部2垂直设置,且第一卡接部1的U型开口与第二卡接部2的U型开口均朝向同一方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第二卡接部2的高度小于第一卡接部1的高度,且第二卡接部2与第一卡接部1的中部或下部连接。
作为一个防水盘整体进行考虑,干区底盘101与湿区底盘102的交界处为防水盘的内侧,故此处的干区底盘101与湿区底盘102相邻的防水边沿的高度稍低一些,便于干区底盘101与湿区底盘102之间的跨越,而将防水盘的外侧,即干区底盘101与湿区底盘102的不相邻的边沿的高度稍高一些,有利于外侧边沿的防水,因此,为了与干区底盘101及湿区底盘102的设置相匹配,将与干区底盘101及湿区底盘102外侧连接的第一卡接部1的高度设置得比与干区底盘101及湿区底盘102相邻侧连接的第二卡接部2的高度稍高。第二卡接部2与第一卡接部1的中部或下部连接也是可便于使卡接件的整体形状与干区底盘101及湿区底盘102的连接形状更吻合,可进一步提升密封性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第一卡接部1包括第一侧11、第二侧12、第一连接侧13,第一连接侧13两端分别与第一侧11及第二侧12连接,第二卡接部2与第一侧11连接。第一侧11与第二侧12相向设置,在第一侧11与第二侧12形成的容纳空间可用于放置干区底盘101与湿区底盘102的外侧防水边沿,具体地,第一卡接部1倒扣时,第一侧11靠近第二侧12的侧部与干区底盘101及湿区底盘102的外侧防水边沿的内侧贴合,第二侧12靠近第一侧11的侧部与干区底盘101及湿区底盘102的外侧防水边沿的外侧贴合。第一卡接部1与干区底盘101与湿区底盘102之间也可采用略过盈配合的方式实现,以增加连接的可靠性;当然,第一卡接部1与干区底盘101与湿区底盘102之间也可采用间隙配合,在配合的间隙中填充密封胶,利用密封胶既可提升连接的可靠性,也可增加密封性。若将第一卡接部1划分为左右两部分,则这两部分分别与干区底盘101及湿区底盘102连接,进而实现防水底盘的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第二侧12的高度大于第一侧11的高度。
位于外侧的第二侧12,高度更高一些,可增加与干区防水底盘及湿区防水底盘的接触面积,提升连接的稳固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第二卡接部2包括第三侧21、第四侧22、第二连接侧23,第二连接侧23两端分别与第三侧21及第四侧22连接,且第三侧21、第四侧22、第二连接侧23均与第一侧11连接,第三侧21与第四侧22的高度相等。
第三侧21与第四侧22之间形成容纳空间,可用于容纳干区底盘101与湿区底盘102的相邻侧,通过第二卡接部2与干区底盘101与湿区底盘102的相邻侧进行卡接,实现干区底盘101与湿区底盘102交界处的连接与密封。进一步地,可通过对第二卡接部2的长度进行相应地设置,使第二卡接部2覆盖整个干区底盘101与湿区底盘102的交界处,以对防水底盘形成良好的密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第三侧21及第四侧22的端面与第一侧11的端面平齐。
第二卡接部2安装于防水底盘的内部,为了与防水底盘内部的构造相匹配,第二卡接部2的高度设置得低于第一卡接部1的高度。第二卡接部2与第一卡接部1可以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制作,使第二卡接部2与第一卡接部1连接处覆盖的干区底盘101与湿区底盘102的连接位置也可做到避免水渗透,进一步提升防水底盘的密封性能。
实施例2
如图3至图4,图6和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防水底盘的卡接件的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类似,所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U型的第三卡接部3,第三卡接部3与第一卡接部1垂直设置且与第二卡接部2平行或共面设置,第三卡接部3分别与第一卡接部1及第二卡接部2连通,且第三卡接部3的U型开口与第一卡接部1及第二卡接部2的U行开口朝向同一方向。
第一卡接部1、第二卡接部2、第三卡接部3均为倒扣的U型结构,其中,第一卡接部1与第三卡接部3成直角设置,且第一卡接部1内侧与第三卡接部3的内侧连通。此种结构的卡接件适用于尺寸大小不同的干区底盘101与湿区底盘102,如湿区底盘102为尺寸稍小的方形结构,干区底盘101为尺寸稍大的方形结构,则在湿区底盘102与干区底盘101连接处会形成一个阳角,第一卡接部1用于连接阳角的一侧即前文的湿区底盘102侧,第三卡接部3则用于连接阳角的另一侧即前文的干区底盘101侧,第二连接部则保持不变,仍是用于连接干区底盘101与湿区底盘102的相邻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第三卡接部3的侧面与第二卡接部2的侧面共面设置。
由于干区底盘101的防水边沿的厚度一致,故第三卡接部3的侧面与第二卡接部2的侧面共面设置可便于与干区底盘101的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第三卡接部3的结构与第一卡接部1的结构相同。
第三卡接部3包括第五侧31、第六侧32、第三连接侧33,第三连接侧33的一端与第五侧31连接,另一端与第六侧32连接,而第五侧31与第一侧11连接成为直角,第六侧32与第二侧12连接成为直角,第五侧31在安装后位于干区底盘101的内面,而第六侧32在安装后位于干区底盘101的外面,故第五侧31的高度小于第六侧32的高度,可便于连接,且可提升连接可靠性,再者,第一卡接部1、第二卡接部2、第三卡接部3可一体成型,第五侧31与第一侧11端面保持齐平,可便于卡接件的出模。
实施例3
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防水底盘的卡接件的第三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类似,所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卡接部1和/或第二卡接部2和/或第三卡接部3的内侧边沿设有凸棱4。
在第一卡接部1的内侧边沿设置凸棱4,使凸棱4围绕的内侧面之间形成一个凹面,便于藏胶,也可以增加用于与干区底盘101及湿区底盘102粘接的胶水量,进一步提升连接可靠性与密封性。同理,在第二卡接部2及第三卡接部3的内侧边沿设置凸棱4的目的与在第一卡接部1的内侧边沿设置凸棱4的目的一样,均可便于藏胶,进一步提升连接可靠性与密封性。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防水底盘的卡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均为U型且相互连通的第一卡接部(1)与第二卡接部(2),所述第一卡接部(1)与所述第二卡接部(2)垂直设置,且第一卡接部(1)的U型开口与第二卡接部(2)的U型开口均朝向同一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水底盘的卡接件,其特征在于,第二卡接部(2)的高度小于第一卡接部(1)的高度,且第二卡接部(2)与第一卡接部(1)的中部或下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水底盘的卡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1)包括第一侧(11)、第二侧(12)、第一连接侧(13),所述第一连接侧(13)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11)及所述第二侧(12)连接,所述第二卡接部(2)与所述第一侧(1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防水底盘的卡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12)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侧(11)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防水底盘的卡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接部(2)包括第三侧(21)、第四侧(22)、第二连接侧(23),所述第二连接侧(23)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侧(21)及所述第四侧(22)连接,且第三侧(21)、第四侧(22)、第二连接侧(23)均与第一侧(11)连接,第三侧(21)与第四侧(22)的高度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防水底盘的卡接件,其特征在于,第三侧(21)及第四侧(22)的端面与第一侧(11)的端面平齐。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防水底盘的卡接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U型的第三卡接部(3),所述第三卡接部(3)与所述第一卡接部(1)垂直设置且与所述第二卡接部(2)平行或共面设置,第三卡接部(3)分别与第一卡接部(1)及第二卡接部(2)连通,且第三卡接部(3)的U型开口与第一卡接部(1)及第二卡接部(2)的U行开口朝向同一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防水底盘的卡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卡接部(3)的侧面与所述第二卡接部(2)的侧面共面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防水底盘的卡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卡接部(3)的结构与所述第一卡接部(1)的结构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防水底盘的卡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1)和/或第二卡接部(2)和/或第三卡接部(3)的内侧边沿设有凸棱(4)。
CN202223205206.7U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用于防水底盘的卡接件 Active CN2193065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05206.7U CN219306564U (zh)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用于防水底盘的卡接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05206.7U CN219306564U (zh)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用于防水底盘的卡接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06564U true CN219306564U (zh) 2023-07-07

Family

ID=87027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05206.7U Active CN219306564U (zh)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用于防水底盘的卡接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065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38083B1 (ko) 단열 및 차수 구조를 구비한 커튼월
CN107781958B (zh) 风道组件及空气净化器
CN219306564U (zh) 一种用于防水底盘的卡接件
CN209837413U (zh) 一种金属面复合幕墙板组件
CN201115090Y (zh) 户外型机柜的柜门
CN212427575U (zh) 冷库板连接结构
CN111206707B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金属面复合幕墙板组件
CN111114656A (zh) 防漏水箱体
CN211625634U (zh) 一种屋顶空调机组的防漏结构
CN211641861U (zh) 底板结构与下壳体
CN212815998U (zh) 一种卫浴间干湿分区防水底盘
CN211171596U (zh) 一种具有双层止水带结构的桥梁伸缩缝
CN214034154U (zh) 一种用于墙体条板板缝的防水密封胶条
CN111547139B (zh) 无人车顶部防水结构及无人车
CN221073155U (zh) 一种可进行拼接的防火幕墙
CN219960489U (zh) 光伏板速插式防漏水结构与组合框架
CN209336640U (zh) 车辆前机舱结构和车辆
CN219467513U (zh) 车门框密封结构及汽车
CN214307521U (zh) 空调箱体
CN217383285U (zh) 空调箱体
CN219918769U (zh) 光伏组件边框结构
CN220870268U (zh) 管密封结构以及密封组件
CN211646911U (zh) 一种装配式房屋顶板
CN216699925U (zh) 光伏装置
CN215907017U (zh) 一种用于提高建筑物保温性能的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