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60489U - 光伏板速插式防漏水结构与组合框架 - Google Patents

光伏板速插式防漏水结构与组合框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60489U
CN219960489U CN202320880010.3U CN202320880010U CN219960489U CN 219960489 U CN219960489 U CN 219960489U CN 202320880010 U CN202320880010 U CN 202320880010U CN 219960489 U CN219960489 U CN 2199604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section bar
photovoltaic panel
combination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8001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楚鑫
林斯鹏
苏冬梅
蔡丽珍
陈锐钿
黄祝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Jinyuan Solar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Guangdong Jinyuan Solar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Jinyuan Solar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Guangdong Jinyuan Solar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Jinyuan Solar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Guangdong Jinyuan Solar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Jinyuan Solar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8001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604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604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604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光伏板速插式防漏水结构,其由具有第一固定槽的第一型材、具有第二固定槽的第二型材构成,所述第一、第二型材均呈直条状,第一型材腔管部外侧的第一组合边沿自下向上拗折形成下插合沟,第二型材腔管部外侧的第二组合边沿自上向下拗折形成上插合沟,组合所述第一、第二型材至两者上壁、下壁均齐平时,第一组合边沿、第二组合边沿对应插合至上、下组合沟内,且上插合沟与第一组合边沿、下插合沟与第二组合边沿对应围合形成上、下溢胶腔。其组合过程简单,形成防水结构所需施加的防水胶相对较少、防水效果稳定且施工过程便利,其作为组合框架应用至太阳能光伏板,具有较强的实际运用价值。

Description

光伏板速插式防漏水结构与组合框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池组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板速插式防漏水结构,与具有该防漏水结构的组合框架。
背景技术
随着光伏屋顶发电技术的发展,直接使用太阳能电池组件与建筑屋顶一体化安装的方式,已受到市场的认可。目前现有的主流的安装方案,是直接将太阳能电池组件安装至屋顶的龙骨架上,且部分产品为了提高防水效果,会在相邻的太阳能光伏板边框组合边框之间设置某种防水结构,防水结构有通过拼接式结构、胶黏式结构或两者共同运用的方案。但此类方案具有以下缺点,其一是分体式的龙骨架需要与组合边框进行组合,较为繁琐;另相邻的太阳能光伏板组合边框之间如单纯采用拼接式结构的方案,容易因拼接部位卡扣件松脱而导致出现缝隙而遇水泄露,又如单纯采用防水胶等胶黏式的方案需要操作工复核胶黏情况,并且在施工中,为节约胶黏材料可能存在施加不充分情况,此种不规范的操作情况也常导致实际运用时防水效能下降;采用两种方案共同运用的方式,通常来说能够减少单独方案可能出现的缝隙遇水泄露现象,但难以解决单纯采用胶黏方案所带来的,相对较为繁琐的操作,并且不合宜的插合结构,与防水胶之间并不能形成良好的缝隙封合结构,在长期户外严苛环境下,太阳能电池组件之间的拼合部位发挥防水效能,其寿命期并不如往往预期。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板速插式防漏水结构,其能够组合过程简单,形成防水结构所需施加的防水胶相对较少、防水效果稳定且施工过程便利,其作为组合框架应用至太阳能光伏板,具有较强的实际运用价值。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手段加以实施:
一种光伏板速插式防漏水结构,其其由具有第一固定槽的第一型材、具有第二固定槽的第二型材构成,第一、第二型材可选用强韧且耐候性强的树脂基复合材料,并将其制成呈直条状,第一型材腔管部外侧的第一组合边沿自下向上拗折形成下插合沟,第二型材腔管部外侧的第二组合边沿自上向下拗折形成上插合沟,组合所述第一、第二型材至两者上壁、下壁均齐平时,第一组合边沿、第二组合边沿对应插合至上、下组合沟内,且上插合沟与第一组合边沿、下插合沟与第二组合边沿对应围合形成上、下溢胶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组合边沿、第二组合边沿对应过盈配合地插合至上、下组合沟。
进一步的,组合所述第一、第二型材至两者上壁、下壁均齐平时,第一组合边沿、第二组合边沿的交叠区不少于型材高度的四分之一。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第二型材的上沿交界之间相互形成凹陷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第二固定槽对应设置于第一、第二型材上部,第一、第二固定槽上侧壁对应为所述第一、第二型材的上壁,第一、第二固定槽下侧壁对应为第一、第二型材腔管部顶壁。
进一步的,第一、第二固定槽的内侧壁上均至少设置有一条溢胶槽。
进一步的,所述溢胶槽包括侧壁溢胶槽和底部溢胶槽。
进一步的,至少一侧壁溢胶槽设置于近固定槽开口一侧,且侧壁溢胶槽底部朝向底壁一侧;所述底部溢胶槽设置于近固定槽底壁一侧并沿底壁外扩。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第二型材腔管部底壁为所述下壁,第一、第二型材腔管部底壁均向固定槽开口侧方向水平延伸形成固定板。
进一步的,同一太阳能光伏板的外周边沿,被第一固定槽围合并包夹,或被第二固定槽围合并包夹;相邻组合设置的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等长设置。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之处:
通过本光伏板速插式防漏水结构,在施加较少量的防水胶时,上、下组合沟即可对应挤出的多余防水胶并溢流至多个相邻贴合部位,实现以少量施加防水胶并良好具有防水效果的同时,也为组合部带来稳固嵌合作用;
采用相邻组合设置的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等长设置的结构,在安装至同类构型的太阳能光伏板后,能使相邻的两组光伏板速插式防漏水结构之间的凹陷槽是呈同一直线,故在沿凹陷槽补足施加防水胶时,胶枪喷头能够便利地沿凹陷槽拖行并进行防水胶的补足,操作简单便利;
在固定槽内溢胶槽,能使涂覆防水胶后的太阳能光伏板边沿和固定槽在相互插合过程中,使多余的防水胶会残存在溢胶槽内,从而有效提高固定槽和太阳能光伏板边沿之间的粘合力,合理地设置溢胶槽的位置与形态,还能在防水胶固化后形成具有一定的抗脱离性能的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光伏板速插式防漏水结构的组合框架的剖面示意图。
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图1显示了具有光伏板速插式防漏水结构的组合框架,其由左侧的第一型材1和右侧的第二型材2组合而成,第一型材1、第二型材2均采用玻璃纤维增强的聚氨酯作为材料,通过注射成型的方式制成呈条状的结构,第一太阳能光伏板41、第二太阳能光伏板42采用相同的构型,具体的:
第一型材腔管部15右外侧的第一组合边沿11自下向上拗折形成下插合沟12,第一固定槽13设置于第一型材1上部,第一固定槽上侧壁131形成第一型材1上壁,第一型材腔管部15顶壁形成第一固定槽下侧壁132,使第一固定槽13的开口朝向左侧,第一太阳能光伏板41的外周边沿,被第一固定槽13围合并包夹;
第二型材腔管部25左外侧的第二组合边沿21自上向下拗折形成上插合沟22,第二固定槽23设置于第二型材2上部,第二固定槽上侧壁231形成第二型材2上壁,第二型材腔管部25顶壁形成第二固定槽下侧壁232,使第二固定槽23的开口朝向右侧,第二太阳能光伏板42的外周边沿,被第二固定槽23围合并包夹;
通过在第一组合边沿11右侧壁、第二组合边沿21左侧壁对应涂覆防水胶,再组合第一、第二型材(1,2)至两者第一型材1上壁和第二型材2上壁齐平、以及第一型材1下壁和第二型材2下壁齐平时,此时第一组合边沿11插合至上组合沟内,第二组合边沿21插合至下组合沟内形成组合部,并且上插合沟22与第一组合边沿11、下插合沟12与第二组合边沿21对应围合形成上、下溢胶腔。故沿第一组合边沿11右侧壁、第二组合边沿21左侧壁对应施加较少量的防水胶时,上、下组合沟即可对应挤出的多余防水胶,并溢流至上溢胶腔、下溢胶腔、第一组合边沿11与第二型材2、第二组合边沿21与第一型材1之间的相邻贴合部位外,能以少量施加防水胶并良好实现防水效果的同时,相互具有稳固嵌合作用;
优选的,设置第一组合边沿11、第二组合边沿21对应过盈配合地插合至上、下组合沟,通过该设置,还能使组合部的结构更为稳固,并且能够减少所需防水胶的施加量;
更优选的,组合所述第一、第二型材(1,2)至两者上壁、下壁均齐平时,第一组合边沿11、第二组合边沿21的交叠区不少于型材高度的四分之一的方案,能够更有效地提高组合部相互机械嵌合效果,并且较长的第一组合边沿11与第二型材腔管部25、第二组合边沿21对应与第一型材腔管部15之间的贴合面具有充足的面积,从而能进一步提高防水效果。
进一步的,设置第一、第二型材(1,2)的上沿交界之间相互形成凹陷槽,通过该设置,经第二组合边沿21与第一型材1之间的相邻贴合部位向外溢出的多余防水胶位于凹陷槽内,能够防止防水胶外溢可能造成污损,同时为了提高防水效果,可通过在凹陷槽内进一步增补注入防水胶的方式,可有效提高该部位的防水效果;与此同时,由于第一太阳能光伏板41、第二太阳能光伏板42采用相同的构型,故相邻组合设置的第一型材1和第二型材2是呈等长设置,故相邻的两组光伏板速插式防漏水结构之间的凹陷槽是呈同一直线,故在沿凹陷槽补足施加防水胶时,胶枪喷头能够便利地沿凹陷槽拖行并进行防水胶的补足,操作简单便利。
为进一步提高太阳能光伏板和第一固定槽13、第二固定槽23之间的固定效果,可在第一、第二固定槽(13,23)的内侧壁上均至少设置有一条溢胶槽,通过在第一、第二固定槽(13,23)内以及太阳能光伏板边沿涂刷防水胶并相互插合后,多余的防水胶会残存在溢胶槽内,从而有效提高固定槽和太阳能光伏板边沿之间的粘合力,优选的,设置溢胶槽包括侧壁溢胶槽(133,233)和底部溢胶槽(134,234),其能对太阳能光伏板边沿的侧壁和底壁进行有效粘合,更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一侧壁溢胶槽(133,233)靠近固定槽开口一侧,且侧壁溢胶槽(133,233)底部朝向底壁一侧;底部溢胶槽(134,234)设置于近固定槽底壁一侧并沿底壁外扩,通过该设置方式,在太阳能光伏板边沿插入至第一、第二固定槽(13,23)内时,多余的防水胶能够更好地沿侧壁溢胶槽(133,233)、底部溢胶槽(134,234)扩散,进一步提高防渗漏效果,并且固化后形成的结构具有一定的抗脱离性能,能够防止固定槽与太阳能光伏板边框之间出现结构脱离。
为进一步提高光伏板速插式防漏水结构的易组装形,设置第一型材腔管部15底壁形成第一型材1下壁,第二型材腔管部25底壁为第二型材2下壁,且第一腔管部底壁向第一固定槽13开口侧方向水平延伸形成第一固定板14,第二腔管部底壁向第二固定槽23开口侧方向水平延伸形成第二固定板24,通过该设置,可在第一、第二固定板(14,24)上设置固定孔,通过外设的螺栓穿设于固定孔与螺母相互固定,或通过钉子直接对第一、第二固定板(14,24)与外部待安装的屋顶直接进行固定。通过该设置,相对于以第一型材腔管部15、第二型材腔管部25直接作为粘合、钉合、锁合的固定部,其能为操作工提供更大的操作空间,从而能够便利地完成框架与屋顶的固定作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光伏板速插式防漏水结构,其由具有第一固定槽的第一型材、具有第二固定槽的第二型材构成,所述第一、第二型材均呈直条状,其特征在于:第一型材腔管部外侧的第一组合边沿自下向上拗折形成下插合沟,第二型材腔管部外侧的第二组合边沿自上向下拗折形成上插合沟,组合所述第一、第二型材至两者上壁、下壁均齐平时,第一组合边沿、第二组合边沿对应插合至上、下组合沟内,且上插合沟与第一组合边沿、下插合沟与第二组合边沿对应围合形成上、下溢胶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光伏板速插式防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合边沿、第二组合边沿对应过盈配合地插合至上、下组合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光伏板速插式防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组合所述第一、第二型材至两者上壁、下壁均齐平时,第一组合边沿、第二组合边沿的交叠区不少于型材高度的四分之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光伏板速插式防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型材的上沿交界之间相互形成凹陷槽。
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中所述光伏板速插式防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固定槽对应设置于第一、第二型材上部,第一、第二固定槽上侧壁对应为所述第一、第二型材的上壁,第一、第二固定槽下侧壁对应为第一、第二型材腔管部顶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光伏板速插式防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固定槽的内侧壁上均至少设置有一条溢胶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光伏板速插式防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溢胶槽包括侧壁溢胶槽和底部溢胶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光伏板速插式防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侧壁溢胶槽设置于近固定槽开口一侧,且侧壁溢胶槽底部朝向底壁一侧;所述底部溢胶槽设置于近固定槽底壁一侧并沿底壁外扩。
9.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中所述光伏板速插式防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型材腔管部底壁为所述下壁,第一、第二型材腔管部底壁均向固定槽开口侧方向水平延伸形成固定板。
10.一种具有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中所述光伏板速插式防漏水结构的组合框架,其特征在于:同一太阳能光伏板的外周边沿,被第一固定槽围合并包夹,或被第二固定槽围合并包夹;相邻组合设置的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等长设置。
CN202320880010.3U 2023-04-18 2023-04-18 光伏板速插式防漏水结构与组合框架 Active CN2199604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80010.3U CN219960489U (zh) 2023-04-18 2023-04-18 光伏板速插式防漏水结构与组合框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80010.3U CN219960489U (zh) 2023-04-18 2023-04-18 光伏板速插式防漏水结构与组合框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60489U true CN219960489U (zh) 2023-11-03

Family

ID=885525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80010.3U Active CN219960489U (zh) 2023-04-18 2023-04-18 光伏板速插式防漏水结构与组合框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604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949547U (zh) 光伏屋面系统和光伏建筑
CN209837413U (zh) 一种金属面复合幕墙板组件
CN219960489U (zh) 光伏板速插式防漏水结构与组合框架
CN213653886U (zh) 一种轻钢龙骨墙板以及插接式墙体
CN211172452U (zh) 一种适用于外墙体系的夹心保温板接缝处理结构
CN211597270U (zh) 一种节能型防水防潮幕墙
CN208623597U (zh) 一种防水型bipv安装支撑架装置
CN216451325U (zh) 一种用于bipv组件的安装结构
CN217656575U (zh) 一种光伏保温一体板发电瓦系统
CN219794431U (zh) 一种brpv光伏车棚双重防水结构
CN219298623U (zh) 光伏建筑连接结构及建筑光伏系统
CN213653861U (zh) 一种轻钢龙骨墙板及墙体
CN216405963U (zh) 一种光伏组件的新型防水结构
CN218771940U (zh)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型材边框
CN216699926U (zh) 光伏装置
CN110778031A (zh) Bipv防水系统
CN216766572U (zh) 一种箕型光伏瓦
CN216794890U (zh) 一种铝框背板屋面光伏瓦及其专用背板
CN217557395U (zh) 一种墙板连接结构
CN217580900U (zh) 一种bipv防水支架固定组件
CN220704935U (zh) 适用于屋面或车棚的光伏拼缝防水结构
CN212897018U (zh) 一种单元式幕墙的密封结构
CN216893205U (zh) 一种屋面安装的单元式光伏面板连接结构
CN217352919U (zh) 一种底盒拼接连接件
CN211646911U (zh) 一种装配式房屋顶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