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04865U - 移动设备 - Google Patents

移动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04865U
CN219304865U CN202320238975.2U CN202320238975U CN219304865U CN 219304865 U CN219304865 U CN 219304865U CN 202320238975 U CN202320238975 U CN 202320238975U CN 219304865 U CN219304865 U CN 2193048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on
signal
mobile device
audio
coll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3897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福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ngtech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ingtech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ngtech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Wingtech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3897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048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048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048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移动设备,包括:音频采集器、第一振动输出部、振动采集器和信号处理模块;音频采集器、第一振动输出部和振动采集器分别与信号处理模块连接;音频采集器将采集到的音频信号传输至信号处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将音频信号转换为第一振动信号,将第一振动信号传输至第一振动输出部;第一振动输出部将接收到的第一振动信号形成第一振动波,借助外部固体实现第一振动波的传递;振动采集器将采集到的第二振动波转换为第二振动信号并传输至信号处理模块,由信号处理模块将第二振动信号转换为音频或文字。将振动波和声音相互转换,利用固体传声快而集中的特性,实现了声音的短距离定向传递,不依赖于网络,适用于特定密闭环境下的求救场景。

Description

移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移动通讯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移动终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常采用空气传声方式,声音以空气作为传播介质从移动终端传递到人耳,这种传声方式的传播距离短,散播速度快,且声音传递无法定向传递,在一些特定密闭环境下不利于声音的传导,例如井下求救等场景;此外,移动终端依赖移动网络实现信号传输,在无网络、无信号、周边障碍较多的情况下难以实现信号传输。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移动设备。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移动设备,包括:音频采集器、第一振动输出部、振动采集器和信号处理模块;所述音频采集器、所述第一振动输出部和所述振动采集器分别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电连接;
所述音频采集器将采集到的音频信号传输至所述信号处理模块;
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将所述音频信号转换为第一振动信号,并将所述第一振动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振动输出部;
所述第一振动输出部将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振动信号形成第一振动波,并借助外部固体实现所述第一振动波的传递;
所述振动采集器将采集到的所述第二振动波转换为第二振动信号并传输至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由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将所述第二振动信号转换为音频或文字;
其中,第一振动波为该所述移动设备向其他所述移动设备传递的振动波,第二振动波为其他所述移动设备向该所述移动设备传递的振动波。
可选地,所述音频采集器和所述第一振动输出部均设置于所述移动设备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端为使用所述移动设备时靠近用户嘴部的一端。
可选地,所述移动设备还包括中框,所述振动采集器设置为线圈;
所述线圈位于所述中框的内壁。
可选地,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数模转换器;
所述数模转换器用于将音频信号转换为第一模拟信号,以及将所述第二振动信号转换为第二模拟信号。
可选地,所述信号处理模块还包括:振动处理芯片;
所述振动处理芯片用于将所述第一模拟信号转换为所述第一振动信号。
可选地,所述信号处理模块还包括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将所述第一模拟信号和所述第二模拟信号转换为音频或文字。
可选地,所述信号处理模块还包括功率放大器;所述功率放大器与所述振动处理芯片和所述第一振动输出部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移动设备还包括:接听选择模块;所述接听选择模块用于设置接听模式,所述接听模式包括骨传导模式和语音模式。
可选地,所述移动设备还包括:扬声器;所述扬声器用于使用户通过语音模式听到声音;
所述扬声器设置于所述移动设备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端为使用所述移动设备时靠近用户耳部的一端。
可选地,所述移动设备还包括:第二振动输出部;所述第二振动输出部设置于所述移动设备的第二端,用于形成第三振动波,使用户通过骨传导模式听到声音。
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公开提供的一种移动设备,该移动设备包括:音频采集器、第一振动输出部、振动采集器和信号处理模块;音频采集器、第一振动输出部和振动采集器分别与信号处理模块电连接;音频采集器将采集到的音频信号传输至信号处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将音频信号转换为第一振动信号,并将第一振动信号传输至第一振动输出部;第一振动输出部将接收到的第一振动信号形成第一振动波,并借助外部固体实现第一振动波的传递;振动采集器将采集到的第二振动波转换为第二振动信号并传输至信号处理模块,由信号处理模块将第二振动信号转换为音频或文字;其中,第一振动波为该移动设备向其他移动设备传递的振动波,第二振动波为其他移动设备向该移动设备传递的振动波。由此,利用固体传声快而集中的物理特性,借助外部固体来传递振动波,通过振动采集器和信号处理模块将接收的振动波转换为声音或文字,实现了声音的短距离定向传递;声音传递不依赖于网络,在无网络、无信号、周边障碍较多的情况下仍能够实现短距离声音传输,适用于特定密闭环境下的求救场景,增加了移动设备新的传感手段。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移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设备进行短距离传声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平台处理器音频输出信号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技术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设备,该移动设备包括:音频采集器、第一振动输出部、振动采集器和信号处理模块;音频采集器、第一振动输出部和振动采集器分别与信号处理模块电连接;音频采集器将采集到的音频信号传输至信号处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将音频信号转换为第一振动信号,并将第一振动信号传输至第一振动输出部;第一振动输出部将接收到的第一振动信号形成第一振动波,并借助外部固体实现第一振动波的传递;振动采集器将采集到的第二振动波转换为第二振动信号并传输至信号处理模块,由信号处理模块将第二振动信号转换为音频或文字;其中,第一振动波为该移动设备向其他移动设备传递的振动波,第二振动波为其他移动设备向该移动设备传递的振动波。由此,利用固体传声快而集中的物理特性,借助外部固体来传递振动波,通过振动采集器和信号处理模块将接收的振动波转换为声音或文字,实现了声音的短距离定向传递;声音传递不依赖于网络,在无网络、无信号、周边障碍较多的情况下仍能够实现短距离声音传输,适用于特定密闭环境下的求救场景,增加了移动设备新的传感手段。
下面结合图1-5,对本公开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移动设备进行示例性说明。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该移动设备100包括:音频采集器10、第一振动输出部20、振动采集器30和信号处理模块40;音频采集器10、第一振动输出部20和振动采集器30分别与信号处理模块40电连接;音频采集器10将采集到的音频信号传输至信号处理模块40;信号处理模块40将音频信号转换为第一振动信号,并将第一振动信号传输至第一振动输出部20;第一振动输出部20将接收到的第一振动信号形成第一振动波,并借助外部固体实现第一振动波的传递;振动采集器30用将采集到的第二振动波转换为第二振动信号并传输至信号处理模块40,由信号处理模块40将第二振动信号转换为音频或文字;其中,第一振动波为该移动设备100向其他移动设备100传递的振动波,第二振动波为其他移动设备100向该移动设备100传递的振动波。
其中,移动设备100包括所有与移动通信有关的终端,如手机或对讲机,在此不限定。
其中,音频采集器10用于采集声音并生成音频信号;示例性,音频采集器10设置麦克风或拾音器,或者设置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其他音频采集设备,在此不限定。
其中,信号处理模块40与音频采集器10、第一振动输出部20和振动采集器30均电连接;当移动设备100作为声音的发送端时,信号处理模块40用于接收音频采集器10传输的音频信号并将音频信号转换为第一振动信号;当移动设备100作为声音的接收端时,信号处理模块40用于接收振动采集器30传输的第二振动信号并将第二振动信号转换为音频或文字。
其中,第一振动输出部20用于接收第一振动信号并将第一振动信号转换为机械振动,从而形成第一振动波,利用振动波能够通过固体传递且固体传递快而集中的特性,作为发送端的移动设备100的第一振动输出部20与外部固体接触,借助外部固体将第一振动波传递出去;作为接收端的移动设备100位于外部固体另外一端,将振动采集器30也与外部固体接触,通过振动采集器30接收该振动波(即第二振动波),形成第二振动信号,由信号处理模块40接收第二振动信号并将第二振动信号转换为能够被用户直接识别的音频或文字;可通过外放设备(如扬声器或音响)将音频以声音形式播放,或者通过显示屏以文字形式播放,使接收端移动设备100的用户获取发送端移动设备100所传递的信息;如此,实现了声音的短距离定向传递。示例性地,第一振动输出部20可设置为线性马达,可将振动信号转换为机械振动。
示例性地,将该移动设备100应用于井下求救场景,被困人员将移动设备100的第一振动输出部20贴在井中的固体上,救援人员将另一部移动设备100的振动采集器30也贴在该固体上,该固体为金属管道或者井壁;被困人员对着音频采集器10讲述井中险情,音频采集器10采集被困人员的声音并生成对应的音频信号,信号处理模块40将音频信号转换为第一振动信号,第一振动输出部20将第一振动信号转换为机械振动,形成第一振动波,第一振动波通过金属管道或者井壁被传递出去,救援人员通过移动设备100的振动采集器30采集该振动波,并将该振动波转换为第二振动信号,经信号处理模块40处理后转换为音频或文字,从而获得被困人员传递的险情。与空气传声相比,该移动设备100通过声音和振动的相互转换以及依靠固体传递振动波实现声音传递,该声音传递方式具有传递速度快且定向传递的优点,且传递过程不依赖网络,在无网络、无信号、周边障碍较多的情况下仍能够实现短距离声音传输,增加了移动设备新的传感手段。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设备,包括:音频采集器10、第一振动输出部20、振动采集器30和信号处理模块40;音频采集器10、第一振动输出部20和振动采集器30分别与信号处理模块40电连接;音频采集器10将采集到的音频信号传输至信号处理模块40;信号处理模块40将音频信号转换为第一振动信号,并将第一振动信号传输至第一振动输出部20;第一振动输出部20将接收到的第一振动信号形成第一振动波,并借助外部固体实现第一振动波的传递;振动采集器30将采集到的第二振动波转换为第二振动信号并传输至信号处理模块40,由信号处理模块40将第二振动信号转换为音频或文字;其中,第一振动波为该移动设备100向其他移动设备100传递的振动波,第二振动波为其他移动设备100向该移动设备传递的振动波。由此,利用固体传声快而集中的物理特性,借助外部固体来传递振动波,通过振动采集器30和信号处理模块40将接收的振动波转换为声音或文字,实现了声音的短距离定向传递;声音传递不依赖于网络,在无网络、无信号、周边障碍较多的情况下仍能够实现短距离声音传输,适用于特定密闭环境下的求救场景,增加了移动设备新的传感手段。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2,音频采集器10和第一振动输出部20均设置于移动设备100的第一端,第一端为使用移动设备100时靠近用户嘴部的一端。
其中,第一振动输出部20设置为线性马达,线性马达将接收到的第一振动信号转换为第一振动波,从而实现将声音转换为振动波,振动波可通过固体传递。将音频采集器10和第一振动输出部20邻近设置,设置于移动设备100的同一端,如此,缩短了音频采集器10和第一振动输出部20之间的接线长度,有利于加快信号传输速度和方便接线。
示例性地,以手机为例,音频采集器10为麦克风接口(microphone,MIC),通常设置在手机底部,即手机底部为第一端;在使用过程中,手机底部的麦克风接口靠近用户嘴部,以能够近距离采集用户的说话声音;第一振动输出部20为线性马达,也设置在手机底部,与麦克风接口邻近设置,如此,有利于缩短了接线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该移动设备100还包括中框50,振动采集器30设置为线圈31;线圈31位于中框50的内壁。
其中,振动采集器30用于采集外部固体传递的第二振动波,并将振动波转换为第二振动信号;线圈31能够检测微小振动波,其原理与拾音器原理类似,通过鼓膜振动的方式,将第二振动波的振动幅度转换为对应的第二振动信号;第二振动信号为电信号。
以手机为例,该移动设备包括屏幕、底盖和中框,屏幕和底盖相对,中框围绕屏幕和底盖设置,且中框与屏幕和底盖连接;如图2所示,振动采集器30设置为线圈31,线圈31呈矩形,整体位于手机顶部和底部之间的中间区域;在手机的长度方向上,线圈31对应的两条边设置于中框50的内壁,剩余的两条边平行于手机的宽度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在使用移动设备100时,通常是将屏幕一侧朝向自己,且外放设备也通常设置在屏幕侧,因此将振动采集器30设置于靠近底盖的一侧。如此设置,用户将振动采集器30与固体接触,采集外部的第二振动波时,能够很方便地通过屏幕看到文字或者通过外放设备听到声音。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移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3,信号处理模块40包括数模转换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ADC)41;数模转换器41用于将音频信号转换为第一模拟信号,以及将第二振动信号转换为第二模拟信号。
其中,音频采集器10采集到的音频信号和振动采集器30采集到的振动信号(即第二振动信号)为数字信号,在将音频信号和振动信号进行转换之前,需要通过数模转换器41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音频模拟信号或振动模拟信号),然后再将模拟信号传输至信号处理模块40的其他电子器件进行处理;第一模拟信号为音频模拟信号,第二模拟信号为振动模拟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信号处理模块40还包括:振动处理芯片42;振动处理芯片42用于将第一模拟信号转换为第一振动信号。
其中,第一振动信号为振动模拟信号;振动处理芯片42根据人声模拟采集方案,将音频模拟信号转换为振动模拟信号;将振动模拟信号传递至第一振动输出部20形成机械振动,从而输出第一振动波。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信号处理模块40还包括处理器43;处理器用于将第一模拟信号和第二模拟信号转换为音频或文字。
其中,处理器43对音频模拟信号或者振动模拟信号进行处理,转换为能够被用户直接识别的音频或文字。
该移动设备100可借助外部固体传递声音,其工作流程大致为:发送端移动设备100的音频采集器10采集用户声音并生成音频信号,经数模转换器41处理后,音频信号被转换为音频模拟信号,处理器43将音频模拟信号转换为音频差分信号,再由振动处理芯片42根据人声模拟采集方案,将音频差分信号转换为振动模拟信号(即第一振动信号),第一振动输出部20接收第一振动信号并形成第一振动波,通过外部固体将第一振动波传递至接收端移动设备100;接收端移动设备100通过振动采集器30采集第二振动波并生成第二振动信号,第二振动信号为数字信号,然后通过数模转换器41将第二振动信号转换为第二模拟信号,由处理器43将第二模拟信号转换为音频或文字。
该移动设备100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信号传输,从而实现声音传递,其工作流程大致为:发送端移动设备100的音频采集器10采集用户声音并生成音频信号,经数模转换器41处理后,音频信号被转换为音频模拟信号,处理器43将音频模拟信号转换为音频差分信号,通过移动网络将信号发送至接收端移动设备100;接收端移动设备100接收音频差分信号后,可通过扬声器实现声音外放。
在一些实施例中,信号处理模块40还包括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PA)44;功率放大器44与振动处理芯片42和第一振动输出部20电连接。
如此设置,利用功率放大器44对振动处理芯片42输出的第一振动信号进行信号放大,加大第一振动波的振动幅值,即使传递过程中信号衰减,仍能保证第一振动波被接收端移动设备100的振动采集器30检测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该移动设备100还包括:扬声器60;扬声器60用于使用户通过语音模式听到声音;扬声器60设置于该移动设备100的第二端,第二端为使用移动设备100时靠近用户耳部的一端。
其中,如图2所示,扬声器60设置于该移动设备100的第二端,第一振动输出部20设置于该移动设备100的第一端,第一端与第二端相对。当用户选择语音模式接听时,该移动设备100作为接收端,处理器43将第二模拟信号转换为音频模拟信号或者接收网络传输的音频差分信号,然后通过扬声器60使用户听到声音。
示例性地,以手机为例,扬声器60通常设置于手机的顶端,音频采集器10通常设置于手机的底端;在使用过程中,手机顶端靠近用户耳部,手机底端靠近用户嘴部。如此设置,缩短了用户嘴部和音频采集器10之间的传递距离以及扬声器60和用户耳部的传递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该移动设备100还包括:第二振动输出部70;第二振动输出部70设置于移动设备100的第二端,用于形成第三振动波,使用户通过骨传导模式听到声音。
其中,第二振动输出部70可设置为线性马达,其工作功率小于第一振动输出部20;第二振动输出部70也设置于移动设备100的第二端,使用时靠近用户耳部。
当用户选择骨传导模式接听时,该移动设备100作为接收端,处理器43将第二模拟信号转换为音频模拟信号或者接收网络传输的音频差分信号,再由振动处理芯片42将音频模拟信号或音频差分信号转换为振动模拟信号并传输至第二振动输出部70,由第二振动输出部70形成并输出第三振动波;由于第二振动输出部70设置于移动设备100靠近用户耳部的一端,与用户面部接触,第三振动波以用户的面部骨骼作为传递介质,使用户通过骨传导模式听到声音。如此设置,有利于声音传递的隐蔽性,增加了声音的清晰度,在嘈杂环境中仍能实现声音的精准传递;对于有听觉障碍的用户,可以使其获得新的“声音”,与相关技术中的骨传导耳机相比,不需要额外增加移动终端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该移动设备100还包括:接听选择模块80;接听选择模块80用于设置接听模式,接听模式包括骨传导模式和语音模式。
其中,接听选择模块80与处理器43电连接,当设置接听模式为语音模式时,处理器43将第二模拟信号转换为音频模拟信号或者接收网络传输的音频差分信号,然后通过扬声器使用户听到声音;当设置接听模式为骨传导模式时,再由振动处理芯片42将接收信号转换为振动模拟型号形成第三振动波,以用户面部骨骼作为传递介质实现声音的骨传导。以手机为例,如图2所示,扬声器60和第二振动输出部70均设置于手机的顶端,手机顶端兼容了振动发射源和听筒功能。
示例性地,如图4所示,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设备进行短距离传声的流程示意图。该移动设备进行短距离传声的流程具体如下:
S101、麦克风识声。
其中,音频采集器设置为麦克风,通过麦克风将采集到的声音生成音频信号,并将音频信号传输至数模转换器。
S102、ADC数模转换。
其中,数模转换器将接收到的音频信号转换为第一模拟信号,音频信号为数字信号。
S103、平台处理器处理。
其中,处理器设置为平台处理器;示例性地,如图5所示,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平台处理器音频输出信号的示意图。该平台处理器输出音频差分信号,该信号为音频模拟信号,可将振动模拟信号作为第一振动输出部或第二振动输出部的输入信号。
S104、采用振动传递。
其中,本步骤用于确定声音的传递方式,当不采用振动传递时,即判定结果为否,执行S105~S107,以语音模式接听;当采用振动传递时,即判定结果为是,执行S108。
S105、音频PA。
其中,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PA)对音频模拟信号进行放大。
S106、扬声器。
S107、声音外放。
S108、振动处理芯片。
其中,振动处理芯片将音频模拟信号转换为振动模拟信号。
S109、采用人耳传递。
其中,本步骤用于选择声音接收端,当选择通过人耳传递时,即判定结果为是,执行S110~S111,该移动设备作为接收端,用户通过骨传导方式听见声音;当选择不通过人耳传递时,即判定结果为否,执行S112~S113,该移动设备作为发送端,采用固体传导方式传递声音。
S110、第二振动输出部。
其中,第二振动输出部设置为线性马达,其功率小于第一振动输出部;第二振动输出部接收振动模拟信号形成第三振动波,第三振动波通过用户面部骨骼实现声音的骨传导。
S111、骨传导传声。
S112、功率放大器。
其中,功率放大器对振动模拟信号进行放大处理,以提高第一振动波的振动幅度。
S113、第一振动输出部。
其中,第一振动输出部设置为线性马达,其功率大于第二振动输出部;第一振动输出部将第一振动信号转换为机械振动,形成第一振动波;第一振动输出部作为固体传声的振动源,借助外部固体将第一振动波传递出去。
S114、振动采集器检测振动。
其中,发送第一振动波的移动设备以外的其他移动设备可作为接收端移动设备;将接收端移动设备的振动采集器与该外部固体接触,振动采集器能够检测并采集微小振动波,将振动幅度转换为对应的数字信号,即第二振动信号。
S115、ADC数模转换。
其中,数模转换器还可以将第二振动信号转换为音频模拟信号,该信号可作为平台处理器的输入信号。
S116、平台处理器处理。
其中,平台处理器对音频模拟信号进行处理,将其转换为能够由外放设备播放的音频文件。在他实施方式中,平台处理器还可以将音频模拟信号转换为文字,通过移动设备的屏幕或者外接显示屏显示。
S117、声音外放。
其中,本步骤与S116相关联,当S116中平台处理器将音频模拟信号转换为音频时,本步骤中进行声音外放;当S116中平台处理器将音频模拟信号转换为文字时,本步骤中进行屏幕显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音频采集器、第一振动输出部、振动采集器和信号处理模块;所述音频采集器、所述第一振动输出部和所述振动采集器分别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电连接;
所述音频采集器将采集到的音频信号传输至所述信号处理模块;
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将所述音频信号转换为第一振动信号,并将所述第一振动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振动输出部;
所述第一振动输出部将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振动信号形成第一振动波,并借助外部固体实现所述第一振动波的传递;
所述振动采集器将采集到的第二振动波转换为第二振动信号并传输至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由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将所述第二振动信号转换为音频或文字;
其中,第一振动波为该所述移动设备向其他所述移动设备传递的振动波,第二振动波为其他所述移动设备向该所述移动设备传递的振动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采集器和所述第一振动输出部均设置于所述移动设备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端为使用所述移动设备时靠近用户嘴部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设备还包括中框,所述振动采集器设置为线圈;
所述线圈位于所述中框的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数模转换器;
所述数模转换器用于将音频信号转换为第一模拟信号,以及将所述第二振动信号转换为第二模拟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还包括:振动处理芯片;
所述振动处理芯片用于将所述第一模拟信号转换为所述第一振动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还包括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将所述第一模拟信号和所述第二模拟信号转换为音频或文字。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还包括功率放大器;所述功率放大器与所述振动处理芯片和所述第一振动输出部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设备还包括:接听选择模块;所述接听选择模块用于设置接听模式,所述接听模式包括骨传导模式和语音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设备还包括:扬声器;所述扬声器用于使用户通过语音模式听到声音;
所述扬声器设置于所述移动设备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端为使用所述移动设备时靠近用户耳部的一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设备还包括:第二振动输出部;所述第二振动输出部设置于所述移动设备的第二端,用于形成第三振动波,使用户通过骨传导模式听到声音。
CN202320238975.2U 2023-02-01 2023-02-01 移动设备 Active CN2193048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38975.2U CN219304865U (zh) 2023-02-01 2023-02-01 移动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38975.2U CN219304865U (zh) 2023-02-01 2023-02-01 移动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04865U true CN219304865U (zh) 2023-07-04

Family

ID=86983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38975.2U Active CN219304865U (zh) 2023-02-01 2023-02-01 移动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048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71379B2 (en) Ear microphone apparatus and method
US8005249B2 (en) Ear canal signal converting method, ear canal transducer and headset
US8014553B2 (en) Ear-mounted transducer and ear-device
CN106664498B (zh) 用于产生与音频传输功能相关的头的人造耳装置及其相关方法
CN101828410B (zh) 用于无线听力辅助的方法和系统
JP4850524B2 (ja) 発振・エコーキャンセラーシステム
CN101843118A (zh) 用于无线听力辅助的方法和系统
CN106416299A (zh) 具有用于控制至少一个助听器的操作的应用软件的个人通信设备
US9438986B2 (en) In-ear headphone with sound pick-up capability
CN109119091A (zh) 语音通话降噪方法及装置
US20090196443A1 (en) Wireless earphone system with hearing aid function
US5511132A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having air-borne and solid-borne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evices
JP2002262377A (ja) 骨導ピックアップ素子及びそのユニット
CN108600889B (zh) 一种求救系统及求救方法
CN219304865U (zh) 移动设备
JP2008042508A (ja) 通信聴取システム
KR19990081731A (ko) 귓속 삽입형 송수화 장치
CN217064005U (zh) 听力设备
CN106412785B (zh) 多功能骨传导助听器
CN111556394B (zh) 耳机
TWI233741B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earphone accommodating hearing aid with volume adjusting function and method thereof
CN203883965U (zh) 脉搏检测耳机、终端及系统
KR20170033750A (ko) 골전도 센서를 구비한 무선 통화용 헬멧
CN217428280U (zh) 一种定向对讲装置
KR100886861B1 (ko) 보청기 및 그의 제어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