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04126U - 三通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三通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04126U
CN219304126U CN202320554196.3U CN202320554196U CN219304126U CN 219304126 U CN219304126 U CN 219304126U CN 202320554196 U CN202320554196 U CN 202320554196U CN 219304126 U CN219304126 U CN 2193041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plug
neutral
core
gr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5419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倪得午
张兴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emai Power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emai Power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emai Power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emai Power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5419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041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041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041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三通连接器,其能够大幅地地简化施工流程,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该三通连接器包括用于可通电地插接逆变器的中间插接座和可通电地固设于该中间插接座的一对三芯插接座,其中该三芯插接座包括自该中间插接座向外凸出的三芯插接壳、火线插脚、零线插脚以及地线插脚,该火线插脚、该零线插脚以及该地线插脚被间隔地固设于该三芯插接壳之内,并且该地线插脚位于该火线插脚和该零线插脚之间;该中间插接座包括与两个该三芯插接壳固定连接的中间插接壳、与两个该火线插脚电连接的火线连接插脚、与两个该零线插脚电连接的零线连接插脚以及与两个该地线插脚电连接的地线连接插脚。

Description

三通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交流电连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三通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微型逆变器采用总线连接的方式进行交流输出,通常是通过总线T接头进行连接,即微型逆变器连接到总线T接头的中间,总线T接头的两端分别通过电缆直接与其他总线T接头的两端相连。
目前,当总线T接头的两端与电缆连接时,通常需要先将总线T接头的盖子打开,再取出一段线缆,并将线缆一端的外皮去掉40±5mm,且线缆内芯的绝缘层要剥除8±1mm,使其金属内芯裸露在外;然后再将这端的内芯线按照火线、地线、零线的标识分别插入到总线T接头的左右两端中的一端子对应部分,并锁紧压线螺钉;之后,重复上述步骤将另一端线缆接好;将总线T接头的两端分别用锁线螺帽和防水胶圈进行固定,以覆盖总线T接头与线缆的连接处,加固电缆与总线T接头的连接,同时避免水顺着线缆,流入到总线T接头中;最后盖上盖子。然而,当前这种总线连接方式的施工比较复杂,所需的时间也比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三通连接器,其能够大幅地地简化施工流程,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
本申请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三通连接器,其中,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三通连接器使得操作者拿取总线连接器的任一端时仅需旋转插接头进行插接,而无需调转线缆方向,就能够确保火线、零线以及地线分别对应相连。
本申请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三通连接器,其中,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三通连接器内的三芯插脚能够互不交错,便于降低制造难度,提高安全性能。
本申请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三通连接器,其中,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三通连接器内的三芯插脚能够平行布置,以便简化结构,减小器件体积。
本申请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三通连接器,其中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本申请中不需要采用昂贵的材料或复杂的结构。因此,本申请成功和有效地提供一解决方案,不只提供一种简单的三通连接器,同时还增加了所述三通连接器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为了实现本申请的上述至少一优势或其他优点和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三通连接器,用于电连接光伏系统的逆变器,所述三通连接器包括:
用于可通电插接该逆变器的中间插接座;和
一对三芯插接座,两个所述三芯插接座被可通电地固设于所述中间插接座,其中所述三芯插接座包括自所述中间插接座向外凸出的三芯插接壳、火线插脚、零线插脚以及地线插脚,所述火线插脚、所述零线插脚以及所述地线插脚被间隔地固设于所述三芯插接壳之内,并且所述地线插脚位于所述火线插脚和所述零线插脚之间;所述中间插接座包括与两个所述三芯插接壳固定连接的中间插接壳、与两个所述火线插脚电连接的火线连接插脚、与两个所述零线插脚电连接的零线连接插脚以及与两个所述地线插脚电连接的地线连接插脚。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两个所述三芯插接座具有相同的结构,并且两个所述三芯插接座被相互旋转对称地布置于所述中间插接座的左右两侧;和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位于所述中间插接座左端的所述三芯插接座的左视截面结构和位于所述中间插接座右端的所述三芯插接座的右视截面结构呈预定角度旋转对称,所述预定角度在170°至190°之间。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火线插脚、所述零线插脚以及所述地线插脚在所述三芯插接壳之内呈直线布置。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火线连接插脚包括火线插部和与所述火线插部连接的火线连接部,所述火线连接部自一个所述火线插脚笔直地延伸至另一个所述火线插脚;所述零线连接插脚包括零线插部和与所述零线插部连接的零线连接部,所述零线连接部自一个所述零线插脚笔直地延伸至另一个所述零线插脚;所述地线连接插脚包括地线插部和与所述地线插部连接的地线连接部,所述地线连接部自一个所述地线插脚笔直地延伸至另一个所述地线插脚。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火线插脚、所述零线插脚以及所述地线插脚在所述三芯插接壳之内呈三角布置。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火线连接插脚包括火线插部和与所述火线插部连接的火线连接部,所述火线连接部自一个所述火线插脚倾斜地延伸至另一个所述火线插脚;所述零线连接插脚包括零线插部和与所述零线插部连接的零线连接部,所述零线连接部自一个所述零线插脚倾斜地延伸至另一个所述零线插脚;所述地线连接插脚包括地线插部和与所述地线插部连接的地线连接部,所述地线连接部自一个所述地线插脚倾斜地延伸至另一个所述地线插脚。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三芯插接座的所述三芯插接壳具有防呆结构。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三芯插接壳包括与所述中间插接壳一体地连接的三芯插接部和卡扣部,所述三芯插接部具有梯形截面。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三芯插接壳包括与所述中间插接壳一体地连接的三芯插接部和卡扣部,所述三芯插接壳具有容纳所述火线插脚的火线插接腔、容纳所述零线插脚的零线插接腔以及容纳所述地线插脚的地线插接腔;所述火线插接腔、所述零线插接腔以及所述地线插接腔均贯穿所述三芯插接部且互不连通;所述火线插接腔、所述零线插接腔以及所述地线插接腔均具有圆边矩形截面,并且所述地线插接腔的圆边朝向不同于所述火线插接腔和所述零线插接腔的圆边朝向。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两个所述三芯插接座具有不同的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三通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的三通连接器的爆炸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的三通连接器的俯视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的三通连接器的右视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的三通连接器的左视示意图;
图6示出了如图3所示的三通连接器的A-A剖视示意图;
图7示出了如图4所示的三通连接器的B-B剖视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的三通连接器的前视示意图;
图9示出了如图8所示的三通连接器中三芯插接座的C-C剖面示意图;
图10示出了如图8所示的三通连接器中三芯插接座的D-D剖面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的三通连接器的一个变形示例;
图12示出了如图11所示的三通连接器中三芯插接座的E-E剖面示意图;
图13示出了如图11所示的三通连接器中三芯插接座的F-F剖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三通连接器;11、中间插接座;111、中间插接壳;1111、中间连接部;1112、中间插接部;112、火线连接插脚;1121、火线插部;1122、火线连接部;113、零线连接插脚;1131、零线插部;1132、零线连接部;114、地线连接插脚;1141、地线插部;1142、地线连接部;12、三芯插接座;121、三芯插接壳;1211、三芯插接部;1212、卡扣部;1213、火线插接腔;1214、零线插接腔;1215、地线插接腔;1216、密封圈;122、火线插脚;123、零线插脚;124、地线插脚;125、标志组件。
以上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安装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考虑到现有的总线连接方式的施工比较复杂,所需的时间也比较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三通连接器,其能够大幅地简化施工流程,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
具体地,参考附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通连接器10,用于电连接光伏系统的逆变器(图中未示出),以与总线连接器(图中未示出)配合,用于输出经由光伏系统发出的交流电。该三通连接器10可以包括用于可通电地插接该逆变器的中间插接座11和可通电地固设于该中间插接座11的一对三芯插接座12。
更具体地,该三芯插接座12可以包括自该中间插接座11向外凸出的三芯插接壳121、火线插脚122、零线插脚123以及地线插脚124;该火线插脚122、该零线插脚123以及该地线插脚124被间隔地固设于该三芯插接壳121之内,并且该地线插脚124位于该火线插脚122和该零线插脚123之间。该中间插接座11可以包括与两个三芯插接壳121固定连接的中间插接壳111、与两个火线插脚122电连接的火线连接插脚112、与两个零线插脚123电连接的零线连接插脚113以及与两个地线插脚124电连接的地线连接插脚114。这样,本申请的三通连接器10能够通过插接的方式与总线连接器电连接,以便大幅地简化施工流程,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该三通连接器10的该中间插接座11可以供逆变器直接插接,也可以通过其他连接模块与该逆变器间接插接,本申请对此不再赘述。
示例性地,该三通连接器10中的两个三芯插接座12可以具有相同的结构,并且两个三芯插接座12被相互旋转对称地布置于该中间插接座11的左右两侧。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所提及的相同结构指的是两个三芯插接座12不仅具有相同的零部件,而且零部件之间的布置关系也相同。此外,本申请所提及的两个三芯插接座12相互旋转对称可以指的是位于该中间插接座11左端的三芯插接座12的左视截面在旋转0°至360°之间的某一角度之后可以与位于该中间插接座11右端的三芯插接座12的右视截面完全重合。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申请的上述示例中,由于该三通连接器10上左右两侧的三芯插接座12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操作员在插接时拿取总线连接器的任意一端,都能与该三通连接器10上的三芯插接座12可通电地插接在一起,而无需调转总线连接器的方向,更无需在插接时对线缆进行剥线接线等操作,使得施工效率得以大幅提高。
此外,本申请中,由于该三通连接器10上左右两侧的三芯插接座12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在制造该三通连接器10时,其生产左侧的三芯插接座12与生产右侧的三芯插接座12可以采用一样的工艺,其生产效率会提升;同时,本申请中,由于该总线连接器两端的三芯插接头同样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在生产该三芯插接头时,仅需开一套模具和一套生产工具,就可以生产出该三芯插接头。而如果总线连接器采用一公一母的插头布置,则分别针对公头和母头各需要开一套磨具和生产工具,因此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可选地,如图4和图5所示,位于该中间插接座11左端的三芯插接座12的左视截面结构和位于该中间插接座11右端的三芯插接座12的右视截面结构呈预定角度旋转对称,其中该预定角度可以在170°至190°之间,以防该三通连接器10内的三芯插脚之间发生交错,有助于提高三通连接器10的安全性能。换言之,当该预定角度在170°至190°时,该三通连接器10内的三芯插脚之间不会发生交叉,能够降低该三通连接器10的制造难度。
优选地,该预定角度被实施为180°;也就是说,如图9和图10所示,位于该中间插接座11左端的三芯插接座12的左视截面在旋转180°之后可以与位于该中间插接座11右端的三芯插接座12的右视截面完全重合。换言之,当该预定角度为180度时,三芯插脚在该三通连接器10内部呈线性分布,且相互之间不会交错,能够降低三芯插脚的制造难度和三通连接器10的生产难度,进而降低生产成本。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上述示例中,如图1至图10所示,该火线插脚122、该零线插脚123以及该地线插脚124在该三芯插接壳121之内呈直线布置;也就是说,在该三芯插接座12的左视截面或右视截面中,该火线插脚122、该零线插脚123以及该地线插脚124在该三芯插接壳121之内沿着同一条直线排布。例如,该火线插脚122、该零线插脚123以及该地线插脚124可以在该三芯插接壳121之内呈水平布置,以形成一字型插座。
可选地,如图2、图6以及图7所示,在该中间插接座11中:该火线连接插脚112可以包括火线插部1121和与该火线插部1121连接的火线连接部1122,该火线连接部1122自一个火线插脚122笔直地延伸至另一个火线插脚122;该零线连接插脚113可以包括零线插部1131和与该零线插部1131连接的零线连接部1132,该零线连接部1132自一个零线插脚123笔直地延伸至另一个零线插脚123;该地线连接插脚114可以包括地线插部1141和与该地线插部1141连接的地线连接部1142,该地线连接部1142自一个地线插脚124笔直地延伸至另一个地线插脚124。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所提及的笔直地延伸指的是连接部与插脚沿着同一直线延伸,也就是说:该火线连接部1122与两个火线插脚122形成一字型火线插芯;该零线连接部1132与两个零线插脚123形成一字型零线插芯;该地线连接部1142与两个地线插脚124形成一字型地线插芯。
换言之,在本申请的上述示例中:如图7所示,该火线插脚122、该零线插脚123以及该地线插脚124相互平行;并且该火线连接插脚112、该零线连接插脚113以及该地线连接插脚114也相互平行,以最大限度地简化该三通连接器10的结构布置。
可选地,如图1和图3所示,该火线插部1121、该零线插部1131以及该地线插部1141在该中间插接壳111之内可以呈三角布置,以与逆变器的插头相匹配。当然,在本申请的其他示例中,该火线插部1121、该零线插部1131以及该地线插部1141在该中间插接壳111之内也可以呈直线布置,以与对应类型的逆变器插头进行插接,本申请对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如图2和图6所示,该中间插接壳111包括一体地连接两个该三芯插接壳121的中间连接部1111和与该中间连接部1111卡扣连接的中间插接部1112,该火线连接部1122、该零线连接部1132以及该地线连接部1142被固装于该中间连接部1111,该火线插部1121、该零线插部1131以及该地线插部1141被对应地安装于该中间插接部1112。
可选地,该火线插部1121、该零线插部1131以及该地线插部1141分别可以但不限于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对应地固接于该火线连接部1122、该零线连接部1132以及该地线连接部1142,以形成可拆解的T结插芯,便简化该三通连接器10的组装。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防止在接线或插接时发生三线错接,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的该三通连接器10中的该三芯插接座12可以进一步包括标志组件125,该标志组件125被设置用于对应地指示该三芯插接座12中的火线位置、零线位置以及地线位置。可以理解的是,若三通连接器上进行两公或两母的插头布置,虽然其无需区分公母接头,但线缆一端的接头在分别插接至总线T接口上左右两端接头时,因左右两端接头镜像布置而无法确保火线、零线以及地线分别对应相连,仍需要调转线缆方向以防止三线(火线、零线以及地线)错接,导致施工效率仍然较低。但在本申请的上述示例中,由于该三通连接器10中的两个三芯插接座12被相互旋转对称地布置于该中间插接座11的左右两侧,因此操作员在拿取该总线连接器的任意一端进行插接时,只需要基于该标志组件125,相对于该三芯插接座12对应地旋转该三芯插接头就能够确保火线、零线以及地线分别对应相连,仍无需调转线缆方向以防止三线错接,便于提高施工效率。
可选地,该标志组件125可以但不限于被实施为设置于该三芯插接壳121表面的字母标记或图案标记。例如,如图1、图4、图5以及图8所示,本申请的该标志组件125可以包括用于表示火线的字母标记
Figure BDA0004137824700000061
用于表示零线的字母标记/>
Figure BDA0004137824700000062
以及用于表示地线的图案标记/>
Figure BDA0004137824700000063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防止操作员误插,本申请的该三通连接器10中三芯插接座12的三芯插接壳121可以具有防呆结构,使得操作员在拿取该总线连接器的任意一个三芯插接头,即可盲插至该三芯插接座12的其中一个三芯插接座12,同时确保火线、零线以及地线分别对应相连,避免出现三线错接。换言之,当该三芯插接壳121具有防呆结构时,操作员不需要去查看标志组件125,只需盲插就能够将三线接准,便于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可以理解的是,当该三通连接器10采用防呆设计时,本申请的该三通连接器10可以不需要设置标志组件125,本申请对此不再赘述。
示例性地,如图6和图7所示,该三芯插接壳121可以包括与该中间插接壳111一体地连接的三芯插接部1211和卡扣部1212;该三芯插接壳121具有容纳该火线插脚122的火线插接腔1213、容纳该零线插脚123的零线插接腔1214以及容纳该地线插脚124的地线插接腔1215;其中该火线插接腔1213、该零线插接腔1214以及该地线插接腔1215均贯穿该三芯插接部1211且互不连通,以防该火线插脚122、该零线插脚123以及该地线插脚124之间相互接触,降低短路风险。可以理解的是,该三芯插接壳121的卡扣部1212用于与三芯插接头进行卡接。
可选地,如图4和图5所示,该火线插接腔1213、该零线插接腔1214以及该地线插接腔1215具有非中心对称截面,以使该三芯插接壳121具备防呆功能。例如,如图11和图12所示,该火线插接腔1213、该零线插接腔1214以及该地线插接腔1215均具有圆边矩形截面,并且该地线插接腔1215的圆边朝向不同于该火线插接腔1213和该零线插接腔1214的圆边朝向,使得该三芯插接壳121具备防呆功能。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其他示例中,该三芯插接壳121中的该三芯插接部1211可以具有非中心对称截面,即该三芯插接部1211的外形为非中心对称图形,也能够使该三芯插接壳121具备防呆功能。例如,该三芯插接部1211可以具有梯形截面,使得三芯插接头只能沿着某一特定方向插接至该三芯插接座12,避免出现三线错接。
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的该三芯插接壳121可以进一步包括被套设于该三芯插接部1211的密封圈1216,以在该三芯插接头与该三芯插接座12进行插接后,该密封圈1216密封住该三芯插接头与该三芯插接壳121之间的间隙,防止诸如雨水等液体渗入该三芯插接座12,提高其防水性能。
值得一提的是,附图11至图1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的总线连接组件中三通连接器的一个变形示例。相比于根据本申请的上述示例,根据本申请的这个变形示例的该三通连接器10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1至图13所示,该火线插脚122、该零线插脚123以及该地线插脚124在该三芯插接壳121之内呈三角布置,以通过三芯插脚之间的位置关系就能够使该三芯插接座12具备防呆功能,避免三线错接。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这一示例中,由于该火线插脚122、该零线插脚123以及该地线插脚124在该三芯插接壳121之内呈三角布置,因此该三芯插接壳121就算不设置标志组件和防呆结构,也能够准确地将三线插准,避免三线接错。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这一变形示例中,如图12和图13所示,该三芯插接部1211可以具有圆角梯形截面,使得该三芯插接座12具有双重防呆设计结构,进一步提高该三通连接器10的安全性能。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申请的这一变形示例中:如图11所示,该火线连接部1122自一个火线插脚122倾斜地延伸至另一个火线插脚122;该零线连接部1132自一个零线插脚123倾斜地延伸至另一个零线插脚123;该地线连接部1142自一个地线插脚124倾斜地延伸至另一个地线插脚124。这样,位于该中间插接座11左右两侧的两个三芯插接座12可以位于同一高度,以使该三通连接器10在保持T结结构的同时,仍能够确保三芯插脚所在的平面相互平行,互不交错。
可选地,本申请所提及的倾斜地延伸可以指的是连接部和插脚分别沿着相互倾斜的两条直线延伸,也就是说:该火线连接部1122与两个火线插脚122形成Z字型或之字形火线插芯;该零线连接部1132与两个零线插脚123形成Z字型之字形零线插芯;该地线连接部1142与两个地线插脚124形成Z字型之字形地线插芯。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变形示例中,该三通连接器10中的两个三芯插接座12也可以具有不同的结构,以便采用公母头插接的方式与总线连接器进行电连接,仍能够简化施工流程,提高施工效率。例如,该三通连接器10的两个三芯插接座12中的一个具有第一插接结构,并且两个三芯插接座12中的另一个具有第二插接结构;其中该第一插接结构与该第二插接结构可以相互匹配,此时该总线连接器上的两个三芯插接头也可以分别具有第一插接结构和第二插接结构,以便通过公母头插接的方式进行电连接。或者,该第一插接结构与该第二插接结构也可以互不匹配,此时该总线连接器上的两个三芯插接头可以分别具有与该第一插接结构相匹配的第三插接结构和与该第二插接结构相匹配的第四插接结构,仍能够通过公母头进行电连接。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三通连接器,用于电连接光伏系统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连接器包括:
用于可通电插接该逆变器的中间插接座(11);和
一对三芯插接座(12),两个所述三芯插接座(12)被可通电地固设于所述中间插接座(11),其中所述三芯插接座(12)包括自所述中间插接座(11)向外凸出的三芯插接壳(121)、火线插脚(122)、零线插脚(123)以及地线插脚(124),所述火线插脚(122)、所述零线插脚(123)以及所述地线插脚(124)被间隔地固设于所述三芯插接壳(121)之内,并且所述地线插脚(124)位于所述火线插脚(122)和所述零线插脚(123)之间;所述中间插接座(11)包括与两个所述三芯插接壳(121)固定连接的中间插接壳(111)、与两个所述火线插脚(122)电连接的火线连接插脚(112)、与两个所述零线插脚(123)电连接的零线连接插脚(113)以及与两个所述地线插脚(124)电连接的地线连接插脚(1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通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三芯插接座(12)具有相同的结构,并且两个所述三芯插接座(12)被相互旋转对称地布置于所述中间插接座(11)的左右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通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中间插接座(11)左端的所述三芯插接座(12)的左视截面结构和位于所述中间插接座(11)右端的所述三芯插接座(12)的右视截面结构呈预定角度旋转对称,所述预定角度在170°至19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通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线插脚(122)、所述零线插脚(123)以及所述地线插脚(124)在所述三芯插接壳(121)之内呈直线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通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线连接插脚(112)包括火线插部(1121)和与所述火线插部(1121)连接的火线连接部(1122),所述火线连接部(1122)自一个所述火线插脚(122)笔直地延伸至另一个所述火线插脚(122);所述零线连接插脚(113)包括零线插部(1131)和与所述零线插部(1131)连接的零线连接部(1132),所述零线连接部(1132)自一个所述零线插脚(123)笔直地延伸至另一个所述零线插脚(123);所述地线连接插脚(114)包括地线插部(1141)和与所述地线插部(1141)连接的地线连接部(1142),所述地线连接部(1142)自一个所述地线插脚(124)笔直地延伸至另一个所述地线插脚(124)。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通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线插脚(122)、所述零线插脚(123)以及所述地线插脚(124)在所述三芯插接壳(121)之内呈三角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通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线连接插脚(112)包括火线插部(1121)和与所述火线插部(1121)连接的火线连接部(1122),所述火线连接部(1122)自一个所述火线插脚(122)倾斜地延伸至另一个所述火线插脚(122);所述零线连接插脚(113)包括零线插部(1131)和与所述零线插部(1131)连接的零线连接部(1132),所述零线连接部(1132)自一个所述零线插脚(123)倾斜地延伸至另一个所述零线插脚(123);所述地线连接插脚(114)包括地线插部(1141)和与所述地线插部(1141)连接的地线连接部(1142),所述地线连接部(1142)自一个所述地线插脚(124)倾斜地延伸至另一个所述地线插脚(124)。
8.根据权利要求3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三通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芯插接座(12)的所述三芯插接壳(121)具有防呆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三通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芯插接壳(121)包括与所述中间插接壳(111)一体地连接的三芯插接部(1211)和卡扣部(1212),所述三芯插接部(1211)具有梯形截面。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三通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芯插接壳(121)包括与所述中间插接壳(111)一体地连接的三芯插接部(1211)和卡扣部(1212),所述三芯插接壳(121)具有容纳所述火线插脚(122)的火线插接腔(1213)、容纳所述零线插脚(123)的零线插接腔(1214)以及容纳所述地线插脚(124)的地线插接腔(1215);所述火线插接腔(1213)、所述零线插接腔(1214)以及所述地线插接腔(1215)均贯穿所述三芯插接部(1211)且互不连通;所述火线插接腔(1213)、所述零线插接腔(1214)以及所述地线插接腔(1215)均具有圆边矩形截面,并且所述地线插接腔(1215)的圆边朝向不同于所述火线插接腔(1213)和所述零线插接腔(1214)的圆边朝向。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通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三芯插接座(12)具有不同的结构。
CN202320554196.3U 2023-03-15 2023-03-15 三通连接器 Active CN2193041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54196.3U CN219304126U (zh) 2023-03-15 2023-03-15 三通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54196.3U CN219304126U (zh) 2023-03-15 2023-03-15 三通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04126U true CN219304126U (zh) 2023-07-04

Family

ID=869835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54196.3U Active CN219304126U (zh) 2023-03-15 2023-03-15 三通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041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03724B2 (en) Bulkhead interface and cable connector
US8888522B2 (en) Electric plug-in connection system
EP4101685A1 (en) Adapter system for electrical connection of a connector of a cabling to different contact arrangements of different charging sockets
CN103430396A (zh) 高压连接器组件
JP5341532B2 (ja) 1対の誤嵌合防止キー及び該キーを用いた電気コネクタ
TW201121167A (en) Direct current outlet
CN219304126U (zh) 三通连接器
JP5312175B2 (ja) コネクタ
CN117039517A (zh) 连接器组件
CN110061394B (zh) 连接器插头组件
CN216055314U (zh) 一种模块化具有防水结构的电连接器
US20220200193A1 (en) Battery connector for electric bicycle
CN220492375U (zh) 三通连接器
CN108808308B (zh) 一种插座结构及三相电机
CN218385918U (zh) 一种防水连接器
CN220544353U (zh) 连接器组件
CN217642074U (zh) 一种防水连接器结构
CN110867701A (zh) 一种电磁屏蔽结构、公母端连接器及屏蔽系统
CN214379148U (zh) 公编码连接器、母编码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219739506U (zh) 一种适用于浪涌保护器的汇流联接装置
CN218472380U (zh) 一种公母互连组合式防水连接器
CN211265854U (zh) 工业连接器
CN213184815U (zh) 一种超小型集成式24p连接器
CN211265770U (zh) 信号连接针及其带信号的大电流连接器
CN219717324U (zh) 一种六芯插头和六芯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