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02586U - 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02586U
CN219302586U CN202223524218.6U CN202223524218U CN219302586U CN 219302586 U CN219302586 U CN 219302586U CN 202223524218 U CN202223524218 U CN 202223524218U CN 219302586 U CN219302586 U CN 2193025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pressing
tested
units
electric fie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2421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凯健
孙虎
张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ailai Xinchu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ailai Xinchu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ailai Xinchu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ailai Xinchu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2421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025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025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025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Radi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系统。一种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系统,包括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设备以及与检测设备电性连接的上位机,检测设备包括底座、组设于底座上并与待测电极耦合的测试耦合板、至少放置两个待测电极并且轮回地将其中一待测电极移动至测试耦合板上方的移动托盘以及将位于耦合板上方的待测电极压靠于测试耦合板上的压合组件。本实用新型的检测系统的检测设备中设置至少放置两个待测电极并且能够轮回地将其中一待测电极移动至测试耦合板上方的移动托盘,以实现在一待测电极进行检测过程中放置下一需要进行检测的待测电极,以此提高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系统的检测效率,降低检测的时间及人力成本。

Description

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肿瘤电场治疗是一种抗有丝分裂的无创治疗方法,随着科技的发展应用领域也不断得到扩大应用。肿瘤电场治疗能够将低强度、中频、交变电场传递至病灶部位,从而破坏肿瘤细胞分裂,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干扰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并减少肿瘤DNA修复的能力。
电极是肿瘤电场治疗设备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电极常被配置成电极贴片的形态并成对地贴敷于受检者肿瘤部位对应的体表,使电极能够更紧密、更持久的用于实施电场治疗。电极包括多个个电极单元、多个个位于相邻两电极单元之间的连接部以及由一连接部或一电极单元侧向延伸的接线部。电极还包括一电性连接接线部的导线。导线远离接线部的一端还设有一插头。每个电极单元包括一中间具有贯穿开孔的介电元件。每个介电元件的开孔内选择性地收容一温度传感器。每个介电元件的开孔内填充密封胶,密封胶还包覆开孔内的温度传感器。电极通过导线将交变电压路由接线部、连接部传输给每个电极单元,进而通过电极单元将交变电压施加于受检者肿瘤部位。
目前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系统的电极检测设备是一片一片检测电极的,放一片电极,然后检测电极的电性、温度传感器、电极单元是否正常等,随后取下待测电极,再放置下一片电极重复检测。为了使每个电极都能正常地将交变电压或交变电流施加于受检者肿瘤部位,并在两对电极之间产生交变电场以进行肿瘤电场治疗,需要对每片电极进行检测。全检必然比抽检的方式耗费更多的时间、人力、成本等。而目前检测设备的检测效率低、电极生产时间及人力成本高。
因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设备及系统,以解决上述检测设备及系统效率低下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检测效率高的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系统具体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系统,包括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设备以及与所述检测设备电性连接的上位机,所述检测设备包括底座、组设于底座上并与待测电极耦合的测试耦合板、至少放置两个所述待测电极并且轮回地将其中一所述待测电极移动至所述测试耦合板上方的移动托盘以及将位于所述耦合板上方的所述待测电极压靠于所述测试耦合板上的压合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待测电极具有多个电极单元、多个位于相邻两所述电极单元之间的连接部、由一所述连接部侧向延伸的接线部以及电性连接所述接线部的导线。
进一步的,所述测试耦合板上设有多个彼此间隔的并且独立的多个电极测试单元,所述测试耦合板上的多个所述电极测试单元与所述待测电极的多个电极单元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电极测试单元均呈凸起状设置,且凸起的高度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托盘具有两组大致位于测试耦合板的相对两侧并使所述移动托盘相应部位移动的移动导轨以及位于两组所述移动导轨之间的至少两个分别放置一待测电极的定位板。
进一步的,每组所述移动导轨均具有一轨道及与所述轨道活动连接至少两个导轨滑座,每个所述导轨滑座的顶部均设有滑轮,所述轨道面向所述导轨滑座的一侧具有一导向槽,每个所述导轨滑座的顶部设置的所述滑轮在相应的所述轨道的导向槽内转动,所述移动导轨在所述滑轮转动的带动下水平移动,所述移动托盘在所述移动导轨的带动下水平移动。
进一步的,两组中的一组所述移动导轨的轨道面对外部的一侧侧壁还固定有一第二限位凸块,位于第二限位凸块同侧的底座的相应位置设置有两个到位部,每个所述到位部均设有一接触开关,所述第二限位凸块在两个到位部之间移动并在接触到到位部时能够使接触开关闭合。
进一步的,每组所述移动导轨的轨道的顶面上设有多个安装板,每个所述安装板均向两组所述移动导轨中间的方向延伸,每个所述安装板上穿设有至少一个的抵压部。
进一步的,所述抵压部的下端与所述定位板固定连接,所述抵压部的上端抵住压合组件的相应部位。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抵压部包括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的第二套筒、穿设于所述第二套筒内的第二导杆、设置在所述第二导杆顶部的第一限位凸块以及套设在所述第二导杆相应部分及所述第二套筒相应部分外围的第一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导杆及所述第一限位凸块均呈圆柱状设置,所述第二套筒的内直径与所述第二导杆的直径大致相同,所述第一弹簧的外径大于第二套筒的外直径,所述第一限位凸块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套筒的外直径与所述第一弹簧的外径。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抵压部的第二导杆的底部穿过其所述第二套筒及所述安装板的底面并固定在相应的所述定位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板上具有多个收容所述待测电极相应的电极单元相应部分的通孔,每个所述电极测试单元能够伸入所述定位板的相应的通孔并分别与相应的电极单元一一对应耦合。
进一步的,所述压合组件包括顶板、固定于所述顶板下方的固定板、组设与所述固定板上并与所述待测电极的电极单元对应压靠的多个所述压合单元。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压合单元成组的组设于所述压合组件的固定板上,并且每组的多个所述压合单元的相应部分罩设在一外壳内。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压合单元包括穿设所述固定板的第三套筒、穿设于所述第三套筒内的第三导杆、固定于所述第三导杆底部的压头、固定于所述第三导杆顶部的限位部、组设于所述限位部上方并位于所述外壳内部的第二弹簧以及螺纹固定于所述外壳顶部并顶压所述第二弹簧的松紧螺柱。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下表面还设有多个抵压所述移动托盘放置待测电极的相应部位压杆。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后侧还设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上部部分悬于所述压合组件的上方。
进一步的,还包括与所述底座的支架连接的把手组件,所述把手组件位于所述压合组件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组件包括把手以及与所述把手铰链连接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底端固定在所述压合组件上。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设备检测所述待测电极的电压信号;所述上位机处理所述检测设备检测到的所述待测电极的电压信号以获得检测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待测电极的电极单元分别选择性的收容设置一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感测环境温度产生温度信号,所述检测设备还检测所述待测电极的每个所述温度传感器感测到的所述温度信号以获得检测结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系统,通过在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设备中设置至少放置两个待测电极并且能够轮回地将其中一待测电极移动至测试耦合板上方的移动托盘,以实现在一待测电极进行检测过程中放置下一需要进行检测的待测电极,以此提高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系统的检测效率,降低电极产品检测的时间及人力成本。
根据在下文中所描述的实施例,本公开的这些和其它方面将是清楚明白的,并且将参考在下文中所描述的实施例而被阐明。
附图说明
在下面结合附图对于示例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公开的更多细节、特征和优点被公开,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一实施例中的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设备的爆炸图;
图3是图2中的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设备的移动托盘的立体图;
图4是图2中的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设备的压合组件的立体图;
图5是图1中的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设备的俯视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压合部与待测电极接触时,图5中A-A处的剖视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压合部与待测电极分离时,图5中A-A处的剖视图;
图8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中检测另一电极的俯视图;
图9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底座内部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中的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公开另一实施例中的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5,待测电极60包括多个电极单元61、多个位于相邻两电极单元61之间的连接部62以及由一连接部62侧向延伸的接线部63。接线部63还可以由一电极单元61侧向延伸设置。待测电极60还包括一电性连接接线部63的导线(未图示)。导线(未图示)远离接线部63的一端还设有一插头(未图示)。每个电极单元61包括一中间具有贯穿开孔的介电元件(未图示)。每个介电元件(未图示)的开孔(未图示)内选择性地收容一温度传感器(未图示)。
请参照图1至图10,本实施例提供的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系统1000,包括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设备100以及与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设备100电性连接的上位机200。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设备100用于采集待测电极60的多个温度传感器(未图示)感测的温度模拟信号,还用于采集待测电极60的多个电极单元61的电压信号。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设备100将采集到的多个温度模拟信号及多个电压信号传输给上位机200。上位机200对多个温度模拟信号转换为温度数字信号并分别与预设的第一阈值范围比对分析并判断待测电极60的各个温度传感器(未图示)是否合格。若温度数字信号在第一阈值范围内,则对应的温度传感器(未图示)合格,否则对应的温度传感器(未图示)不合格。上位机200对多个电压信号分别与预设的第二阈值范围比对分析并判断待测电极60的各个电极单元61是否合格。若电压信号在第二阈值范围内,则对应的电极单元61合格,否则对应的电极单元61不合格。当待测电极60的所有温度传感器(未图示)均合格,且所有电极单元61均合格,则待测电极60为合格的电极。当待测电极60的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未图示)或电极单元61不合格,则待测电极60为不合格的电极。
另外,还可以通过上位机200显示最终检测结果。例如,每个电极单元61都有各自的显示结果,比如合格可以显示绿色,不合格可以显示红色,或者合格可以显示√,不合格可以显示×。
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系统1000还包括一与上位机200连接的识别设备210。识别设备210用以扫描待测电极60的标识码(未图示)或者读取待测电极60的电子标签(未图示)。标识码(未图示)可以为二维码或条形码等,电子标签(未图示)可以是RFID或NFC等。标识码(未图示)或电子标签(未图示)与待测电极60为对应的关系。识别设备210获取待测电极60的标识码(未图示)或电子标签(未图示)并将待测电极60的对应信息传输至上位机200,以确定该待测电极60是否已经过测试。若该待测电极60没有经过测试,可以启动测试程序,采集温度信号与电压信号。若该待测电极60已经经过测试,可以选择不启动测试程序,也可以选择启动测试程序重新测试。
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设备100包括:底座10、组设于底座10上的测试耦合板20、至少放置两个待测电极60并且能够将其中一待测电极60移动至测试耦合板20上方的移动托盘30以及将待测电极60的多个电极单元61分别压靠在测试耦合板20上的压合组件40。移动托盘30组设于底座10上并大致位于测试耦合板20上方,其具有至少两个放置相应待测电极60的定位板33,定位板33上具有多个收容电极单元61相应部分的通孔330。测试耦合板20远离底座10的一侧具有多个凸起的并呈间隔状设置的电极测试单元21。每个电极测试单元21能够伸入定位板33的相应的通孔330并分别与一待测电极60的相应的电极单元61一一对应。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设备100通过移动托盘30将一待测电极60的移动至测试耦合板20上方,再由压合组件40将待测电极60的多个电极单元61分别压靠位于测试耦合板20上的相应的电极测试单元21上耦合电性连通,以在电极测试单元21与相应的电极单元61之间形成电压差。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设备100采集待测电极60的多个电极单元61的电压信号以及温度传感器(未图示)的温度模拟信号。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设备100采集待测电极60的多个电极单元61的电压信号为测试耦合板20的电极测试单元21与待测电极60的相应的电极单元61之间的电压信号。在第一个待测电极60进行检测的同时,可在移动托盘30的相应的定位板33上放置第二个需要被检测的待测电极60,当正在检测的第一个待测电极60检测结束后,可以直接移动移动托盘30以使下一个需要被检测的第二个待测电极60移至测试耦合板20上方,重复压合组件40将待测电极60的多个电极单元61分别压靠位于测试耦合板20上的相应的电极测试单元21上进行检测,取出上一个完成检测的第一个待测电极60放置需要被检测的第三个待测电极60,依次循环,可提高电极电性检测的效率,降低电极产品检测的时间及人力成本。
底座10为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设备100的主要支撑部件,其大致为盒体结构或框架类结构。底座10可以由强度较高的材料制成,例如铁、铝等金属材料。底座10包括一盒体11及一盖板12。盖板12为一水平的面板,以方便组设测试耦合板20和压合组件40。
本实施例中,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设备100还包括位于底座10的盒体11的内部的采集模块13、AC信号发生模块14、供电模块15及开关模块16。供电模块15为AC信号发生模块14提供直流电,还为待测电极60的多个温度传感器(未图示)提供直流电使待测电极60的多个温度传感器(未图示)感测环境温度产生温度模拟信号。AC信号发生模块14用于为待测电极60的多个电极单元61提供特定频率的AC电压。AC信号发生模块14将供电模块15提供的直流电经逆变产生特定频率的AC电压。采集模块13采集待测电极60的多个电极单元61与相应电极测试单元21之间的电压信号和多个温度传感器(未图示)检测到的温度模拟信号。开关模块16用于控制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设备100的电气接通或断开。采样模块13包括一到位检测模块130。到位检测模块130用于检测待测电极60的位置是否正确,是否能够准确与测试耦合板耦合。
本实施例中,底座10的盒体11的侧壁上设有两个供待测电极60的插头(未图示)插接的插座110。插座110与采集模块13、AC信号发生模块14和供电模块15连接。待测电极60通过插座110从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设备100的AC信号发生模块14和供电模块15分别获得AC电压和直流电。待测电极60通过插座110从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设备100获得直流电使将待测电极60的多个温度传感器(未图示)感测环境温度。待测电极60通过插座110从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设备100获得AC电压使其与测试耦合板20耦合电性连通。待测电极60通过插座110将待测电极60的多个温度传感器(未图示)检测到的温度模拟信号传输到采集模块13。测试耦合板20能够测量测试耦合板20的电极测试单元21与待测电极60的相应的电极单元61之间的电压信号,并将电压信号传输给采集模块13。测试耦合板20可以通过线缆(未图示)并将电压信号传输给采集模块13。
本实施例中,底座10的盒体11的侧壁上还设有多个不同颜色的信号灯111,用于表达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设备100不同的状态。多个信号灯111的不同的颜色,可以表示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设备100正常运行或报错等状态。
测试耦合板20为板状结构,其平整的组设在底座10的盖板12上。测试耦合板20为用于检测待测电极60的多个电极单元61分别与测试耦合板20之间的多个电压信号的电路板。本实施例中,测试耦合板20上设有多个彼此间隔的并且独立的多个电极测试单元21。测试耦合板20上的多个电极测试单元21分别与待测电极60的多个电极单元61中的一个电极单元61一一对应。多个电极测试单元21均呈凸起状设置。多个电极测试单元21凸起的高度一致,使待测电极60的各个电极单元61与测试耦合板20的相应的电极测试单元21之间形成电场强度大致一致的交变电场,进一步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多个电极测试单元21均为金属凸块。
每个电极测试单元21的顶部还可以设有厚度相同且中间具有开孔(未图示)的柔性导体(未图示),以收容待测电极60相应的电极单元61中间凸起的密封胶(未图示),使得待测电极60的多个电极单元61压靠至测试耦合板20上相应的柔性导体(未图示)时,进一步确保待测电极60的各个电极单元61处于同一高度,避免因电极测试单元21的高度不同导致待测电极60的多个电极单元61与相应的电极测试单元21之间产生缝隙影响检测效果。
本实施例中,移动托盘30具有两组移动导轨31。两组移动导轨31大致位于测试耦合板20的相对两侧。每组移动导轨31具有一轨道310及与轨道310活动连接至少两个导轨滑座311。每个导轨滑座311固定于底座10的盖板12上。每个导轨滑座311的顶部设有滑轮(未图示)。轨道310面向导轨滑座311的一侧具有一导向槽3100。每个导轨滑座311的顶部设置的滑轮(未图示)在相应的轨道310的导向槽3100内转动,以使移动导轨31能够水平移动,带动移动托盘30水平移动。
每组移动导轨31的轨道310的顶面上设有多个安装板312。每个安装板312均向两组移动导轨31中间的方向延伸。每个安装板312上穿设有至少一个抵压部32。每个抵压部32包括固定在安装板312上的第二套筒320、穿设于第二套筒320内的第二导杆321、设置在第二导杆321顶部的第一限位凸块322以及套设在第二导杆321相应部分及第二套筒320相应部分外围的第一弹簧323。本实施例中,第一弹簧323还穿过第一限位凸块322,部分的延伸于第一限位凸块322远离移动导轨31的一侧。第二套筒320、第二导杆321及第一限位凸块322均呈圆柱状设置。第二套筒320的内直径与第二导杆321的直径大致相同。第一弹簧323的外径大于第二套筒320的外直径,同时第一限位凸块322的直径大于第二套筒320的外直径与第一弹簧323的外径,以实现第一弹簧323的相应部分能够在安装板312的上表面与第一限位凸块322之间伸缩。
在其他实施中,第一弹簧323抵靠第一限位凸块322下表面与安装板312的上表面之间,即第一弹簧323仅在安装板312的上表面与第一限位凸块322之间伸缩。
移动托盘30还具有位于两组移动导轨31之间的至少两个分别放置一待测电极60的定位板33。每个抵压部32的第二导杆321的底部穿过其第二套筒320及安装板312的底面并固定在相应的定位板33上,以使定位板33在第一弹簧323的作用下能够抵靠或远离安装板312的底面。每个定位板33均具有多个与待测电极60的多个电极单元61一一对应的通孔330。每个定位板33的多个通孔330与测试耦合板20的多个电极测试单元21一一对应。测试耦合板20的多个电极测试单元21能够伸入相应的通孔330内。待测电极60的多个电极单元61均部分嵌入通孔330内,以此使电极固定在相应的位置,避免待测电极60的多个电极单元61与测试耦合板20的相应电极测试单元21水平错开而影响检测效果。定位板33上还设有一凹槽331以容纳待测电极60的接线部63以及与接线部63电性连接的导线(未图示)。
本实施例中,移动托盘30具有两个分别放置待测电极60的定位板33,当移动托盘30通过其移动导轨31将定位板33移动到测试耦合板20上方后,压合组件40下移将第一个待测电极60的多个电极单元61抵压到测试耦合板20相应的电极测试单元21上进行检测,与此同时,另一定位板33上可以放置第二个待测电极60等待检测。第一个待测电极60完成测试后,移动托盘30通过其移动导轨31使放置第二个待测电极60的另一定位板33移动到测试耦合板20上方后,重复前述压合组件40下移将第二个待测电极60的多个电极单元61抵压到测试耦合板20相应的电极测试单元21上进行检测的操作。在第二个待测电极60进行检测的时候,可以取下第一个待测电极60、放置第三个待测电极60。如此循环操作,可以在一个待测电极60检测的同时完成上一待测电极60的取出和下一待测电极60的放置,提高了检测效率,降低电极产品检测的时间及人力成本。
本实施例中,底座10的盖板12上还设有两个限制移动导轨31的轨道310在一定行程内移动的到位部18。两个到位部18均设置与一组移动导轨31远离定位板33一侧。每个到位部18组设有一接触开关180。该组移动导轨31的轨道310面对位部18的一侧侧壁还固定有一第二限位凸块313。移动导轨31的轨道310侧壁固定的第二限位凸块313在两个到位部18之间移动,移动导轨31的轨道310侧壁固定的第二限位凸块313接触到到位部18时能够使接触开关180闭合,到位检测模块130采集到相应的信号,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设备100可以进行下一步操作。例如,当接触开关180由第二限位凸块313抵靠闭合后,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设备100可以使压合组件40将待测电极60的多个电极单元61抵靠至测试耦合板20的相应的电极测试单元21上进行温度传感器(未图示)与电极单元61的检测。再例如,当接触开关180由第二限位凸块313抵靠闭合后,上位机200的识别设备210获取待测电极60的信息,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设备100可以使压合组件40将待测电极60的多个电极单元61抵靠至测试耦合板20的相应的电极测试单元21上进行温度传感器(未图示)与电极单元61的检测。
底座10的盖板12上还设有多个穿线孔122,以供测试耦合板20与底座内采样模块13连接的线缆(未图示)及接触开关180与底座内到位检测模块130连接的线缆(未图示)穿过。
压合组件40包括顶板41、固定于顶板41下方的固定板42以及多个安装在固定板42上的压合单元43。固定板42通过多个间隔设置的支撑杆44固定在顶板41下方,使顶板41与固定板42之间形成有组装多个压合单元43的空间。多个压合单元43与待测电极60的多个电极单元61一一对应。
固定板42上还设有供移动托盘30的多个抵压部32穿过的穿孔420。固定板42上的穿孔420位于顶板41的下方,以使抵压部32穿过穿孔420抵压到顶板41的下表面,进一步通过压合组件40的下压力、第一弹簧323的作用力使定位板33下移,以便于待测电极60的多个电极单元61能够抵压至测试耦合板20的相应的电极测试单元21上。
固定板42下表面还设有多个压杆421,每个压杆421均向下延伸,用于抵压定位板33,使定位板33向测试耦合板20的方向移动,进一步使测试耦合板20的多个电极测试单元21伸入至定位板33的通孔330内与定位板33部分嵌入其通孔330内的待测电极60的相应的电极单元61靠近。在压杆421作用下靠近的电极单元61与相应的电极测试单元21,在压合单元43的抵压作用下使相应的电极单元61抵靠在相应的电极测试单元21上。
固定板42上还设有多个第一套筒422。底座10的盖板12上还设有多个分别穿过相应的第一套筒422的第一导杆121,以使压合组件40能够沿垂直方向上下移动。本实施例中,第一套筒422与第一导杆121均设有4个,两个第一套筒422与两个第一导杆121位于固定板42前侧,另外两个第一套筒422与另外两个第一导杆121位于固定板42后侧。
本实施例中,多个压合单元43成组的组设于压合组件40的固定板42上,并且每组的多个压合单元43的相应部分罩设在一外壳430内。每个压合单元43包括穿设固定板42的第三套筒431、穿设于第三套筒431内的第三导杆432、固定于第三导杆432底部的压头433、固定于第三导杆432顶部的限位部434、组设于限位部434上方并位于外壳430内部的第二弹簧435以及螺纹固定于外壳430顶部并顶压第二弹簧435的松紧螺柱436。松紧螺柱436可以调节顶压第二弹簧435的深度。每个压合单元43均通过松紧螺柱436调节施加于待测电极60的相应的电极单元61的压力。
本实施例中,多个压合单元43分为四组,每组压合单元43对应的外壳430为4个。4个外壳430平行设置。顶板41大致呈“工”字型设置,以便于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设备100的组装,还便于观察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设备100的状况。位于中间的两个外壳430正对于顶板41的下方,位于两侧的两个外壳430与顶板41呈错开状设置。中间两组的每个压合单元43的松紧螺柱436还穿过顶板41。顶板41的下表面还设有两个加强板45,以加强顶板41,防止顶板41变形。两个加强板45分别位于除中间两外壳430之间的相邻两外壳430之间。
本实施例中,多个压合单元43有20个。20个压合单元43分4组。根据压合单元43的位置,位于两侧的两组压合单元43均有4个,位于中间的两组压合单元43均有6个。
当压合单元43的压头433顶压待测电极60相应的电极单元61时,压合单元43的第三导杆432在第三套筒431内相对上移,第三导杆432顶部设置的限位部434随第三导杆432上移而压缩第二弹簧435,压头在第二弹簧435的作用力下将待测电极60的多个电极单元61抵压至测试耦合板20的相应的电极测试单元21上。
本实施例中,底座10后侧还设有支架17。从侧面看,支架17大致呈“7”字形设置。支架17的上部部分悬于压合组件40的上方。支架17由多个立板组设而成。位于固定板42后侧的两个第一导杆121还可以穿设于支架17上。
本实施例中,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设备100还包括与底座10的支架17连接的把手组件50。把手组件50位于压合组件40的上方。把手组件50包括把手51以及与把手51铰链连接的连接柱52。连接柱52底端固定在压合组件40的顶板41上,以用于牵引压合组件40沿垂直于移动托盘30的方向移动。具体的,连接柱52底端固定在压合组件40的顶板41中部,以使压合组件40更平稳的对待测电极60施加压力。连接柱52穿设在一竖直设置的套筒53内,以使连接柱52能够垂直地上下移动,从而带着压合组件40上下移动。
本实施例中,压合组件40通过把手组件50,依靠人力实现移动。在其他实施方法中,压合组件40可以连接有能够输出直线运动的电机(未图示),以通过电机(未图示)实现沿直线方向的运动。
把手51能够相对支架17转动。把手51与连接柱52之间可以通过齿轮齿条或连杆机构等与连接柱52连接,从而可以将把手51的旋转运动变为连接柱52沿垂直于移动托盘30的移动,以带动连接柱52固定的压合组件40沿垂直于移动托盘30的方向移动。
本实施例中,把手51大致呈容许手指穿过的环状设置。
参考图11,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中的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设备100’,其大致与第一实施例中的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设备100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设备100’的把手51’大致呈杆状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系统1000,通过在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设备100中设置至少放置两个待测电极60并且能够将其中一待测电极60移动至测试耦合板20上方的移动托盘30,以实现在一待测电极60进行检测过程中放置下一需要进行检测的待测电极60,以此提高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设备100的检测效率,降低电极产品检测的时间及人力成本。

Claims (22)

1.一种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设备以及与所述检测设备电性连接的上位机,所述检测设备包括底座、组设于底座上并与待测电极耦合的测试耦合板、至少放置两个所述待测电极并且轮回地将其中一所述待测电极移动至所述测试耦合板上方的移动托盘以及将位于所述耦合板上方的所述待测电极压靠于所述测试耦合板上的压合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电极具有多个电极单元、多个位于相邻两所述电极单元之间的连接部、由一所述连接部侧向延伸的接线部以及电性连接所述接线部的导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耦合板上设有多个彼此间隔的并且独立的多个电极测试单元,所述测试耦合板上的多个所述电极测试单元与所述待测电极的多个电极单元一一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电极测试单元均呈凸起状设置,且凸起的高度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托盘具有两组大致位于测试耦合板的相对两侧并使所述移动托盘相应部位移动的移动导轨以及位于两组所述移动导轨之间的至少两个分别放置一待测电极的定位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移动导轨均具有一轨道及与所述轨道活动连接至少两个导轨滑座,每个所述导轨滑座的顶部均设有滑轮,所述轨道面向所述导轨滑座的一侧具有一导向槽,每个所述导轨滑座的顶部设置的所述滑轮在相应的所述轨道的导向槽内转动,所述移动导轨在所述滑轮转动的带动下水平移动,所述移动托盘在所述移动导轨的带动下水平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两组中的一组所述移动导轨的轨道面对外部的一侧侧壁还固定有一第二限位凸块,位于第二限位凸块同侧的底座的相应位置设置有两个到位部,每个所述到位部均设有一接触开关,所述第二限位凸块在两个到位部之间移动并在接触到到位部时能够使接触开关闭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移动导轨的轨道的顶面上设有多个安装板,每个所述安装板均向两组所述移动导轨中间的方向延伸,每个所述安装板上穿设有至少一个的抵压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部的下端与所述定位板固定连接,所述抵压部的上端抵住压合组件的相应部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抵压部包括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的第二套筒、穿设于所述第二套筒内的第二导杆、设置在所述第二导杆顶部的第一限位凸块以及套设在所述第二导杆相应部分及所述第二套筒相应部分外围的第一弹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导杆及所述第一限位凸块均呈圆柱状设置,所述第二套筒的内直径与所述第二导杆的直径大致相同,所述第一弹簧的外径大于第二套筒的外直径,所述第一限位凸块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套筒的外直径与所述第一弹簧的外径。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抵压部的第二导杆的底部穿过其所述第二套筒及所述安装板的底面并固定在相应的所述定位板上。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上具有多个收容所述待测电极相应的电极单元相应部分的通孔,每个所述电极测试单元能够伸入所述定位板的相应的通孔并分别与相应的电极单元一一对应耦合。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组件包括顶板、固定于所述顶板下方的固定板、组设与所述固定板上并与所述待测电极的电极单元对应压靠的多个压合单元。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压合单元成组的组设于所述压合组件的固定板上,并且每组的多个所述压合单元的相应部分罩设在一外壳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压合单元包括穿设所述固定板的第三套筒、穿设于所述第三套筒内的第三导杆、固定于所述第三导杆底部的压头、固定于所述第三导杆顶部的限位部、组设于所述限位部上方并位于所述外壳内部的第二弹簧以及螺纹固定于所述外壳顶部并顶压所述第二弹簧的松紧螺柱。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下表面还设有多个抵压所述移动托盘放置待测电极的相应部位压杆。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后侧还设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上部部分悬于所述压合组件的上方。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底座的支架连接的把手组件,所述把手组件位于所述压合组件的上方。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组件包括把手以及与所述把手铰链连接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底端固定在所述压合组件上。
2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设备检测所述待测电极的电压信号;所述上位机处理所述检测设备检测到的所述待测电极的电压信号以获得检测结果。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电极的电极单元分别选择性的收容设置一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感测环境温度产生温度信号,所述检测设备还检测所述待测电极的每个所述温度传感器感测到的所述温度信号以获得检测结果。
CN202223524218.6U 2022-12-28 2022-12-28 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系统 Active CN2193025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24218.6U CN219302586U (zh) 2022-12-28 2022-12-28 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24218.6U CN219302586U (zh) 2022-12-28 2022-12-28 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02586U true CN219302586U (zh) 2023-07-04

Family

ID=86981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24218.6U Active CN219302586U (zh) 2022-12-28 2022-12-28 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025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90572B (zh) 用于检测导电管脚相对于电路板位置的设备和方法
CN107843820B (zh) 一种绝缘子放电报警装置
CN211402594U (zh) 一种弹簧探针的阻抗测试设备
CN104049115B (zh) 聚合物软包电池检测夹具
CN219302586U (zh) 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系统
CN214750458U (zh) 一种电路板用测试架
CN216536542U (zh) 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检测设备及系统
CN114209981B (zh) 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检测设备、系统及其方法
CN115932450A (zh) 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的检测设备及系统
CN208420772U (zh) 一种基于eit无损检测技术检测水泥基平板的电极装置
CN209460061U (zh) 一种线路板生产用强度检测装置
CN208384010U (zh) 功率板测试工装
CN114035046B (zh) 一种微型电机性能的并行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
CN106908720B (zh) Fpc定位模拟机构及其fpc功能键电检装置
CN212433334U (zh) 一种电源线路板测试治具
CN108737946A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音箱测试装置及其测试音箱的方法
CN114002145A (zh) 一种充电桩生产用智能检测装置
CN111983439A (zh) 一种继电器定位测试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继电器测试设备
CN210835154U (zh) 一种cof产品vt测试装置
CN114556118A (zh) 包括具有用于大批量老化半导体器件的集成加热的条形插座的老化板
CN207458090U (zh) 一种bms测试系统
CN219831288U (zh) 一种变压器耐压测试装置
CN220913324U (zh) 线束测试工装及线束生产线
CN216595298U (zh) 一种线束连接端电阻稳定性测试装置
CN218297566U (zh) 一种全自动电子锁综合寿命测试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