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01733U - 一种液位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位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01733U
CN219301733U CN202320291265.6U CN202320291265U CN219301733U CN 219301733 U CN219301733 U CN 219301733U CN 202320291265 U CN202320291265 U CN 202320291265U CN 219301733 U CN219301733 U CN 2193017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mmonia production
production reactor
liquid level
hydrolysis ammonia
rea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9126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泽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Tianmi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Tianmi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Tianmi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Tianmi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9126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017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017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017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36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non-carbon containing sources, e.g. by water electrolysis

Landscapes

  • Removal Of Specific Substances (AREA)
  • Control Of Non-Electrical Vari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位检测装置,所述液位检测装置设置在水解制氨反应器外部,所述水解制氨反应器安装在底座上,并在所述底座内设置有重量感应装置,所述水解制氨反应器通过输送泵与溶液储罐连接,在所述水解制氨反应器上设置有搅拌电机及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位于所述水解制氨反应器内,所述重量感应装置与所述输送泵信号连接。通过在水解制氨反应器上设置搅拌装置对内部进行搅拌防止结晶,通过判断水解制氨反应器的总体重量来判断当前水解制氨反应器内的溶液量,从而控制进入水解制氨反应器内的溶液量,保证液面平衡。

Description

一种液位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解制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液位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尿素水解制氨反应器是火电厂烟气脱硝液氨改尿素工程的核心设备,其性能决定了改造后脱硝系统的控制品质、能耗和运行的可靠性。目前商业化应用的烟气脱硝水解制氨技术主要有尿素普通水解和尿素催化水解制氨技术,普通水解技术存在反应速度慢、响应时间长、体积较大(原带缓冲罐)以及腐蚀严重等不足和缺陷。已有的尿素催化水解是在普通水解技术的基础上,添加一种催化剂,可以大幅度提高反应速度、降低腐蚀、减小体积、降低能耗、提高尿素利用率而倍受关注。
在公开号为:CN210457492U中提出尿素本身带有缩二脲杂质,随着尿素溶液的加入,缩二脲会不断累积,缩二脲溶解度较低,浓度过高时会沉积在水解器壳体底部,需要在水解制氨反应器上设置搅拌装置对其进行搅拌从而防止沉积积垢,但是在此情况下,水解制氨反应器内的液面无法保持静止不动的状态,通过常规的液面检测装置无法进行检测液面情况,无法保证水解制氨反应器内的溶液量处于平衡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位检测装置,能够有效解决上述水解制氨反应器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位检测装置,所述液位检测装置设置在水解制氨反应器外部,所述水解制氨反应器安装在底座上,并在所述底座内设置有重量感应装置,所述水解制氨反应器通过输送泵与溶液储罐连接,在所述水解制氨反应器上设置有搅拌电机及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位于所述水解制氨反应器内,所述重量感应装置与所述输送泵信号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安全阀安装在所述水解制氨反应器上,所述安全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安全阀连接至第一调节装置上,所述第一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弹簧在所述阀体内的位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安全阀包括呈垂直连接的出气口和进气口, 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设置有堵块,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调节装置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弹簧中部的移动块及设置在所述阀体侧壁的启动组件,所述启动组件包括启动开关和启动块,所述启动块下方设置有第二弹簧。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水解制氨反应器上连接有减压阀,所述减压阀包括上阀座和下阀座,设置在所述上阀座和下阀座之间的膜片,所述减压阀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膜片张紧的第二调节装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调节装置为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为粘块并设置在所述阀体内,所述粘块与所述膜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端设置有转柄并设置在外部,所述调节杆的杆身与所述上阀座之间设置有螺纹。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水解制氨反应器底部外壁设置有循环水板,所述循环水板连接至一循环泵上,所述循环泵通过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连接至疏水箱中,还在所述水解制氨反应器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水解制氨反应器上设置搅拌装置对内部进行搅拌防止结晶,通过判断水解制氨反应器的总体重量来判断当前水解制氨反应器内的溶液量,从而控制进入水解制氨反应器内的溶液量,保证液面平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流程图。
图中,3.尿素溶解罐,4.溶液储罐,5.输送泵,6.疏水箱,14.搅拌电机,15.搅拌杆,16.底座,17.重量感应装置,18.水解制氨反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所示,在尿素水解制氨系统中,设置的水解制氨反应器18用于将尿素溶液进行加热反应,所述水解制氨反应器18上设置有安全阀,所述安全阀连接至第一调节装置上,所述第一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安全阀内的第一弹簧位置,所述水解制氨反应器18形成的产品气通过一减压设备输入至产品气仓中,所述减压设备内设置有膜片,还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膜片张紧度的第二调节装置,所述水解制氨反应器18底部外壁设置有循环水板,所述循环水板连接至一循环泵上,所述循环泵依次连接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并通过水管连接至蒸发冷凝液仓中,所述水解制氨反应器18上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水解制氨反应器18固定在一底座上,并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重量感应装置,还在所述水解制氨反应器18上设置有搅拌装置。
所述安全阀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且两者呈垂直状态,在所述阀体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中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空腔中包括前端和后端,所述前端位于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的连接处,所述后端位于所述空腔的顶部,所述第一调节装置位于所述后端,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设置有堵块并在所述安全阀为初始状态下位于所述出气口和进气口的连接处,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调节装置上,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包括旋转移动电机,所述旋转移动电机上设置有旋转移动杆,所述后端及所述旋转移动杆的前端头设置有螺纹,当所述旋转移动电机启动时,所述旋转移动杆通过螺纹从所述后端向前端方向移动,在所述第一弹簧中部设置有移动块,同时在所述阀体的侧边内部设置有启动开关,所述启动开关为微动开关,在所述启动开关一侧设置有部分突出于所述空腔的启动块,所述启动块的突出部分处设置有斜面,所述启动块置于一安置槽中,所述安置槽中设置有第二弹簧并在所述安置槽的底部设置有小于所述启动块大小的通孔,所述启动块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通孔大小一致的顶柱,所述顶柱与所述启动开关相接触,所述启动开关与所述旋转移动电机通过电线连接,当所述启动开关开启后,所述旋转移动电机同步启动。
当正常状态下,所述堵块初始状态时位于所述出气口和进气口的连接处,当所述水解制氨反应器18内的压力过大时,使所述堵块向所述后端方向移动从而使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连通,从而进行排气,此时原先所述第一弹簧上的移动块能够移动的距离为a,所述随着所述第一弹簧的使用时间累积增加,所述第一弹簧的弹性力不足,此时所述水解制氨反应器18内的压力无需达到指定安全压力即可将所述堵块顶开,使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连通,此时所述第一弹簧上的移动块能够移动的距离为大于a,在此情况下,所述移动块会与带有斜面的所述启动块发生接触,所述启动块向所述第二弹簧方向挤压并使所述顶柱按压所述启动开关从而启动所述旋转移动电机启动,所述旋转移动杆通过螺纹向所述第一弹簧方向移动后,使所述第一弹簧同时脱离所述启动块,此时所述旋转移动电机停止。
所述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至一储气仓中,且所述储气仓又通过一送气泵将其连接至所述水解制氨反应器18中,当所述水解制氨反应器18内的压力过小时,可以通过启动送气泵从而将排出的气体重新送入所述水解制氨反应器18。
其中,所述减压设备为膜片式减压阀,包括上阀座和下阀座,所述膜片置于所述上阀座和下阀座之间并通过设置紧固件来其进行压紧锁定,所述第二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上阀座或下阀座侧面,所述第二调节装置包括活动设置在所述上阀座或下阀座上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置于所述上阀座和下阀座形成的容纳腔中,所述第一端设置有粘块并与所述膜片粘合,所述调节杆及所述调节杆贯穿处设置有螺纹区,所述第二端位于外端并形成有转柄,当所述调节杆通过所述转柄在进行转动时,所述粘块带动所述膜片向外侧拉伸,所述第二调节装置可设置有多组,这样能够对所述膜片的多个方向同时进行拉伸。
所述膜片在长期使用后导致所述膜片失去部分弹性,会影响减压阀的正常使用,通过转动所述调节杆上的所述第二端的所述转柄,通过螺纹连接从而使所述调节杆向外侧移动,所述粘块拉动所述膜片重新张紧。
在尿素水解反应系统中,在尿素溶解罐3中加入蒸汽冷凝水及除盐水,并在尿素溶解罐3中安装搅拌装置及加热装置增加溶解速率,随后通过管道输入至溶液储罐4内,并通过一输送泵5送入至所述水解制氨反应器18中,所述水解制氨反应器18通过输入的蒸汽输入置于所述水解制氨反应器18中的U形管对所述水解制氨反应器18进行加热,蒸汽加热冷凝后通过疏水系统将冷凝液收集至疏水箱6中。
所述水解制氨反应器18下部的循环水板内设置有呈连续U性状铺设的循环管道并与所述水解制氨反应器18贴合,所述循环管道两端连接至所述循环泵上,进一步的,将所述疏水箱6与所述循环泵连接,为了对所述水解制氨反应器18进行降温,需要将送入所述循环水板内的水保持低温,从而对所述水解制氨反应器18外部进行吸热,所述疏水箱6与所述循环泵之间依次连接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通过该设备将高温度的蒸汽冷凝液转换为低温并将其送入所述循环水板,随后再次通过管道将所述循环水板中的低温水回流至所述疏水箱6中,为了对所述水解制氨反应器18内的温度进行实时控制,设置所述温度传感器,当所述水解制氨反应器18内温度偏高时,自动化程序启动所述循环泵及各组件,低温水与所述水解制氨反应器18接触,对其进行降温,当温度正常后,重新将水回流至所述疏水箱6中,所述疏水箱6还可以用于加入至所述尿素溶解罐3中。
其中,在所述底座中设置有用于实时监测所述水解制氨反应器18重量的重量感应装置,在所述水解制氨反应器18的上方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14及置于所述水解制氨反应器18内的搅拌杆15,所述搅拌杆对尿素溶液进行搅拌,正常状态,所述水解制氨反应器18内的尿素溶液的液位需要保持一个恒定值,但是为了防止所述水解制氨反应器18内出现结晶或者尿素积垢,通过所述搅拌装置的启动对尿素溶液控进行搅拌,此时仅通过常规设置的液位计无法检测处于晃动状态的液面。
当所述水解制氨反应器18内的溶液量处于正常值时,此时无需调节输入所述水解制氨反应器18内的溶液量,当所述水解制氨反应器18内的溶液量低于正常值时,通过控制增加输送泵5的供给量来增加所述水解制氨反应器18内的溶液量,使其达到正常值,当所述水解制氨反应器18内的溶液量高于正常值时,通过控制减少输送泵5的供给量从而减少所述水解制氨反应器18内的溶液量,使其达到正常值,其检测的变量根据通过所述重量感应器来判断,正常时,所述水解制氨反应器18及溶液量总体重量为b,所述水解制氨反应器18内的液面处于正常值,所述重量感应器检测所述水解制氨反应器18及溶液量总体重量小于b时,所述水解制氨反应器18内的液面低于正常值,则需要增加所述水解制氨反应器18内的溶液量,所述重量感应器检测所述水解制氨反应器18及溶液量总体重量大于b时,所述水解制氨反应器18内的液面高于正常值,则需要减少所述水解制氨反应器18内的溶液量。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除盐水及蒸汽冷凝水输送至尿素溶解罐3中并通过搅拌装置加快其溶解,随后通过输送泵5将其运输至溶液储罐4中,将溶液储罐4中的尿素溶液输送至水解制氨反应器18中从而进行反应。
在使用过程中,当所述阀体内的所述第一弹簧弹力不足时,则会出现所述堵块在所述空腔内过度移动,进而使所述移动块与所述启动块接触,所述启动块上的所述顶柱与所述启动开关接触,所述旋转移动电机启动,使所述旋转移动杆向下推动,改变所述弹簧的位置后,所述移动块不再与所述启动块接触,所述旋转移动电机关闭。
在使用过程中,所述膜片的张紧程度不够,通过旋转所述调节杆上的所述第二端的所述转柄,所述调节杆上的所述粘块拉动所述膜片向外侧移动,从而重新调整所述膜片的张紧程度。
通过所述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所述水解制氨反应器18内的温度,当检测到所述水解制氨反应器18内的温度高于正常温度,自动化程序启动所述循环泵及各组件,低温水进入至所述循环泵中并使低温水进入所述循环水板,所述循环水板与所述水解制氨反应器18实时接触,低温水对其进行降温,当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正常后,重新将水回流至所述疏水箱6中,所述疏水箱6还可以用于加入至所述尿素溶解罐3中。
当所述重量感应器检测所述水解制氨反应器18及溶液量总体重量小于正常值时,则表示所述水解制氨反应器18内的实际液面低于正常液面,则需要增加所述水解制氨反应器18内的溶液量,增加输送泵5输送至所述水解制氨反应器18内的溶液量,所述重量感应器检测所述水解制氨反应器18及溶液量总体重量大于正常值时,则表示所述水解制氨反应器18内的液面高于正常值,则需要在下一次输送时减少所述水解制氨反应器18内的溶液量。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出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基础上,所作出的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液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检测装置设置在水解制氨反应器外部,所述水解制氨反应器安装在底座上,并在所述底座内设置有重量感应装置,所述水解制氨反应器通过输送泵与溶液储罐连接,在所述水解制氨反应器上设置有搅拌电机及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位于所述水解制氨反应器内,所述重量感应装置与所述输送泵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安全阀安装在所述水解制氨反应器上,所述安全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安全阀连接至第一调节装置上,所述第一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弹簧在所述阀体内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阀包括呈垂直连接的出气口和进气口, 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设置有堵块,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调节装置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弹簧中部的移动块及设置在所述阀体侧壁的启动组件,所述启动组件包括启动开关和启动块,所述启动块下方设置有第二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液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制氨反应器上连接有减压阀,所述减压阀包括上阀座和下阀座,设置在所述上阀座和下阀座之间的膜片,所述减压阀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膜片张紧的第二调节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液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装置为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为粘块并设置在所述阀体内,所述粘块与所述膜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端设置有转柄并设置在外部,所述调节杆的杆身与所述上阀座之间设置有螺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制氨反应器底部外壁设置有循环水板,所述循环水板连接至一循环泵上,所述循环泵通过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连接至疏水箱中,还在所述水解制氨反应器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CN202320291265.6U 2023-02-23 2023-02-23 一种液位检测装置 Active CN2193017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91265.6U CN219301733U (zh) 2023-02-23 2023-02-23 一种液位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91265.6U CN219301733U (zh) 2023-02-23 2023-02-23 一种液位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01733U true CN219301733U (zh) 2023-07-04

Family

ID=869513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91265.6U Active CN219301733U (zh) 2023-02-23 2023-02-23 一种液位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017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8502C (zh) 制冷剂循环系统控制方法
CN219301733U (zh) 一种液位检测装置
CN114288977B (zh) 一种制备拟薄水铝石用的装置及方法
CN219198250U (zh) 一种减压设备
CN219317717U (zh) 一种安全阀
CN203550484U (zh) 多储热罐太阳能干燥装置
CN114377417A (zh) 一种mvr高效蒸发系统及其蒸发工艺
CN100567280C (zh) 一种降低环氧乙烷吸收塔贫吸收液进料温度的装置及方法
CN116154221B (zh) 一种氢气循环回收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1876473A (zh) 热源塔耦合热泵制热系统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2880436Y (zh) 全自动恒温恒湿机
CN100578107C (zh) 直热系统
CN101561207B (zh) 能源塔热泵机组载冷剂凝固点监测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N201407864Y (zh) 能源塔热泵机组载冷剂凝固点监测控制装置
CN217148588U (zh) 一种快速响应变负荷尿素水解工艺控制系统
CN220159655U (zh) 一种新型高效scr脱硝系统
CN220470222U (zh) 一种真空泵控温装置及水环真空泵
CN201402067Y (zh) 一种具有溶液调节装置的能源塔
CN208810027U (zh) 一种晶体析出反应罐
CN217015337U (zh) 用于再生塔再沸器热蒸汽的自动控制装置
CN218544658U (zh) 恒温恒湿机
CN114440450B (zh) 一种空气能热水器的使用方法
CN219778138U (zh) 一种蒸汽加热控温水循环系统
CN213392289U (zh) 一种汽轮机射水箱溢流水冷却回收装置
CN219849512U (zh) 一种苯甲酰氯及丙酰氯连续化合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