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01646U - 一种反射型光电传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反射型光电传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01646U
CN219301646U CN202223566285.4U CN202223566285U CN219301646U CN 219301646 U CN219301646 U CN 219301646U CN 202223566285 U CN202223566285 U CN 202223566285U CN 219301646 U CN219301646 U CN 2193016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photoelectric sensor
knob
positioning
refle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6628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林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Boe Sens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Boe Sens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Boe Sens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Boe Sens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6628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016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016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016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witches Operated By Changes In Physical Cond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电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射型光电传感器,其包括发射透镜和接收透镜,其透镜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至少两个弹性臂,在支架本体外延伸出弹性臂,第一旋钮直接穿过弹性臂的定位部即可实现对第一旋钮的定位,无需单独设置一道卡装卡簧的工序,从而简化了装配,并且,也节省了制作卡簧的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同时,通过第一止退面和第二止退面的配合能够避免第一旋钮的脱落;此外,还实现了第一旋钮与电位器的可视化装配,大大提高了第一旋钮的装配效率和装配准确率,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第一旋钮或电位器由于盲装而导致的损坏几率。

Description

一种反射型光电传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电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射型光电传感器。
背景技术
反射型光电传感器,也叫反射型光电开关,是一种集发射器和接收器于一体的光电传感器。当有被检测物体经过时,物体会将光电传感器发射器发射的足够量的光线反射到接收器上,接收器收到光信号,输出一个开关控制信号。
为了调整光电传感器的灵敏度,通常在反射型光电传感器中设置可调的电位器,并通过一调节旋钮对电位器进行转动调节,在将调节旋钮与电位器配合安装之后,为了防止调节旋钮从壳体中脱落,从而在调节旋钮上卡装一个卡簧,然而,由此导致了装配工序的繁琐,并且,由于需要单独购买或者制作卡簧,也增加了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反射型光电传感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反射型光电传感器,包括:透镜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至少两个弹性臂,所述弹性臂于所述支架本体的一外侧壁向外延伸,所述弹性臂具有向内延伸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的头部具有定位面;接收透镜,安装在所述支架本体上;第一旋钮,具有一杆状主体,所述杆状主体位于所述弹性臂的所述定位面之间;第一电路板,位于所述杆状主体与所述外侧壁之间;电位器,安装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上并面向所述杆状主体;发射透镜,位于所述支架本体旁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反射型光电传感器,所述定位部面向所述支架本体的一侧具有第一止退面,所述杆状主体中部具有一凸肩外圈,所述凸肩外圈的第一端具有与所述第一止退面相配合的第二止退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反射型光电传感器,所述反射型光电传感器还包括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相垂直,所述第一电路板的顶部具有向上延伸的凸块,所述第二电路板具有与所述凸块相配合的第一插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反射型光电传感器,所述反射型光电传感器还包括第三电路板和第四电路板,所述第三电路板位于所述第二电路板上方,所述第四电路板连接于所述第二电路板的侧端面和所述第三电路板的侧端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反射型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二电路板和所述第三电路板之间设有屏蔽电路板,所述屏蔽电路板上设有与所述凸块相配合的第二插槽;所述反射型光电传感器还包括铜片,所述铜片呈U字形,其包括铜底板和位于所述铜底板两侧的铜侧板,所述铜底板位于所述第二电路板的下方,两侧的所述铜侧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电路板的两侧且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三电路板的上方,其中一侧的所述铜侧板位于所述第四电路板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反射型光电传感器,所述屏蔽电路板为FPC,其末端沿所述第二电路板的侧面弯折延伸并固定于所述第二电路板的下表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反射型光电传感器,所述定位面为沿所述杆状主体轴向延伸的内凹面,所述内凹面与所述凸肩外圈的形状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反射型光电传感器,所述定位部还具有自所述定位面向背对所述支架本体的一侧延伸的第一导向斜面,所述凸肩外圈的第二端具有与所述第一导向斜面相配合的第二导向斜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反射型光电传感器,所述弹性臂还具有向外延伸的弹性支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反射型光电传感器,所述弹性臂的根部具有用于对所述第一电路板进行限位的限位面,所述外侧壁设置有至少两个边肋,所述边肋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相抵接且与所述限位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电路板位于所述限位面和所述边肋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反射型光电传感器,所述外侧壁还设置有至少一个中间肋,所述中间肋位于所述边肋之间,所述中间肋的位置与所述电位器的位置对应,所述中间肋的凸出深度小于所述边肋的凸出深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反射型光电传感器,所述边肋和所述中间肋均沿所述外侧壁纵向延伸,所述边肋和所述中间肋的端部均为弧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反射型光电传感器,所述反射型光电传感器还包括壳体和盖体;所述发射透镜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若干定位柱和若干导向板,所述定位柱穿过所述第二电路板和所述第三电路板,所述导向板与所述支架本体抵接;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壳体上方,所述盖体上安装有第二旋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反射型光电传感器,在安装接收透镜的支架本体外延伸出弹性臂,第一旋钮直接穿过弹性臂的定位部即可实现对第一旋钮的定位,无需单独设置一道卡装卡簧的工序,从而简化了装配,并且,也节省了制作卡簧的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反射型光电传感器,第一旋钮的杆状主体具有一凸肩外圈,凸肩外圈在穿过定位部的过程中,因凸肩外圈的宽度较大,对定位部产生挤压力,使得弹性臂向外扩张,凸肩外圈穿过之后,弹性臂在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向内收拢,从而将第一旋钮定位,操作简单;弹性臂的定位部具有第一止退面,第一旋钮的凸肩外圈具有与所述第一止退面相配合的第二止退面,凸肩外圈穿过定位部之后,通过第一止退面和第二止退面的配合能够避免第一旋钮的脱落,第一旋钮无论是被旋转还是被外力拉动,由于第一止退面的阻挡作用,第一旋钮都不会从定位部被拉出。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反射型光电传感器,将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垂直设置,并将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插接连接,取代了以往的电位器直接安装在第二电路板上的方式,进而改变了以往的须先安装第二电路板再安装第一旋钮的装配方式,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先安装第一电路板,再安装第一旋钮,后安装第二电路板,避免在安装第一旋钮时第二电路板对视线的遮挡,进而实现了第一旋钮与电位器的可视化装配,操作人员能够清晰地观察到定位器与第一旋钮的配合状态,大大提高了第一旋钮的装配效率和装配准确率,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第一旋钮或电位器由于盲装而导致的损坏几率。
4、由于在反射型光电传感器中,需要安装的电学元器件繁多,若均搭载在第二电路板上未免过于拥挤,而即使为了避免拥挤从而将第二电路板的面积设计的更大,这种情况下也会导致光电传感器整体尺寸的不合理加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反射型光电传感器,在第二电路板上方设置了单独的第三电路板,在占用空间尽可能小的前提下搭载了更多的元器件。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反射型光电传感器,支架本体的外侧壁还设有中间肋,中间肋位于边肋之间,中间肋的位置与电位器的位置对应,且中间肋的凸出深度小于边肋的凸出深度,由于在将第一旋钮装配至电位器上以及转动第一旋钮调节电位器等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对第一电路板产生一定的挤压力,上述边肋与中间肋之间的凸出深度之差能够允许第一电路板在挤压力的作用下产生一定的挠度缓冲,避免第一电路板受力过大而遭到损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反射型光电传感器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反射型光电传感器的内部部分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反射型光电传感器的内部部分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反射型光电传感器的内部部分结构示意图三;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反射型光电传感器的第二电路板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反射型光电传感器的内部部分结构示意图四;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反射型光电传感器的内部部分结构示意图五;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反射型光电传感器的内部部分结构示意图六;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反射型光电传感器的内部部分结构示意图七;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反射型光电传感器的内部部分结构示意图八;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旋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旋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反射型光电传感器的内部部分结构示意图九;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反射型光电传感器的壳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架本体,2-弹性臂,21-定位面,22-第一止退面,23-第一导向斜面,24-弹性支耳,3-第一旋钮,31-凸肩外圈,311-第二止退面,312-第二导向斜面,32-第一密封圈,4-接收透镜,5-发射透镜,6-第一电路板,61-凸起,7-电位器,8-第二电路板,81-第一定位孔,82-第一插槽,83-光源,9-第三电路板,91-第二定位孔,10-第四电路板,11-屏蔽电路板,12-铜片,13-边肋,14-中间肋,15-壳体,151-定位柱,152-导向板,153-容置槽,154-光孔,16-盖体,17-第二旋钮,171-卡簧,172-第二密封圈,18-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反射型光电传感器,如图1-14所示,该反射型光电传感器包括壳体15,盖体16以及电缆18,所述盖体16盖设于壳体15的上方,由盖体16和壳体15围成了一容纳空间,用于容纳和安装其他零部件。
本实施例提供的反射型光电传感器,如图2所示,其包括透镜支架、接收透镜4、发射透镜5,其中,透镜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接收透镜4安装在支架本体1上,其中,支架本体1和接收透镜4之间可为卡接连接,例如,在接收透镜4的边部设置有卡扣,支架本体1上设置有与卡扣相对应的卡槽,从而实现了支架本体1和接收透镜4的卡接;或者,在支架本体1上设置卡扣以及在接收透镜4上设置相对应的卡槽;发射透镜5并没有通过支架安装的形式进行安装,而是采用点胶的手段直接集成在壳体15内部,如此能够降低壳体15在结构上的复杂程度,进而降低生产模具的复杂程度,便于制造;当然,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发射透镜5也可以采用支架安装的手段安装于壳体15内;可选地,支架本体1的整体结构可呈方形体。
本实施例提供的反射型光电传感器,如图2-3,6-10所示,其透镜支架还包括至少两个弹性臂2,弹性臂2设置于支架本体1的一外侧壁(如图6-10中显示为左侧壁),弹性臂2于该外侧壁向外延伸,弹性臂2具有向内延伸的定位部,多个弹性臂2相聚拢从而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弹性定位爪结构,该向内延伸是指弹性臂2向聚拢侧延伸;可选地,弹性臂2的数量为两个,在其他可替换的实施例中,弹性臂的数量可以为三个或更多个;可选的,弹性臂2的材质可以是塑料,例如,ABS塑料或PC塑料;弹性臂2与支架本体1可以是一体注塑成型,如此能够节省装配工序。
本实施例提供的反射型光电传感器,其还包括第一旋钮3,第一电路板6和电位器7,电位器7能够调节传感器的灵敏度,第一旋钮3与电位器7相配合,通过旋转第一旋钮3带动电位器7旋转,从而实现调节;如图8-9所示,弹性臂2的定位部在其聚拢方向的头部具有定位面21,第一旋钮3具有一头部和一杆状主体,该杆状主体穿过该定位面21且位于多个定位面21之间;第一电路板6位于所述杆状主体与所述外侧壁之间,电位器7安装于所述第一电路板6上并面向所述杆状主体,电位器7的位置对应于杆状主体的位置;可选地,如图11-12所示,杆状主体的调节端部设有十字状的调节凸起,从而与电位器7上的十字状调节凹槽相配合。
本实施例提供的反射型光电传感器,在支架本体1外延伸出弹性臂3,第一旋钮4直接穿过弹性臂3的定位部即可实现对第一旋钮1的定位,无需单独设置一道卡装卡簧的工序,从而简化了装配,并且,也节省了制作卡簧的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
本实施例提供的反射型光电传感器,如图11-12所示,其第一旋钮3的杆状主体上具有一段径向宽度增大的凸肩外圈31;可选地,杆状主体的整体形状呈圆柱形,凸肩外圈31的整体形状也呈圆柱形,凸肩外圈31相对于杆状主体的直径增大;在其他可替换的实施例中,杆状主体和凸肩外圈31也可以呈方形柱体、三角形柱体等形状;凸肩外圈31在穿过定位部的过程中,因其宽度较大从而对定位部产生挤压力,使得弹性臂2向外扩张,凸肩外圈31穿过之后,弹性臂2在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向内收拢,从而将第一旋钮3定位,操作简单;并且,弹性臂2的定位部具有第一止退面22,第一旋钮3的凸肩外圈31的第一端具有与所述第一止退面22相配合的第二止退面311,凸肩外圈31穿过定位部之后,通过第一止退面22和第二止退面311的配合能够避免第一旋钮3的脱落,第一旋钮3无论是被旋转还是被外力拉动,由于第一止退面的阻挡作用,其都不会从定位部被拉出。
本实施例提供的反射型光电传感器,如图3-4所示,还包括第二电路板8,所述第二电路板8与所述第一电路板6相垂直,所述第一电路板6的顶部具有向上延伸的凸块61,所述第二电路板6具有与所述凸块61相配合的第一插槽82;通过凸块61和第一插槽82的插接配合实现了第一电路板6和第二电路板8之间的定位;相较于现有的将电位器直接安装在第二电路板上的方式,本实施例中单独设置了与第二电路板8相垂直的第一电路板6来安装电位器7,第一电路板6实质上起到了转接板的作用,由此,在装配过程中,可以先装配第一电路板6和电位器7,然后再安装第一旋钮3,此时没有了第二电路板在顶部对视线的遮挡,第一旋钮3能够在可视化状态下与电位器7相配合装配,在第一旋钮3装配完成后再对第二电路板8进行装配;上述装配方式避免了需要先安装整体的第二电路板和电位器,再安装第一旋钮的盲装弊端,操作人员能够清晰地观察到定位器与第一旋钮的配合状态,大大提高了第一旋钮的装配效率和装配准确率,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第一旋钮或电位器由于盲装而导致的损坏几率。
由于在反射型光电传感器中,需要安装的芯片等电学元器件繁多,若均搭载在第二电路板上未免过于拥挤,而即使为了避免拥挤从而将第二电路板的面积设计的更大,这种情况下也会导致光电传感器整体尺寸的不合理加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反射型光电传感器,如图3-4所示,还包括第三电路板9,第三电路板9位于所述第二电路板8上方,具体地,第三电路板9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二电路板8上方;在第二电路板8上方设置了单独的第三电路板9,在占用空间尽可能小的前提下搭载了更多的元器件,在高度方向上加了一层电路板,并未在长度或宽度方向上额外占用太大空间,使得传感器整体尺寸紧凑小巧。
本实施例提供的反射型光电传感器,还包括第四电路板10,如图3-4所示,所述第四电路板10连接于所述第二电路板8的侧端面和所述第三电路板9的侧端面;第四电路板10作为一块连接板,将第二电路板8和第三电路板9电性连接,实现了第二电路板8和第三电路板9的电路连通;可选的,第四电路板10可以是FPC,其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焊在所述第二电路板8的侧端面和所述第三电路板9的侧端面。
本实施例提供的反射型光电传感器,如图2-4所示,所述第二电路板8和所述第三电路板9之间设有屏蔽电路板11,具体地,该屏蔽电路板11的屏蔽面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二电路板8和所述第三电路板9之间,其用于屏蔽所述第二电路板8和所述第三电路板9之间的信号干扰;所述屏蔽电路板11上设有与所述凸块61相配合的第二插槽,从而便于所述屏蔽电路板11的定位和安装;可选地,屏蔽电路板11可以是FPC,具有较好的弯折性能,其末端沿所述第二电路板8的侧面弯折延伸并固定在所述第二电路板8的下表面,如此较好地实现了对屏蔽电路板11的安装固定,其中,FPC的末端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二电路板8的下表面;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FPC的末端还可以固定于第二电路板8的其他位置,例如,第二电路板8的上表面或侧面等位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反射型光电传感器,如图2-3所示,所述反射型光电传感器还包括铜片12,所述铜片12呈U字形,其包括铜底板和位于所述铜底板两侧的铜侧板(未图示),所述铜底板位于所述第二电路板8的下方,两侧的所述铜侧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电路板8的两侧且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三电路板9的上方,其中一侧的所述铜侧板位于所述第四电路板10的外侧,铜片12作为所述第二电路板8和所述第三电路板9的屏蔽板,能够避免第二电路板8和第三电路板9受到外界的电磁干扰。
本实施例提供的反射型光电传感器,如图8-9所示,其弹性臂2的定位面21为沿所述杆状主体轴向延伸的内凹面,所述内凹面与所述凸肩外圈31的形状相适配,以保证凸肩外圈31能够顺利通过该内凹面;可选地,在凸肩外圈31为圆柱形的情况下,该内凹面可以设计为圆弧面。
本实施例提供的反射型光电传感器,如图9所示,其弹性臂2的定位部还具有自所述定位面21向背对所述支架本体1的一侧延伸的第一导向斜面23,所述凸肩外圈31的第二端具有与所述第一导向斜面23相配合的第二导向斜面312,通过导向斜面的设计能够使得凸肩外圈31在穿过定位部的过程中更加容易。
本实施例提供的反射型光电传感器,如图3,6-9所示,其弹性臂2设有向外延伸的弹性支耳24,即弹性支耳24向弹性臂2的扩张侧延伸,弹性支耳24能够与壳体15的内壁抵接,从而为弹性臂2提供一定的弹性支撑力;可选的,弹性支耳24的材质可以是塑料,例如,ABS塑料或PC塑料;弹性臂2和弹性支耳24可以是一体注塑成型,从而方便装配;弹性臂2的形状可以为弯钩状,也可以是直线形状、波浪状等。
本实施例提供的反射型光电传感器,如图6,8所示,在其弹性臂2的根部具有用于对所述第一电路板6进行限位的限位面,所述支架本体1的所述外侧壁设置有至少两个边肋13,所述边肋13与所述第一电路板6相抵接且与所述限位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电路板6夹设在所述限位面和所述边肋13之间,通过限位面和边肋13实现了对第一电路板6的有效定位。
本实施例提供的反射型光电传感器,在其支架本体1的所述外侧壁还设置有至少一个中间肋14,所述中间肋14位于所述边肋13之间,所述中间肋14的位置与所述电位器7的位置对应,其中,如图10所示,所述中间肋14的凸出深度小于所述边肋13的凸出深度;由于在将第一旋钮3装配至电位器7上以及转动第一旋钮3来调节电位器7等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对第一电路板6产生一定的挤压力,上述边肋13与中间肋14之间的凸出深度之差能够允许第一电路板6在挤压力的作用下产生一定的挠度缓冲,避免第一电路板6受力过大而遭到损坏;可选地,第一电路板6可以是FPC,如此能够允许一定程度的变形,且便于与其他部件之间的装配配合;可选地,中间肋14的数量为一个,边肋1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边肋13分别位于中间肋的两侧。
本实施例提供的反射型光电传感器,所述边肋13和所述中间肋14均沿所述外侧壁纵向延伸,所述边肋13和所述中间肋14的端部均为弧形,从而与第一电路板6形成线接触,相对于面接触来说,线接触能够更加便于第一电路板6的安装。
本实施例提供的反射型光电传感器,如图14所示,其在壳体15内设置有若干定位柱151和若干导向板152,所述定位柱151穿过所述第二电路板8和第三电路板9,所述导向板152与所述支架本体1抵接以实现对支架本体1的装配导向和定位;具体地,如图5所示,第二电路板8上开设有与其中一部分定位柱151相对应的第一定位孔81,通过这部分定位柱151和第一定位孔81实现对第二电路板8的装配导向和定位;如图13所示,第三电路板9上开设有与另一部分定位柱151相对应的第二定位孔91,通过这部分定位柱151和第二定位孔91实现对第三电路板9的装配导向和定位;本实施例中,第二电路板8和透镜支架均以壳体15为定位基准,从而有效保证了第二电路板8和透镜支架之间的装配精度,避免误差;可选的,第一定位孔81数量为3个,其中两个第一定位孔81设于所述第二电路板8的一侧的两端,与位于所述第二电路板8另一侧中部的一个第一定位孔81形成三角形分布结构,从而形成稳固的定位;可选的,第二定位孔91为1个,设于所述第三电路板9的一角,由于第二电路板8已经被稳固定位,第三电路板9通过第四电路板10与第二电路板8连接,因此,第三电路板9采用一个定位孔即可实现导向定位;可选的,导向板152的数量为4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9内部的四角。
本实施例提供的反射型光电传感器,如图5所示,第二电路板8下表面还安装有对应于所述发射透镜5的光源83,如图14所示,所述壳体15内设有用于容置所述光源83的容置槽153,所述容置槽153上开设有用于光源83的光透过的光孔154。
本实施例提供的反射型光电传感器,如图13所示,其在盖体17上安装有第二旋钮17,第二旋钮17作为功能切换旋钮,将传感器在接收到信号时进行输出的状态以及在接收到信号时进行关闭的状态之间切换;第二旋钮17的杆身外侧卡设有卡簧171。
本实施例提供的反射型光电传感器,在第一旋钮3的杆状主体外侧设有第一密封圈32,在第二旋钮17的杆身外侧设有第二密封圈172,从而保证传感器的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反射型光电传感器,在支架本体外延伸出弹性臂,第一旋钮直接穿过弹性臂的定位部即可实现对第一旋钮的定位,无需单独设置一道卡装卡簧的工序,从而简化了装配,并且,也节省了制作卡簧的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同时,通过第一止退面和第二止退面的配合能够避免第一旋钮的脱落;此外,还实现了第一旋钮与电位器的可视化装配,大大提高了第一旋钮的装配效率和装配准确率,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第一旋钮或电位器由于盲装而导致的损坏几率。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3)

1.一种反射型光电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透镜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至少两个弹性臂,所述弹性臂于所述支架本体的一外侧壁向外延伸,所述弹性臂具有向内延伸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的头部具有定位面;
接收透镜,安装在所述支架本体上;
第一旋钮,具有一杆状主体,所述杆状主体位于所述弹性臂的所述定位面之间;
第一电路板,位于所述杆状主体与所述外侧壁之间;
电位器,安装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上并面向所述杆状主体;
发射透镜,位于所述支架本体旁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型光电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面向所述支架本体的一侧具有第一止退面,所述杆状主体中部具有一凸肩外圈,所述凸肩外圈的第一端具有与所述第一止退面相配合的第二止退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型光电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型光电传感器还包括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相垂直,所述第一电路板的顶部具有向上延伸的凸块,所述第二电路板具有与所述凸块相配合的第一插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射型光电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型光电传感器还包括第三电路板和第四电路板,所述第三电路板位于所述第二电路板上方,所述第四电路板连接于所述第二电路板的侧端面和所述第三电路板的侧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射型光电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路板和所述第三电路板之间设有屏蔽电路板,所述屏蔽电路板上设有与所述凸块相配合的第二插槽;所述反射型光电传感器还包括铜片,所述铜片呈U字形,其包括铜底板和位于所述铜底板两侧的铜侧板,所述铜底板位于所述第二电路板的下方,两侧的所述铜侧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电路板的两侧且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三电路板的上方,其中一侧的所述铜侧板位于所述第四电路板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射型光电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电路板为FPC,其末端沿所述第二电路板的侧面弯折延伸并固定于所述第二电路板的下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射型光电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面为沿所述杆状主体轴向延伸的内凹面,所述内凹面与所述凸肩外圈的形状相适配。
8.根据权利要求2或7所述的反射型光电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还具有自所述定位面向背对所述支架本体的一侧延伸的第一导向斜面,所述凸肩外圈的第二端具有与所述第一导向斜面相配合的第二导向斜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型光电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还具有向外延伸的弹性支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型光电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的根部具有用于对所述第一电路板进行限位的限位面,所述外侧壁设置有至少两个边肋,所述边肋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相抵接且与所述限位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电路板位于所述限位面和所述边肋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反射型光电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壁还设置有至少一个中间肋,所述中间肋位于所述边肋之间,所述中间肋的位置与所述电位器的位置对应,所述中间肋的凸出深度小于所述边肋的凸出深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反射型光电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边肋和所述中间肋均沿所述外侧壁纵向延伸,所述边肋和所述中间肋的端部均为弧形。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射型光电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型光电传感器还包括壳体和盖体;所述发射透镜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若干定位柱和若干导向板,所述定位柱穿过所述第二电路板和所述第三电路板,所述导向板与所述支架本体抵接;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壳体上方,所述盖体上安装有第二旋钮。
CN202223566285.4U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反射型光电传感器 Active CN2193016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66285.4U CN219301646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反射型光电传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66285.4U CN219301646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反射型光电传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01646U true CN219301646U (zh) 2023-07-04

Family

ID=869849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66285.4U Active CN219301646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反射型光电传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016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155858A (en) Floating electrical connector
US6007359A (en) Receptacle connector
US6287016B1 (en) Optical connector and optical connection
KR100718787B1 (ko) 액면검출장치
US20060098969A1 (en) Structure of a camera module with auto-focus feature and a module connector therefore
JPS59139012A (ja) 光ファイバ−用コネクタ−組立体
JP2003086271A (ja) プリント回路板を相互接続する同軸コネクタ
US8500025B2 (en) Compact bar code scanner assembly
US20130343711A1 (en) Optical-electric conversion connector
US20020186548A1 (en) Optoelectronic transceiver module with additional grounding
US6887101B2 (en) Differential transmission connector
GB2330017A (en) Shielded floating connector
CN219301646U (zh) 一种反射型光电传感器
EP0970547A1 (en) Coaxial connector for circuit board
WO2010042579A2 (en) Coaxial connector and coaxial multi-pole connector
CN112305686A (zh) 连接器组装体
CN112305685A (zh) 连接器组装体配置构造
CN219303541U (zh) 一种光电接收器
US6817775B2 (en) Optical connector with electromagnetic noise shielding and heat radiating properties
CN116193793A (zh) 一种光电传感器及其装配方法
CN218974587U (zh) 激光雷达传感器及包括该激光雷达传感器的车辆
JP2006236848A (ja) 反射型光電スイッチ用センサヘッド
JP4063278B2 (ja) パッケージ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の組立方法
CN215377341U (zh) 一种触点继电器
CN220421823U (zh) 一种红外线接收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