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97396U - 新型蓄热式双膛石灰窑 - Google Patents

新型蓄热式双膛石灰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97396U
CN219297396U CN202320144338.9U CN202320144338U CN219297396U CN 219297396 U CN219297396 U CN 219297396U CN 202320144338 U CN202320144338 U CN 202320144338U CN 219297396 U CN219297396 U CN 2192973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iln
chamber
flue gas
kiln chamber
l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4433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惠
赵利红
杨玉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Jiehai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Jiehai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Jiehai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Jiehai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4433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973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973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973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40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lime, e.g. limestone regeneration of lime in pulp and sugar mills

Landscapes

  • Furnace Details (AREA)
  • Muffle Furnaces And Rotary Kil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蓄热式双膛石灰窑,属于工业炉窑技术领域,包括A窑膛和B窑膛,A窑膛和B窑膛的顶部分别设有石灰石进料口,A窑膛和B窑膛的顶部均与换向装置相连,用于交替向A窑膛和B窑膛内输送空气或排出烟气;A窑膛和B窑膛的上部分别设有与燃料系统相连的燃料喷枪、底部分别设有出灰装置;A窑膛和B窑膛的中部外侧设有连通其内腔的烟气传导结构,用于使A窑膛和B窑膛内的烟气交替流通实现并流和蓄热。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烟气传导结构的环形烟气通道独立于窑膛之外,规避了牛腿支撑和悬挂缸结构,不同于现有双膛窑烟气通道位于窑膛的窑体上,可以明显延长窑体耐火材料的使用寿命,提高双膛石灰窑的经济性能,方便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新型蓄热式双膛石灰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炉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蓄热式双膛石灰窑。
背景技术
双膛石灰窑是一种先进的石灰煅烧设备,并列设有两个竖直的窑膛,在窑体中下部通过连接通道将两窑膛连通。煅烧工艺有两大特点:并流和蓄热。所谓并流就是在石灰石煅烧时,燃烧产物和石灰石一起向下流动,这样利于煅烧出高质量的活性石灰。所谓蓄热就是在A窑膛煅烧时,煅烧的产物——高温烟气通过窑膛中下部的连接通道进入B窑膛。进入B窑膛后,高温烟气向上流动,将预热带的石灰石预热到较高温度,这一过程相当于把烟气的热量在B窑膛的预热带储蓄起来。经过B窑膛的烟气下降到一个很低的温度后排出窑膛。这种工作原理充分地利用了烟气余热,保证了该种窑具有很高的热效率。
现有双膛石灰窑的环形烟道设置于窑体本体上,一般通过牛腿支撑结构或悬挂缸结构来形成,两个环形烟道通过中间的连接通道相连来实现烟气换向流通。由于环形烟道及连接通道均设置于窑体本体上,使窑本体结构复杂化的同时又降低了耐火材料的使用寿命,最终致使双膛石灰窑经济性大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蓄热式双膛石灰窑,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双膛石灰窑的两个窑膛通过设置于窑体上的连接通道实现烟气换向,连接通道通过牛腿支撑和悬挂缸结构来实现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蓄热式双膛石灰窑,包括A窑膛和B窑膛,所述A窑膛和B窑膛的顶部分别设有石灰石进料口,所述A窑膛和B窑膛的顶部均与换向装置相连,用于交替向A窑膛和B窑膛内输送空气或排出烟气;所述A窑膛和B窑膛的上部分别设有与燃料系统相连的燃料喷枪、底部分别设有出灰装置;所述A窑膛和B窑膛的中部外侧设有连通其内腔的烟气传导结构,用于使A窑膛和B窑膛内的烟气交替流通实现并流和蓄热。
优选的,所述烟气传导结构包括两个环向围绕在A窑膛和B窑膛外壁上的烟气通道,且两个烟气通道在A窑膛与B窑膛的相邻侧相互贯通,两个烟气通道分别通过若干个烟气支管与A窑膛和B窑膛侧壁上的排烟口相连,
优选的,所述烟气支管斜向下设置,所述排烟口贯穿A窑膛和B窑膛的侧壁设置。
优选的,所述排烟口为圆形通孔,所述排烟口倾斜贯穿A窑膛和B窑膛的侧壁设置,且与烟气支管的倾斜角度一致。
优选的,所述烟气通道及烟气支管的截面均为圆形,均由钢制外壳和内衬耐火材料组成。
优选的,所述A窑膛和B窑膛的内腔自上至下依次为预热带、煅烧带、冷却带,所述石灰石进料口设置于预热带的顶部,所述预热带的上部侧面设有与换向装置相连的烟气/空气出入口,所述预热带的中部四周侧壁上均布若干个燃料喷枪;所述烟气传导结构设置于煅烧带的底部;所述出灰装置设置于冷却带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烟气/空气出入口通过金属管道与换向装置相连,通过换向装置与烟气系统和助燃风系统相连。
优选的,所述A窑膛和B窑膛的出灰装置下方均设有石灰储料仓。
优选的,所述出灰装置为液压托盘出灰机。
优选的,所述石灰储料仓为钢制料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低廉的优点,通过将烟气传导结构的环形烟气通道独立于两个窑膛之外,不同于现有双膛窑烟气通道位于窑膛的窑体上,本实用新型规避了牛腿支撑和悬挂缸结构,可以明显延长窑体耐火材料的使用寿命,提高双膛石灰窑的经济性能,方便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蓄热式双膛石灰窑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换向装置,2-A窑膛,3-燃料喷枪,4-烟气通道,5-烟气支管,6-排烟口,7-出灰装置,8-石灰储料仓,9-B窑膛,10-预热带,11-煅烧带,12-冷却带,13-烟气/空气出入口,14-石灰石进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蓄热式双膛石灰窑包括A窑膛2和B窑膛9,所述A窑膛2和B窑膛9的顶部分别设有石灰石进料口14,所述A窑膛2和B窑膛9的顶部均与换向装置1相连,用于交替向A窑膛2和B窑膛9内输送空气或排出烟气;所述A窑膛2和B窑膛9的上部分别设有与燃料系统相连的燃料喷枪3、底部分别设有出灰装置7;所述A窑膛2和B窑膛9的中部外侧设有连通其内腔的烟气传导结构,用于使A窑膛2和B窑膛9内的烟气交替流通实现并流和蓄热。
作为一种优选结构,如图1所示,所述烟气传导结构包括两个环向围绕在A窑膛2和B窑膛9外壁上的烟气通道4,且两个烟气通道4在A窑膛2与B窑膛9的相邻侧相互贯通,两个烟气通道4分别通过若干个烟气支管5与A窑膛2和B窑膛9侧壁上的排烟口6相连,采用独立于两个窑膛之外的烟气通道,规避了牛腿支撑和悬挂缸结构,可以明显延长窑体耐火材料的使用寿命,提高双膛石灰窑的经济性能。
具体制作时,所述烟气支管5斜向下设置,所述排烟口6贯穿A窑膛2和B窑膛9的侧壁设置。其中,所述排烟口6为圆形通孔,所述排烟口6倾斜贯穿A窑膛2和B窑膛9的侧壁设置,且与烟气支管5的倾斜角度一致。采用该结构可使A窑膛2煅烧时的高温烟气沿着其四周倾斜的烟气支管5顺利进入烟气通道4内,由于两个窑膛的环形烟气通道4在距离最近处贯通,高温烟气再经B窑膛9四周的烟气支管5顺利进入B窑膛9内,高温烟气在窑内压力下穿过B窑膛9内的石灰石并通过烟气/空气出入口13排出窑外,高温烟气在B窑膛9内将石灰石加热的同时自身温度降低达到蓄热的目的。
同时,所述烟气通道4及烟气支管5的截面均为圆形,均由钢制外壳和内衬耐火材料组成。采用这种管状结构方便加工制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A窑膛2和B窑膛9的内腔自上至下依次为预热带10、煅烧带11、冷却带12,所述石灰石进料口14设置于预热带10的顶部,所述预热带10的上部侧面设有与换向装置1相连的烟气/空气出入口13,所述预热带10的中部四周侧壁上均布若干个燃料喷枪3,燃料喷枪3为若干个可以均匀布置于窑膛横截面的耐高温钢制管束;所述烟气传导结构设置于煅烧带11的底部;所述出灰装置7设置于冷却带12的底部。其中,所述烟气/空气出入口13通过金属管道与换向装置1相连,通过换向装置1与烟气系统和助燃风系统相连,实现烟气和助燃空气在两个窑膛间流动方向的转换。该换向装置与现有双膛窑中的换向装置相同,此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A窑膛2和B窑膛9的出灰装置7下方均设有石灰储料仓8。其中,所述出灰装置7为液压托盘出灰机,所述石灰储料仓8为钢制料仓。该液压托盘出灰机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过程如下:
由原料上料系统提供的颗粒均匀的石灰石从窑膛顶部的所述石灰石进料口14进入所述预热带10,预热带10中部的若干燃料喷枪3可以将气体、固体或液体燃料均匀的送至窑膛内部,燃料在此处同烟气/空气出入口14来的助燃风混合并开始燃烧,同时产生的高温火焰在煅烧带11对石灰石进行焙烧,高温烟气则从A窑膛的若干排烟口6经一一对应的所述烟气支管5进入环形烟气通道4,高温烟气经两个烟气通道4的贯通处进入B窑膛外部的环形烟气通道4,再通过所述烟气支管5、所述B窑膛的排烟口6进入B窑膛内部;高温烟气在窑内压力下穿过B窑膛内的石灰石并通过所述烟气/空气出入口13排出窑外,高温烟气在B窑膛内将石灰石加热的同时自身温度降低达到蓄热的目的。石灰石依次经过所述煅烧带11、冷却带12并经所述出灰装置7落入所述石灰储料仓8,最终成品石灰自所述石灰储料仓8排出。
同样的,当燃料在B窑膛燃烧时高温烟气将热量传给A窑膛的石灰石并从A窑膛烟气/空气出入口排出。利用换向装置1可以实现烟气和助燃空气在两个窑膛间流动方向的转换。
在上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上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新型蓄热式双膛石灰窑,其特征在于:包括A窑膛和B窑膛,所述A窑膛和B窑膛的顶部分别设有石灰石进料口,所述A窑膛和B窑膛的顶部均与换向装置相连,用于交替向A窑膛和B窑膛内输送空气或排出烟气;所述A窑膛和B窑膛的上部分别设有燃料喷枪、底部分别设有出灰装置;所述A窑膛和B窑膛的中部外侧设有连通其内腔的烟气传导结构,用于使A窑膛和B窑膛内的烟气交替流通实现并流和蓄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蓄热式双膛石灰窑,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传导结构包括两个环向围绕在A窑膛和B窑膛外壁上的烟气通道,且两个烟气通道在A窑膛与B窑膛的相邻侧相互贯通,两个烟气通道分别通过若干个烟气支管与A窑膛和B窑膛侧壁上的排烟口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蓄热式双膛石灰窑,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支管斜向下设置,所述排烟口贯穿A窑膛和B窑膛的侧壁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蓄热式双膛石灰窑,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口为圆形通孔,所述排烟口倾斜贯穿A窑膛和B窑膛的侧壁设置,且与烟气支管的倾斜角度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蓄热式双膛石灰窑,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通道及烟气支管的截面均为圆形,均由钢制外壳和内衬耐火材料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新型蓄热式双膛石灰窑,其特征在于:所述A窑膛和B窑膛的内腔自上至下依次为预热带、煅烧带、冷却带,所述石灰石进料口设置于预热带的顶部,所述预热带的上部侧面设有与换向装置相连的烟气/空气出入口,所述预热带的中部四周侧壁上均布若干个燃料喷枪;所述烟气传导结构设置于煅烧带的底部;所述出灰装置设置于冷却带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蓄热式双膛石灰窑,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空气出入口通过金属管道与换向装置相连,通过换向装置与烟气系统和助燃风系统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蓄热式双膛石灰窑,其特征在于:所述A窑膛和B窑膛的出灰装置下方均设有石灰储料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蓄热式双膛石灰窑,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灰装置为液压托盘出灰机。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蓄热式双膛石灰窑,其特征在于:所述石灰储料仓为钢制料仓。
CN202320144338.9U 2023-02-07 2023-02-07 新型蓄热式双膛石灰窑 Active CN2192973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44338.9U CN219297396U (zh) 2023-02-07 2023-02-07 新型蓄热式双膛石灰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44338.9U CN219297396U (zh) 2023-02-07 2023-02-07 新型蓄热式双膛石灰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97396U true CN219297396U (zh) 2023-07-04

Family

ID=869582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44338.9U Active CN219297396U (zh) 2023-02-07 2023-02-07 新型蓄热式双膛石灰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973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04157B (zh) 一种节能减排型活性石灰煅烧方法及装置
CN111807727A (zh) 双矩形膛蓄热并流石灰竖窑
CN102557492A (zh) 一种蓄热式双膛石灰窑
CN102230726B (zh) 套筒式连续煅烧竖窑
CN101817649B (zh) 煅烧物料的方法和设备
CN102627418B (zh) 一种复合式石灰窑
CN202204270U (zh) 一种套筒式连续煅烧竖窑
CN111747663B (zh) 一种悬浮煅烧制备轻烧氧化镁的装置及工艺方法
CN104833203B (zh) 一种蓄热式水泥煅烧装置
CN111763020A (zh) 双膛竖窑及煅烧方法
CN102992661B (zh) 一种梁式蓄热石灰窑
CN203007148U (zh) 一种低热值燃料石灰窑
CN102288022B (zh) 套筒式气烧竖窑
CN213739208U (zh) 一种由竖窑改建的双膛窑
CN219297396U (zh) 新型蓄热式双膛石灰窑
CN101832706A (zh) 外燃管式直接还原竖炉
CN102992660A (zh) 一种低热值燃料石灰窑
CN216273808U (zh) 双膛蓄热式石灰窑
CN204125385U (zh) 一种悬挂缸式并流蓄热双膛窑
CN108168292B (zh) 一种多功能环保型bsk烧结技术竖窑及其使用方法
CN212246784U (zh) 双矩形膛蓄热并流石灰竖窑
CN102951859B (zh) 一种蓄热式石灰窑
CN212335038U (zh) 双膛竖窑
CN212293335U (zh) 一种内燃梁式石灰竖窑
CN201885553U (zh) 节能增效型双温度场回转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