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94054U - 一种柔性料带裁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柔性料带裁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94054U
CN219294054U CN202223122833.4U CN202223122833U CN219294054U CN 219294054 U CN219294054 U CN 219294054U CN 202223122833 U CN202223122833 U CN 202223122833U CN 219294054 U CN219294054 U CN 2192940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terial belt
cutting
base
feeding
cu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2283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亚兵
胡智锋
郑启军
高太龙
桂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ngi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ngi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ngi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ngi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2283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940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940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940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yre Mould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柔性料带裁切装置,包括:基座;裁切装置,裁切装置安装于基座,用于裁切料带;送料装置,送料装置包括:出料机构和送料机构;出料机构活动连接于基座,用于输出待裁切的料带;送料机构靠近裁切装置设置,送料机构用于夹持由出料机构输出的料带,并向裁切装置输送料带;张紧装置,张紧装置设置于出料机构和送料机构之间,张紧装置连接于基座,张紧装置至少部分抵持于料带,张紧装置至少部分可相对于基座移动,以调节料带的张紧。实现料带的自动输送,节省了人工成本,并且,通过设置张紧装置至少部分可相对于基座移动,以调节料带的张紧情况,避免送料过程中出现料带弯折、歪斜等问题,能够提升料带的裁切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柔性料带裁切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光伏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性料带裁切装置。
背景技术
光伏组件通过光电转换效应进行发电,是光伏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光伏组件通常由电池片、盖板以及胶膜构成,其中,胶膜用于对电池片的上下表面进行封装,起到对电池片的保护作用,然而,由于在生产中,光伏组件层压时,局部会存在缺胶现象,为此需要在相应位置放置小块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thylene Vinyl Acetate Copolymer,EVA)料块,以填补缺胶区域。
相关技术中,利用裁切装置对EVA料带进行切割,以得到小块的EVA料块。其中,裁切装置包括:工作台、裁刀模组和控制模块,裁刀模组设置于工作台的上方,控制模块与裁刀模组电连接,工作台上设有放置EVA料带的凹槽,操作人员将EVA料带送入工作台的凹槽内,由控制模块驱动裁刀模组朝向工作台移动,以完成对EVA料带的裁切。
然而,采用相关技术中的裁切装置,需要人工送料,增加了人力成本,并且,在向凹槽内送入EVA料带时,由于料带较柔软,如果送料速率与裁料速率的不一致,容易出现料带弯折、歪斜等问题,影响了料带的裁切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柔性料带裁切装置,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的裁切装置需要人工送料,并且,在送料过程中,容易出现料带弯折、歪斜等问题,影响料带的裁切质量的问题之一。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柔性料带裁切装置,包括:
基座;
裁切装置,所述裁切装置安装于所述基座,用于裁切料带;
送料装置,所述送料装置包括:出料机构和送料机构;所述出料机构活动连接于所述基座,用于输出待裁切的料带;所述送料机构靠近所述裁切装置设置,所述送料机构用于夹持由所述出料机构输出的料带,并向所述裁切装置输送所述料带;
张紧装置,所述张紧装置设置于所述出料机构和所述送料机构之间,所述张紧装置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张紧装置至少部分抵持于所述料带,所述张紧装置至少部分可相对于所述基座移动,以调节所述料带的张紧。
可选地,所述张紧装置包括:导轨、滑座和导向轮;
所述导轨设置于所述基座,所述滑座滑动连接于所述导轨,所述导向轮连接于所述滑座,所述导向轮抵持于所述料带,所述滑座可沿所述导轨往复移动以张紧所述料带。
可选地,所述张紧装置还包括: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
沿所述滑座的移动方向,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分别设置于所述导轨的两端,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分别与所述出料机构电连接;
在所述第一传感器感应到所述滑座的情况下,所述出料机构开启料带输出,在所述第二传感器感应到所述滑座的情况下,所述出料机构停止料带输出。
可选地,所述送料机构包括:主动滚筒、从动滚筒和送料驱动机构;
所述主动滚筒和所述从动滚筒分别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所述主动滚筒和所述从动滚筒相对设置,所述料带夹持于所述主动滚筒和所述从动滚筒之间;
所述送料驱动机构与所述主动滚筒连接,所述送料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主动滚筒转动,以向所述裁切装置输送所述料带。
可选地,所述送料机构还包括:调节组件;
所述调节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基座活动连接,所述调节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从动滚筒抵接,所述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从动滚筒与所述主动滚筒之间的间距。
可选地,所述送料装置还包括:第一导槽;沿所述料带的输送方向,所述第一导槽设置于所述主动滚筒靠近所述送料装置的一侧,所述料带经过所述第一导槽,所述第一导槽上设有第一导槽盖;和/或,
所述送料装置还包括:第二导槽;沿所述料带的输送方向,所述第二导槽设置于所述主动滚筒靠近所述裁切装置的一侧;所述料带经过所述第二导槽;所述第二导槽上设有第二导槽盖。
可选地,所述裁切装置包括:载料台和裁刀组件;
所述载料台设置于所述第二导槽远离所述主动滚筒的一端;所述载料台设有真空吸附结构,所述真空吸附结构用于将所述料带吸附固定于所述载料台上,所述裁刀组件设置于所述载料台的上方。
可选地,所述裁刀组件包括:支架、裁刀以及压紧机构;
所述裁刀连接于所述支架,所述支架活动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支架可相对于所述基座移动,以使所述裁刀裁切所述料带;
所述压紧机构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架,所述裁刀穿设于所述压紧机构;在所述裁刀裁切所述料带的过程中,所述压紧机构至少部分与所述料带抵接。
可选地,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压板、伸缩柱和弹性件;
所述伸缩柱的一端与所述压板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柱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架活动连接,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伸缩柱,所述裁刀穿设于所述压板;
在所述压板与所述裁刀的两侧对应的位置设有凸台,所述凸台由所述压板朝向所述载料台方向延伸;在所述裁刀裁切所述料带的过程中,所述凸台与所述料带抵接。
可选地,裁刀组件包括多个所述裁刀,所述多个裁刀沿所述料带的输送方向间隔设置;
在所述载料台与每个所述裁刀对应的位置设有凹槽,在所述裁刀裁切所述料带的过程中,所述凹槽用于容纳所述裁刀。
可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机构包括:料带卷盘和出料驱动机构;
所述料带卷盘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料带盘绕于所述料带卷盘;所述出料驱动机构与所述料带卷盘连接,所述出料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料带卷盘转动以输出所述料带。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过在柔性料带裁切装置中设置送料装置,送料装置包括出料机构和送料机构,出料机构用于输出待裁切的料带,送料机构用于夹持由出料机构输出的料带,并向裁切装置输送所述料带,进而由裁切装置进行料带裁切,从而实现了待裁切料带的自动输送,节省了人工成本。并且,通过在出料机构和送料机构之间设置张紧装置,张紧装置至少部分抵持于料带,张紧装置至少部分可相对于基座移动,以调节料带的张紧情况,使料带在输送过程中始终处于张紧状态,进而避免由于送料速率与裁料速率不一致而导致的料带弯折、歪斜等问题,能够提升料带的裁切质量。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柔性料带裁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柔性料带裁切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柔性料带裁切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柔性料带裁切装置的左视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柔性料带裁切装置的另一个视角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柔性料带裁切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图6中圈示的A部的放大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柔性料带裁切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柔性料带裁切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柔性料带裁切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1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裁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裁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图12中圈示的A部的放大图;
图1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裁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附图标记:
10、基座;20、裁切装置;201、载料台;2011、真空吸附结构;2012、凹槽;202、裁刀组件;2021、支架;2022、裁刀;2023、压紧机构;2024、压板;2024a、凸台;2025、伸缩柱;2026、弹性件;2027、裁刀驱动机构;30、送料装置;301、出料机构;3011、料带卷盘;3012、出料驱动机构;302、送料机构;3021、主动滚筒;3022、从动滚筒;3023、送料驱动机构;3024、调节组件;30241、调节柱;30242、压紧块;3031、第一导槽;3032、第一导槽盖;3041、第二导槽;3042、第二导槽盖;3051、第一导轮;3052、第二导轮;3053、第三导轮;3054、第四导轮;40、张紧装置;401、导轨;402、滑座;403、导向轮;404、第一传感器;405、第二传感器;50、料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料带裁切装置进行详细地说明。
参考图1至图4,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柔性料带裁切装置,包括:基座10、裁切装置20、送料装置30和张紧装置40。裁切装置20安装于基座10,裁切装置20用于裁切料带50。送料装置30包括:出料机构301和送料机构302;出料机构301活动连接于基座10,用于输出待裁切的料带50;送料机构302靠近裁切装置20设置,送料机构302用于夹持由出料机构301输出的料带50,并向裁切装置20输送料带50。张紧装置40设置于出料机构301和送料机构302之间,张紧装置40连接于基座10,张紧装置40至少部分抵持于料带50,张紧装置40至少部分可相对于基座10移动,以调节料带50的张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柔性料带裁切装置中设置送料装置30,送料装置30包括出料机构301和送料机构302,出料机构301用于输出待裁切的料带50,送料机构302用于夹持由出料机构301输出的料带50,并向裁切装置20输送料带50,进而由裁切装置20进行料带50的裁切,实现了料带50裁切过程中的自动送料,节省了人工成本。并且,通过在出料机构301和送料机构302之间设置张紧装置40,张紧装置40至少部分抵持于料带50,张紧装置40至少部分可相对于基座10移动,以调节料带50的张紧情况,使料带50在输送过程中始终处于张紧状态,进而避免由于送料速率与裁料速率不一致而导致的料带50弯折、歪斜等问题,能够提升料带50的裁切质量。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柔性料带裁切装置可以用于对柔性料带50进行裁切,以将较大尺寸的料带50裁切为预设尺寸的料带块,以便后续的生产使用。例如,可以用于光伏组件生产中的EVA料带50的裁切。
具体地,柔性料带裁切装置中设有张紧装置40,张紧装置40包括出料机构301和送料机构302,可以预先将待裁切的柔性料带50装入出料机构301中,并将料带50的一端牵引至送料机构302,通过送料机构302夹持住料带50。同时,送料机构302还可以将其夹持的料带50向裁切装置20输送,进而利用裁切装置20对料带50进行裁切。
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出料机构301的出料速率与裁切装置20的裁料速率不一致,在出料机构301和送料机构302之间会出现料带50的积攒,从而容易出现料带50弯折、歪斜、褶皱等问题。
进一步地,通过在柔性料带裁切装置中设置张紧装置40,张紧装置40安装在基座10上,并将张紧装置40设置在出料机构301和送料机构302之间,张紧装置40至少部分抵持于料带50,以对料带50提供一定的张紧力。可以设置张紧装置40至少部分可相对于基座10移动,以使张紧装置40始终能与料带50抵接,从而能够根据出料机构301和送料机构302之间的料带50的长度,调节张紧装置40和基座10的相对位置,以调节料带50的张紧情况,使料带50始终处于张紧状态,避免料带50输送过程中出现弯折、歪斜。
可选地,参考图8,张紧装置40包括:导轨401、滑座402和导向轮403;导轨401设置于基座10,滑座402滑动连接于导轨401,导向轮403连接于滑座402,导向轮403抵持于料带50,滑座402可沿导轨401往复移动以张紧料带50。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滑座402滑动连接于导轨401,滑座402可以带动导向轮403相对于导轨401移动,而导向轮403抵持于料带50,通过滑座402沿导轨401往复移动,从而使导向轮403始终抵持于料带50,以实现对料带50的张紧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轨401沿竖直方向连接于基座10,滑座402与导轨401滑动连接,滑座402可以沿竖直方向相对于导轨401上下往复滑动,导向轮403的下端至少部分与料带50抵接。
在具体地应用中,送料机构302向裁切装置20输送料带50时,出料机构301和送料机构302之间的料带50的长度会逐渐缩短,在料带50的张紧力作用下,会推动导向轮403向导轨401的上端滑动,在此过程中,在滑座402和导向轮403的重力作用下,料带50会始终处于张紧状态。
相应地,当出料机构301输出料带50时,出料机构301和送料机构302之间的料带50的长度逐渐增加,滑座402和导向轮403在重力作用下,向导轨401的下端滑动,从而使导向轮403的下端保持与料带50抵接,以对料带50始终处于张紧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向轮403可以与滑座402转动连接,进而在导向轮403随滑座402移动过程中,导向轮403还能够随料带50的输送而同步转动,从而能够减小导向轮403对料带50的摩擦阻力,提升导向轮403对料带50的张紧作用。
可选地,参考图8,张紧装置40还包括:第一传感器404和第二传感器405;沿滑座402的移动方向,第一传感器404和第二传感器405分别设置于导轨401的两端,第一传感器404和第二传感器405分别与出料机构301电连接,当滑座402滑动至导轨401的两端位置时,会触发相应的第一传感器404或第二传感器405。在第一传感器404感应到滑座402的情况下,出料机构301开启料带50输出,在第二传感器405感应到滑座402的情况下,出料机构301停止料带50输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导轨401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传感器404和第二传感器405,通过第一传感器404和第二传感器405分别感应滑座402的移动位置,并向出料机构301传输感应信号,出料机构301能够根据感应信号相应地启动或停止运行,进而能够确保出料机构301和送料机构302之间的料带50始终处于张紧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当滑座402位于第一传感器404对应的位置时,出料机构301和送料机构302之间的料带50长度相对较短,此时需要出料机构301输出料带50。而当滑座402位于第二传感器405对应的位置时,出料机构301和送料机构302之间的料带50长度相对较长,此时需要出料机构301输出料带50,避免出料机构301和送料机构302之间积攒较多的料带50。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轨401可以沿竖直方向设置于基座10,滑座402可以沿竖直方向相对于导轨401滑动,滑座402上的导向轮403的下端与料带50抵接,第一传感器404设置于导轨401的上端,第二传感器405设置于导轨401的下端。
在实际应用中,随着出料机构301和送料机构302之间的料带50的长度逐渐缩短,在料带50的张紧力作用下,导向轮403带动滑座402向导轨401的上端移动。当滑座402移动至导轨401的上端触发第一传感器404时,出料机构301开启料带50输出,以增加出料机构301和送料机构302之间的料带50的长度。
相应地,随着出料机构301和送料机构302之间的料带50的长度逐渐增加,滑座402和导向轮403在重力作用下,向导轨401的下端移动,通过导向轮403可以对料带50进行张紧。当滑座402移动至导轨401的下端触发第二传感器405,出料机构301停止料带50输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导轨401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传感器404和第二传感器405,可以实现对出料机构301输出的料带50的长度进行控制,并且,通过滑座402相对于导轨401的滑动,可以使导向轮403端始终抵持于料带50,以对料带50进行张紧。这样,既能实现对料带50长度的控制,又能实现对料带50的张紧作用,避免料带50输送过程中出现弯折、歪斜等问题,确保输送中的料带50始终处于张紧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传感器404和第二传感器405其中至少一个可以选用:压力传感器、磁敏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等,当然,还可以选用其它类型的传感器,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送料装置30可以包括:控制模组,控制模组分别与第一传感器404、第二传感器405以及出料机构301电连接,控制模组可以分别接收由第一传感器404和第二传感器405触发的感应信号,并根据感应信号控制出料机构301运行,通过设置控制模组实现对出料机构301运行状态的精准控制。
可选地,参考图6和图7,送料机构302包括:主动滚筒3021、从动滚筒3022和送料驱动机构3023;主动滚筒3021和从动滚筒3022分别与基座10转动连接,主动滚筒3021和从动滚筒3022相对设置,料带50夹持于主动滚筒3021和从动滚筒3022之间;送料驱动机构3023与主动滚筒3021连接,送料驱动机构3023用于驱动主动滚筒3021转动,以向裁切装置20输送料带50。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出料机构301输出的料带50,经过主动滚筒3021和从动滚筒3022之间,通过主动滚筒3021和从动滚筒3022的配合,可以实现对料带50的夹持作用,同时通过送料驱动机构3023驱动主动滚筒3021转动,在摩擦力作用下,可以带动料带50移动,从而实现了料带50在出料机构301和裁切装置20之间的输送。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动滚筒3021和从动滚筒3022可以沿竖直方向并列设置,料带50夹持于主动滚筒3021和从动滚筒3022之间,通过主动滚筒3021的转动可以带动料带50移动,同时,在摩擦力作用下,从动滚筒3022跟随主动滚筒3021而转动。
其中,主动滚筒3021与基座10的位置相对固定,而从动滚筒3022可以相对于基座10移动,从而可以通过调节从动滚筒3022与基座10的相对位置,以调节主动滚筒3021和从动滚筒3022之间的间距,改变主动滚筒3021和从动滚筒3022对料带50的夹持力大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动滚筒3021和从动滚筒3022的外径相等,从而使主动滚筒3021和从动滚筒3022在转动过程中,能够保持相同的角速度,确保料带50被平稳输送。
可选地,参考图6和图7,送料机构302还包括:调节组件3024;调节组件3024的一端与基座10活动连接,调节组件3024的另一端与从动滚筒3022抵接,调节组件3024用于调节从动滚筒3022与主动滚筒3021之间的间距。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送料机构302中设置有调节组件3024,调节组件3024活动连接于基座10,通过调节组件3024相对于基座10移动,可以调节从动滚筒3022和主动滚筒3021之间的间距,以使从动滚筒3022与主动滚筒3021能够更好地夹持料带50,以便通过主动滚筒3021的转动向裁切装置20输送待裁切的料带5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调节组件3024可以包括调节柱30241和压紧块30242,调节柱30241和压紧块30242连接,调节柱30241与基座10活动连接。从动滚筒3022的两端与基座10转动连接,且沿平行于从动滚筒3022和主动滚筒3021的中心线方向,从动滚筒3022的两端可以相对于基座10移动,压紧块30242的两端分别与从动滚筒3022的两端抵接。通过改变调节柱30241与基座10的相对位置,可以使压紧块30242靠近或远离从动滚筒3022,进而调节从动滚筒3022与主动滚筒3021之间的间距,以便主动滚筒3021和从动滚筒3022能够对料带50具有一定的夹持作用,并且随着主动滚筒3021的转动,可以带动料带50移动,以向裁切装置20输送料带50。
可以理解的是,从动滚筒3022与主动滚筒3021之间的间距可以根据实际的料带50传输需要进行设置,以确保主动滚筒3021和从动滚筒3022能够对料带50起到夹持作用,同时,避免夹持力过大而造成料带50被夹坏。
在一些实施例中,从动滚筒3022的两端设置有连接轴,连接轴上套设有轴承,连接轴通过轴承与基座10连接。沿平行于从动滚筒3022和主动滚筒3021的中心线方向,基座10上设有调节槽,轴承设置于调节槽内,且轴承可以在安装槽内移动,从而使从动滚筒3022能够相对于基座10移动。
可以将调节组件3024中的压紧块30242的两端分别与从动滚筒3022两端的轴承抵接,从而改变调节柱30241与基座10的相对位置,以使压紧块30242作用于轴承,实现对从动滚筒3022与主动滚筒3021之间间距的调节。
可选地,参考图9和图10,其中,图10是对应图9中的第一导槽3031上设有第一导槽盖3032的示意图。
如图图9和图10所示,送料装置30还包括:第一导槽3031,第一导槽3031上设有第一导槽盖3032,沿料带50的输送方向,第一导槽3031设置于主动滚筒3021靠近送料装置30的一侧,由出料机构301输出的料带50先经过第一导槽3031后,再穿设于主动滚筒3021和从动滚筒3022之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主动滚筒3021靠近送料装置30的一侧设置第一导槽3031,使得料带50在被主动滚筒3021和从动滚轮夹持之前,先经过第一导槽3031,利用第一导槽3031的限位作用,对料带50的位置进行校正,以避免料带50发生歪斜。同时,沿料带50的厚度方向,第一导槽3031上设置第一导槽盖3032,通过第一导槽盖3032的限位作用,避免向主动滚筒3021和从动滚轮之间输送的料带50发生弯折。
可选地,参考图9和图10,参考图9和图10,其中,图10是对应图9中的第二导槽3041上设有第二导槽盖3042的示意图。
如图图9和图10所示,送料装置30还包括:第二导槽3041,第二导槽3041上设有第二导槽盖3042,沿料带50的输送方向,第二导槽3041设置于主动滚筒3021靠近裁切装置20的一侧,由主动滚轮和从动滚轮输送的料带50先经过第二导槽3041后,再输送至裁切装置20。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主动滚筒3021和裁切装置20之间设置第二导槽3041,使得由主动滚筒3021输送的料带50先经过第二导槽3041,利用第二导槽3041的限位作用,对料带50的位置进行校正,以避免输送至裁切装置20的料带50发生歪斜。同时,沿料带50的厚度方向,第二导槽3041上设置第二导槽盖3042,通过第二导槽盖3042对料带50的限位作用,避免向裁切装置20输送的料带50发生弯折。
此外,在柔性料带裁切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第一导槽3031和第二导槽3041可以分别单独设置,也可以同时设置有第一导槽3031和第二导槽304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导槽3031和第二导槽3041的结构和尺寸可以根据所输送的料带50的结构尺寸来确定,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可选地,参考图11,裁切装置20包括:载料台201和裁刀组件202,载料台201连基于基座10,载料台201设置于第二导槽3041远离主动滚筒3021的一端,载料台201设有真空吸附结构2011,真空吸附结构2011用于将料带50吸附固定于载料台201上,裁刀组件202设置于载料台201的上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裁切装置20包括载料台201和裁刀组件202,裁刀组件202设置于载料台201的上方,载料台201用于放置待裁切的料带50,裁刀组件202用于对料带50继续宁裁切。通过在载料台201中设置真空吸附结构2011,以将料带50吸附固定于载料台201上,避免料带50的移动,提升料带50的裁切精度。
具体地,在载料台201中设置真空吸附结构2011,由主动滚轮和从动滚轮输送的料带50,经过第二导槽3041后,输送至载料台201上,利用真空吸附结构2011的吸附作用,可以将料带50吸附固定于载料台201上,以防止裁切过程中料带50的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载料台201上设置有载料槽,载料槽的延伸方向与料带50的输送方向一致,通过主动滚筒3021的转动可以将料带50输送至载料槽内,从而通过裁刀组件202实现对料带50的裁切。通过设置载料槽可以起到对料带50的限位作用,放置料带50输送至载料台201过程中出现较大的偏移。
此外,载料槽可以包括两个侧壁和槽底,其中,至少一个侧壁可以相对于槽底移动,从而能够调节两个侧壁之间的间距,在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待裁切的料带50的宽度,调节两个侧壁之间的间距,以满足不同尺寸的料带50的裁切需求。
具体地,真空吸附结构2011可以包括真空压缩机、设置于载料台201内部的真空型腔,以及设置于载料槽的槽底上的吸附孔,该吸附孔与真空型腔导通,真空型腔可以与真空压缩机连通。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通过真空压缩机对真空型腔进行抽真空,从而使槽底的吸附孔处产生负压,在负压作用下实现对料带50的吸附固定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载料台201活动连接于基座10,载料台201可以相对于基座10移动,从而在裁刀组件202对载料台201上的料带50裁切得到料带块后,通过载料台201相对于基座10移动,以将裁切得到的料带块输送至预定位置,进而能够执行后续取料,取走载料台201上的料带块。在完成取料操作后,载料台201恢复到与裁刀组件202对应的位置,以便进行下一次裁料操作。这样,方便实现料带50裁切生产的流水线操作,实现设备的自动化。
可选地,参考图11和图12,裁刀组件202包括:支架2021、裁刀2022以及压紧机构2023,支架2021活动连接于基座10,裁刀2022的一端连接于支架2021,通过支架2021相对于基座10的移动,可以带动裁刀2022朝向载料台201移动,以使裁刀2022裁切置于载料台201上的料带50。压紧机构2023活动连接于支架2021,裁刀2022的另一端穿设于压紧机构2023,裁刀2022可以相对于压紧机构2023移动,在裁刀2022裁切料带50过程中,压紧机构2023至少部分与料带50抵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架2021活动连接于基座10,通过支架2021的移动,带动裁刀2022朝向载料台201移动,从而实现裁刀2022对料带50的裁切,在裁切过程中,利用压紧机构2023至少部分与料带50抵接,能够实现对料带50的压紧固定作用,防止料带50在裁切过程中的移动,提高了裁切精度。
其中,裁刀2022可以与支架2021可拆卸连接,以方便裁刀2022的更换,可拆卸连接方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卡接、插接、螺钉连接、螺栓连接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基座10上可以设置有裁刀驱动机构2027,裁刀驱动机构2027与支架2021连接,通过裁刀驱动机构2027可以驱动支架2021相对于基座10往复移动,进而带动裁刀2022和压紧机构2023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裁刀驱动机构2027可以选用气动驱动机构,如气动活塞机构,也可以选用电动驱动机构,如电机驱动机构。当然还可以选用其它类型的驱动机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可选地,参考图12至图14,压紧机构2023包括:压板2024、伸缩柱2025和弹性件2026;伸缩柱2025的一端与压板2024固定连接,伸缩柱2025的另一端与支架2021活动连接,弹性件2026套设于伸缩柱2025,裁刀2022穿设于压板2024;在压板2024与裁刀2022的两侧对应的位置设有凸台2024a,凸台2024a由压板2024朝向载料台201方向延伸;在裁刀2022裁切料带50的过程中,凸台2024a与料带50抵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压紧机构2023,在裁料过程中,压板2024上的凸台2024a能够起到对料带50的压紧作用,防止柔性的料带50在被裁刀2022裁切时出现窜动,能够提高裁切精度,同时,在裁刀2022裁切完料带50后,通过压板2024可以将料带50与裁刀2022分离,防止裁刀2022粘连料带50。
具体地,压紧机构2023中的压板2024通过伸缩柱2025与支架2021活动连接,在压板2024和支架2021之间的伸缩柱2025上套设有弹性件2026,其中,弹性件2026可以包括弹簧。弹性件2026的一端与支架2021抵接,弹性件2026的另一端与压板2024抵接。压板2024上设置有裁刀孔,裁刀2022远离支架2021的一端穿设于裁刀孔内。在压板2024上远离支架2021的一侧设有多个凸台2024a,其中,每个裁刀2022的两侧各设有一个凸台2024a。
在具体地应用中,主动滚轮转动将料带50输送至载料台201上,支架2021朝向载料台201移动,压板2024上的凸台2024a先与料带50抵接。支架2021进一步朝向载料台201移动,伸缩柱2025相对于支架2021移动,支架2021与压板2024之间的间距进一步减小,此时,弹性件2026受压缩对压板2024产生一定的推力,以使凸台2024a压紧料带50,随着支架2021的继续移动,裁刀2022完成对料带50的裁切。在此过程中,通过弹性件2026的弹力作用,使压板2024压紧料带50,防止料带50在被裁刀2022裁切过程中发生窜动,减小裁切尺寸的误差。
实际应用中,在裁刀2022完成对料带50的裁切后,支架2021向远离载料台201的方向移动,裁刀2022与料带50分离,在此过程中,由于压板2024上的凸台2024a仍然压紧料带50,因而能够使裁刀2022与裁切后的料带块分离,防止裁刀2022粘连料带5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支架2021上可以设置有轴套,伸缩柱2025穿设于轴套内,伸缩柱2025可以在轴套内往复移动,从而可以减小伸缩柱2025相对于支架2021往复移动的摩擦损耗,提高伸缩柱2025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参考图12,裁刀组件202包括多个裁刀2022,多个裁刀2022沿料带50的输送方向间隔设置,在载料台201与每个裁刀2022对应的位置设有凹槽2012,在裁刀2022裁切料带50的过程中,凹槽2012用于容纳裁刀2022。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裁刀组件202包括多个裁刀2022,可以提高设备的裁切效率,同时,通过在载料台201上对应每个裁刀2022的位置设置凹槽2012,裁刀2022在裁切料带50的过程中,避免裁刀2022的刀刃与载料台201钢性接触,起到对裁刀2022的保护作用,能够增加裁刀2022的使用寿命。
可以理解的是,裁刀2022的刀刃处可以设置为V型结构,在裁刀2022与料带50抵接时,V型结构的刀刃将料带50扎穿,在载料台201与每个裁刀2022对应的位置设有凹槽2012,裁刀2022的刀刃在扎穿后部分进入凹槽2012内,避免了裁刀2022的刀刃直接与载料台201刚性接触,防止刀刃被碰坏。
在实际应用中,多个裁刀2022中相邻两个裁刀2022之间的距离可以设置为相同,也可以设置为不同,该距离的大小可以根据所需要的料带块的预设尺寸来确定。
需要说明的是,裁刀组件202中裁刀2022的数量,以及相邻两个裁刀2022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进行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可选地,参考图5,出料机构301包括:料带卷盘3011和出料驱动机构3012,料带卷盘3011转动连接于基座10,料带50盘绕于料带卷盘3011,出料驱动机构3012与料带卷盘3011连接,出料驱动机构3012用于驱动料带卷盘3011转动以输出料带50。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出料机构301,用于输出待裁切的撩菜,其中,出料机构301包括料带卷盘3011和出料驱动机构3012,将柔性的料带50盘绕在料带卷盘3011上,通过送料驱动机构3023可以驱动料带卷盘3011转动,送了实现自动出料,可以节省人工,方便对出料的控制。
具体地,出料机构301包括料带卷盘3011和送料驱动机构3023,料带卷盘3011转动连接于基座10,在基座10上设置送料驱动机构3023,送料驱动机构3023可以安装在基座10上,送料驱动机构3023与料带卷盘3011连接,通过送料驱动机构3023的运行,由送料驱动机构3023驱动料带卷盘3011转动以实现料带50的输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滑座402相对导轨401移动过程中,当滑座402滑动至导轨401两端位置时,会对应触发第一传感器404或第二传感器405,将送料驱动机构3023分别与第一传感器404和第二传感器405电连接,进而根据第一传感器404或第二传感器405的触发情况,控制送料驱动机构3023开启或停止。
具体地,在第一传感器404感应到滑座402时,控制模组控制送料驱动机构3023运行,通过送料驱动机构3023驱动料带卷盘3011转动,从而由料带卷盘3011向裁料装置输送料带50。而在第二传感器405感应到滑座402时,控制模组控制送料驱动机构3023停止运行,料带卷盘3011停止转动,则料带卷盘3011停止料带50输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第一传感器404、第二传感器405以及送料驱动机构3023的配合,实现对料带卷盘3011送料节奏的精准控制,确保料带50能够处于被张紧的状态,避免料带50传输过程中出现弯折、歪斜等问题。
另外,可以在柔性料带裁切装置中设置控制模组,第一传感器404、第二传感器405以及送料驱动机构3023分别与控制模组电连接,进而控制模组根据第一传感器404和第二传感器405的感应情况,相应控制送料驱动机构3023的开启或停止,实现对出料机构301出料速率的精准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送料驱动机构3023可以选用驱动电机,例如,可以选用伺服电机、步进电机等,驱动电机安装在基座10上,料带卷盘3011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当然,送料驱动机构3023还可以选用其它驱动机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送料装置30还包括第一导轮3051和第二导轮3052,其中,第一导轮3051设置于料带卷盘3011和导轨401之间,第二导轮3052设置于导轨401和第一导槽3031之间,第一导轮3051和第二导轮3052分别与基座10转动连接,由料带卷盘3011输出的料带50,依次经过第一导轮3051、导向轮403和第二导轮3052,再经过第一导槽3031后,夹持于主动滚筒3021和从动滚筒3022之间。在料带50传输过程中,通过设置第一导轮3051和第二导轮3052,起到对料带50的导向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送料装置30还包括第三导轮3053和第四导轮3054,第三导轮3053设置于第二导轮3052和第一导槽3031之间,第四导轮3054与第三导轮3053相对设置,第三导轮3053和第四导轮3054分别与基座10转动连接,料带50夹持于第三导轮3053和第四导轮3054之间。通过设置第三导轮3053和第四导轮3054,可以实现对料带50的导向和限位作用,避免料带50在传输过程中出现偏离、扭曲变形。
另外,第三导轮3053和第四导轮3054可以沿竖直方向并列设置,第四导轮3054设置于第三导轮3053的上方,并且第四导轮3054可沿竖直方向相对于基座10移动,从而调整第四导轮3054与第三导轮3053之间的间隙,以满足对不同厚度的料带50的夹持导向作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1)

1.一种柔性料带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
裁切装置,所述裁切装置安装于所述基座,用于裁切料带;
送料装置,所述送料装置包括:出料机构和送料机构;所述出料机构活动连接于所述基座,用于输出待裁切的料带;所述送料机构靠近所述裁切装置设置,所述送料机构用于夹持由所述出料机构输出的料带,并向所述裁切装置输送所述料带;
张紧装置,所述张紧装置设置于所述出料机构和所述送料机构之间,所述张紧装置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张紧装置至少部分抵持于所述料带,所述张紧装置至少部分可相对于所述基座移动,以调节所述料带的张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料带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装置包括:导轨、滑座和导向轮;
所述导轨设置于所述基座,所述滑座滑动连接于所述导轨,所述导向轮连接于所述滑座,所述导向轮抵持于所述料带,所述滑座可沿所述导轨往复移动以张紧所述料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料带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装置还包括: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
沿所述滑座的移动方向,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分别设置于所述导轨的两端,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分别与所述出料机构电连接;
在所述第一传感器感应到所述滑座的情况下,所述出料机构开启料带输出,在所述第二传感器感应到所述滑座的情况下,所述出料机构停止料带输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料带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机构包括:主动滚筒、从动滚筒和送料驱动机构;
所述主动滚筒和所述从动滚筒分别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所述主动滚筒和所述从动滚筒相对设置,所述料带夹持于所述主动滚筒和所述从动滚筒之间;
所述送料驱动机构与所述主动滚筒连接,所述送料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主动滚筒转动,以向所述裁切装置输送所述料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料带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机构还包括:调节组件;
所述调节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基座活动连接,所述调节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从动滚筒抵接,所述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从动滚筒与所述主动滚筒之间的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性料带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装置还包括:第一导槽;所述第一导槽设置于所述主动滚筒靠近所述送料装置的一侧,所述料带经过所述第一导槽,所述第一导槽上设有第一导槽盖;和/或,
所述送料装置还包括:第二导槽;所述第二导槽设置于所述主动滚筒靠近所述裁切装置的一侧;所述料带经过所述第二导槽;所述第二导槽上设有第二导槽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柔性料带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装置包括:载料台和裁刀组件;
所述载料台设置于所述第二导槽远离所述主动滚筒的一端;所述载料台设有真空吸附结构,所述真空吸附结构用于将所述料带吸附固定于所述载料台上,所述裁刀组件设置于所述载料台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柔性料带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刀组件包括:支架、裁刀以及压紧机构;
所述裁刀连接于所述支架,所述支架活动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支架可相对于所述基座移动,以使所述裁刀裁切所述料带;
所述压紧机构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架,所述裁刀穿设于所述压紧机构;在所述裁刀裁切所述料带的过程中,所述压紧机构至少部分与所述料带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柔性料带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压板、伸缩柱和弹性件;
所述伸缩柱的一端与所述压板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柱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架活动连接,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伸缩柱,所述裁刀穿设于所述压板;
在所述压板与所述裁刀的两侧对应的位置设有凸台,所述凸台由所述压板朝向所述载料台方向延伸;在所述裁刀裁切所述料带的过程中,所述凸台与所述料带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柔性料带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裁刀组件包括多个所述裁刀,所述多个裁刀沿所述料带的输送方向间隔设置;
在所述载料台与每个所述裁刀对应的位置设有凹槽,在所述裁刀裁切所述料带的过程中,所述凹槽用于容纳所述裁刀。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柔性料带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机构包括:料带卷盘和出料驱动机构;
所述料带卷盘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料带盘绕于所述料带卷盘;所述出料驱动机构与所述料带卷盘连接,所述出料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料带卷盘转动以输出所述料带。
CN202223122833.4U 2022-11-23 2022-11-23 一种柔性料带裁切装置 Active CN2192940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22833.4U CN219294054U (zh) 2022-11-23 2022-11-23 一种柔性料带裁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22833.4U CN219294054U (zh) 2022-11-23 2022-11-23 一种柔性料带裁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94054U true CN219294054U (zh) 2023-07-04

Family

ID=86959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22833.4U Active CN219294054U (zh) 2022-11-23 2022-11-23 一种柔性料带裁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940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59774B (zh) 全自动裁切设备
CN108232325B (zh) 一种锂电池贴胶装置
CN216099201U (zh) 一种胶条裁切装置
CN113697559A (zh) 一种多电芯自动贴胶系统
CN212352116U (zh) 裁切机构及贴胶装置
CN114229540B (zh) 导体表面胶膜缠绕加工设备与方法
CN219294054U (zh) 一种柔性料带裁切装置
CN112707207B (zh) 一种卷绕设备
CN109818078A (zh) 下料机械手组件和锂电池贴胶机
CN212630021U (zh) 海绵条装配装置
CN219859788U (zh) 贴胶装置
CN206486053U (zh) 载带送料贴胶带装置
CN113500767B (zh) 变压器骨架成型装置及方法
CN210681448U (zh) 一种用于全自动贴装系统的标签上料装置
CN216105229U (zh) 一种离型纸剥离装置
CN216161778U (zh) 一种胶条变间距装置
CN214452574U (zh) 一种用于贴标卷带机的自动剪带机构
CN206395538U (zh) 载带贴胶带多盘收料系统
CN112591521B (zh) 半段裁切后排废装置及生产线
CN114472674A (zh) 一种极片成型设备
CN214166771U (zh) 一种卷绕设备
CN111532879A (zh) 一种多路供带机构
CN215797526U (zh) 负极前端隔膜放卷机构
CN215943134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板胶纸切割装置
CN216528956U (zh) 正极供给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