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90617U - 一种旋转蒸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旋转蒸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90617U
CN219290617U CN202320293538.0U CN202320293538U CN219290617U CN 219290617 U CN219290617 U CN 219290617U CN 202320293538 U CN202320293538 U CN 202320293538U CN 219290617 U CN219290617 U CN 2192906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hole
pipe
water
heating device
fla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9353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敬亚
郎丰睿
李新建
卢宏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Yaoling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Yaoling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Yaoling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Yaoling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9353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906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906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906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AREA)
  • Vaporization, Distillation, Condensation, Sublimation, And Cold Tra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发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转蒸发装置。包括加热装置、蒸发烧瓶、冷凝管和收集管;还包括水浴锅和余热回收结构,水浴锅设置于加热装置,一侧通过注水管连接有储水室,余热回收结构包括集热罩、风机、排气管;集热罩设置于加热装置的上端;排气管一端连接集热罩、另一端通向储水室;加热装置的一侧还设有可升降的立柱;立柱顶端设有垂直分布的固定块;固定块上设有左右贯通的连接孔,左侧连接孔通过连接管与冷凝管连接,右侧连接孔通过驱动结构与蒸发烧瓶的端部连接,并带动蒸发烧瓶匀速转动。该装置提高了蒸发烧瓶调节高度的随意性和安全性,保证了水浴锅的水温保持在一定范围,大大提高了该装置的实验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旋转蒸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发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转蒸发装置。
背景技术
旋转蒸发仪又叫旋转蒸发器,是实验室常用设备,由马达、蒸馏瓶、加热锅、冷凝管等部分组成的,主要用于减压条件下连续蒸馏易挥发性溶剂,应用于化学、化工、生物医药等领域。适用于回流操作、大量溶剂的快速蒸发、微量组分的浓缩和需要搅拌的反应过程等。在实际的实验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对蒸发烧瓶进行高度调节,以适应蒸发烧瓶与水浴加热装置的距离。进一步讲,在水浴加热的实验中,为了得到更好的旋转蒸发实验效果,由于水浴加热的水分蒸发,需要工作人员不断留意和观察水浴锅的液位,防止出现水浴锅水量低于警戒值,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现象,然而现有技术的旋转蒸发仪结构简单,功能单一,无法满足合理高效地对生发烧瓶进行高度的随意调节,同时传统的液位观察方式,费时费力,而且向水浴锅加入的水与水浴锅的热水混合,会大幅度降低水浴锅的水温,进而会严重影响实验旋转蒸发加热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转蒸发装置。该装置提高了蒸发烧瓶调节高度的随意性和安全性,同时还通过余热回收结构对水浴锅加热用水进行余热,资源回收利用,保证了水浴锅的水温保持在一定范围,大大提高了该装置的实验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旋转蒸发装置,包括加热装置、蒸发烧瓶、冷凝管和收集管;所述蒸发烧瓶设置于加热装置上,且一端连接所述冷凝管,收集管设置于冷凝管的下方;还包括水浴锅和余热回收结构,所述水浴锅设置于所述加热装置的中心处,且一侧通过注水管连接有储水室,注水管上还设有开关阀;所述余热回收结构包括集热罩、风机、排气管;所述集热罩设置于加热装置的上端;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集热罩的顶端;所述排气管一端连接所述集热罩、另一端通向所述储水室;所述排气管内还设有单向阀;在所述加热装置的一侧还设有可升降的立柱;所述立柱顶端设有垂直分布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有左右贯通的连接孔,左侧所述连接孔通过连接管与冷凝管连接,右侧所述连接孔通过驱动结构与所述蒸发烧瓶的端部连接,并带动蒸发烧瓶匀速转动。
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驱动结构包括连接套筒、凸台、从齿轮、主齿轮和驱动电机;所述连接套筒适配安装于所述连接孔内,且保持二者可相对转动;所述凸台为环形,且设置于所述连接套筒的内端外缘,二者为一体成型;所述从齿轮设置于所述连接套筒,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固定块,所述主齿轮设置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且保持主齿轮与从齿轮啮合传动。
如此设置,通过驱动结构带动蒸发烧瓶进行旋转,保证了蒸发烧瓶在水浴锅中加热的均匀性;同时蒸发烧瓶便于安装固定,进一步保证了蒸发烧瓶在实验过程中的密封效果,提高了该装置整体的稳定性。
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在右侧所述连接孔内还设有适配连接套筒和凸台的凹槽,使得所述连接套筒的内径与左侧所述连接孔的内径一致,所述凸台相对于所述连接孔可转动。如此设置的目的是,提高蒸发烧瓶连接安装的便捷性和稳固性。
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左侧所述连接孔、所述连接套筒内壁均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环槽,环槽处设有适配结构的橡胶密封环,使得蒸发烧瓶与连接套筒之间、连接管与连接孔之间均为挤压密封状态。
如此设置,橡胶密封环不仅保证了二者连接处的挤压固紧效果,即是保证了蒸发烧瓶、连接管的支撑稳定性,同时还保证了其连接处的密封性能,进而保证了该装置在加热蒸馏实验过程中的组分传递完整性,更具有实用性。
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工作状态下,所述连接管、蒸发烧瓶的端部相接触,且连接管、固定块、蒸发烧瓶三者整体上呈倾斜状态,且倾斜角度为30-50度。如此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应对不同实验时蒸发烧瓶的倾斜角度,更是为了得到不同实验的蒸发效果。
优选的实施例,在所述水浴锅中还设有液位传感器,所述加热装置上还设有报警指示灯,所述液位传感器与所述报警指示灯电线连接。如此设置,通过液位传感器来实时监测水浴锅的存有量,进而当液位传感器监测到液位预设最低值时,触发信号使得报警指示灯响起,进而可通过工作人员手动开启开关阀加水或者通过外接控制器实现自动加水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的优点是:在上述分析该技术方案有益效果的基础上,该装置还提高了蒸发烧瓶调节高度的随意性和安全性,同时还通过余热回收结构对水浴锅加热用水进行余热,资源回收利用,保证了水浴锅的水温保持在一定范围,大大提高了该装置的实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的A部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余热回收结构的连接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块的局部结构剖面图。
图中:1、加热装置;2、蒸发烧瓶;3、冷凝管;4、收集管;5、水浴锅;6、余热回收结构;61、集热罩;62、风机;63、排气管;7、注水管;8、储水室;9、开关阀;10、单向阀;11、立柱;12、固定块;13、连接孔;14、连接管;15、驱动结构;151、连接套筒;152、凸台;153、从齿轮;154、主齿轮;155、驱动电机;156、凹槽;16、环槽;17、橡胶密封环;18、液位传感器;19、报警指示灯。
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旋转蒸发装置,包括加热装置1、蒸发烧瓶2、冷凝管3和收集管4;蒸发烧瓶2设置于加热装置1上,且一端连接冷凝管3,收集管4设置于冷凝管3的下方。该旋转蒸发装置还包括水浴锅5和余热回收结构6,水浴锅5设置于加热装置1的中心处,且一侧通过注水管7连接有储水室8,储水室8内设有水泵,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注水管7的输入端。注水管7上还设有开关阀9,实现对水浴锅的便捷加水,进而保证水浴锅内水量保持在合理的预设范围内。
在水浴锅5中还设有液位传感器18,加热装置1上还设有报警指示灯19,液位传感器18与报警指示灯19电线连接。如此设置,通过液位传感器18来实时监测水浴锅5的存有量,进而当液位传感器18监测到液位预设最低值时,触发信号使得报警指示灯19响起,进而可通过工作人员手动开启开关阀9加水或者通过外接控制器实现自动加水的目的。
余热回收结构6包括集热罩61、风机62、排气管63。集热罩61设置于加热装置1的上端;在本实施例中,集热罩61可减少水浴加热的热量散失和水分散发,进一步减少水量蒸发的损失。进一步讲,集热罩61是卡嵌安装在加热装置上方,当然也可通过螺栓与加热装置连接固定。风机62设置于集热罩61的顶端;将水浴加热的部分热气热量,通过风机62排到排气管中。
排气管63一端连接集热罩61、另一端通向储水室8。进而实现将水浴加热的废弃热气热量,集中排进储水室8内,对待加入水浴锅的水进行余热,资源回收利用,达到了节约能源的目的。排气管63内还设有单向阀10;保证只能热气向储水室8内输入,防止储水室内的水逆流进入排气管。进一步在储水室8顶部设有气压阀,保证储水室内的气压稳定。
在加热装置1的一侧还设有可升降的立柱11。立柱11采用电动液压升降柱,高度调节无顿挫,平稳有力。立柱11顶端设有垂直分布的固定块12;固定块12上设有左右贯通的连接孔13,左侧连接孔13通过连接管14与冷凝管3连接,右侧连接孔13通过驱动结构15与蒸发烧瓶2的端部连接,并可带动蒸发烧瓶2匀速转动。工作状态下,连接管14、蒸发烧瓶2的端部相接触,且连接管14、固定块12、蒸发烧瓶2三者整体上呈倾斜状态,且倾斜角度为30-50度。如此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应对不同实验时蒸发烧瓶2的倾斜角度,由于蒸发烧瓶在同等高度,有不同的倾斜角度,故而蒸发烧瓶与水浴锅的加热面积也不同,更是为了得到不同实验的蒸发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结构15包括连接套筒151、凸台152、从齿轮153、主齿轮154和驱动电机155;连接套筒151适配安装于连接孔13内,且保持二者可相对转动;凸台152为环形,且设置于连接套筒151的内端外缘,即是远离蒸发烧瓶的一端,二者为一体成型。此时连接套筒151可在固定块12内相对转动。
从齿轮153套设安装于连接套筒151,驱动电机155设置于固定块12,主齿轮154设置于驱动电机155的输出轴,且保持主齿轮154与从齿轮153啮合传动。如此设置,通过驱动结构15带动蒸发烧瓶2进行旋转,保证了蒸发烧瓶2在水浴锅5中加热的均匀性;同时蒸发烧瓶2便于安装固定,进一步保证了蒸发烧瓶2在实验过程中的密封效果,提高了该装置整体的稳定性。
在右侧连接孔13内还设有适配连接套筒151和凸台152的凹槽156,凸台152的外缘直径大于连接套筒151的直径,如此形成卡嵌安装并可转动的效果。并使得连接套筒151的内径与左侧连接孔13的内径保持一致,凸台152相对于连接孔13可转动。如此设置的目的是,为蒸发烧瓶2连接安装便捷性和稳固性提供连接基础。
左侧连接孔13、连接套筒151内壁均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环槽16,环槽16处设有适配结构的橡胶密封环17,使得蒸发烧瓶2与连接套筒151之间、连接管14与连接孔13之间均为挤压密封状态。如此设置,橡胶密封环17不仅保证了二者连接处的挤压固紧效果,即是保证了蒸发烧瓶2、连接管14的支撑稳定性,同时还保证了其连接处的密封性能,进而保证了该装置在加热蒸馏实验过程中的组分传递完整性,更具有实用性。
该装置还提高了蒸发烧瓶调节高度的随意性和安全性,同时还通过余热回收结构对水浴锅加热用水进行余热,资源回收利用,保证了水浴锅的水温保持在一定范围,大大提高了该装置的实验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旋转蒸发装置,包括加热装置(1)、蒸发烧瓶(2)、冷凝管(3)和收集管(4);所述蒸发烧瓶(2)设置于加热装置(1)上,且一端连接所述冷凝管(3),收集管(4)设置于冷凝管(3)的下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浴锅(5)和余热回收结构(6),所述水浴锅(5)设置于所述加热装置(1)的中心处,且一侧通过注水管(7)连接有储水室(8),注水管(7)上还设有开关阀(9);所述余热回收结构(6)包括集热罩(61)、风机(62)、排气管(63);所述集热罩(61)设置于加热装置(1)的上端;所述风机(62)设置于所述集热罩(61)的顶端;所述排气管(63)一端连接所述集热罩(61)、另一端通向所述储水室(8);所述排气管(63)内还设有单向阀(10);在所述加热装置(1)的一侧还设有可升降的立柱(11);所述立柱(11)顶端设有垂直分布的固定块(12);所述固定块(12)上设有左右贯通的连接孔(13),左侧所述连接孔(13)通过连接管(14)与冷凝管(3)连接,右侧所述连接孔(13)通过驱动结构(15)与所述蒸发烧瓶(2)的端部连接,并带动蒸发烧瓶(2)匀速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15)包括连接套筒(151)、凸台(152)、从齿轮(153)、主齿轮(154)和驱动电机(155);所述连接套筒(151)适配安装于所述连接孔(13)内,且保持二者可相对转动;所述凸台(152)为环形,且设置于所述连接套筒(151)的内端外缘,二者为一体成型;所述从齿轮(153)设置于所述连接套筒(151),所述驱动电机(155)设置于固定块(12),所述主齿轮(154)设置于所述驱动电机(155)的输出轴,且保持主齿轮(154)与从齿轮(153)啮合传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旋转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右侧所述连接孔(13)内还设有适配连接套筒(151)和凸台(152)的凹槽(156),使得所述连接套筒(151)的内径与左侧所述连接孔(13)的内径一致,所述凸台(152)相对于所述连接孔(13)可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旋转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左侧所述连接孔(13)、所述连接套筒(151)内壁均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环槽(16),环槽(16)处设有适配结构的橡胶密封环(17),使得蒸发烧瓶(2)与连接套筒(151)之间、连接管(14)与连接孔(13)之间均为挤压密封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旋转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工作状态下,所述连接管(14)、蒸发烧瓶(2)的端部相接触,且连接管(14)、固定块、蒸发烧瓶(2)三者整体上呈倾斜状态,且倾斜角度为30-50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浴锅(5)中还设有液位传感器(18),所述加热装置(1)上还设有报警指示灯(19),所述液位传感器(18)与所述报警指示灯(19)电线连接。
CN202320293538.0U 2023-02-17 2023-02-17 一种旋转蒸发装置 Active CN2192906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93538.0U CN219290617U (zh) 2023-02-17 2023-02-17 一种旋转蒸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93538.0U CN219290617U (zh) 2023-02-17 2023-02-17 一种旋转蒸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90617U true CN219290617U (zh) 2023-07-04

Family

ID=86953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93538.0U Active CN219290617U (zh) 2023-02-17 2023-02-17 一种旋转蒸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906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290617U (zh) 一种旋转蒸发装置
CN212504086U (zh) 一种用于处理实验室废水的太阳能蒸发装置
CN212504352U (zh) 一种化工污水净化装置的内循环装置
CN218909935U (zh) 一种便于取样检测的纯化水处理机
CN201311199Y (zh) 鼓风式无填料喷雾冷却塔
CN115090346A (zh) 一种便于操作的旋转水浴锅
CN214095604U (zh) 一种便于调节流速的翅片式冷凝器
CN213152914U (zh) 一种多功能搅拌施肥罐
CN113636707A (zh) 一种工业废水回用高效处理设备
CN113086952A (zh) 一种气液分离式化学材料生产用硫酸蒸馏装置
CN208548414U (zh) 一种电解液提纯装置
CN219050360U (zh) 一种多功能旋转蒸发仪
CN219907090U (zh) 一种新型高效废水蒸氨装置
CN203437141U (zh) 强冷式多功能蒸馏器
CN219449504U (zh) 一种蒸发结晶污水离心设备
CN216164949U (zh) 一种高温杀菌机快速冷却装置
CN111803985A (zh) 一种用于分子蒸馏的高效酯化反应釜
CN220003729U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分散溶解装置
CN214158557U (zh) 一种多效蒸发器
CN215741879U (zh) 一种降凝分馏塔顶油气分离装置
CN112695141B (zh) 一种钢铁冶炼热渣节能处理装置
CN209797905U (zh) 一种挥发油快捷节能收油装置
CN219269747U (zh) 一种富硒植物栽培节水浇灌装置
CN212663023U (zh) 一种移动式水密封通风除尘装置
CN219866716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水暖编织软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