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90405U - 医用管道定位结构 - Google Patents

医用管道定位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90405U
CN219290405U CN202320229891.2U CN202320229891U CN219290405U CN 219290405 U CN219290405 U CN 219290405U CN 202320229891 U CN202320229891 U CN 202320229891U CN 219290405 U CN219290405 U CN 2192904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cylinder
positioning
medical
cotton pad
dr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2989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建娴
谢艳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Guangyi Medical Inves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Guangyi Medical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Guangyi Medical Inves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Guangyi Medical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2989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904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904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904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W90/10Bio-packaging, e.g. packing containers made from renewable resources or bio-plastic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医用管道定位结构,专用于对植入人体的医用管道在皮肤处进行定位约束,以防止医用管道晃动和穿刺口暴露而感染细菌的情况发生,其包括棉垫、用粘贴棉垫的粘贴敷料及用于覆盖棉垫和粘贴敷料的保护膜;棉垫及粘贴敷料中央区域仅向外凸伸出呈中空结构的内定位筒和外定位筒,外定位筒呈紧贴的套设于内定位筒外,内定位筒上设有内易断线圈,外定位筒上对应设有外易断线圈。通过内定位筒及其上设置的内易断线圈、以及外定位筒及其上设置的外易断线圈可对不同型号的医用管道进行定位约束,整个过程快捷方便,临床护理方便实用,患者舒适度好。

Description

医用管道定位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辅助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医用管道进行定位约束的医用管道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临床上,很多时候因治疗需求,需要在患者身上不同部位植入种类不一的医用管道(如气管切开套管、各种引流管、胃造瘘管等)。出于不同的目的,如保护穿刺口、吸收渗血渗液等需求,会定时、规范清洁消毒医用管道穿刺口,且待干后;使用无菌医用敷料进行医用管道穿刺处皮肤的覆盖,以对医用管道进行定位约束,防止医用管道晃动和穿刺口暴露而感染细菌。目前针对医用管道的定位约束都是医护人员采用现场采用纱布块及棉垫等医用敷料来进行定位固定。临床上也并没有专门的用于定位约束医用管道的定位结构,无论是采用棉垫还是纱布块,它们都是完整的一个整体,如需要用来定位约束医用管道,则需要医护人员现场进行手动剪切,然后包覆在医用管道四周并用胶布粘贴在患者皮肤上,从而起到对医用管道定位约束的目的,防止医用管道晃动和穿刺口暴露而感染细菌的情况发生。现有的这种技术方案,一方面医护人员现场临时剪切,使得敷料剪切处容易出现切口不平整、碎屑多等问题,最后造成患者舒适感的下降、穿刺口被刺激而增加感染风险;另一方面,对医用管道进行定位约束的过程繁琐,增加了医护人员的负担和时间,且对医用管道进行定位约束的效果及舒适性完全凭医护人员的经验;另,现有的这种方式,医护人员对穿刺口消毒时,需要拆除且消毒后还需重新剪切保护,临床护理非常不便。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专用于对医用管道进行定位约束的定位结构,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专用于对医用管道进行定位约束的医用管道定位结构,该医用管道定位结构可对不同型号的医用管道进行定位约束,防止医用管道晃动和穿刺口暴露而感染细菌,操作快捷方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用管道定位结构,用于对植入人体的医用管道在皮肤处进行定位约束,其包括:
呈矩形状的医用无菌的棉垫,所述棉垫的中央区域向外凸伸出呈中空结构的内定位筒,所述内定位筒沿凸伸方向的口径逐渐减小,周向环绕所述内定位筒设有相互平行的至少三圈内易断线圈,所述内易断线圈由等间距设置的贯穿小孔组成,所述内定位筒于每一所述内易断线圈处可断裂而形成不同口径的内定位口;
医用的粘贴敷料,所述粘贴敷料的中央区域向外凸伸出呈中空结构的外定位筒,所述外定位筒沿凸伸方向的口径逐渐减小,周向环绕所述外定位筒设有相互平行的至少三圈外易断线圈,所述外易断线圈由等间距设置的贯穿小孔组成,所述外定位筒于每一所述外易断线圈处可断裂而形成不同口径的外定位口;
所述棉垫的背面粘贴固定于所述粘贴敷料的粘贴面上,所述外定位筒呈紧贴的套设于所述内定位筒外,所述内易断线圈于所述外易断线圈呈一一对应的正对设置;所述粘贴敷料完全覆盖所述棉垫,所述粘贴敷料的四周均超出所述棉垫形成用于粘贴患者皮肤的皮肤粘贴部;
医用的保护膜,所述保护膜的形状与所述粘贴敷料一致,所述保护膜可分离的粘贴于所述皮肤粘贴部上并完全覆盖所述棉垫的正面,所述棉垫的正面用于接触患者穿刺口处的皮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根据植入患者上的医用管道的尺寸,对应选择撕扯外易断线圈和内易断线圈,使得棉垫的内定位筒上形成的内定位口和粘贴敷料上形成的外定位口的尺寸与所使用的医用管道尺寸一致,从而使得医用管道被内定位筒的内定位口所定位约束;同时由于外定位筒紧贴的套设于内定位筒外,从而使得外定位筒对内定位筒及被其所定位约束的医用管道进行整体的进一步固定;内定位筒和外定位筒对医用管道进行双重定位约束后,撕去保护膜,从而使得无菌的棉垫的正面可直接覆盖在穿刺口处的皮肤上进行无菌覆盖保护穿刺口,随后将粘贴敷料暴露在外的皮肤粘贴部粘贴在患者体肤上,从而使得定位约束有医用管道的将本实用新型粘贴固定在患者的穿刺口处,实现本实用新型专用于对医用管道进行定位约束的目的,有效的防止了医用管道晃动和穿刺口暴露而感染细菌的情况发生,整个过程快捷方便且可执行标准化操作规范,临床护理方便实用;且整个过程不用现场进行任何剪切操作,患者舒适感好,良好的建立了人文关怀。
较佳地,本实用新型医用管道定位结构,沿所述棉垫的一边缘自所述内定位筒开设有一内缺口,所述内缺口沿所述内定位筒的凸伸方向贯穿所述内定位筒形成一条内调节口;沿所述粘贴敷料的一边缘自所述外定位筒开设有一外缺口,所述外缺口沿所述外定位筒的凸伸方向贯穿所述外定位筒形成一条外调节口。所述内定位筒借由所述内缺口及内调节口形成开放式筒体结构;该开放式筒体结构内置比其略大的医用管道可往外扩展进行定位约束,防止被撑破,该开放式筒体结构内置比其略小的医用管道可往内进行收缩定位约束。同样,所述外定位筒借由所述外缺口及外调节口也形成开放式筒体结构;该开放式筒体结构内置比其略大的医用管道可往外扩展进行定位约束,防止被撑破,该开放式筒体结构内置比其略小的医用管道可往内进行收缩定位约束。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通过内缺口和内调节口的配合以及外缺口和外调节口的配合,使得本实用新型对医用管道的定位约束可进行适应性的微调,从而使得对医用管道的定位约束固定更科学和合理。
较佳地,本实用新型医用管道定位结构的所述内调节口与所述外调节口正对设置。
较佳地,本实用新型医用管道定位结构的所述内调节口与所述外调节口的宽度相同。
较佳地,本实用新型医用管道定位结构的所述粘贴敷料于所述外缺口的左侧向右侧凸伸出可叠置的叠加部。使用时,借由向左侧拉扯凸伸出的叠加部,使得叠加部粘贴在右侧,可使得粘贴敷料的外定位筒对棉垫的内定位筒进行进一步的包覆固定,进一步的确保本实用新型对医用管道的定位约束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较佳地,本实用新型医用管道定位结构的所述粘贴敷料的外边缘呈弧形边。
较佳地,本实用新型医用管道定位结构的所述粘贴敷料为9534敷料或9546敷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医用管道定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棉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粘贴敷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事例和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阐述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医用管道定位结构100专用于对植入人体的医用管道在皮肤处进行定位约束,以防止医用管道晃动和穿刺口暴露而感染细菌的发生。
继续结合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医用管道定位结构100包括棉垫1、粘贴敷料2及保护膜3,以下分别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棉垫1为医用无菌,其背面1a用于被粘贴敷料2的粘贴面2a粘贴固定之用,其正面1b用于直接接触患者穿刺口处的皮肤,保持穿刺口处于无菌的环境;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棉垫1优选为矩形状。本实用新型的棉垫1的中央区域向外凸伸出呈中空结构的内定位筒11,该内定位筒11沿凸伸方向的口径逐渐减小,周向环绕该内定位筒设有相互平行的至少三圈内易断线圈12,该内易断线圈12由等间距设置的贯穿小孔组成,内定位筒11于每一内易断线圈12处可断裂而形成不同口径的内定位口13;具体地,有小孔贯穿形成的内易断线圈12用来拉扯即可沿该内易断线圈12断裂而形成不同口径的内定位口13。
进一步地,以本实用新型设置三圈内易断线圈12为例进行说明,为了便于说明该三圈内易断线圈12分别以不同的标号进行标注,即内易断线圈12a、12b、12c,如图3及图4所示;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内定位筒11具有定位约束四种不同尺寸的医用管道,具体为,在不拉扯断裂任何一圈内易断线圈12a、12b、12c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内定位筒11的端部的开口就形成第一内定位口13;当拉扯断裂内易断线圈12a形成第二内定位口;当拉扯断裂内易断线圈12b形成第三内定位口;当拉扯断裂内易断线圈12c形成第四内定位口;第一内定位口、第二内定位口、第三内定位口及第四内定位口的口径逐渐增大,以匹配适用于定位约束不同种类(不同种类的医用管道的口径尺寸不同)的医用管道,如气管起开套管、各类引流管及胃造瘘管等。
本实用新型的粘贴敷料2为医用产品,该粘贴敷料2的粘贴面2a用于粘贴棉垫1的背面1a,其正面2b为防水结构其用于保护棉垫1被打湿。本实用新型的粘贴敷料2的中央区域向外凸伸出呈中空结构的外定位筒21,该外定位筒21沿凸伸方向的口径逐渐减小,周向环绕所述外定位筒设有相互平行的至少三圈外易断线圈22,所述外易断线圈22由等间距设置的贯穿小孔组成,所述外定位筒21于每一所述外易断线圈22处可断裂而形成不同口径的外定位口23;具体地,有小孔贯穿形成的外易断线圈22用来拉扯即可沿该外易断线圈22断裂而形成不同口径的外定位口22。
进一步地,以本实用新型设置三圈外易断线圈22为例进行说明,为了便于说明该三圈外易断线圈22分别以不同的标号进行标注,即外易断线圈22a、22b、22c,如图3及图5所示;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外定位筒21具有定位约束四种不同尺寸的医用管道,具体为,在不拉扯断裂任何一圈外易断线圈22a、22b、22c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外定位筒21的端部的开口就形成第一外定位口23;当拉扯断裂外易断线圈22a形成第二外定位口;当拉扯断裂外易断线圈22b形成第三外定位口;当拉扯断裂外易断线圈22c形成第四外定位口;第一外定位口、第二外定位口、第三外定位口及第四外定位口的口径逐渐增大,以匹配适用于定位约束不同种类(不同种类的医用管道的口径尺寸不同)的医用管道,如气管起开套管、各类引流管及胃造瘘管等。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棉垫1的背面1a粘贴固定于粘贴敷料2的粘贴面2a上,外定位筒21呈紧贴的套设于内定位筒11外,内易断线圈12于外易断线圈22呈一一对应的正对设置。具体地,结合所上述举例的三圈内易断线圈12及三圈外易断线圈22而言,内易断线圈12a对应外易断线圈22a,内易断线圈12b对应外易断线圈22b,内易断线圈12b对应外易断线圈22b;从而使得第一内定位口、第二内定位口、第三内定位口及第四内定位口的口径分别与第一外定位口、第二外定位口、第三外定位口及第四外定位口的口径相同。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棉垫1粘贴固定于粘贴敷料2上,粘贴敷料2完全覆盖棉垫1,且粘贴敷料2的四周均超出棉垫1形成用于粘贴患者皮肤的皮肤粘贴部24。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膜3为医用,保护膜3的形状与所述粘贴敷料2一致,所述保护膜3可分离的粘贴于所述皮肤粘贴部24上并完全覆盖所述棉垫1的正面1b。
由上可知,结合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根据植入患者上的医用管道的尺寸,对应选择撕扯某一圈的外易断线圈22和内易断线圈12,使得棉垫1的内定位筒11上形成的内定位口和粘贴敷料2的外定位筒21上形成的外定位口的尺寸与所使用的医用管道尺寸一致,从而使得医用管道被内定位筒11的内定位口所定位约束;同时由于外定位筒21紧贴的套设于内定位筒11外,从而使得外定位筒21对内定位筒11及被其所定位约束的医用管道进行整体的进一步固定;内定位筒11和外定位筒21对医用管道进行双重定位约束后,撕去保护膜3,从而使得无菌的棉垫1的正面可直接覆盖在穿刺口处的皮肤上进行无菌覆盖保护穿刺口,随后将粘贴敷料2暴露在外的皮肤粘贴部24粘贴在患者体肤上,从而使得定位约束有医用管道的将本实用新型粘贴固定在患者的穿刺口处,实现本实用新型专用于对医用管道进行定位约束的目的,有效的防止了医用管道晃动和穿刺口暴露而感染细菌的情况发生,整个过程快捷方便且可执行标准化操作规范,临床护理方便实用;且整个过程不用现场进行任何剪切操作,患者舒适感好,良好的建立了人文关怀。
如图1、图4及图5所示,较佳者,本实用新型医用管道定位结构100,沿棉垫1的一边缘自所述内定位筒11开设有一内缺口14,所述内缺口14沿所述内定位筒11的凸伸方向贯穿所述内定位筒11形成一条内调节口15;沿所述粘贴敷料2的一边缘自所述外定位筒21开设有一外缺口25,所述外缺口25沿所述外定位筒21的凸伸方向贯穿所述外定位筒21形成一条外调节口26。所述内定位筒11借由所述内缺口14及内调节口15形成开放式筒体结构;该开放式筒体结构内置比其略大的医用管道可往外扩展进行定位约束,防止被撑破,该开放式筒体结构内置比其略小的医用管道可往内进行收缩定位约束。同样,所述外定位筒21借由所述外缺口25及外调节口26也形成开放式筒体结构;该开放式筒体结构内置比其略大的医用管道可往外扩展进行定位约束,防止被撑破,该开放式筒体结构内置比其略小的医用管道可往内进行收缩定位约束。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通过内缺口14和内调节口15的配合以及外缺口25和外调节口26的配合,使得本实用新型对医用管道的定位约束可进行适应性的微调,从而使得对医用管道的定位约束固定更科学和合理。具体地,所述内调节口15与所述外调节口26正对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内调节口15与所述外调节口26的宽度相同。从而使得内定位筒11和外定位筒21对医用管道进行双重定位约束的力度均等,提高定位约束的稳定性和患者的舒适度。
如图1及图5所示,较佳者,本实用新型医用管道定位结构100的粘贴敷料2于所述外缺口25的左侧向右侧凸伸出可叠置的叠加部27。使用时,借由向左侧拉扯凸伸出的叠加部27,使得叠加部27的粘贴面粘贴在右侧的粘贴敷料2的正面2b上,可使得粘贴敷料2的外定位筒21对棉垫1的内定位筒11进行进一步的包覆固定,进一步的确保本实用新型对医用管道的定位约束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如图1及图5所示,较佳者,本实用新型医用管道定位结构的所述粘贴敷料2的外边缘呈弧形边。
较佳者,本实用新型医用管道定位结构100的所述粘贴敷料2为9534敷料或9546敷料。
结合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100专用于对医用管道进行定位约束,以防止医用管道晃动和穿刺口暴露而感染细菌的情况发生;本实用新型医用管道定位结构100通过内定位筒11及其上设置的内易断线圈12、以及外定位筒21及其上设置的外易断线圈22可对不同型号的医用管道进行定位约束,整个过程快捷方便,临床护理方便实用,患者舒适度好。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同时,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医用管道定位结构,用于对植入人体的医用管道在皮肤处进行定位约束,其特征在于,包括:
医用无菌的棉垫,所述棉垫的中央区域向外凸伸出呈中空结构的内定位筒,所述内定位筒沿凸伸方向的口径逐渐减小,周向环绕所述内定位筒设有相互平行的至少三圈内易断线圈,所述内易断线圈由等间距设置的贯穿小孔组成,所述内定位筒于每一所述内易断线圈处可断裂而形成不同口径的内定位口;
医用的粘贴敷料,所述粘贴敷料的中央区域向外凸伸出呈中空结构的外定位筒,所述外定位筒沿凸伸方向的口径逐渐减小,周向环绕所述外定位筒设有相互平行的至少三圈外易断线圈,所述外易断线圈由等间距设置的贯穿小孔组成,所述外定位筒于每一所述外易断线圈处可断裂而形成不同口径的外定位口;
所述棉垫的背面粘贴固定于所述粘贴敷料的粘贴面上,所述外定位筒呈紧贴的套设于所述内定位筒外,所述内易断线圈于所述外易断线圈呈一一对应的正对设置;所述粘贴敷料完全覆盖所述棉垫,所述粘贴敷料的四周均超出所述棉垫形成用于粘贴患者皮肤的皮肤粘贴部;
医用的保护膜,所述保护膜的形状与所述粘贴敷料一致,所述保护膜可分离的粘贴于所述皮肤粘贴部上并完全覆盖所述棉垫的正面,所述棉垫的正面用于接触患者穿刺口处的皮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管道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棉垫的一边缘自所述内定位筒开设有一内缺口,所述内缺口沿所述内定位筒的凸伸方向贯穿所述内定位筒形成一条内调节口;沿所述粘贴敷料的一边缘自所述外定位筒开设有一外缺口,所述外缺口沿所述外定位筒的凸伸方向贯穿所述外定位筒形成一条外调节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管道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调节口与所述外调节口正对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管道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调节口与所述外调节口的宽度相同。
5.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用管道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贴敷料于所述外缺口的左侧向右侧凸伸出可叠置的叠加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管道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贴敷料的外边缘呈弧形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管道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贴敷料为9534敷料或9546敷料。
CN202320229891.2U 2023-02-14 2023-02-14 医用管道定位结构 Active CN2192904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29891.2U CN219290405U (zh) 2023-02-14 2023-02-14 医用管道定位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29891.2U CN219290405U (zh) 2023-02-14 2023-02-14 医用管道定位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90405U true CN219290405U (zh) 2023-07-04

Family

ID=86985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29891.2U Active CN219290405U (zh) 2023-02-14 2023-02-14 医用管道定位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904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09230B2 (en) Waterproof venipuncture site cover
US20130245586A1 (en) Immobilization system for fluid transport tubes
EP2964308B1 (en) All in one antimicrobial dressing for catheter coverage
US7921851B2 (en) Nipple covering system
MX2010013591A (es) Dispositivo de instilacion/aspiracion.
ES2339131T3 (es) Contenedor para recoger excreciones, drenar recolecciones, purgar ostomias o similares.
JPH07500982A (ja) 医療器械の固定及び感染制御装置
JPH04506011A (ja) 流体接続装置及び方法
US8348901B2 (en) Nasal device and method of positioning nasogastric tubing within a patient
JP2010537687A (ja) カテーテルクリップ
EP3622923A2 (en) Sanitary stoma system and method
JP2021523782A (ja) 段階的な説明書を備える外部カテーテルキット及びその方法
US20190184146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ploying a surgical preparation
JP2012152552A (ja) カテーテル装着器具
CN219290405U (zh) 医用管道定位结构
WO2009068666A2 (en) Attachment device for wound drainage system
CN206063267U (zh) 一种用于包皮环切术后固定阴茎的复合纳米银阴茎支具
CN212439588U (zh) 留置针输液接头用消毒保护装置
WO2022008564A1 (en) Protective barrier for face isolation in orotracheal maneuvers
CN210158682U (zh) 一种骨科牵引针固定防感染装置
CN206809393U (zh) 一种阴茎保护器
CN209916906U (zh) 一种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护理套件
CN215960171U (zh) 一种提高穿刺精度的腹部穿刺针定位装置
CN216061623U (zh) 一种光疗水凝胶导流管
CN220360610U (zh) 一种防牵拉引流管、t管固定保护自粘敷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