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89653U - 一种股骨近端组合式内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股骨近端组合式内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89653U
CN219289653U CN202223013970.4U CN202223013970U CN219289653U CN 219289653 U CN219289653 U CN 219289653U CN 202223013970 U CN202223013970 U CN 202223013970U CN 219289653 U CN219289653 U CN 2192896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hole
fixing
holes
pr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1397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靖
鲁亚杰
汪强兵
冯科瀚
樊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r Force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
Original Assignee
Air Force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r Force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 filed Critical Air Force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
Priority to CN20222301397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896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896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896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股骨近端组合式内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块以及压配组件,固定块的一端设有压配组件,压配组件与固定块的连接方式为插接连接,固定块包括块体,块体的内壁为粗糙结构,块体的一端设有两个倒刺,两个倒刺的内侧设有V型缺口,块体远离倒刺的一端开设有通孔,通孔的直径和固定棒直径相匹配,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中,固定块以及压配组件二者组合应用,可适用于股骨近端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转子间、以及转子下骨折,也可适用于股骨近端任意长度骨缺损修复重建的配套固定,尤其对于大段骨缺损修的复重建更具优势。

Description

一种股骨近端组合式内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股骨近端组合式内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股骨近端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发病率逐年上升,往往造成患者行动困难,严重降低生活质量。股骨近端骨折主要包括股骨颈骨折、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近年来随着新器械及外科技术的不断进步,股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效果有了很大改善,但力学稳定性和可靠性仍有待进一步提高。按照手术方式,可将股骨近端骨折治疗分为髓外固定、髓内固定、以及人工关节置换三类。髓外固定治疗以动力髋螺钉为代表,通过股骨颈动力螺钉固定骨折近端,同时利用锁定钢板固定骨折远端,该方法有利于维持股骨颈干角的角度,患者可早期负重锻炼。但是动力髋螺钉存在较高的术后风险,由于在股骨外骨皮质进行固定,力臂长,弯矩大,术后易出现应力集中导致力学失败;髓内固定方法主要包括Gamma钉、PFN、以及PFNA,虽然固定效果可靠,但破坏了30%-70%的髓内血运,导致骨折断端血运差,延迟愈合。同时,扩髓过程导致髓腔内出血增多,易引发脂肪栓塞和髓内感染;人工关节置换包括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已被广泛应用于老年不稳定性股骨颈或转子部骨折,但术后假体感染、松动等并发症风险仍较高,且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由此可见,股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仍需技术革新。
现有的髓内、髓外固定方法未充分考虑股骨大转子骨折块的稳固固定。对于股骨近端的骨折固定,髓外接骨板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常用的髓外接骨板存在以下四个问题:(1)现有髓外钢板多为单轴加压固定设计,轴向固定截面受力集中易发生断裂;(2)现有的伽马螺钉无法对大转子骨折块进行有效固定和复位维持;(3)对于股骨近端大范围粉碎性骨折或转子平面下骨折目前缺乏有效的固定方法;(4)股骨大转子附近骨折的固定往往需要广泛剥离骨膜,甚至剥除肌肉附着点,创伤较大,易造成骨折断端血运破坏。
另一种股骨近端骨折的情形是高能损伤形成的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所导致的股骨近端骨缺损。该类骨缺损也可由股骨近端骨肿瘤,如骨肉瘤、软骨肉瘤等的切除手术造成。对于长度大于3cm的股骨近端骨缺损,往往需要利用人工骨、异体骨、自体骨、或人工假体等骨替代材料进行重建。然而由于股骨近端解剖学结构的特殊性,骨缺损重建体的固定成为了临床难题。类似地,临床上采取髓内假体柄固定、髓外固定亦或是二者组合的方式进行重建体的固定。对于股骨近端假体的髓内固定,往往只能采取短力臂固定的方式,稳定性较差;髓外固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髓内固定的缺陷,但对于涉及股骨近端的缺损,目前尚无可靠的髓外固定接骨板供选择,其原因在于目前常见接骨板均未完全覆盖股骨大转子区并形成可靠固定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股骨近端髓外接骨板稳定性差、适用范围局限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股骨近端组合式内固定装置,固定块以及压配组件二者组合应用,可适用于股骨近端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转子间、以及转子下骨折,也可适用于股骨近端任意长度骨缺损修复重建的配套固定,尤其对于大段骨缺损修的复重建更具优势。
本申请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股骨近端组合式内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块以及压配组件,所述固定块的一端设有压配组件,所述压配组件与固定块的连接方式为插接连接,所述固定块包括块体,所述块体的内壁为粗糙结构,促进固定块和骨组织的稳固骨整合,所述块体的一端设有两个倒刺,倒刺的尖端竖直向下,倒刺与固定块之间连接形成的弧度与人体股骨大转子端弧度一致,在固定块安装过程中,可由固定块上方施力,将两根倒刺插入于转子间窝骨质,形成顶部固定,两个所述倒刺的内侧设有V型缺口,V型缺口在固定过程中保留股骨大转子上的重要肌肉起止点及功能结构,同时保留了下肢肌肉的主要功能,避免术后出现功能障碍及对肌肉起止点或转自囊压迫引起的疼痛等并发症,所述块体远离倒刺的一端开设有通孔,通孔的直径和固定棒直径相匹配,可容纳固定棒,通孔直径可调,在压配螺钉旋入后,直径变小,将固定棒固定于通孔内。
优选的,所述块体靠近倒刺的一侧开设有固定螺孔,所述固定螺孔远离倒刺的一侧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远离固定螺孔的一侧设有压配孔。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内部开设的固定螺孔、定位孔以及压配孔的内部均贯穿有锁定螺钉,所述固定螺孔共设有五个,用于锁定螺钉,为不同固定方向,将锁定螺钉固定于股骨近端,根据骨折部位和骨折严重程度可能选取不同数目和不同固定方向的固定螺孔进行固定,所述定位孔共设有三个且呈三角形结构,可通过克氏针,在固定螺钉置钉前定位标记固定块的位置,并起到临时固定的作用,所述压配孔共设有两个且与通孔相互配合,压配螺钉在压配孔不断旋入的过程可以使压配组件的通孔直径变小,以此将固定棒牢固固定于通孔内,形成固定块和固定棒的组配。
所述压配组件包括固定棒,所述固定棒的外表壁套接有多个夹持块,所述夹持块包括单连单孔连接块、双连双孔连接块以及双连单孔连接块,所述单连单孔连接块、双连双孔连接块以及双连单孔连接块的内部均开设有压配螺孔,在使用过程中可以灵活组合,以达到对固定棒的稳固固定;压配组件中心设置有压配螺孔,与配套的压配螺钉组合应用,所述固定棒共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棒均与所述通孔插接连接,所述固定棒以及通孔的直径相匹配,单连单孔连接块、双连双孔连接块以及双连单孔连接块设置一个或两个贯通孔,可穿过固定棒,单连单孔连接块、双连双孔连接块以及双连单孔连接块中心位置上下断开,形成间隙,当压配螺钉由压配螺孔逐渐旋入后,间隙也随之减小,致贯通孔直径减小,从而固定从贯通孔穿过的固定棒。
本申请实施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固定块是根据股骨近端解剖学数据的平均水平设计,并且由3D打印技术精确实现,与传统股骨近端假体相比,本股骨近端固定块能够实现股骨近端全范围的精确适配。
2、本实用新型通过股骨近端的固定块,组合可调整长度的固定棒,使本内固定装置可应用于大部分股骨近端骨折的内固定,同时满足股骨近端大段骨缺损修复重建的配套固定需求;
3、本实用新型股骨近端固定块采取解剖型设计,采取两个倒刺进行股骨上端的固定,两倒刺之间为深V结构,有利于术中保留重要肌肉起止点和解剖结构,减低了术后并发症;另一方面,由于采取了组配安装的形式,固定棒可采取穿行方式进行安装,能够适当缩小手术切口,减小手术创伤。
4、本实用新型倒刺结构和固定螺钉组成张力带固定,对股骨近端尤其是大转子骨块产生即刻的稳固固定;张力带固定对骨折部位产生微应力刺激,可促进骨愈合;固定块内表面粗糙化处理,促进骨组织和固定块的骨整合,保证了远期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块与压配组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块第一轴侧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块第二轴侧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压配组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块与压配组件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块以及锁定螺钉连接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固定块;11、固定螺孔;12、定位孔;13、压配孔;14、倒刺;15、V型缺口;16、块体;17、通孔;2、压配组件;21、固定棒;22、单连单孔连接块;23、双连双孔连接块;24、双连单孔连接块;25、压配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下文为了描述方便,所引用的“上”、“下”、“左”、“右”等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等方向一致,下文中的“第一”、“第二”等为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其他特殊含义。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给出一种股骨近端组合式内固定装置的具体结构,如图1-6所示,包括:固定块1以及压配组件2,固定块1的一端设有压配组件2,压配组件2与固定块1的连接方式为插接连接,固定块1包括块体16,块体16的内壁为粗糙结构,促进固定块1和骨组织的稳固骨整合,块体16的一端设有两个倒刺14,倒刺14的尖端竖直向下,倒刺14与固定块1之间连接形成的弧度与人体股骨大转子端弧度一致,在固定块1安装过程中,可由固定块1上方施力,将两根倒刺14插入于转子间窝骨质,形成顶部固定,两个倒刺14的内侧设有V型缺口15,V型缺口15在固定过程中保留股骨大转子上的重要肌肉起止点及功能结构,同时保留了下肢肌肉的主要功能,避免术后出现功能障碍及对肌肉起止点或转自囊压迫引起的疼痛等并发症,块体16远离倒刺14的一端开设有通孔17,通孔17的直径和固定棒21直径相匹配,可容纳固定棒21,通孔17直径可调,在压配螺钉旋入后,直径变小,将固定棒21固定于通孔17内。
块体16靠近倒刺14的一侧开设有固定螺孔11,固定螺孔11远离倒刺14的一侧设有定位孔12,定位孔12远离固定螺孔11的一侧设有压配孔13。
固定块1内部开设的固定螺孔11、定位孔12以及压配孔13的内部均贯穿有锁定螺钉,固定螺孔11共设有五个,用于锁定螺钉,为不同固定方向,将锁定螺钉固定于股骨近端,根据骨折部位和骨折严重程度可能选取不同数目和不同固定方向的固定螺孔11进行固定,定位孔12共设有三个且呈三角形结构,可通过克氏针,在固定螺钉置钉前定位标记固定块1的位置,并起到临时固定的作用,压配孔13共设有两个且与通孔17相互配合,压配螺钉在压配孔13不断旋入的过程可以使压配组件2的通孔17直径变小,以此将固定棒21牢固固定于通孔17内,形成固定块1和固定棒21的组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通过股骨近端解剖学数据,设计能够覆盖股骨近端全范围的固定块,并由3D打印技术精确实现制备,使其能够贴骨面,精确匹配股骨解剖学形态,固定块1端部的倒刺14结构插入转子窝,与髓外固定块1以及穿过固定块1的固定螺栓形成稳定三角的张力带固定,达到对股骨近端骨折固定的力学平衡。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给出一种股骨近端组合式内固定装置的具体结构,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记载了压配组件2包括固定棒21,固定棒21的外表壁套接有多个夹持块,夹持块包括单连单孔连接块22、双连双孔连接块23以及双连单孔连接块24,单连单孔连接块22、双连双孔连接块23以及双连单孔连接块24的内部均开设有压配螺孔25,在使用过程中可以灵活组合,以达到对固定棒21的稳固固定;压配组件2中心设置有压配螺孔25,与配套的压配螺钉组合应用,固定棒21共设有两个,两个固定棒21均与通孔17插接连接,固定棒21以及通孔17的直径相匹配,单连单孔连接块22、双连双孔连接块23以及双连单孔连接块24设置一个或两个贯通孔,可穿过固定棒21,单连单孔连接块22、双连双孔连接块23以及双连单孔连接块24中心位置上下断开,形成间隙,当压配螺钉由压配螺孔25逐渐旋入后,间隙也随之减小,致贯通孔直径减小,从而固定从贯通孔穿过的固定棒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股骨近端解剖型固定块1与固定棒21组成内固定系统,可适用于股骨近端骨折的固定;另一方面,这种组合适用于股骨近端任意长度骨缺损,尤其是大段骨缺损重建的配套固定,解决了股骨近端大段骨缺损缺乏可靠重建技术的临床难题。
工作原理:用于股骨近端骨折的内固定治疗,基本实施步骤如下:将髋部切口暴露,由肌肉间隙分离至股骨近端骨质,之后由固定块1顶端施力,将固定块1端部的倒刺14结构插入转子间窝,形成顶部固定,将三根克氏针由定位孔12打入,形成解剖型固定块1的临时固定,按需选取单个或多个固定螺孔11,以固定螺钉进行固定,之后按需选取固定棒21组成双棒结构,组合压配组件2后将其穿形并贴附于股骨表面,将两个固定棒21的上端穿入解剖型固定块1下方的通孔17内,通过固定块1的压配孔13置入并锁紧压配螺钉,将两个固定棒21连接于解剖型固定块1,利用两个固定棒21之间的压配螺孔25,置入并锁紧压配螺钉,使固定棒21贴合于骨面,形成长节段固定,这样股骨近端组合式内固定安装完成。
适用于股骨近端骨缺损修复重建的配套内固定,基本实施步骤如下:将髋部切口暴露,由肌肉间隙分离至股骨近端骨质,修整骨缺损断面,感染性缺损需二期重建;肿瘤切除后骨缺损需保证肿瘤切除的安全边界,由固定块1顶端施力,将固定块1内部的倒刺14结构插入转子间窝,形成顶部固定,将三根克氏针由定位孔12打入,形成解剖型固定块1的临时固定,按需选取单个或多个固定螺孔11,以固定螺钉进行固定。
按需选取固定棒21组成双棒结构,组合压配组件2后将其穿形并贴附于股骨表面,将两个固定棒21的上端穿入解剖型固定块1下方的通孔17内,通过固定块1的压配孔13置入并锁紧压配螺钉,将两个固定棒21连接于解剖型固定块1,用两个固定棒21之间的压配螺孔25,置入并锁紧压配螺钉,将双棒结构固定于重建体,这样股骨近端骨缺损修复重建的配套内固定安装完成。
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8)

1.一种股骨近端组合式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块(1)以及压配组件(2),所述固定块(1)的一端设有压配组件(2),所述压配组件(2)与固定块(1)的连接方式为插接连接,所述固定块(1)包括块体(16),所述块体(16)的一端设有两个倒刺(14),两个所述倒刺(14)的内侧设有V型缺口(15),所述块体(16)远离倒刺(14)的一端开设有通孔(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股骨近端组合式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配组件(2)包括固定棒(21),所述固定棒(21)共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棒(21)均与所述通孔(17)插接连接,所述固定棒(21)以及通孔(17)的直径相匹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股骨近端组合式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棒(21)的外表壁套接有多个夹持块,所述夹持块包括单连单孔连接块(22)、双连双孔连接块(23)以及双连单孔连接块(2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股骨近端组合式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块体(16)靠近倒刺(14)的一侧开设有固定螺孔(11),所述固定螺孔(11)远离倒刺(14)的一侧设有定位孔(12),所述定位孔(12)远离固定螺孔(11)的一侧设有压配孔(1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股骨近端组合式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孔(11)共设有五个,用于锁定螺钉,所述定位孔(12)共设有三个且呈三角形结构,所述压配孔(13)共设有两个且与通孔(17)相互配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股骨近端组合式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块体(16)的内壁为粗糙结构。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股骨近端组合式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内部开设的固定螺孔(11)、定位孔(12)以及压配孔(13)的内部均贯穿有锁定螺钉。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股骨近端组合式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连单孔连接块(22)、双连双孔连接块(23)以及双连单孔连接块(24)的内部均开设有压配螺孔(25)。
CN202223013970.4U 2022-11-11 2022-11-11 一种股骨近端组合式内固定装置 Active CN2192896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13970.4U CN219289653U (zh) 2022-11-11 2022-11-11 一种股骨近端组合式内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13970.4U CN219289653U (zh) 2022-11-11 2022-11-11 一种股骨近端组合式内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89653U true CN219289653U (zh) 2023-07-04

Family

ID=869829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13970.4U Active CN219289653U (zh) 2022-11-11 2022-11-11 一种股骨近端组合式内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896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712801C2 (ru) Модульный реверсивный плечевой ортопедический имплантат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имплантации
US20060058802A1 (en) Fixation implant for a bone graft within a joint for the purpose of ensuring arthrodesis of the joint
US20050143735A1 (en) Double compression unloadable screw system
CN105055049A (zh) 一种用于全关节镜下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的内置假体
CN114452051B (zh) 一种保留股骨颈及膝关节面的儿童型肿瘤关节假体
CN219289653U (zh) 一种股骨近端组合式内固定装置
CN107361881B (zh) 一种可增加骨骼保存量的采用骨小梁结构的股骨远端假体
CN215458556U (zh) 一种椎弓根螺钉
CN215384910U (zh) 生物型股骨柄假体及假体周围骨折固定系统
CN212308138U (zh) 一种保留股骨颈及膝关节面的儿童型肿瘤关节假体
CN202060854U (zh) 带有组合锁定孔的接骨板
CN211325498U (zh) 一种治疗股骨近端骨病的组合内固定装置
CN106618703B (zh) 一种用于髁突矢状骨折的β钛合金防脱骨钉及其使用方法
CN208659523U (zh) 一种股骨髓内固定装置
CN111938878A (zh) 一种胫骨假体
CN112773569A (zh) 一种邻关节骨缺损假体重建的髓腔内加压固定装置
CN105125266A (zh) 一种适用于长骨骨折的自攻型髓内固定装置
CN216148178U (zh) 一种治疗前/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骨折的创伤植入物
CN108498209B (zh) 一种3d打印的四肢大段骨缺损钛合金假体
CN112155793B (zh) 一种骨盆假体
CN219230080U (zh) 一种股骨髓内固定装置
CN204951231U (zh) 一种用于全关节镜下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的内置假体
CN214712747U (zh) 一种医用骨科螺丝刀
CN201939441U (zh) 微创取骨器
CN110200691A (zh) 一种后踝解剖型带钩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