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89464U - 一种分析物传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析物传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89464U
CN219289464U CN202222493574.XU CN202222493574U CN219289464U CN 219289464 U CN219289464 U CN 219289464U CN 202222493574 U CN202222493574 U CN 202222493574U CN 219289464 U CN219289464 U CN 2192894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vo
sensor
utility
model
auxiliary nee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9357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翠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dtrum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Medtrum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dtrum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Medtrum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222249357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894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894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894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析物传感器,在体内部分和体外部分之间设置中间部分,中间部分与体内部分位于同一平面,中间部分与体外部分的过渡部分之间设置有凹口,当体外部分相对于体内部分弯折时,不影响中间部分仍与体内部分保持在同一平面,中间部分用于引导辅助针的开口区包络体内部分,一方面,辅助针从侧面包络体内部分,针尖不会对电极上的活性物质造成损坏,另一方面,中间部分的外沿与辅助针内壁贴合,使体内部分弯曲形成弓状,体内部分近端可以紧贴在辅助针内壁上,便于随辅助针刺入皮下,增加了传感器安装和检测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分析物传感器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以下专利申请的权益并要求其优先权:2022年3月25日提交的PCT专利申请,申请号为PCT/CN2022/080845。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析物传感器。
背景技术
正常人身体中的胰腺可自动监测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并自动分泌所需的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而糖尿病患者胰腺的功能出现异常状况,无法正常分泌人体所需胰岛素。因此糖尿病是人体胰腺功能出现异常而导致的代谢类疾病,糖尿病为终身疾病。目前医疗技术尚无法根治糖尿病,只能通过稳定血糖来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糖尿病患者在向体内注射胰岛素之前需要检测血糖。目前多数的检测手段可以对血糖连续检测,并将血糖数据实时发送至远程设备,便于用户查看,这种检测方法称为连续葡萄糖检测(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CGM)法。该方法需要利用辅助针将传感器刺入皮下,才能获取体内血糖信息,现有技术中,一方面,传感器刺入皮下前,传感器的体内部分无法与辅助针内壁形成紧密贴合,辅助针刺入皮下时,传感器无法随辅助针刺入到皮下指定深度,甚至无法刺入皮下,另一方面,在传感器生产及安装过程中,辅助针需要相对于传感器运动,针尖可能破坏电极上的活性材料,导致传感器检测可靠性不高,或者用户需要重新将传感器刺入皮下,影响用户体验。
因此,现有技术亟需一种改进结构的传感器,使得传感器体内部分能与辅助针内壁紧密贴合,以提高传感器的检测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分析物传感器,在体内部分和体外部分之间设置中间部分,中间部分与体内部分位于同一平面,中间部分与体外部分的过渡部分设置有凹口,当体外部分相对于体内部分弯折时,不影响中间部分仍与体内部分保持在同一平面,中间部分用于引导辅助针的开口区包络体内部分,一方面,辅助针从侧面包络体内部分,针尖不会对电极上的活性物质造成损坏,另一方面,中间部分的外沿与辅助针内壁贴合,使体内部分弯曲形成弓状,体内部分近端可以紧贴在辅助针内壁上,便于随辅助针刺入皮下,增加了传感器安装和检测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析物传感器,包括:体内部分,用于刺入皮下,获取体内分析物参数信息;体外部分,用于与外界电连接,传递体内分析物参数信息;和中间部分,中间部分由体内部分向远端延伸,并与体外部分的过渡部分形成凹口;其中,中间部分远离凹口的外沿向辅助针倾斜,中间部分与辅助针的开口区贴合时,体内部分弯曲成弓状,使得体内部分的近端贴合辅助针的内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分析物传感器还包括弯折部,体内部分相对于体外部分沿弯折部弯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体内部分相对于体外部分垂直弯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分析物传感器还包括电极、电极引线和电触点,电极位于体内部分,电触点位于体外部分,电极和电触点通过电极引线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电极引线不经过中间部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中间部分的外沿倾斜角为0.5~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体外部分、体内部分和中间部分为平面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体内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向远离凹口方向弯折或者弯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分析物传感器中,增设了中间部分,辅助针的开口区通过中间部分从侧面包络体内部分,辅助针的针尖无须正对电极的活性材料,避免对活性材料造成损坏,同时中间部分外沿倾斜,辅助针内壁抵住中间部分的外沿时,使得体内部分弯曲形成弓状,使得体内部分的近端贴合辅助针的内壁,在辅助针刺入皮下时,体内部分可随辅助针一同刺入皮下,提高了传感器的安装、检测可靠性,增强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底座和安装单元互相卡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底座和安装单元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c为图1b中传感器与其相邻结构的示意图;
图1d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辅助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e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辅助针与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f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传感器单元与安装孔的转配结构示意图;
图1g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改进后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h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改进后传感器安装在底座上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i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改进后传感器弯曲成弓状的示意图;
图1j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改进后传感器体内部分弯折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安装传感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发射器和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前所述,现有技术中辅助针的针尖容易对传感器电极上的活性物质造成损坏,而且传感器的体内部分无法有效贴合辅助针,导致安装时传感器无法随辅助针刺入到皮下指定深度,甚至无法刺入皮下,影响传感器的安装和检测可靠性。
为了解决该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析物传感器,在体内部分和体外部分之间设置中间部分,中间部分与体内部分位于同一平面,中间部分与体外部分的过渡部分设置有凹口,当体外部分相对于体内部分弯折时,不影响中间部分仍与体内部分保持在同一平面,中间部分用于引导辅助针的开口区包络体内部分,一方面,辅助针从侧面包络体内部分,针尖不会对电极上的活性物质造成损坏,另一方面,中间部分的外沿与辅助针内壁贴合,使体内部分弯曲形成弓状,体内部分近端可以紧贴在辅助针内壁上,便于随辅助针刺入皮下,增加了传感器安装和检测的可靠性。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理解,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应被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
此外,应当理解,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件的尺寸并不必然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例如某些单元的厚度、宽度、长度或距离可以相对于其他结构有所放大。
以下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说明性的,在任何意义上都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这里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器件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用这些技术、方法和器件情况下,这些技术、方法和器件应当被视为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应注意,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顶,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或说明,则在随后的附图说明中将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图1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底座10和安装单元100互相卡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底座10和安装单元100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c为图1b中传感器113与其相邻结构的示意图。图1d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辅助针11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e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辅助针110与传感器113的结构示意图。图1f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传感器单元11与安装孔101的转配结构示意图。图1g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改进后传感器113的结构示意图。图1h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改进后传感器113安装在底座10上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改进后传感器113形成弓状的示意图。图1j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改进后传感器体内部分弯折的示意图。
安装单元100用于将体内部分113b刺入皮下。安装单元100内设置有辅助安装结构1007、传感器单元11,安装单元100的前端设置有开口,且其内部还设置有触发部件1002。其中,触发部件1002与辅助安装结构1007在安装单元100内部相连接。辅助安装结构1007上还固定设置有辅助针110,下文将详细叙述。
辅助安装结构1007用于将传感器113刺入皮下,并将传感器单元11安装至安装孔101内。优选的,辅助安装结构1007与传感器单元11相互接触,且传感器单元11设置于安装单元100前端(靠近底座10一端),辅助安装结构1007设置于安装单元100后端(远离底座10一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底座10嵌入安装单元100中,如图1a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底座10上设置有第一卡合部103,如图3所示,安装单元100前端设置有第二卡合部1006,通过第一卡合部103和第二卡合部1006互相卡合,底座10嵌入安装单元100内。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安装单元100和底座10上均不设置卡合部,而是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底座10嵌入安装单元100内。安装单元100和底座10摩擦配合,在正常的操作下,安装单元100和底座10不会分离。只有当施加一定的外力后,安装单元100和底座10才能够分离。
一般的,传感器113具有一定的柔韧性,传感器113的体内部分113b需要被辅助针110承载,以将体内部分113b送入皮下。如图1d所示,辅助针110的针体包括开口1101。开口1101设置于辅助针110的穿刺端。设置开口区能够便于辅助针110与体内部分113b分离。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1102部分用于将辅助针110固定在辅助安装结构1007上。开口1101的截面形状为圆弧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开口1101的截面还可以是其它形状,如截面形状为“V”型、“凹”型或者“C”型等。或者辅助针110的针体全部为开口状,即辅助针110针体全部为开口区。且开口1101开口的大小可以任意设定,在这里并不作具体限制。
如图1e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部分体内部分113b设置于部分开口1101的尖端部分。体内部分113b可以被开口1101包裹,或者体内部分113b只是与开口1101的内壁贴合,在这里并不作具体限制,只要能够满足将体内部分113b送入皮下即可。
体内部分113b的近端设置有电极1131,电极1131上涂覆有活性材料(图中未示出),与体内分析物产生反应,以产生与体内分析物参数信息相关的电信号。在实际生产、安装过程中,一方面,要求体内部分113b能够紧贴在开口1101内壁,这样才能使体内部分113b随辅助针110顺利刺入皮下;另一方面,辅助针110相对于体内部分113b在安装方向上划动,由于辅助针110的针尖正对体内部分113b的电极1131,针尖可能会破坏电极1133上的活性材料,影响传感器113的正常使用。
针对上述问题,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分析物传感器。参考图1g,在体内部分113b和体外部分113a的弯折部113d处增设中间部分113c,中间部分113c由体内部分113b向远端延伸,中间部分113c与体内部分113b位于同一平面。改进后的传感器113安装于底座10上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h所示,体外部分113a相对于体内部分113b沿弯折部113d弯折后,体外部分113a平铺于底座10上,辅助针110的开口1101通过中间部分113c的外沿113c1包络体内部分113b,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辅助针110的针尖无须正对体内部分113b的活性物质,而是从传感器的侧面包络体内部分113b,可以避免针尖对电极上的活性物质造成破坏,提高传感器113的检测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能使传感器113弯折,在体外部分113a的过渡部分113a1与中间部分113c之间设置有凹口113e,这样体外部分113a相对于体内部分113b弯折时不影响中间部分113c。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体外部分113a与中间部分113c(体内部分113b)位于过渡部分113a1的同一侧。在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中,体外部分113a与中间部分113c(体内部分113b)位于过渡部分113a1的两侧。具体的,根据底座10以及传感器单元11的结构而定。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中间部分113c在远离凹口113e的一侧外沿113c1向远离凹口113e倾斜,倾斜角度为α,参照图1i。中间部分113c通过设置倾斜角,在辅助针110的开口1101包络体内部分113b时,辅助针110的内壁抵住中间部分113c,使体内部分113b的基底弯曲形成弓状,如图中虚线所示,从而使体内部分113b的近端可以紧贴辅助针110的内壁,能够保证辅助针110在刺入皮下时,体内部分113b也能随同刺入皮下。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倾斜角度α为0.1~5°。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倾斜角度α为2°。
参照图1j,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体内部分113b的至少一部分向远离凹口113e的一侧弯折或者弯曲,弯折或弯曲角度β为0~5°。当辅助针开口1101包络体内部分113b时,体内部分113b的近端能紧密贴合开口1101的内壁,便于随辅助针110刺入皮下。
在安装过程中,辅助针110与传感器113的体内部分113b被同时刺入皮下,辅助安装结构1007将辅助针110缩回,进而只将体内部分113b保留在皮下。因此,辅助安装结构1007内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弹性部件(如弹簧等),以实现辅助针110穿刺与缩回。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辅助安装结构1007包括常规的外力辅助穿刺-回弹结构或弹射结构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在启动触发部件1002之前,辅助安装结构1007不实施安装动作。只有启动触发部件1002,辅助安装结构1007才实施安装传感器113的动作。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启动触发部件1002的方法包括按压触发部件1002,下文将详细叙述。
本实用新型其它实施例还可以利用其它的方法启动触发部件1002,如旋转启动等,在这里并不做具体限制。
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触发部件1002设置于安装单元100一侧,如图1a和1b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触发部件1002设置于安装单元100的顶部,或者对称设置于安装单元100的两侧,这里并不作具体限制。如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中,触发部件1002环绕在安装单元100的侧壁,并通过旋转的方法被启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安装单元100还包括防触发结构1001。防触发结构1001与触发部件1002相配合。在解除之前,防触发结构1001阻止启动触发部件1002。设置防触发结构1001能够避免触发部件1002在安装之前被错误启动,进而防止辅助针110弹出,确保安全使用。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防触发结构1001与触发部件1002相配合是指两者的结构关系、位置关系对应,使在解除防触发结构1001之前,触发部件1002不能被启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使用之前,触发部件1002与防触发结构1001在A处(如图1a和图1b中圆圈所示)互相卡合,以阻止启动触发部件1002。安装时,解除防触发结构1001可解除触发部件1002的启动障碍。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安装单元100上只有一个防触发结构1001,可用单手指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解除防触发结构1001的方式为将防触发结构1001破坏。在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中,解除防触发结构1001的方式还可以为按压或者旋转防触发结构1001等,在这里并不做具体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防触发结构1001的位置、数量、以及A的位置不作具体限制,只要能够满足触发部件1002不能被启动的条件即可。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两个防触发结构1001设置于安装单元100的两侧,便于双手指操作。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A的位置隐藏在安装单元100内部。
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辅助安装结构1007为外力辅助穿刺-回弹结构。防触发结构1001与触发部件1002均设置于安装单元100的顶部。辅助安装结构1007内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处于自由状态或者压缩状态的弹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安装单元100上可以不设置防触发结构1001。通过优化设计触发部件1002与辅助安装结构1007的结构关系和位置关系,同样能够防止触发部件1002被错误启动。
如图所示,传感器单元11包括基座111和传感器113。基座111用于承载传感器113。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传感器113嵌入基座111内,或者以其它方式固定在基座111中。
传感器113包括体外部分113a与体内部分113b。传感器113表面设置有检测分析物参数的电极1131、电极引线1132和与电极引线连接的电触点1133(参照图1g),电极1131和电触点1133通过电极引线1132实现电连接。一般的,电极1131或者电极引线1132材料为金属或者金属化合物,如Ag、Pt、AgCl等。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极引线1132不经过中间部分113c,即中间部分113c为空白的基底,可以节省电极引线1132的长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体外部分113a向基座111顶部弯曲或者弯折。明显的,不论在安装前或者安装后,体外部分113a始终保持这种形态,即体外部分113a一直处于工作位置,避免传感器113表面的电极或电极引线断裂,确保正常检测,提高了分析物检测装置的可靠性。因此,体外部分113a在出厂时就已经处于工作位置。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生产传感器113时,其原材料也是这种形态。
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体外部分113a为平面结构,且平铺于基座111顶部,如图1b和图1c所示。如前所述,由于传感器113表面设置有电极、电极引线和电触点,平面结构的体外部分113a能够便于电触点或电极引线与其他的结构电连接。此外,体外部分113a平铺于基座111顶部还降低传感器单元11的整体高度,最终减小分析物检测装置的厚度尺寸。
如图1c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体外部分113a长度方向确定的直线与体内部分113b确定的直线互相垂直。两直线互相垂直能够优化设计安装单元100的内部结构,简化用户安装传感器单元11时的操作步骤,便于穿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上述两直线还可以不垂直。体外部分113a与体内部分113b的长度方向可根据穿刺的方向进行调整,在这里并不做具体限制。
底座10底面设置有用于安装传感器单元11的安装孔101。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安装孔101的边缘轮廓形状与传感器单元11的边缘轮廓形状相匹配。因此,当传感器单元11安装在安装孔101内时,传感器单元11和安装孔101的边缘互相嵌合,如图1f所示。两者互相嵌合后,传感器单元11的顶部不高于或者略高于底座10内底面,最终降低了分析物检测装置的厚度尺寸。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包括设置于底座10底面的粘性胶布(未示出)。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安装传感器113时的结构示意图。
解除防触发结构1001,进而解除触发部件1002的启动阻碍,如图2中圆圈B所示。启动触发部件1002,传感器单元11嵌入安装孔101内,体内部分113b进入皮下。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辅助安装结构1007为弹射结构。辅助安装结构1007内设置有多个弹簧。如前所述,解除防触发结构1001,解除触发部件1002的启动障碍。以推力F按压触发部件1002,解除辅助安装结构1007的运动障碍。辅助安装结构1007在内部弹力作用下自动推动传感器单元11运动,使辅助针110和体内部分113b同时刺入皮下。到达运动终点后,辅助针110在内部弹力作用下自动缩回安装单元100中。
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辅助安装结构1007为外力辅助穿刺-回弹结构。防触发结构1001和触发部件1002均设置于安装单元100的顶部。安装单元100安装传感器单元11的原理如下:安装单元100与底座10通过第一卡合部1006和第二卡合部103相互卡合成一个整体,且底座10嵌入安装单元100。此时,未解除防触发结构1001,不能启动触发部件1002,辅助安装结构1007不实施安装动作。使用粘性胶布将底座10粘贴在皮肤表面。用手指解除防触发结构1001,解除触发部件1002的启动障碍。在安装方向持续对触发部件1002施加推力,辅助安装结构1007沿安装方向前进,进而推动传感器单元11向穿刺方向运动。此时,推力的方向与安装方向平行。当辅助安装结构1007到达运动终点时,传感器单元11被安装在安装孔101内,体内部分113b由辅助针110承载被送入皮下。撤回推力,辅助针110缩回安装单元100内。
将传感器单元11安装至安装孔101后,还需要将底座10与安装单元100的剩余部分分离。在这里,安装单元100的剩余部分是指除去传感器单元11之后的剩余部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底座10为圆形,传感器单元11安装至安装孔101后,手动旋转安装单元100的剩余部分,使第一卡合部103和第二卡合部1006分离,进而分离底座10与安装单元100的剩余部分。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底座10与安装单元100互相摩擦配合。将传感器单元11安装至安装孔101后,手动提拉安装单元100的剩余部分,进而分离底座10与安装单元100的剩余部分。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有其他的分离方法,在这里并不作具体限制。
分离底座10与安装单元100的剩余部分之后,将发射器12安装在底座10上,如图3所示。
在一种体液检测装置的安装单元中,安装之前或者在安装时,传感器整体的长度方向与穿刺方向一致。安装后,传感器的形态需要根据特定需求进行调整,如被扭曲,被弯曲或者被弯折。在这种情况下,传感器表面的电极或者电极引线容易断裂,影响分析物检测装置的正常使用。
而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析物检测装置的安装单元中,自始至终传感器的形态不发生变化,且体外部分始终处于工作位置,从而避免传感器表面的电极或者电极引线断裂,保证检测正常进行。
相应的,请继续参考图1a-图3,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分析物检测装置的安装方法。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辅助安装结构1007为弹射结构时,分析物检测装置的安装方法如下:前文所述的安装单元100和底座10通过第一卡合部1006和第二卡合部103相互卡合成一个整体,此时,未解除防触发结构1001,不能启动触发部件1002,辅助安装结构1007不实施安装动作。使用粘性胶布将底座10粘贴在皮肤表面。解除防触发结构1001,解除触发部件1002的启动障碍。以推力F按压触发部件1002,解除辅助安装结构1007的运动障碍。辅助安装结构1007在内部弹力作用下自动推动传感器单元11运动,使辅助针110和体内部分113b同时刺入皮下。到达运动终点后,传感器单元11被固定安装在安装孔101内,体内部分113b被刺入皮下,辅助针110在内部弹力作用下自动缩回安装单元100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辅助安装结构1007为外力辅助穿刺-回弹结构。此时,防触发结构1001和触发部件1002均设置于安装单元100的顶部。分析物检测装置的安装方法如下:前文所述的安装单元100和底座10通过第一卡合部1006和第二卡合部103相互卡合成一个整体,底座10嵌入安装单元100中。此时,未解除防触发结构1001,不能启动触发部件1002,辅助安装结构1007不实施安装动作。使用粘性胶布将底座10粘贴在皮肤表面。用手指解除防触发结构1001,进而解除触发部件1002的启动障碍。在安装方向持续对触发部件1002施加推力,辅助安装结构1007沿安装方向前进,进而推动传感器单元11向穿刺方向运动。当安装结构1007到达运动终点时,传感器单元11被固定安装在安装孔101内,体内部分113b由辅助针110承载被送入皮下。撤回推力,辅助针110缩回安装单元100内。
如前所述,传感器单元11被安装至安装孔101之后,再将底座10和安装单元100的剩余部分分离,并将发射器12安装在底座10上。
明显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方法中,自始至终传感器体外部分113a的形态均保持向基座111的顶部弯曲或者弯折。在整个安装过程中,传感器体外部分始终处于工作位置,且传感器的形态不发生变化,避免其表面电极或者电极引线的断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分析物传感器,在体内部分和体外部分之间设置中间部分,中间部分与体内部分位于同一平面,中间部分与体外部分的过渡部分之间设置有凹口,当体外部分相对于体内部分弯折时,不影响中间部分仍与体内部分保持在同一平面,中间部分用于引导辅助针的开口区包络体内部分,一方面,辅助针从侧面包络体内部分,针尖不会对电极上的活性物质造成损坏,另一方面,中间部分的外沿与辅助针内壁贴合,使体内部分弯曲形成弓状,体内部分近端可以紧贴在辅助针内壁上,便于随辅助针刺入皮下,增加了传感器安装和检测的可靠性。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8)

1.一种分析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体内部分,所述体内部分用于刺入皮下,获取体内分析物参数信息;
体外部分,所述体外部分用于与外界电连接,传递所述体内分析物参数信息;和
中间部分,所述中间部分由所述体内部分向远端延伸,并与所述体外部分的过渡部分形成凹口;
其中,所述中间部分远离所述凹口的外沿向辅助针倾斜,所述中间部分与辅助针的开口区贴合时,所述体内部分弯曲成弓状,使得所述体内部分的近端贴合所述辅助针的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弯折部,所述体内部分相对于所述体外部分沿所述弯折部弯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析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体内部分相对于所述体外部分垂直弯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极、电极引线和电触点,所述电极位于所述体内部分,所述电触点位于所述体外部分,所述电极和所述电触点通过所述电极引线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析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引线不经过所述中间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分的外沿倾斜角为0.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体外部分、所述体内部分和所述中间部分为平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体内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向远离凹口方向弯折或者弯曲。
CN202222493574.XU 2022-09-20 2022-09-20 一种分析物传感器 Active CN2192894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93574.XU CN219289464U (zh) 2022-09-20 2022-09-20 一种分析物传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93574.XU CN219289464U (zh) 2022-09-20 2022-09-20 一种分析物传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89464U true CN219289464U (zh) 2023-07-04

Family

ID=869537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93574.XU Active CN219289464U (zh) 2022-09-20 2022-09-20 一种分析物传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894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74013B (zh) 分析物检测装置的安装单元及其安装方法
CN113274014B (zh) 分析物检测装置的安装单元及其安装方法
US1043378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sertion of a sensor
US5586553A (en) Transcutaneous sensor insertion set
EP1490142B1 (en) Atraumatic insertion of a subcutaneous device
US2007017370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sertion of a sensor
CA2806765C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sertion of a sensor
US2008013990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sertion of a sensor using an introducer
WO2023092914A1 (zh) 经皮分析物传感器系统
CN219289464U (zh) 一种分析物传感器
CN117897091A (zh) 分析物传感器固定装置
CN219207039U (zh) 分析物传感器固定装置
KR102592776B1 (ko) 경피성 센서를 삽입하기 위한 니들 및 니들 어셈블리
KR20230002015A (ko) 경피성 센서용 어플리케이터 및 어플리케이터 조립체
US20230255561A1 (en) Minimally-invasive monitoring patch
KR20220145521A (ko) 마이크로 니들 바이오 센서용 어플리케이터
US20210259584A1 (en) Analyte sensor
CN116322833A (zh) 用于插入医疗装置的插入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